登陆注册
33044300000017

第17章 只收名人当弟子

1967年是李小龙在美国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1月27日,李小龙在电视剧《青蜂侠》中出演“加藤”一角,并一炮走红;2月5日,第五家振藩国术馆在洛杉矶唐人街成立;5月6日,应邀在华盛顿举行的“全国空手道冠军大赛”上做示范表演;6月24日,在纽约麦迪逊花园广场举办的“全美空手道公开大赛”上做示范表演;7月,将自己所创造的全新武术体系正式命名为截拳道;7月14日,在电视剧《无敌铁探长》中客串演出;7月30日,应邀在加州长堤“国际空手道锦标赛”上做示范表演;年末,又在巴拿马举办的“武术嘉年华”会上做示范表演。

可以看到,李小龙这一年的事业发展重心主要集中在振藩功夫上,确切说是新创造的截拳道上,在影视方面的成绩并不突出。由此反映出几个问题:首先,《青蜂侠》中的“加藤”虽然受到了广泛好评,但仍不足以让李小龙彻底打开好莱坞之门,而他在这一年里也仅参与演出了两部电视剧;其次,正因为在好莱坞发展缓慢,迟迟得不到片约,李小龙才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振藩功夫上,开办武馆、创造截拳道、大力推广截拳道在美国武术界的影响力,并且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最后,李小龙基本上都是以嘉宾身份在这一系列大赛上做示范表演,而没有以一个选手的身份去参赛,一方面说明美国武术界认可他的宗师身份,另一方面也看出美国武术界的主流仍把他看成是一个异类,并没有真正加纳李小龙的意思。

王立群先生在《读史记》中把人分为了五类:第一类人只琢磨事不琢磨人,第二类人只琢磨人不琢磨事,第三类人只琢磨钱,第四类人既琢磨人又琢磨事,第五类人则是人事钱全都琢磨。李小龙无疑就属于第一类,是那种精于做事却不善与人打交道的人,所以他的人生之路也跟他的性格一样棱角分明。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性格,李小龙才会在“加藤”走俏后拒绝了一大批美国商人的包装计划,也没有趁热打铁与好莱坞的圈内人搞好关系,为自己的演艺事业开辟新的空间。

也许有人会问,不是有聪慧识大体的莲达在一旁帮助李小龙吗?其实莲达起到的只是参谋的作用,依李小龙火爆的脾气,很多事情莲达还来不及知道,就已经被李小龙给“办砸了”,她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让李小龙少得罪人、或者在问题发生后加以解释和善后,并不能代替李小龙来做决断。因此,李小龙的演艺事业在《青蜂侠》之后迅速走低,先前搁置功夫转而向好莱坞发展的计划就此搁浅。

早在《青蜂侠》拍摄期间,就有人善意的提醒过李小龙,让他不要为了拍戏而放弃功夫,功夫不但是李小龙最大的特色,也是他在好莱坞的立足之本,这个人就是《青蜂侠》的助理制片人查尔斯?费西蒙。费西蒙与李小龙的友谊是在拍摄《青蜂侠》的过程中结下的,当时,李小龙经常为了一些武打动作与导演发生争执,制片人杜西亚又经常不在片场,所以费西蒙就充当起了调停人的角色。但当时的李小龙完全沉浸在进军好莱坞的兴奋和喜悦中,并没有把费西蒙的忠告放在心上。

洛杉矶的振藩国术馆开张后,一些好莱坞动作演员慕名而来要拜李小龙为师,他们拜师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深造,把所学来的功夫用在萤幕上,而非真正热爱中国功夫,这就与李小龙开馆授徒的初衷大相径庭了。另外,李小龙沿袭了恩师叶问在择徒上的一套标准,但凡报名者都要经过严格的考试才能入门,不管你是演员还是谁的朋友,一律没有开后门拉关系的特权。李小龙冷面无情的做法让很多人觉得不可理解,他们甚至愿意多出些钱在李小龙的武馆挂个名、镀个金,然后给李小龙介绍更多的人来,可李小龙偏偏什么都不吃,经常搞得一些名人灰头土脸的回去。

当初李小龙不愿呆在香港,就是觉得香港人事事拉关系、处处讲人情,完全不按能力办事,于是返回更为实际的美国发展,但其实美国也不完全是一个“认钱不认人”的地方,尤其在演艺圈,人脉就显得尤为重要,李小龙过于简单的想法,让他在无形中得罪了很多人。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妻子莲达很快意识到了李小龙的“幼稚”,在这个世界上,得罪人很容易,想要挽回关系却很难,长此以往,李小龙在圈内的口碑就会变得极差,一传十,十传百,用不了多久,所有人都会知道李小龙的“所作所为”,想要在好莱坞发展,根本就是痴人说梦。莲达与李小龙进行了一次长谈,以一个女性特有的视角耐心的分析他所面临的状况与这样做可能带来的后果,并劝李小龙不要对那些名人如此苛刻,给别人多留一点面子,就是给自己多留一条出路。

李小龙接受了莲达的建议,很快拜会了老朋友费西蒙,虚心向他请教解决之道。费西蒙考虑了一会儿,就向李小龙建议,不如把传统开放式、大众化的收徒方式改成只针对名人和有钱人的私人授课方式,收费也要相应提高。一开始,李小龙很难接受这一建议,一直以来,他都是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开馆授徒,要是改成私人授课,岂不违背了中国武术界一贯的传统,也不利于截拳道在美国民间的传播。费西蒙笑着告诉李小龙,这里是美国,是好莱坞,是个谁摆谱谁就吃香的地方,你的门槛和收费越高,越是只收名人,别人就会越觉得你的功夫是货真价实上档次的,像现在这样不管什么学生都收,反而会让人觉得你的武馆就是个鱼龙混杂不入流的地方。

费西蒙的话很刺耳,但说得都是实情,李小龙自己也碰到这样的事:有一次,几个白人青年兴致勃勃的来武馆报名,一看见武馆里有不少黑人学生在那里练功,一句话都不说直接就走。从香港来到美国,他半工半读白手起家,李小龙从来都没有种族阶级的成见,但是如果得不到白人社会的承认,他的中国功夫,他的截拳道就不可能为主流社会所接纳。美国与香港一样,名人效应很重要,一个名人学生的影响力要比增开几个普通班还要大,摆在李小龙面前的是一个残酷而无奈的事实――要么继续现行的收徒办法,走低端大众路线;要么改变经营策略,把武馆改变成专门面向白人有钱人的私家会所。

改,还是不改?这对李小龙来说是一件大事,所以他没有草率的下决定,而是再次来到塞柏林的发型室,把费西蒙的建议告诉了他。塞柏林听完后看了李小龙一眼,然后笑着说:“你从来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啊,为什么这次会犹豫不决呢?我能体谅你的心情,但费西蒙说得对,这是在美国,在好莱坞,你要生存,就得适应这里的法则。私人授课是个很好的办法,(洛杉矶)武馆开张时你就该这样做了,高收费,才能跟你功夫大师的身份相配。你现在的那些学生当中,有很多都是黑帮分子,他们吸毒打架的事你也不是不知道,难道你允许这样的人留在武馆吗?”

塞柏林的话终于迫使李小龙做出改变的决定――以退还学费的形式遣散尚未完成当期培训班的学生,对外的解释是比武表演和演出拍片太忙,无法兼顾武馆教学。就这样,洛杉矶振藩国术馆结束了短暂的平民授课生涯,转而成了当地名流富人的专属地,李小龙也成了很多名人的私家武术教练。李小龙很不喜欢这样的角色转换,但是为了生存,为了在好莱坞立足,他只能这样做。

洛杉矶振藩国术馆改制后一周,李小龙就接到了自己的第一宗“大单子”,好友塞柏林竟带着好莱坞赫赫有名的动作明星史蒂夫?麦昆前来拜师学艺!史蒂夫?麦昆是当时顶级的动作明星,曾在多部西部片、警匪片中有过出色表演。麦昆对《青蜂侠》中的“加藤”非常感兴趣,觉得李小龙的搏击术正可以弥补自己在功夫上勇猛有余、灵巧不足的缺陷,于是拜托塞柏林代为引见。

李小龙也看过麦昆的片子,觉得他拳脚功夫一般,完全靠肌肉力量的优势取胜,是个典型的美国大力士。一番交谈后,麦昆成了李小龙第一位明星弟子。与以前那些弟子不同的是,麦昆既不会像木村、依鲁山度、严镜海那样为李小龙的功夫事业奔走劳心,他比李小龙还要忙,经常是全美国飞来飞去拍片,所以无法在武馆习武,只能由李小龙迁就他――他在哪里,只要拍片有空,就会召唤李小龙前去授课。当然,学费也很贵,一般是每小时150美元或10小时500美元,李小龙也因此成了全美收费最高的武术教练。

其实在麦昆之前,李小龙也有过两位著名的弟子,只不过这两人不是好莱坞明星,而是威震美国武坛的空手道高手,事情还得从1967年6月在纽约麦迪逊花园广场举行的“全美空手道公开大赛”说起。在那次大赛上,美国空手道高手查克?罗利士在决赛中击败对手乔?刘易斯一举夺冠。决赛结束后,李小龙应组委会之邀,以嘉宾身份表演了“粘手”、“寸劲”、“无影拳”、“踢腿”等绝技,惊艳全场。

李小龙的表演博得了雷鸣般的掌声,也让参加大赛的美国武术界前辈和各路选手震惊不已。表演结束后,新科冠军罗利士主动上前与李小龙握手,然后各自返回酒店,巧合的是,两人竟然住在同一家酒店,两人在走廊上相遇,罗利士更是迫不及待的前往李小龙的房间与他交谈。

罗利士是美国空手道界的绝顶高手,16岁时就在韩国学习韩式跆拳道――唐拳道,回国后又学习了西洋拳、柔道等拳法,在美国武术界的名气要远远大于李小龙,与乔?刘易斯、比尔?瓦莱斯并称三大悍将。

英雄相见恨晚,罗利士与李小龙一见如故,两人从深夜11点一直聊到早上7点。如果说之前罗利士还只是惊叹于李小龙的拳脚功夫的话,那么在这次交谈后,罗利士深深的为李小龙的武学思想和武道哲学所折服,并下决心要跟随李小龙学习功夫。回到洛杉矶后,罗利士经常会前往振藩国术馆向李小龙求教,两人一边探讨搏击理论,一边在武馆中进行实战训练,在武技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当然,向李小龙求教的并不止罗利士一人,在“全美空手道公开大赛”决赛中以半分之差输给罗利士的乔?刘易斯也为李小龙的功夫所折服。刘易斯出身武术世家,从小练习拳击和空手道,体格身材比罗利士还要魁梧,不过他没有在纽约就主动去与李小龙结识――他是亚军,自然不方便像罗利士那样在赛后很有风度的以“冠军”姿态去与嘉宾握手问候;另外,既然被罗利士抢先一步,那就另想办法与李小龙见面。

李小龙刚刚回到洛杉矶,莲达就告诉他有一位大力士在武馆等他。李小龙赶到武馆,才知道刘易斯已经在洛杉矶等了他好几天。刘易斯的态度让李小龙十分感动,在尊师重道这方面,李小龙主张保留中国传统武术的习惯,即弟子要尊重师父,在师父面前要表现出虔诚和谦逊,把师父当成亲人来对待。李小龙当场就收刘易斯为徒,还根据他的身体特点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这当中就包括了尚未对外公开的截拳道思想。与罗利士相比,刘易斯更像是一名真正的弟子,他不但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跟李小龙习武上,而且对振藩国术馆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另外,他也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搏击经验教给了李小龙,弥补了李小龙在擂台较量方面的缺陷。

1968年,李小龙通过弟子皮特结识了好莱坞著名的导演兼制片人爱华士。现实是冷酷的,也是公平的,它从你身上夺走一些东西,就会在别处给你一些东西。在罗利士、刘易斯、麦昆、爱华士等人的交口相传下,李小龙在“圈内”的名气越来越大,认识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在好莱坞中响当当的人物。这些人尽管没能直接给李小龙带来上镜拍戏的机会,但他们的潜在影响力是巨大的,直到这时,李小龙才恍然大悟,当年妻子莲达劝自己善待名人,费西蒙、塞柏林让自己改变武馆经营方式的建议是多么的重要,如果不是咬牙抛弃平民路线,违心的打入白人主流社会,就不可能有自己现在的名气和地位。

李小龙的急速蹿红也引起了平面媒体的关注,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美国权威武术杂志《黑带》。李小龙真正登上“黑带群英殿”是在1972年,但他与《黑带》结缘却要早得多。《黑带》杂志总编水户上原在观看了李小龙的截拳道表演后,以一个专业武术人的直觉敏锐的意识到,一颗武术界的巨星正在冉冉升起,这个桀骜不驯甚至有些狂妄的布鲁斯?李,很可能开创一代武术之新纪元!

不久,水户上原主动登门,又是一番长谈后,恳请拜李小龙为师,随他学习截拳道。李小龙深知《黑带》在美国武术界的分量,也为水户上原的诚恳所打动,便收下了这位武术界的资深前辈为徒。因为水户上原的关系,李小龙在媒体的知名度迅速提升,但这还不是全部,很快,水户又为李小龙带来了一个徒孙,身高2米23的NBA篮球巨星贾巴尔。贾巴尔对李小龙的功夫也是推崇备至,而且没有一点巨星架子,经常在繁忙的比赛间隙前往李小龙的武馆练功。面对巨人一般的贾巴尔,李小龙有了新的思考――如何在身高体重都远远超过自己的对手较量中获胜?关于这个问题,李小龙用镜头在遗作《死亡的游戏》中给出了清楚的解答。在李小龙看来,功夫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是武技的提升,二是身体素质的训练。所以他才会在创造截拳道的同时一刻不曾懈怠的强化自己的肌肉和爆发力,才会把像贾巴尔这样的巨人当成是武道挑战过程中的终极对手。

在李小龙的众多名人弟子中,名气最大,也最能在演艺事业上帮助李小龙的要数大导演兼制片人波兰斯基,其代表作是《苔丝》、《水中刀》、《唐人街》、《钢琴家》等著名影片。波兰斯基原本是波兰籍犹太人,其家人在二战期间均死于纳粹德军之手,这才流亡美国,他也是通过塞柏林与李小龙结识的。这一年的夏天,波兰斯基和他的妻子,当红艳星莎朗蒂在家中大宴宾客,邀请了很多好莱坞的知名人士前来参加,塞柏林和李小龙也在其中。然而让李小龙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晚宴,却成了自己跻身好莱坞圈子的“伯乐”――塞柏林的最后一次亮相。

1969年8月9日上午,李小龙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前一天晚上,就在离自己居住的洛杉矶市罗斯高蒙尔路2551号不远的一幢豪宅里,发生了令人发指的惊天血案,血案发生的地点,正是邀请自己前去赴宴的大导演波兰斯基家!

塞柏林死了,跟他一同丧命的还有波兰斯基的妻子,已经怀孕的艳星莎朗蒂。根据警方的调查,杀害他们的凶手,正是臭名昭著的“文逊党”人。那么,“文逊党”人又为何要谋害波兰斯一家呢?原来,波兰斯基和李小龙的好友史蒂夫?麦昆都曾与“文逊党”的首脑之一查尔斯?曼森发生过矛盾。曼森是个怀才不遇的剧作家,为了报复,他开出了一张清单,清单上都是那些拒绝过自己、看不起自己、嘲笑奚落过自己的好莱坞人士。当得知波兰斯基邀请了麦昆的消息后,曼森就招集手下,精心策划了这起震惊全美的血案。不知是事先得到了风声还是确有要务在身,麦昆并没有出席这次晚宴,侥幸躲过一劫。曼森一伙赶到波兰斯基家中时,才发现麦昆并不在场,于是他们就拿麦昆的绯闻情人、波兰斯基的妻子莎朗蒂开刀,还残忍的杀死了她腹中的婴儿,波兰斯基则幸免于难。

试想一下,如果李小龙也在场,性情暴烈的他绝不会坐视歹徒行凶而无动于衷,这样一来,第二天的报纸也许就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报道:“加藤”徒手勇斗持枪匪徒,荧幕英雄再展神威;曾在《青蜂侠》中饰演“加藤”一角的中国籍男子布鲁斯?李在昨夜发生的惨案中不幸中弹身亡,英年早逝……幸而上天有眼,让李小龙避开了这次飞来横祸,也让我们有机会目睹李小龙在最辉煌几年中的巅峰之作。

波兰斯基的事业并没有因为这次惨案而受到影响,对他来说,少了一个到处给自己戴绿帽子的妻子或许还是一件好事。不久,他就拜李小龙为师,还在一次拍戏过程中邀请李小龙去瑞士给他授课一周,还开出了每小时250美元的天价酬劳。李小龙赶到瑞士后,波兰斯基并不急着学功夫,而是频频出入于高档会所、沙龙,李小龙则像私人教练兼保镖一样跟在他身边,成了波兰斯基炫耀身份地位的招牌。

按照常理,李小龙跟波兰斯的关系已经走得很近,理应能为自己在一些影片中谋得比较重要的角色,因为在好莱坞,拿高片酬、出风头的都是明星,但真正掌握生杀大权的,却是导演、制片、编剧等幕后工作者。举个例子,在中国,一个三流演员就能在片场对剧组工作指手画脚,甚至以随意改动剧本为荣,这些在好莱坞都是不允许的。在美国人的观念里,我已经支付了你足额的报酬,我就不欠你什么人情了,所以没有必要更没有义务为你提供上镜的机会;另外,李小龙是个从来都不愿求人的人,他宁可自己辛辛苦苦摸爬滚打,也拉不下脸去“乞求”一个角色。所以,一个是根本没有向师父“报恩”的意识,一个是不愿求人,使得李小龙在名气越来越大的同时却没能得到更好的在好莱坞发展的机会。

李小龙能够打进好莱坞的圈子,是因为懂得了人脉的重要性;李小龙迟迟未能在好莱坞大展拳脚,是因为不清楚在美国,人脉的作用也是有限的。这就让李小龙觉得很郁闷――我究竟是该学中国人的做事方式,还是该学美国人的做事方式?为什么事情到了我这里,就变得既不像中国,也不像美国呢?

也许正应了妻子莲达的一句话:“在美国人眼里,他始终是个中国人;在中国人眼里,他却是个黄皮肤的美国人。”李小龙的一生,也正是在两种文化的交锋碰撞中度过。

不过,这些遍布武术、影视、媒体、体育界的弟子还是让李小龙获得了不少机会:1967年7月14日,李小龙得到了在电视剧《无敌铁探长》中客串演出的机会,虽然在片中只有三次出手,但正是这三次出手,却有着鲜明的“李小龙”式功夫的烙印;1968年7月,李小龙在电影《破坏部队》中担任武术指导;8月,又在电影《马洛》中饰演一个功夫高强的华裔黑帮杀手,尽情展示了截拳道的精华功夫;11月,在电视剧《可爱的女人》和《新娘驾到》中客串演出;1969年4月,又在电影《春雨中的漫步》中出任武术指导。

在客串这一系列影视剧的同时,李小龙继续招收弟子,其中就包括另外两位好莱坞名人――史达令?施里芬和詹姆斯?科本。史达令?施里芬比李小龙足足年长20岁,是好莱坞著名的剧作家;詹姆斯?科本出身美国特种兵,是好莱坞二线实力派动作演员,曾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他二人都很关心李小龙的境况,经常想通过自己的关系为师父在片中谋得一个角色。塞柏林被害后,他二人实际上充当起了李小龙幕僚的角色,他们一方面在片酬、合约、谈判等技术细节上给李小龙提供可行的建议,一方面为李小龙寻找接触好莱坞上流社会的机会。但是不管怎样,在好莱坞人眼中,李小龙始终只是一个明星级的功夫教练,却不是明星级的演员,这就让李小龙陷入一种极为尴尬的境地――是继续熬下去,还是就此放弃在好莱坞的发展,全身心的致力于功夫事业?

李小龙选择了坚持。是的,坚持未必能有好的结果,但如果不坚持,就一定不会有所得。

少年时期,李小龙最讨厌的事无疑是读书;成年后,李小龙最讨厌的就是应酬。为了实现梦想,为了坚持下去,为了寻找机会,李小龙不得不往来于各种应酬之间。

应酬是什么?觥筹交错、衣着光鲜、俊男美女、声色魅影,抑或酒池肉林、美色陷阱、虚伪客套、浮华假象?很多人觉得那是身份、地位、财富、品味的象征,受到邀请是莫大的荣幸,与陌生人说着不着边际的客套话,与眼中带电的公子贵妇们往来交错,期待着青蛙与水晶鞋的奇迹发生,哪怕只是ONS绮梦一场。人的虚荣心是无止境的,有的人就愿意活在这样的世界里,不断的麻醉自己,那种飘飘欲仙光怪陆离的感觉,简直让人难以自拔,尽管他们在心底很清楚,这不过就是一场虚幻一场戏。

“去这种地方有意思吗?”李小龙一定无数次的问过自己,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李小龙总是被妻子和名人徒弟们抓去参加一个又一个的晚宴酒会。每到那时,李小龙都会觉得自己跟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他们能对你笑、向你致意、跟你打招呼、与你说话,陪你打趣开玩笑,但到最后,他们都会客客气气的离你而去,回到属于他们的那个圈子里,继续着一些与自己无关的话题。

是的,你就是一个外人,尽管你能通过各种办法让他们觉得你十分有趣,甚至喧宾夺主的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但,那又如何?到头来,你依旧只是一个奇妙的客人,客人,早晚都会走的客人。

“我来这里是为了什么?”李小龙不止一次的问自己,可他找不到答案。他就像一个透明人,穿梭在声色犬马的世界里,无数道目光从他身上扫过,却不带片刻的停留。

是的,他感到独孤,无比的孤独。人一孤独,就需要发泄,最好的发泄,就是流汗、疲劳、声嘶力竭。

于是,他回到武馆,回到了那个属于自己的天地,尽情的挥动着拳头,踢出迅猛无比的飞腿――他要把心头的烦闷、不平、无奈、无助统统踢走、砸碎!唯有此刻,他才是真正的自己,真正的李小龙,一个属于功夫、醉心于武道、纯粹的李小龙!

幸而,李小龙还有妻子、还有儿子、还有家人,唯有从他们身上,他才能得到最大的慰籍。1969年初,李小龙把寡居香港的母亲何爱瑜接到了洛杉矶,随后又把弟弟李振辉接到美国来读中学。李家兄弟三人的性格完全不同,大哥李忠琛敦厚冷静、李小龙张扬暴烈、三弟李振辉则显得有些文弱。李小龙对大哥李忠琛十分敬重,一来是因为李忠琛学业出色,是那种典型的中产精英,二是因为李忠琛为人处世宽仁得体,父亲去世后就是家里的顶梁柱;而对弟弟李忠琛,李小龙则颇有恨其不争之感。

李小龙疾恶如仇,一方面容不得洋人欺负中国人,一方面也很痛恨那些软弱无能、任人摆布的同胞,所以从李振辉到美国的第一天起,李小龙就开始用自己的方法训练他的身体和意志,他不允许李振辉告诉外人是自己的弟弟,因为他觉得李振辉太瘦弱了,瘦弱到不像是李家的孩子,所以一定要加强锻炼。每天清晨,邻居们就会看到李小龙带着一个从香港来的瘦弱少年在山坡上跑步,当李振辉气喘吁吁的跑完全程后,李小龙又带他回健身房锻炼肌肉。为了补充体能,李小龙还把莲达精心配置的“独门饮品”推荐给李振辉,让他一定要喝完一大杯。这种“独门饮品”对一般人来说简直是受罪,李振辉没有办法,总是咬着牙在哥哥的“怒视”下把它喝完。傍晚放学归来后,李振辉还要陪李小龙练一小时的功夫,然后才能坐下来看书。李小龙喜欢看武术专著和哲学书,看到兴起时,每每在全神贯注的李振辉身后发出一声大叫,然后老鹰捉小鸡般的将弟弟拖到屋外充当陪练。不过李振辉终究没有成为像李小龙那样的高手,对于这段往事,李振辉是既无奈,又怀念,在他看来,二哥李小龙的方法虽然激进了些,但都是为了自己好,二哥始终是一个做什么事都如此认真的人。

1969年4月18日,李小龙与莲达的爱女李香凝在洛杉矶出生了,爱女的降生给处在事业低潮期的李小龙莫大的鼓励,也让李小龙在传授功夫与等待机会中迎来了而立之年。

同类推荐
  • 关东枭雄张作霖

    关东枭雄张作霖

    张作霖为什么能够崛起?一个穷小子,一无权,二无势,在日俄两大列强以及清庭和革命势力之间趋利避害、闪转腾挪而终于成就了霸业,除了上天眷顾以外,他是如何做到的?本书透过这中间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引领读者去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关东枭雄张作霖。
  • 新编历史小丛书:汉高祖 汉武帝

    新编历史小丛书:汉高祖 汉武帝

    全书仅用了不足四万字,就简明扼要地概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汉朝皇帝汉高祖和汉武帝两位封建帝王一生的主要事迹,以及他们在位时期的政治作为、社会的面貌,主要政治、经济制度和重大历史事件,并涉及民族关系,重要文化成就等。观点鲜明,内容具体,文字通俗易懂。为了阅读方便,全书将内容分为若干编、章、节、目、子目等层次,各立标题,一目了然。
  • 名将粟裕珍闻录

    名将粟裕珍闻录

    《名将粟裕珍闻录》基本按照粟裕一生的时间顺序,重点选取粟裕一生中有关战争、政治活动和生平逸事等珍闻片段,采取流行的散文笔法,叙议结合,叙述了粟裕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和杰出贡献,生动地反映了粟裕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不事张扬、谦逊让人的人格魅力。全书以翔实丰富的原始电文、老部下回忆为依据,旁征博引同时代的将帅轨迹,如同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刘伯承、叶剑英、林彪等国家与军队领导人的交往,解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还原了粟裕智勇深沉、在战争中游刃有余的“常胜将军”、“我军最优秀的将领”、“尽打神仙仗”的军事家、战略家的形象。
  • 我的父亲邓小平:戎马生涯

    我的父亲邓小平:戎马生涯

    邓小平光辉伟大的一生贯穿整个二十世纪,他七十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犹如一部壮丽辉煌的史诗。本书作者毛毛是邓小平的女儿,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对邓小平戎马生涯的历程、他在这个过程中对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深入思考以及他的家庭悲欢离合,作了生动的记述,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节。以一幅幅精致的画面,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展示了邓小平传奇般的革命经历和人生历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伟人邓小平的思想、品格、气节、胸怀和胆识。
  •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

    居里是著名的女性物理学家,两度获得诺贝尔奖,与其夫共同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研究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热门推荐
  • 娇妻诱惑太深,解药拿来

    娇妻诱惑太深,解药拿来

    有什么事情是比撞见自己的丈夫和别的女人滚床单还想要杀死自己的事情更加狗血的;重生归来,斗渣男,虐渣女的事情自然就是不能够放弃的好剧情了。神马,一个人的力量太弱小了,没事,临时找个强有力的大腿抱抱也是可以的。当重生归来的三流小明星抱上霸道金主的大腿之后,渣男与渣女虐的是心情舒畅,可是为什么当自己功成名就想要拍屁股走人的时候,这个金主不干了呢。且看重生小明星如何一步步打小三,虐渣男,走上巨星的宝座,俘获金主心。
  • 软萌王妃双面孔

    软萌王妃双面孔

    魂穿异世,苏府三小姐与传言中的她简直天差地别。听说苏府大小姐得了一种怪病?傻?太子那个有问题?……这一桩桩一件件可都是她在暗中操作,别看她蠢萌蠢萌的,她的实力还未知哦,虐渣轻而易举。当然这也有苏糖栗的功劳。可是……她可不记得什么时候招惹了一个妖孽……
  • 书穿之黑化大佬霸上线

    书穿之黑化大佬霸上线

    身为风华正貌的好时光,名校大学应届毕业生苏璃,机缘巧合之下,穿进都市异能男频小说中成为下场悲惨的恶毒女配。莫名奇妙被绑定个系统,一时不慎就会被抹杀。【攻略目标锁定:男主薄少言】【今日任务,娇媚的扑倒男主怀里,抛媚眼】【今日任务,喂男主吃你夹的菜】【今日任务,与男主同居一个月】【今日任务,获得男主香吻一枚】……“罢工,姑奶奶不干了“苏璃将任务清单一扔。【危险思想,即将进行抹杀处理】苏璃秒怂,“罢什么工,我还能再干一百年“大佬邪魅一笑,朝她挥了挥手:“过来,我让你泡,你不是说过我是茶,你就是水,想泡我吗?““任务都完成了,我……我不想泡了,行不?“苏璃摇了摇头,心里一上一下的。
  • 内炼金丹心法

    内炼金丹心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新白后传

    新白后传

    92版新白娘子传奇至今被许多观众奉为圭臬,此后历代翻拍,版本虽多,均未能得其神韵,其中原因为何?以吾观之,可因之以两点,一来其中唱段颇多经典,如千年等一回,渡情等都是当时脍炙人口,而能传唱至今,经得住时间磨砺的精品。虽然,我对这一版白蛇传却仍有些许遗憾之处。譬如青蛇闭关修炼20年,习得绝艺,本以为可以克复此仇,却不想只出场数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遭杀青,报仇之事不了了之,绝不是我心中的青蛇所能为。在我心中她该永远杀伐果断,敢爱敢恨,而并非喏喏顺从之辈。小时候的我不通世事,无法觉察其中因果,直到长大之后,原来创作并非全然随心,必然会受不可干涉之外力所影响,不免留有遗憾。某心中每所念及,不免愤懑非常,辗转难眠。故今日著书于此,一来为给我童年的白月光一个能令我自己所满意的完美结局,二来重温剧中经典的对话桥段,去体味那烟雨画桥,吴音唱晚的婆娑世界。
  • 未尽的彼岸

    未尽的彼岸

    灾难降临,无数难民苟活于地下庇护所,暗无天日的生活让他们失去希望;没有上帝的庇佑,没有神明的保护,人类的信仰将何去何从......秉承着探知真相,重获自由的主人公是否可以改变命运,他和他的朋友们将踏上怎样的冒险旅程,他们能否战胜强大的邪恶势力......一切尽在本作《MAX》中精彩展现,冒险即将开始.
  • 幻月诀

    幻月诀

    有些人,注定一辈子就与别人不一样。但是却看似勇敢的自己,心中其实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痛苦?唾弃,孤独,寒冷,背叛……其实一直与我们同行。唯一不变的,是那颗,永恒的,炽热的,对爱执着的心。凉夏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她不会再纠结。因为她还有更大的事要去完成。亲人,朋友,都在错综复杂的时空中,等待着自己!从今天起,绝不软弱!决不妥协!面对自己崭新的明天!
  • 我不是天使

    我不是天使

    浪荡不羁的我,招摇在花丛中。以为我的一生,都可以如此潇洒地过。却在遇上她以后,经历了人生的蜕变。才知道,名利,不是生活的重心。有一种东西,更加重要。它叫爱情。却往往只在失去时,才让你感觉到它的存在。这只是一个故事,却真实地发生了。也许就在你身边,也许你正亲历着。这个故事,最终,让我意识到人性的丑和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失落晨曦

    失落晨曦

    当太阳系被宇宙中的神级文明盯上,为了探索宇宙间独一无二的存在——人类这个群体中“爱”的奥秘,神级文明将整个太阳系重组成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打乱其运作规律,以考验和审判末世下的人性。人类该何去何从?人类的命运究竟会怎样?人性究竟能发挥多少力量?一切都是未知数……
  • 不良女生:小跟班有礼了

    不良女生:小跟班有礼了

    她视学校为监狱,老师为寄生虫,家为旅馆,IQ200的她玩转校园,男神手到擒来,女神!小跟班这厢有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