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53800000071

第71章 “盱江先生”的哲学思想

李觏是我国北宋中期一位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和具有进步倾向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在当时和对以后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李觏(1009—1059),北宋著名思想家、诗人。字泰伯,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南城在盱江边,李觏在此创立“盱江书院”,故又被称为“盱江先生”。

李觏的先祖可能为官,但他的父祖辈没能继承,而使家道中落。李觏的父亲虽读过书,却未曾应试或做官,以农为生。他勉励儿子读书、作诗赋、应科举。李觏“六七岁时,调声韵,习字书”,10岁“知声律”。14岁,父亲去世,家境更困难,由于母亲郑氏昼耕夜织,勤俭持家,才免于饥寒,并使李觏17岁时能出游求师访友。

李觏29岁入京参加乡举,未中,悲愤彷徨中去拜访范仲淹。之后,经范仲淹的邀请与推荐,李觏去润州讲学。34岁时,再次入京应试,仍未中。此次落第,对李觏刺激很大,决心不再仕进,从此他著书立说,以著作文章传世为归旨。51岁时卒于家中。

李觏的唯物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易论》中。

宇宙根源于“气”

李觏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元气本体论的唯物主义思想,他认为,宇宙中的人和万物,都是根源于气,都是由阴阳二气相互会合、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形成的。其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和模式是:原始之初,由一气而分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会合产生五行,五行变化而形成万物,所以说“气”为万物之源。

万物均在“易”中

李觏在其朴素唯物主义宇宙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万物都在“易”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所谓“易”,就是指变易、变化、发生、发展,变动不居,往来无穷。李觏认为,由于阴阳二气的浮沉、升降、动静、刚柔的矛盾运动,不息变化,相感相应,相交相合,从而化生了宇宙万物。因此,由“气”化生和构成的宇宙万物,在阴阳的矛盾对立中处于不停的运动状态,这就是万物均在“易”中的道理。

唯物主义的知行观

李觏认为,由物质性的“气”所产生和形成的宇宙万物,是真实的客观存在,人们的主观意识来自客观事物,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他提出了“见习而知”、“习之是”而“见之广”的唯物主义认识论。他说:“夫心官于耳目,耳目狭而心广者,未之有也。耳目有得则感于心,感则思,思则无所不尽矣。”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由耳目等感觉器官与外界事物的接触,而获得感性认识,再由耳目与心思相感而获得理性知识。这样才完成了认识的过程。李觏还认为人要达到圣贤的境界,就必须学习、习行;人要认识各种事物,获得知识,就必须广闻、博见,这就是“习之是”、“见之广”。

功利主义的历史观

李觏卓有胆识地提出了功利主义的理论,反对道学家们不许谈“利”言“欲”的虚伪道德观念。他从实际物质利益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根本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解释社会历史现象,认为治理国家的基础,是经济,是物质财富。所以,他反对把实际物质利益和道德原则,即“利”和“义”对立起来。

延伸阅读

李觏门下有高徒

庆历年间,李觏常在江西南城十贤堂讲课,听讲者有唐宋八大家之一、号称“南丰先生”的曾巩。有一次,李觏应邀赴豫章春游,随行学生十余人。时值暮春三月,逆风顺水,船家扯下帆篷,装上浆橹,摇橹前进。舱内李觏居中而坐,对众学生说:“此去豫章尚远,我们不妨以行船为题,对一对联,用来消遣。”诸生说:“请先生拟上联。”李觏手指船橹说道:“两橹并摇,好似双刀分绿水。”诸生依次对来。李觏或抚髯静听,或评论修改一番,似乎都不满意。最后,只见曾巩说:“孤桅独立,犹如一笔扫青天!”李觏听罢,不禁连声叫好:“此联气魄雄伟,思路开阔,对仗准确,实为难得之妙联。”正在摇橹的船家,也说:“真是名师门下有高徒啊!”

同类推荐
  • 治学·修身·养性

    治学·修身·养性

    古往今来,世人对治学·修身·养性有着不同的研究,但真正能悟透的人少之又少。只有博学多才的圣人,才能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心灵的闲适。圣人之所以能做到身心如一的平静,是因为他们具有异于常人的智慧,他们凭借一双犀利之眼看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向往安宁与恬适的生命方式,力图避开现实留给人们的烦恼,追求心灵的自由。
  • 推背图之谜(下)

    推背图之谜(下)

    推背图》相传是我国唐朝太宗皇帝时期,当时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所作,以推算大唐国运。因李淳风某日观天象,得知武后将夺权之事,于是一时兴起,开始推算起来,谁知推上了瘾,一发不可收,竟推算到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即第60像所述,所以《推背图》由此得《推背图》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
  • 闭上眼睛才能看清自己

    闭上眼睛才能看清自己

    慈悲是一种爱,对家人、对朋友、对同事、对尘世间一草一木的爱。本书源于贤宗法师的人生体悟、修行心得以及讲学录,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两个特色,一是“向下”,法师分享给我们的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生活的智慧;二是“缓慢”,句句通俗易懂,紧贴内心,读来依依不舍。
  • 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修订版)

    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修订版)

    老庄意境,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存,不但仍在影响着现代人生,而且对现代人生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书旨在揭示和分析老庄意境,以便自觉地扬弃和借鉴它,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也可以增强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 神话溯:女娲伏羲神话的源头及其哲学意义

    神话溯:女娲伏羲神话的源头及其哲学意义

    女娲、伏羲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祗,但也被史官们誉为三皇之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历史长河中的文化英雄,所以追溯女娲、伏羲神话的源头,自然要追溯中华文化的源头,因为中华民族的古老神话和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相一致。全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追溯女娲神话的源头,这是中国远古生殖崇拜,也是母性崇拜的时期;中编追溯伏羲、女娲成婚神话的源头,这是中国远古图腾崇拜,也是双性崇拜的时期;下编追溯伏羲神话的源头,这是中国远古太阳崇拜,也是祖先崇拜时期。本书观点新颖,论述严谨,考证严密,行文流畅,图文并茂,是一部有特色、有分量且有补白意义的关于女娲伏羲神话源头及中国神话源头的学术专著及人文读本。
热门推荐
  • 我与轮回

    我与轮回

    没有人十全十美,没有人一窍不通,总有一些天赋和优点存在我们的身上,等待我们的便是不断的发觉、了解和运用。
  • 异世大陆之飘渺传

    异世大陆之飘渺传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上是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还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咱们缥缈传里见分晓!
  • 跨星之恋

    跨星之恋

    她,因为一场误会,而变成了全球公认的祸害,他,几乎全世界都认识的贵族冷公子。因她的逃离,让他和她遇见。跨越星球之间的恋爱,会怎么样呢?
  • 别让太较真误了你

    别让太较真误了你

    人生就像一场五彩斑斓的梦,充满了对美好明天的向往;人生仿佛是一次探险之旅,旅途中充满了惊喜,也布满了荆棘;人生又是一场竞争激烈的马拉松比赛,终归要决出个胜负……这便是人生,有苦也有甜,有喜就有悲。生活总是变幻莫测,让我们捉摸不透,然而,我们又不得不去面对生活赋予我们的一切。有些事,如梦中花,开了又谢;有些事,如山中雾,聚了又散。纵使心中有千万个不舍,但我们知道,我们尝试过了、努力过了,这便已足够。得与失、成与败,不在于客观存在的好坏,全在我们自己的心。人生本无所谓输赢,只有太较真,才让你真正地输了。
  • 异界光暗主宰

    异界光暗主宰

    莫名其妙穿越异界的少年,在生死危机之下,却成了大陆上唯一的光暗双系法师,他将掀起怎样的波澜呢?我们拭目以待。
  • 我真是史前人类

    我真是史前人类

    方晨,一个普通人,父母健在,有妻有女,却莫名其妙重生在两千年后的新地球,在这里,人们管两千年以前的人类叫做“史前人类”……
  • 倾城萌后

    倾城萌后

    墨倾城,一个平凡的女子,却从未平凡。一朝穿越,满城风雨。原本懵懂纯真的她在一次次事件中慢慢成长,越发成熟。她不会再精神大条的相信每一个人,不会再为被杀的人恐惧。她学会了隐忍,不再是当年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丫头片子。然,她变了。但这,不就是因为一次次迷局,一次次背叛吗?仰慕她的大有人在,痛恨她的也在算计。她倚在若水桥畔,在雨中久久立着,身上早已湿透却浑然不觉。她仰起在雨雾中迷蒙着的绝色脸庞,轻叹:“浮生若梦,为何相遇?注定只是花自飘零水自流不是吗……为何?为何?”这红尘一梦,是沉沦?是看破?亦或是,生生错过?……
  • 心——战

    心——战

    天欲绝我,踏破乾坤天谴路魔欲灭我,定当嗜血斩魔族心途大道,唯战永存。天道艰险,真爱永生毁灭还是重生,沉浮一念间
  • 灰血残留

    灰血残留

    从名为世界的牢笼中逃脱的不死怪物,被亡灵所抚养成人的少女冒险者,怀着不明意图而被流放到孤城的公主,三者看似错开而彼此交汇的命运,让相似而绝对不同的两名少女互相交换了身份……
  • 腹黑总裁,非礼勿动

    腹黑总裁,非礼勿动

    向似有三好,出身好、模样好、天赋好,但她有个致命缺点——“眼瞎”。这致命缺点让她嫁给了渣男,三年后她被渣男推下楼险些摔死,于是她“复明”了!恋爱不如搞事业!她挽起衣袖大刀阔斧创立自己品牌,赚的钵满盆满,虐渣男、戏莲花,生活美哉,却在不知不觉中被某人盯上。向似:“抱歉,心理阴影,不嫁豪门!”大佬:“我要入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