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93900000007

第7章 谜团重重的崔斯萨波特古城

1.千年古城揭示比玛雅更古老的文化

在美洲的圣地亚哥西南苍翠原野中弥漫着乱石废迹呈现的层层迷雾,巨大的人头像,奇怪的头案,神秘的石碑,所有这些都困扰着考古工作者,一个个的谜团使他们百思不解。产生这些谜团的远古遗迹就是崔斯萨波特古城遗址。

掘开远古的城市,历经千年的遗物,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但透过那些遗物人们却无法知道它们的来去踪迹。那巨大的人头像是一种对远古的怀念还是一种对宗教崇拜仪式的见证?那一个个黑人的雕塑,在非洲人去美洲之前是怎么产生的?是否在远古的时候美非大陆就存在大规模的人类迁徙?在远古的城市中,存在着许多精美的雕刻,体积之大,雕刻之细是难与比拟的?而这些雕刻品在如此远古的时代,是如何产生的,它又有什么作用?

古老的崔斯萨波特城,代表了一种远古的文明——梅奥克文明。令考古工作者惊奇的是梅奥克文明比玛雅文明更古老,而只有梅奥克文明才能代表中美洲的“母文化”,但令人不解的是这种文明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没有任何远古的遗迹来表明它渐进发展的过程,仿佛梅奥克文明一下子就达到如此高的程度。而当文明高度发达时,梅奥克文明却突然消失了,没有任何证据来说明消失的原因。荒野的崔斯萨波特遗址,散发着不尽的远古之谜。

悠远的梅奥克文化,似乎随着古城的沉寂而消失了;重见天日的古城遗迹,并不能驱散那层层不解的迷雾:为什么梅奥克人以公元前3114年8月13日为纪元的开始?是皇帝的旨意?还是诸神的命令?为什么梅奥克人建造了庞大的贮水系统,他们是如何建造的?有什么作用?千古之谜弥漫在废城遗址之上,等待着人们去解开。

从圣狄亚哥·图斯特拉镇出发,朝向西南方行驶25公里,穿过苍翠的原野,便是崔斯萨波特。这座古城兴起于公元前500年到公元100年之间,是奥梅克文化晚期的一个中心。如今,原址只剩下几座土墩,散布在玉米田中。1939年到1940年间,美国考古学家马休·史特林在这里展开大规模挖掘。

正统历史学家坚决主张,玛雅文化是中美洲最古老的文明。他们说,他们敢保证这种观点绝对正确,因为玛雅人用圆点和横线标示的历法(最近才被破解),使他们能够精确鉴定大量碑铭的制作年代。根据这样的鉴定,在玛雅文化遗址出土的碑铭,年代最早的应该是公元228年制作的。因此,当史特林在崔斯萨波特古城挖掘出一块上面刻有更早日期的石碑时,整个学界为之震动。石碑上面用玛雅式点线符码记载的日期,换算成西方历法就是公元前32年9月3日。

最令人震惊的是,崔斯萨波特古城根本就不是玛雅文化遗址。它完全属于奥梅克文化——这点毋庸置疑。史特林发现的石碑证明,创造历法的是奥梅克人,不是玛雅人,而奥梅克文化才是真正的中美洲“母文化”。奥梅克文化确实比玛雅文化古老得多。奥梅克人是一个聪慧、文明、科技上相当先进的民族。他们发明用点线符号标出日期的历法,以一个神秘的日期——公元前3114年8月13日——为纪元的开始。

在日历石碑旁边,史特林也挖掘出一个巨大的人头像。它是在公元前100年左右制作的。高约6英尺,圆周18英尺,重量超过10吨。如同圣狄亚哥·图斯特拉城那尊雕像,它呈现的是一名非洲男子的头部——戴着紧密的头盔,绑着长长的颚带,耳朵穿洞,鼻梁两旁显露出一道道很深的沟纹,嘴唇肥厚下垂,两只大眼睛冷冷地睁着,宛如两颗杏仁。在那顶古怪的头盔底下,两道浓密的眉毛高高翘起,显出一脸怒气。

挖出这尊雕像,史特林大吃一惊。他说:这是一尊人头像,用一整块巨大的玄武岩雕成,竖立在粗糙的石板叠成的基座上……清除周围的泥土后,它立刻展现出一股令人望而生畏的气概。尽管体积庞大,雕工却十分细致老练,五官的比例匀称完美。跟一般美洲土著雕刻品不同的是,它使用的是写实的雕法。五官的线条简洁有力,呈现出黑人独有的面貌特征……

不久之后,这位美国考古学家又在崔斯萨波特古城挖掘出令人惊异的古物:装着轮子的小狗。这显然是当时儿童的玩具。这些小巧可爱的工艺品,一举推翻考古学界一个普遍的观念——一般考古学家认为,直到西班牙人入侵后,中美洲土著才懂得使用轮子。史特林发现的“狗车子”至少证明,代表中美洲最古老文明的奥梅克人,理解车轮的“原理”。奥梅克人是非常聪慧的民族。他们既然懂得车轮的原理,自然会应用到儿童玩具以外的其他器物上。

2.神秘崛起的奥梅克文明

奥梅克文明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但是在阿兹特克帝国崛起之前1500年,这个古文明就已经消失。不过,阿兹特克人倒是保存了很多有关奥梅克人的动人传说,甚至称呼他们为“橡皮人”——根据传说,他们居住在墨西哥湾沿岸的橡胶生产地区。今天,这个地区的位置,介于西边的维拉克鲁兹港和东边的卡门城之间。在这儿,阿兹特克人发现奥梅克人制造的一些古代仪式用品;不知为了什么原因,他们将这些器物供奉在自己的庙堂上,十分崇敬。

科泽科克斯河注入墨西哥湾的地方,正是传说中奥梅克人的家乡。

“科泽科克斯”这个地名的意思是“蛇神的避难所”。相传远古时代,奎札科特尔和他的门徒就是在这儿登陆墨西哥——他们搭乘“船身光亮得有如蛇皮一般”的船舶,从地球另一端渡海而来。也就是在这儿,奎札科特尔登上一艘“蛇筏子”扬帆而去,从此离开中美洲。

科泽科克斯西边的崔斯萨波特城、南边和东边的圣罗伦佐城和拉文达城,无数典型的奥梅克雕刻品相继出土。这些文物全都是用整块玄武岩或其他耐久石材雕凿而成。有些雕刻的是庞大的头颅,重达30吨;其他它是巨型石碑,上面镌刻着两个相貌截然不同的种族——都不是美洲印第安人——相会的情景制作这些杰出艺术品的工匠,肯定是属于一个精致的、高度组织化的、繁荣富裕的、科技上相当先进的文明。学者们面临的问题是:除了艺术品之外,这个文明没有留下任何东西,让后人探寻它的根源和性质。惟一能确定的是,“奥梅克人”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带着充分发展、高度精致的文化,突然出现在中美洲。

3.不知所用的水闸系统

在圣罗伦佐,奥梅克人建造起一座高达100多英尺的假山,作为一个更庞大的建筑物(长4000英尺,宽2000英尺)的一部分。伫立峰顶,瞭望周围无边无际的田野,可以看到许多比较矮小的土墩散布在原野上。附近有好几条深沟,是考古学家迈可·柯伊1966年勘探这处遗址时挖掘的。

柯伊的考古队发现的古物,包括20多座贮水池;这些人工水库,由密如蛛网、用玄武岩砌成的槽沟串连成一个精密复杂的体系,其中一部分沿着山脊修建。柯伊发现,每逢下大雨,这些水闸依旧会喷涌出水来,一如3000多年前。排水设备的主要管线,从东边一直绵延到西边。三条支线流注入主线,设计十分先进。仔细勘查后,考古学家都承认,他们不懂这个精巧繁复的水闸系统到底有什么用途。

这里的古迹还蕴藏另一个谜,让考古学家百思不得其解:五尊巨大的、显露黑人五官特征的人头雕像——即今天考古学界所称的“奥梅克头颅”——被刻意埋藏在地下,以一种独特的形式排列。在这些奇异的、充满宗教色彩的坟墓里头,考古学家还发现60多件珍贵的文物,包括精美的玉器和小雕像。下葬之前,有些小雕像还被刻意切断手足。

圣罗伦佐雕像的埋葬方式,使我们很难精确鉴定它们的年代——尽管在同一个地层中,考古学家也找到一些木炭屑。跟雕刻品不同的是,木炭屑可经由碳—14鉴定法测出它的年代。鉴测结果,专家认为这些木炭屑是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产物。然而,这并不表示,坟墓中的雕像一定是在公元前1200年制作的。当然有这个可能,但是,它们也可能是更早时期的作品。说不定,被埋葬在圣罗伦佐之前,这些具有艺术之美和神秘宗教力量的雕刻品,已经被许多民族保存和膜拜过。跟它们埋葬在一块的木炭屑只能证明,在公元前1200年,这些雕像就已经存在;至于它们到底有多古老,那就不得而知了。

4.神秘的遗址和奇异的雕刻品

挖掘崔斯萨波特遗址的美国考古学家马休·史特林,在拉文达积极展开过考古工作。碳—14鉴定的结果显示,公元前1500年到前1100年之间,奥梅克人定居在这里,持续占有这块土地,包括托纳拉河东岸沼泽中的一座岛屿,直到公元前400年左右才突然消失。就在那个时候,建筑工程骤然中止,已有的建筑物全都被刻意破坏或摧毁,好几尊巨大的人头雕像和其他较小的雕刻品,被隆重地埋葬在奇特的坟墓,一如他们在圣罗伦佐所做的那样。拉文达的坟墓建造得十分精致,墓室用成千上万的蓝色细砖砌成,墓顶铺着一层又一层五颜六色的黏土。在其中一个地点,奥梅克人从地上挖掉约莫15000立方英尺的泥土,制造一个深坑,然后在坑洞底部铺上蜿蜒曲折的石块,再把泥土填回去。考古学家还发现埋藏在数层泥砖和数层黏土底下的三处镶嵌拼花图案。

拉文达的主要金字塔矗立在遗址南端,底部略呈圆形。整座塔模样看起来像一个有凹槽的圆锥,塔身有十道垂直隆起的脊骨,中间有沟槽。这座金字塔高100英尺,直径几乎200英尺,总体积大约在30万立方英尺左右——无论从哪一种标准来衡量,它都称得上建筑史上一大巨构。

甚至有这么一种可能:“他们”遗留下来的谜样雕刻品——人们假设那是他们的自画像——根本就不是“他们”制作的,而是出自另一个更古老的、已经被遗忘的民族之手。

果真如此,那么,当我们使用“奥梅克人”这个称谓时,我们指的到底是谁呢?是指金字塔的兴建者?抑或是指那些体格健壮、相貌威严,具有黑人五官特征,为巨大人头像提供原型的神秘客?

幸好,总共有大约50件“奥梅克”雕刻品,包括三尊巨大的人头雕像,被本地诗人兼历史学家卡洛斯·裴里瑟·卡玛拉从拉文达废墟抢救出来。

整体来看,这50件雕刻品可说是一个已经消失的文明遗留下的无比珍贵、无可替代的文化记录——甚至是现今存在的惟一记录。可是,没有人懂得如何解读这些记录蕴含的玄机。

在拉文达出土的一幅非常精致的浮雕,考古学家管它叫“蛇中人”。根据专家的解释,这幅浮雕描绘的是“一个奥梅克人,头上戴着冠饰,手里握着檀香袋,整个身体被一条羽毛蛇缠绕住”。

这幅图像雕刻在一块4英尺宽、5英尺高的花岗石上。图中那名男子坐着,伸出双脚,仿佛在踩前面那块踏板。他右手拎着一个形状像小水桶的器物,左手似乎在操纵某种交通工具的排挡杆。他头上戴的“冠饰”形状怪异,结构复杂。它不仅仅是一项仪式用的礼帽,应该还有某种实用的功能——虽然我们也说不上它到底有什么实际用途。

这幅浮雕的另一个主要角色——“羽毛蛇”,它描绘的是一条身上长翎毛或羽毛的大蛇。羽毛蛇是奎札科特尔的象征,历史十分悠久,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奥梅克人也膜拜(或至少接纳)这位神祗。

这幅浮雕所描绘的羽毛蛇却具有一种独特的气质。现在看来,它不仅仅是一个宗教象征;它那僵硬、严谨的姿态使它看起来几乎像一架机器。

奥梅克人头雕像是诗人卡玛拉从拉文达废墟抢救出来的。它呈现出一个老人的脸庞,鼻子宽阔平扁,嘴唇肥厚,露出两排坚实、整齐的牙齿。老人脸上的神情显示一种古老的、深沉的智慧。两只眼眸凝视着永恒,无畏无惧,一如蹲伏在埃及基沙的那只人面狮身巨兽。

它是用一整块玄武岩雕凿而成,圆周22英尺,高几乎8英尺,重达19.8吨,整张脸孔鲜明地呈现出“具体真实的种族特征”。这尊人头像显露的五官特征,毫无疑问是属于黑人的。

奥梅克人头雕像呈现出一个“真实的”黑人,在五官的描绘上极为精确。这些体格健壮、相貌堂堂的非洲男子如何出现在3000年前的中美洲,学者至今仍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我们也无从判断,这些人头像究竟是不是在3000年前雕刻的。在同一个坑洞中,考古学家也发现木炭屑。通过碳—14鉴定,他们只能测出木炭屑的年代。推算雕像的真正历史,过程复杂得多。

怀抱着这样的思绪,漫步在拉文达废墟奇妙的雕像间,它们仿佛在悄声倾诉远古的秘密——蜷缩在机器中的那个男子的秘密、黑人人头雕像的秘密……最重要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传奇所蕴含的秘密。奎札科特尔这位传说中的神祗,说不定是活生生的真实人物,因为,在拉文达废墟出土的雕像中,除了五官具有黑人特征的那些外,还有一些雕像呈现出白种人特有的容貌:高鼻深目,身材颀长,满脸胡须,身穿长袍……

5.石碑上的神秘人物

1940年,美国考古学家马休·史特林在拉文达废墟进行挖掘,发现了一些极为珍贵的文物,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块雕刻着“蓄胡男子”肖像的石碑。

位于拉文达的古代奥梅克文化遗址,是沿着一条指向正北偏西8度的轴道设计和配置的。这条轴道的南端,矗立着一座100英尺高、塔身有凹槽的圆锥形大金字塔。塔旁地面上有一道类似路肩的边栏,约莫1英尺高,围绕着一个长方形的场地,大小相当于一般街廓的四分之一。考古学家挖掘这道边栏时,出乎意料地发现,它其实是一排圆柱的上半截,覆盖在上面的好几层泥土被清除后,这些高达10英尺的圆柱立刻显露出来,总共有600多根,紧密地排成一列,形成一道坚固无比的栅栏。这些柱子全都用整块玄武岩雕凿而成,从60多英里外的采石场运送到拉文达。每一根柱子重达2吨左右。

干吗要费那么大的气力呢?辛辛苦苦建立这道石栅栏,究竟要保护什么呢?

即使在开挖以前,一块巨石的顶端就已经凸出地面,位于围场中央,比周围的“路肩”高出大约4英尺,陡峭地向前倾斜。石块上面雕刻着密密麻麻的图像。这些图像向下延伸,消失在层层叠叠,厚达9英尺,将这道古代栅栏掩埋起来的泥土中。

史特林率领的考古队花了两天工夫才挖出这块巨石。原来它是一块庞大的石碑。高14英尺,宽7英尺,厚几乎3英尺。石碑上的雕像显示两个人相遇的情景。这两名男子身材都很高大,穿着华丽的长袍和精美的鞋子,趾端微微翘起。其中一个人物面貌模糊,四肢断裂,原因可能是泥沙的侵蚀,也可能是遭人蓄意破坏(这种情形经常发生在奥梅克雕像上)。另一个人物则完整无缺。后者显然是一个白种男人,鼻梁高挺,颏下蓄着一绺飘逸的长须。考古学家惊叹之余,都管他叫“山姆大叔”。

这块大石碑有两件事似乎可以确定:第一,石碑上雕刻的两名男子相会场面,基于某种原因,对奥梅克人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因此,他们才花那么大工夫,建立一道固若金汤的石栅栏,将这块庄严华贵的石碑团团围绕住,保护得十分严密。第二,如同那些黑人头像,奥梅克工匠雕刻这块石碑上的白人肖像时,显然也用活生生的人当模特儿。碑上人物脸部的五官特征是那么的逼真,不可能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拉文达废墟出土的雕像中,还有两尊具有白种人的容貌特征。其中一尊以浅浮雕的方式镌刻在一块直径大约三英尺,略呈圆形的石板上。像中人物穿着类似绑腿的鞋袜,脸上的五官具有明显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种特征,颏下蓄着一绺尖翘的大胡子,头上戴着一顶形状古怪的宽松帽子。他左手挥舞着一幅旗帜或某种兵器,右手空着,横放在胸前。一条花哨的腰带,缠绕着他那纤细的腰。另一幅白人肖像雕刻在一根细长的石柱上,衣着相似,脸上也有胡子。

这些容貌奇特的异乡人究竟是谁?他们在中美洲干什么?他们是什么时候来到中美洲的?他们跟出现在这儿的其他异乡人——定居在闷热潮湿的橡胶丛林中,替奥梅克雕刻家担任模特儿的那些黑人——彼此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奥梅克雕像描绘的那些深目高鼻、满脸胡须的人物,可能是古代活跃于地中海的腓尼基人;早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之间,他们就已经驾驶船舶,穿过直布罗陀海峡,横越大西洋,抵达美洲。提出这个观点的学者进一步指出:奥梅克雕像描绘的黑人,应该是腓尼基人的“奴隶”;腓尼基人在非洲西海岸捕捉这些黑人,千里迢迢带到美洲去。

也许,在哥伦布之前许多年,腓尼基人和其他西方民族真的曾经穿越大西洋。但是有一个问题可以指出:纵横四海的腓尼基人,在古代世界许多地区留下他们独有的手工艺品,却没有在中美洲的奥梅克人聚居地,留下属于他们的任何东西。这儿发现的黑人头像,以及描绘留着胡子的白种男人的浮雕,在风格上、在雕工上,都完全看不出是腓尼基人的作品。事实上,就艺术风格来说,这些强劲有力的作品似乎并不属于任何已知的文化、传统和艺术类型。不论是在美洲或是在全世界,这些艺术品都没有先例。

拉文达废墟出土的艺术品,似乎没有根源……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世间一切艺术表现方式,都有根源隐藏在某个地方。

奥梅克文化究竟从何形成,又如何衰亡?这些历史学家都无从回答,而刻在石头上的日历以及历史,就更难解释了。总之,奥梅克文化隐含着诸多未知数,对它的了解和研究刚刚开始,科学家们不知又要进行多么漫长的努力,才能解开它的谜。

同类推荐
  • 社会文明的标志——化学

    社会文明的标志——化学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处处离不开化学。懂点化学知识,我们对生活会更加明了。服装,尤其是现代的服装,很多都是用化学方法生产制造的人造纤维;人一天需要多少蛋白质,需要多少微量元素,从哪里摄取,化学可以告诉你;进食后,食物如何消化分解,如何进行反应变化,成为人体所需的能量,生物化学可以告诉你答案;哪些物质是有毒的,是致癌的,如何避开这些物质,使自己免受不必要的伤害,化学也可以告诉你。本书从简单的化学知识入手,直白又有趣地讲述了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的来历、用途、种类等。全书深入浅出,集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是一本对青少年大有裨益的化学科普读物。
  • 深海水怪

    深海水怪

    在各国神话故事中都不乏对种种水怪的描述,自古以来,数以千计的人声称亲眼目睹过水怪,并给这些水怪取了许多神奇动听的名字,如“海龙”,“海蛇”,“海长颈鹿”,等等,是确有水怪还是人们在创造新的神话呢?《深海水怪》将试图与你一同揭开这些深海水怪们的神秘面纱。
  • 别让地球抛弃我们:远离垃圾与白色污染

    别让地球抛弃我们:远离垃圾与白色污染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白色污染”,提高人们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自身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的同时,积极制止身边的不良行为。《远离垃圾与白色污染》提倡我们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和篮子,减少生活垃圾,让地球更加美丽!
  • 环保结锦(青少年科谱知识丛书)

    环保结锦(青少年科谱知识丛书)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这套“青少年科普知识”丛书,主要精选现代前沿科技的各个项目或领域,介绍其研究过程、科学原理、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等,使青少年站在当今科技的新起点寻找未来科学技术的契入点和突破口,不断追求新兴的未来科学技术。
  • 人与环境知识丛书:绿色未来,人人有责

    人与环境知识丛书:绿色未来,人人有责

    现代人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但在享受科技进步营造的舒适生活环境时,并没有及时意识到付出的生态代价,结果是人类被迫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地球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人类能把自然看作自己的附属品吗?
热门推荐
  • 撷花致余生

    撷花致余生

    我想把每一个小故事,都化成一朵花,装在我古朴的小匣子里。不论这个故事是好是坏,我都想将这份记忆珍藏永远。
  • 易烊千玺:夏遇秋悲

    易烊千玺:夏遇秋悲

    她喜欢看海,他便陪她看千秋万代;他喜欢她笑,她便陪他一世欢声笑语……他和她,度过青葱岁月。奈何时光蹉跎,道是无情却有情,二人皆卷入一个不可告知的秘密。再见,我亲爱的少年。
  • 洛尘烟逸

    洛尘烟逸

    平凡如一颗尘土一般的叶琦洛,在到来的中学生活里,受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关注,对于男生莫名的吸引力,叶琦洛慢慢自尊自爱。真正成为最美好的她时遇到了他,闪闪发光的一颗金子却不断否定自己价值的秦逸轩。相爱,奋斗,中考结束,他们来到云南,叶琦洛说起了她的往事……
  • 月落浅音

    月落浅音

    世间男子皆为毒物,碰不得也近不得。这是她姨娘时常告诫她的话。无奈世间万物抵不过一个缘字,该来的终究是避不了。她原是隐居于桃林内的兔子精,一场雷劫却让她意外掉入红尘纷争。兴许冥冥之中早有注定,为了那个他,她情愿冒死逆天。奈何所谓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过是过眼云烟。她心心念念为他,换来的却只是一句人妖殊途,将她推向万丈深渊……
  • 易烊千玺的鬼神女友

    易烊千玺的鬼神女友

    易凡,是个胆小鬼,因为奇怪的血统能看的见鬼,所以没有人愿意和她做朋友,只有莫小雯,之后她被鬼附身,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色女,天哪,易烊千玺居然爱上了她!
  • 三七兵团

    三七兵团

    我们是一支队伍,一支被组织严密保护的队伍(每次行动打马后炮的)。我们还是一个家庭,一个随时都会有新成员加入且永不会拒绝的温馨大家庭(组织下派塞人,不要也得要)。我们不受任何拘束,我们向往也紧握着自由。我们会自卑,也会骄傲,会胆小,也会蛮横,会放荡,也会斯文,会儒雅,也会粗俗。可以说我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们一直是我们自己。可是有一点,就是随意时不要碰上看自己不顺眼的人。我们这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三七兵团,简称三七。我们是正规军,即便训练在领地的拐角旮旯里,我们也是兵。所以在这里,你仍旧要服从命令。而且你的直属长官只有一人,你可以选择是哪一个,也可能被选择到哪一个。在这里,我们永远是公正的。只要你有能力,只要你不会无辜惨死,只要你冲锋陷阵愈挫愈勇,只要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无论你拥有多么粗俗多么猥琐多么上不得台面的技能,你都是精英。
  • 凤凰纹章

    凤凰纹章

    缠绕千年的爱恋,纵贯古今的仇恨。主角破解神秘纹章,征战南北,登鼎王座。花花作品第一部,保证完本,谢亲支持!!
  • 男配他金主是我

    男配他金主是我

    【1v1+宿主吊炸天+甜宠无虐+助男配走向巅峰】【男配其实才是我们的男主!!!】系统中的精英系统绑定了宿主千零。从它搜索宿主资料,发现满大屏幕除了性别都是问号时,就知道这个宿主不简单。到后来,系统看到小可怜男配在宿主帮助下走(毁)向(天)巅(灭)峰(地),就知道这个宿主是个狠人儿。现代女:这个小姐姐好帅我要嫁给她。古代女:小女子不才,未得姑娘青睐。星际女:八台飞船去迎接,我要找小姐姐去。系统:?????男主和众渣渣:让我去死。千零:我什么都没干(微笑)。陌衍#我深陷黑暗,你是我唯一的救赎##没了你的世界,不用存在了##求求你,别离开我#我爱你,胜过千言和万语。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北宋大忽悠

    北宋大忽悠

    死刑毒贩王英穿越回北宋,立志做个有益国家有益社会有益人民的人,不料却成了一个大忽悠。驱鬼,治病,开餐馆。子弹,枪支,筑碉堡。开黑,撩妹,惩大佬。并宋江,平方腊,征大辽,吞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