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07200000124

第124章 124 两《唐书》对李白的不同评价

《旧唐书》编成于五代后晋:由宰臣刘?领衔主编。至北宋中期,欧阳修、宋祁又奉诏重修《新唐书》。两书编纂年代相隔不久,但评价却颇不相同,这是值得注意的现象。

《旧唐书?文苑传下》有李白传,其前为王维,其后为杜甫,三大诗人的传排列在一起,其中李白传篇幅最短,王、杜两人传则较长。《旧唐书?文苑传序》在列举唐代各体文章的代表作家时有云:“王维、杜甫之雕虫。”(此处“雕虫”指诗歌)举王、杜而不及李白。更足注意的是《杜甫传》后面节录了元稹《杜工部墓系铭序》的大段文字,引文前以“词人元稹论李杜之优劣曰”起句,引文后以“自后属文者以稹论为是”作结,肯定了元稹的看法。《旧书》所引元稹文字,前面叙述历代诗歌演变,中间竭力赞美杜甫诗歌成就,认为“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诗人已来未有如子美者”。最后一小段论李杜优劣,文曰:

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文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予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

所谓“铺陈终始、排比声韵”云云,是指五言排律(一称五言长律)而言。杜甫的《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即是一篇长达千字的长篇排律。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是两百二十字的五言排律,《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是两百字的五言排律。杜甫五言排律叙述详赡,具有“铺陈终始”的特色;又其集子中五言排律数量颇多,也有部分佳作。五言排律篇幅较长,往往对偶工致,声调和谐,具有“排比声韵”的特色。元稹认为李白诗成就不及杜甫,在五言排律方面差距很大;《旧唐书》编者肯定元稹的这种看法,表现出扬杜抑李的鲜明倾向。

《新唐书》编者并不扬杜抑李,而是李、杜并称。《新唐书?文艺传序》总论唐代文学、文人时有曰:“言诗则杜甫、李白、元稹、白居易、刘禹锡。”并列李、杜,只是李白名在杜甫下面,或许认为李诗稍逊于杜甫。《新唐书?文艺传》中列有两人传记,篇幅差不多。《李白传》末曰:“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曼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以此结尾,显然寓有褒美之意。上引元稹文中曾赞美李白诗“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新传》引用唐文宗诏命,把李白诗和张旭草书等并称,也是对李白诗歌纵恣奔放的特色作了高度肯定。《新唐书?杜甫传》后面附有史臣赞语,表明对杜诗的特殊重视。赞语中赞美杜诗“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人”,还引用了元稹“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的评语。赞语又曰:“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对杜甫的五言长律也有所肯定。赞语末尾曰:

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

明显地表现出李、杜并称,不应扬此抑彼的看法。这种看法同元稹、《旧唐书》史臣的主张,可说是针锋相对,对元稹、《旧唐书》扬杜抑李之论,寓有针砭的意义。

《旧唐书》对李白的评价何以不高呢?《旧唐书》署刘?撰,实际出自赵莹、张昭远、贾纬、赵熙等史臣之手。(参考赵翼《廿二史答记》卷十六《旧唐书源委》条)编纂时代为五代后晋。其时虽经历唐代中后期韩愈、柳宗元等一些古文家提倡古文,但影响不很大,在文坛以至社会上广泛流行的仍是骈体作品(包括骈文、骈赋、律体诗等),骈体文学较之古文占着明显的优势。《旧唐书》编者崇尚骈体诗文,该书每篇末尾史臣的论赞,常用骈文体;其纪传的叙事部分,句式、气格也与古文不同。《新唐书》编者对《旧唐书》的文风很不满,认为其编者是“衰世之士,气力卑弱,言浅意陋,不足以起其文”(曾公亮《进唐书表》)。古文家贬低骈文时,常常使用“气力卑弱”一类话。《旧唐书》由于崇尚骈体文学,于诗歌就推重律体诗(包括篇幅有长、有短的律诗、平仄调协的绝句),因而对擅长古体诗和乐府歌行,不爱多写律诗的李白,就评价不高。上文所述《旧唐书》编者同意元稹说李白在五言排律方面远逊杜甫的话,就是一个明证。

《旧唐书?文苑传序》有一段话,明显地表现出编者崇尚骈体诗文的态度,文曰:

昔仲尼演三代之《易》,删诸国之诗,非求胜于昔贤,要取名于今代。实以淳朴之时伤质,民俗之语不经,故饰以文言,考之弦诵,然后致远不泥,永代作程。即知是古非今,未为通论。……近代唯沈隐侯斟酌《二南》,剖陈三变,摅云、渊之抑郁,振潘、陆之风徽,俾律吕和谐,宫商辑洽,不独子建总建安之霸,客儿擅江左之雄。

在这段文字中,编者在讨论文质问题时,肯定文,反对是古非今,这实际上是肯定汉魏以来骈体文学的发展。又“饰以文言”句中之“文言”,似即指相传孔子所作《易传》中的《文言》,篇中颇多偶句。《文心雕龙?丽辞》有曰:“《易》之《文》(《文言》)、《系》(《系辞》),圣人之妙思也。序乾四德,则句句相衔;龙虎类感,则字字相俪。”即指出《文言》中多骈偶成分。在下面,《旧唐书》编者又特别对沈约加以称颂。沈约提倡区分四声,提倡写作新体诗,是把古体诗引向格律化的有力倡导者;他们所写的新体诗,是唐代律体诗或近体诗的前驱。沈约的《宋书?谢灵运传论》叙述历代文章(以诗赋为主)发展,指出汉魏文风经历了三次变化,又大力主张区分四声,使作品音韵和谐。《旧唐书》编者肯定这些主张,并且赞美沈约的制作能继承汉代扬雄(子云)、王褒(子渊)、魏曹植、西晋潘岳、陆机、刘宋谢灵运等辞赋、诗文名家重视文采骈俪的传统,并有新的发展,成为一代文豪。由此看来,《旧唐书》编者对待文学的基本态度是反对是古非今,充分肯定后代文学的新变和发展,肯定汉魏六朝的骈体文学。他们十分推崇沈约,因为沈约的理论和创作,为唐代近体诗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启了先路。

如众所知,李白在理论上鄙薄魏晋以来追求词采华美的诗歌,曾经宣称:“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古风?其一》)又据孟?《本事诗?高逸》载:

白才逸气高,与陈拾遗齐名,先后合德。其论诗云:“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与?”故陈、李二集,律诗殊少。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

李白的这类话不免有些片面夸张。实际,他写了大量的五七言诗,七言诗成就尤为杰出,四言诗却写得很少。对建安以来以迄梁陈的各代名家,他还是向他们多方面地吸取营养。然而这类话毕竟反映了李白鄙薄南朝绮靡文风,要求诗歌恢复古代雅正刚健传统的思想倾向。李白也的确不愿多受声律束缚,故律诗写得颇少。李白鄙薄魏晋以来的华美诗歌,鄙薄沈约所提倡的声律论和声律论指导下的诗歌创作;《旧唐书》编者却是大力肯定汉魏六朝的骈体文学,推崇沈约的理论和创作。李白的诗歌,律体颇少。这样看来,《旧唐书》对李白诗评价不大高,也是很自然的了。

《旧唐书》肯定骈体文、律体诗的态度,还鲜明地表现在对元稹、白居易的评价中。《旧唐书》卷一一六为元稹、白居易传。传末有一段较长的议论,模仿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体例,综论历代文学,然后归结到传主。这样处理,就说明《旧唐书》编者对元、白评价甚高,认为元、白代表了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其地位犹如刘宋的谢灵运那样。传论中评论元、白有曰:

若品调律度,扬榷古今,贤不肖皆赏其文,未如元、白之盛也。昔建安才子,始定霸于曹、刘;永明辞宗,先让功于沈、谢;元和主盟,微之、乐天而已。

《旧唐书》对李白评价不很高,它不可能把李白、杜甫两人并列作为唐代诗歌的最高代表,于是找到了元、白。传论纵览历代诗歌发展,突出了三个时期和六位诗人:一是建安时期的曹植、刘桢,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二是永明时期的沈约、谢?,标志着新体诗的产生和格律诗的滥觞;三是元和时期的元稹、白居易,标志着唐代近体诗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旧唐书》对元、白诗的评价,可说是高极了。

元稹、白居易两人兼长古体诗、近体诗。两人的讽喻古体很有名。但在当时社会上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除《长恨歌》、《琵琶行》等少数歌行外,还有近体诗。其近体诗,有流连“杯酒光景”的短章,也有“驱驾文字、穷极声韵”的长篇排律,当时风行遐迩,被人广泛仿效,号为元和诗体(见元稹《上令狐相公诗启》,参考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附论《元和体诗》节)。《旧唐书》赞美元、白诗为广大人士所喜爱,流播之盛,迈越前贤,又把两人与沈约、谢?相提并论,显然也是着重从近体诗成就的角度来评论的。李白以不长律诗被抑,元、白以擅长近体见扬,可见《旧唐书》编者推重律体诗的立场是很鲜明的。

《新唐书》纂修者欧阳修、宋祁都是古文名家,他们站在古文派的立场评价文学,提倡古文,反对骈体文;对律体诗虽不排斥,但也不像《旧唐书》编者那么重视。上面提到,《新唐书》编者对《旧唐书》的骈俪文风很不满,认为“气力卑弱”。《旧唐书》传记中多引用当日骈体文字,《新唐书》编者甚至对此也不满而加以删除。赵翼《廿二史?记》曰:“欧、宋二公不喜骈体,故凡遇诏、诰、章、疏四六行文者,必尽删之。”(卷十八《新书尽删骈体旧文》条)可见其厌恶骈体文的程度。对于律诗,古文家较为宽容,不但不排斥,自己也参与写作,只是文词尚清淡而不尚浓丽。但长篇排律,特别重视排比铺陈,其体格与四六文颇为接近,故古文家也并不欣赏。上文提到,元稹推重五言排律,因此扬杜抑李,《新唐书》不表赞同,即是明证。《新唐书》也肯定元稹、白居易的诗歌,但不像《旧唐书》那样高。《新唐书?文艺传序》有曰:“言诗则杜甫、李白、元稹、白居易、刘禹锡。”元、白位置在杜甫、李白下面。又《新唐书?白居易传赞》引用白居易《与元九书》的自叙,分其诗为讽喻、闲适等四类,接着说:“又讥世人所爱惟杂律诗,彼所重,我所轻。至讽喻意激而言质,闲适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今视其文,信然。”可见《新唐书》编者主要肯定白居易的讽喻、闲适两类诗,而不是肯定其律诗。因此,在《新唐书》编者看来,李白的律诗写得少,成绩也较差,是不影响他在诗坛的崇高地位的。

李白、杜甫两人作为唐代两大诗豪,在元和时代已得到很多人的公认。除上引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诗句外,在白居易的作品中也有明白的反映。白居易《与元九书》有曰:“诗之豪者,世称李、杜。”说明当时大多数人并称李、杜为两大诗豪。白居易《与元九书》中在大力提倡讽喻诗时,虽对李白讽喻诗写得太少有所不满,但在其他场合就不同了。他的《李白墓》诗有云:“可怜荒陇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对李白诗评价极高。他的《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一诗,对李杜两家同致赞美,相提并论,誉为“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无所轩轾。白居易虽也爱写五言长律,其《与元九书》称赞杜甫诗“贯穿今古,?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也含有杜甫律诗成就超过李白之意,但说得较有分寸,并没有从长律方面过分贬抑李白,态度比元稹通达。

与元白同时的韩愈,推尊李杜之语不少,除上引“李杜文章在”两句外,其他如:“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荐士》)“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随。”(《醉留东野》)都是显例。晚唐五代,文士同时推尊李杜之例也常见,这里略举一二。如杜牧云:“李杜泛浩浩,韩柳摩苍苍。”(《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李商隐云:“李杜操持事略奇,三才万象共端倪。”(《漫成五章其二》)黄滔《答陈?隐论诗书》曰:“大唐前有李杜,后有元白,信若沧溟无际,华岳干天。”此外,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顾陶《唐诗类选序》、韦?《才调集序》都对李杜备致推崇。可见自元和以来至五代,大部分文人已公认李杜为唐代最伟大的诗人。元稹、《旧唐书》编者对李白的贬抑,只是在唐五代骈文、律诗盛行时期,少数一部分文人对李白诗歌的偏见。

1991年

同类推荐
  • 呼唤阳光

    呼唤阳光

    《呼唤阳光》中包括《岳飞》、《郑板桥》、《呼唤阳光》、《检验》、《松风柏韵》、《狼烟》、《原野风》7个电影文学剧本。其中《岳飞》、《郑板桥》、《狼烟》用艺术化的手法再现了岳飞抗金、郑板桥弃官归隐、戚继光抗倭等过程,展现了古代英雄名士的傲骨和气度。《呼唤阳光》、《原野风》展现了当代县城的经济、生活的变迁,塑造了当代改革者形象。《松风柏韵》、《检验》重现了当代军人精湛高超的军事技能和保家卫国,矢志不渝的战斗精神。
  • 同桌的致命弱点

    同桌的致命弱点

    这是一本散发青春气息的学生经典散文。这些作品隽秀、清新、抒情、内容丰富多彩,谈到了人生百味、生活感悟、心灵对话、爱情真谛等。语言优美、故事生动,它点滴着生活的篇章,采撷人性的光辉。是每一位青年读者都不可不看的经典读物。
  • 汇锦闲吟

    汇锦闲吟

    我是诗词战线上半路出家的新兵,对格律诗词尚无深入的研究,老框框少。在诗词创作中,力求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探索中、摒弃复古、追求创新。由于知识所限,心想未必事成。曾将试用新声韵写的诗词,汇编成册,起名《槐窗闲吟》予以出版。今又把未曾发表的新声韵诗词整理成册,起名《汇锦闲吟》予以印刷,献给读者,请诗词爱好者指正。
  • 热爱

    热爱

    1950年,新中国刚刚解放,留苏归来的热血青年苏明涛与身份不明的沈寒秋在桥上相遇,一刹那,爱情的种子已在苏明涛的,心中深深地扎根。但是他万万没有料到,自己即将掉入一场劫难!苏明涛与沈寒秋再次相遇,可为什么沈寒秋冷若冰霜,恍如陌生人?为什么沈寒秋行踪诡异,对自己的过往遮遮掩掩?又为什么会忽然离开他,与他亲同手足的兄弟许军走在一起?到底她是谁?这是一个情节曲折、充满悬念的反特爱情故事,剧中的主人公秉着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在动荡的年代尽情抒写他们的青春故事,当一切褪去,唯有热爱被人铭记。
  •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共八章四十一小节,用凝练的语言和鲜活感人的细节为读者展示了一个真实感人的郭明义。作者从郭明义的个人成历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工作精神和坚持20年无偿献血,16年捐资助学,15年每天提前两小时上班的点点滴滴事迹,积小善而成无疆大爱,并带动更多的人传递爱心和温暖,成为当代学习雷锋精神的楷模。他的事迹既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生动诠释。报告文学《幸福是什么》是春风文艺出版社2012年重点项目,并准备报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按照省委宣传部的要求,经多方邀请和沟通,最后我们请河北省作协副主席李春雷担纲创作“当代雷锋郭明义”的报告文学。作者两次奔赴鞍钢齐大山矿,采访了相关人员,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翻阅了大量的有关郭明义先进事迹的材料,经过近一年的创作和修改,完成了报告文学《幸福是什么》的创作。
热门推荐
  • 王爷偏偏要娶我

    王爷偏偏要娶我

    新书《八零神医俏娇媳》已开,我悄悄在危险的他心尖上撒了把糖,本以为从此危机四伏,却没想到从此他宠我成宝。甜宠文,可来吃糖。 ———— “我嫁!”京城里无人不怕玄幽王,但慕晴暖偏要嫁给他。前世,母亲被害,外公家被满门抄斩,她被百般折磨,最终惨死关外。再世,她重生归来,不再隐忍。 所有欠她的,她必将千百倍讨回。他生而不祥、天煞孤星、冷漠无情,可他偏偏将她一人放在心尖上。 “遇见暖儿之前,我从未想过娶妻。遇到暖儿之后,我也从未想过娶他人为妻。”
  • 铠

    在未来世界,分别以科学和魔法为主要力量塞恩斯联邦和玛吉克帝国两大阵营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偶然相遇,为争夺生存空间和物质资源爆发了持续千年的战争。随着战争的终结,双方军事实力日趋均衡和消弱,在两大阵营之间形成了巨大的缓冲地带,在这些缓冲地带逐步的形成了第三势力明科思共和国,随着科学和魔法文明的逐渐融合,明科思共和国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主人公首度成功融合魔法和科技创造了可以不断进化的魔铠,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方向。。。
  • 你的时光我的名字

    你的时光我的名字

    青梅弄竹马,两小无猜,5年前两人分开5年后,再次相遇。在一起后的某一天,小扇子委屈巴巴向傅时易哭诉道:”当年.....你为什么要离开我。”傅时易手撑着下巴一脸若有所思的,他低沉的嗓音缓缓道:“因为......我......知道你喜欢我“舍不得你难过啊,那后半句话是傅时易没说出口的。不是喜欢,而是舍不得呀,那是因为傅时易爱惨了他的小青梅......
  • 今天的娱乐圈也如此风平浪静

    今天的娱乐圈也如此风平浪静

    有钱人之间的爱情,1v1,多主角我流娱乐圈爽文,会有情节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 三州风云录

    三州风云录

    混沌大陆上野心勃勃的破天国为一统大陆,秘密策划了破强计划,各国强者因此相继陨落……主人公海东青也在破强计划的名单中,遭到袭击重伤坠崖,后失去记忆以另一个身份在妖国生活,并在各种危险处境中渐渐找回自己的记忆……
  • 跌损妙方

    跌损妙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心灵御守

    心灵御守

    源纪1873年,阿尔克里亚大陆上,毫无征兆的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生物——灵。它们,大多数没有智慧,以人为食,肆杀生灵。人类,在灵的面前,毫无抵抗的能力,直至,那个组织的出现——除灵人。他们守护了人类种族生存下去的希望......如今,已经过去了一百四十年,即源纪2013年,而人类与灵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 请你唱歌给我听

    请你唱歌给我听

    ???????乔晚第一次去酒吧买醉就遭遇了人生最大的难题: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难缠的人?后来,季屿拿着体检报告向她求婚,乔晚觉得,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可爱的男孩子。身为乔晚最好的朋友,陆容容匿名抗议:你怕不是眼瞎了吧?
  • 1987不及格的1984

    1987不及格的1984

    在黄金的年龄他们承受了太多不应该承受的,生活就是这样:当我们的爱情、理想、现实之间发生冲突,想一想起初,然后勇敢的生活下去、爱下去,因为我们的时间不多,只有几十年。这是我初次执笔创作,自幼读书寥寥可数,无任何根基,虽青涩,但也会陆续连载完成。
  • 记忆之代价

    记忆之代价

    这是一部关于“记忆删除”的都市玄幻悬疑小说。当别人的记忆对你来说成为一种负担时,如果可以用你指定的记忆去换取别人记忆的删除,你愿意这样做吗?当奥和伟的出轨被妻子抓包后,他的生活陷入了窘境。此时突然出现的“记忆公司”声称可以删除别人的记忆,却不知其实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面对这一切他将何去何从?这个“记忆公司”背后又有什么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