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96800000015

第15章 黄帝之碑

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最早的帝王之一,是中原各族、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相传唐尧、虞舜、夏禹、商、周各代都是他的后裔,羌、夷、戎、狄、苗等少数民族,也都是黄帝的子孙,是他繁衍生息了神州大地上的中华民族,所以中华民族的子孙称他为“人文初祖”。据《国语·晋语》、《史记·五帝本纪》、《太平御览》七九《黄帝轩辕氏》等史籍记载,“昔少典娶于有滚氏,生黄帝、炎帝”。其母附宝,一天在野外看到一道耀眼彩练缠绕北斗星,由此受孕,怀胎24个月后在寿丘(今山东曲阜境内)生下黄帝。黄帝姓公孙,因其自幼生长于西北的姬水,故改姓姬,后迁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又因其国于有熊,故亦称有熊氏。因姜姓部落首领炎帝(一说是黄帝同父异母兄弟)向东发展,侵凌各部落,黄帝与炎帝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大战三次,击败炎帝。后来,凶横残暴的蚩尤崛起,扰乱炎帝部落和其他部落,炎帝请求黄帝帮助。黄帝遂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经过惊心动魄的大战,黄帝斩杀了蚩尤。自此,炎帝与黄帝结为联盟,各部落首领拥戴黄帝为部落联盟首领,尊为天子。

相传,黄帝在率领诸部落共同开发中原的过程中,选贤任能,以风后为相,以力牧为将,命大桡作甲子,容成造历,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星,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隶首作算数,使天下大治。据传,蚕桑、舟车、宫室、文字、乐器、弓箭,用玉(坚石)作兵器,染五色衣服等许多重大发明,皆始于黄帝时代。

几千年来,黄帝被作为中华民族的偶像和中华民族文明之魂,受到世世代代的由衷敬仰。人们修庙建陵,刻石立碑,虔诚地表达自己对先祖黄帝的无比崇敬、爱戴之情。

据《史记·五帝本纪》和《黄帝本行记》载:“黄帝崩,葬桥山”。桥山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东北约1公里处,相传这里埋葬着黄帝(一说是黄帝的衣冠冢),因此,桥山黄帝陵成为普天下炎黄子孙世世代代祭祖的圣地,上至帝王、领袖,下至黎民百姓,都怀着虔诚崇敬之情来此拜谒祭祀。如: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20年西巡时祭过黄帝陵:汉高祖拜过黄帝陵;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十月率18万大军西巡朔方时曾祭黄帝陵;汉光武帝刘秀在建武二年(26年)时曾隆重地祭祀过包括黄帝在内的五帝;宋仁宗、元成宗铁穆尔、明太祖朱元璋都派专人去祭祀过黄帝陵等。尤其是近些年来祭祀黄帝陵的活动更是益见其盛。据1995年3月30目《人民日报·海外版》《黄帝陵整修工程进展顺利》一文报导:“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来黄帝陵祭祖的海内外华人每年达20余万人次。”据《陕西风物志》记载,早在4000多年前的虞夏时代,中华民族子孙已开始“稀祭”黄帝。几千年来,历代炎黄子孙在黄帝陵公祭、民祭和修缮黄帝陵时,先后留下了近百块陵碑、祭文碑、纪事碑等祭祀黄帝、颂扬黄帝丰功伟业的碑刻,成为黄帝陵的一大人文景观。

桥山黄帝陵高3.6米,周长48米,为半球形土冢。牌楼式三拱门的陵门前竖有一块高大的下马碑,碑上所镌“文武官员至此下马”8个大字,相传为汉武帝北巡祭黄陵时所题。黄帝陵前有1956前有1956年复修的祭亭,亭内立有两人多高的黑色陵碑,碑上镌有郭沫若于1958年5月书写的“黄帝陵”3个大字。在墓园壁前记载黄帝乘龙升天传说的“桥陵龙驭”碑不远处,还有一座上镌“古轩辕黄帝桥陵”7个大字的大石碑,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所书。陵南侧数十米处的“祈仙台”旁,竖有上镌“汉武仙台”4个大字的石碑,相传汉武帝征朔方还,在这里祭黄帝,筑台祈仙,希望自己也能像黄帝一样乘龙仙去。在祈仙台不远处一株高耸云霄、奇特壮硕的古柏旁,竖有一块民初署中部县知事、浙江钱塘人程寿筠手书的汉隶“挂甲柏”石碑,相传汉武帝在步向祈仙台途中,曾随手脱下盔甲挂在这棵柏树上。

坐落于桥山东麓的轩辕庙建于北宋年间,庙内碑廊内存有自元代以来各朝御制祝文碑、名人题辞碑和重修黄陵碑记50余块,这些碑不仅荟萃了历代书法精品,也是研究黄帝生平及轩辕庙历史的珍贵资料。尤其是庙中镌刻着“文明之祖”4个古拙汉隶大字的3块并在一起的石碑,更是内涵深邃,使每一个来祭祖的炎黄子孙肃然起敬。在黄帝陵历代祭祀黄帝的活动中,以明、清两代最多。据统计,从清世祖到清宣宗的207年间,历经六位皇帝,祭祀黄帝30余次,为历朝之最。因此,明、清两代留下的碑刻最多,黄帝陵碑廊现存的明代御制祭文石碑有11块,清代的御制祭文石碑有20块。

辛亥革命成功后,1912年3月,孙中山曾委派要员15人组成代表团,专程前去祭祀黄帝陵。临行前,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亲自书写了一首气壮山河的词作为祭文,祭文曰: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先生亲撰亲书的这块祭文碑,现坚立于黄帝陵碑廊的东侧。

1937年清明节,正值中华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为了唤起四万万同胞,团结抗日,国共两党捐弃前嫌,于四月五日清明节共派代表团到黄陵县桥山恭祭共祖轩辕黄帝。当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代表陕北苏区的全体人民致祭黄帝陵,并宣读了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的祭黄帝文。这块祭文碑现竖于黄帝陵碑廊的西侧。其碑文曰:

维中华民国廿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恭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束帛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陵。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社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河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鞭,我为奴辱。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装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尚飨。

毛泽东、朱德的这块祭文碑,告诉全世界: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勤劳勇敢,不畏强暴、永不屈服的民族精神,已有五千年的历史,这种民族精神已经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液里,凝聚成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坚强力量。祭文充分表达了炎黄子孙对始祖黄帝的无比崇敬之情,表达了中国共产党誓死抗日,拯救祖国的决心和信心。是研究毛泽东思想和抗日战争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1994年清明节,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和国务院总理李鹏亲笔题书的两块石碑,经西安碑林博物馆和富平县大理石厂共同雕制正式建成,陈列于黄帝陵碑廊,江泽民的题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李鹏的题词是“发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两块碑均高3.6米,碑身下宽1.4米,上宽1.3米,碑石顶部及四棱倒角,外型美观庄重。

此外,在黄帝陵碑亭里,还有一块中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蒋中正亲笔题书“黄帝陵”三个大字的石碑,并有一块专门留给当今国家领导人前来祭陵时题书的无字石碑。

根据黄帝陵整修规划设计,在整修黄帝陵的同时,在黄帝陵功德坛建造了中华同心碑林。中华同心碑林由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建一块碑组成。环绕功德坛东、北、西三面成马蹄形弧圈状,开去向南。整个碑林占地面积为1367.2平方米,每座碑占地面积42.75平方米。碑林与功德坛相距10米,碑林的位置依自然地形由南向北逐步上升。中华同心碑林的各座碑,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设计制作,碑的正面刻有为整修黄帝陵捐款的数额及地区名称,背面镌刻各省、自治区、市经济、政治、文化及地理概况,碑高为3米,宽为2米。碑林自北向南排列,新疆、西藏、内蒙古、广西、宁夏5个民族自治区的碑建在较为醒目的位置上。中华同心碑林是黄帝陵雄伟优美、意义深远的一大人文景观,它与功德坛浑然一体,象征着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和海外炎黄子孙,聚集在共同始祖的伟大旗帜下,为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而齐心协力地团结奋斗。

为适应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需要,弘扬轩辕皇帝的丰功伟绩,展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团结海内外炎黄子孙,中国黄陵经济发展总公司和美国NDC国际公司,在黄陵县南城塔山坡地合作建造了“中华万发祭园”。园内除修建数百座中国古代、近代历史名人石雕群和中华民族海内外子孙纪念馆等项目外,还建造了555座以纪颂黄帝、传播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历代名人书法、诗词、文章碑,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黄帝陵旅游观光、寻根问祖、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大胜景。

河南新郑市、新密市是轩辕黄帝故里,薪郑市除有轩辕丘、轩辕庙、黄帝访贤问道处、黄帝结公拜将、练兵训兽处、黄帝拜华盖重子处、风后兵书亭等古迹外,还有不少碑刻,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林则徐拜祖碑。新密市除有轩辕黄帝宫、黄帝拜力牧为将“力牧台”(又名“熊台”、“拜将台”)、黄帝养马庄等古迹外,还有《风后八阵兵法图》石刻和数十块石碑。

相传黄帝共活了110岁,河南灵宝市阳平镇荆山,据传是他铸鼎后离开人间仙去的地方。直到现在,在荆山始祖殿东西两侧的历代石刻中,还有一块刻于1200年前的《轩辕黄帝铸鼎原碑铭并序》碑;在陕西黄陵县桥山黄帝陵前,也有一块明嘉靖丙申(1536年)十月九日滇南唐琦书的“桥山龙驭”碑。这两碑所记载的关于黄帝铸鼎后骑龙升天而去的神奇美丽的传说,不仅几千年来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而且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也多有相应记载。诸如:《淮南子·原道训》汉高诱注云:“一说黄帝铸鼎于荆山鼎湖,得道而仙,乘龙而上,其臣援弓射龙,欲下黄帝,不能也。”晋崔豹《古今注》曰:“世称皇(黄)帝炼丹于凿观山,乃得仙,乘龙上天。群臣援龙须,须坠而生草,日龙须。”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记载,公孙卿对汉武帝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除史籍外,我国历代诗人亦常在诗中咏吟此事,如魏曹植《仙人篇》曰:“不见轩辕氏,乘龙出鼎湖。”唐李白《飞龙引》曰:“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丹砂成黄金,骑龙飞入太清家。”

同类推荐
  • 元曲鉴赏

    元曲鉴赏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自汉代以来,由于国力鼎盛,威名远播,故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狭义地讲,国学是指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训诂,故后世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均指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特指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全部文化范畴。
  •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园林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园林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刘淳自选集

    刘淳自选集

    《刘淳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中的一册,这套文库以《自选集》的形式收录了中国艺术批评领域大部分50后、60后批评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均是每位作者1990年代以来学术成果的菁华。这些文字在见证和记录中国当代艺术的成长史、梳理其发展脉络及未来趋势的同时,更直接指向的则是全面展现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整体实绩。《刘淳自选集》分三个部分:艺术与时代、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批判。作者刘淳用饱有激情和穿透力的语言回顾了19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记忆与现实处境,并切中肯綮地指出艺术批评在当下面临的严峻挑战。《刘淳自选集》中收录的这些文章传达着刘淳作为一名批评家对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历史和未来的深切关注,也有对诸多艺术现象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 自我发现的开端

    自我发现的开端

    “速写”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研究方式,是感受生活和记录生活,记录艺术灵感的一种方法。速写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正确的艺术观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速写组画课程”教学是综合性教学在绘画基础教学中的一次尝试,是初步尝试课程教学的课题化与课题教学的课程化,在传统教学基础上探究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的综合化教学模式。本书是“速写组画课程”教学的方法和总结,从教学理念、课程思路、实践过程中的方法论、教学过程、作品品评等五个方面将这一课程展示出来,对于促进和加强师生沟通,调整学生学习状态,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 玩意儿之断璧零圭:名玉离奇历史传奇

    玩意儿之断璧零圭:名玉离奇历史传奇

    本书以和氏璧、渎山大玉海、翡翠扳指、清宫翠玉白菜等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名玉的产生、流传及最终归宿为线索,用大众化的视角,生动地讲述了围绕这些名玉而发生的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语言辛辣幽默,极富老北京方言特色。
热门推荐
  • 无尽黑渊

    无尽黑渊

    最爱三少,试写玄幻。以及致敬玄幻大神唐家三少。人族与鬼族的仇怨悠悠万载,亘古酝酿。遗落在人族的弃子,鬼族之王唯一后裔,林飞又将何去何从?
  • 老王走了,留下一堆苦难

    老王走了,留下一堆苦难

    当我们还没有翻开自己生命的帘子,血液就注定了我们生命的全部,将全部交给罪恶,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那一时那一分那一秒。我们都渴望着,世界就在足下。而面对后天的后天,经岁月浇筑成的版图,才是痕迹的回音。一代人,活在梦里,不知时日如何飞走。一代人,活在昨天,不知是谁告诉他们可以离开自己的肉体。一代人,活在今天,不知过去留给了历史无数的遗憾。一代人,活在明天,不知期望其实就是捉弄自己的双手。
  • 极魔瞳

    极魔瞳

    雾隐山上,一个避世的宗门。苟且偷生于一隅,何时才能向阳生!一万年前,举世皆敌。辉煌败落,黯然退场。面对五大国围剿,先祖选择屈居楚氏皇族。人在屋檐下,身不由己。曾经深厚的底蕴,被一点点蚕食。一切的根源,在于极魔瞳,这冠绝千古的瞳术。这份传承不能被夺走,否则,这意味着传承了数万年的宗门,将彻底消亡!风云不知何时再起,一雷生,万物平!久居卑贱心有不甘,一瞳现,阴阳逆!
  • 《魔域传说复活术》..more

    《魔域传说复活术》..more

    简介: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洒落着漫天的星辰。一颗流星划破夜空,坠落在这个叫做魔域的星球。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复仇骑士阿拉玛将在下一个世纪复活!一个失忆的少年,从这里开始了他的一生。失忆的少年醒来给自己取了一个叫为梦而战的名字,伴随着种种奇遇与扑朔迷离的故事,他追求着在这个星球的女孩以及至高无上的荣耀。他誓要帮助人类消灭那无尽的魔兽并毁灭魔族。一路走来,他倾听传说中的故事,却发现又有太多虚假
  • 公安行政法原理与实务

    公安行政法原理与实务

    在我国,公安与警察两词经常混用,且都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公安(警察)机关;二是表示公安(警察)人员。但二者实际上是有所区别的。
  • 悲情人生路

    悲情人生路

    在我还没出生的时候,我的大舅一家几辈人的故事就已经拉开序幕。红杏出墙,风波不断;旧情复燃,风花雪月;东窗事发,情归何处?劳燕分飞,无言分手;左右逢源,爱的反叛……发生在大舅一家人身上的事情听起来如同一部狗血的长篇爱情剧,但其实也就是那年月农村人生活的缩影。一箩筐的油盐酱醋,喜怒哀乐,不妨细细读。
  • 妖界来了个上神

    妖界来了个上神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 女主太淡定怎么办

    女主太淡定怎么办

    江沈笙这个十分淡定的女主被未婚夫用烟灰缸砸晕了……“重生是用干什么的?泡汉子的呀!嘿嘿……”某女坏笑出门嗨皮,某男柔声道:“宝宝,闹够了回家~”某女就被某男托回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梅是颗夹心糖

    青梅是颗夹心糖

    【暴躁豪气帅青梅VS傲娇腹黑暖竹马,男强女更强,甜宠1V1欢迎入坑】黎若初,康城六中女学霸,长相帅气,性子野,人送外号“康城大姐大”。苏锦程,漫画里走出来的少年,相貌堂堂,身材极品,唯有性子冷了些。苏锦程本以为会和小青梅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可是事情往往不能如人所愿。黎若初:我认识的苏锦程,不会轻易承诺,一旦开口那就是一辈子!苏锦程:我的女孩我自己都舍不得让她哭,你敢伤她,我要你全家陪葬!当一切尘埃落定,黎若初的真实身份被揭穿,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苏锦程勾唇,“我媳妇就是这么豪横!”青春无悔,简介无能,请小可爱们移步正文,坑品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