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23000000010

第10章 中美日三国经济增长质量比较:基于技术进步的角度

一、引言

Solow(1957)提出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增长核算方法为分析现代经济增长质量提供了基本的范式。该模型将一国经济的发展归结为资金和劳动力投入的增加以及技术的进步。如果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仅仅依靠要素投入的增加,那么经济发展将会受到要素报酬递减率和要素投入增长减缓的约束。因此,决定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发展的因素不是要素投入的增长,而是技术的进步,即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

虽然Solow的经济增长核算体系能够为分析现代经济增长的质量提供深刻的洞见;但是,如果将经济增长仅仅归结为要素投入的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这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2]其中,传统的核算体系仅仅考虑资本要素投入数量而没有考虑要素投入质量的做法就一直饱受争议。基于此,索洛之后的许多学者都一直致力于在这方面完善增长核算体系,并且也取得了非常重大的突破。Nelson(1964)首次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资本质量的概念,他认为,新资本投资促进的技术改进将增加经济增长率对于资本要素投入的弹性,从而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弹性要高于资本性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Hulten(1992)则正式将技术进步内含到资本中,建立起了相应的增长核算体系。Jorgenson(2001)、Jorgenson(2003)以及Jorgenson和Motohashi(2005)在Solow模型的框架下,分别考察了信息技术投资对于美国、G7国家和日本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赵志耘等(2007)则在考察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核算的时候,区分了设备资本和建筑资本,从而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纳入了增长核算体系中,得出了与传统增长核算体系不同的结论。胡乃武和刘睿(2007)则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添入了资本质量因素,并利用该模型对中美日三国的经济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进一步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建议。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将资本质量融入到无约束的Cobb-Douglas总量生产函数中,研究了包括资本质量因素的经济增长的源泉和技术进步在中美日三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这样做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的。首先,通过计量方法来研究中美日三国的总量生产函数,可以避免因模型的误设所带来的结果的偏误(刘丹鹤等,2009)。其次,增长核算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数据的准确性,所以有必要细致地使用已有的统计数据和参考已有的数据处理方法来获得本文需要的数据(刘丹鹤等,2009)。再次,资本质量的提高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忽略了资本质量因素的增长核算结果事实上是有偏的,有时候所得出的结论有可能是错误的。最后,中美日三国的经济发展有其各自的特点,并且都是国际学术界争议话题较多的国家,比较三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技术进步,将能够促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从而能够更好地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可行的政策建议。

二、模型与数据

(一)经济增长模型的建立

本文的经济增长模型以两要素生产函数模型为基础,同时参考了Nelson(1964)的建模思路,在传统的Cobb-Douglas总量生产函数中加入了资本质量因素。采用胡乃武和刘睿(2007)的方法,本文模型假设新投入的资本要比以前投入的资本有更高的质量,并且资本的质量与资本存量的平均使用时间成反比;另一方面,能够推导出资本存量的使用时间与资本存量的增长率成反比例关系。因此,资本质量应当与资本存量的增长率之间存在着正向的关系;为此,本文利用资本存量的增长率()表示资本质量()。因此,本文所构建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的表达式为:

(式3-1)

其中,是总产出,是总资本存量,是总劳动力,[WTBX]A[WTBZ]度量除了资本存量、资本质量和劳动之外所有对总产出有影响的因素。和分别为各种因素对应的产出弹性。[3]

进一步,由于本文采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此时如果利用一个不随时间变化的生产函数进行研究的话,将无法准确反映出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一个更加合理的假设应当是,随着技术水平的改变,整个生产函数的参数也会发生变化。为此,本文进一步假设。对式3-1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等式两侧取对数,就能够得到模型的对数线性形式:

(式3-2)

等式3-2就是本文所需要估计的模型,利用估计出来的要素产出弹性就能够得到各种要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及各个国家的技术水平。[4]

(二)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为了能够对中美日三国的技术水平与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的比较,本文兼顾数据的可得性,尽量将三个国家的数据选取在大致相当的时期;为此,本文模型估计中不同国家所选取的时间段分别为:中国和美国的均为1978年至2007年,日本为1980年至2007年。为了能够估计本文的模型,需要有各个国家的产出水平、资本存量水平和劳动力水平,数据来源以及数据相应处理如下。

(1)产出

本文的产出水平使用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美国的实际GDP水平来自于美国经济分析局网站,而日本的实际GDP则来自于日本的统计局网站;由于中国仅有名义GDP,并没有实际GDP,所以本文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得到历年的名义GDP和GDP平减指数,利用这两个数据集得到了中国历年的实际GDP。

(2)资本存量

本文采用永续盘存法来测算各个国家的资本存量。测算公式为,其中,为资本存量,为投资,为折旧率。因此,估算资本存量必须要有四个方面的数据:基期资本存量、当年投资、投资价格指数和折旧率。由于许多相应的指标都在各国的统计局网站上缺失,所以不同的学者在估算资本存量的过程中在四个不同方面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5]在本文各国资本存量估算过程中,虽然不同国家在折旧率的确定中都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简单的将各个国家的折旧率确定为5%。而对于不同国家基期资本存量的选择、当年投资的确定和投资价格指数的确定,都依据各个国家的不同统计体系而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

对于中国资本存量的估计,本文借助了相关文献的已有成果。首先,对于中国基期资本存量的选取,考虑到Wang和Yao(2003)中的数据得到了国家统计局的帮助,是目前可得的最可信的数据,所以本文的基期资本存量数据就采用Wang和Yao(2003)的估计。而1978年至1990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能够由1978年至1990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当年价)和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获得,数据来自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对于1991年至2007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本文数据直接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8》。

对于美国资本存量的估计,所有数据均来自于美国经济分析局。该网站上直接公布出了美国历年的实际投资水平,该实际投资水平是以2005年的价格水平为基期价格水平的。由于该网站上没有公布出历年的资本存量数值,本文采用了Antràs(2004)方法,通过加总私人名义非住房资产和政府资产,得到了名义的资产持有,然后利用相关的价格指数,将其转化为基期的实际资本存量水平,以初始年份的实际资本存量作为本文基期资本存量水平。[6]

对于日本资本存量的估计,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于日本统计局的网站。对于固定资本资本形成,该网站给出了两类数据集:一类是1955至1998年间以1990年价格水平为基期价格水平的固定资本形成数据,另一类是1980年至2008年间以2000年市场价格水平为基期价格水平的固定资本形成数据。本文直接采用了后一组固定资本形成数据。但是,对于日本基期资本存量水平的相关数据则难以从相关的文献中获得;为此,本文按照Timmer和Ark(2002)的方法,采用了永续盘存法和前一组固定资本形成数据来确定1980年的资本存量水平。由于永续盘存法的测算公式能够写为:

(式3-3)

因此将1955年至1980年的资本形成数据通过式3-3加总,能够简略地估计出日本1980年的以1990年价格水平为基期价格水平的固定资本;然后利用两组固定资本投资数据中的重叠部分1980年至1998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数据,估算出了1990年和2000年固定资本价格的比例,并且依据这个比例将估算出的基期固定资本水平转化为以2000年价格水平表示的基期价格水平。[7]

(3)劳动力数量

一般文献中均采用从业人员来度量劳动力数量。对于日本和美国的历年从业人员数量,数据直接来源于日本统计局网站和美国经济分析局的网站;而对于中国的历年从业人员数的则需要斟酌。这是因为中国从业人员增长率出现了陡增,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990年的人口普查将以往漏报的人数包括进来了。王小鲁和樊纲(2000)为了平滑从业人员数据,将1990年从业人员超常增加的8580万人,按照1956至1973年间的历年人口出生量占累积量的比重为权重进行了处理。本文在选取劳动力数量时,1978年至1990年间的从业人员数据采用了王小鲁和樊纲(2000)的处理方法,1990年之后的数据则直接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8》。

在具体的估计模型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国家的测量指标会有非常大的差异,如果此时采用原始数据的话,极有可能造成各个国家的比较结论非常不准确。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本文对总产出、资本存量和劳动力进行标准化,设定初始年份的标准值为100,以统一各变量的量纲。

三、结果分析

利用中美日三国的数据,对模型3-2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中日两国的模型估计中存在显著的自相关问题;为此,本文在模型的估计中采用广义差分法,在各个模型的解释变量中加入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和,得到了模型的最终估计结果。

中国经济的模型估计结果为:

美国经济的模型估计结果为:

日本经济的模型估计结果为:

从估计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各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比较明显,模型的拟合效果也比较好;值表明各个模型均通过了自相关检验。依据估计结果,我们计算出了各国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具体结果见于。

估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在1980至2007年间,以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为特征的技术进步对中美日三国的经济发展都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其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最为显著,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5.6%。处于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全要素生产率对于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发展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分别将近50%和40%。但是,其他要素对于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很不相同的。譬如说,资本质量因素对于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均比较小,但是该要素对于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巨大。计算结果表明,该因素将日本的经济拉低了0.579个百分点,促使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了23.65%;这也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日本经济的长时间大规模萧条,并且这一估计结果也是与胡乃武和刘睿(2007)的结论是一致的。对于中国经济而言,除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资本投入要素的增加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考察期内,资本投入的因素对于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达到了3.09%,对经济的贡献率为达到了31.09%。与中国经济不同的是,资本投入增长对美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于这两个发达国家而言,劳动力投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高于资本投入因素。美国的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5.45%,而资本投入因素的贡献率仅有22.12%;日本经济表现得更加明显,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3%以上,而资本投入对经济的贡献率则不到5%,资本对于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非常微弱。

为了能够考察技术进步在不同时期对不同国家的不同影响,本文进一步将整个考察期细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由于在整个考察期内中国的经济发展最为迅猛,同时中国的相关制度在整个考察期内的变化也是最为频繁的,因此,考察期的划分应当依据中国的具体情况进行;为此,本文借鉴刘丹鹤等(2009)的方法,将整个考察期细分为三个时期:1980年至1989年为第一时期,1990年至1999年为第二时期,2000年至2007年为第三时期。对各个不同时期计算各国经济的经济增长率以及各种不同要素对于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估计结果中可以看出,TFP在不同时期对于不同国家的影响是有很大差异的。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本文的分析结果与刘丹鹤等(2009)的结论是一致的。在1980年至1989年时期,由于中国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新的制度的实施带动了居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也很大。1990年至1999年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时期,国有企业改制以及出口的迅速增加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造成了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因此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进入21世纪以来,受到国内发展环境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的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这一时期较之前一时期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另一方面,我国资本投入因素则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逐步增大,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第一时期的25.411%增长到了第三时期的39.718%。但是,资本质量并不是与资本投入发展同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尽管从整个考察时期来看,资本质量因素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逐步提高;但是,在1990年至1999年间,中国资本质量因素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出现了一个波谷,如果将资本质量因素同时看成是技术进步的话,那么从各个不同的时期比较来看,TFP和资本质量因素的联合贡献率依然是在不断上升的,这说明技术进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断提高的。

对于美国经济而言,可以发现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与我国的变化趋势截然相反。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990年至1999年这段时期内达到顶峰,而美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在这一时期则达到了最低点。分析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990年至1999年这一时期较之1980年至1989年这一时期有了较大的下滑;但是,第三时期的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较之第二时期和第一时期均有了较大的提高。尽管美国第三时期的全要素生产率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是这一时期的资本质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维持了一个负的水平,美国在整个时期内的技术水平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没有很大的提高,第三时期的技术水平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与第一时期持平。

对于日本经济而言,分析结果表明,TFP对日本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TFP对于在对于日本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保持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但是,在各个时期,日本资本质量因素事实上一直牵制着日本的经济发展。在第一时期中,日本的资本质量因素对于日本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还是保持在一个正的水平的,但是进入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资本质量因素一直阻碍了日本的经济发展;此时正好是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开始的时期,所以分析结果进一步确认了前述的结论,即日本资本质量因素在造成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状况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的分析结论表明,日本如果想要走出经济低迷的趋势,政府应该推动整个国家的资本投资,带动国家资本质量的提高。

四、结论

本文利用1980年至2007年间的数据,通过构造一个包含资本质量因素的Cobb-Douglas形式的生产函数,对中美日三国的经济增长以及各种要素在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考察。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在三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资本质量因素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考察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发展作用的时候,应当将资本质量因素纳入到考虑范围之内。同时,文章的分析结果也表明,一个国家要想维持经济的发展,政府必须保证投资的平稳增长,利用不断更新的资本提高一个国家的资本质量,利用资本积累提高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

与此同时,本文所构建的总量生产函数模型虽然能够为我们分析一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很多的帮助,但是其依然有许多的不足,依然有许多地方有待完善。

第一,应当建立起更加直接的衡量资本质量的指标。由于本文的资本质量指标是建立在关于现实经济中资本积累的两个假设基础之上的;虽然本文的两个假设是与现实经济相符合的,同时建立在资本增长率积累基础之上的资本质量衡量指标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度量资本质量;但是这样一种指标仅仅考察了建立在不同时期的纵向维度上的资本质量的异质性,并没有考虑在同一时期横向维度上的资本质量的异质性,这样一种指标难以在进一步了解现实经济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第二,由于本文在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建立的是一个总量生产函数,所以没有将国家内部的结构调整纳入考虑范围。但现实经济中的情况往往是结构的变迁对于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往往发挥中极其重要的作用(刘伟和张辉,2008;邱晓华等,2006)。如果忽略了结构上的考察与经济内部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是无法对现实经济提供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的。

同类推荐
  • 微博魔鬼销售术

    微博魔鬼销售术

    随着科技文明和现代社会的进步,微博应运而生。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努力着追求精神财富。都市生活的快节奏,让人们觉得时间是那么的易于流逝,于是人们总在想办法用最短的时间去了解最多的人间万象,而微博的出现正好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这样的要求。
  • 做最好的产品经理

    做最好的产品经理

    只有同时扮演好技术人员、市场人员、销售人员、培训师、谈判专家等多种角色,在产品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产品经理才能脱颖而出,才能做到使客户满意,才能成功地将产品推向市场。《做最好的产品经理》正是基于“打造最好的产品经理”这一理念,从产品经理要扮演的各个角色入手,以5大岗位职责、9张工具表单、26个典型案例及26个经验提醒来全方位讲解各项具体工作中的管理方法和实操技巧。本书将为广大产品经理提供迅速提升产品开发、管理和推广能力的重要借鉴。
  •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风险研究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风险研究

    本书深入探析商业银行的特性、财务政策、风险管理体系等诸多微观层面,从公司治理结构的一般理论入手,结合商业银行在组织架构、股权制衡、董事会结构等方面的特征,从内部风险管理视角研究公司治理和风险“防火墙”对商业银行综合经营风险的控制机制,提出从整体上构建完善的公司治理链条,以控制各级子公司风险的创新思路。
  • 扎克伯格:做天下最酷的生意

    扎克伯格:做天下最酷的生意

    扎克伯格,以他独特的个性和卓越的成就吸引了无数年轻人的视线,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尊为新一代社交网站的传奇人物。面对每一次关键性的选择,他总能够以灵魂的方式把生意做到最酷,用扎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从一开始,我想做的东西就可以不值钱,但它必须酷”。我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同样也出于我们的选择。《做天下最酷的生意: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给年轻人的37个人生忠告》结会心理学知识,为我们细剖扎克伯格成长路上的点滴。使我们能够比对自身,发现个性中待完善之处和能力上的盲点,由此靠近扎克伯格,历练出万变时代的不变能力,成就卓越的自我。
  • 玩转微时代

    玩转微时代

    本书是对于微时代如何淘金的一个系统的梳理,目前市面上唯一一本对于微博和微信详细解读的书,针对个人和企业微营销方面都有一定的涉及。其中提到了如何在个人微博、企业微博、个人微信和企业微信中淘金,适合微博、微信运营入门者阅读,也适合企业老总和营销从业者阅读。这本书是微博、微信方案落地的典型书籍,同时,个人要想在微时代淘金,也可以找到相关的章节,有的放矢地进行微博和微信营销,玩转微时代。
热门推荐
  • 倾城梦默

    倾城梦默

    大火焚身。。。是前世的经历?抑或只是一个关于未来的梦境?他,温暖如玉,却对她极尽宠爱。他,霸道十足,却对她执念深种。而她却为了他义无反顾,死生不离。。。
  • 封天囚地

    封天囚地

    世间万物皆蝼蚁~若有不公谁去平,我本凡心渡余生。可天地不仁!我要让这天在我脚下崩塌颤抖,让这地化为尘埃…让世间不再有约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时光荏苒曾非君

    时光荏苒曾非君

    时岱岱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是一出情节跌宕起伏的舞台剧,充满了笑、泪、悬念和意外。她爱过谁,她即将爱上谁,她最终会爱谁,而谁爱过她,谁即将爱上她,谁最终会爱她。她不清楚,演对手戏的男演员也不知道,甚至坐在台下的观众也不一定会知道。也许,只有作为编剧的命运才会知道,究竟这一出剧要怎么演绎下去。可是编剧虽然决定了结局,却决定不了她心中的起起伏伏和点点滴滴,如果她早知道,她一定一定,一定一定,在那时候,也说爱他
  • 仙道魔厨

    仙道魔厨

    一个来自地球的五星大厨,一枚被封印的玉佩,修行路上高歌猛进,铸就不败的传说!
  • 全球入侵计划

    全球入侵计划

    当全球人类出现在新世界后,便多了这么一条自然法则。“新人类以外的所有生物,除被驯化外,只剩下一个结局——灭绝。”
  • 穿梭空间的魂

    穿梭空间的魂

    在这里,实力是活着的权力。没有实力,你只不过是这里的奴隶。在这里,以前所看的玄幻小说的东西差不多都在,在这个满是暴动的世界,活着的凭据就是实力。在这里.
  • 平都故事

    平都故事

    近未来的东亚联邦,有个不大不小的滨海城市,叫作平都。城里有座以自由放任的校风而闻名的大学,叫作平都大学。这学校是社会精英的温床,却也是激进分子、嬉皮士和死宅的乐园。卓洛,刚刚结束休学的大三学生,因为偶然结识的一个女孩,开启了一段在退学边缘疯狂试探的旅程。
  • 游戏快穿之攻略男神不容易

    游戏快穿之攻略男神不容易

    叶茨在高考结束后立即买了全息游戏营养舱,玩了几天却突然进入新的游戏模式——攻略模式!?叶茨懵了,必须攻略成功目标人物?失败将会失去所有游戏资格?叶茨作为新晋网瘾少女,无可奈何地开始攻略。嗯?怎么感觉不太对?“小茨,喜欢我吗?”某男神压低声音,诱惑道。“不,不喜...”某男神打断“嗯?”叶茨一惊,立即讨好道:“不喜欢,是爱~”叶茨觉得自己委屈极了,自己无缘无故进入了攻略模式,还是试用阶段!ok!行,算她倒霉!画风一转。叶茨挑起某男神的下巴,邪魅地说:“哟,这不是高高在上的谁嘛。”某男神眯了眯眼,更加邪魅地说道:“小茨,没发现这样的你更加迷人呢~”本文1v1,不喜勿喷。
  • 傲世妖凰

    傲世妖凰

    世人皆知,凤族的废物三小姐臭名昭著,身为神兽竟无半点灵力,亲人唾弃,家族排挤,最终死于非命。再次睁眼,这幅胆小懦弱、废柴绝脉的躯体却换上了一个心狠手辣、冷漠无情的灵魂。辱我者,百倍奉还!欺我亲人者,杀无赦!天道不容?那就灭了天道!自此,这世上少了一个废物神兽,多了一个邪恶魔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