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85300000012

第12章 不见水流的银河

1.银色的河:一个巨大的恒星系统

我们所看到的银河,只是银河系在天球上的投影。那么,银河系是什么呢?银河系是一个巨大的恒星系统,它是由大约14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际物质组成的庞大的物质体系。我们所在的太阳系本身就是银河系中的一员,所以我们是看不到银河系全貌的。但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分析银河系的结构和形状。第一个做这项工作的是英籍德国天文学家赫歇耳,他计算了若干天区内的恒星数目,进行统计研究后,于1785年绘制了最早的银河系结构图。

今天我们知道的银河系总体结构大致是这样的:

银河系的主体像个铁饼,叫“银盘”,直径约10万光年;银盘的中心平面叫“银道面”;银盘中间鼓出来的一大块,叫“核球”;核球中间有一个特别密集的区域,它是银河系的中心,叫“银心”。银心直径大约是5光年,这里是银河系中最“秘密”的区域,也是恒星高度密集的区域,它的质量相当于1000万个太阳质量。

围绕银心从银盘内甩出了4条“旋臂”,我们人类所在的太阳系就处在其中一条旋臂上。

目前,银河系内已经发现的旋臂有:英仙臂、猎户臂、人马臂,还有距银心较近的所谓3000秒差距臂,太阳就在猎户臂的内侧。通常,旋臂内的物质密度比臂间约高出10倍。在旋臂内恒星约占一半质量,剩下的一半物质是气体和尘埃。旋臂的典型厚度只有150秒差距,由于旋臂中多有亮星,照片上的旋涡结构是非常明显的,因此银河系和有类似结构的星系都称为旋涡星系。

银河系由许多次系组成,各个次系在空间分布、时间运动和物理特性方面互有区别。银河系次系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扁平次系,例如O型星次系、B型星次系、经典造父变星次系和银河星团次系等,它们高度集聚于银道面两旁,形成扁平状的系统。第二类是球状次系,如天琴座RR型变星次系、亚矮星次系和球状星团次系等,它们以银河系中心为集聚点,形成球状系统。第三类是中介次系,介于扁平次系与球状次系之间,如新星次系和白矮星次系等。

银河系恒星大部分是成群成团的分布,据统计推算,银河系应有18000个银河星团和500个球状星团,由于受观测技术限制,迄今仅观测到球状星团132个,银河星团1000多个。除了恒星外,银河系内还存有大量的弥漫物质,即气体和尘埃。它们除聚成星际云,高度集中分布于银道面附近外,还广泛散布在星际空间。银河系的质量为1.4×1011个太阳质量,其中恒星约占90%,气体和尘埃组成的星际物质约占10%。

太阳系是银河系的重要成员,是一个“行星系”。它由太阳、9颗行星、数十颗卫星、1000多颗小行星,以及4000多个彗星和流星体、行星际物质构成,在太阳系中,太阳是中心天体,也是一个恒星,位于银道面以北约8秒差距处,距银心约为3万光年,率太阳系以每秒250公里速度绕银心运转,约2.5亿年转一周。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其强大的引力牢牢地控制着整个太阳系,使太阳系内的其他天体绕太阳公转。太阳系的9大行星分为性质不同的三类:类地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有木星和土星;远日行星有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9大行星都在接近同一平面的近圆形轨道上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它们具有轨道运动的共面性、近圆性和同向性。

2.银河系的中心,肉眼看不见

每颗恒星在太空中的运动都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横越我们视线的运动,即“横向运动”,它可以由恒星的“自行”计算出来;一是朝向或离开我们的运动,称为“视向运动”。它可以根据光谱的位移确定。对于不同的恒星,这两种运动的组合情况当然会有所不同。但是,如果你观测大量的恒星,那就可以认为它们的平均视向运动大致等于其平均的横向运动。

1913年,丹麦天文学家赫兹普隆研究了某一星团中不同造父变星的光谱,测定了它们的视向运动速度,然后求出其平均值。他又观测了这个星团中恒星的微小“自行”,并且假定造成这些“自行”的平均横向速度就等于平均视向速度。那么就可以计算出星团中的恒星必须离我们多远才会呈现出如此微小的“平均自行”。

就这样,赫兹普隆确定了某些造父变星的距离。于是如前所述,所有其他造父变星的距离也都能测定出来。沙普利将这种测量体系应用于球状星团,在1920年得出结论:这些球状星团集中在一个中心点周围。

这个中心点正是银河系的中心。20世纪30年代,人们确定银河系的跨度达100 000光年,由数以千亿计的恒星组成。太阳不是处于银河系的中心,而是在它的外围。球状星团在天空中的分布之所以看起来偏于一边,乃是由于我们自己在银河系中偏于一边的缘故。因此,当我们朝人马座方向望去时,我们的视线要穿过77 000光年的一厚层恒星,而在相反的方向上,则仅穿过23 000光年厚的恒星。但倘若果真如此的话,银河各处又为什么几乎都一样亮呢?

原来,在群星之间存在着许多气体和尘埃。它们像雾一样吸收着光线,使人们看不见它们背后的恒星。这种气体——尘埃云散布在整个银河系内。它们使我们无法看见银河系的中心,当然也更无法看见银河系中心彼侧的那些部分。事实上,我们看见的仅是银河系中邻近我们的某个范围,而我们自己又正好位于这个范围的中央。这便是银河在各个方向上看起来几乎都一样亮的原因。多亏了球状星团,才使我们即使看不见,也还能推知整个银河系的巨大范围。今天的测量精度比20世纪30年代又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我们知道:银河系的直径约为85 000光年,太阳差不多正好位于银河系的对称平面上,与银河系中心相距约27 000光年。

3.美丽的亮星云和神秘的暗星云

用肉眼可以看到的星云是猎户座大星云。冬夜,猎户座高悬南天,猎户座中间三颗恒星排成一条线,想象为猎户的腰带,在腰带下方悬挂的宝刀上,即在猎户座星处,有一片模糊的光斑,这就是猎户座大星云。用望远镜观看,光斑并不像银河系或其他旋涡星系那样分解为颗颗恒星。光谱的观测表明,它真的是一团稀薄的气体,这些气体物质发射出淡绿色的光芒,形成一个不规则的云块,包围在由四颗像宝石一样闪光的恒星组成的不规则四边形之中,构成了星空中最美丽的天体之一。它离我们只有约500秒差距远,直径约5秒差距,主要由电离的氢所组成,发射出由氢、氦和氧的发射线组成的光谱,估计猎户座大星云的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300倍。

像猎户座大星云这样的天体本身是不能发光的,50多年前哈勃发现,在每一个像猎户座大星云这样的天体附近,必定有一颗非常炽热的蓝白色的恒星。星云发光是这种恒星的光芒照耀的结果。

亮星云在热星照耀下的发光过程大致如下:恒星发出的光子轰击着星云中的原子。低频光子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波长短于9.12×10——8米的紫外光子会使氢原子电离,即使外围电子与氢原子核分开。电离后,带负电的电子不容易与带正电的离子重新复合,因为星云物质十分稀薄,自由电子往往要奔跑几天甚至几十天才能遇上一个氢离子并与之复合,因此亮星云的周围永远都存着一个由电离氢组成的区域,称为电离氢区。

自由电子与氢离子的复合会发射光子,光子的频率取决于电子达到的能级。如果光子能量较大,它会被另一个氢原子吸收,使后者激发或电离,只有较低能量的光子才能从星云中逃逸出来。因此,每一个紫外光子最后总会变成一个红色光子和一些波长更长的光子,这就是我们观测到的包含氢发射线的星云光谱,上述过程称为荧光过程。

炽热恒星的紫外照射,还会加热电离氢区,一般中性氢区的温度为绝对温度的100K左右,而电离氢区的温度一般达1万K,在这样的温度下,粒子间的碰撞可以把一些重元素离子激发到亚稳状态,处在高能态的离子是不稳定的,会很快发射光子返回低能态,但在亚稳态发射光子却需要长得多的时间。在地球实验室中,即使在理想的真空条件下,粒子间的碰撞仍很频繁,粒子难以有足够长的时间停留在亚稳态,也难以发出相应的谱线。因此,这种谱线称为禁戒谱线。但在星云中物质密度很低,每立方厘米体积平均只有10个到1000个粒子,粒子间的碰撞十分稀少。于是,在这种特定条件下,亚稳态可以维持足够长的时间,并产生禁戒谱线。结果星云的禁戒谱线不但可以产生,而且可以非常强,几乎与氢的谱线差不多强,这个结果的原因不难理解。正是电子使一些重元素离子激发到亚稳态,但同样是电子又可以使亚稳态离子经碰撞返回基态,难以长时间维持。因此电子密度足够低是产生禁戒谱线的条件。另一方面,电子密度低将使它和氢离子复合的过程不易发生,从而减少了氢谱线的强度。于是,虽然星云中氧离子数目比氢离子少1/1000,但是1927年鲍恩却在星云光谱中观测到与氢谱线差不多同样强的两条电离氧的谱线(4.959×10-7米和5.007×10——7米)。由于很长时间内人们无法解释这个事实,就把它归结为星云中某种神秘元素“气云”发出的辐射。对气云 谱线的解释再一次证明,“天上”和“人间”由同样的物质组成,遵循同样的物理规律。

在很多发射星云附近都有炽热的O、B型恒星,这并不是偶然的巧合。现在知道,恒星正是由星云物质凝聚形成的。亮星云正是刚刚诞生的年轻恒星的摇篮。这些星云往往在银河系的旋臂附近,形成旋臂的密度波压缩星际物质,迫使星云凝聚成为恒星。猎户座大星云就是这样一个恒星的摇篮。照亮它的一些恒星的年龄还不足50万年。用红外观测可以透过气体和尘埃而看到星云的内部,发现其中有一个恒星“婴儿”,它的年龄竟只有2000年。

除了亮星云外,还存在暗星云,当星云背后有很多恒星时,星云会部分或全部挡住恒星的光,结果会在亮的背景下出现一片暗云。有的星云还可以反射附近恒星的光芒,称为反射星云。

恒星处于垂死阶段时,会抛出外层气体,形成蛋圆形的电离区,因为外形与行星相仿,所以称作行星状星云。恒星死亡后也会由超新星爆发而形成云状超新星遗迹,向外发出射电辐射甚至非热的各种辐射。

但是,由星际物质形成的星云本身并不能发光,上述种种情况都需要有某种其他天体来照亮它,没有其他天体的帮助,就无法用光学方法研究它们。星际物质的分布很不均匀,有时可以更稀薄地分布在恒星之间的广袤空间之中,密度可低到每立方厘米只有一个粒子,即原子之间的距离是它本身大小的一亿倍。尘埃总是和气体在一起,但尘埃颗粒比气体更稀薄,由于它们对研究恒星演化和星系性质十分重要,所以需要寻找更有效的研究方法。

同类推荐
  • 科学伴你行——科学征程

    科学伴你行——科学征程

    本书主要列举了一些著名科学家的光辉事迹、重大发现或发明,同时又列举了一些科学与神的较量的故事。
  • 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让青少年热爱科学的故事

    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让青少年热爱科学的故事

    为了激发广大青少年朋友对科学的热爱,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让青少年热爱科学的故事》。这些小故事中既有讲述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是如何通过努力学习并最终成才的,也有讲述对人类生活影响巨大的发明是如何诞生的。希望广大青少年朋友读了此书以后,也能够像书中的主人公那样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科学……
  • 科学伴你行——生命的摇篮

    科学伴你行——生命的摇篮

    随着历史车轮的运转,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本套书内容涉及科技、经济、环境和人类文明进步等与生活协调、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既体现了高深的学术造诣,又具有坚实的人文底蕴,旨在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会、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
  • 数字化与人类未来(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数字化与人类未来(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人类社会的繁衍生息离不开海洋。正是在促进民族富强和人类和谐繁荣的责任驱使之下,我们完成了动物与海洋、植物与海洋、宝藏与海洋、科学与海洋、海洋中的食物链、揭开神秘大洋的面纱等编撰,以进一步帮助广大青年朋友丰富海洋知识,增强海洋意识,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
  • 科学文库——搜索空中精灵

    科学文库——搜索空中精灵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森林医生、巨嘴鸟、飞行“海盗”、捕鱼能手、空中猎手、百鸟之王、东方宝石、长寿之神、世界上最小的鸟、夜间捕食者、捕鼠能手、啼血的杜鹃、飞鸟之王、最重的飞鸟、优雅的舞者、美丽的天国鸟、红嘴犀鸟。
热门推荐
  • 偎翠依红

    偎翠依红

    他是皇帝器重的王爷。她是卑微的厨娘。他为了娶到她征战沙场,错过了与她见最后一面。她逃过一劫,隐性瞒名,只为好好活着。不想,缘分使然,又遇见他……
  • 正一月下魂

    正一月下魂

    在一个江南水乡的青城镇,奉师傅之命下山正一教道士青浪来此给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韩三爷祝寿,发现这个地方,有了被桥姬所束的叶念春,还竟然然发生了命案,韩三爷之子身死,又有百名平民亡命,在那清河底,无数的空洞眼睛望着河上,这是人为,还是鬼魅做祟。这安静和祥的周镇,还会恢复原样吗?不知不觉中他竟然发现这些妖魔鬼怪的背后竟然有更大的秘密,各路势力纷纷上场,他们究竟是什么,青浪对善与恶有了纠结。
  • 超神大梁帝国

    超神大梁帝国

    主人公墨梁出身豪门,但是一个科学怪才。但是由于家族原因送他出国留学接管家族生意。就在一次异国旅行的途中,穿越回到石器时代。辉煌的超神人生开始了……
  • 距离从未很远

    距离从未很远

    闲人无聊瞎写,请多见谅,空闲时间不是很多,有空就续写
  • 我真是大魔王

    我真是大魔王

    我穿越了,成为了举世恐惧的大魔王,我的麾下有九大强者。我的愿望很朴实,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逍遥快活就行,没想到却一步一步被逼着,走上了统治世界的道路。
  • 来自虚空的救赎

    来自虚空的救赎

    黑暗吞噬了谁的心智?绝望沾染了谁的灵魂?当栽赃、羞辱、欺骗、嫌弃接踵而来。当身边再无友善的伙伴。当孤独到被全人类所抛弃。“果然,无偿的付出最难获得回报,既然这样,那还不如做我自己。”
  • 创神翎

    创神翎

    本作纯YY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屌丝的逆袭

    屌丝的逆袭

    那些对我冷眼、嘲笑的人,赶快祈求得到本帅哥的原谅,因为屌丝逆袭现在开始了!
  • 逐问

    逐问

    本是平凡简单的一生,谁曾想被迫进入了未知修仙的世界。“如果这些问题没有搞清楚,就算让我做玉皇大帝我也不会高兴的”。
  • 霸总他可盐可甜

    霸总他可盐可甜

    一场阴错阳差的意外,令两个人灵魂互换。夏澜本是一个柔弱可欺的女子,曾经的她算是人善被人欺。当他们灵魂互换后,霸道冷酷邪魅总裁附身,顿时逆袭,达到人生巅峰。曾欺她辱她的阴险憎恶之人,瞬间在她面前被虐成了渣渣。而那位曾经叱咤风云的霸道总裁突然也是性子大变。旁人给的印象就是这位大BOSS怎么变得如此阴柔不定起来?……某天,温柔的总裁轻声的与之商量着道:“你这么厉害,不如以后连孩子也帮我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