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24500000012

第12章 张九龄——自君之出矣「之拾」

一直很喜欢这个人和他的诗——他的二线的诗,就是他不怎么知名的那几首。我一直觉得,一个像样的诗人,他的最好的诗几乎都是他的二线作品。譬如温柔敦厚的《赋得自君之出矣》,看起来什么都没有,可情意都有了。我不管他是个多大、多好的官,不管他曾辟引孟浩然为荆州府幕僚,提拔王维为右拾遗,连杜甫早年也曾想把作品呈献给他……更不管他写过什么样慷慨激昂的这抒怀那抒怀,这一刻,我只喜欢他假扮女子的怀人诗,沉进去,沉得好像中了毒。

说起来,唐朝是个很爱追风尚的朝代,男人崇尚戴花、熏香,女人喜欢穿男人衣服,皇帝们热衷打马球……唐朝在好长的时间里都好像这样一个男人:没有恶心人的好斗、耍宝,只有宽博的笑意和醇厚的歌声,似乎他拥有所有世上最美好的东西。作为那个时代的超级大国,唐朝引领着东亚乃至泛亚洲地区的潮流风尚。既然追求时尚,注重风度自然就成为必要的生活内容之一。譬如唐明皇李隆基就很注重风度,当他有幸见到“诗仙”李白时,第一眼发现了这是个矮个子,第二眼就觉出这个矮个子的风度不俗,以及举止之间的气宇轩昂,为此,这位皇帝大人还暗中自卑了一次。总之,唐朝是个重表又重里、要里光外也光的时代。而皇帝任命他为宰相的原因有一点是因为他的风度翩翩。虽然两人君君臣臣的共事很多年,但每次见到他,唐明皇总像喝了普洱茶或是泡了温泉浴一样神清气爽,感觉舒坦。即使后来他因为跟他天天抬杠,被降职成了地方官,他还是时时不忘他的风度。每当有大臣推荐人才,他总是先来一句:“风度得如九龄否?”在他的心目中,他俨然是风度的代名词。

这样的一名美男子,一辈子在牡丹一样的唐代的花季中度过,自然轩昂不凡,还正直,还有才,还温柔……看看他的月下思人,我们就有些被他迷惑了。

看这一首《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不消说,这是一首怀念远人的诗。起句意境雄浑阔大,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一大幅的镜像,那么蓝,那么光滑、自在和安静。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意旨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的是赋,苏轼的是词,他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在两句诗里,他的月亮升腾成了一种原型意象和一种集体无意识,把我们笼罩了,似乎轻轻吹一口气,就将诗题的情景一起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这仍不脱他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乌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这样一个小小的转折,诗就从对面飞了来——多情人怨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这一声“怨长夜”,包孕着多么深沉的感情。而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口气贯了下来。这两句采用流水对,文气畅达无阻,读起来舒服。

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怪谁呢?是月亮太亮?是啊,它刺痛的亮,就像是爱情一样;是屋里烛光太耀眼吗?也许吧。总之,是亮,到处都被月华给泡了起来。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唔,为什么光线还是那么明亮?在那中天上,不升也不落,竟然连一个暗地都找不到,去静静地想一点心事。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像雨水一样打湿了夜晚,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泽更加难以入睡,而怜惜起自己月亮一样饱满滋润的身体。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应该也含着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月光的可爱,也写出诗人寄意的寥远和深细。

相思不眠之际,有什么可以相赠呢?一无所有,只有满手的月光散发出梨花一样的芳泽。这月光饱含我满腔关不住、打不开的心事,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下好了,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见上一面。“不堪”两句,构思新巧,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却情思无已。而一对一对有幸看了这诗句、却晚了三生的神仙眷侣就在这情思无已里,被一场一场的风吹得白发苍苍了。

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他的这一首《赋得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赋得自君之出矣》是乐府诗杂曲歌辞名,“赋得”是一种诗体。他取古人成句作为诗题,所以题首冠以“赋得”二字,翻出新意。首句“自君之出矣”,即拈用成句,明白如话。而哪一种艺术形式到了最好不是明白如话?

官人离家远行而未归,表明了一个时间概念。官人离家有多久呢?诗中没有说,只写了“不复理残机”一句,发人深思:首先,织机残破很久,表明官人离家已很久,女主人长时间没有上机织布了;其次,如果说,人去楼空给人以空虚寂寥的感受,那么,君出机残也同样使人感到景象残旧,落寞冷清;再次,机上布织来织去,始终未完成,它仿佛在诉说,女主人心神不定,无心织布,内心极其不平静。仿佛每一对都莫不如此:越是遥远或是有阻隔,渴望会合的念头就越是热切。而下面的比兴手法则更进一步描绘出了她心灵深处张挂的图景:“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古诗十九首》中,以“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行行重行行》)直接描摹思念中的她的形象,写得多么如在眼前。在这里,他则用皎皎明月象征她情操的纯洁无邪和专情如一。她朝朝暮暮都在思念,容颜都憔悴了,如刚刚圆满的月,逐渐成了缺。“夜夜减清辉”,既含蓄婉转,又真挚动人,像爱人走后,牡丹也仿佛了灰烬。比喻美妙熨帖,想象饶富新意,故事像桃花一样醉去。叫人无端地想到她举着烛台从木楼梯上走下来,黄黄的、清凉的光线,像一株株古诗中的长叶植物,闲来无事,就出土冒芽在窗后,又绿云盈盈,似是而非地开出来,渐渐地,蓄满了丰足的思念之水,而每一片水中都有可能安置着一个忧伤而略带哀艳的月色之地,沉默不语,美满而缺憾,每每其时,我们什么也不想带到梦中,爱情或者新衣服,或者什么感冒般缠绵着的、含蓄和热烈的爱的轻伤。事实上,最好的东西都是独自享用的,没有什么可以公开和众乐的阙歌,一如世间每一对无论十八还是八十岁的爱与哀愁,今天沧海,明日桑田,总是繁华明灭,如此这般。稍微设想一下,我们就已止不住哽喉。

整首诗简约守拙,内敛仁静,似乎早晨出水小荷零落的芳香,而他们的手、我们的手,那些、这些来不及的长亭短亭,小心翻动那些芳香如同翻动纸上的罗裙,还一丛一丛耐心收割、传递和谨藏,竟无一失误——没有,没有一个版本不一样,每一个字和句读都一样。不可能有误,这样切近得好像掏自我们自己肺腑的诗不像是杜撰的,而千年以前,一定有某一个冬天的满月之夜,有一个人抱着琴弦,和另一个人寂听悲欢。那是他,和他的爱人,相互的镜像,像一枝簇新的竹箫,哀愁和小小欢喜地发出清静的绿香。

这使我们想到,我们思念我们的爱人时,和他没有丝毫的分别。只是我们表达不如他这么好而已——它的句式这么普通,意思却好到十分。我们只能抄了他的,给爱人发个短消息说:我和他写的她一样地思念着你,人瘦了,也工作不下去。他也就腼腆,也不善表达,只回个:我也是。我们都这么内向这么害羞,而他,代替我们,都说了。

喏,就这样,自从他走了,我们就没有读到过这么自然如同现代语的诗,绝好的情诗。如今的我们,不要说读,连想一想他的力气也没有了。

[诗人小传]

张九龄(678—740),唐朝诗人、政治家。又名博物,字子寿,韶州始兴(今广东韶关)人,唐朝有名的贤相。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

他出生于官宦世家,聪慧能文,弱冠参加科举考试获中进士,为秘书省校书郎、右拾遗、左拾遗。他曾上书唐玄宗李隆基,主张重视地方官人选,纠正重内轻外风气;选官应重贤能,不循资历。后因与主政者不合,一度辞官返回家乡。在他去世后,曾被其预断为“必反”的安禄山发动了“安史之乱”,从而导致唐朝迅速从“全盛”走向没落。

张九龄诗歌成就很高,独具“雅正冲淡”的神韵,对岭南诗派的开创起了启迪作用。他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所作《感遇》、《望月怀远》等更为千古传颂之诗。有《曲江集》二十卷传世。

同类推荐
  • 世间最浪漫的事都是免费的

    世间最浪漫的事都是免费的

    两个人在一起,相爱容易相处难,当激情褪去,怎样留住爱情与浪漫?长久的爱情,要的不是惊天动地、海誓山盟,而是柴米油盐点滴生活里的用心。用创意把两个人的平淡生活点石成金,让生活处处有惊喜:一起收集自然,收藏生活的点滴的美好;一起制作手工:首饰、瓷器、布偶、爱的礼物;一起养宠物,照顾它,给它爱;一起做个吃货,吃遍天下美食;一起去旅行,手牵手走遍各个角落;一起拍照,发现生活中不易被察觉的美丽......
  • 当沉思穿越时空

    当沉思穿越时空

    这是作者精心挑选的一本文集,收自1982年至2015年发表在省内外报刊的散文、随笔、评论、报告文学等作品计111篇,另有4部电视片解说词和文学脚本。以体裁为单元,分三辑汇编,皆为作者业余兴之所至的篇什。内容以散文、随笔为主,散文多以描述乡情、亲情、友情、民情等为主调,随笔多以叙议文艺与人生、与生活、与社会风气、与思想观念等为主调。文章虽小,但贴近现实,注重思想倾向性与文字可读性的结合。
  • 峭壁嶙峋石斛情

    峭壁嶙峋石斛情

    两兄弟扎根深山,种药八载,辗转多方,终于觅得伯乐,识得“仙草”,仙草才得以重见天日,为世人所知,从而造福人类。
  • 比较文学教研论丛(第一辑)

    比较文学教研论丛(第一辑)

    比较文学是一种以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文学研究。它是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所进行的跨文化的研究。本书共收录了29篇关于研究比较文学的论文,具体内容包括《比较文学课程设置及其教材管窥》《世界文学:学科整合与历史承担》《〈比较文学概论〉教学刍议》《本科生“比较诗学”教学研究与探索》《比较文学研究生教育若干问题刍议》等。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天使飞行——国际灵柩送还士

    天使飞行——国际灵柩送还士

    本书介绍了一种职业——国际灵柩送还士,就是将在国外去世的日本人接回国内,并做基本的防腐处理和遗容整理,再送到家人的身边。如果是外国人在日本去世,他们就根据死者的宗教、民族习惯处理后送出日本。这些死者有的是远赴海外工作的儿子,有的是看上去很乐观却选择自杀的朋友,有寄托了三代人关爱的小孙女,也有死于恐怖袭击的记者……本书以国际灵柩送还公司的社长——木村利惠这个女强人为主线,从死者的家属、新入社员工、创始人、灵车驾驶员,以及作者自身的角度出发,围绕国际灵柩送还这一行为,是通过具体的“死亡关怀”,来搭建生死之间的桥梁,对社会和人生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
热门推荐
  • 首席骑士:天才驱魔师

    首席骑士:天才驱魔师

    千古传承,三族纷争,乱世硝烟的背后谁是推动一切的魁首?正义之盾,魔界皇子,血族元老,亘古不变的战乱将在这个时代被终结!
  • 星空下的修真者

    星空下的修真者

    乡土少年,绝境丰生。知女为伴,镇甲一方。十方星宿之下,十字雷塔之上,夏末的那一夜,蜕变的一个少年,他将会有怎么样的不同生活?他又会演绎别样的青春热血?
  • 韩娱

    韩娱

    这是一个中国人的韩娱故事~!他因为寻找自己的母亲,来到了韩国,因缘巧合之下加入韩国娱乐圈~!这是一个中国人的传奇故事~!他凭借自己先天的优势,自己过人的天赋,自己不懈的努力,迅速红遍韩国,红遍亚洲,走向世界~!这是一个中国人的精彩故事~!他依靠自己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 夏日未遍玄烨时

    夏日未遍玄烨时

    生活如是淡如水,何不把酒畅欢。想象终归事不切实际,现实才是当头一棒。失恋不过尔尔,幸福自己追求。夏子瑜,当代青年女性,爱生活,爱学习,爱帅哥。工作至上,爱情点到为止?Nonono,某天某时某分,良人驾到,子瑜请接驾。
  • 时间的回纹针

    时间的回纹针

    男主角——冕良是个活在回忆里的人,固执地沉溺在自己的空间,他的时间,转动得比这个世界缓慢。在远钧遇见冕良的时候,他的世界里只有安琪,远钧用自己的方式左右在他的身旁。远钧在等,等着这个柔软善良的男人,缓慢地,回到这个世界。……当我以为公主王子就此幸福生活的时候,恰似安琪的曾忆湄的出现,把我从亚热带带到热带再带回到亚热带爱情在兜兜转转,离合聚散,远钧的这段深情,可会万劫不复?
  • 复仇之妖妃惑主

    复仇之妖妃惑主

    她本是集宠爱于一身的夏木公主,却一夜之间沦为阶下囚,受尽屈辱。她的冷清倔强勾起他内心的恶魔,他冷然邪魅宣判:“夏木清婉,赏于众军。”他看着她眼里的恐惧、无助,玩味的等着她的求饶。可她骨子里的那份高傲,丝毫不允许她半点懦弱。她说:“你最好杀了我,否则,我定让你生不如死!”她用她最美的舞姿,最妖媚的声音,最勾人的手段,迷惑于他。本以为他也不过只是个好色之徒,却发现他早已洞悉一切,她所有的迷惑,只不过是她的一场小丑闹戏。
  • 皇上交出私房钱

    皇上交出私房钱

    天,世界上还有比她更倒霉的人吗?!不就是一个”愿望“吗?真是的,一个”愿望“竟然让她莫名穿越,醒来第一天,发现……呵呵哒,还不小心与皇上沾上了关系,似乎在斗智斗勇中……把心丢了??算了,丢就丢吧,反正有个人陪我,哇咔咔咔咔!!!
  • 传说之下救赎传说

    传说之下救赎传说

    (耐心已被磨灭)(勇气开始畏惧)(正直逐渐扭曲)(毅力到达极限)(仁慈早已麻木)(正义不复存在)*你尝试呼救...*S...A...V...E
  • 万界修罗之屠戮证道

    万界修罗之屠戮证道

    我不喜欢杀戮,但是我有不得不出手的理由,写轮眼给我了强大的力量,而我却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为了找到自己活着的目标,我游历于各个世界。也同时结下了许多与我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似乎又找到自己的目标。(前期主角不知道剧情,但是后来会做出改变的。)
  • 他是我的无上荣光

    他是我的无上荣光

    高二那年的章荔喜欢上了新来的转学生,听班里那些男生们说他叫尚靳垣。在这个兵荒马乱的青春里,章荔也曾以为她会像大多数女孩一样,平平凡凡,安安稳稳的度过。可她却因为偷偷喜欢上了他,而觉得自己成为了与太阳交错的少女,美好而又炽热。片段一尚靳垣手里拿着女孩写的贺卡饶有兴致的问她“这个绝色是说我很有特色吗?”“不是”女孩摇摇头,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他“是说你特别特别特别好看。”尚靳垣:“……”他怎么觉得这眼神是要把他吃下去了。片段二“所以这本书是你写给我的?”“是”“用意何在?”冬日寒风凛冽,女孩大半张脸埋在围巾里,沉默了许久才开口说“因为你很好很好,你是我的太阳,亦是我的无上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