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24500000025

第25章 刘禹锡——竹枝无限情「之贰叁」

他出生在一个诗歌生长得最好的时代,属于那个时代最好的诗人里头的一个,从他的口中传出来的吟哦平白、深情,承袭了民间竹枝词(那些完全不拐弯抹角的竹枝词啊,历经了风雨的洗刷砍斫,已经臻于天籁)的大好处,至今为我们所痴迷。他跟他们写的几乎一样——唉,因为几乎一样,才说他好呐。去翻最原始的竹枝词吧,怕你会转头说他不好。因为也就是个“几乎”,并不真“一样”。要一样很难的。但已经很好了。

从始至终,他也像诗歌一样活着,他走过的道路没有人走过——他因诗而两度遭逢不幸,几乎被命运劈头盖面毒打了一生——好在有天下最忠诚的朋友可以作为药片,在必要时大把大把地吞下,缓解一下疼痛。

第一次躲闪不及的“毒打”,来自“永贞革新”,那是一次锐意改革而未竟的行动,他和其他的七个人同时被贬往不同的边疆。当时有着相同遭遇的还有他的朋友柳宗元。而在那次革新失败不久、他短期被贬初回长安时,不该雪上加霜地写下了《游玄都观》: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其实,如果他只赞叹着眼前五色的花与整片树木的海也就罢了,也就没有了后来半生的颠沛流离,然而这首诗绝非那么简单,让他获得了一个“诗语讥忿”的罪名——他也不是没有那一层意思——那一刻,他心动性起,行为举止都随心意起伏张合,一副躯壳,如受役马奔停……他多么贪婪地紧盯着那一切并大声唱出,任凭思绪和感受肆意横流也不去拦截,仿佛已经知晓不能再真正地回来这里,回来厮守他的故乡。

皇帝很生气,一怒之下,再次下令将他贬到播州。播州在今天的黔北遵义一带,山高谷深,当时尚未开发,是“瘴疠之地”,人在那里很难生存。当时他的母亲年事已高,如果跟去,一定无法承受苦难,而如不跟去,那么她则必将再没有和儿子相见的可能。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中有记载:他与柳宗元于元和十年同被召回京城,不但未被起用反而再度遭贬,柳宗元得知自己被贬至柳州,而他则远谪播州时,不禁大哭起来:“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于是,他立即“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前一句说的自然是柳宗元,后面半句则说的是:柳宗元上条陈的同时,官员裴度也向皇帝求情:“播州极远,猿猱穴所宅,禹锡母八十余,不能往,当与其子死诀,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于是他被改去了相对安稳一点的连州。

假设当时没有柳宗元和裴度,或者他们对这件事毫不知情,他恐怕只有带着高堂老母去播州受苦了。历史上这“一句半”记录的却是万言难具的深挚友谊。

一首诗换来十四年的贬谪,代价不可谓不惨重至极。

十四年后,也就是文宗大和元年春天,他回到洛阳,当时已五十五岁。只是他依然率真无忌,居然又一时冲动或一时高兴,笔歌墨舞,《再游玄都观》爆绽毫端:“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花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于是,历史极端戏剧化地重演了这一幕:从那一年开始,他又被外放、外放、外放,历任苏州、汝州、同州刺史,漂泊到死。

我并不认为他的所为有“二百五”之嫌——有文人自恃不假。不是没有人对他言必造次:如同庄子笔下的鹌鹑麻雀,满足于在树丛中飞翔(“枪榆枋而后止”),却还嘲笑高飞的大鹏,认为人家是没事找事,自讨苦吃。唔,一只与秋霜争严的鸣蝉,当然无人信高洁。从古至今,都有一个问题困扰着人们,即使你我也不例外,即:诗人何为?我们知道,其实大家常常被放置在了一个尴尬的位置——你卑微或光荣,都概莫能外,你就在那个区间里,突不破,打不开,动弹不得。

就他而言,就他的政治行为而言,他代表他的群体,这没有错,而任何主义如果是一种画饼充饥、徒有虚名的不实之词时,他的人民都会对他进行革命(包括改良和改革);就引爆他命运导火索的两首诗歌而言,他是再纯粹不过的诗人,在奴颜和颐指之间选择的是鲁直笨拙、中途翻船的中间道路,并且学不来那些聪明狡狯、足以“片叶不沾身”的中庸道路,正直、率真、旷达和抱负那种胸次,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的。胸次大则从心为上,胸次小则从眼为下,从心和从眼出来的东西应该是不一样的,而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能够像他那样完美地将性情和诗品高度融合的诗人真是少之又少啊。一个诗人,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除开才华大小,与诗仙李白的汪洋肆意、狂傲不羁的诗风相比,他似乎多了点深邃与沉稳的气度;与诗圣杜甫的忧郁悲苦相比,他则多了些豁达与乐观的精神。请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没有高节和雅量,怎能写出如此卓绝、势压群雄的诗章?那篇只有八十一个字的《陋室铭》,自是一世翰墨英雄,竟至几乎一夜间传诵四方。可以断言,从古至今没有哪个作家和诗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只有他——刘禹锡,达到了这样的高度,而刘禹锡只有一个。

后来因为脚疾,他才改任太子宾客。六年后,他就离开了人世。算一算,从三十五岁到五十五岁是二十年,一生中最美好和才具最成熟的年华都是在贬谪中度过的。他自己也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实在是苦到了一定程度。

到底友谊还是双向并且同等重量级的好——是这样的友谊:在柳宗元油尽灯枯、客死柳州任上后,他代替他,把他没有活的岁月加倍地活了出来——他花毕生之力,整理柳宗元的遗作,然后又排除万难,全力筹资刊印,使其得以问世,并将柳宗元的一个儿子认在膝下,抚养长大。可以说,没有他,也就没有柳宗元文集的刊行于世。《江雪》、《渔翁》、《捕蛇者说》、《三戒》、《天对》、《封建论》等经典美文,可能也会如流星一般消逝在远古的天空,不为世人所见,无法被今人所吟咏和传唱,可能也就没有几个人知道历史上有位柳宗元……世间如果真有这样的朋友:战友、亲人、父亲、儿子和部分的爱人……唔,简直值得为他(她)死上一回。

一定有过那样的时刻吧?欢愉的时刻,毫无挂碍的时刻?在一个“山桃红花满上头”的季节,两个朋友,如同两个月亮,彼此照着,醉眼相待,暗暗较量谁先伏桌而眠,也有开怀的朗声大笑,以及低声的行吟。当然,还有小路石头上的沉默无语,对坐读书……从两人偶尔相互之间的题赠中,也可以得知他和柳宗元友谊的深厚,其中他们在衡阳分别、三唱三和的情景,最为凄凉和让人动容——

柳宗元在离别的船上作《重别梦得》而感慨万千,声音干燥:“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临舍翁。”题目冠以“重别”,重新的离别,想必离别已经不是一次,又是“晚岁”又是“翁”的,自然想到也许将是最后一次。而他的内心也一定是同样悲苦,却忍住酸泪,对柳宗元只是进行劝解与宽慰,语气温和:“弱冠同怀长者忧,临歧回想尽悠悠。耦耕若便遗身世,黄发相看万事休。”(《重答柳柳州》)

就是这样:梨花淡白,柳色深青,在那残阳胜血的黄昏时分,仰给朋友的却是朝霞金灿灿的笑脸——他不知道你的愁肠。不必知道。不舍得让他知道。

后来他突然获知好友病故的消息时,顷刻间泪如雨下,未及擦拭,便抬脚踏上了肩负朋友未竟事业和未竟职责的艰苦征程,而他只有这一左一右两只肩膀。我们不知道,在后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那些无常变迁的岁月里,他自己的事业和职责又是怎样咬牙努力、用什么去挑起来的呢?……这个事我们刚刚说过去了。

在他们的时代,旅行就是一场磨难。今日的旅行缩短了对亲人和美景的期待。但同时,却少了生命中最深刻的体验——生离死别,那绝对是刻骨铭心的一种感受。送别——在当今已经纯是一种形式了,有时还是一种游戏。仅仅由他和他,我也相信在古代尤其是唐代并非如此:那时的任何一次送别,旅行或赴任,都可能是永远的离别。生命的脆弱所激发的对离别的伤感,在今天,可能只有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方能体验到,但死亡毕竟只有一次。在这个意义上,那些从送别线也就是死亡线上走过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体会到了生命的真谛,乃至友谊的真纯。

真正的友谊是什么?是由衷的信任,永远的无私,是患难不弃,以及发自内心的理解和从不撒谎的诚实……哦,当然,当然还有不求回报——他死都死了,怎样回报?

想到这里,不知为什么,我忽然感到一种无休无止、大水一样的忧伤。

[原作欣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竹枝词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诗人小传]

刘禹锡(772—842),唐朝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匈奴人的后裔。

刘禹锡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凡。后来在政治上不得意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得益于此,他的诗朴素优美、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

他在关心国家命运,同情人民疾苦,坚持整肃官吏,主张“功利存乎人民”;哲学上遵循朴素唯物主义,著作此类文论不少,如《天论》、《问大钧赋》等;文学上与白居易齐名,堪称“四海齐名白与刘”。留下诗文八百多篇。

同类推荐
  • 春天的阳光洒在我们的脸上

    春天的阳光洒在我们的脸上

    《春天的阳光洒在我们的脸上》为毛泽东文学院精品文丛,主要内容包括:春天的阳光洒在我们的脸上、春天的阳光洒在我们的脸上(2)、厚德载物、雪薄风更冷、归家、婴儿、上帝的使者和魔鬼的使者等。北京兴星伟业印刷有限公司印刷,2016年1月第1版,2016年1月第1次印刷。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春风沉醉的晚上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春风沉醉的晚上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行话:一个作家和他的同行及其作品(菲利普·罗斯全集)

    行话:一个作家和他的同行及其作品(菲利普·罗斯全集)

    美国文坛第一人菲利普·罗斯与同行的访谈录,作家对话作家,直面一个时代的生存危机。《行话:一个作家和他的同行及其作品》是菲利普·罗斯全集中的两部评论集之一,主体部分为访谈录,另有评论文章数篇。菲利普·罗斯作为一个好奇的读者和刁钻的同行,采访了全球各地的7位杰出犹太作家——普利莫·莱维、阿哈龙·阿佩尔菲尔德、伊凡·克里玛、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米兰·昆德拉和爱德娜·奥布莱恩——从这些作家的成长经历、创作动力和所处的大环境入手,非常直接地向他们发问。
  • 徐志摩文学精品选

    徐志摩文学精品选

    本书收录了民国著名诗人徐志摩的文学作品,与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大部分单一类型文集不同,本书所收录的作品涵盖了徐志摩的诗歌、散文和小说等三个文体的作品。内容更是涉及到徐志摩一生中的不同时期,可谓贯穿了徐志摩的一生。
  • 落叶集

    落叶集

    《落叶集》是由公羽写的一部诗歌集册,喜欢诗歌的朋友们可以读读作者诗歌,看社会千百态。
热门推荐
  • 小杜的日常

    小杜的日常

    每章一个故事,主人公都是我们的小杜同志,这本的小说纪录了他淡疼的日常以及胃疼的日常还有肾疼的日常。
  • 信佛功德经

    信佛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萌学园甜甜

    萌学园甜甜

    本文纯属意外,不喜勿喷。背景萌学园有点玛丽苏,在加上搞笑,嗯,在有点虐,走长久路线,虐虐的甜甜的再加上点卑微的爱情嘶,嗯没错了!我的脑洞大开!
  • 遗梦逐弦

    遗梦逐弦

    在架空世界里,天衍国太子云墨弦和他的女侍卫清鸢梦(前凤羽国二公主)在天衍国开启了扮猪吃虎的故事,朝廷众官夺权,投靠太子,皇帝昏庸,喜爱美人,后宫佳丽三。太子不近女色,能靠近他的女性只有皇后与女侍卫清鸢梦,就连他的亲妹妹,也很难与他亲近。在这个架空世界里,腹黑男主云墨弦和高冷又温柔的女主清鸢梦相爱相杀,共同帮助清鸢梦复国,云墨弦继位,江湖的剑皇竟是女主清鸢梦,一国公主为何会有如此身手?清鸢梦又为何要复国,她的国家到底发生了什么?男女主又是如何相遇相爱相杀?一切答案尽在文中,欢迎大家与他们一起复国,报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查理九世之玩笑

    查理九世之玩笑

    此小说没有正文,只有番外和笑话。(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绘刀逍遥

    绘刀逍遥

    内容简介:八千里路云雨,御风弄影,谁人与共?九万丈处天巅,纵声狂歌,岂有知音?人道是江湖风雨,剑锁春秋。岂可知雄刀霸刃,亦能封侯。一览江天,大江东去,试问苍生,何为巅峰?剑兮?体兮?莫非朝露昙花。瞰尽天下,唯有我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绘刀逍遥》刀纵四海意无恼,笑瞰凡尘人与妖。御风遍历人间路,天下唯我凌然刀。绘刀书友群:39200267
  • 网游之瘾者传说

    网游之瘾者传说

    现实,不过是为了生存必须依靠之所在,而游戏,才是我真正生活的世界!萧隐,一个重度网瘾患者,一个对现实中的一切毫无兴趣,全靠游戏生活的职业玩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永远活在游戏世界里。直到有一天,一款游戏的横空出世……神之塔!一款风靡世界的虚拟网游,据说登上神之塔顶层打败最终BOSS的勇者将得到一个实现愿望的机会!作为职业玩家的萧隐在游戏开服一周后才进入游戏,他又能在这款举世瞩目高手云集的游戏中掀起多大的风浪?————————————————————————————————本书为传统的网游风格,非网游式玄幻武侠
  • 美女杀手闯异世

    美女杀手闯异世

    月冰,21世纪皇牌杀手,一次意外得到的血玉,到底暗藏什么玄机
  • 所罗门之荒岛奇遇记

    所罗门之荒岛奇遇记

    所罗门在荒岛醒来,失去了记忆。不知道自己是谁,他在荒岛上会有些什么遭遇呢?现代版的鲁滨孙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