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08700000017

第17章 乱世行重典,读书人变成“曾剃头”

咸丰初年,社会动荡不安,全国各地的反清活动此起彼伏,抢掠肆里,杀焚官署的事变层出不穷。面对如此局面,朝廷与地方政府已经束手无策,时势出英才,曾国藩便被推上历史舞台,肩负起挽救清廷江山的使命。

曾国藩回乡办团练,大力惩肃地方社会治安;于其成效显著之余,又招来多方非议。曾国藩办团练,要依重土豪劣绅,这些人平时横行乡里,组起团练后更是擅行生杀之权。曾国藩在《致徐王山太守书》中写道:

鄙意以为宜大加惩创,择其残害乡里者,重则处以斩袅,轻亦立毙杖下……

凡被他认为是残害乡里者,一律处死。曾国藩人格中的多面性,至此已充分体现出来。他待人处世以儒家的“仁爱”为本,谦恭有加。而一经理事办案,则极力倡导法家的“严刑峻法”,有过之无不及。人类社会,本来就有情、理之分。情为私己之事,为人性之属,理为公众之事,为社会之属。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即有自我的属性,又有社会的属性。对前者待以仁爱,人性得以升华,对后者施以法治,事理得以昌明。曾国藩处身治事的态度经纬分明,正是他建功立业的基础。

曾国藩看不惯地方官员怠惰的办事作风,认为世风的败坏与官府的宽容姑息有关,为扭转局势,他一方面大开杀戒,将缉获的“乱党”“盗匪”一概格杀勿论,先斩后奏,一面上奏朝廷,大力参劾各色败吏,言辞弥坚。湖南境内,一片萧杀之气,乱匪自然少了许多,谩言却多了起来。曾国藩并没有畏葸不前,他似乎非常清楚,在非常时期,必须采用非常手段,所谓“矫枉,过正”是也。在古代圣贤中,老子的思想最近天机,最为辩证,最切根本,可谓诸续之端。常说曾国藩善举众家之长,仅是就其言行而论,如探其综理,似与老庄思想最相帖服。

曾国藩执法“壹意残忍”,深受世人抨击,名声重创,负上了“曾剃头”的诨号。不过,朝廷见他肯为本朝卖命,权且把他当做以汉治汉的工具。不断托以重任,其他人也就无可奈何。于是或避之如疾,或趋之若鹜,尽显各自本色。曾国藩在家书中曾对弟弟谈起自己的看法:

吏治最忌讳的,是不分青红皂白,让有德性的人寒心,不贤能的人无所畏惧。如果犯了这样的过失,那么百病丛生,将不可救药。

接着他举了实例:

近日来圣上对他有些冷淡了,如果更是事事迁就,那么这些人更加放肆,我近日对待属下改变了不明事理的作法。马上派人到三省密秘查寻,也只是革去那些不称职的人。

曾国藩务政虽以法家思想为佐,但并不完全拘泥其中。与愚腐之辈不同的地方,他善于因人因事制宜,于遵循封建纲纪的大前提下,多有创建之举;体现出处事不乱,敢做敢为的风格。

先秦法家韩非认为,仁政或暴政都于国不利,“仁暴者,皆亡国者也”。他又说:“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什么是法,他解释道:“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法者,事最适者也。”“镜执清而无事,美恶从而比焉;衡执正而无事,轻重从而裁焉。夫摇镜则不得为明,摇衡则不得为正,法之谓也。”他主张立法应以老百姓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凭据。“察士然后能知之,不可以为令,尽民不尽察;贤者然后能行之,不可以为法,尽民不尽贤。”

法家的主张虽然有道理,但终未能昌行天下,其中原因自会让人回味无穷。中国号称有五千年历史,可是始终没有形成可以世代相承的法典。当朝皇帝的圣谕便是国家的最高法令。可皇帝也常犯普通人的毛病,出尔反尔,言不由衷,这便给官宦们留下了擅权越职的缝隙。普通老百姓,要么因循陈规陋习做出无奈状,要么不安现状,铤而走险,最终落个匪寇之名,遗臭乡里。遇上贤明的皇帝,则会出现国泰民安之象,遇上昏庸的皇帝,民不聊生,国破家亡更是常有的事情。国家的安危仅系于一人之言,如此政体,即使偶尔出现“中兴之治”,也决难长盛不衰。民疲惫于不善,国老衰于多事,浩浩几千年,除了一堆腐气冲天的“文化遗产”,似无他物可作谈资。传统文化与专制政体相互益彰,最终还是把中国带进了不可逾越的死胡同。

法家虽然倡导法治,但也实属媚皇之举,是站在皇权的立场上说话,并没有制定出具体的法规。皇上身为天子,为所欲为惯了,体会不到法规之重要。由中国传统文化滋生出来的官宦阶层,以投机奉迎巧取豪夺为能事。更不愿奉公守法,因而法治实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抵触,没有滋生土壤。尽查中国历代施行变法者,他们虽然不图私己之利,志在图强民富,但有几人能完其身首而终者,据台湾学者李辉称从古至今仅有二人。

曾国藩执政,其实也无法可循,他所凭据的,一是对皇上忠孝的“良知”,一是缘自其学养的直觉。他认为只要可以维护传统文化,可以挽救朝廷的江山,怎样有效就怎样做。平心而论,他确实做出了一些成效,使气数将尽的清王朝又苟延了数十年。他的作为是功是过不能简单定论,但就其才具而言,实为堪用之人。闲来有人说道,曾国藩是稀有栋梁之材,要是他处在20世纪初叶,头脑里装备上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中国断然不会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蒋介石也很难把辛亥革命的果实劫为己有。蒋介石如果听到这番话,难免要冒一身冷汗,庆幸不曾和曾老爷子打上照面,却不知孙中山听了这番话,将会作何感想。说这番话的先生真会贻笑大方。

曾国藩的思想,渊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他在打理实务方面虽然没有墨守成规,但他做人的宗旨始终未能摆脱传统文化的局限,他最终不过是一个传统的封建士大夫,他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当然也不能和民族革命家们相比。

同类推荐
  • 大众哲学

    大众哲学

    《大众哲学》是艾思奇20世纪30年代为通俗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写的优秀著作。作者以通俗浅易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对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什么是哲学,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主要范畴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阐释。写法推陈出新,开时代之风气,使哲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贴近普通民众。本书自出版以来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人,至今仍有其理论和现实的价值。
  • 浩然孟子

    浩然孟子

    中国人最宝贵的是阳刚精神,最缺乏的也是阳刚精神!孟子说的“刚”不是硬梆梆的刚,而是指仁爱,先天的一股浩然之气,它是刚中柔,也是柔中刚。究其本质而言,孟子说的“刚”与老子说的“柔”,与孔子说的“仁义”,与庄子说的“逍遥游”是一致的。孟子说的“刚”,指内圣之道,不是指外王。圣人之学,不是常人讲的“内圣外王”,君须记取:只有内圣,没有外王。孟子日:“收其放心”,如君心放任为所谓“外王”,则不可救也。
  • 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

    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

    《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主要讲述了,死亡令人恐惧,死亡的思考扣人心弦。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实,必经的“生命最后的成长”。在死亡深处,这个世界的“意义”才开始像泉水一样向我们涌现。柏拉图将哲学称为“死亡的练习”,古今中外的哲学大师对死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思考。
  • 通往“蓝花”深处

    通往“蓝花”深处

    本书从启蒙运动自身暴露出的内在困境谈起,对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内容作了细致分析;从马克思对黑格尔现实哲学与浪漫派“形式反讽”的超越与融汇中,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反讽本质进行了浪漫主义的诠释。
  •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李鸿章是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外交事业。李鸿章不仅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
热门推荐
  • 拯救女神

    拯救女神

    一个被封印了的少年,被人豢养了十六年。终有一天,逃离了监禁的庄园。身边带着的,只有伴随着他成长了十六年的神秘盒子,有人称盒子是圣物,有人称盒子是妖魔,但唯一肯定的是,只有这少年才是盒子唯一的钥匙。盒子里到底是什么?这少年又是谁?在逃离庄园的那一刻,拯救女神的传奇,拉开了大幕!
  • 学院武尊

    学院武尊

    叶凌枫,一个被女友背叛,心灰意冷的人。突然一天穿越了,从此,叶凌枫便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现代社会依靠超人的天赋和气运,一步一步踏上强者之路。校花美女、强者孙女,各种绝色美女都对叶凌枫无比倾倒,叶凌枫便从这种强者如云,美女相拥的世界,独揽世界之神,掌握云端巅峰,成就天下武尊。
  • 故去长安十三寻

    故去长安十三寻

    初识相遇,她痴若稚子,却见他一眼便欢喜。后来辰宴上,她放弃颜面,愿他求娶。他以出家人为由拒绝,让她成为天下笑话。再后来,她才知,不是他墨守清规,只是他心底的莲花不是她。国破家亡时,她终于看清一切,原来被辜负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个守了她三世的人。
  • 月倾天下

    月倾天下

    她天赋异禀,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天纵奇才,过目不忘,一岁能走,三岁能诗,五岁能琴,未满十岁,已开始修习天文地理,兵法修略……十岁前,她的才华用来娱乐双亲,出奇不意的计谋只为捉弄心爱的轩辕哥哥。十岁后,风云骤变,化名逐月,用她的天赋纵横天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创立誓死效忠于她的‘王国’,机关算尽只为将对手斩尽杀绝……
  • 重生之本是千金

    重生之本是千金

    她狂妄不阿,她冷血无情。她是豪门千金,却做不了真实的自己;她是无情杀手,却只因他有情。两个世界的她们形同陌路,但命运的齿轮却让她们灵魂互换。她们因爱而亡,因恨而生。只为共同的信念,“只为好好活着”。狂妄如她,冷血如她。双生世界的她们将会掀起怎样的风起天下······
  • 平行世界文豪野犬

    平行世界文豪野犬

    生命荒诞不经我是每一个孤独的瞬间而你是点亮我灵魂的人这是一个救赎与被救赎的故事
  • 修真在生化危机

    修真在生化危机

    众生贪嗔,天怒降罚,灭世创世!在末世,幸存的人类觉醒了血脉。当体修碰到剑师;当法修碰到魔法师;当飞剑碰到精灵射手;当鬼修碰到亡灵法师;一定会很精彩。还有牧师、文豪、狼人、罗汉、德鲁伊、召唤师、圣骑士、圣斗士......也会一一登场。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能按套路出牌吗

    能按套路出牌吗

    是你说的要分手,分手就分手,余情未了也就罢了,还要弄个意外坠楼,灵魂互换干什么?他一个小小法医反应力怎么能比得上你一个刑侦大队长,要死不死还非得给他扔到各种枪林弹雨的危险场景。法医闹心,队长也闹心,天天看着一堆断手断脚,屎尿呕吐物,简直要抓狂,他宁可挨枪子。
  • 渣女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渣女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京墨武功高强,待人诚恳。一路相救云澜亭,悉心照顾,护送回京。本该是侠女救英雄的江湖逸事,无奈侠女不识情。等她懂了,夫君可还追的回来?
  • 极韵玉

    极韵玉

    古老的歌谣,响彻在人们的耳边,轻静的微风,扫过了天地,夜与正义,在黑暗间癫狂,孤淡淡的忧伤,化为一抹血色闪烁在世间,肆虐于众生之上,为所欲为,天地谁可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