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74800000016

第16章 之一 《庄子》寓言的朦胧意境

《庄子》寓言以强烈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和生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出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不仅如此,《庄子》寓言往往通过创造朦胧的意境,发展作者的所谓“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给深邃的哲理蒙上惊异而美妙的诗的光彩,让读者在朦胧缥缈、时隐时现的境界中自由自在地遨游,呼吸新的空气,从而把人们“带回到自然与理想的一致,带回到一种简单美妙的世界”。这种朦胧意境,主要表现出以下两方面的特征:外在的接近客观的朦胧画面、内在的心态感觉的变幻处理。

一 迷惘的境界

在文学创作中,朦胧可以是艺术的境界,也可以是形成某种境界的艺术手段。在一定条件下,它给人以美感。这种美,可以造成“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似的特定的艺术效果:迷幻、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留给读者以联想、补充和再创造的心理上与艺术上的空间。正因为如此,庄子自己才表白说:“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庄子于幽暗渺茫之中看出分晓,于无声无息之中听出真切的调色手法,在他的寓言作品里,描摹出一幅外在的接近客观的朦胧画面,如烟雾迷离,朦胧玄妙,虽不够真切,但透过这层薄雾,便可看到“柳暗花明”的旖旎风光,再三玩味,便可领悟它的美妙所在,有如观赏一朵被尼龙薄膜笼罩着的纸花,若隐若现,似假非假,风姿绰约,似乎还可闻到淡淡清香。这种迷惘的境界,海市蜃楼般的景观,大多表现在《庄子》写梦的寓言里。

《齐物论》中“庄周梦蝶”的寓言,写庄周梦中变成翩翩起舞的蝴蝶,悠然自在。忽然醒来,不知“周之梦为蝴蝶”,还是“蝶之梦为周”,庄蝶合一,真假难分,形成美妙的朦胧意境。越是朦胧,读者越想闯进作者的感情世界,于是产生强烈的悬念,使你欲罢不能,欲止不得,只好凭着自己的主观想象去补充发挥。然而,透过朦胧的薄纱、迷惘的烟雾,不难窥见庄子的真切心境——“万物齐一”。它充分显示《庄子》寓言于朦胧、迷惘中见真切的艺术境界。宣颖曾说这则寓言“意愈超脱,文愈缥缈”、“真红炉一点雪也”,正是指这种深邃、朦胧、迷惘的梦境。它犹如水中映月,轻风吹拂,微波荡漾,波光粼粼,月融水中,水蓄明月,孰水孰月,难解难分。这样的意境,自然令人迷恋销魂。

《外物》篇“宋元君梦神龟”寓言,写神龟托梦给宋元君,告诉他自己被渔人余且所捕的事实,说写神龟虽能托梦而且应验灵通,但终逃脱不了恢恢渔网。这则寓言在艺术处理上表现出这样的效果:神龟托梦的事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是,作者所要阐明的意旨,是为了说明智慧也有穷困莫展的时候,即使个人有再强大的智慧,也免不了数以万计的人来计算。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碰到。因此看来,托梦一事是不真切的,但寓意的事是真实的。这种艺术处理的似假却真,似真还假的朦胧画面,让人回味无穷。又如“儒以《诗》、《礼》发冢”寓言:

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按其鬓,压其顪,而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

黎明前是一夜中最黑暗的时光。盗墓者选择此时当然是最理想的。但是,当袅袅晨曦从东方徐徐放射出来,再加上珠宝的熠熠发光,多少冲淡了这黎明前的黑暗,于是笼罩在此时此景的是若明若暗、隐隐约约、忽闪忽灭的灰色氛围,虽然看不真切,但有影儿在晃动;环境是迷蒙的,但人儿是实在的;盗墓是没人知晓的,但离经叛道,“知法犯法”的事实是千真万确的。这则寓言就这样把一切真切的事情置于朦胧的薄纱包围之中,似假却真,似真还假,艺术效果是多么佳妙,而讽刺的手法又是多么高明。

另外,《徐无鬼》篇中的“空谷足音”寓言,写一个久别昆弟亲戚远居荒无人烟的草野山谷之中的游子,当在死一般的空旷废墟里隐隐约约听到一两声脚步声,就惊喜异常,以为有兄弟亲人来访。作为此情此景的当事人,有亲人远道而来的感觉当然是虚幻的,但渴盼亲人相聚的心理活动是真实存在的。这则寓言就这样把一个似有若无、似无还有的矛盾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见出作者那种寓意超脱,文笔缥缈的艺术功力。

二 “忘我”的心态

迷惘的境界,是《庄子》寓言创造的外在的接近客观的朦胧画面。为了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庄子》寓言有时通过人物心态亦即内在感觉变幻处理,表现出“忘我”超脱、轻飘飘似坠五里雾中的朦胧意境,用以体现庄子虚静无为、逍遥远逝的处世哲学。

《达生》篇有“梓庆削木为鐻”寓言: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曰,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当时是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滑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见成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疑神者,其是与!”

这则寓言讲梓庆削木为鐻时,“不敢怀庆赏爵禄”、“不敢怀非誉巧拙”,以至“忘吾”、“忘形”、“不知利害”,这种高尚的境界,正如同篇中佝偻者承蜩“吾处身也若厥株枸;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藉其所为之鐻,见者惊有鬼神。梓庆为鐻的经验,在于专心而为。他先斋戒、修省、安静心灵,后入山林,观察树木的天性,看到形体极好的、完全符合造鐻要求的树木,一个完整的鐻的形象宛然呈现在眼前。这形象若隐若现,似假非假,给人以高洁净化的美感享受,使你“不知利害”时忘形,卸去了精神上的一切重负,进入“无言无意之域,获得情绪净化的快意,陶醉其中,流连忘返。造成此”忘我的心理效果,是和主体没入客体之中联系在一起。诚然,这意境是美的,但也是朦胧的。

“工倕旋盖规矩”寓言,也描绘了类似的高洁净化的艺术意境,它把我们带到了妙不可言、言不可尽的朦胧世界:

工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度,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

工倕画圆,外智凝寂,内心不移,达到“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这是得心应手的表现。手指熟练,似是不必经心,就旋转自如,而且超过规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熟能生巧”。“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形象地描绘出艺术上与审美中的和谐合适、恰到妙处的情景。这种“忘吾”——忘我,是得意入神的境界,虽然有某种感情的作用,但也不可能只是无所依托的虚无缥缈的意境。这种“忘我”观念的形象,朦朦胧胧,但又实实在在,似有若无而又充满艺术活力,叫你无法捉摸却又千方百计想在你头脑中鲜明地呈现出来,刹那间,你感到情感上获得了愉悦——朦胧以美陶冶人。

在“颜回坐忘”寓言里,庄子借颜回之口说:“堕肢体,黔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这与“工倕旋盖规矩”寓言所描绘的那种“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的“忘我”之心态是相一致的。庄子看来,只有摆脱形体的束缚,罢黜心知的牢笼,与那化育万物的大道自然地融为一体,达到一种升华和净化了的忘我境地,让自我在一种是我非我、出神入化、可以想象但不可捉摸,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仙境里展示形象,塑造心灵。在这个心灵的净化过程中,客体和主体融合在一起,两者都不担负着操劳的任务,只是抱守着顺应自然、无劳心知的宗旨,这样就能永生不衰,所谓“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女内,闭女外,多知为败。”所谓“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涬溟,解心释神,莫然无魂。万物云云,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无问其名,无窥其情,物固自生”就是说的那种忘却一切牵累、羁绊,卸智忘形、出神入化的忘我心态。在浑浑沌沌、色彩朦胧,“伦与物忘”的艺术画面之深层,包裹着作者实实在在的顺物自然,与“道”合一的思想精神;透过这虚无飘渺、朦胧斑驳的海市蜃楼。我们可以窥见这个艺术造型的真谛所在。

三 “朦胧”的由来

宣颖曾说:“庄子之文……其玄应空明,解脱变化,有水月镜花之妙,不啻峡云层起,海市幻生。”所谓“水月镜花之妙”,就是指《庄子》寓言的朦胧意境。庄子正是纵横飘逸地将天地鬼神、风云日月、草木虫鱼等自然现象和动植物涂上一层俶诡而朦胧的色彩,若隐若现,似假非假,看不见,摸不着;来无影,去无踪。令人感到“水月镜花之妙”,只觉如清风之行水,朗月之鉴空。

那么,《庄子》寓言为何有如此奇异的朦胧境界,并且在先秦诸子寓言中一花独放呢?寻根究底,除了作者借此构成艺术形象、艺术境界来增强感染力外,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在政治上、人生道路上坎坷不平。庄子也有自己的政治主张,虽然如《史记》本传所云“王公大人不能器之”,但是他幻想总有一天会有人像天公请教无名人那样向他“请问为天下”,可见他并不甘心“终身不仕,以快吾志”,只不过“昏上乱相”不理睬他的那一套罢了。他过着很贫困的生活,到了只靠“织履”、“衣大布而补之”、“贷粟于监河侯”以维持生计的地步。他虽然做过小官,但也不外乎是为贫而仕。他饱尝人世间的种种滋味,“蒿目而忧世之患”心理自有一番悲愤和郁结,有时也不免于号啕,若歌若哭,生活的坎坷使得他“不得其平则鸣”,“想庄叟之落笔,胸次有无限悲感,借此以为发泄之具”。可是想讲又不好直说,只好求助朦胧,把不得为亦不能为之的思想倾吐出来。这种朦胧,尽管也是一种悬空的意识活动之表现,却还是以社会现实为基础,由此发生出来,辗转升华、净化,到底还是现实生活在头脑中的曲折反映。与庄子相比,诸如墨子、孟子、韩非子很显然都没有这种生活经历,加之他们的思想观点与庄子也有根本性的差异,因此,他们不会像庄子一样创造朦胧的意境,用以艺术的再现生活和表达情感。

(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2年第10期转载)

同类推荐
  • 形而上学俱乐部:美国思想的故事(译文纪实)

    形而上学俱乐部:美国思想的故事(译文纪实)

    思想是一种怀疑,而不是意识形态。第86届普利策奖最佳历史类图书,从内战的阴霾到平权运动和冷战,以思想的历史照见未来。美国经历了一场内战,其政府形态却没有遭遇变革。内战期间,美国没有抛弃宪法,没有暂停选举,也没有发生政变。但从其他几乎所有方面来看,美国变成了另一个国家。战争本身没有让美国变得现代,但战争标志着现代美国的诞生。对于亲历内战的那一代人来说,战争似乎不只是民主的失败,也是文化的失败,思想的失败。创痛深沉的内战使战前的信仰和期望轰然崩塌。在战后的新世界,这些信仰显得极为过时。内战扫除了南方的奴隶制文明,随之也几乎完全扫除了北方的知识分子文化。美国花了几乎半个世纪才发展出可以取而代之的文化,找到一整套理念、一种思考方式,来帮助国人应对现代生活的种种情形。这场上下求索就是本书的主题。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马可是主义哲学扬弃了对于经验概念的这两种抽象规定,把它改造为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与它作为寄出去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使唯物主义获得了现代的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的物质实践活动原则,就是一种唯物主义的现实的能动性原则。
  •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本书立足于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制高点的唯物史观所主张的研究人类史和自然史辩证关系的“历史科学”的论域,按照唯物史观的实践视野、过程视野、结构视野、文明多样性视野和阶级分析视野等科学方法,提出作为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的生态文明,是一种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是贯穿于渔猎文化、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智能文明等文明形态始终的基本要求,已成为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方向。
  • 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大学》由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它对现代人如何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所启迪和帮助。《中庸》为孔子后裔子思所作,其主题思想就是引导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本书配合全民阅读,特推出该套普及经典,以满足大众读者阅读需要。
  • 大学的精神尺度

    大学的精神尺度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对于大学精神、大学理念等问题进行思考的结集,作者首先对大学应该具有的精神和理念进行论述,重点探讨了教授治校、思想自由、学术独立、大学的社会责任等基本问题,并介绍了现代大学起源——德国大学的精神和理念,最后对中国大学的传统、精神、制度等进行了分析与阐释。本书学术性、人文性较强,语言流畅,观点鲜明,可读性强,对于当下颇受人们关注的大学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斗破之萧然无双

    斗破之萧然无双

    QQ阅读实时更新我的新书《无限狩猎狂潮》,来看看合不合你的胃口吧!作者是四维教主,也是我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挣扎在丧尸中

    挣扎在丧尸中

    人性的泯灭,道德的沦丧,末日的生活,艰难的挣扎在丧尸中间。
  • 九境命运

    九境命运

    脚踩大地震万古,谁人为敌。头顶苍穹撑天下,何人媲美。到头来寻到的万般法门,原来是大梦一场终成空。
  • 小花与呼啦的故事

    小花与呼啦的故事

    小花是一只鸡自小生活在农场里,每天过的非常散懒,直到有一天…一只叫呼啦的公鸡进入农场,并告诉小花外面的世界,小花是选择继续留在这里?还是与呼啦出去看看?
  • 离传

    离传

    宇宙浩荡,星空无垠。人类,真的只是唯一的智慧生命么?旅行者一号,从太空深处,引来了怎么的文明?科技?神魔?两者碰撞,会迸发怎样的火花?一个废墟下的孩童,一个崭新的时代,一段掩埋在尘埃中的历史。浩大的星空,关不住,少年,追寻的梦想……
  • 霸道少女清纯爱

    霸道少女清纯爱

    霸道少女首次登场,“妖娆”班主任记仇,邪魅恶少首次“出手”意外被嫌弃。邪魅恶少首次决定认真追女生竟惨遭拒绝!某恶少心想:一次不行再来第二次,第二次不行还有第三次,只要你不答应就一直来!宝贝,你休想逃出我的手掌心!
  • 野丫头的爱情

    野丫头的爱情

    夜色静谧,屋内黑漆漆的,所有的灯都没有打开。只有窗外的路灯还在亮着,透过窗隙,照射到天花板上,映出诡异的幽光。一个孤零零的瘦影独坐在电脑桌旁,对着没有打开的荧屏。手托腮,眸迷离,往事悠悠,灼伤心怀,何堪回首。曾痴迷地老天荒的爱恋,守候海枯石烂的绝美!这一切都如一场幽梦,瞬间梦碎花飞。野丫头第一段婚姻因为老公的出轨而终止。老公的无情背叛,将她拉向痛苦的深渊。从此,她几乎一蹶不振,竟因为排解寂寞而迷恋上了网络。在网络中游历,偶遇才华横溢比她小九岁有家室的网坛男管理,两个人在相濡以沫中而日久生情,野丫头深陷网络情感,欲罢不能。经过几番挣扎,最终,野丫头摆脱了虚拟的网恋,现实中遇到了一位心中久已向往的白马王子,一位刑警队长因为抓捕歹徒而身受重伤住院,恰好野丫头是他的主治医师,在医院中发生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与法,爱与恨纠缠不休,但其中也有许多离奇曲折,最后他们的婚姻是否完美收场,有待大家去揭开......
  • 邪王盛宠:绝世四小姐

    邪王盛宠:绝世四小姐

    一朝穿越,持神器,降神兽,各大宝物为我所用;一夕重生,斗嫡姐,虐渣男,各路贱人踩在脚下;据说集齐七颗龙珠能召唤神龙,那她身负七大封印怎么办?莫名重生成丑颜废材,离奇穿越还附赠美男?神药?神器?神兽?神秘籍?不好意思,是她的!霸气楼主?废材小姐?神秘血脉?腹黑王妃?不好意思,还是她!且看她翻手为云乱异世,覆手为雨倾天下!
  • 战斗的原由

    战斗的原由

    何为战斗?并不是是指文学上的切磋,也不是指武力上的撞击。而是追随之物的碰撞。有人为了守护,有人则为了毁灭;有人为了未来,有人为了过去;有人为了英雄,有人为了钱财;有人为了想念,有人则为了杀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