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23300000021

第21章

二说意者。先辨小乘。婆沙三十九云。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复次为止他宗显正义故。复次标别有为名有为相。虽释经中说三所以。亦说相意。相实有四。经中说三。释此经意有多复次。亦说相意如疏略辨 次显大乘者。准显扬十八。为起属主相应言论故说相等。故彼论云。属主言论者。谓诸言论配属于主。方解其相非不属主。如说生相此谁之生。观所属主起此言论。所谓色之生。受.想.行.识之生。非说色时此谁之色。观所属主起此言论。如生如是住异无常等心不相应行。类如其所应尽当知。是名属主相应言论。瑜伽四十六有多复次。一令观无常。二观行是苦。三知法无我。四令证涅槃。广如彼释 杂集说观生老住意亦同此。若此论文表异无为。假立四相者。意.亦同彼观无常证涅槃等 相状如文 约世分者。小乘如常。大乘多说。一说三相现在。一相过去。如此论文后一是无故在过去。此约二世。同瑜伽论五十二说。或约一世。论云生表有法先非有。灭表有法后是无。既表后无故在现在。不尔应云灭表有法生已无。若随初解。应云表生已后即体还无。非现立灭表已后无。二解任取。义意如前 又五十二约三世显。论云由一切行三世所显故。从未来世本无而生。是故世尊由未来世。于有为法说生有为相。彼既生已落谢过去。是故世尊由过去世。于有为法说灭有为相。现在世法二相所显。谓住及异。所以者何。唯现在时有住可得。前后变异亦唯现在 准此论意。既于现在唯有住.异明生未来。灭居过去。此亦义说。道理无违。或复四相俱通三世。虽无全文说通三世。以约前后互相准例义则可通。约三世分。生在未来。刹那分别。生即在现。差别分别。亦通未来。五十二云。若依堕世界生说。始从欲界。乃至无所有处生。名有上生。此意虽说现生之法。更有胜上。如有为法名为有上。义意亦显未来更有上法当生名有上生 无常之中。五十二云。坏灭无常.生起无常.变易无常.散坏无常.当有无常.现堕无常。若一切行生已寻灭。名坏灭无常。若一切行本无今有。名生起无常。当有无常者。即四无常在未来世时。名当有无常。此文如次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是三无常。住.异文中。以影略故论文不说。此论总明生等四相。通情.非情.刹那.相续。假立四相 释难如论 外难过去体是无。于过去世立灭相。未来体亦无。于未来世亦立相。答过去体曾有。曾有立灭相。未来体本无。未来不立相 又难过去曾有。曾有立相。未来当有。当有立相。答灭相体是无。依已灭无立无相。生等体是有。未来体无不立相 又难表法后是无。依无立灭相表法后当有。未来立生相。答表法后是无。可得依无立无相表法后是有。不得依无立有相。更多妨难略不能举 显差别者。经部立二种。谓刹那.一期。有部亦尔。上座.化地部.正量部。如枢要明 就大乘辨。有多差别。一常无常差别。克性无常。相从是常。摄相归性常。相用别论无常。故涅槃二十二云。善男子有为之法。生亦是常。以住无常生亦无常。住亦是常。以生生故住亦无常。异亦是常。以住无常异亦无常。坏亦是常。以本无今有故坏亦无常 二遍计依他差别。若遍计性体若空花。不可说作有为之相。常无常亦尔。若依他性依缘有故。是无常相。故中论第一三相品云。如是三相为是有为能作有为相。为是无为能作有为相。二俱不然。何以故。若生是有为。即应有三相。若生是无为。何名有为相等 三体类差别。如五十二云。复次生差别。谓刹那生.相续生.增长生.心差别生.不可爱生.可爱生.下劣生.处中生.胜妙生.有上生.无上生。老差别者。谓身老.心老.寿老.变坏老.自体转变老。住差别者。谓刹那住.相续住.缘相续住.不散乱住.建立轨范住。无常差别如次前列。又有刹那.一期.经劫.穷生死。如显差别中释。披文可知。此即时节差别 四五名同体差别。如缘生中生老死支。触中生老死触等 何以差别。答缘生支生。据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五蕴实体名为生支。老据发白或复衰朽未死已前。死据临终将死正死。俱通五蕴实法为体。以彼相名显缘生支。假实.分位差别不同。一期四相位虽可同。假实有别。又一期灭据已灭名死。缘生支死将死正死。已灭非支故 触中老死。五十四云。由时分变异不平等立老。由命根变异不平等故立死。此意老死是果。由依触分位有彼老死故。因立果名。如饥渴触体即四大分位假立。唯在色蕴。四相老死通依五蕴。取上别义。四嗢拖南中。通说五蕴体及四相。俱名无常。无彼常故。四十六云。如是诸行常不可得。故名无常。与杂集同。经中亦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故。因明论中所立无常。即唯取灭。然通体相。数论相灭。对声论等即立体灭。若通生灭名无常者。即宗.因无别过类所摄 六体同名差别。或名生住异灭。或名生老住无常。或名生住住异无常。或名起尽等 七遍不遍差别。一期四相约有情辨。刹那四相遍有为法。八十八云。如是三相依二种行流转安立。一依生身。二依刹那。依初流转者。谓于彼彼有情众同分中。初生名生。终殁名灭等。

破名句文中云。若名句文异声实有。此破外计 要集假叙外人反难云。假不相应名等。应非能诠。以是假故 或云许异声处不相应假法处摄故。如余假法 西明释云。汝名句等实体不成。义如前破。若不许声是能诠者。便有量中阙至教量失。此不成释。前未破故。又复大乘诸师计别。陈那不立至教量故。他许实故。要集云。外人作比量相违。然彼量有宗相符失故 今谓不尔。量中云非实能诠可相符失。但云非能诠何名相符 今云彼量是因中相违决定失。以假实因及异声处法处所摄各自许故。大乘无过。外人若云假名句文非假能诠。为相违者。此亦非过。何以故。大乘量破彼云。汝名.句.文定不能诠。以异声故。如色等。今与大乘作量。云假名.句.文非假能诠。于因明相违中是何相违。望大乘量总非是过。又大乘名等不异声故。以假从实即声能诠。外难不诠。违世间故。故下文云语不异能诠人天共了。

论。谓声能生等者。破他可知 问大乘自许假名等诠。言何用名等岂不自违。答外许名等定异于声。由声生显。此声必有音韵屈曲不尔不生。大乘能诠虽在名等依屈曲声。非定一异。对破定异。摄假从实云声能诠。何用名等。故无有过。

论。若谓声上等者。牒破可知。然本疏量云。声之屈曲应非离所依别有实体法处所收。色蕴上屈曲故。或色.声二色之上随一屈曲故。如色处长等 要集云此量有法差别。法差别量云。声之屈曲应非离声处假法处摄。因.喻同前 此亦不尔。谁许声体在法处收。以许名等在法处故。名等依声不即声故。今对破他计屈曲声即是名等。异声别有法处所摄。故举长等以为量破。然西明云。汝色上长.短应异色处别有法处自性。有屈曲故。如声上屈曲 此量亦过。应云汝色上长短等。应异色处法处所摄。色上屈曲故。如声上屈曲 今言长短应异色处。别有法处自性。即长.短上生等诸法。法处所摄。即是长等异于色处。有此生等法处自性此言过失也 又量云。声上屈曲。应无别体法处自性。以即屈曲故。如色上屈曲 此量言过同前应知。若即准言复有法自相相违过也 问若云声上屈曲能显义故。有教性。故。意识所得故。法处收假立名等。他云我宗亦尔。大乘通云。不唯依声假立名等。通依多法故法处摄。长等不然者。问此据缘假为缘实者。若据五识唯缘实宗。长等意得。应法处收。若云虽唯意得。依眼明取故非法处。屈曲之声明取亦尔。应在声处。若据缘假。屈曲之声亦耳识得。应声处摄。又应耳识亦缘名等。即屈曲故 今正解者云。大乘师声上屈曲。虽体非实。仍法处收说为名等者。据摄假从实。非即正取屈曲声体以为名等。取屈曲上有能诠用说为名等。如无心定等。但取种上能防心用非即种体。相等亦尔。故法处摄。长.短之色无能诠用如屈曲声。自体性边俱自处摄。非大许彼屈曲声体在不相应。彼非色.心。此是色故。设五缘假。耳识但取屈曲声体不取诠用。故摄处别。疏中但以屈曲之声。长.短等相例者。且随他宗为不正释。及摄假从实云声能诠。非是克体性用别门。取声体为名.句.文等。故下正解。然依语声分位差别。而假建立名.句.文身。更多有问答及以异释。恐烦不述。

论。若谓声上等者。外救量云。声上音韵屈曲。不能诠。声屈曲故。如弦管声 声上音韵屈曲是有法。不能诠是法 枢要云。论主为作有法差别相违。内声屈曲能生名等。不生名等。是差别故。故论云。此应如彼声不别生名等。先举同喻后举宗法。故作量云。汝内声屈曲。不能生名等。声屈曲故。如弦管声 此就他宗。彼弦管声不生名等故。以内声如彼弦管声 有解作法差别相违因。破云。内声屈曲不能别生实名等。即声屈曲故。如弦管声 此说不尔。准外量文。屈曲是有法非法。何名法差别 要集云。此破末计屈曲有二。法差别相违因者。别生名等非诠。不别生名等非诠。故法差别 此亦不尔。他宗说声不是能诠。名等能诠。别生名等不生名等。在声不在非诠。何得言别生名等非诠。不别生名等非诠故。若以非诠为法差别。论应云此如彼能诠。不别生名等。何故云如彼声 西明云。杂心许有因俱声如弦管等。俱舍论破。正理论救云。谁言一极微二大所造。但约助缘说因俱声。此中正破杂心所说 不详此说。杂心因俱即弦管等。似有能诠非实能诠。正理亦同。何故但言偏破杂心。不云兼破正理何也。疏云我亦不说弦上屈曲非不能诠。但如汝化人身.语二业非善恶性。今我因俱故者。此意前随汝宗。屈曲之声云如弦管不生名等非善.恶性。亦如汝说化人身.语二业非善.恶性。我弦管声是因俱故。假通善.恶。亦许能诠。如林声说法。离质化等。皆通善等。

论。名诠自性句诠差别者。辨自性差别如因明断。

本疏成立他方有佛云。除此三千界外他方。亦应时有佛出教化众生有人天众生故。犹如此土。不言定有恒有。以有劫中无佛出故。复除成.坏非时有故。简不定过。有解改因云。彼有所化人天故。意避成.坏。虽有人天而非所化。根性未成故 要集云。前量有不定过。为如成.坏劫有人天故无佛出世 今谓不尔。于无过中妄生过想。前量不言恒定有故。自许不定故。今为不定云。有人天众生故佛定不出。如成坏等劫。此意余方定无佛出。以有人天众生故。如此成.坏劫。此量不定破前定量亦令不定。即似理门似共不定。故理门云。由用不定同法等因。成立自宗。方便说他亦有此法。由是便成似共不定。今所立量虽非即彼。然似于彼。又无共同喻。以成坏劫大乘亦许有佛出故。前云时有不简报化。如法华经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稳等。

又彼自立量云。他方世界人天有根性成器者。以住劫减时人天有情故。如此土住劫减时 令谓此量是真不定。为如此有佛住劫减时人天有根性成器。为如此无佛住劫减时人天无根性成器。故成不定 要集又于本第二量。作决定相违量云。光明等上。定无名等。以非声故。如虚空等。此亦不尔。无共同喻。大乘亦许名等依空。虽不依如。依识变故。无文障故。

问言便缮那此云扇.相好.根形.味。此即是盐。能显物中味故。味即是文 准此解意。文即能显。云何前言而体不能显耶 答显有二义。一显名.句。二能显义。文能显名.句。名句由文有故。名.句能显义。文从名.句能显体。非显义故。前后义亦不相违 问字体非能显。从彼名.句说为显。声性非能诠。从名说能显 答名.句依文近。字从名说显。句等望声疏。声不从名显 问文体非能诠。为因从果显。字体非能表。为果从因表 答名.句必带文。文从名等显。声不必有字。字不从声表 问名.句为揽字成。为别有体。若别有体岂可离声。一刹那声必有字故。若即揽成。名.句与文体性何别 答有二解。一云各别。一刹那声多屈曲故。二云揽成。总别有异故。三体别。后释为正。如前第一卷已辨。

论。有执随眠等者。萨婆多师随眠是缠。即现行法。成实论师无表虽依思立。然是不相应摄。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谁在隐藏春秋

    谁在隐藏春秋

    一切结局无法看透。谁在掠夺春秋?是谁在大雨之后?又是谁在坚守过去的陈旧?我只知道:毁灭即拯救。
  • 青瓷清茶倾城歌

    青瓷清茶倾城歌

    “老公我饿了”某女可怜巴巴的望着某男某男挖了一调羹饭在某女面前晃来晃去“想吃吗”某女点了点头“先把自己衣服洗好再说。他们一个在15岁一个在17岁是认识了并且开始相恋。而他比男主认识她更早却为什么没有跟女主在一起呢而女主和男主又经历了怎么样的困难才在一起的呢而女主究竟喜欢谁呢想要知道就请看本文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名侦探柯南之深海约定

    名侦探柯南之深海约定

    从贫民窟被带到黑衣组织的千岛翼,头一次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谁。但是他并不在意,只有那个银色长发的男人,让他有了重新活着的勇气。
  • 品牌金规:如何构筑企业品牌

    品牌金规:如何构筑企业品牌

    本书作者总结归纳了构筑企业品牌的“532金规”,这则金规从品牌构筑核心基础、文化内涵及传播等方面进行阐述,充分体现了品牌构筑要遵循的规律,适用于品牌定位、品牌创建、品牌维护、品牌延伸等各个领域。
  • EXO之学霸你别闹

    EXO之学霸你别闹

    我是一个学渣却有很多人都羡慕不来的好运,也许命运就是如此吧,而我却想问:为什么世界上会有数学这种奇怪的东西。对此我非常无语,在校园中有很多人都羡慕我,可是我内心的痛苦你们谁知道,你们只注重于表面
  • 千衫珠

    千衫珠

    大陆纷乱,各国奇才怪诞,齐聚洞箫城,所有的纷乱会在此停止吗。做好自己,才不会引来杀戮——易
  • 甜吻小情人

    甜吻小情人

    每次遇到危险,神秘大佬都能从天而降,“欺负我家丫头的都不能活过今晚!”她以为他所有的保护都出于爱,可当真相大白的时候,她发现她失去了碎成渣的心!
  • 仙能不死

    仙能不死

    古往今来,凡求仙者,共图四字,良师益友。古往今来,凡修仙者,共求四字,长生不死!古往今来,凡成仙者,共悟四字,仙能不死?尔虞我诈,争名夺利,修士如此,仙人如此。若想长生,若想不死,仙能不死,如你所愿。
  • 求道

    求道

    哪管世间万般看法,我只是小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