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11600000033

第33章 谨而信

“原文”

朝起早,夜眠迟〔1〕,老易至,惜此时〔2〕。晨必盥,兼漱口〔3〕;便溺回,辄净手〔4〕。冠必正,纽必结〔5〕;袜与履,俱紧切〔6〕。置冠服,有定位〔7〕;勿乱顿,致污秽〔8〕。衣贵洁,不贵华〔9〕;上循分,下称家〔10〕。

“注释”

〔1〕朝:早上。

〔2〕至:到。惜:珍惜。

〔3〕盥:洗手,洗脸。兼:同时。

〔4〕便溺:指大小便。辄:总是,就。

〔5〕冠:帽子。正:端正。纽:纽扣。

〔6〕俱:都。紧切:穿好鞋,结紧系带。

〔7〕置:放置。定位:固定的位置。

〔8〕顿:放置。致:导致。

〔9〕华:华丽。

〔10〕循分:遵循自己的名分。称:适合,相当。

“译文”

早上要早点儿起床,晚上要晚点儿睡觉。时光流逝得很快,一个人很容易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要珍惜自己拥有的宝贵时间。早晨起床后一定要洗脸洗手,刷牙漱口。每次大小便后,都要把手洗干净。帽子一定要戴端正,衣服的扣子一定要系好。袜子和鞋都要穿整齐,鞋带要系紧。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要随便乱扔,以免把衣帽弄脏。衣服的穿着贵在整洁干净,而不在于华贵漂亮;穿衣应该符合自己的身份及所处的场合,更要考虑与自己的家境状况相称。

“赏析”

本节主要是针对学生的生活习惯提出的具体要求,文中提出时光短暂,不应敷衍了事,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做到最好。作者是从生活起居的各个方面来论述我们应怎样严格要求自己的。

“原文”

对饮食,勿拣择〔1〕;食适可,勿过则〔2〕。年方少,勿饮酒〔3〕;饮酒醉,最为丑。

“注释”

〔1〕拣择:挑拣,挑食。

〔2〕适:适量。过:过量。则:法则,准则。

〔3〕方:正当,正好是。

“译文”

对于食物不要挑挑拣拣,吃饭时要适可而止,不能超过平常的饭量。年纪还小的时候,不可以饮酒;喝酒喝醉了,最容易丑态百出。

“赏析”

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卫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好感,而不致于使他人感到厌恶。其次做事还要严谨。比如拿穿衣来说,整洁合体是着装最起码的要求,衣着不仅表现了人的精神面貌,也反映了人的某些修养气质。如果一个人穿衣扣错纽扣,戴帽歪歪斜斜,将自己的东西乱扔乱放等等,就会使人觉得他很邋遢;如果穿衣不讲场合,不顾身份,不讲职业性质,必然会给人以笑柄,或者被称为怪异,最终遭到大家的否定;所以只有穿着合体又大方,整洁干净而不失身份,才会让他人产生好感。在饮食上不要太讲究,不可偏食,要适度,特别是喝酒时,千万不能过量,否则丑态百出。坐和走时也要注意礼貌和美观,一时的不雅,也会使自己的形象毁于一旦。所以说,生活中的学问是很大的,生活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善于时时刻刻地从生活中学习,才能做一个谨言而慎行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人,而不枉费先圣先贤们对我们的一番辛苦教导。

“原文”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1〕。勿践阈,勿跛倚〔2〕;勿箕踞,勿摇髀〔3〕。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4〕。

“注释”

〔1〕揖:作揖打拱。深圆:旧时对作揖打拱要求曲身、低头、两手圆拱。

〔2〕践阈:踏在门槛上。阈:门坎。跛倚:斜靠在某物上。

〔3〕箕踞:两腿叉开蹲着或坐着。髀:大腿。

〔4〕棱:物体的棱角。

“译文”

走路要不紧不慢,从容大方,站立要端端正正,抬头挺胸。作揖行礼要把身子弓下去做到深圆到位,跪拜的时候要表现得恭恭敬敬。站立时不要把脚踩在门坎上,也不要单腿支撑斜靠着其他地方。坐的时候不要把两腿叉开,也不要不停地摇晃大腿。掀门帘时要轻缓,不要发出声响;转弯时要绕得弯儿大一些,不要碰到东西的棱角。

“赏析”

本节作者主要从行为方式上对青年人提出了规劝。行走要从容,不紧不慢,不可急躁;站立要端正,不可倚斜;对人作揖行礼时要恭敬,不能马虎应付;所谓“坐有坐像,站有站像”,说的就是端正稳重的意思。古人对行为要求的初衷是希望青年人能给人一种积极健康的形象,有学识有修养的样子。但是,我们现在对健康青年的理解不一样了,他应该是由内到外散发出来的一种生命力,那是对生命的热爱,对工作的热情以及对生活的自信;他是好动的、活跃的、有朝气的、上进的青年,绝不是沉闷的、虚伪的、表里不一的叛道者。因此说,古人的东西不能全盘接受,亦不能全盘否定,我们必须批判地去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做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原文”

执虚器,如执盈〔1〕;入虚室,如有人〔2〕。

“注释”

〔1〕虚器:空的器具。盈:满。指盛满东西的器具。

〔2〕虚室:空房,没有人的房间。

“译文”

手里拿着空的器具,要像拿着装满了东西的器具一样小心;走进没人的房间,要像走进有人的房间一样谨慎。

“赏析”

本节作者向青少年论述了遇事所要持有的理智态度。许多时候,我们都要面临一些措手不及的事情,作为年轻人,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往往遇事慌张,考虑不足。这种情况下的结论,做的评判,常常原来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会出现,只能是越忙越乱,越乱越忙,因此作者说“事勿忙,忙多错”,同时,他又说“勿畏难,勿轻略”。这些话的意思是教导年轻人要具有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在敢做、敢为、敢当的同时,凡事不忘“三思而后行”,且莫草率行事,粗心大意。

“原文”

事勿忙,忙多错〔1〕;勿畏难,勿轻略〔2〕。斗闹场,绝勿近〔3〕。邪僻事,绝勿问〔4〕。

“注释”

〔1〕忙:忙乱,着急。

〔2〕轻略:草率粗心。

〔3〕斗闹场:争斗吵闹的场所。绝:绝对。

〔4〕邪僻事:指不正当,不合乎于礼的事。

“译文”

做事不要着急忙乱,忙乱最容易出错;做事不要畏惧困难,也不要太轻率大意。凡是打架吵闹的场所,绝对不要靠近;凡是不正经的邪事、怪事,绝对不要好奇过问。

“赏析”

此外,作者针对年青人好奇心重,凡事爱掺和的性格,告诫大家莫要接近是非场合,莫要过问是非事。大多数人的心理,就是哪里热闹往哪里挤,哪里会知道这热闹地往往就是是非之地。许多时候,许多人就是因为误打误撞而惹了一身的麻烦,最终身陷其中,难以自拔。

“原文”

将入门,问孰存〔1〕;将上堂,声必扬〔2〕。人问谁,对以名〔3〕,吾与我,不分明〔4〕。

“注释”

〔1〕孰存:谁在。孰:谁。

〔2〕堂:堂屋。扬:提高。

〔3〕对:应对,回答。吾:我。

〔4〕分明:分清楚。

“译文”

在进别人家门之前,首先要问一声谁在家里;在上堂屋之前,要大声地和主人打招呼,让屋里的人知道有人来了。当主人问是谁时,一定要回答自己的名字,如果只回答“是吾”、“是我”之类的话,对方就弄不清楚究竟是谁。

“赏析”

本节作者主要论述了生活中的一些问答礼节和技巧。其中包括去别人家里做客,或是办事,进门之前必先敲门,这是起码的礼貌。入他人厅堂之前,必将高声问候,也许有人会说:“在他人之家高声喧哗是不礼貌的行为!”“非也。”因为厅堂是议事的地方,许多事情是不宜被旁人知道的,所以先提高声音,让说话议事的人有个准备,这样一来是尊重了谈话人,二来亦可以为自己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当别人问是谁的时候,要大声地回答,清晰响亮地报出自己的名字,而不能只用一个“我”字来代替。因为这既不礼貌,又不易让门内人听清,说了半天也许主人还不知道是谁来了。这些都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些细节和技巧,往往会被人所忽略,从这本书中,我们能够获益良多。

“原文”

用人物,须明求〔1〕。倘不问,即为偷〔2〕。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3〕。

“注释”

〔1〕人物:别人的东西。明求:当面明白地提出地请求。

〔2〕倘:倘若,假如。

〔3〕悭:吝啬,小气。

“译文”

借用别人的东西,一定要明确地提出请求,以征得别人同意。假如不说一声就拿去用,那就是偷窃。借了别人的东西,用完后要及时归还。别人来借东西,如果自己有,就一定要借给人家,千万不要吝啬。

“赏析”

常言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不怕借,就怕不还。”同学之间,朋友之间,街坊邻里之间,借借还还的事情时常有之,但是事情虽小,其中包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却不能小视。因为在这一借一还之中包含了信任与信誉。他人在将物品交予你时,那给的不仅仅是一件东西,而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之心;你在将东西交还的时候,还的也不仅仅是借的东西,而是你的信誉。一借一还之间,信任在流动、信誉也在传达。所以,作者在此说“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借的人不仅速借速还,被借人也要大方而不吝啬。这种良好的品行,我们青少年在修身养性时也可借鉴之。

“原文”

凡出言,信为先〔1〕;诈与妄,奚可焉〔2〕?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3〕。刻薄语,秽污词〔4〕,市井气,切戒之〔5〕。见未真,勿轻言〔6〕;知未的,勿轻传〔7〕。事非宜,勿轻诺〔8〕;苟轻诺,进退错〔9〕。

“注释”

〔1〕信:信用,诚信。

〔2〕妄:胡说,荒诞。奚:怎么。焉: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3〕惟:只有,只要。是:恰当,无误。佞巧:花言巧语,奸诈机巧。

〔4〕秽:下流。

〔5〕市井气:市侩习气。

〔6〕未真:不清楚,不明真假。

〔7〕的:明,确切,真实。

〔8〕宜:合理,合适。诺:许诺。

〔9〕苟:如果。

“译文”

凡是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求信用。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那怎么可以呢?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胡说八道。尖酸刻薄的话语,下流肮脏的言辞,以及庸俗不堪的市侩习气,都是要必须戒除的。看到的事情未明真相,就不要随便乱说;对自己没有明确了解的事,就不要轻易散布出去。对于不妥当的事情,不要随便答应别人,假如轻易给别人许诺,你就会进退两难,做也是错,不做也是错。

“赏析”

诚信,乃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信,更是古人所提倡所追求的,是古人认为的一种最为重要的品质,甚至重于生命。信,是良好人际关系的纽带,人们通过这条纽带交流、交往、合作,使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如果没有了信,则人与人之间不再信任,彼此间都用疑虑的目光来审视对方,不断地试探对方的诚意,或采用欺诈的手法来算计对方,那么人们之间哪里还会有合作之言?更哪里会有和睦相处之说呢?诚信,首先体现在说话上,在说话之前,一定要抱着真诚的态度,这样说出的话也一定会诚恳,说谎话或吹牛皮,这都是万万不可以的。另外,说话前要三思,话该说的一定要说,不该说的一定不要说,为避免言多语失最好是少说话。在言辞上,我们也要严加注意,一定不要说出尖酸刻薄的话,否则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或怨恨。在场合上,尤其是在一些高雅的场所,人们都穿着整齐,举止文雅,一切行为都显得那么文明高贵,如果一说话尽是些污言秽语,粗俗的市井言语,那是极其大煞风景的。

一个人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说出的话如泼出去的水,所以不可复收,说出的话必须要守信,不可反悔。看待事物,要看到它的本质,它的真相,只有自己弄明白,才能对别人讲清楚。对那些自己不知之事或者稀里糊涂、不知真假的事情千万要谨慎,不要轻传,轻传之事不仅可能会使事态扩大,而且可能会扭曲了事实真相,给人们造成更大的伤害。给人许诺的话更应该慎之又慎,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事情的成败,也关系到你本人的名声,很可能会因此而身败名裂,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事情,最好的办法是在许诺之前先衡量一下自己,看一下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对于办不到的事情,应婉言予以谢绝。因为在头脑发热的状态下答应的事情,常常会因无法兑现而使自己陷入被动,于人于己都是不利的。

“原文”

凡道字,重且舒〔1〕;勿急疾,勿模糊〔2〕。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3〕。见人善,即思齐〔4〕;纵去远,以渐跻〔5〕。见人恶,即内省〔6〕;有则改,无加警〔7〕。

“注释”

〔1〕道字:说话吐字。重:指声音要响亮。舒:舒缓,流畅。

〔2〕疾:急促。

〔3〕莫:不要。闲管:多管闲事。

〔4〕善:好,善行。齐:看齐,学习。

〔5〕去:离,相差。跻:登,上升。这里是赶上,追上的意思。

〔6〕省:反省,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7〕加警:加以警惕。

“译文”

说话的时候,吐字要重而响亮,并且舒缓流畅;不能说得太急太快,也不要模糊不清,让人听不明白。别人说长道短,如果和自己没有关系,就不要多管闲事。看到别人的优良品质,就要向他看齐,即使差得很远,也要努力去做,以渐渐赶上他。看到别人的恶劣行为,心里就要自我反省;如果发现自己有错,就应立刻改正,如果没有,也要提高警惕。

“赏析”

与人说话,目的就是把事情说明白,把道理讲清楚,把自己的心里所想表达出来,所以在说话上,除了态度诚恳和谨慎之外,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字,一定要说得清楚,使别人不至于听错;语速也不要太快;发音也不能含含糊糊,要平和。否则,别人无法听清楚你说的是什么,自然别人也不会明白你所要表达的意思,甚至会发生误解,这是既浪费时间又耽误事情的。说话要注意话题的选择。朋友们难得一聚,好容易聚在一块儿了,要聊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要像那些没教养,没事可做的一样,本来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却说起来绘声绘色,有滋有味,甚至还像天大的新闻一样大肆宣传,说是道非,让本楼的人知道还不算,还要让整个小区、整条街道、整个市区都知道,“大有炸平庐山之势”,殊不知,这种话题正是破坏邻里和谐关系的根源,还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纠纷,甚至是引发一场悲剧。最终追查起来,自己也难脱干系。事实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是正确的,对于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最好不去惹它、碰它,因为一旦沾惹上了,对自己不仅毫无好处,还可能使自己遭到祸害。

“原文”

惟德学,惟才艺〔1〕,不如人,当自励〔2〕。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3〕。

“注释”

〔1〕德学:品德,学问。

〔2〕励:勉励。

〔3〕戚:悲伤,忧愁。

“译文”

只要发现自己的品德、学问、才能、技艺不如别人,就应当自我勉励,争取赶上。如果自己的穿着、饮食不如别人,那就用不着因此而难过悲伤。

“赏析”

俗话说“鸟随鸾凤飞得远,人伴贤良品自高。”一个人的成长,与他周围的环境和相处的人是有很大关系的。身边的那些有威望有影响的人,往往是每个人学习的榜样。看到一个品德高尚或学识渊博之人,我们一定要设法接近他,虚心地、耐心地向他讨教。以他为榜样,自己每做一件事的时候要考虑一下是否符合道义,是否顺应天理,事事向自己的榜样看齐。这样长此下去,不仅自己的品德修养会自然而然地提高,学识也会逐渐地增长。“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即使你现在的德行和学识离圣人很远,那么只要你能从小节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也会渐渐赶上圣人的。看见做恶之人,或者看见人行恶事,立即在内心深处对自己深深地反省,反省自己是否也和那人一样,做过同样的恶事,如果曾经做过或者将要去做,应立即醒悟并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如果没有,则以此为戒?告诫自己不要做这样的事情。

人生活在世上,一定要有所进步,有所追求的,只有在前进的路上多与别人相比较,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差距。但是,比较也是要分内容的。古代圣人认为,人类所要比的只有四种:第一是品德,第二是学问,第三是才能,第四是技艺。如果有品德有学问,就会受到世人的敬仰;如果有才能有技艺,也不致于被社会所淘汰;如果我们在这四个方面都不如别人,我们就应仔细思考一下,究竟自己与别人差在什么地方,并不断勉励自己,使自己及早赶上。至于在物质方面,我们则不必过多地与他人攀比。看见别人穿了件漂亮的衣服,我们不必投去羡慕的眼神;看见别人吃着山珍海味,可口佳肴,我们也不必流出口水。物质上的匮乏,生活上的贫困,并不会使我们感到羞愧,也不值得我们去为之忧心忡忡,更不必去因此而失去前进的动力。

“原文”

闻过怒,闻誉乐〔1〕,损友来,益友却〔2〕。闻誉恐,闻过欣〔3〕,直谅士,渐相亲〔4〕。

“注释”

〔1〕过:过错。誉:赞美。

〔2〕损友:指对自己有损害的朋友。却:远离,避开。

〔3〕恐:惶恐。欣:高兴。

〔4〕直谅士:正直诚实的人。

“译文”

如果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就生气,听到别人恭维自己就高兴,这样的话,不好的朋友就会来与你亲近,而真诚有益的朋友就会远离你。如果听见别人称赞自己就感到惶恐不安,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欣然接受,那些正直诚实的人,就会逐渐与你亲近起来。

“赏析”

“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面前不说人。”只要人生活在社会中,就难免会受到世人的评论。由于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每个人的喜好也不相同,所以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评价,对这些评价持什么样的态度,也就是对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考验,有人听到对自己不好的评论,则怒火从胸中燃烧,直冲头顶,大吼一声拔剑而起;听到对自己的赞誉,则兴高采烈,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自以为天下第一。这样的人道德修养还是不够的,正因为自己的喜怒善于表现出来,他们身边聚集的多是一些善于溜须拍马的小人,而那些真正对自己有帮助的正人君子则会离他而去。有的人却相反,惟恐听到赞扬自己的话。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赞扬就会惶恐不安,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则十分欣喜,他们是如此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所以那些正直谦虚的人们就会渐渐地与他们相亲近了,这无疑对自己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时刻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分析对自己的评论,对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表扬,则应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原文”

无心非,名为错〔1〕;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2〕。

“注释”

〔1〕非:名词用作动词,指做坏事。

〔2〕辜:罪,过错。

“译文”

如果无意中做了坏事,这叫做“过错”;如果是故意地为非作歹,那就是“邪恶”了。有了过错能够改正,就可算作没有过错;倘若犯了错误还加以掩饰,那就又增加一个错误,是错上加错了。

“赏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不可能一生完美,不可能事事正确,不可能永不犯错误。对于所犯的不同的错误,我们也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然后再确定处理的方法。比如有的属于故意犯错;有的属于蓄意破坏;有的则属于受到陷害、蒙骗而犯错;有的是无意之中而犯错……如此等等,我们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因为犯错的性质不同,所以处理的方法也是不能一刀切的。对于那些在完全无意之中所犯的错误,我们称之为过失,我们应及时对过失者进行劝阻,制止其错误再次扩大。即使错误已经犯了,我们也要用宽容的态度,给他以改正的机会,对于那些故意或蓄意破坏的行为,我们称之为“罪过”,这种事情无论大小,都是令人无法原谅的,因为这是人品问题。对这种罪人,我们决不能手软,既要对他进行严厉的制裁更要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使其改正。如果一个人犯错之后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积级加以改正,这种人也不乏有君子之风;反之,一个人犯错之后或不能认识到或认识到却文过饰非,坚持错误,执迷不悟,这种人则应罪加一等,更应受到严惩。

同类推荐
  •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追述了酿酒的发展历史,中卷和下卷介绍了酿酒的具体技艺。《北山酒经》虽为酿酒技艺的专著,实则却渗透着酒文化的浓重缩影,为饮而酿,酿则必饮,可谓关乎酒之品质的重要著作。
  • 庄子(内篇)

    庄子(内篇)

    道家以无为治天下,无为就是以天下之心为心,不执迷自己的主张。中庸就是包容天下各种不同的见解,以天下共同的方向为方向。无为与中庸,其实质就是崇尚自然,奉行天地之道,自然自在。作者以普通人的视角,以章句分析的形式,重新解读了无为,解读了中庸,解读了自然,解读了生命的真谛、道家丰富超然的精神世界。
  • 四库全书精编4

    四库全书精编4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 传世名著百部(第5卷):盐铁论

    传世名著百部(第5卷):盐铁论

    本书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熔冶于一炉,总结了中国人为人处世的谋略、修身养性的智慧,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温柔竹马他不乖

    温柔竹马他不乖

    不甜不要钱!!不同版本的故事,你想要的我都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腹黑的反派boss,人妖殊途异族恋,忠实小奶狗,娱乐圈宠文……
  • 全世界修仙传

    全世界修仙传

    地球融入异界,局势、地势、天势全都改变,全球人类开启修仙之路。他们要争,修行资源要争、人要争、地位要争,尤其对于没有的人,争夺更是惨烈。由无血的‘冷争’到血腥的‘热争’,地球人会怎么改变、怎么蜕变?人世两面,这异界不乏阳光,但血腥之处似乎要更多一些。修士,为了变强大而不死,却在变强的路上死去,但少有人因此而放弃,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和要守护的东西!
  • 逍遥天下神

    逍遥天下神

    混沌洪荒,集运天地灵气,终于凝聚出这天地间,最初的神魔,只在这七界之中,一直都这般说,流传不息。“创世神最强,梦神最善良,人皇最好,魔尊最狠,逍遥公子最逍遥,修罗神,最喜杀戮。”这句话的背后,藏着的,是七界中,不为人所知的,秘密。“如果我的人生注定如此,我便无可奈何,与天斗了数万年,也累了,学他逍遥些也好,不是么?”“如若你真的放弃,可曾想过那三界?”“自然。”“好,那便随你,退出了天界,打算用什么身份?”“当然是以我逍遥洒脱的公子身份去慈悲众生了!”“你确定不是在闹事吗……”
  • 花追萌

    花追萌

    她本是生活安逸幸福的都市乖乖女,却在大婚之日遭受巨大打击,婚没结成,还丢了性命。穿越后,呆萌的本性未改,却幡然醒悟,立志从此要自强不息,不再把男人当成唯一的依靠。他是周王朝最著名最尊贵的纨绔子弟,俊美无双,女人无数。相识后,他为了她没时间再去花心,他缠着她、宠着她、要她做他的女人,不死不休。
  • The Duke's Children

    The Duke's Childr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毒妃养成之祭祀大人辛苦追妻女

    毒妃养成之祭祀大人辛苦追妻女

    某闫:听说二皇子那闹鬼了,身为驱魔人,我觉得应该去看看「一个黑影飞过抱住了某闫」某闫:Σ(☉▽☉"a王爷你怎么回来了【慌张脸】某王爷:嗯?王妃你觉得要去看看【蜜汁微笑】丨∑( ̄□ ̄;)王爷你要干嘛丨°Д°ノ)ノ啊啊啊王爷你淡定丨Д°;)っ小云快来救我小云:阿嚏,谁在叫我【懵逼脸】丨?)?小云你给我等着...咳咳,以上纯属逗比她生活在驱魔世家,是个驱魔人,有一天,她误闯禁地,不小心穿越到了异世,可在异世的每件事都与驱魔挂钩,当零零碎碎的线索拼接起来,当一切看似单纯的事物背后的用意被揭晓,她伤心欲裂。——九可,对不起
  • 花神榜

    花神榜

    他和她,青梅竹马,但他却解开了她蹦极的保险带。他贵为皇子,却被普通的她吸引,不能自拔。他,身为大陆的神秘守护者,却和渺小的她也有了超越师徒的情愫。对叶璁珑来说,世上的男人只分两种:我喜欢的和我不喜欢的。喜欢的,推倒。不喜欢的,卖掉。只是,那个妖孽,到底是该推倒呢,还是卖掉呢?欢迎加入花神榜,群号码:387439666
  • 异能少帅

    异能少帅

    淡定永恒的笑容,聪慧绝世的红颜誓死追随的兄弟都市草根扭转命运闯出一世荣华
  • 皆有无限

    皆有无限

    刘子义只是一个平凡的护林员,在一个偶然中进入了山洞,发现了一本秘籍,开始了他奇幻的生活,但他却不知,这本秘籍仅仅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