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84700000006

第6章 一般创新理论

由美籍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提出的创新理论,被公认为是世界创新领域研究最早的理论。此后,西方经济学家将熊彼特理论引入金融领域,积极探讨金融创新的动因,创立了各种金融创新理论。作为狭义金融创新主要内容的中间业务创新,其理论渊源就来自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及其之后的各种金融创新理论,现将这些理论综述如下。

(一)熊彼特创新理论

一般创新概念和理论最早是由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他以一般均衡为出发点,以创新为中心,把历史、统计与理论分析紧密结合,建立了以创新为特色的动态经济发展理论,并用来解释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趋于灭亡的过程。该理论对西方经济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生产函数的变动,而这种函数是不能分解为无限小的步骤。”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序言,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90页。“这里显然也会出现各种现有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出现企业家的行动。”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序言,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50页。根据熊彼特的创新定义,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即将一种新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从而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这种生产函数的变动包括以下五种情况:①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采用一种产品的新特性;②开辟一个新市场;③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④得到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给来源;⑤实行一种新的工业企业组织形式。

熊彼特的创新概念被广泛运用于经济发展的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

1.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熊彼特认为,实现经济增长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经济增长的本质是实现新生产要素的组合,而这种新组合的实现成为企业,把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的人们称为敢于冒险的企业家。企业家之所以进行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创新,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创新给他们带来了赢利机会。但与此同时,如果被其他企业模仿,形成创新浪潮,他们的这种赢利机会也就趋于消失。因为随着创新浪潮的到来,对新事物的垄断将被打破,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降,最终导致经济收缩。因此为了赢利,企业家又要重新创新,而每一次创新从实现到模仿的过程,就是经济发展的过程。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2.以创新循环解释经济发展周期

熊彼特认为经济周期的形成与创新是密切相关的。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过程不只是表现为简单的“纯模式”(第一次浪潮),而是表现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的循环往复的周期性模式。在经济周期理论中,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的“第二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指创新所在的行业的创新浪潮,“第二次浪潮”是指由第一次浪潮所引起的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高潮。经济周期中的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就是由创新的两次浪潮所引起的。第一次创新浪潮中,创新扩大了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引起了银行信用的扩张,促使生产资料部门加大投资、扩大规模,继而拉动消费品需求,使整个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之后,出现很多与创新无关的投资机会,即出现第二次浪潮。第二次浪潮的出现极易导致投资过度和投机行为的发生,而第二次浪潮无法对投资过度和投机行为产生的后果进行自动调整以达到新平衡,因此经济就会呈现“衰退”景象。经济衰退带来的恐慌会严重抑制生产和消费需求,从而使经济陷入普遍的“萧条”。在萧条阶段,投资过度和投机行为逐渐消失,但经济活动遭到破坏,因此,经济出现一个调整、恢复过程,这就是复苏阶段。当经济复苏后,要再次走向繁荣,就必须重新进行创新。

(二)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分支

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的基础上,西方经济学家对创新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逐渐形成了创新理论另外的两个重要分支:

1.技术学派的创新理论

技术学派的创新理论继承并发展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它强调技术创新在现代技术进步和经济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把技术进步作为现代经济成长的关键因素。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Kuzbets)所说:“标志着现今这个经济时代的重大创新是科学被广泛地运用于经济生产领域……经济增长的冲动是由重大的技术创新带来的。”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中译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5~7页。

技术创新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莫尔顿·卡曼(Monton。Kamein)、南赛·施瓦茨(Naoy。L。Schwartz)、爱德温·曼斯菲尔德(Edwin Mansfield)、保罗·戴维、格里奇斯(Z。Griliches)。

20世纪70年代,莫尔顿·卡曼、南赛·施瓦茨注重对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关系的研究。他们认为:“决定技术创新的因素主要是竞争程度、企业规模和垄断力量。”卡曼、施瓦茨:《市场结构与创新》,《经济现代》,1975年第3期,第32页。

(1)竞争程度影响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因为一般而言,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产品成本,从而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和经济利益。因此,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也越高。

(2)对于从事技术创新的企业而言,企业的垄断程度相对越高,它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就越强,所进行的技术创新就越不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因此,它所获得垄断利润的时间也就越长,技术创新的持续维持时间也就越长;反之,则创新持续时间短。

(3)基于上述两点,因此最适合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是处于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市场结构。因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企业虽然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较高,但由于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因而缺乏进行技术创新所需的人、财、物及保证技术创新的垄断力量。而在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中,一般企业规模较大,且具有较长时期高额的垄断利润,虽然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力量,但缺乏进行重大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因此,能促进最高速度创新活动的市场结构是中等竞争程度的市场结构即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因为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具有上述两种市场结构的优点,企业的规模最适合于创新。

20世纪60年代初,曼斯菲尔德在注重技术推广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模仿”、“守成”、“模仿率”、“守成率”等概念。他认为,当某些企业进行了技术创新以后,就会有一些其他的企业进行“模仿”,同时也有一些企业可能会继续使用原来的技术而“守成”。采用新技术的企业的数量占该部门企业总数之比,即“模仿率”。不采用新技术的企业的数量占该部门企业总数之比,即“守成率”。

1971年,保罗·戴维在发表的《内战前中西部的收割机械化》论文中,以收割机的推广过程为例,阐述了降低企业采用新技术的“规模起始点”是推广新技术的关键。“规模起始点”是指一个企业采用新技术至少要达到的规模。

1971年,格里奇斯在他发表的《杂交玉米和创新经济学》理论中,进一步总结了新技术的推广过程所呈现的规律性特征,他认为新技术的推广一般要经过三个过程:第一是低速阶段,一项新技术的推广在开始时总是缓慢的;第二是加速阶段,一旦新技术试用成功后进入商业上最适宜采用的地区后,便会迅速推广开来;第三是水平阶段,当新技术推广到一定程度后,其推广速度随收益率的下降而逐渐放缓和最终保持水平状态。

2.制度学派的创新理论

制度学派的创新理论是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发展的另一分支。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经济学家兰斯·戴维斯(Le。Davis)和道格拉斯·诺斯(D。C。North)。他们两人在1971年合著的《制度变革和美国经济增长》一书中,对制度创新进行了较为系统和详细的论述。

戴维斯和诺斯所指的制度创新,是指能获得潜在利益的现存制度的变革,如股份公司的出现、社会保险制度的实行等,它实际上是以建立新的组织形式或管理形式为标志。

对影响制度创新的因素,戴维斯和诺斯认为主要有三个:

(1)市场规模。根据规模效益原理,市场规模越大,降低成本以增加收益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市场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而企业规模扩大后,为了使投入产出比更高,就需要对原有生产规模下的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形式进行变革,以使潜在的收益变成现实。

(2)生产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后,改变原有组织经营管理的形式有较大的利益可图;同时技术进步引起生产的集中,使人口流向经济中心的大城市。这样,对大城市的管理进行制度创新就可以获得潜在的利益。

(3)一定社会集团对自己收入预期的改变。当人们对现有制度投入产出比的看法发生变化,就会通过制度创新来使自己适应预期收入变化后的情况,以避免预期收入不利于自己的情况发生。

对制度创新的过程,戴维斯和诺斯认为,由于受现行法律的制约,受新旧制度交替过渡时间的影响,加上新制度自身产生过程的复杂性,因此,制度创新有一个时滞过程,一般要经过五个阶段:①由那些预见到潜在利益并认识到只要进行制度创新就可以获得潜在利益的人组成“第一行动集团”。②由“第一行动集团”提出创新方案。③“第一行动集团”对提出的所有新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选出最佳方案。④由帮助“第一行动集团”获得利益的单位组成“第二行动集团”。⑤由两个集团共同努力完成,最终实现制度创新。

上述五个阶段后所实现的制度创新如果不能再带来额外的收益时,制度创新就会停止,即出现制度均衡的局面。这种均衡局面直到出现了制度创新的可能性即外部条件的变化产生潜在利益时才会被打破。因此,制度创新实际是一个创新→均衡→再创新→再均衡的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戴维斯和诺斯认为,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较社会团体和个人更具有优越性。首先,因为在市场发展不充分的情况下,只有政府实施制度创新才能获得潜在的收益。其次,因为制度创新成本高,为任何社会团体和个人所不能承受,只有政府才能承受制度创新所需要的成本。最后,在获取潜在利益时,受到私人产权的影响,只有借助政府的强制力量才能实现制度创新。正是由于政府在制度创新方面的优越性,所以才加大了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熊彼特创新及其发展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作了诠释,丰富和发展了经济学的内容。强调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提高生产力中的作用,以及由创新所引起的生产力变动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存在片面性,熊彼特创新理论过分强调了敢于冒险的企业家在创新及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忽略了其他因素的作用;技术创新理论过分地强调了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忽视了生产关系及其变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制度创新理论把制度变革的原因归于谋取最大利益的经济因素,完全否定了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因此,创新理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论述具有片面性。尽管创新理论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不能否认创新理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大的积极意义。这些理论的一些观点如有关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对本书的研究仍不失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

同类推荐
  • 中国企业之魂

    中国企业之魂

    本书收录了中央财政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中国上市公司2003年报分析精华,涵盖重点公司分析、行业分析和综合分析。
  • 任正非:管理的真相

    任正非:管理的真相

    《时代周刊》曾评价说:“年过六十的任正非显示出惊人的企业家才能,他在1987年创办了华为公司,这家公司已经重复当年思科、爱立信卓著的全球化的大公司的历程,如今这些电信巨头已经把华为视作‘最危险’的竞争对手。”
  •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10种品牌管理方法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10种品牌管理方法

    品牌尤其是具有良好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进占目标市场的有力武器。对于每一位管理者而言,学习顶级的品牌管理艺术,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本书是商界品牌管理智慧的荟萃,相信本书能给读者提供新的独特的方法,并成为确保品牌成功的新工具。
  • 成长:第一部研究私营公司不断长大的著作

    成长:第一部研究私营公司不断长大的著作

    这是一部中国私营企业家对公司经营基本思路的反思之作。讨论的话题点击中国私营公司发展的要穴,阐述了什么令私营公司高速成长。
  • 理财有道投资有招

    理财有道投资有招

    财富能带来生活安定、快乐与满足,也是许多人追求成就感的途径之一。适度地创造财富,不要被金钱所役、所累是每个人都应有的中庸之道。要认识到:“贫穷并不可耻,有钱亦非罪恶”,不要忽视理财对改善生活、管理生活的作用。
热门推荐
  • 魔武篇章

    魔武篇章

    当怀揣着誓不回头的决心奋战至鲜血流尽,当血肉堆积成的长桥将要跨过黎明,法师放下了手中的魔杖,武者收回了手中的利剑,强大的骑士安抚着身下瑟瑟发抖的巨龙,平凡的人们相拥着彼此精疲力竭的身躯,活着的人们抬头望向了东方,期待着那破晓的曙光穿透阴云,就如同光明战胜黑暗,然而黎明过后,却是更加让人绝望的阴霾。---魔武篇章,最后传记。
  • 涟漪梦,水花开

    涟漪梦,水花开

    总觉得这个世界都在围着你转,那是因为你不知道,你就是我的世界。总觉得你的嗓音属黄鹂一般动听美妙,那是因为你不知道,我只对你轻声呼唤“小荷”。总觉得你肩膀宽阔装得下国家,却装不下我,那是因为你不知道,我梦里心里刻着的是血淋淋的你。总觉得是我父亲暗算了你没脸见你,那是因为你不知道,我爱你,哪怕死在你父亲手里。总觉得只要我们爱,就可以超越国界,那是因为你不知道,我们的爱在我哥哥那里一文不值。总想回到那年夏天,水面涟漪,清水击石,漫在心底……
  • 银丝万千:妖娆绝代转校生

    银丝万千:妖娆绝代转校生

    一件事,使她陷入沉睡,原本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夜之间变白,三年后,她强势回归,没有人知道她的身份,当淡漠的她遇上无赖的他,两个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当事情的真相露出水面,她会如何选着,敬请收看《银丝万千:妖娆绝代转校生》
  • 江湖澜

    江湖澜

    将门子弟,沦落为江湖孤儿,寄身佛门,无意中习得武林绝学,一招神佛入静,惊起江湖动澜……
  • 与反派一起走过的日子

    与反派一起走过的日子

    程悠悠做梦也没想到会穿到正在追的一本古言小说中,成了书中反派的便宜未婚妻,而以后会叱咤风云的大反派。这位未婚妻根本就看不上反派,成功作的一手好死,硬是将反派这条金光闪闪的大腿给当成了打狗棍。她穿过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碎了一地的反派自尊心捡起来缝好,然后鼓励他走上自强不息的光明大道。她知道有一天反派肯定会因为造反失败被毒死,只想在他造反之前抱上大腿捞够好处就跑,应该可以全身而退。没想到的是演戏太过,她成功取代女主成了反派心里的白月光,等薅羊毛薅的差不多想离开时已经不可能。程悠悠:你却想让我当你媳妇儿,你心中不是一直有个白月光吗?反派笑的很嚣张:悠悠,难道你不知道你就是我的白月光,想跑?没门!
  • 黑道女王难伺候

    黑道女王难伺候

    祁儇第一次见到这么能打的人,还是个女孩!虽然自己一心想要继承父业,但还是受她所影响。学起了打架,但每次都会被她打的里外不是人,啧!她是女人吗?那么能打,还那么心狠手辣…数年后,再次相遇,年少懵懂的喜欢,这才成为真正的深爱。
  • 邪王的毒医狂妃

    邪王的毒医狂妃

    再次睁眼,她不再是人见人欺的废材小姐。不能修炼,笑话,她可是拥有全息灵根的。阵法、炼丹样样精通。欺负她,不好意思从来就只有她欺别人的份。敢阴她,自取其辱,这都是姐当年玩剩下的。却不曾想,惹上了妖孽的他……
  • 影路人生

    影路人生

    这是一个影像的时代、视听的时代、机械复制的时代、灵光消逝的时代。——瓦尔特当从北电落榜的刘长歌看到这一行字的时候,觉得阳光异常的刺眼。他感到周围是那么的寒冷.....刘长歌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是抬起胸膛,挪动着他有些略微有些肥胖的身躯,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在充斥着游戏规则的空气中,在98年寒冷的冬天里,寻找着自己的影路人生......
  • 深闺记事

    深闺记事

    四岁,她与母亲被关在尼姑庵,造就她豁达阔朗的心性。九岁,母逝,她重回宅门里。上有绵里藏针的婶娘,下有张扬跋扈的堂妹。她练就遇鬼杀鬼魔性。十二岁议亲,一边是被称为温如玉公子的竹马,名门贵戚,一朝若嫁入,风光无限。只是堂妹虎视眈眈,温家不温不火。另一边亦是高门大家的承嗣,端正君子,若为他家妇,荣华一生。只是她听说了姜家大妇的传闻。历来姜家大妇都郁郁而终,助夫君理后院,但不得夫君喜爱,子女不亲近……不论是风光还是荣华,都是险中求。行走宅门中,便摆脱不了这恩怨痴缠,罢了,且与他走一朝便是……此生如瓷,炼不出洁白莹润的品性,便出不得这焚骨销金的窑炉!
  • 相互交错的光与暗

    相互交错的光与暗

    光芒和黑暗从来就不能交错,所以当你面对选择时,你是选择光芒,还是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