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96500000036

第36章 解除“达摩克利斯刽”的威胁——美国和前苏联签署《中导条约》

1987年12月8日—10日,美国总统里根和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华盛顿会晤,就签署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导弹条约进行磋商,最后达成协议,签署了中导条约。事后里根不无得意地说,这是一个“历史性条约”,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戈尔巴乔夫则说,这是走向未来的“伟大的一步”,他同时也认为,“1987年12月8日成为核威胁不断增长和人类生活摆脱军事化的分水岭”,但现在“就戴很多桂冠为时尚早”。苏美两国首脑挥动小小的笔头,宣判了2000多枚核弹的命运,这当然是好事。但是,两国削减的核弹还只不过是“整个冰山上的一角”,悬在世界人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的威胁并没有真正消除。

自从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以来,整个世界便日益笼罩在核大战的阴影之中。然而,就世界两个最大的核武库美国和前苏联来说,几十年激烈的核军备竞赛耗费了大量国力。昔日用以威慑对方的庞大的核武器储备,已成为这两个超级大国身上越背越重的包袱。而世界越来越高涨的反核军备竞赛,要求核裁军的和平运动,也成了其顺水推舟,以放下包袱的一个绝妙支点。但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与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自莫斯科会晤以来,双方就此问题的谈判断断续续、时起时伏,总是只开花不结果。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总书记后,在外交上,特别是在美苏关系上,发动了强大的和平攻势。同年10月戈尔巴乔夫在访问法国期间提出了关于美苏战略武器谈判的新建议,11月里根则提出反对建议。接着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在日内瓦举行了引人注目的会晤。

1985年11月19日—20日,里根和戈尔巴乔夫会晤,这是美苏关系紧张对峙6年之后两国首脑的第一次会晤,也是战后两国首脑的第八次会晤。

这次会晤的突出特点是笼罩着十分神秘的气氛,令人难以捉摸。19日上午10时,两人在美国代表团总部所在地莱蒙湖畔一所19世纪古老别墅——水中花宫台阶前会面,按原计划,每天都以里根同戈尔巴乔夫私下会晤15分钟为开场,然后举行双边正式会谈。可是,当他俩走出密室进入大厅时,已是11时零4分了。两人的首次会晤谈了1小时又4分钟。

19日下午,双方在地区冲突等一系列问题上仍然尖锐对立。沉默一阵后,里根站起来说:“何必这么僵着,出去走走,呼吸点新鲜空气好吗?”戈尔巴乔夫说:“好主意,新鲜空气能产生新鲜主意。噢,外面冷,您得穿大衣。”两人边走边谈了5分钟。以后记者笔下的“湖边漫步”便渊源于此。

1985年的欧洲冬天突然早临,零下十几度的寒潮冻得迎接美苏首脑的瑞士仪仗队员在雪地中打哆嗦。戈尔巴乔夫也不停地用手巾抹擦鼻涕。于是里根又陪同戈尔巴乔夫进入湖边小舍,守着熊熊火炉,继续交谈。是为“炉边对话”。

这是不是里根、戈尔巴乔夫,特别是演员出身的里根有意为记者们制造出的浪漫话题、新闻花絮呢?

起草小组经过连续30多个小时的艰苦工作,到21日清晨4时30分才最后写成联合声明。21日上午,在国际会议中心,里根将戈尔巴乔夫拉到贵宾休息室,他发挥了昔日演员的才能,导演了两人一起“向全世界亮相”的场面。10时整,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在近5000名记者前一起露面。10时21分会晤正式结束。

对大批记者来说,这是一次很艰难的采访。19日美苏代表团发言人在国际新闻中心宣布:首脑会议期间实行新闻封锁。美国代表团发言人斯皮克斯话音刚落,就被记者们团团围住,几次想突出重围,都未成功。他说:“先生们,我饿,还没有吃饭呢!你们问我,我也不知道,我又没有参加会谈。想说的不知道,知道的不能说。怎么样,吃饭吧!”看来里根随员们的演员功夫也并不比里根逊色。如此吊胃口,使记者们叫苦连天,却痴心不改,坚持守候,可是,直到21日上午10时之前,他们一直无法得到双方会谈的实质内容。

首脑会晤的“成果”主要表现在联合声明上,双方表示愿意加快军备控制谈判,各自砍掉战略核武器50%。但是,联合声明承认:“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还存在严重分歧”。例如,前苏联强烈要求美国放弃其“星球大战”计划,而里根“仍然一如既往地认为,这个研究计划……是必要的”。美联社评论说,里根和戈尔巴乔夫的“炉边对话”和“湖边散步”气氛好像十分“亲切”,但对于世人最为关注的如何限制军备竞赛的问题并没有达成具体协议。

熊熊炉火难消积雪坚冰。但是,以这次会晤为标志,美苏之间前几年那种剑拔弩张的紧张状况有了改善。联合声明公布后,里根便立即对记者发表讲话,一副潇洒轻松的模样:“我日内瓦之行是为了寻求美苏关系的新起点而来,这一目的已经达到。”戈尔巴乔夫也不愿掉镜头,亦很愉快地讲:这次会晤讨论了“前苏联和美国人民关心的所有问题”,是“一次负责的讨论。”

1986年9月30日,里根与戈尔巴乔夫又相约出新,同时宣布,两国首脑定于10月11~12日举行“临时性会晤”,地点是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在美苏首脑会谈之前,先举行一次“临时性会晤”,这在两国首脑会谈史上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但会晤没有取得成果。好在冰岛会晤失败后,两国首脑仍不气馁,继续着各方面的努力,以试探和寻找双方的共同点,终于迎来了1987年12月8—10日里根与戈尔巴乔夫的华盛顿会晤。这次会晤签署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中导协议。

这次会晤之前,双方其实已拟好了中导协议草案。可是,华盛顿方面对此次会晤及中导协议大为不满的人也不少。因此,里根为了消除障碍,首先在会晤即将举行的4天前接受四家电视台记者的联合采访时说了一句颇有份量的话:“这些人在思想深处接受了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战争不可避免的观点。”里根这句话大大激怒了保守派,他们公开指责里根背弃了原则,为前苏联的宣传工具所利用。不过,里根敢于“口不择言”,是因为他深深了解最近频繁的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共和党内赞成中导条约和改善美苏关系的人占绝大多数。

首脑会晤前夕,代表各种派别和主张的游行示威陆续不断。12月5日中午,来自全国各地的和平组织的成员约3000人冒着寒风,在白宫对面的拉斐特公园集合,然后手拉手组成一条“人桥”,从白宫一直延伸到四个街区以外的前苏联驻美使馆。在“人桥”的两端,各有一批儿童把鲜花送到白宫和前苏联使馆。一名小女孩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她希望“消灭了小导弹后,再消灭大导弹”。儿童们在前苏联使馆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可是到白宫传递和平信息的10名儿童却吃了闭门羹。白宫人员因事先没有准备而措手不及,白宫发言人对此表示遗憾。舆论界认为,前苏联先得了一分。不过,在里根的宣传战中,前苏联人的“抢镜头”只是小菜一碟罢了。里根要上演的,乃是一次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大制作”哩!

美国方面从12月4日开始发放采访首脑会谈的特别记者证,当天全国新闻大楼6层过道里挤满了从世界各地赶来报道首脑会议的6000多名记者。为报导这次会谈,美国四大电视系统更是不惜工本,投入大量人力,仅美国广播公司就投入910人。

美苏双方在两国首脑会晤以前作了大量的争取舆论的工作。11月30日—12月5日,美国大小政府官员共向记者“吹风”11次,美国新闻界向每个采访首脑会晤的本国和外国记者发了它编写的一本厚厚的“背景材料”。前苏联先遣队中有20名负责情况介绍的官员、160名专家。他们到达华盛顿后,在麦迪逊饭店一住下,便在新闻俱乐部举行了记者招待会。

为了确保美苏首脑会议顺利进行,美国国务院、特工部、华盛顿警察局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几周之内召开了50次会议,特工部许多工作人员日夜工作,加班加点。他们出动直升飞机巡视戈尔巴乔夫的汽车通行的道路,对前苏联官员下榻的华盛顿15街和M街路口的麦迪逊饭店里里外外也都进行了检查。对于将放置在华盛顿纪念碑上的摄影机也要让经过特训的警犬嗅审。

美国方面如此大动干戈,大事铺张,除了确实具有安全因素的考虑外,也含有烘托气氛的意味。

8日下午2点02分(美国东部时间),在军乐队演奏《向元首致敬》的乐曲声中,美苏两国首脑并肩步入白宫大厅。里根和戈尔巴乔夫相继发表简短讲话后,一同坐在中导条约的签字桌旁,在厚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一共签了16处。这是美苏裁军谈判史上第一次真正减少核武器数量的条约。

根据中导条约规定,在条约生效后的3年内(1991年之前),美苏双方将销毁中程和中短程导弹共2611枚,其中美国859枚,前苏联1752枚。根据联合国的材料,美苏目前核武库中存有大约5万枚核弹头,其爆炸总威力约为130亿吨。根据中导条约规定美苏双方将要销毁已部署和未部署的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数量在双方核武库中仅占4%左右。

中导条约所遵循的目标是加强战略平衡,消除中程和中短程导弹将有助于减少发生战争的危险性与加强国际和平。

条约规定双方在条约生效后的3年后都不再拥有中程导弹、发射装置及有关辅助设施,在条约生效18个月后都不再拥有中短程导弹、发射装置及有关辅助设施,条约生效后都不再生产任何中程和中短程导弹以及有关这种导弹的发射装置。

事后,里根以自豪的口吻宣布他和戈尔巴乔夫“做出了永垂史册的事情”,戈尔巴乔夫说他和里根“栽下了能长成和平大树的幼苗”。

同类推荐
  • 盛世开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盛世开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盛世开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分为大会纪实、重要文献、海外视听、会议花絮、热点聚焦等若干个栏目,详实地介绍了十八大的会议日程,十八大通过的报告、党章、决议,十八大选出的新一届党的中央组织,十八大后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等重要内容,同时,书中还收录了十八大通过的报告、“两委”诞生记和相关纪实,海外媒体、政要学者对十八大的热议等,系统地回答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等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原原本本学习十八大文件及党章、原原本本学习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权威必备资料。
  • 我们濒危的价值观:美国道德危机

    我们濒危的价值观:美国道德危机

    本书对美国的政策变化及其影响进行探讨,并对许多存在争议的问题,包括堕胎、同性恋、死刑、女权、科学与宗教、核扩散、枪支泛滥、贫富悬殊、环境保护、原教旨主义、政教融合、“先发制人”的战争等,进行了分析和评判。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六十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六十年

    本书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的社会主义道路、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社会主义成就、伟大的历史结论五编。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与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与思考

    文章讲述的是:在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在省市党班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分析发展现状,把握方针政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等内容。
  • 迟到的文明

    迟到的文明

    固守传统,坚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拒绝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明,必然走入死胡同。文明与野蛮永无止息的争斗,是人类历史的基本内容。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几个国家率先树立了文明的标杆。跟进还是抗拒?令人眼花缭乱的史剧围绕着这个轴心展开。随着世界市场日益生长,世界逐步走向一体化,经济和思想、文化冲破一切障碍,在国际间交流。是否接受现代文明,融入世界,成了国家和民族盛衰荣枯的生死线。人类踏入现代文明后,中国已经成为迟到者,原因何在?我们将何去何从?袁伟时先生为我们一一解答。
热门推荐
  • 繁星轰鸣之时

    繁星轰鸣之时

    繁星轰鸣,狂乱已至。“孩子,屈服于更加强大的存在,这并没有什么可耻的。”“他是完美,是至高,是纯粹的智慧,是我等追随的主!”“不,你不过是一个可怜虫。及时濒临崩坏,也不见你的主。”他遇见,他挣扎,他反抗。小小的少年,从此一去无归。
  • 海贼月下

    海贼月下

    我有一个哥哥,叫路飞。我有三个哥哥,艾斯路飞萨博。我有一个爷爷,叫卡普。我会很幸福吧?突如其来的穿越,海贼王的世界,莫名其妙的疾病,命不久矣?我想改变一些什么,做不到?做得到?无所谓。我不想后悔,艾斯,路飞,萨博,我来了,还有,对不起,我该走了。
  • 封魔降妖录

    封魔降妖录

    西郊胡同有些诡异的事情发生,我听说后便收拾好行囊,在族中长辈的授意下,前去一探究竟………
  • 魔塔旅行记

    魔塔旅行记

    一个喜欢旅游的小学生。。。。。。在一次旅游过程中偶入魔塔世界。。。。。。并由此展开了一场神奇的梦幻之旅。。。。。。。。注:这是一篇描写孩子内心世界的玄幻之旅,是由上六年级的孩子独立完成的!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有闪灯的电脑机箱

    有闪灯的电脑机箱

    平淡的生活,一个写手的自嘲,或许,这就是平凡的一生吧。往事犹如身上的伤痕,伤口好了,伤疤还在
  • 我有亿万修炼细胞

    我有亿万修炼细胞

    苏凡拥有着绝顶天赋却没有丹田气府无法修炼。没关系,我的细胞变异了,居然会修炼,全身亿万细胞齐齐修炼。每一个细胞就相当于一名修者,而且细胞还能同步、分裂、变异.......境界同步,所有细胞同步到最高境界的细胞。细胞分裂,一分为二,二分为四.......最终全身百万亿细胞。细胞变异,正常细胞变异后获得了特殊的能力,炼丹、炼器、制符、属性精通,无所不能。这个世界最强大佬:苏凡此子天赋逆天!苏凡:不,我就是个凡人,连丹田气府都没有的凡人!但就是这个凡人,带着百万亿分身,瞬间覆灭了一个星球。
  • 梅森工作室

    梅森工作室

    这个平静的世界里,究竟藏着怎样的暗涌?听我细细道来。
  • 遮天九秘

    遮天九秘

    法则变化,天地大乱,在大劫中横死的方节重生少年时代,悔恨前世错过修行机会,今生立誓要将力量把握在自己手里,无敌于世,改变命运。传承九大血脉神则,他衍化九秘,镇压万族天才,睨睥乾坤,只手遮天,成为亿万天宇,无尽众生的无上至尊。
  • 年月中的你我

    年月中的你我

    多个小故事组成,男女主不止一对。有喜有悲。若有不好请请喷
  • 我曾爱过你,想起就心酸

    我曾爱过你,想起就心酸

    张东健、唐艺昕、姜潮、郭雪芙、任容萱、童苡萱等主演的都市情感电视剧《我曾爱过你,想起就心酸》的原著小说。你来了一下子,却改变了我一辈子。一部让人学会爱、相信爱的小说,不知不觉间,将你治愈。本书讲述了一个让人笑中带泪,感慨万千的爱情故事。假如有一天我终于能把你忘记,也许生活就会比较容易。可这不是随便传说的故事,也不是明天就要上演的戏剧。我永远无法找出原稿,狠心将你一笔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