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26700000036

第36章 《大国的兴衰》:探索国家兴衰轨道的力作

〔英国〕保罗·肯尼迪著

“作者简介”

保罗·肯尼迪于1945年出生于英国,1966年毕业于英国纽卡斯特大学,后又赴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70年起执教于英国东安哥尼亚大学,先后任讲师和教授。1973年,28岁的肯尼迪以《萨摩亚的纠纷:对1878~1900年英、德、美关系之研究》一鸣惊人,被当代美国著名史学家小施莱辛格誉为这一专题的“权威之作”。此后,他又连续出版了《英国海上霸权的兴衰》(1976年)、《英德对抗之缘起1860~1914》(1980)、《外交背后的现实:1865~1980年贡国外交政策的影响》(1981)和《战略与外交》(1983年)。其中《英德对抗之缘起》一书,被西方学术界评论为:“一方面透彻地分析了国际关系背景的变化,另一方面有力地叙述了个人和杰出人物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因其在外交史领域的杰出贡献,1983年,肯尼迪被美国耶鲁大学聘为教授,并入选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作过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和德国洪堡基金会的访问学者。

“内容精要”

自16世纪以来,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和美国等一流强国的兴衰史表明,在国家的生产力和取得收入的能力与军事力量之间,从长远看有着一种非常重要的相互依存关系。全书围绕着这一论点层层展开。

第一编《前工业社会》

《前工业社会》共三章,主要分析前工业社会世界的战略和经济。

第一章的主题是考察1500年前后的世界形势。与西方许多历史学家一样,肯尼迪将近代世界的上限定在1500年,这是因为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殖民主义、民族主义和工业革命塑造了近代世界。他认为,在1500年前后,世界上存在着明朝中国、奥斯曼帝国、莫卧儿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德川幕府及中西欧诸国等六大文明中心,它们都处在大致相似的发展阶段。通过对这六大文明中心的历史考察和分析,肯尼迪指出:“有一种主要由经济和技术进步所引起和驱动的机制,虽然这种发展总是同其他可变因素,例如社会结构、地理和偶然事件发生交互作用;要理解世界政治的进程就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到物质和长期起作用的因素,而不是人物的更换或外交和政治的短期变化;实力是一种相对的事物,只有通过各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经常比较才能加以描述和衡量。”在16世纪初,还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欧洲将会超过其他诸力量中心。所不同的是,东方诸帝国受到集权制度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商业活动和武器发展受到集权制度的限制。

第二章着重分析西班牙、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争霸历史。作者认为:“欧洲能在经济、军事方面雄踞世界之首,亦得益于16世纪欧洲内部的权力斗争。”他以1500年为界,此前100年的战争主要是地方性的,而此后150年的战争则主要是为争夺欧洲霸权而进行的。

第三章论述1660~1815年间列强的纷争,着重分析财政、地理等因素与战争的关系。这一时期的特征是欧洲列国之间的多种体制的形成。在这种短暂多变且又比较松散的联盟体系中,各国不再为跨国利益或宗教信仰而战,他们对战争与和平的决断日益受“国家利益”所制约。此时,西班牙、荷兰、瑞典和奥斯曼帝国相继沦为二等强国,法国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继续保持一流强国的地位。在大陆两侧,英国和俄国分别成为海洋帝国和大陆帝国;在中欧,普鲁士励精图治,悄然崛起,跻身于一流大国的行列。“欧洲列强体系开始变成五大国——法、奥、普、英、俄——以及一些诸如萨伏依一类的小国和像西班牙那样正在衰落的国家体系。”

第二编《工业时代》

《工业时代》包括第四、五、六章,主要论述19世纪列强的工业化进程和力量对比,以及1900年之后随着全球范围力量平衡的变化而出现的中等强国的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来临和两级世界的形成。

第四章着重分析工业化及列强的力量对比。肯尼迪首先指出,1815年以后发展起来的国际体制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其一是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全球经济体系;其二是欧美国家对不发达民族的征服战争加剧;其三是工业革命所引起的一系列技术上的进步影响到军事工业和战争形式。因此,在前工业化时代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战时财政问题就不那么突出了。

第五章叙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演进和传播,国际力量均衡开始发生变化,1815年维也纳会议以后存在的国际协作体制——相对稳定的欧洲五头政治——逐步趋于解体。

在这一时期,技术发展的步伐与不均匀的增长率使国际体系较19世纪中叶更为复杂动荡,而力量对比的变化则更进一步加剧了动荡,甚至直接导致战争。

在第六章中,作者指出,自1900年以后的50年间,国际力量平衡的主要变化可以说是一个“两极世界的来临”。尽管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大国,但它难以摆脱其外交传统的束缚。随着威尔逊理想主义的外交政策的受挫,美国在战后又重新退回到相对的外交孤立主义状态之中。俄国在十月革命后所建立的布尔什维克政权,对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保持警惕,它的自我封闭成为自我保护的手段。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迅速地向一个超级工业大国过渡。这一状况造成20世纪20年代和以后时期的国际事务似乎是以英国和法国为中心,但这一国际体系显然与经济实力的分布不相吻合。因此,在20世纪20~30年代便出现了“现存的中等强国”(英、法)受到“复兴的中等强国”(德、意、日)的挑战的局面,于是新的战争策源地便告形成。

第三编《当代和未来》

《当代和未来》包括第七、八章。

第七章论述了1943~1980年间两级世界中的稳定与变化。作者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力量的对比已完全不同于战前:法国和意大利这两个昔日的大国已黯然失色;德国、日本称霸欧洲和远东太平洋的企图也烟消云散;大英帝国正面临衰落;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构成了世界的两级。国际格局已从一个体系过渡到另一个体系。随着核时代的到来及长距离投射系统的构建,超级大国的地位更为加强,世界在战略上和政治上已从传统的多极世界变成了两极世界。在这样的格局中,意识形态的作用更为突出。东西方冷战的缘起,即具有意识形态分立的性质。

第八章着重阐述了存在于当今世界五大力量中心(美、苏、中、日、西欧)之间的与军事平衡和生产平衡不相一致的态势,分析了各自的潜力、前景和困难。作者首先对五个世纪以来大国的兴衰作了简要的回顾,由此提出了该书的两个主要论点:一是世界上有一种变革的动力,这个动力主要由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所驱动,它对社会的结构、政治制度、军事力量和各个国家和帝国的地位都产生影响;二是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对于国家体系中许多成员国相对的军事力量和战略地位都产生了决定性的长期的影响。

在全书最后的结论中,肯尼迪指出,国际平衡正在发生重大转移,也许会加快步伐。

“学术评价”

《大国的兴衰》是一本论述重大主题的历史著作,尽管有的西方学者嫌此书的标题过于俗套,但它毕竟对500年来各国的军事和经济地位作了比较,涉及了战争与力量对比发展周期等诸多理论问题,在以全球性眼光从总体上分析诸大国的兴衰交替方面不乏真知灼见,同时也为那些渴求了解各大国经济和军事力量对比不断变化之背景知识的当代读者提供了大量翔实的材料和评论。

从形成上看,该书的重点仍局限于传统史学的领域——经济史和军事史,但其内涵却有了质的变化。正如作者所言:《大国的兴衰》并非一部军事史,也不是一部经济史。它通过追溯1500年后世界经济力量的变化,描绘了国际体系中的一流强国在励精图治、富国强兵过程中经济和战略的相互影响。作者在描述国际体系的动态性结构变化中,突出了经济因素的作用。

大凡在当代能打动读者、启发读者掩卷长思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著作,都具有一种强烈的现实感。《大国的兴衰》即是史论并重,在说古论今之中,充溢着一种强烈的现实感,并对解决战争与和平这一关系人类生存前景的重大问题怀有深沉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这也许是该书对我们最大的启示和教益。

同类推荐
  • 爱悦与规训

    爱悦与规训

    作者以同性欲望为视角探析爱悦、法律与中国现代性的关系。作为跨学科的法学研究试验,作者提出并运用有机结合了“社会学的想象力”与“文学的想象力”的“法理学的想象力”,力图描述同性欲望与中国现代性之间互动所形成的法律文化表征,指出中国在与外部世界互动过程中如何围绕着同性欲望来建构和重构现代性的。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实施个性化教育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实施个性化教育

    性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出发点。那么,何为个性,个性何为?这不仅是社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也是每一个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的问题。
  •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大众传媒素养论

    大众传媒素养论

    本书认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大众传媒生态的变化,凸现了提升我国大众传媒素养问题的重要性;本书对于大众传媒素养的研究范围作了较为严格的界定,揭示了大众传媒素养的内在涵义,认定了组成大众传媒素养的若干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中国社会各个界别大众传媒素养的情况,提出了中国大众传媒素养的重塑问题。本书可供传媒学术界、传媒实务界、理论界、教育界以及宣传部门的人士阅读,高校中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以及对于我国的新闻与传播事业有兴趣的各界人士均可阅读。
  • 新编高等院校体育教程

    新编高等院校体育教程

    体育与健康概述、田径运动、篮球运动、排球运动等内容。《新编高等院校体育教程》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
热门推荐
  • 青天飞侠

    青天飞侠

    这是一部精心打造的精美作品。作品以框正义、显大爱,彰显英雄本色。每部之间行断意连。以主人公微妙的情感变化为发展线,以惩恶扬善为创作理念,造就了一个鲜活的青天飞侠。
  • 繁华嫁:红尘笑颜只为君

    繁华嫁:红尘笑颜只为君

    她,堂堂古世家的传人,聪明机智,时而冷静、睿智,时而疯癫、脱线。一朝穿越,竟好死不死的附到了公主的身上。好吧!她认命了,穿就穿吧!衣食无忧也不错,她可以当当米虫。反正父皇母后宠着,还天天有美人皇兄养眼,也不怕被和亲了。可是,为什么想过米虫生活也那么难啊!偷看了美人洗澡,要砍脚,还搭上了条件两个,费用好高。打了冷酷皇帝,赐慢性毒药汤一碗,心好塞。不小心惹上了狐狸美男,老实见面,次次调戏,恨不得爬床。尼玛!你家呢?!这就算了,她全忍了,俗话说得好,能忍是福,忍不了就跑。但是,为什么后面的一直追着她,从贱人到傲娇,从傲娇变无赖,从无赖进化成了变态。丫的,有种单挑啊!看本公主不毒死你。
  • 我做了这个世界的第三者

    我做了这个世界的第三者

    这世界有太多改变来得太突然暮水笙也终于明白世上唯一不变的不是至死不渝的感情而是永恒的改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太玄风烟

    太玄风烟

    失明少年楚玄欲望穿这苍玄大陆红尘种种,欲亲眼收尽这大千繁华。从牧阳而起,到苍玄之顶,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合下,白首太玄经。
  • 重生之再战苍穹

    重生之再战苍穹

    惨败的王者,强势归来,携红颜兄弟再战末世,看废柴主角怎样一统九州,征战世界,独拥苍穹。
  • 或在地上或居空

    或在地上或居空

    一个孤独寂寞的灵魂在承受了身心的重荷,几经挣扎沉浮之后,写下的悠长的心灵自白。“我”在妻子出轨后,身为绘画老师的“我”在写生时遇到了曾经的模特,也发现了自己经常缺失一些记忆。而文中另外一条线是李泽权的故事,“我”和李泽权有着怎样的关系?视角转换的模式并不凌乱,让人耳目一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君临远治

    君临远治

    沈君临不是没有情人,而是情人太多。情人一多,他的嘴就开始挑食......至于林远,就当是他自己养的小白眼郎,怎么都养不熟......
  • 热吻你

    热吻你

    -年少时祁禹为人玩世不恭。众人皆知祁禹生性薄凉,换女人如换衣服,对女人嗤之以鼻。直到遇见林卿遇,他收起性子,只对林卿遇俯首称臣。-重逢时外人皆知祁总生性凉薄,多年来无一女人能近身。直到那晚有人瞧见,冷漠的祁总埋在小女人的颈窝,眼底猩红:“卿卿,回来了就不许再走了,玩够了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