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82900000035

第35章 收复襄阳

自从南宋建立政权以来,这还是第一次主动出击,因此岳飞的内心十分激动。朝廷为此还作了周密的军事部署:命韩世忠屯兵泗上;命刘光世出兵万人向陈、蔡进发,作为右翼,配合岳飞;还命川陕宣抚副使吴玠出兵进攻在陕西的伪齐军,以分散敌人力量。

绍兴四年五月初五,岳飞大军过江后,直抵郢州城下。但是这个时候又出现了军粮短缺的状况,将士们每天只能吃两顿饭。岳飞却很有信心,说第二天一定要破城。

伪齐的郢州知州荆超骁勇善战,有“万人敌”的绰号,在城内固守。岳飞开始使用的劝降的手法,但是荆超拒绝投降,无奈之下,只好拉开了战争的序幕。

岳飞命张宪责问荆超为何叛从刘豫,荆超的军师刘楫恬不知耻地回答:“今日各事其主,你不要多说了!”对如此无耻的叛贼,岳飞怒不可遏,下令攻城后生擒刘楫。第二天黎明攻城,士兵搭人梯登上东北角的敌楼,攻进郢城,杀敌七千多,荆超投崖而死。刘楫果然被活捉,岳飞喝令他面朝南跪下,责之以大义,亲自处决了这个败类。第一仗旗开得胜,收复郢州。郢州城中,敌尸遍地。岳飞乘胜分兵两路,张宪和徐庆率军朝东北方向进攻随州,岳飞本人率主力往西北方向猛扑襄阳府。

张宪、徐庆攻向随州。伪齐守将王嵩顽抗一个多月,随州城未能攻克。刚加入岳飞军的牛皋主动请战,提出三天内把城攻下。诸将以为勇谋兼备的张、徐两将军都久攻不克,猛将牛皋不过是口出狂言。牛皋作战勇猛,加上这一带抗金又有张、徐两将的配合,果然三天的口粮还没吃完,牛皋便和张宪、徐庆合力攻下了随州城,歼灭伪齐军五千人。王嵩被俘并押赴襄阳府处斩。论功行赏时,牛皋归头功于张宪。他诚恳地说:“我心里想到的是国家大事,别无争功较长的意思。”

当时,岳云才十六岁,也参加了攻随州城的战斗,他手持两锤,重八十斤,左右挥击,英勇杀敌,首先登城。当时的将领往往在立功将士的名单中,夹带自己的亲属,冒功领赏。岳飞鉴于儿子去年无功受禄,问心有愧,所以正式上报时,只报了岳云一份战功。官兵见岳飞如此地公正,不但没有异议,反而赢得了将士们更多的尊重。

襄阳府是伪齐准备大举南下的大本营,由主将李成亲自驻守。李成取荆湖、下江浙的计划已成泡影,面对着岳家军雷轰电击般的兵威,面对着荆超军一日之内覆没的前戒,他再无勇气拒守,只得仓皇逃遁。五月十七日,岳飞兵不血刃,凯歌入襄阳。

同对付李横北伐一样,这个时候刘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急急忙忙地调度兵力,并向金人求助。金国派去了一部分的金兵作为支援,集结在邓州东南的新野(今属河南)、龙陂(今河南郏县东南)、胡阳(今唐河西南)、随州的枣阳县以及唐州、邓州,加上李成逃到新野的部队,号称三十万大军,企图反扑夺回襄阳。

岳飞命令岳家军统制王万和荆南府镇抚使司统制辛太守住清水河,以引诱伪齐军进攻。但辛太怯战,竟然私自逃到了峡州宜都县(今湖北枝城)。

但是王万没有退却,六月五日,王万军与伪齐军交战后,岳飞亲率主力,配合夹攻,轻而易举就击退了李成军。

第二天,李成又列阵求战,他想夺回襄阳府,却犯了刘邦在彭城之战中犯的战术错误,被岳飞看出破绽。王贵、牛皋等将士向岳飞请战,岳飞观察了李成的部队,说道:“作战的时候,步兵的优势在艰险的地方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骑兵的优势在平坦的地形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而李成却把骑兵布置在左侧的江岸边,把步兵布置在右侧的平原一带,他虽号称有十万军队,又能有什么作为呢?”说罢,岳飞举着马鞭,对王贵说:“你带着长枪步兵,从李成的右侧攻击他的骑兵。”又对牛皋说:“你率领骑兵,从李成的左侧攻击他的步兵。”如此一布置,就有力地攻击了李成列队的弱点。这一仗和刘邦在彭城之战的败局相似,李成的前列骑兵溃散之后,将后列骑兵挤入水中淹死,军队崩溃、一败涂地。李成一军因此元气大伤,后来再也没能反攻襄阳府。

刘豫接二连三地吃败仗,于是便十万火急地再次向金国求援,但是金兀术刚刚在这年的三月里被吴玠在仙人关(今甘肃徽县东南)打败了,金军主力折损很大,元气大伤,并且这个时候又是盛夏,金兀术刚打算要到北方避暑去。于是只派了一员史书上未记录姓的、名叫刘合孛堇的二等战将,会合李成,拼凑了陕西和河北伪军数万,在邓州西北扎了三十多个营寨,防守岳家军。

驻扎在襄阳的岳飞,了解到伪齐的李成等不甘心失败,仍在不断地向新野(今河南新野县)等县添加兵力,人马数量很大,是个不小的威胁。岳飞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宋廷,宋高宗给岳飞回复了一道御札,也表明了自己的顾虑。

岳飞收到高宗的御札之后,连忙写了一封信去打消皇帝的疑虑。信中说道:“襄阳、随州、郢州土地肥厚,我们在这里暂时推行营田法,将能获得丰厚的粮食储备。等到军粮充足,请您允许我过江北剿杀敌军!”

于是,岳飞带领自己的大军在襄阳一带驻扎下来。岳飞治军甚严,军中规定:“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他一边派兵扫荡残敌,一边安置穷苦百姓,还把自己征战得来的敌军的粮食,拿出二十万担,分发给没有粮食的百姓们,又把军中多余的牛、战马分给百姓耕田。这样一来,岳家军战胜所得的军费就用去了一半多。王贵等人对此很不解。岳飞回答道:“先让百姓安居乐业,这也是我们的养兵之计。收复中原,不是弹指之事,需要我们的人马膘肥体壮。”

于是,襄阳、汉江的百姓们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连四川、陕西等地的纳税额也有所增加,湖南、两广、江浙一带,都渐渐恢复了平静的生活。

七月,岳飞进兵邓州。

七月十五日,李成的伪齐军和金军一起抵御岳飞。王贵和张宪两军在邓州城外三十几里的地方同数万伪齐军和金军进行了一场恶战。王万和董先两部突然出现,两军相互配合对敌方形成了夹击,打得敌方落荒而逃。金将只剩下个光杆司令,只身逃窜。岳家军俘虏了很多人马。伪齐将领高仲退守到了邓州城里,但是却不投降,依旧僵持着。

七月十七日,岳飞带领军队一鼓作气,收复了邓州。在这一场战争中,岳飞的儿子岳云又是再一次大显身手,第一个登城并且活捉了高仲。但是岳飞为了避嫌,并没有上报,而只报了岳云随州之功,未将邓州之功申报。这件事情隔了一年之后,宋廷才查清了这是岳云的功劳,方才将岳云升迁武翼郎,在这场争斗当中,由于岳云勇猛善战,他被大家称为“赢官人”。

岳飞指挥王贵、张宪、王万、董先,分数路出击,敌大败,金将刘合孛堇只身逃走,岳飞军生擒伪齐邓州守将高仲。七月二十三日,选锋军统制李道攻占唐州。与此同时,王贵和张宪在唐州以北三十余里再次击败伪齐军和金军。同一天,信阳也被攻下,岳家军俘虏伪齐唐州知州、信阳军知军、通判等官员共五十名。

从五月初五至七月二十三日,岳飞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收复了襄阳六郡大片地区,充分显示了岳飞卓越的统帅才能和岳家军的强大战斗力。

连连上奏的捷报轰动了整个朝廷,这对于南宋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喜事,高宗不胜感激地说:“朕素闻飞行军极有纪律,未知能破敌如此!”

七月二十六日,刘光世的部将郦琼率五千援军赶到,但已经无仗可打。岳飞特别上奏,要求给这五千人“先次推赏”、“卒使不沾寸赏,恐咈人情”。

襄汉的平定,无疑是岳飞的又一次大功,但是由于宋朝重文轻武,因此岳飞也受这种意识的影响,自己虽然立下大功,但是他认识自己只是一介武夫,并不适合管理襄汉,希望朝廷另派重臣来管理襄汉。宰相赵鼎认为,湖北的鄂、岳两地是长江中上游最为关键的要害之处,让岳飞在这里驻扎,就能确保这两地的安全。

高宗赵构也同意赵鼎的主张,于是就委派岳飞改驻湖北路的首府鄂州(今湖北武昌),自此之后鄂州就成了岳家军的大本营。高宗为了勉励岳飞,授予岳飞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又晋封为“武昌县开国子”。岳飞由原先不被重视,到被高宗看中,所管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阔,并且担当起了防守中部战线的主要责任。这在封建社会是无上的恩典,宋室南渡以后,享有节度使衔的武臣,为数不多,文武百官带着钦佩的心情前去庆贺岳飞。对于很多官员来说,荣华富贵是他们一生追求的目标,岳飞的位置正是他们所羡慕的,但是岳飞的心中却没有荣华富贵,他的内心有的只是杀敌报国的骄傲。岳飞成为了南宋最年轻的节度使,南宋开国以来,第一次赢得了自我的尊严,收回了大片被金人侵占的土地。

宰相朱胜非知道岳飞凯旋的消息之后,十分高兴,决定盛情款待岳飞,一来是为了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二来这也确实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但是岳飞对于朱胜非的盛情款待却不以为然,岳飞感到受了侮辱,认为丞相待他太菲薄了。岳飞是一个性子刚直的人,他觉得为国杀敌,是自己的荣耀,而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但是他的这种想法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朝廷中的官员一般都以自己为朝廷作出了贡献而骄傲,甚至是居功自傲,不把别人放在眼中。岳飞认为这是相当可耻的事情,自己立下战功完全是出于一腔爱国热情啊。

收复襄阳之后,岳飞曾经上书高宗,主张一鼓作气,收复中原故土,但是胆小怯懦的高宗却停滞不前,战争结束就立马将岳飞调回屯江上。

襄阳大捷,在宋朝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收复了襄阳实际上就等于控制了长江流域,东可进援淮西,西可联结川陕,北可收复中原,南可屏蔽湖广,功勋可与韩世忠镇江大捷、吴玠和尚原大捷相提并论。

刘豫失去襄阳六郡之后,立刻派人向金求助,虽然金主也曾派遣大兵援助,但是由于岳家军的威名,金军失去了攻伐襄阳的勇气。

自此之后,岳飞真正的成为中线的守卫的主将,金军再也不敢对中线有所企图,高宗对于岳飞的才能也越发信任了。这一次北伐是南宋第一次主动反击并取得战略性成果的意义重大的战役。

同类推荐
  • 王廷相评传

    王廷相评传

    伟大的中华民族在长达五千年连绵不断的曲折发展过程中,像滚滚东流的长江那样,以磅礴之势,冲破了重重险阻,奔腾向前,现在更以崭新面貌,雄姿英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 霸业之基:管仲

    霸业之基:管仲

    管仲名夷吾,谥曰“敬仲”,颍上(今属安徽)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的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初事齐国公子纠,助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为齐桓公,管仲被囚。齐桓公不计前嫌,经鲍叔牙保举,任其为卿。辅佐齐桓公(小白),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被齐桓公任为上卿(宰相),尊称“仲父”。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旧闻新知张爱玲

    旧闻新知张爱玲

    本书第一部分是对20世纪40年代上海小报中有关张爱玲内容的爬梳、搜集、整理,有文章80多篇,涉及张爱玲的爱好、趣味、性格等方方面面。这些文章大多不是对张爱玲作品的赏鉴、批评和研究,而是以报纸媒体的立场,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对张爱玲的个人生活、好恶以及他人捕风捉影的言谈进行议论,展现出市民社会视野中的张爱玲形象。本书第二部分主要是对近半个世纪以来,海内外张爱玲研究界的研究状况作一梳理、归纳和考辨、分析,并以综述的方式对张爱玲研究中的分歧、论争进行总结。本书第三部分是张爱玲的年谱简编。张爱玲的年谱编纂一直有人在做,但是一般还显简略。
热门推荐
  • 腹黑王俊凯太妖孽

    腹黑王俊凯太妖孽

    “我告诉过你,不要有顾虑,一切有我在”“。。。”“你要做的就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王俊凯邪魅一笑,“为我家延,续,香,火。”能把这么表脸的话说得这么霸道且理直气壮,也只有王俊凯了。。小说纯属虚构,不要和现实中的小凯弄混
  • 中二重奏

    中二重奏

    这是个大叔和LOLI的故事——请参照俄国小说LOLITA~~~当然,作为最基本设定的重生+综漫,御姐啦,人妻啦,帅哥啦,伪娘啦,兄贵啦,基佬啦……统统都会有的……呣?貌似跑进来了什么奇怪的东西……嘛,先无视吧,总之,这是一个非常有爱的世界。然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大叔和十年后的他(?)相遇了,相爱相杀的和谐生活就此展开~~~(“喂!后面那个问号是多余的吧?还有,相爱相杀哪门子和谐了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狼人治安官

    狼人治安官

    黑色瘟疫时代中期,圣堂教会颁布了名为《女巫之锤》的异端猎杀手册,书中将一切恐慌根源的矛头指向了信奉七大元素神邸之外的异端教徒,称女巫以及其他被列举其中的生物造成了瘟疫和死亡,盛行百年的异教徒猎杀活动来开了帷幕。无辜被感染异端血统的郎恩,在逃离监狱之后巧合下成为了蜜獾镇的治安官,一方是身后时刻穷追猛打的圣堂骑士,另一方自己却又成为了负责缉拿盗匪和异教徒治安官。命运永远是如此幽默,因为传言中这个逃跑的异教徒身上,还携带着鸤鸠兄弟会视若神器的宝物故事也由此而展开。
  • 罄难姝

    罄难姝

    有遗传自皇后娘亲的美貌,有皇帝父亲的溺爱,有一群忠心耿耿的身边人,她倾心的人也倾心于她,明明生活很美好,差一点点就能有个完美的大结局,但是却不知道灭顶之灾正在路上,她也许一无所有,也许又拥有一切,未来的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总会有那个一切都结束的一天
  • 忘苦记甜

    忘苦记甜

    她,为前男友改了性格,变得易忘事物;他,女友死于非命。两人都不想再爱,但却被对方吸引再入爱河……
  • 隐婚成爱

    隐婚成爱

    “给我个选你的理由!”“我配不上你,我只要钱!”他,俊美无寿,冷血睥睨,樊城无人不知的‘七爷’,神话一般的存在;一场意外,一场截胡,她成了他的隐婚妻——是人口中模糊不定的‘七嫂’!三年,挂着老婆的名,做着暖铺的事儿,她谨记承诺,恪守本分;三年,两人在一起的时光,除了睡觉还是睡觉;他的心里没有她,她也让自己的眼里也只有钱,一千多个日夜,两人的身体却如同热恋的情侣;“她回来了,离婚吧!”“好!”她依然笑,眼底却酸涩了;曾经,他抱着狗离开却将她丢在了雨中;不止一次,他将她丢下;他的绯闻不断,她都处之泰然;他说,他心里有别人;
  • 温水煮人心

    温水煮人心

    他们是徘徊在青春路口的少男少女。爱情,亲情,友情。那些使人沉沦的情感,无时无刻不在牵绊着他们。用温水煮一颗人心,祭奠他们桀骜不驯的青春。
  • 凤后又在引诱朕

    凤后又在引诱朕

    白锦芸,一个正统嫡女,自幼成长环境不同于旁人,后来继位,成为女帝后,直接权倾天下。厉南凌,一个现代的商界大佬,有一天出了车祸,晕了过去,醒来便看到了女强的世界。“南凌,你要朕拿你怎么办才好?”白锦芸蹭了蹭厉南凌,低声呢喃。厉南凌淡淡开口:“厉家的男人从不与旁人分女人,这不合理。”厉南凌以为,自己不会再有机会见到白锦芸,却天降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帝京厉南凌,贤淑嘉良,今命入宫,封风后,择吉日举行婚礼及封后大典。”
  • 投标人

    投标人

    这是一部比较写实的商战题材小说,笔者在IT界混迹多年,萌生退意。将这些年IT圈内的所见所闻,以及投标过程中一些特殊的经历整体成故事,三分真实,七分升华,如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