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53800000089

第89章 王守仁的“心学”

王守仁的“心学”上承孟子,中继陆九渊,集我国心学之大成。由他创立的阳明学派,与朱子学派分庭抗礼,成为明代中后期一个体系庞大、门徒众多、思想活跃、影响深远的新儒家学派,在我国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王守仁(1472—1529),初名云,字伯安,因筑室于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思想家。著有《传习录》、《大学问》、《阳明先生文录》等。

王守仁一直有经略四方之志。15岁那年,他出游居庸关,仔细勘查山川地形,了解当地各族群部落,又多方倾听学习守备抵御的方法与策略,后来还亲自与胡人骑射作战。

弘治十二年(1499),已经28岁的王守仁中了进士,观政工部。从此,他步入仕途,跻身士大夫行列。此后,为了能加深的自己的学术造诣,常走访一些高人。

一次他到一个寺庙,希望得到修行高深的禅师的启示。可是禅师只谈了一些平常的佛经禅理。突然,王守仁问:“有家吗?”禅师答:“有。”又问:“家中尚有何人?”“母亲尚在。”王守仁说:“你不想她吗?”禅师感叹:“怎能不想啊!”说完,禅师觉得自己的回答不符合出家人的身份,就很惭愧。王守仁说:“想念母亲,没什么好羞愧的,这是人的本性啊!”结果禅师第二天舍弃禅师的身份,收拾行装还俗回家探望母亲去了。

寺庙的主持心里恼怒,便把王守仁请出庙门。王守仁并不生气,因为他领悟到:无论何时,人性都不会泯灭。同时也意识到:朱熹把天理和人心分开是不对的。后来,他经过十几年的思考和求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王守仁著有《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传习录》、《大学问》为重要哲学著作。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王守仁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他所说的“心”,指最高的本体,如“心即道,道即天”;也指个人的道德意识,如“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这比陆九渊的“心”的意义广泛。

“心外无物”是说心与物同体,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存在。离却灵明的心,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也没有灵明的心。“心外无理”是说心的本体,就是天理,事虽万殊,理具于心,心即理也。不必在万事万物上求理,心外求理,就是心与理为二。心中之理就是至善,心外无理也就是心外无善。

致良知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这里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万事万物。“致”本身就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之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王守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他指出:“知是行的主义,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认为,“凡人”之所以不能“做圣”,主要就是由于“知”与“行”分家了,“行”离开“知”便是乱“行”,“知”离开“行”便不是“真知”。因此,他主张的实质在于把“知”和“行”结合起来,不能离开“行”而求“知”。他的知行合一说,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强调道德实践,要言行一致。

王守仁的“四句教”

王守仁晚年把他的思想概括为“四句教”,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由此引起王门后学理解上的分歧和争论。

延伸阅读

王阳明看花

一次,王守仁和他的朋友出去游玩,朋友指着山中的花树问他:“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树在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认为心(即人的主观意识)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产物。”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典型地说明了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

同类推荐
  • 老子的提醒

    老子的提醒

    本书收录了道德经的原文,给出译文,并结合实例总结了老子对人的生存本原、根据、价值、意义、修养、方式等提出的见解。
  • 《道德经》新评赞:老子领导成效最优化解“极”

    《道德经》新评赞:老子领导成效最优化解“极”

    全书讲的是领导成效总体和方方面面最优化的哲学,老子明确提出“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到底如何使领导成效实现最优化呢?这一问题“玄之又玄”,他自己解“极”。本书或明确或隐晦地揭示了他的答案,以免“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每天一堂哲学课

    每天一堂哲学课

    人生就是完成自己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哲学,哲学无处不在,其实它并不深奥,越是简单,越有智慧,越有解脱烦恼的力量。以生活为琴,以知识为谱,与哲学大师一起修行。每天一堂哲学课,浸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情感。
  • 君主论·论李维

    君主论·论李维

    书中有关领袖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无比深刻又惊世骇俗,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国家元首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的解剖。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风起1981

    风起1981

    张书辰做了一个明明知道是虚幻却醒不过来的梦,他愤怒了,他发誓要在这个梦里搅它个天翻地覆。
  • 世界文明之旅·文化艺术卷

    世界文明之旅·文化艺术卷

    在人类缓缓的历史进程中,文明是人类辉煌的往昔,是祖先智慧的创造,更是永垂不朽的传奇。追寻世界文明,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人类自身的一种高度关注。
  • 妖王之宠:陌上璃沫可安宁

    妖王之宠:陌上璃沫可安宁

    一朝惨遭穿越定律,变成一条供人膜拜的锦鲤就不说啥了,以为可以好吃懒做听人祷告,扑扑鱼鳍,却没想到爱上一个人会牵扯出六界千万年前的悲恋。一见钟情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丫男人心海底针,各路男人都有神秘身份,猜猜猜,猜不透。她只想好好谈个恋爱么,前有知天命的师兄死命拦啊拦,就是不让她去追男人,后有小姐妹顶替位置抢啊抢,愣是把备胎抢走了。难道当条鱼就这么不安生么?好歹她堂堂碧水潭大仙,怎么可以被一帮小妖精们隔三差五搅一顿?!王爷是她的!小和尚是她的!还有那个什么什么妖后魔尊也是她的!都立正!站好!不许动!!
  • 瑶以花开

    瑶以花开

    当她把烂醉如泥的他带回家各种清洗第二天却被他简单一句打击得体无完肤的时候,本着心已死的架势当他的员工却被各种公器私用。有如此任性的老板,继续留在这公司真有什么发展前途吗??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九月暮城

    九月暮城

    遇见你之前,我的人生只有冰冷,遇见你之后,我的世界充满阳光。————————“老婆,今天生猴子不?”
  • 恶魔重生

    恶魔重生

    想不到重生之后,上天眷顾,那极品萝莉蔻蔻,天意坊熟女老板夜莺,还有眼前祸国倾城的精灵安娜,都是个顶个的美女。看来恶魔重生,依然精彩啊!前世杀人如麻的恶魔,异世重生为废材。《洗髓经》《金刚掌》这些绝世武学甩手扔给家丁,带领没落家族重现辉煌,纨绔子弟变身天才魔法师!原来母亲竟是亡国公主,为了复仇恶魔踏上异世称霸旅途!
  • 逆袭末世:千蛊魅妃执掌天下

    逆袭末世:千蛊魅妃执掌天下

    初遇,她略施蛊术,替他摆平刺客。他一袭白衣胜雪,衣袂飘飞,暧昧而语:“湮某许你一世平安,可好?”两国交锋,谈判席间,他左拥妃嫔,右执玉玺,睥睨天下,紫色凤眸中尽是不屑:“奴国质子,岂可与本王谈说条件?”败柳残絮,她不服!且看我如何凤逆九霄,扶摇直上,扭转残局,覆立乾坤!情孽纠缠,缘起缘灭-------夙沙孜湮烟欺身而上,璨尔凝眸,道不尽的风流眷然:“若说九湮中了蛊,你便是解药!”“既是这样,你做我的-宠妃,如何?”司徒妙姞笑语嫣嫣中透出戏谑。“休想”某人恨恨的磨牙声自耳畔响起--------
  • 对面不要演我啊

    对面不要演我啊

    三流职业俱乐部队长陈歌半夜突然收到家里电话,得知穷了二十几年的他竟然是富二代,亿万富豪老爹告诉他说:打游戏没前途,回来做个二代,巴适的很。富二代陈歌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享乐,但由于俱乐部有合同,队员单方面解除合同要赔偿俱乐部的钱,陈歌作为一个有理想的二代,要凭白无故的赔老板那么一大笔钱,糟心啊!他一定不会赔。为了被俱乐部主动开除,陈歌必须在老板心中成为一个菜鸡。自此以后,陈歌开始了职业的演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