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15500000002

第2章 科技人才与科技创新

第一节 科技人才

一、科技的概念

科技的全称是科学技术,包含两方面内容,即科学和技术。

(一)什么是科学

“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a,意思是“知识”、“学问”,通常是自然科学的简称。汉语中原本没有“科学”这个词,与其意思相近的是源于《礼记》中的成语“格物致知”,是说通过接触事物而获得知识,所以,16世纪以后当science一词传入中国时,曾一度被翻译为“格致”。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一词。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一词。此后,“科学”一词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关于“科学”的概念,长期以来,人们对什么是“科学”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对它的概念有很多不同的诠释,但从大多数概念来看,“科学”是一种知识已经成为可以普遍接受的观点,只是具体的定义内容不同,以下列举几种比较集中的观点:

第一,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规律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第二,科学是一种最逼近真理的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

第三,科学是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本质、规律、必然性、普遍性的理性知识体系。

第四,《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科学的定义是:“涉及对物质世界及其各种现象并需要无偏见的观察和系统实验的所有各种智力活动。一般说来,科学涉及一种对知识的追求,包括追求各种普遍真理或各种基本规律的作用。”

第五,《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对科学的定义是:“科学是指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对各种定量规律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除此之外,也有的“科学”概念认为科学是一种认识,是对现实世界不断深入的认识过程,或是认为“科学”是一种方法,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段。

(二)什么是技术

关于技术一词的来源,人们认为技术一词最早来源于希腊文,最初的意思是指技能、技巧,后来演化为英文的Technic、德文的tecknik和法文的technique,都是指技艺的意思。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技术是和人们的实际活动相联系并在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技能。1615年英国的巴克爵士首次提出了“Technologie”一词,1706年克尔西又提出了“Technology”这个新词,用来表示出色的技艺原理和过程。在我国古代,虽然没有“技术”一词,但当时人们把具有特殊技能和技巧的人称为“工匠”,其本意与西方对技术的最初的理解是一致的。

关于技术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对技术的定义做了深入的研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技术的定义是伴随技术本身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和逐步认识的。对技术的定义根本上是要揭示技术的本质,而技术的本质问题则是技术哲学的基本问题。

从哲学意义上对技术进行的专门研究起源于欧洲,以法国和德国为主。18世纪50年代,法国哲学家狄德罗在其《百科全书》中对技术的定义是:“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目标而协调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的完整体系”,这是关于技术的最早的具有权威性的定义。但是1887年德国哲学家卡普《技术哲学纲要》一书的问世则被认为是系统的技术哲学的开端。在德国,有关技术的定义一直争论不休,并提出了种种技术的概念。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唯物主义研究会”的成员掀起了“技术究竟是什么”的争论。根据不完全统计,二百多年来世界各国提出的有一定影响的技术定义至少有一百个。

美国卡尔·米奇安主编的A Guide to The Culture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medicine一书中认为历史上对技术定义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认为技术是一种实物,是诸如工具、机器、使用物等人造物。二是认为技术是一种方法。工程师和社会科学家大多把技术当做是方法,区别在于工程师把方法强调为制作,社会学家则强调方法的使用。三是认为技术就是知识。四是认为技术是一种抉择。

(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1.科学与技术关系的发展阶段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伴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进程而不断发生改变。从历史角度上讲,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科学与技术相互独立发展的阶段。在原始社会,技术的起源比科学早得多。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依靠经验逐步积累了一些简单的技术,比如火的使用、石器的制造、风车的利用等,但此时几乎没有出现用科学理论进行指导的技术。

到了奴隶社会,出现了早期的科学,但它还是依附在自然哲学当中,与哲学融为一体,还属于经验形态,哲学家门也将科学作为他们研究的对象,用来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古代科学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科学,比如欧几里得的几何学、阿基米得的浮力定律等。此时科学与技术基本是独立发展的,技术掌握在有经验的工匠手中,科学则是掌握在哲学家手里。

(2)科学与技术开始交叉融合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从封建社会时期到19世纪初。欧洲中世纪以后,科学逐步从经验形态向实验形态过渡,人们越来越重视用实验的方法来阐述科学原理,科学逐渐从自然哲学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分离出来的自然科学已经开始向技术接近,但此时只是科学与技术基本上仍是处于分离状态。

到了近代,科学的重要性逐步被人们认识,用科学做指导,可以加快技术效用和生产发展,而仅仅靠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但在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技术仍占主导地位。

(3)科学与技术的融合扩大阶段。从19世纪以后,科学和技术不仅各自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科学与技术已经相互渗透对方,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科学的发展需要先进的技术做支撑,技术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的指导。

2.正确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本身就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科学与技术由相互独立发展到相互之间交集逐步扩大,两者的融合性不断增强。虽然科学的技术化、技术的科学化,以至于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是当前科学与技术关系发展的趋势,但这并不表明科学与技术是一回事,事实上科学与技术是有本质不同的。

科学的本质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体系,它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并不考虑眼前的或是近期的经济效益;而技术的本质是运用知识体系的各种手段,包括物质手段和信息手段等,它回答的是“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经济功能比较明显。

二、人才

什么是人才?这是人才学者们长期关注和一直研究的问题。人才的概念也就是人才的定义,是人才学者研究的核心问题,只有搞清楚人才的定义,才能明确人才研究的对象。人才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呢?什么样的人算是人才呢?国内外学者长期以来一直努力进行探索,人才的定义也因研究的角度的不同而不同。目前有关人才的定义很多,有的从人才的本质上去定义,有的从研究的具体对象上去定义,还有的学者试图从定量的角度去把握人才,但不论从哪个方面去研究,目前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特别是从定量的角度来衡量人才,难度很大,尺度也不容易掌握。

(一)国内关于人才的定义

国内学者试图从对人才的定义来揭示人才的本质,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

王通讯:“人才,就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作出较大贡献的人。”

叶忠海:“人才,是指那些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具有一定的专门知识、较高的技术和能力,能够以自己创造性劳动,对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对人类进步作出了某种较大贡献的人。”

罗洪铁:“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良好的内在素质,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不断地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人。”

(二)国外关于人才的研究

绝大多数国内学者认为,相对于国内而言,国外并没有“人才”一词,与国内人才领域研究相近的是,国外的研究集中在对优秀的人及其素质方面,比如天才或天才儿童、精英等,而且经常是针对这些人群某个具体的方面。代表性的人物主要有:高尔顿的天才研究、推孟的天才儿童追踪研究、布鲁姆的才能发展研究、艾伯特的天才研究、吉尔福特等人的关于创造性的研究、加纳德的多元智能与杰出学研究、朱克曼的科学精英社会学研究、西蒙顿的天才和创造性的历史测量学研究、希尔等人关于成功学的研究等。

关于天才的定义,高尔顿以高智力来衡量,而高智力的精确指标就是名誉和烜赫;艾伯特认为天才能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从事大量的研究,而这些研究在很长的时间对很多的人产生了显著影响,并从创造性行为、杰出成就和有影响三个方面去说明。

(三)国内人才定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人才的定义提出了有意义的见地,可是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定义仍存在着一些片面性。

1.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这些人才的定义尽管比较全面,但如果把这些人才的定义作为一把尺子来衡量现实中的人才时,就很难把握哪些人是人才,哪些人不是人才。也就是说,这些人才的定义如果仅仅作为理论上的研究和探讨也许是有学术价值的,但如果用于实践,就会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比如,在大多数人才定义中都提出人才应具备良好的素质、具有创造性的成果或是作出突出贡献、有较大影响等条件,但良好的素质表现在哪些方面?创造性的成果和突出贡献如何衡量?什么样的影响才算是较大影响?这在实践中是无法操作的,一些从事人才具体工作的同志也经常感到困惑。

2.人才的定义缺乏定量分析

从目前对人才定义的研究来看,人才的定义还仅仅停留在纯理论的层面上,缺乏定量分析的支持,从而使得人才定义的研究大同小异,各种定义差别不大,特色不明显,有的定义只是表达了自己的个人主观认识,这一点与国外的研究方法有较大差异,国外对人才的研究非常注重统计和对历史数据的研究,通过定量分析来佐证自己提出的人才的定义。

(四)人才的理论定义与实践标准

我们认为,对什么是人才这个命题,应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或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把握。

1.理论定义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新的工作领域和新的职业层出不穷,从宏观角度讲,把人才概念定量化既无必要也不可能。随着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工作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对什么是人才又有了更新的认识。目前权威性的提法是200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指出的:“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

尽管对人才的理论定义不尽相同,但人才学者们都认为,人才具有以下共同的特征:

一是社会性,人才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才,总是一定社会专门需要的人才。

二是创造性,这是人才的首要特征,也是区别与一般人的根本所在。

三是杰出性,人才自身要具备高于一般人的素质,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四是进步性,人才总是要推动社会前进和历史进步的,而不能逆潮流而动,在当前就是要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五是实践性,人才是从实践中成长并被认可的,虽然先天的心理和生理素质对成才有一定的影响,但主要还是看在实践中的表现,同时人才还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

六是相对性,人才是相对的,人才总是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的人才,在本行业是人才,出了这个行业可能就不是人才。

七是层次性,人才既有领军人才、帅才、高级人才,也有一般人才、普通人才。

八是类别性,“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上都能出人才。

2.实践标准

马克思曾经指出:“任何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能够成功地运用数学的时候,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长期以来,很多人才学者都试图把人才的概念定量化,找到一条便于实际操作的途径。如1982年《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制定长远规划工作安排的通知》规定,在人才预测工作中使用专门人才的概念。专门人才包括两类人:一是具有中专或中专以上规定学历者;二是具有技术员或相当于技术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从1982年起,这个界定一直沿用下来,也成为实际工作中衡量人才的一个普遍标准,因为它界定清晰,便于统计。但专门人才不等于人才,它只是人才中的一小部分。各地区也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参照此标准,界定了微观人才的标准。例如:《北京市人才市场管理条例》(1997年10月16日北京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通过)中规定:“本条例所称人才是指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者中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各类管理人员。”《辽宁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1997年4月11日辽宁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中规定:“本条例所称人才是指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含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作为一个普遍认可的标准,这个标准已经完全不适应现状和形势发展的需要了。

定义人才的实践标准,目的是为了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践服务的。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各部门发展的目标也不一致,要考虑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人才结构的配置和优化、高层次人才的表率作用、优势产业和传统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等因素。因此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各地区各部门所需要的人才是不一样的,人才的数量、质量和层次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人才的实践标准也需要分门别类,按照实际需求进行界定。如云南省人事厅和云南省财政厅2004年下发的关于印发《云南省引进高层次人才享受政府购房补贴和工作经费资助评审认定暂行办法》的通知中规定:“从外省市区引进到云南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一是指具有高级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在学术、技术领域具有较高造诣和取得较突出成果的专业人才。二是指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出站后在云南工作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三是指国家公派或自费出国留学,学成后在海外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国际组织、著名高校、科研机构等从事金融、技术、教育、科研、管理等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高层次留学人员。”上海市发布的《2004年度人才开发目录》和《2003年人才资源报告》中将领军人才、世博人才、职业经理人才、现代制造业人才、现代服务业人才、基础产业人才、城市发展人才、现代农业人才、高技能人才九大类人才列为上海市最需要的人才。

3.人才的理论定义和实践标准之间的关系

首先,从人才学研究的角度讲,对人才的定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进行考察,丰富了人才定义的研究,是人才定义研究的完整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如果仅有理论的定义,没有实践的标准,就会导致具体工作无法操作;但如果仅注重实践标准,只考虑具体操作,则会导致人才定义的混乱。

其次,人才的理论定义对实践标准是起主导作用的,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只有先从理论上对人才定义的把握,明确人才的本质特征,才可能出台人才的实践标准,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宏观人才队伍是由许多具体的、微观的人才队伍组成的。

最后,人才的实践标准不能脱离人才的本质特征,不能超越理论框架。因为人才的实践标准可以说是人才的理论定义的具体化、微观化,明确人才的实践标准是为了在具体工作中便于操作,同时人才的实践标准的界定也应各有不同,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地区而异,因此,灵活性很强。

三、科技人才

(一)科技人才的定义

科技人才目前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这也是首先因为人才并没有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定义,大多数学者将科技人才分为广义和狭义来进行区分。

1.广义

有的学者认为,广义的科技人才泛指所有完成中等以上教育、从事与科学技术有关职业的人员,将科技人才直接等同于科技活动人员或科技人力资源。

有的学者认为,科技人才是指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科技活动,有知识、有能力、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在科技活动中作出贡献的人员。科技人才队伍主要包括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队伍、科技管理队伍和科技支撑队伍。

有的学者认为,科技人才主要是指“所有正式或非正式从事科技工作并能在其领域作出一定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有的学者认为,科技人才是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促进、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

2.狭义

狭义的科技人才往往是为了研究的需要和统计的方便,比如有的学者将R&D人员看成是狭义的科技人才,并从R&D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上进行分析;而有的学者将科学家和工程师等同于狭义的科技人才。

3.科技人才的界定

将科技人才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定义,是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方法。广义的科技人才应揭示出科技的特点和根本性质,狭义的科技人才则应注重实际统计和比较分析的需要。结合各种观点,广义的科技人才应该是指实际从事科技活动,并在本领域作出一定贡献的人力资源。而狭义的科技人才就是指R&D人员,本文所指的是狭义的科技人才概念。

(二)科技人才的特征

科技人才除了具备人才的一般特性外,还具有以下特质:

1.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较强的创新能力是科技人才的首要特质,也是有别于其他类型人才的根本点。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科技创新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包括强烈的科技创新意识、超前的科技创新观念、敏锐的科技创新观察力、丰富的科技创新想象力、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较深的专业造诣、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等方面。

2.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或丰富的实践经验

从事科学技术活动,需要了解和掌握科学技术规律,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实践经验,因为从事科技活动不是靠凭空想象,更不是拍脑袋就可以的,而是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作基础,没有丰富的知识和实践,很难想象能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有所作为。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是开展科技活动的内在要求。身在提倡建立终身学习的社会,一个人要想进步,取得更大的成绩,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学习。科技人才不同于一般人才的另一个显著特质就是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创新学习方法,善于从各个角度学习,善于从实践中学习,善于向不同的人群学习,同时能够从科技活动本身的要求出发,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到最需要的知识,因此科技创新人才一定是学习型的人才,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4.具有较强的联系实际的能力

科技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不论是科学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最终都要形成一种“产品”,以解决实际问题,而这种“产品”必须符合社会或市场的需求,否则科技创新就失去了意义。联系实际需要有优良的科学道德,尊重自然和科学规律,不能超越客观规律,更不能急功近利,做出有违科学道德的事情。

5.强烈的成就欲望

这是科技创新人才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也是科技创新人才连续不断的进取欲。正是强烈的成就欲望才使科技创新人才大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想,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最终能够实现创新目标。一般地,成就欲望和创新成果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作用。创新成果产生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越大,就越能激起科技创新人才的成就欲望,科技创新动力就越强。

6.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

科技创新活动有的是需要独立完成的,但更多的是需要几个人或更多的人来实施和完成,有时候甚至需要一个团队。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知识和技能的社会化分工非常细致,每个人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都是有限的,而在创新活动中可能涉及很多专业知识,仅靠个人是很难实现创新目标,因此科技人才需要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善于同其他人交流和沟通,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尊重别人的劳动,善于向他人学习,充分吸收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形成科技创新的合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三)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现状

1.目前的状况

科技部的最新资料表明,从1999~2004年,R&D经费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增加,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技人才质量不断提升,科技产出成果喜人,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

2.与国外的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根据OECD发表的《主要科技指标》,2002年我国R&D经费总额跃居世界第六位,超过了意大利、韩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

按照国际论文数量排序,我国科技论文在2005年排世界第4位,前3位分别是美国、英国和日本,较2004年上升了一位,首次超过德国。2005年《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共153374篇,比2004年增加2018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6.9%,较2004年增加了0.6个百分点。

3.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技人才的强度偏低。2004年我国每万名劳动力中研究人员只有12人,而这个指标美国在2002年就达到了91人,日本、法国、德国2003年的这个指标分别是101人、71人和68人,可见差距之大。

(2)科技人才的分布不均衡。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高级科技人才中90%分布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约7%分布于企业第一线。从地区分布看,75%在沿海发达地区,内陆中部地区占21%,而西部边远民族地区不足4%。从学科和专业来看,教育、卫生、经济、会计等类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0%以上,而工程技术专业技术人才仅占总数的18%。在从事研究与发展(R&D)的专业人才中,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现代医药、环保等类专业人才短缺。

(3)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有学者认为,我国目前最缺乏的是世界级的科学家和科学大师,表现在:一是国际性权威科学奖中少见中国科学家的身影,以诺贝尔奖、鲁斯卡奖、加德纳奖、伍尔夫奖、菲尔兹数学奖和图灵奖为例,有关资料显示,1985~2002年,美国获奖人数为236人,英国为35人,德国、法国和日本的获奖人数也都在15人以上,而中国大陆只有1人获奖;二是参与国际科学组织领导层的我国科学家比例很小,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包含的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我国参与领导层的科学家有206人,仅占总数的2.26%。在国际科学理事会72年的历史中(共经历了27届选举),中国科学家从未担任过主席、秘书长、司库等在决策中起主导作用的职务。

(四)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是科技人才的首要特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

1.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一个大的概念,它是指科学技术活动中的创新,包括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

(1)科学技术活动。科技创新既然是指科学技术活动中的创新,那么什么是科学技术活动呢?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关于科技统计国际标准化的议案》的原则,科学技术活动定义为:与各科学技术领域(即自然科学、工程和技术、医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中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系统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研究与发展(R&D)、科技教育与培训(STET)及科技服务。我国在UNESCO的定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界定我国科技活动包括研究与发展、研究发展成果应用及与R&D活动相关的技术推广与科技服务活动。

1)研究与发展(R&D)。研究与发展是指为增加知识的总量(其中包括增加人类、社会和社会方面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

基本特征:一是具有创造性;二是具有新颖性;三是运用科学方法;四是产生新的知识或创造新的运用。其中创造性和新颖性是研究与发展的决定因素,产生新的知识或创造新的应用是创造性的具体体现,运用科学方法则是所有科学技术活动的基本特点。

按活动类型分类,研究与发展活动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统称为科学研究。

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指为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及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和理论性工作,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

基础研究又可分为纯基础研究和定向基础研究。纯基础研究是为了推进知识的发展,不考虑长期的经济利益或社会效益,也不致力于应用其成果于实际问题或把成果转移到负责应用的部门。定向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期望能产生广泛的知识基础,为已看出或预料的当前、未来或可能发生的问题的解决提供资料。

应用研究。应用研究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的研究,它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一般可以这样说,所谓应用研究,就是将理论发展成为实际运用的形式。

试验发展。试验发展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做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2)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指为使试验发展阶段产生的新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的新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做实质性改进后的上述各项能够投入生产或在实际中运用,解决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进行的系统的活动。它不具有创新成分。

3)技术推广与科技服务。技术推广与科技服务活动是指与R&D活动相关并有助于科学技术活动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应用的活动。它也不具有创新成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科技创新集中在科技活动中的研究与发展部分。

(2)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科学创新是指研究与发展部分中的基础研究创新和应用研究创新。科学创新是以获得新知识为根本目的,其创新成果可能会对人类生活产生革命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创新可以发现新的自然规律,也可以改变或提高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技术创新是指研究与发展部分中的试验发展阶段创新。与科学创新不同的是,技术创新是一个科技与经济活动密切联系和互相作用的过程,它强调利用已有的规律改造世界,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

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组成了科技创新的全部内容,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科学创新为技术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和依据,或为技术创新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前提;技术创新则是科学创新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也是对科学创新成果的佐证,同时技术创新也为科学创新提供了更高水平的工具或手段,支撑着科学创新的不断深化和提升。

2.当代科技创新的趋势和特点

(1)科技创新的组织形式和研究规模不断扩大。自16世纪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以后,科技创新的组织形式经历了个人、集体、国家、国际的逐步发展的历程,研究规模也随之扩大。

在19世纪以前,大多数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都是靠科学家和发明家独立完成的,这种创新对个人的天赋和灵感依赖性比较强,需要个人具有非凡的聪敏才智和敏锐的科学洞察力。比如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的铁球落地实验,验证了自由落体定律。由于当时科学研究处于探索的初期,研究对象比较单一,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少,因此依靠个人能力就有可能在科学技术上有所创新。

进入19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科学研究的对象越来越复杂,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个人的能力往往显得势单力薄,需要多学科、多门类共同参与,协同攻关,才能发挥集体优势,在科学技术上产生新的突破,有所创新。世界上第一个集体研究的组织是建于1871~1874年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一百多年来,该实验室已经产生了2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另有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与该实验室密切相关,目前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实验室之一。

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新的学科门类层出不穷,原有科学技术更加细分,研究得也更深入,客观上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科技创新牵涉的面更宽,需要的资金更多,协调的关系更复杂,因此一些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只能由国家出面来组织。比如美国的“曼哈顿计划”,我国的“863计划”,澳大利亚的“BAA计划”,韩国的“G7工程”等。

随着世界各国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各国间科学技术的合作也更加密切,一些关乎人类共同命运和前途、探索太空的科研项目,不可避免地需要各个国家的精诚合作,进行跨国研究,共同参与研发。比如我国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并与德国、法国、日本、英国、美国联合,组成包括这6个国家16个中心的国际协作组,负责计划的实施。

(2)科技创新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在当代,一个国家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已经不再主要靠资源、资金等因素,而是要看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程度如何,是否能在科技创新领域保持领先。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科技创新。

1)加大了科技投入。与科技创新组织形式的个人和集体阶段明显不同的是,当代科技创新的投入非常大,大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前提。2003年,韩国研发费用的投入为160亿美元,占其年度GDP的2.68%。据2004年统计,瑞典的研发经费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根据《200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02年我国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为2938.0亿元,比2001年增长13.5%。其中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1287.6亿元,比2001年增长23.5%,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1.23%。

2)完善科技奖励制度,重奖科技创新精英。为了激励科技创新精英,推进全民族崇尚科学技术的良好风尚,世界各国都建立了科技奖励制度,设立了高级别的奖项。

美国:美国一向高度重视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精英。对美国的科学家来说,最有吸引力的就是美国政府颁发的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和美国国家技术奖章,前者号称“美国的诺贝尔奖”,后者又叫“美国总统技术奖章”,是美国的最高技术奖章。

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由美国国会1959年设立,1962年首次颁奖,每年获奖者不超过20名,由总统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亲自颁发,主要授予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工程科学、行为科学及社会科学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美国科学家(包括正在申请美国公民身份的绿卡持有者)。截至2005年3月14日,已有417名科学家获此殊荣。该奖项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在1962年到2002年间共有6年出现空缺。

美国国家技术奖章由美国国会1980年设立,1985年首次颁奖,每年获奖人数不超过15名,主要授予那些具有创新精神,并在提升国家的全球竞争力方面有着杰出表现的美国公民或美国机构,以表彰其在促进技术应用、提高就业率、改善生产力水平以及刺激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贡献。截至2005年10月22日,已有135位美国公民和12家美国公司获得这一荣誉。摩托罗拉、宝洁、IBM等美国公司以及互联网的发明者鲍伯·麦特卡菲、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苹果电脑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等都曾榜上有名。

上述两项大奖都没有一分钱奖金,获奖者除得到一块铜制奖牌外,唯一的“实惠”就是能在白宫与总统握手合影,但获奖者都会获得极高荣誉。有了这样的荣誉,将有助于他们申请科研经费。

此外,美国还有不少针对科研人员的奖励,如美国科学基金会与美国航空航天署、美国环保署等10个联邦政府机构联合设立了年度青年科学家总统奖。该奖主要奖励在学科前沿表现出具有特别发展潜力的青年科学家或工程师,获奖者必须是美国公民或绿卡持有者,获奖者可以获得几万到几十万美元不等的科研经费支持。美国国家科学院还针对不同的学科领域设立了相应的奖项,如物理学奖、化学奖、创新研发奖、数学奖、分子生物学奖、神经科学奖、科学评论奖等,获奖者能得到数额不等的奖金。美国还有一项专门针对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奖项,那就是美国总统学者奖。该项目始于1964年,用以选拔和表扬美国最杰出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每年最多可有141名优秀高中毕业生获得总统学者奖。获奖者将免费获邀参加在首都华盛顿举行的国家荣誉周活动,并在白宫主办的颁奖仪式上接受总统学者奖奖章,但是没有奖金。

韩国:韩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科技立国”的战略口号。目前,“科技立国”的观念已渗透到社会各界,国家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已成共识,崇尚科学技术蔚然成风。

韩国激励科技精英的奖项很多,最重要的是国家最佳科学家评选委员会颁发的“韩国最高科学家”奖。韩国昔日“克隆之父”黄禹锡2005年6月首次被授予“韩国最高科学家”称号。获得这一称号的科学家可获得政府30亿韩圆(100韩圆约合1美元)的科研经费。黄禹锡造假案被揭露后,他的称号已被取消。此外,还有韩国科技部颁发的被誉为“国内科学界诺贝尔奖”的“韩国科学奖”、总统颁发的“总统奖”以及“韩国科技大奖”、“青年科学奖”和以韩国著名科学家蒋英实命名的“蒋英实奖”等。

2006年1月5日,第10届“韩国科学奖”在首尔举行颁奖仪式,首尔大学数理科学部姜锡振、延世大学化学系金东浩、浦项工大生命科学系南兴吉等4人获奖,各获5000万韩圆奖金。他们分别在“现代数学”、“超导体”、“人工生理活性分子”以及“植物生命科学”领域取得重要成果。首尔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权永雨等3人分别在电子、光束、环境等领域有所创新,获第九届“青年科学奖”,每人3000万韩圆奖金,连续颁发5年。

“黄禹锡论文造假”事件被揭露后,给韩国及科学界带来巨大冲击和震撼,暴露出了社会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科研体制缺陷、政府监管不力等问题,给科学界敲响了警钟。韩国政府已决心从中吸取教训,使科研创新健康发展。为培养诺贝尔奖候选人才,2006年1月13日韩国教育部和韩国学术振兴基金会选拔出首尔大学物理系教授金镇义等国内11名顶尖科学家,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希望他们以科技成果向诺贝尔奖发起冲击。

印度:印度2006年初在海得拉巴市召开了第93届印度科学大会,并颁发了首届“印度科学奖”。这次大会荟萃了印度2500多名科学精英,还邀请了25个国家的89名科学家,其中有数名诺贝尔奖得主。被誉为“印度科技常青树”的金达曼尼·饶教授摘取这顶桂冠,同时获得奖金250万卢比(合50万元人民币)。印度媒体认为,这标志着印度在奖励科技人才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重奖科技人才表明政府要成为科技大国的雄心。

重奖科学家在印度社会产生了极大示范效应,很多大学生都把曾获过科技大奖的总统卡拉姆和金达曼尼·饶的画像挂在宿舍的墙上。德里大学一名博士生说:“我从小便知道卡拉姆总统获得科技大奖的故事,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我从事科学研究的决心。政府的科技政策,培养了一个尊重知识、重视科学的社会,这是印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中国: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奖励制度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政策和制度。1955年,国务院发布《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的暂行条例》,条例规定,一等奖奖金为1万元人民币。1957年1月,科学奖金进行了首次评审,有34项成果获1956年度奖。1963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发明奖励条例》和《技术改进条例》,毛泽东为“发明证书”亲笔题字。截至1966年5月,批准了发明奖励297项,其中包括“原子弹”、“氢弹”、“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重要成果。但由于“左”倾思想的危害,当时仅对获奖者颁发发明证书,未颁发奖章和奖金。1978年,党中央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会上隆重奖励了7657项科技成果,标志着科技奖励制度的恢复。198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标志着我国科技奖励体系基本完成。1994年又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五十多年来,国家共奖励重大科技成果两万项左右。仅1979~1999年,国家奖励科技成果12582项,其中自然科学奖632项,技术发明奖297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8977项,相继有六万多人获得了国家科技奖励。20名外国公民获得了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在1999年实行了重大改革。朱镕基总理在这年的5月23日签署了国务院第265号令,发布实施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这标志着我国科技奖励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改革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更加完善,形成了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大奖项,在推动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等方面更好地发挥科技奖励的杠杆作用。

2003年12月20日,新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对奖项设置再次调整,在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中增设了特等奖。加大对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项目的奖励力度,赋予他们更高的荣誉。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国防、国家安全的特殊情况,可以设立部级科学技术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一项省级科学技术奖,除此之外,不再设奖。另外,社会力量设奖也是我国科学技术奖励工作的组成部分,社会力量设奖是指国(境)内外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或者自筹资金面向社会设立的经常性科学技术奖。

近年来,我国在重奖科技创新精英方面有所突破,标志是2000年设立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该奖项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或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每人500万元奖金。截至目前共有9人获得该项大奖。

3)加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先行。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做保障,科技创新无从谈起,因此各国都非常重视人才培养。

北欧:北欧各国历来非常重视提高全民素质,形成了一个非常完善的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如从小学到大学的免费教育、在职培训、失业者必须参加的再就业培训以及各类成人教育等。如芬兰的教育支出占国家财政预算的14%,仅次于社会福利开支,拥有各类图书馆3000多家,人均图书占有率居世界前列,其科技论文产出率已经超过英国和美国。瑞典政府侧重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瑞典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高达38%,在经合组织国家中排第四位,而20~29岁的瑞典青年接受过的各类教育的比例在经合组织国家中是最高的。

4)企业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专家学者认识到,在科技创新的活动中,作为以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的企业,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已经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科技创新的要求。一方面各国政府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另一方面企业在也逐步加大对研发的自有资金投入。

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在世界各国中是最全面的,但其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美国的企业始终是科技创新的主体。1950年,美国联邦政府的科研经费为27亿美元,其中14亿美元拨付给了企业;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美国政府科研经费中对企业的投入一直保持在50%以上,最高时达到了近70%。同时企业投入大量自有资金用于研发。2002年,美国英特尔公司研发投入40亿美元,占销售额的12%;福特汽车公司研发投入72亿美元,占销售额的4.9%;通用汽车公司研发投入63亿美元,占销售额的3.6%。2006年美国政府的研发预算为1320亿美元,但私人企业用于研发的预算高达2000多亿美元。

在对科技创新提供充足经费保障的同时,美国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如注重对企业高管的长期激励、建立高水平的研发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科技创新等。正是这些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使得美国在科技创新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5)科技创新已经上升到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前所未有的高度。自16世纪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以后,科技创新活动一直未曾停止,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国家的前途和社会的进步,其重要性也随着科技创新领域的扩大和深入而不断提高。到了21世纪,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科技创新已经上升到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2006年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2月9日,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纲要确定,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纲要指出,到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2004年,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在题为《为了21世纪的科学》的研究报告中强调:“在保障国家未来的安全、繁荣,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上,科学是一项关键要素,而且一直是美国国家工作的重点。”布什总统说:“科学技术对国防和经济从未像今天这样不可缺少。”2004年美国投入巨资,加紧推行一系列被称为“美国创新的基础”的重大研究发展计划,“将科学成果转化为国家利益”。

为了实现“到2010年将欧盟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最具国际竞争力的欧洲国家联合体”目标,欧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如发布了欧盟科技发展的六大战略目标,包括:创建欧洲研发“优势极区”,发挥欧洲技术首创精神,增强基础研究的创造能力,吸引顶尖研究人员,强化科研基础建设,加强国家研究计划的协调;发动了“欧洲与基础研究”大讨论,提出了集成优势研究领域,整合欧洲研究机构,创建“欧洲研究委员会”,设立“基础研究基金”,制定新的基础研究发展战略等对策;制定了加速欧洲研究区建设的四大措施:大幅度增加研发投入、不断完善框架计划实施机制、创建研发优势极区、深化创新与创业行动等。与此同时,积极推进欧盟第六框架研发计划、“科学与社会行动计划”、伽利略计划等重大科技计划。

在普京总统“振兴俄罗斯”思想指导下,俄罗斯全面实施国家科技创新活动战略,目的是积极有效地利用各种智力潜力,注重原始创新,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具体做法是:推动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动,建立合理的机制迅速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创新管理;完善高等院校的技术创新中心;加速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进程;维护知识产权等。同时还确立了联邦创新基本政策,主要有:实现创新发展的总体构想,在国家总目标下,建立独立的地区创新体系;优先发展基础科学、高等教育和高技术产业;对国家技术能力、科研能力、教育能力进行审查;建立创新领域的专业协调联络机制。

3.加强科技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1)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的科技人才。一是要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培养的政策法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实施了大量促进科技人才培养的政策法规,逐步改善和优化了科技人才发展的环境,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优秀的科技人才。特别是2003年12月19日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后,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各种新的促进科技人才培养的政策法规相继出台。二是要建立开放、灵活的科研机制。开放、灵活的科研机制对促进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强国内外、行业内外之间的科技交流,充分挖掘科技人才的潜力,发挥科技人才智力的最大能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科研机制比较封闭和死板,导致科技人才的潜力和科研成果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三是要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宽松的工作科研环境有助于科技人才激发创新灵感,发挥创新能力。要尽量减少各种可能干扰正常科研工作的因素,尽最大努力解决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在工作时间和工作节奏上给予科技人才最大的自由度,工作时间和工作节奏可以自行安排,使科技人才能够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活动中去。四是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保证。科技活动需要很大的投入,要保证科技人才出成果,出好的成果,就必须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做保证。

(2)促进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一是要建立科技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科技人才的流动有利于盘活科技人才资源,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势互补,发挥科技人才的最大作用。要从大局出发,打破条条框框和地区、部门分割,允许并鼓励科技人才合理流动,建立科技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职能,引导科技人才向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地方流动,以实现人才、资源、资金的最有效组合。二是要建立全国统一的有序的科技人才市场。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科技人才市场,市场调节科技人才流动的功能还不明显。建立全国统一的科技人才市场,有利于加强各种信息的沟通和交流,避免信息不对称以及流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实现资源共享,起到科技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的作用。要大力发展能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最急需、最关键服务功能的中介组织,如创业资金、风险投资等,对科技创新人才租赁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等新型人才市场的建立要予以扶持。要着眼前沿,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发展信息化的无形市场。要加强对科技人才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要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使科技人才市场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三是要提高科技人才流动的服务质量。在当前的社会情况下,科技人才的流动特别是跨地区的流动,必然会带来户籍、社会保障、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要对从事科技人才服务的人员素质有最基本的要求,不能什么人都可以做科技创新人才的服务工作。要提高服务质量,可以减少科技人才的流动成本,使科技人才能安心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环境。

(3)科学合理地使用科技人才。一是要人才与岗位的合理匹配。科技人才有其自身的特点,把他们放在合理的岗位上,就可以发挥他们的优势,创造更多的成绩。如果把科技人才放在错误的或是不适合他们发展的岗位上,就可能造成人才的浪费。比如现在一些科技人才“转行”做管理,而放弃了以前的科学研究,但做管理也许并不是科技人才的强项。二是要加大基础研究上的人才和经费的投入。2003年中国的R&D全时当量中,基础研究占8%左右,应用研究占24%左右,试验发展部分占68%左右,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一般都超过10%。在经费投入上,2004年虽然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增长速度较快,但从结构上看,基础研究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只占6.0%,而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分别为20.4%和73.6%。因此在经济社会的转型期,要在加大对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引导更多的科技人才关注并投身于基础研究领域,努力克服社会浮躁心态对科技人才队伍的影响。

(4)建立有效的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一是要根据需求的不同实施不同的激励方式。正如人才具有层次性一样,科技人才的层次性也很明显。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告诉我们,不同层次的科技人才有不同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为了有效激励科技人才,发挥科技人才的最大潜力,就必须有不同的激励方式,而不能千篇一律,否则就起不到有效激励的效果。比如,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的激励,应从自我价值实现、授予较高的荣誉等方面予以侧重,而仅仅给予物质方面的激励可能就不能完全达到激励的目标。二是要体现公平性原则。激励的公平性原则表现在科技人才的劳动与报酬是相适应的,科技人才付出了多少,取得了多大的成绩,就应该给予相适应的激励。如果激励缺乏公平性,过高将会盛名之下,难符其实,引起他人的不满;过低则会影响科技人才的积极性,甚至消极对抗。三是营造尊重科技成果的社会氛围。科技成果是科技人才知识和智慧的结晶,包含着科技人才辛勤的劳动,不论科技成果对社会和经济的贡献是大是小,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科技成果,尊重科技人才的劳动,而不能只看科技创新成果的大小,只以成果的大小论英雄,否则会挫伤科技人才的积极性。

第二节 科技人力资本

一、人力资本理论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历史发展

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甚多,大家基本认为,早期的经济学家包括威廉·配第、亚当·斯密、李嘉图、萨伊等,都阐述过人力资本的思想,强调了人力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比如威廉·配第在分析生产要素创造劳动价值过程中,把人的“技能”列为除土地、物力资本和劳动以外的第四个重要的要素,并认为有“技能”的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要比没有这种“技能”的人要大;亚当·斯密把资本划定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中就包括“社会上一切人民学到的有用才能”,并详细地做了论述,这已经涉及了现代人力资本的核心内容,因此舒尔茨、明塞尔等人都认为亚当·斯密是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先驱者;李嘉图在论述价值源泉的时候,提出了稀少性和劳动两个说法,并指出其中的劳动应当是基本的;萨伊把劳动过程分解为理论的劳动、应有的劳动和执行的劳动,重申了劳动分工的巨大意义,这与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中提出的人力资本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其收入和剩余索取权是不同的是有密切联系的。

在这期间,一些经济学大家们在论述其经济学理论时,或多或少地都涉及人力资本理论的萌芽,从他们的著作和论文中,我们都可以找到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一些内容的影子,比如李斯特、穆勒等。

19世纪末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方面是一个受争议的人物,人们普遍认为马歇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他承认核算人的资本价值是有用的,也提出知识和组织是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人力资本投资问题做了深入分析,这对于后来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将人看做与机器等要素类似的资本是不现实的。

如果说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家们对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那么进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发展史上的“三驾马车”——舒尔茨、明塞尔、贝克尔则将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潮,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人力资本理论的整体框架才真正搭建起来,人们也开始真正关注和研究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在1960年就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就职演说中,发表了著名的“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这被公认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明塞尔是当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事实上1957年他在完成其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论文《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中,就首先运用人力资本投资的方法来研究个人收入的分配问题,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明塞尔应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最早者;贝克尔199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主要是在于他为人力资本理论确立了一般性的分析框架和理论基础,并且详细阐述了诸多原理,贝克尔对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是最具综合性的。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经济学家也从不同角度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丰富。比如阿罗在《边干边学的经济含义》一文中提出了边干边学的著名理论,对贝克尔的理论起到了有益的补充;1956年索洛发表了《对经济增长的理论的贡献》,建立了一个单纯生产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1965年乌扎华对索洛的模型进行了修改,引进了教育部门。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形成了以构建技术内生化的增长模型为中心的人力资本理论,人们称为新增长理论,其核心就是引入人力资本的因素来修改和完善古典生产函数。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罗默尔、卢卡斯、丹尼森、库兹涅茨等。罗默尔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不仅自身能形成递增的收益,也使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也产生递增的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得以长期增长;卢卡斯应用数量分析方法,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引入索洛的模型,并使之内生化,证明了人力资本的增长率与人力资本生产过程的投入产出率、社会平均的和私人的人力资本在最终产品生产中的边际产出率正相关,与时间贴现率负相关;丹尼森认为知识进展是发达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知识进展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的进步和由于采用新知识而产生的结构和设备的更有效设计等,同时认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明显的,强调了管理知识的重要性;库兹涅茨在其一系列关于经济增长的著作中提出的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结构方面的变化。他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迅速增加了技术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存量,当这种存量被利用的时候,它就成为现代经济高增长率和结构迅速变化的源泉,但知识本身不是直接的生产力,需要发现、发明、革新等一系列中间环节,也就是说需要转化,包括对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训练进行大量的投资等。

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和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深刻影响下,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一些学者也加入到了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当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观点,细分起来,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第一方面是对人力资本内涵的研究,包括何理解人力资本的内涵,怎样定义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有哪些特性,如何激励和定价,与人力资源的联系与区别等。

第二方面是对人力资本外延的研究,如探讨人力资本投资与教育、人才、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等;特别是对人力资本产权和收益分配的研究出现了热潮,尽管对人力资本产权和收益分配的研究现在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和权威的理论,但对产权的研究却进一步丰富了人力资本的理论体系。

(二)人力资本的概念

最早明确提出人力资本概念的应是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他在1935年出版的《人力资本》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一词正式出现以来,有关它的定义,也是林林总总,莫衷一是,但归纳起来,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提出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国外

舒尔茨明确界定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并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体力所构成的资本”,并认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渠道包括健康与保健服务、在职培训、在各级正规学校所接受的教育、非公司的成人教育以及个人和家庭适应于转换工作机会的迁移支出。舒尔茨的定义被后来的学者所广泛认同和使用,随后提出的一些人力资本的定义也大多是围绕舒尔茨的定义而展开的。

贝克尔在1964年出版的《人力资本》一书中指出,“人力资本投资是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对人力资本的定义是:“作为现在和未来产出与收入流的源泉,资本是一个具有价值的存量。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

2.国内

人力资本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内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也是最近的事情,围绕人力资本的概念,国内不少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总的来看,基本上是在舒尔茨和贝克尔对人力资本定义的基础上展开的。

从人力资本概念的使用上看,国内学界有三种不同的外延:

第一种,相对于物质资本来说,人力也是资本,人力资本就是劳动力。

第二种,资本是一种投资,简单劳动不是人力资本,只有复杂劳动,也就是由于教育、培训和健康的投资,由知识、信息、能力构成的劳动力才称为人力资本,有的学者是将其称为“高级劳动力”。

第三种,融合前两种观点,对人力资本进行分析,把人力资本分成两种类型:在动态经济中,能够实现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的人力资本定义为异质型人力资本,相应地,生产力形态转化为边际报酬递减的人力资本定义为同质型人力资本,认为拥有人力资本是现代社会每个成员的基本素质。

我们的观点是:三种看法都有其道理,但第三种看法综合了前两种看法的合理成分,更为深刻。特别是异质型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对我们分析科技人才的特点很有帮助。

(三)人力资本类型的划分

学者们根据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划分人力资本类型的方式。

有的学者从人力资本的层次上将人力资本类型划分为4种:一般型人力资本、技能型人力资本、管理型人力资本和创新型人力资本。从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上将人力资本划分为3种:效率性人力资本、动力性人力资本和关系性人力资本。

有的学者将人力资本从宏观、微观和企业观三方面划分为社会人力资本、个体人力资本和企业人力资本三种形式。

有的学者按人力资本所具有的不同的生产力形态,将人力资本分为同质型人力资本和异质型人力资本。

(四)人力资本的特性

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具有以下主要特性:

1.寄寓特性,即人身附属性

人力资本是存在于人体当中,以人为载体,人力资本不可能脱离人而独立存在。当人不存在时,人力资本自然消失。人力资本的人身附属性也是区别于物质资本的基本特性,也正是由于这个属性决定了人力资本的其他特性。

2.共生特性

人力资本寄寓于人身,因此,人力资本与人共生。人的意志、精神状态、身体状况对人力资本的利用与开发直接相关;人的主观动机,道德规范直接影响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

3.同一特性

人力资本与人共生,因此,人力资本与人的活动具有同一性。首先是人的消费活动与人力资本的生产过程具有同一性。马克思早就认识到这一点,他认为消费也是生产,是人的再生产。人力资本的投资很多是和消费联系在一起的。有的消费形成同质型人力资本,有的消费形成异质型人力资本。其次是人的活动与人力资本的增值也具有同一性,所谓“干中学”就是这种同一性的表现。现代社会,人的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地与消费结合在一起。

4.模糊特性

人力资本的同一性,使人力资本的衡量和测度发生困难,尽管很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仍然存在着很多难以清晰界定的模糊性,正是这种模糊性使得人力资本难以形成准确统一的概念。

5.磨益特性

人力资本改写了物质资本中存在的磨损概念,人力资本不仅磨而不损,而且越磨越增益。人力资本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次数增加,熟能生巧,反而增值。当然,人力资本如不使用,和物质资本一样,也会有精神磨损。

6.专用特性

人力资本的形成需要经过教育和培训,人力资本反映出人的技能和才干,因此,人力资本具有很强的专用特性。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专业、不同职务就有不同的人力资本。有些学者就把人力资本分成一般人力资本、技能型人力资本、管理能力人力资本和企业家型人力资本。

7.产权特性

德姆塞茨认为,“所谓产权,是指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具有人力资本的天然产权,享有人力资本的使用、流动、处置等权利,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的产权具有唯一性,而物质资本的产权是可以变化的。

人力资本的以上特性决定了人力资本的管理手段,对简单劳动,主要是通过对劳动过程的监督和规范操作等手段来进行管理,而在以智力为主体的劳动中,只有通过行之有效的激励方式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

(五)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之间的关系是众多学者研究和关注的焦点问题,一字之差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争鸣。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两个概念本来就是“舶来品”,其思想的源泉来自于西方;另一方面这两个定义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或者是权威性的定义,这样“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两个概念就经常混在一起。有的学者认为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是同一个概念,有的则认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主张后一种意见,以下就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进行分析,以进一步加深对人力资本的理解。

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都是以人为本的,都是相对于物质的,但两者毕竟不是等同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有:

1.归属不同

两个概念虽然讲的都是“人力”,但有明显的属差,一个是资本,另一个是资源。资本和资源显然是不同的概念,只有进入经济运营才能称之为资本,而资源更多的是指经济运营前的要素。

2.概念提出背景不同

人力资本从一开始就是相对于物质资本的。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是相对于传统经济学中资本的同质性提出来的,人力资本概念成功地回答了传统资本理论不能回答的问题。德鲁克提出人力资源的概念是相对于工商管理中传统的人事管理而提出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取代人事管理标志着以人为中心,人是企业最宝贵财富的现代管理理念的确立。

3.外延不同

人力资本的外延要比人力资源的外延小。人力资源的数量是由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来表示的,而人力资本只是人力资源中参与经济运行的,凝结着教育和培训投资的能力和知识。

4.学科着眼点不同

人力资本理论从经济增长的因素入手分析,更多的属于理论性较强的经济学;而人力资源则从“开发”和“管理”入手进行分析,更多的属于实践性较强的管理学。

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虽然是不同的概念,但两者间却存在密切的联系。人力资源的概念是在人力资本理论之后提出来的,人力资本理论成为人力资源理论的基础,特别是成为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及收益核算的基础。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中,对人力资源质量的强调又与人力资本的形成和作用紧密相关。可以说,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实际运用。

二、科技人力资本

(一)科技人力资本的概念

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目标的不同,人力资本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在这里,我们根据从事的工作性质的不同,将人力资本分为科技人力资本和非科技人力资本。

科技人力资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上来定义。广义的科技人力资本就是指在从事科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异质性的各种知识、能力、健康等因素之和,狭义的科技人力资本则是指主要从事R&D活动,本文采用狭义科技人力资本的定义。

(二)科技人力资本的分类

根据科技人力资本层次的不同,科技人力资本可以分为高端、中端和低端科技人力资本。

高端科技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增值性最强,其创造出的科技成果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力最大,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在其所从事的领域属于权威性人物,是帅才。

中端科技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增值性较强,其创造的科技成果对经济和社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其所从事的领域属于代表性人物,是将才。

低端科技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增值性一般,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主要是为中端或高端科技人力资本服务,在其所从事的领域属于一般性人物,是通才。

(三)科技人力资本的特性

除了具有一般人力资本的特性之外,科技人力资本还具有以下特性:

1.资本积累的困难性

相对于其他的人力资本,科技人力资本的积累具有一定的困难性,这主要是由于R&D活动本身的要求所决定的。R&D活动需要具备创新的观念、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全面的知识结构等,因此人力资本的投资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同时在进行R&D活动的过程中,一些不适合或不适应从事R&D活动的人力资本会主动或被迫地退出R&D活动,转而从事非科技活动,因此人力资本数量规模的形成也需要较长的时间。

2.激励的层次性

人力资本需要激励,这是人力资本的一般特性,但对于科技人力资本来说,激励的层次性更加明显。对高端人力资本来说,应给予他们更多参与研究制定涉及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战略的机会,鼓励他们参与、主导、负责世界性的或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科研课题;对中端科技人力资本来说,应提供更好的、更能发挥他们作用的科技条件,包括无后顾之忧的生活条件、科研设备先进齐全和科研经费充足的科研条件以及方便通畅的学习交流条件;对低端科技人力资本来说,应提供他们更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及时表扬和激励他们所取得的成绩,鼓励他们立足本职,不断创新。

3.科技产出的创新性

我们知道,科学创新是指研究与发展部分中的基础研究创新和应用研究创新,技术创新是指研究与发展部分中的试验发展阶段创新。对于科技人力资本来说,其科技产出的创新性的大小、重要程度是衡量科技人力资本重要性的一个关键指标,同时也是区别高、中、低端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依据。

第三节 科技创新的一般原理

当前以美国为策源地和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活动仍然方兴未艾、势头不衰。世界各国均在致力于科技兴国,或以科技新发展扩大其霸权,或以科技强势占领国际市场,或以科技进步维护民族经济。面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加快科技创新是我国的一项最为紧迫的任务,是提升我国企业竞争优势,强国富民的根本前提。

一、科技与科技创新的含义

进行科技创新,首先要弄清科技创新一词的含义。为此先要阐明科技的内涵。我们把科(学)技(术)界定为三个层面:

(1)有关科技的知识;

(2)体现了科技知识的物质生产技术条件;

(3)适应于(1)和(2)的劳动方式和劳动技能。

科技知识首先是指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学科的理论知识。处在社会经济某一特定阶段的人们总会通过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科学研究,形成和积聚一定的与现实生产力相关的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学科的理论。例如17世纪的牛顿力学理论,18世纪的蒸汽技术和机械技术与应用知识,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的理论基础。20世纪出现的量子力学、核物理、光学、声学、空气动力学、分子生物学等新理论及高新技术应用知识,是20世纪末某些发达国家生产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

科技进步,始发于基础理论的创新,然后是应用知识的进步,以上两者引致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生产手段和劳动对象的创新。

科技的最重要的表现是使用于生产的物质技术,即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科技知识的进步,新理论、新发明,总是要转化和体现在用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手段上。18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的进步,结出了机器生产的物质技术之果;20世纪后期的原子核理论、信息理论、光学、生物分子理论等,结出了当前的信息技术和其他高科技产品。测定一国科学技术的水平和优势,不仅要看拥有的创造发明的专利权的数量,更主要的是要看在生产中使用的物质技术设备的质和量,具体地说,要看拥有的物质设备的技术含量,而在知识经济时代,首要的是看物资设备的信息技术和其他高科技含量。

物质生产手段总是要由人来加以使用和进行的,从而需要形成相应的劳动方法和劳动技能,后者是表现为劳动形态和人力形态的技术,它是物质生产条件转化为产品的必要条件。例如,与手工工具相适应的是传统手工工艺和劳动技巧,与现代物质生产手段,特别是当代计算机技术和其他高科技相适应的则是现代智力化的熟练劳动和高智力研发和管理劳动。

根据上述分析:

(1)科学技术知识;

(2)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

(3)劳动方法和技术,是科技一词的三层内涵或要素。

以上三者有机结合的程度,决定了经济的科技生产力或科技水平。三者中,有关科学技术的知识是发端和泉源,即“知识为本”。科技知识首先转化为生产的物质手段,科技知识与物质生产手段两者再转化为生产者的劳动方法和技能,两个转化体现了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机制。

基于以上阐述,科技创新可以理解为:

(1)科技知识的创新;

(2)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的创新;

(3)人力素质和劳动技能的创新。

既然科技是以“知识为本”,那么在科技创新中知识创新就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是科技创新的起点和源泉。人们可以看到:

(1)科学技术创新的进程,或创新路径的选择;

(2)科技创新的势态,例如是渐进的或是跃进的,是小范围内的或是大面积的;

(3)科技创新的性质,例如是一般工业技术创新,还是信息技术创新和高科技创新。以上三者,从根本上均取决于科技知识的状况和水平。

科技以知识为本意味着创新的最终主体是人,特别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因为知识本质上是人的智力活动成果,人的智能具有汲取原有知识和创新知识的神奇功能。尽管信息经济时代的智能机拥有不断增大的知识生产能力,但它永远不能取代人的高级智能功能和取代人的智力源(本)的地位与作用。知识为本,知识以人才为本,决定了科技创新首要的是掌握科技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的智力劳动群体的培育及其积极性的调动,也即科技创新人才的培育及其激励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二、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特征

当代科技创新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成果。当代科技创新劳动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一)高创造性的劳动

科技创新可以分为一般创新、重大创新、飞跃式创新三种形式。产品品质的改进,工具和生产方法一般的进步,这些是发生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一般的科技创新,它是科技进步中量的变化。技术上的重大变革,如蒸汽动力机、电动机、内燃机等一系列发明,体现了动力技术上的重大创新,它是科技进步中的质变。实现这种质变,要经历数十年、上百年的时间间隔。核动力技术,使人类能有效利用最强大的核能来发电,它使人类获得了永不枯竭的能源,是动力技术进步中意义最为重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创新,是动力技术进步中的重大质变和革命,这种技术创新可以称为飞跃式创新。20世纪末信息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纳米技术、航天技术等高科技的出现,均是体现了科技进步的重大质变和革命,是飞跃式的创新,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的科技创新的最高层次。可见,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特征在于:第一,它带来高科技领域的意义重大的飞跃式创新。第二,它带来多个科技领域的飞跃式的创新。第三,它把飞跃式的创新和重大创新、一般创新相结合。如PC机由8086到PentiumⅣ的每一梯级,都是重大的技术创新,而正在进行的分子计算机的研发,将成为又一次飞跃式的技术创新。以上三点,表明了当代科技创新的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这种全面的科技创新,就是立足于高创造性的科技创新劳动之上。

(二)高知识积累劳动

科技创新劳动可分为经验积累型和知识积累型。农业经济时代能工巧匠的技术创新,像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上日常的革新可以是凭借劳动经验的总结而作出,这就是所谓“熟能生巧”。工业经济时代的机器体系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是以自然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知识的进步为基础,是科技人才研发劳动的成果,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成为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也使现代科技创新由此成为真正的“科学技术创新”。当代高科技中,理论的新突破和科学新原理、新学说的推出,成为技术创新的知识基础表现得更为明显。信息技术是以物理学的光子、电子理论的新进步和单晶硅制作技术知识的进步为基础。人类遗传基因组排序技术是在20世纪基因理论和生物工程以及计算机的知识积累和进步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各门类的高科技的创新都是立足于20世纪量子论、相对论、信息论等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和20世纪工业应用技术知识的积累的基础之上,从而当代科技创新表现出鲜明的高知识积累型的特色。

(三)高度专门化的劳动

工业经济时代的创新劳动不是普通劳动力所能实现,特别是当代科技创新是以现代科学和技术知识的积累为基础,意义重大的高科技成果,更需要解决和突破理论上和技术上的重大难关。因而当代科技创新劳动要以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受过专门化教育和训练,拥有高知识和科学实验能力,甚至有必要以进行创新研究实践经验的熟练科技创新人才为主体,特别是要以有卓越创新能力的科技精英为主干。

(四)社会结合的劳动

在信息经济时代的科技进步中,多学科的互相促进表现得越发鲜明,重大技术创新的出现,更是体现了多种技术的互相推动和交织。没有数学二进位制的发明,就不会有当代的计算机;而生物分子的研究,人体遗传基因的排序以及纳米技术都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可见,当代科技创新的社会性十分鲜明,由个别人或小组作出的创新成果中,往往体现了其他单位、领域研发人员的创新成果。因而,应该把现代信息社会的科技创新视为直接以及间接参与的多个研究工作者“总劳动”的成果,而科技总体劳动者水平越高,相互协作越好,科技创新劳动生产力就越高。

(五)市场性的创新劳动

我们要分析的是当代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中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科技创新劳动,而不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科技创新劳动。历史和当代世界经济及当代社会主义实践表明,蓬蓬勃勃、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活动,是在特定的经济过程中实现的,是一定的经济机制和经济体制的产物,而不是由于科学家的偏好和某些人的智慧。20世纪的实践表明,当代科技创新的热潮未曾出现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国家,而是出现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这也表明对科技创新应该放在特定的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中来加以考察,而一个不间断的、持续不衰的科技创新活动,离不开一个完善的、有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完善的科技产品作为商品来生产和交换的体制和机制。实践表明,充分依靠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和竞争机制,也即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企业才有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和压力;另外,科技成果商品化、市场化的经济机制与科技创新劳动创造商品价值以及由此获得价值报偿的分配机制,使科技创新人才有了物质方面的激励。

综上所述,正在推进生产力飞跃性发展的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是一种推动和实现科技重大质的飞跃的劳动,是以拥有科学知识高积累和高创造性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来进行的生产性劳动,是高度社会化的劳动,是由市场经济的机制来推动的科技劳动。

三、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

我们在这里不是从微观角度考察某一项科学新学说、新技术知识的产生,而是从宏观的角度考察总体的科技知识进步和国家科技创新,我们把后者归于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生产性和功能。

(一)国家科技体系

科技创新体系包括直接从事研发的国家科技体系,以及适应于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的经济体制和结构。国家科技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全部科技研发机构及其拥有的研发资源,包括被使用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科技研发的人力资源是以众多学科中以高级科技人才为骨干的研究、开发工作者体系,他们从事专业的研发劳动,生产出科技知识产品——各种发现和发明。我们可以将科技研究、开发工作者体系称为社会科技大脑。一个国家的经济越是发达,经济实力越强,被配置于研发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的队伍就越是众多,它意味着国家科技大脑的充分发育。

具有进行重大科技创新能力的高层科技精英,是科技人力体系的骨干,他们的代表是被评选出的和社会公认的专家。这一创新人力的顶尖层是在科技队伍壮大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和水涨船高地形成的,出现了这种发达的科技人才体系和优化的结构,意味着具有高生产性的社会科技大脑的形成。这是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科技研究和取得众多创新成果的人才条件。

当代国家科技体系以现代的实验室及其复杂的研究手段为其物质基础。这种现代科技精神产品生产,不仅要依靠发明家的创新思维,而且要依靠现代化的实验设施。当前高精尖领域的科技研发活动,越来越需要有强大的、先进的物质基础设施,如像拥有巨大功率的粒子加速器、撞击机、风洞实验设备、激光实验设备,等等。这些高度复杂的、耗资巨大的先进的实验设施是构成社会科技生产体系的物质条件。

可见,进行科技精神产品生产的国家科技体系就是由科技工作者群体形成的社会科技大脑和社会研发实验手段的组合,可以使用如下公式:社会科技大脑+社会实验手段=科技发明和创新。这一简单公式表明,一个国家要促进科技创新,必须要大力构建国家科技体系及与其运转相适应的经济体系,而一个国家如果能构建、培育和形成发达的社会科技大脑和建立起强大的社会实验手段,就有了进行科技发明和创新的人才、物质条件。

上述简单公式也表明,国家科技体系是研发人才与研发手段的组合,而人才是第一位的,它是研发活动的主体,是科技精神产品的直接生产者,特别是拥有重大科技创新能力的精英人才,尤为重要。基于以上简单公式,人们也可以看到,当前经济发达国家科技创新的强劲势头,首先在于科技体系的壮大,而当代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之间的差距,本质上是国家科技体系的差距,特别是人才的差距,是社会科技大脑的差距,特别是国家所拥有的科技精英的差距。

(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体系的概念内涵有两个层面,除上述科技知识的生产创新的人才、物质体系以外,还包括激励科技知识创新,以及实现科技知识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经济制度。适应于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经济制度概念是广义的,包括所有制、经济体制、知识产权制度,以及与促使科技创新和转化有关的各种规章和具体运作规则。

更概括地说,适应于科技进步的经济制度,就是市场经济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

1.现代企业制度与竞争制度

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竞争制度,决定了企业要把创新(innovation)作为经营之道。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取最大利润,只能是诉诸以技术创新为中心的包括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在内的全方位的创新。可见,科技进步的关键和根本,在于形成和培育出盈利→竞争→创新的企业经营机制;后者又在于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制度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制度的构建,特别是创造出有利于各类企业自由创业和相互充分竞争的,有充沛活力的市场体制,将能大大加强科技创新的势头。

2.科技精神产品商品生产制度

科技发展史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已经证明,创造发明和精神产品的无偿使用即“共享制”和行政调拨制是扼杀科技进步的。实行精神产品和科技成果商品化,对其进行市场营运,科技创新劳动便由此有了交换价值属性并且在交易中转化为创造者收入,这样既激励了科技精神产品的创造,又激励了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科技精神产品的商品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成就。它把千百年来的自然经济时代作为自愿提供的、无偿的智力活动与经济利益相挂钩,文学家、艺术家、科技工作者由此能够以其智力成果换取收入,这样它就在精神的生产领域引入了经济学的个人物质利益原则,从而真正使从事科技研发的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有了利益的驱动。正是各种智力成果的自由交换制度,孕育和鼓舞了信息经济时代科技智力层的前所未有的创新精神。

3.专利权制度

专利权制度把科技发现与发明,作为创造者的一定时期排他的占有权,由此使表现为信息形态,易于传播和无偿被占有的科技精神产品生产,得以引进和构建起主体产权制度,并使科技创新人才的利益受到保护。专利权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是适应知识生产商品化和市场化需要的重要的市场体制创新,它成为各类智力创新劳动积极性得以调动的源泉。

4.科技创新和经营创新劳动股权制度

赋予重要经营者和科技精英以持股权,使其人力—智力—投入转化为企业资本投入,这是现代市场经济产权制度创新的重要方面。当代某些发达国家,适应高科技企业创新和发展的需要,经营者、主要科技人才持有原始股权,或购股期权等形式的公司股权制度日益普遍化,这种智力投入转化为企业股权,体现了“知识成为资本”的理念,它给当代不稳定的、高风险的科技创新劳动与经营劳动以强利益激励和物质保障。在硅谷,很多的高技术公司都采用股份期权的形式,即科技开发人才(包括创业者)将开发的有形产品或无形技术(专利技术或非专利的专有技术)作价,并与注入的资本(主要是风险投资资本)确定一个股份比例,各方以期权的形式持有股份,并在一定时期(如两年或三年)内用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规定比例的新股。这种股份期权制成了把科技人才创造力与公司前途紧紧捆在一起的纽带,它有助于激励科技人才敬业与创新精神。知识资本是知识产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体现了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创新和进一步发展,它是硅谷原子裂变式的科技创新出现的重要经济前提。

5.科技市场制度

科技产品的市场化和科技市场制度的发展,是当代市场经济制度创新的另一重要方面,这一市场交易制度在有偿基础上促使科技知识产品和其他各类创新成果的流动化,推动了企业的技术革新,促进引进、消化、自主创新等形式的技术革新和经营创新,其表现是企业研发活动和智力生产的加强。当代大企业不仅仅生产物质产品,而且越来越致力于创造专利、商誉等形式的精神产品,世界500强这样的现代大企业,无一不把科技研发作为核心的部门,并保持充分的研发(R&D)费用,企业不仅制造物质产品,而且生产和出售研发的专利权、品牌、商誉等知识产权。可见,技术市场一方面使科技产品的生产从属于市场机制,使市场成为配置科技资源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市场激活了企业间在技术革新上的竞争,由此推动了新科技的进步和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6.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体制

现代市场经济是金融驱动和支撑的经济。金融体制的创新在现代科技创新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产品周期短,更新加快,从而投资与经营风险大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有赖于投融资制度的创新。适应信息革命而得到发展的风险投资制度和创业板市场制度,支撑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推进了当前的科技创新。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与经济制度的创新密不可分,具体地说与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不可分,商品化、市场化、开放竞争、加强金融支撑,更是当代高科技创新浪潮的制度基础。生产力发展需要生产关系的调整与适合,科技创新需要经济体制的适应和优化,良好的经济体制和机制使创新活动受到激励,促使知识形态的科技创新向物质生产力转换。实践表明,正是发达的和完善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才使科技创新风起云涌。

四、环境对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

(一)科技创新环境的结构要素

按照广义的科技创新环境定义,这些要素应以成果为中心,按照是否具有实体和刚性(可大致理解为非人文的和人文的)将环境分为硬环境(由物质环境和刚性的管理体制及人员组成)和软环境(由人文环境、弹性的研究方向和评价体系组成)两大类,其中物质环境的要素由校园房舍、仪器设备、经费薪给等组成;人文环境主要由科学和人文精神、学术传统、学风和治学氛围等组成。硬环境与软环境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程度,决定了人性物境(主要由人才和体制组成)和物性人境(主要由研究方向和评价体系组成),它们渗透融合得越多,人性物境和物性人境的范围就越大,成果的趋向和大小也越显著。影响科技创新的因素很多,而且由于时间、地点和具体情况的差异,哪种环境与哪种要素对于各个科技人员、科研机构或组织的创新过程起主要影响作用往往是不同的。

(二)科技创新环境的重要作用

1.科技创新所需的环境是人文化了的非纯客观环境

从近代科学产生以来,构成科技创新环境的各种主要因素都是经过人的构思、研制、运作和改造而产生的。乌布利希·贝克等在《自反性的现代化》一书中提出,“自然环境已经受到人类生活透彻的重新整理,自然之物正在变成为我之物,人本身也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因此科技创新的环境更是人文化了的产物,因而失去其主要的纯客观属性。把改变现成的环境纳入科技创新的过程之中,对于企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都具有很积极的意义。改造环境和创造好的氛围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创新所需要的环境创新是科技创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创新平台滚动和滚动得好坏就成为系统的科技创新实现的必要前提,它与科技创新活动一起构成了系统的科技创新过程。科技创新的环境创新是科技创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人文化了的科技创新环境。根据创新环境平台滚动原则,人文化了的创新环境自然也应该是滚动的,形成系统的、人文化了的科技创新环境。

沃森为了寻找了解和研究分子遗传学的良好环境,跑了两个大洲,5个城市,终于选对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课题和环境,主要关键之一便是找到和选对了最适合于研究DNA结构的场所或环境。他和克里克在本来处于弱势的情况下,结果却取得头功。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事例说明,在自己没有能力创造有利的科研环境时,善于寻找有利于原创性的环境和条件十分必要,否则随时都有可能使这个发现从自己手中溜走。

按照佩鲁兹和沃克对于英国MRC分子生物实验室及其演化的桑格研究中心和威康桑格研究所的成功原因的说法,可归纳为五点:有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真正有原创性的人才和名家汇集的研究队伍;稳定的研究资助;先进的研究设施;自由探索和激励原创思想的软环境。其实这些都是继承和发扬了卡文迪什实验室的优秀传统,也就是说这五方面创造了很好的软、硬环境,并实现了创新文化环境的多次滚动发展,40多年来连续保持了在世界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开拓者和领先者的地位。

3.放眼世界、博采众长,改变一切不利于科技创新的习见和环境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阿尔伯兹在2003年,赞扬中国科学界有“非常杰出的领导层,如周光召先生和路甬祥先生,他们不在乎个人利益,却真正在乎中国的未来,我们就需要这样的领导”。并进一步指出,他们挑选人才时:不考虑政治背景,不看家庭关系,只看是否具备真才实学,这表明他们考虑的是真正的科学,如果你不挑选真正研究科学的人,科学就不会搞好。对于人才的这种科学的观点,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科技走上繁荣之路的重要条件。2002年和2004年我国举行第一、二届世界大学校长论坛,让世界著名高校的校长们谈他们管理自己高校的经验、心得和对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一届比一届开放、大胆和深入,有些建议使国内的大学校长们感到震惊,受益匪浅。

(三)我国正面临加强硬环境和改造软环境的艰巨任务

1.硬环境的影响

硬环境为具有实体的和刚性的环境,其主要要素包括:研究方向、人员结构、设施、经费和管理体制等。我国很多的名牌大学与研究院所的校园、房舍与世界一流的大学与研究院所相比,一般来说绝不差,甚至有的还要更好些。梅贻琦曾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清华和北大与剑桥和哈佛相比,校舍好,校园也美,这几年经费也有明显的改善,但是主要的差距是发展方向不明、特色不清、科研质量和学术水平差距相当大,特别是重要学科的原创者和关键新领域的开拓者极其欠缺,导引型人才十分短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教授、神经生物学部主任蒲慕明经过多年的思考得出:“我越来越认识到中国研究机构在国际上取得卓越地位的障碍也许不是来自经济因素,而是来自文化因素。”

2.软环境的影响

软环境系指非实体的和非刚性的环境,主要是人文环境。它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科学传统、学风、治学氛围和评价体系等。我国科技界和媒体十分重视对科学活动的政治评价和科学家的社会形象,比较关注科学家的学风,但是忽视了科学家的兴趣、专长和好奇心对于科研和原创性的特殊重要性,轻视科学思想的自由交流,低估了宽松和激励的治学氛围对于科技创新想法迸发的特殊作用,把“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的优秀传统搁置起来,其结果是阻碍了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速度和进程。

科技创新先进国家的著名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以及企业的研发中心,在经费、房舍、校园和实验仪器、设备等方面,由于长期的积累和创造性的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能基本满足科研发展各阶段的需要,因此他们在言谈中除去关注经费的募集和筹划之外,很少提到硬环境问题,绝大多数人都把着眼点和成功的原因说成软环境如何好。例如,沃森在获得诺贝尔奖的大会上致答谢词时说,“我们获得如此高的荣誉,非常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工作在一个博学而宽容的圈子中……”“博学和宽容的圈子”就是适于他们进行科学原创的人文环境。华人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棣文在他的诺贝尔奖讲演中也提到:贝尔实验室是研究的乐园,“乐园”指的就是科技创新的优良环境,这是科技人才为了获得重要科技成果所极其渴求的,朱棣文认为那时的贝尔实验室就具有这样好的进行科研的人文环境。贝尔实验室第一任总裁、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美国战时科技大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尤厄特(Frank B。Jewett),对于科学研究的氛围说过这样的话:“所有丰产的科学是人的头脑工作的结果,是在极其自由的氛围中才能十分繁荣起来的。事先没有任何人或群体能预言别人的头脑里会产生出什么思想,也不能制约人们产生新的想法,他们能做的最大事情只能是为创造性的努力提供有利的环境。如果必要的话,只能在后来对那些创造物的用途施加控制,以便它们将会有益于社会,而不是对社会有所损害。”

由此可见,在硬环境基本具备的情况下,科学研究最需要的是科学家们在学术上能自由思考,知识底蕴面广博而丰富,充分交流,以及能激发新颖的创新思想的人文环境,也就是我们说的宽松、活跃和激奋的软环境。科研管理者最不要做的是挫伤和限制这种环境,而应为这种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竭诚努力。如果说管理人员在软环境上可以多做些事的话,那就是在科研成果的应用上使它们能有利于社会,而不是相反。

过去说我国科技落后在于“穷”,目前我国的经济和科研经费有明显好转,不少科技界负责人已经开始从理念上认识到软环境的重要性,而且将人文环境提到与物质环境并重的程度,两者因学校的性质而有所侧重。例如,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在第一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期间,在回答记者提问中国何时获得诺贝尔奖时讲道:“我觉得我们的大学应该首先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先营造科技研究环境,人文环境,有了很好的环境、良好的土壤,诺贝尔奖获得者无论在哪个研究机构或在哪个实验室产生出来,就不觉得奇怪了。”在后来,他根据牛津大学极其重视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传统,认为北大以人文精神建设为重点并进而促进理、工、医等学科的发展为第一要务。激光排版技术发明者王选在谈到中国获得诺贝尔奖问题时说:“应把精力放在建设人才成长的环境和良好的研究气氛方面。”这些动向显示,进行国际性的办学经验交流对我国办好大学以及优化科技创新的环境意义很大,它促使我国的办学理念和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产生了较大的飞跃。并且表明,科技界对于科学研究和科技研发的主要着眼点已经从多年来强调国家穷、知识落后和中国这块“土壤”不肥等看法,转向人文环境差方面,这在认识上是一个不小的进步。我们迫切需要去博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先进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创造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形成科技、教育与经济全面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从而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使我国从科技创新的躯干国家转变成头脑国家。

关于评价体系问题,近几年来不论在评职称、奖励和人才聘任上,还是评定各级科研经费的分配和成果上,都存在评价标准不合理和分配失当而议论纷纷的现象,行政干预和人际关系的干扰以及评委的眼界和素质等存在种种问题,从而纠纷频起。总之,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必须得到重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权威在研讨、咨询、评价和参与的程度与规模上应该逐步扩大,使国家级的评选和评比的指标与活动日趋合理。教育上的讲课“满堂灌”和一考定终身的体制,学术界之内近者嫉远者欺的不良习性,科技界的中庸之道和顾面子而轻品评与竞争,以及科技创新面前缺乏怀疑和勇敢的开拓精神等,都是我国当前需要严肃对待的重要软环境问题。

重视创新文化环境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重大作用是必要的,但是对于我国的科学研究和科技研发而言,也许更重要的是创新环境的不断创新。既然科技创新环境是人文化了的环境,那么研究者和创新者的重要工作是根据研究的需要自己动手,改造和创新环境(包括仪器、设备、人员结构、治学氛围和自由交流等),形成有利于和适于科技创新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政府和研究机构及其负责人的主要职责,不是去指导和管理研究的具体过程,或给予过多的行政干预,而是在帮助制定研究方向和科学的评价标准之后,适当地创造有利于研究和创新的条件与环境,以及寻找经费来源和作某些必要的服务,以营造一个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政策环境,从而有效地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总之,在这个范围内做少了不好,超出此范围做多了很可能更不好,做之有度,善莫大焉。

同类推荐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节俭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节俭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一线教师的修炼之道

    一线教师的修炼之道

    本书内容涉及心理修炼、自我修炼、课堂修炼、教学修炼、真爱修炼和创新修炼六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永存阳光心态、让微笑伴随左右、优秀教师的三大特质、组织管理好课堂等。
  •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本书是对世界的历史,人类文明成果的一次回顾和检阅。世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文明将会开出更加灿烂多彩的思想之花,结出更加丰富的文化科学硕果。如果您阅读此书,实际上是对文化的一种选择,是一次对人类文明的礼拜,更是一次撷取知识信息的大好良机。
  •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下)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下)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

    《英语节目主持艺术》通过对“对外英语广播‘硬新闻’直播连线报道”、“对外英语广播‘软新闻’主播掌控能力”,及“对外英语广播‘综艺类’节目主持人驾驭能力”等内容的分析,使得与国际接轨的对外英语节目主持呈现方式与解释、掌控原则与理解、表现度与规范化几个方面,都兼具对外广播跨文化传播的特质。尤其是通过对以节目主持人掌控广播电视声像传播产品方式的分析,来探索达成有效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为有志于从事或研究这一职业角色所涉及的理论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及新闻传播学研究人员,提供了具有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的研究分析。
热门推荐
  • 隐婚影后,顾少放肆宠

    隐婚影后,顾少放肆宠

    兰亭死了,被双胞胎妹妹和未婚夫联合陷害,死在手术台上。做了两年植物人的“苏觅”醒了。双胞胎妹妹抢夺影后光环?渣父继母对手里股份虎视眈眈?当兰亭变成小表妹苏觅,她发誓,要让仇人血债血偿!他是御风盛世的CEO,叱咤商界的风云人物,万千少女心目中的禁欲系男神,也是华国娱乐圈的无冕帝王。为了童年的一句承诺,守着一个植物人整整两年,却宠而不爱。“男女之情,那算什么东西?有受法律约束的婚姻关系更牢固?”然…某女一脸嫌弃:“是谁说,谈恋爱浪费时间?你对我穷追不舍,脸不疼吗?”某男一往情深:“没有你我心疼,脸疼和心疼,我选脸疼。”本文宠文,甜文,爽文,不虐主角只虐渣!!
  • 偷天之录

    偷天之录

    一个普普通通混吃等死的国企小职员,粗鄙、狡猾、无良、自私,胸无大志又带着点猥琐和邪恶,同学聚会中酒醉掉入下水道,穿越到魔幻异世界,对于莫名继承的远古血脉,以及强加在身的重现家族荣耀的使命,他将何去何从······
  • 小娘子,哪里逃!

    小娘子,哪里逃!

    “我说了,你是我的娘子,跑不了了”“我又没有答应你,而且我也不是你认为的那个人,没时间理你了,我要去找我的如意郎君”。对这个据说是穿越过来但是却让他非常喜欢的女子,允禄真的是彻底无语了,真不知道他到底哪里不好哪里吓人了,不然为什么自己的小娘子每次一见到他就想要逃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首席的独宠儿

    首席的独宠儿

    原本身为四大家族之首席家大少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沦落到一个穷小子,不过从小玩到大的他们还是伸出了援助之手。可不管怎样都改变不了离开自己最心爱人的事实。“席慕晗,你走了就别来找我。”“芷曦,对不起,我现在不能陪在你身边了,等我强大后我才有资格在你的身边。”“你好狠心,你走了,休想我原谅你。”而他并没有因为这些狠心的话而留下。4年后,他重振了自己家族的企业,也在川江市遇见了她,终于有资格与她在一起。可这时她却不愿原谅他了。
  • 少年的奇妙一生

    少年的奇妙一生

    多年以前,魑魅魍魉横行霸道,民不聊生。出现了多位能人来镇压这些怪物。多年以后,一位少年横空出世,他带着的,是伏魔人的意志
  • 诸天万宇

    诸天万宇

    凋零之世,一介平庸少年偶得禁忌功法,与魔神立下契约,从此走向修罗之路……所谓强者又如何,大势力又如何,神又如何……“无论是谁,敢伤害我至亲和朋友的人,哪怕这天,我也要让它塌下来!”以我魔体,灭世魔心,战尽诸天万宇!
  • 老婆,算你狠

    老婆,算你狠

    天邦被灭,她从大小姐跌落谷底,他疯狂寻找,而她却成为黑市的拳王。他想要帮她,却被她丢下一句“我凭什么要做你的女人!送你十个字——有他妈多远,滚他妈多远!”终于,他决定不再忍,他要她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男人!但是他却意外的救了生命危在旦夕的她。让她明白谁最好!
  • 花千骨之千墓

    花千骨之千墓

    放出洪荒之力的她跪在殿前,异魂入体,阳龙之剑横空出世,踏江山,闯洪荒,闹魔界。一场前世与今生的邂逅,无情与痴情的碰撞。现代的剑尊,异世的妖神,九剑龙吟,终汇于一句话:愿得转瞬倾城花,守得万世相思墓。
  • 诸天反派大BOSS

    诸天反派大BOSS

    笑傲林平之:惨遭灭门,唯有辟邪剑谱傍身怎么办?叶痕:切是不可能切的,下辈子都不可能!斗破韩枫:欺师灭祖,罪无可恕。叶痕:药尘师傅,听我解释!斗罗、遮天、西游、封神....无数世界,反派为尊。
  • 我的正义能提现

    我的正义能提现

    沈明突然发现,做好事能提现。这让沈明决定,从今天起,做一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