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78700000119

第119章 谭嗣同的学术生涯及其对待生命的精神自觉

梁启超在阐述谭嗣同的思想轨迹时认为,谭嗣同“资性绝特,天资过人,于学无所不窥”,注重深研各家各派思想学说,以期明发真理、为己所用;难得的是,他能“以日新为宗旨”,时时注意考察新思想、接受新思想,而得以避免泥古不化;尤其可贵的是,他还善于吸取别人的教益,因此他的学问仿佛始终都在进步,形象地说来是,“每十日不相见,则议论学识必有增长”,让人时有刮目、称奇之叹。

谭嗣同青少年时代主要致力于传统的国学,还非常喜好谈论中国古代兵法、兵家之学,颇有进取之心。可是自从他30岁之后,就基本放弃了这些传统的东西,用心于西方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尤其这时他还喜欢上了基督教(教宗),当他生平初次和梁启超相见时,他就表现得极推崇基督教的博爱思想,竟然对于佛教和孔子始终不置一词(漠视)。可是当他从梁启超那里听闻了康有为的新儒家思想的大义后,居然非常叹服,“既而闻(康)南海先生所发明《易》《春秋》之义,穷大同太平之条理,体乾元统天之精意,则大服”;后来他又听闻了佛家的“《华严》性海之说”,很受启发,“而悟世界无量,现身无量,无人无我,无去无住,无垢无净,舍救人外,更无他事之理”;又听闻了“(法)相宗识浪之说”,同样获益良多,“而悟众生根器无量,故说法无量,种种差别,与圆性无碍之理,则益大服”。等到他在金陵做官散居的一年中,“日夜冥搜孔佛之书”,还与金陵一位“博览教乘,熟于佛故,以流通经典为己任”、名叫杨文会的居士经常聚首在一起,“因得遍窥三藏,所得日益精深”。

自此以后,谭嗣同在思想上即提升到一种全新的成熟境界。他的学术宗旨基本可见于《仁学》一书;而影响所及,在行事上他也更是当仁不让、勇毅可嘉。据说谭嗣同“持躬严整,面稜稜有秋肃之气”,也就是生平没有一样不良嗜好,为人严谨持重,颇具干练之才,只是可惜英年早逝,否则必当做出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业。谭嗣同没有子女(有一子早夭,他还曾著文反对纳妾并身体力行),他的妻子李闰也不落俗套,为中国女学会倡办董事,还在谭嗣同的家乡浏阳创办了第一所女子师范学校。她和谭嗣同夫妻恩爱弥笃,谭嗣同不幸牺牲后,她曾作了一首七律《悼亡》来追念亡夫,其言辞未尝不令人痛断肝肠:“盱衡禹贡尽荆榛,国难家仇鬼哭新。饮恨长号哀贱妾,高歌短叹谱忠臣。已无壮志酬明主,剩有臾生泣后尘。惨淡深闺悲夜永,灯前愁煞未亡人!”

最后,我们不能不指出,戊戌变法乃是一场由文人组织发动、而牵涉国本的社会改革运动,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和中国社会现实的独特性、复杂性,反观维新派人士自身的不成熟性,就注定了改革运动的最后失败。这其中,不仅作为改革运动的主脑人物的光绪皇帝未得具备足够的权力和威望推行改革外,即使作为维新思想的重要核心人物和变法运动的主要推动者、参与者的康有为,乃至包括谭嗣同、梁启超等诸辈,他们对于中国的现实政治也多是知之不深的,他们的传统文人情怀过重,以至对于西方(包括日本)的社会制度、思想学说,还只是停留在一个肤浅的理解程度上。尤其像谭嗣同,虽有一身傲骨、一腔报国的热血,到最后却只能选择一死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当然我们知道,谭嗣同的血是不会白流的,戊戌变法运动也只是伟大的中国革命运动之中的一个光辉的前奏,它的失败是惨痛的,然而它带给后人的思考却是深刻的。也由此,我们不能不注意到谭嗣同的情愿一死是何其可贵,尤其在他自己也已经强烈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从而他也就对于自己的以一死召唤来者产生了一种精神上的自觉性。

谭嗣同求仁而得仁,成就了“中国因变法而流血之第一人”的英名而光照千秋!

同类推荐
  • 优秀教师转变角色的18个细节

    优秀教师转变角色的18个细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业”“忠于职守”的传统。在中国,经济步人快车道,改革开放已经开辟了广阔市场,学校教师也应结合实际要求,发扬中华民族敬业的优良传统,大力提倡爱岗敬业的社会主义道德,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教书育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对本职工作,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教育不仅仅是良心的工作,更应该是专业的工作!怎样表明教师的专业?课堂实效的好坏是其重要标准之一。本书教你如何做一个好的教师。
  • 影响人类一生的N个效应

    影响人类一生的N个效应

    一个效应就是一把钥匙,开启你尘封已久的生存智慧;一个效应就是一股不息的力量,帮助你不断地修正从前不正确的观念和做法;一个法则就是一根魔杖,点开你成功人生的洞天,让你窥见其间的奥妙;一个定律就是一条花香小径,让你从此开始梦想的实现之旅……
  •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从儒家智慧的海洋中,撷取到最宝贵的明珠.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本书通过选取经典的儒家故事,以修身做人、处世智慧.正视心欲、直面名利、谦孝美德等篇章淋漓阐释儒家的博大智慧。目的就是通过撩开儒家思想神秘的面纱。
  • 树人文库-欢笑一生的妙语故事

    树人文库-欢笑一生的妙语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编海心声

    编海心声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培养关涉民族的素质、社会的繁荣、国家的前途。无论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国家、哪一个社会、哪一个家庭,都无一例外地把少年儿童的教育摆在重要的特殊地位上。
热门推荐
  • 帝王游戏

    帝王游戏

    重生在青楼,风情万种的她,竟然不是红牌姑娘……幸好,幸好,幸好!可是当看到那一群貌美如花的姑娘望着她,难道她,她,她……竟然是这万花楼的老大?风流小正太的宰相,阴霾狠绝的王爷……还有不断冒出的往夕宿怨!倜傥的钻石王老五也要来掺一脚?这财要不要发,这女强人要不要做,这宝要不要寻?哼,她才不要当这些混蛋的棋子!敢小瞧本姑娘,走着瞧!
  • 九九之梦

    九九之梦

    如梦如幻的人生,愿后生平淡如水,不似流年误人。每一个故事都是随心而写,也是一篇篇回忆,亦真亦假。
  • 缘劫剑

    缘劫剑

    如果没有那场大劫难,他们注定不会在一起,就是因为那场劫难,所以命运把他们安排在一起,他们一起渡劫,一起风雨,一起度过了命运给他们的折磨。最终,他们成功了,消灭了魔教,战胜了黑暗。
  • 风骚仙二代

    风骚仙二代

    在新天条可以结婚的规定下,苦修于西方佛界的唐僧师徒兴奋了,也幸福了。唐僧去了女儿国,猪八戒回了高老庄,沙僧跑回了流沙河,小白龙回了龙潭。要说这其中隐藏最深的,貌似便是我们的孙大圣了。弃花果山无数母猴于不顾,猴不停蹄的跑去了……广寒宫!一段跨越种族的恋情开始了,一个新生儿,出现了……ps:【羞涩版】粉嫩新人求罩,岔开双腿,等待你们的宠幸。【正常版】新人不易,各位看官若是笑了、开心了,收藏+推荐票支持可好?
  • 外地人在北京的七年

    外地人在北京的七年

    如果那个夏天我能管住自己的腿,不踏进网吧的话,也许以后的一切都将不同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手心的宝

    手心的宝

    这世上,有没有一种心痛可以让人生不如死?三个月前,她跪倒在父亲的书桌前,只是想嫁给那个生身寒门的恋人;三个月后,她满脸娇羞的等候在婚房,却被陌生的男声吓得失声尖叫。“怎么会是你?”他笑得一脸无害,“倪诗仪,我说过,你会是我纪瑾修的女人!”那时,她才知道自己的新郎被掉了包!“既然嫁了我,就是我的人,你就有义务为我纪家开枝散叶。”纪瑾修,这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男人,这个在商界令人闻风丧胆的对手,自以为算准了倪诗仪不敢逃脱的心!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她要逃?那他就助她一臂之力。可没想到,她会那么快回到自己的身边。明明很爱,却控制不了心中的愤恨!
  • 声优至上

    声优至上

    龙神?天狼?吸血鬼?!鬼魂?狐仙?超能力者?!因为意外想起另一个世界记忆的方诚,面对着这个与自己所知世界有着‘些许’不同的世界,摊手表示:“哪怕你们这群人外打上天去,我也要成为世界第一(声优)呀!”“诚,在此之前,能把新歌送给我吗?”“大哥,我买了你最喜欢吃的哈根达斯。”“弟弟君,就算化身恶魔,我也要把你俘获!”“mako大神!要……死一次吗?”“噗噗噗,诚酱大失败!”“一开始笑我是拒绝的,你不能让我笑我立刻就笑,首先我要试一……”“你们都给我闭嘴啊!!!!!!!”……其实,这就是一本记录方诚在超能力世界想要成为声优却在百变明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及在干妹妹和干姐姐之间做出选择的奇葩故事。
  • 死刀生剑

    死刀生剑

    一对兄妹出生时,男孩身缠黑气,女孩身有圣光。这一异像导致了兄妹分离,他们的未来将会如何,他们又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震动呢?
  • 重生之山雨欲来

    重生之山雨欲来

    昔年在这丹陵城中,我丹陵谢氏一族是如何的风光鼎盛,如今又是怎样的一副凋落光景。而这般的光景一切起始,只是因为我,谢家的四娘子谢兰琬识人不清,引狼入室,才使得谢氏遭遇这灭门之灾。纵然有后来的十年,卫熠拼死为我谢氏满门平反,故人已逝,徒留清名亦是惘然。而卫熠终究也是落得个功高震主,遭幼帝猜忌,满门被灭的下场。今日,我既归来,一切欠我的,我必将亲手夺回,一切我欠的,我必一一还之,方不负他们的一番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