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78700000003

第3章 求仁得仁,两个老头儿饿死在了首阳山

接下来要讲的主人公是一对兄弟——伯夷与叔齐。

传说伯夷、叔齐是殷商末年商朝附属的一个名叫“孤竹”的小诸侯国的君长(也就是所谓的“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很明显,单单从名字上我们就可以判断,伯夷是兄(老大),而叔齐是弟(老三)。按照古时立长不立幼的原则,伯夷是本应该接替他父亲的君位的。可是,孤竹君却不知为什么偏偏想立叔齐为继君并留下了遗嘱,这样等到孤竹君死后问题就出来了。先是叔齐“让伯夷”,而伯夷觉得这是父命,因此坚决不受;叔齐一再坚持,伯夷“遂逃去”。叔齐无奈,为了不违背先人制订的礼仪法则,也坚决不继承父亲的君位,结果“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无奈,最后就立了老二为国君。两人后来就一块隐居起来,渐渐的等到两个人已经老去的时候,就听说西伯侯姬昌治下的周国乐意收养老人(也有招贤纳士的意思),于是两个人就赶着去西周了。

可是,刚走到西周就见到周国正在兴兵准备讨伐殷商。原来西伯侯姬昌刚刚死去,他的儿子姬发继承了他的地位,并且姬发还称了王,号为“周武王”,尊称他父亲的封号为“周文王”。正是这个周武王还在他父亲的丧期间就准备大动干戈,要推翻昏庸的商纣王的统治。当周武王骑着高头大马带领着大军正行走在出发的路上时,伯夷、叔齐却拦住周武王“叩马而谏”,说道:“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也就是说,你父亲刚死了你不想着安葬还妄动干戈,这是不孝啊;而且你以臣属的身份去杀自己的君王,这是不仁的表现啊!周武王正在兴头上,而且兵贵神速,不想耽误时间,哪里肯听两个“糊涂”老头的迂腐劝谏(当然周武王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只是他也有自己的考虑)。眼看就要命手下人将他两个拉下去杀头,幸好军师姜太公出来说情才使他们免于一死。

后来周武王伐商纣成功,全天下就都成了周王朝的地方了,《诗经》中讲得明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于是伯夷、叔齐感到再吃从“不孝不仁”的周王朝的土地上种出的粮食很羞耻,于是“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就这样,没几天两个人就终于因饥饿而死。临死前,还发出了这样的绝唱:“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孔老夫子是非常肯定和赞叹伯夷、叔齐两人非凡的志节的,他曾经对两个人的处事评价道:“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他们不记旧仇,因此怨恨就少了;不过从两人死前发出的悲叹而言,“哎呀,我就要死了,倒霉的命运该当如此啊”,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这个世界还是充满着不忍和留恋,甚至还有着几丝恨意的,因此司马迁就怀疑孔子的这种肯定是否有道理:“由此观之,怨邪?非邪?”孔子又说:“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伯夷、叔齐愿意为自己理想的节操而牺牲一切,结果也就成就了这样的事实和美名,我们作为后人又有什么是应该替他们抱怨和感到不平的呢?也就是说,得到这样一个结局,也是他们努力坚持自己做人做事根本原则的必然结果,这是他们作为高洁的“仁者”的选择;虽然他们主观上也不愿意承受这种悲剧,可是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值得他们去追求,而结果他们也追求到了,因此我们后人没资格对此说三道四。

只是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伯夷、叔齐有过“叩马而谏”这样的在“纯洁”的隐者看来是自屈的行为,所以皇甫谧《高士传》的开篇即说:“身不屈于王公,名不耗于终始,自尧至魏,凡九十余人。虽执节若夷齐,去就若两龚(指西汉末两个屈身王莽的姓龚的人),皆不录也。”也就是说,伯夷、叔齐竟主动去接近所谓的“权贵”,所以就名节有亏了,因此就算不上真正的“高洁”的隐者。可是让我们反过来仔细思考一下,究竟一个人为什么要做所谓的“高洁”的隐者呢?难道仅仅是因为一己的好恶和感觉?《采薇图》中的伯夷,宋·李唐绘。难道就再没有更值得一个人去用全部生命去追求的东西?让我们再想,难道伯夷、叔齐真的做错了吗?他们“迂腐”、“固执”的行为,难道真的不应该赢得我们的尊重吗?

鲁迅先生当年就曾作《故事新编》来痛贬像伯夷、叔齐之类的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顽固派,可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尤其伯夷、叔齐身上一定有值得我们充分肯定的地方。“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无论何时都应该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一笔宝贵财富。

同类推荐
  •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本书选取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私立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弗吉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公立大学,逐一对其办学理念、学科特色、学生事务管理架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并对公寓住宿管理、法律申诉服务、多元文化教育、学生社团管理、新生入学指导、心理咨询、奖励资助、学术咨询等诸多具体学生事务的内涵、理念、实际操作等进行了描述,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者了解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务的重要参考书。
  • 人类学与中国传统

    人类学与中国传统

    2008年年初,新上任的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常委、统战部长黄道伟同志提出“经济统战”、“文化统战”、“和谐统战”的工作思路,特别是提出要加强“文化统战”后,我们广西社会主义学院的领导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现在提出的“文化统战”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的局限于文化界的“文化统一战线”相比,内涵上要宽泛得多,今天的文化统战应该是大文化、大统战。应该定位在以文化的力量推动统一战线工作。因而提出要抓紧编写一部《文化统战概论》,为全区文化统战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并决定由我担任主编,组织一批科研骨干尽快完成这一《人类学与中国传统》的编写任务。
  • 国家传播战略

    国家传播战略

    《国家传播战略》在梳理国际传播和国家战略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国家传播战略概念,并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角度展开思路,探讨传播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传播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具体问题。为阐释国家传播战略演变的历史逻辑,《国家传播战略》还对大众媒体发展不同时代的国家传播战略模式作出整理;而作为把握全球传播竞争的横向视野,本书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和意识形态性质国家的宏观特征对国家传播战略进行比较研究,进丽阐明了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新格局这一命题。
  • 国际危机传播

    国际危机传播

    由高晓虹和隋岩主编的《国际危机传播》结合丰富的案例,在厘清危机传播与国际危机传播的关系、剖析危机传播国际化趋势的基础上,对国际危机传播中媒介组织的社会功能、生产机制、报道策略,以及公共政策、文化在国际危机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创新性地引入修辞学和阐释学理论,对国际危机传播中的文本修辞和过度报道进行了详尽分析。国际危机此起彼伏,国际危机传播影响深远,如何临希不乱,有效地进行媒体传播,帮助各方面转“危”为“机”,是《国际危机传播》的宗旨所在。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五卷(1945-1972)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五卷(1945-1972)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热门推荐
  • 诡思夜巷

    诡思夜巷

    一场游戏,一个任务,赎罪与救赎。诡异令人捉摸不透,夜间里小巷逐渐敞亮。被迫的罪人们,为了生存,为了自己,为了他人,来吧诡思夜巷,静候你们的归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琥珀之缘,溟阡之恋

    琥珀之缘,溟阡之恋

    ''潇湘,你到底有没有喜欢过我?”“没有。”司溟离莫听后冷笑“我没有喜欢过你,因为我对你从始至终都是爱,爱的太深了,三世都未变过。”阡潇湘说道
  • 一本书读懂犹太智慧精华

    一本书读懂犹太智慧精华

    学习犹太智慧,成就精彩人生。马克思、弗洛伊德、毕加索、普利策、洛克菲勒、基辛格、卡夫卡、爱因斯坦……这些各个领域的顶尖人物背后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犹太人。至今,无论是在商界、政界、学术界还是艺术界都活跃着大批优秀的犹太人,这对于一个仅占全球总人口0.2%的民族来说,实在是高得惊人的比例。而这一切的原因,都归结于犹太人领先全世界的独特的智慧。《一本书读懂犹太智慧精华》通过100多则精彩的故事与案例,用简练的语言对犹太人在经商、管理、处世、做人、生活、教育等多个方面的智慧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释和总结,为读者拓展能力、搭建人脉、驰骋商海、创造财富、纵横职场、经营生活提供了全新的指导。
  • 念心咒

    念心咒

    巨大而黑暗的地下空间,五个奇怪的雕像,四个青年,四个壮汉,一对夫妇,一位少女,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 拜师八戒

    拜师八戒

    重生到西游世界的高老庄,成功拜猪八戒为师,主角成了猪八戒的徒弟,孙悟空的师侄。看主角如何畅游西游世界。(群:146302579,欢迎大家进来交流)
  • 星铭风暴

    星铭风暴

    四千年时光一瞬而逝。当大帝亲率众灵击破异魔的传奇逐渐让岁月遗忘;当人族与兽族在极北之疆擦起永无止境的战火;当各国之间再起纷争硝烟蔓布。谁也没有发现,在那暗无天日的魔渊领中,一股卷土重来的阴谋正悄然酝酿着。【本书新创‘星铭者’修炼体系:使徒级、守卫级、勇者级、领主级、统帅级、王者级、英雄级!】
  • 阿大

    阿大

    阿大拉紧衣衫,从里面走了出来……
  • 法制教育三年级(下)

    法制教育三年级(下)

    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基础。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对于提高我国青少年法律素质,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推动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 题句回望

    题句回望

    那是个很冷的季节,也是个离别的季节。谁在你的对立面,不舍的回望。最终,还是毫不犹豫的转头走远,直至看不见。那是个藏在心中的过往,谁是最暖的阳光,在冰天雪地中照亮了一片严寒。别回头,路在前方。而后边,是必须遗忘的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