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87800000027

第27章 改革与革命的关系

改革与革命都是社会修复机制在起作用,革命是偶发性的,改革则是常态性的。一个社会要进步,可以没有革命,但不可以没有改革;一个社会也只有建立起良好的自我调节机制,通过不断的、有效的自我改革,才能够实现良性运转。

一、改革与革命的区别

论起改革与革命的不同之处,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又不简单。从概念上看,改革就是体制创新,依照程度深浅不同,它包括改良式的,也包括社会转型式的。革命大体也有两种,一种是“改朝换代”,就是《易经》中说的“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另一种解释,按《辞海》的意思是人们改革社会的重大变革,即是社会革命。

若是论改革与革命实际表现出来的差别,一般而言,“自上而下”是改革,“自下而上”是革命。之所以是这样,原因无外乎:改革是由统治者或执政者主导的,革命则是由被统治者掀起的;改革不更迭统治者,革命往往要更迭统治者;改革的过程一般有控制、有秩序,革命则常常会出现无控制、无秩序的现象;改革多数情况下是非暴力的,革命一般伴随着暴力和破坏;改革是一个长期、深刻的社会变迁过程;革命往往是短时间和直接的、形式化的社会突变。

改革的基本形式是“自上而下”,或者说改革就是“自上而下”的。纵观中外历史上的改革运动,可以看出,但凡推动社会前进的,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的。这不是偶然,因为要进行社会改革,一方面,要有一批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杰出人物,他们能了解国际大势,能熟悉本国国情,又能根据本国的特点来制定改革的措施与策略。另一方面,只有改革家们执政或者是依靠当权的统治者,才能推行其政治主张和改革方案。这就决定了改革必然是“自上而下”的操作过程。没有先知先觉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是提不出社会改革方案的,而没有国家权力作为驱动杠杆,再好的改革方案也只能束之高阁。所以,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逻辑上讲,改革与“自上而下”都是天然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自上而下”只不过是改革的外在的表现形式。如果否认了“自上而下”,也就否认了改革本身。

中国从商鞅变法到戊戌变法,再到当代改革,无一例外都是自上而下的。以戊戌变法来说,没有“自上而下”,就不可能有戊戌变法,不可能有百日维新。没有光绪皇帝的支持,别说百日维新,一日维新都不可能。

世界上从英国“光荣革命”到彼得大帝改革,到凯末尔改革,再到当今印度、越南等国发生的改革,与中国一样,在形式上也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如果相反,试图“自下而上”的变革社会,推翻现政权,那就是革命了。辛亥革命即是这样,由一些忧国忧民的中下层知识分子,策反部分新军发动的革命。1949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也是这样,是由部分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下层知识分子,发动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进行的革命。横向去看世界,各国自下而上的革命就更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都是震撼世界的典型的革命。

二、改革与革命的联系

当人们谈论改革与革命关系的时候,常常很难将其截然分开。改革与革命并非像油和水那样界线清楚,有的时候改革就是一种革命,有的时候疾风暴雨的革命会演变为和风细雨的改革。邓小平就把改革提升到了革命的高度,他说:“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从性质上看,改革与革命都有可能会是社会性质的根本变革。改革有走向社会根本转型的,当代俄罗斯改革、中国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凯末尔的改革都是这样。革命有推动社会转型进步的,如法国大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也常常有导向复旧的,如中国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农民起义,阿富汗塔利班夺取政权后的极端的回归伊斯兰法。

俄罗斯在前苏联戈尔巴乔夫时期是改革,谁也没想到的是,苏共主导的改革最后变成了和平革命,演变为革自己的命,推翻苏共及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西方式议会制和多党制民主政体后,在叶利钦领导下虽然还叫改革,但性质上完全是一种制度转轨。当代俄罗斯剧烈的社会变迁,是历史上少见的,应该没有疑问地断定,它是改革也可以说是革命。

中国戊戌时期的维新派提出的君主立宪改革主张,与后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提出的民主共和主张并无实质区别。戊戌变法仿效西方现代社会制度的性质是显而易见的,它与辛亥革命一样,都是企图建立西方式政治制度,使中国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实现一番变革,朝着现代化方向前进。只是戊戌变法采取了和平的方法,而辛亥革命则采取了暴力手段,它们只是方法不同,而不是目的殊异。至于康有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孙中山主张实行民主共和,这不过是实行何种政体的分歧,而不是国体的分歧,其实质都是西方民主政治。政体不同而国体相同的情况,就是在现时的世界政治生活中也不乏其例。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英国,迄今仍实行君主立宪政体,但世界上没人会否认它的资本主义民主政体性质。

1905年曾经发生了两件大事,清王朝在北京宣布废除科举和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虽然在人们的认知中,前者属于改革,后者属于革命。但就对后来中国社会的影响而言,无疑都是社会革命的标志。科举制度废除后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不可低估。正如美国学者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所指出:科举制度曾经是联系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纽带,它维持着儒家学说在国家中的正统地位,是授予特权和打通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手段,构成了社会理想的中国模式。它的废除,使整个社会失去了特有的制度体系。这一变革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给中国社会所带来的深远影响绝不亚于一场革命。

中国改革开放更是一次革命了。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走向现代市场经济,走向产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而且这种社会变迁还在持续、还在深入。

从方法看,改革与革命都既有可能是暴力的、流血的,也有可能是和平的。改革有流血的,如中国的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革命也有不流血的,如英国“光荣革命”、苏东剧变、当今中亚国家的“颜色革命”。传统的观念认为,凡是“革命”一定要使用暴力,武装夺取政权,否则,便不成其为“革命”;凡是改革一定是旧制度的修修补补,是为了延续维护旧制度。这种观念是一种教条主义,与事实相距甚远。只不过通常情况下,改革是和平性质的居多、修修补补性质的居多,革命是暴力流血性质的居多、形式上破旧立新的居多。

对于革命出现暴力和流血现象,人们一般都能理解。改革其实也是同样。任何改革都必然会触动、损伤一些当权者的既得利益,在一定情况下,也会有流血的情况发生。中国戊戌变法尽管采取的是和平手段,但仍然出现了流血。

日本的明治维新派最初也打算依托旧的封建政权和平改革,但现实打破了他们的希望,最终是靠武力解决问题的。1859年10月,幕府的实际统治者井伊直弼采取高压手段,将要求改革的反对派大批逮捕,处死了著名的反对派领袖吉田松因,这就是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安政大狱”。作为报复,“尊王攘夷”派武士们加紧展开倒幕活动,1860年3月,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在江户的樱田门刺死井伊直弼。至此,双方摊牌。幕府一反过去的怀柔政策,先后于1864、1866年两次发动讨伐维新派的战争,维新派进行了英勇抵抗。维新派对幕府的致命一击,是在1868年的“戊辰战争”中。这年1月,幕府为击败维新派,再次诉诸武力,他们兵分两路,由大阪向京都进发,分别前进至伏见、鸟羽两地,与维新派军队发生大规模战斗,幕府军死伤4700余人,倒幕军死伤3500余人,这在日本近代史上是空前绝后的战斗。明治维新不单是依托武装做后盾,而且也是靠枪杆子流血牺牲打出来的,与通常意义上的革命没有什么差别。

三、不能以一次成败论证道路的合理性

在历史的进程中,改革和革命总是相伴而来,在不同的历史场景中交替扮演着社会变迁的主角。选择改革还是选择革命,是由具体的历史条件所决定,不可能凭人们个人的好恶,按照人们个人的主观意志而决定。同时,决定改革与革命成败的因素实在是过多,也过于复杂。所以,不能拿改革或革命的一次成败,论证其道路的合理性。

一个国家是选择改革还是选择革命,道路是否合理,只能用一种“大改革观”,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段中比较观察。过去有一种历史理论,热衷于以一次成败去评论戊戌变法,评论辛亥革命,借而断言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主流接轨的道路不可行。

回顾戊戌时期,在当时的国情环境下,具有历史可行性和合理性的只有变法维新。有一件史实足以为证,孙中山当时也曾给李鸿章上书,吁请改革,只不过李鸿章没有理睬。所以,选择“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是不以康有为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但改革同革命一样,也存在失败的可能性。过去的主流观点偏爱于革命的形式,因而也就影响到对变法道路的评价。特别是戊戌变法失败的事实连同变法的道路,被一齐作为变法没有前途的佐证,用失败的结果来论证其学习西方的改革行不通。历史事件的成败结局,当然有对事件本身诸方面价值的检验作用,但它是相对的,而不应该把它绝对化。

同样,过去的一种观点也拿辛亥革命的失败结局,论证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行不通。问题是,孙中山的武装革命是以民主、共和做号召掀起的,如果不能用辛亥革命失败的结果证明孙中山的武装反清不可取,又要用其失败的结果证明学习西方民主的道路不可取,那么,很明显当中是有矛盾的。显然,用辛亥革命的一次失败,来论证其道路的合理性,是把历史问题简单化了。这么做是一种典型的机械论,它可能会把人们的历史认识引向歧途。

如果以一次成败论证道路的合理性,那么对法国大革命及其以后的道路就不知该作如何评价了。法国走过的历史弯路不比中国少,自法国大革命以后有近百年时光,在君主制与共和制之间来回跳跃,不断地在失败中品尝苦果。他们用少见的热情与想象力去尝试各种政权组织形式,甚至还设计出了巴黎公社这样的理想国。同时,他们也是缺乏稳定性和耐心的民族,他们热衷于打街垒战,热衷于把一个又一个不好的政府拉下马来,又把一个又一个首脑送上政治舞台,昨天在喊“共和万岁”,明天却又会喊“皇帝万岁”。1789年之后不到100年的时间里,法国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革命,两个帝国,两个王朝,三个共和国。它们是:1789年革命,1792年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波拿巴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1815年复辟的波旁王朝;1830年建立的7月王朝;1848年革命建立的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年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建立的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革命建立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社会制度几乎是10余年必一大变,法国的土地成了一个人类政治哲学的大实验场,巴黎的街道成为一次次起义、暴动、革命、政变的见证。

二战后,法国又相继于1947年建立了议会制的第四共和国、1958年建立了总统制的第五共和国。从第一共和国到第五共和国,一个国家历史上反复折腾了5次,出现5个共和国,这在全世界都是再难寻找的。建立现代民主政体的艰难和法兰西命运的曲折由此可见一斑。如果随便地拿其中的任何一次政治折腾下结论的话,那么法国的历史就不知该如何书写了。

对改革或革命,都“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尤其不能以一次成败论英雄。革命最终取得了成功,但革命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次失败。为什么改良只尝试了一次就可以断言其必然不能成功呢?”历史的辩证法证明,一时一事的失败,并不必然否定其历史的合理性。法国折腾了200多年,才成为一个成熟的现代国家,它的发展方向和道路的合理性,世界上无人质疑。对于中国人而言,也需要理性地面对历史。

同类推荐
  • 锦城春寒暖黄昏

    锦城春寒暖黄昏

    这个纷乱的世道,善恶谁又能分得清?自幼一起成长的同乡三人,在灾荒后各散东西,当他们再重聚时,谁还能保持初心?抱负与价值观的冲突,因为执着,我们得到了一些想要的,却又失去了一些不想失去的。大奸大恶,大仁大义,不过一念之间。一切的一切,终究会困着在红墙之内,腐烂于岁月当中。
  • 华夏之帝国风云

    华夏之帝国风云

    未知的大陆,众多的部落,诸侯争霸,风云变幻;政治斗争,经济角力,外交争锋,军事搏杀,江湖纷争;智谋,权谋,阳谋,阴谋,爱情,亲情,友情将一幕幕围绕着各自的野心展开,又是谁能在最后的苦斗中笑到最后,成为开天辟地第一帝;而主角那如迷一般的身世又会带给这个世界怎样的变化,他又能否真正觉醒,如果觉醒,主角又该如何面对,何去何从;
  • 水花崖

    水花崖

    本书以武乡建党到抗日战争这段光辉的历史为背景,以郭水瀛这个艺术人物的传奇故事为主线,通过主人翁曲折的爱情故事和坎坷的革命历程,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了武乡的革命历史故事。
  • 医馆笑传之朱复

    医馆笑传之朱复

    朱复穿越大明京城与一群看似逗比的医馆伙计、阴差阳错和来自东厂西厂的杀手一起,组成了一支神奇的探案小分队。他们齐心协力破获了一件件迷案揭秘朱复身世的故事
  • 大唐第一长子

    大唐第一长子

    新书《李佑的大唐》贞观九年,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崩于垂拱殿。而在临死前,李渊说出一个天大的秘密。也是贞观九年,一位现代驴友李战在蓝田县天顺山游玩,被一道闪电劈到了大唐。一个神奇的融合,李战成为了李战,拥有两个时代的记忆,且看李战如何在贞观年间混的风生水起。只是越到后面李战身世突然曝出...我居然是大唐皇长子!!!
热门推荐
  • 一路向婚

    一路向婚

    管佩是个打羽毛球的,他从来都不相信缘分这个东西,直到他遇上了代玉。第一次她求他帮忙,后面有个坏人在追她。第二次她还是求他帮忙,那个她口里的那个不认识的坏人原来是她父亲,只是不同的是这次是她准备拒婚。代玉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个无底洞,反正她的命不好,但是运气不错,大街上抓住一个男人,抓得紧紧的,说她不要脸也好,请他帮忙,她要读书。管佩是觉得好笑,凭什么,别说熟了,就连认识都不认识,张口就管人要钱?这个世界还有这样的人,但他为什么就同意了,是一时脑子发卡了,还是在意她说的那句以身相许的话?总之后来管佩发现代玉就是个坑,而他却不愿意爬出来
  • 很经典很经典的食疗1000方

    很经典很经典的食疗1000方

    该书由邓明鲁、夏洪生、段奇玉等主编,将食疗在临床上的经典实用方剂辑集成册。现在,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更高了,对饮食的要求也更精了。为了帮助人们掌握食疗,运用食疗,更好地为健康服务,我们组织了具有多年教学和临床经验的著名专家、学者,将食疗在临床上的应用方剂辑集成册,分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进行了极为详尽的论述,其宗旨是指导读者利用食物参与疾病的辅助治疗和保健。本书通俗易懂,科学严谨,集营养、治疗、预防于一体,是一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食疗专著。
  • 穷与游

    穷与游

    因为一个棋局,少年踏上了征途。“我是个好人,我要拯救世界!”漫长的岁月,他见过无数的人山海变迁,唯一没变的只有容颜孤独相伴,冷眼旁观这是个瞎眼乞丐一路向东的故事,后来他回到了起点,最后他葬于那里,长眠魂土,三尺之下。
  • 斗破苍穹之再世炎君

    斗破苍穹之再世炎君

    斗破苍穹之再世炎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曾经的萧炎汗出国如此令人热血沸腾的话语,但是当时间再度重来,当萧炎不再是那个热血男孩,另一个灵魂获得了这一次重生的机会,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抉择,不同的未来。斗破,已经不仅仅再是那本简简单单的小说,当它变成活生生的世界呈现在你的面前,你才会发现自己的无奈与悲哀。但是,路是人走出来的,无论如何,既然做出了抉择,那么就要一往无前的继续下去。
  • 舞蹈艺术(上)

    舞蹈艺术(上)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千古第一情种柳永

    千古第一情种柳永

    本书讲述了柳永的一生,内容包括:初露锋芒的少年柳永、风流潇洒的青年柳永、艰难跋涉的壮年柳永等。
  • 在魔术世界的科学家

    在魔术世界的科学家

    白陌是22世纪的科学家,在设计出人工智能拉普拉斯妖以后,试图解析世界本质的时候,结果被一道雷给劈下来,传送到了异世界……谁说魔术世界不能有科学家,我,白陌,表示我还相信着科学。真香……
  • 从钻木取火开始的造物主生活

    从钻木取火开始的造物主生活

    “加入一点氮磷钾...”“嗯...还缺一些组成骨头的钙。”“哈哈哈!出来吧,你的名字就叫...”
  • 书穿之你好,忠犬总裁

    书穿之你好,忠犬总裁

    不就是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吗?不就是闭眼伸了个懒腰吗?怎么就穿越?还是书穿到自己写的唯一一部总裁小说里!不,不仅是书穿,还和自己原来的世界合并了!幸好合并了,咱还是有靠山的!这是一个语C圈逗逼写手的故事。我管你是女主女配还是炮灰,遇到你娘我,就要把咱这恋前冷酷恋后忠犬的儿子让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