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93400000002

第2章 虚无菩提假长生

猴子有了姓名,拜谢祖师,又拜了各位师兄。菩提并未传猴子道法,只是让他跟着师兄学习百家经论,师门礼节。猴子空闲时便在山间游荡,照顾花草,喂食灵兽,不知不觉间便过了六七年,这灵台山的一草一木都印在了脑海。

猴子在灵台山生活了这么长时间,他谦逊懂礼却因石猴的身份不能很好的融入师兄弟中,但是却和山中灵兽关系不错。其中最要好的是一只巨大的白牛。悟空经常骑在白牛身上和它聊天。白牛是山中的圣兽,地位很高,而且十分的聪明,一向自傲的悟空也得认他为长,称其为兄。

“牛大哥,你有什么理想吗?”猴子曾躺在白牛的背上漫不经心的问道,那时他在灵台山已经待了三年,什么有用的本事也没学到。

“我啊,我就想挣一份不小的家业,找个贤惠的老婆,生个儿子,如果再养个漂亮的小妾就更完满了。”白牛本事很高,但是心里却只是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也许白牛比猴子聪明,他知道这世界的复杂人心的险恶,他会做人也有心机。但是他永远只是一个弱者,他嘲笑猴子要与天争辉的不自量力,却不知道面对已经注定的命运逃避的结果永远是坠入深渊,唯一正确的方法只有去战斗,与人斗,与天斗。

很久以后白牛在火焰之地成家立业,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有了老婆,有了儿子,有了财富名声,甚至还有美女倒贴给他当小妾。或许有时候他还能想起那个不知天高地厚被压在山底的猴子,然而心中也只是不屑和嘲笑。只不过他拥有的一切最后还是被全部毁灭,被那只猴子毁掉。

白牛在猴子来到的第四年就离山了,然后猴子少了一个能聊天的对象,他没有焦急,更加踏实的等候着,等候着属于自己的机缘。

佛门法诀最重心性,释迦见猴子能安心等待,心中十分满意。随即开坛讲经,祖师见识何等渊博,虽为佛家领袖,对儒家道家经典研究亦是精深,主讲佛家禅法,又以儒门道家经典旁证,真真的深入浅出玄妙非常。

猴子由舍利所化,本性空明,生有宿慧,对那禅语道法理解甚快。但是他来此地寻求长生之道,耐着性子等了六七年,今日见到祖师讲经,决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于是,猴子在祖师讲经之时抓耳挠腮,手舞足蹈,果然引来祖师注意。祖师问悟空为何起舞影响讲经,猴子道:“弟子醒悟绝妙之处,喜不自胜,故而起舞,求师父恕罪。”祖师问他:“你说自己明悟,我且问你,如何是空?”

猴子笑而不语,祖师又问:“你笑什么?”猴子答:“我想起今早看见金狮玉象商量找个会飞的扁毛畜生当兄弟,所以可笑。”

祖师已知猴子本性无碍,便又问他到洞中多久。猴子回答在后山饱饱的吃了七次桃子,约有七年了。

祖师问猴子想学些什么,猴子只说听师父吩咐。祖师明知猴子想学长生之道,却故意提了几个诸如扶乩问卦,炼石服乳,参禅打坐之法。猴子自然满口说不学,祖师佯装生气跳下高台,用戒尺打了他三下,倒背手关上中门,径直而去。

师兄弟们责怪猴子惹怒师父,猴子一一赔笑,忍耐无言。待到月上中天,猴子等师兄弟睡后,起身穿衣从后门处走到祖师寝塌,跪在床前等祖师醒来。

祖师看到猴子果然机灵,明白他打的市语,便开口吟道:“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悟空明白祖师此言,绝妙道法只传有缘之人,便开口出声引得师父注意。祖师装傻问他为何不睡来到此处,猴子将师父留下暗谜解释,又言此地更无六耳,求师父传给他长生之道。祖师很爽快的将炼精凝神修炼金丹的法诀教给他。

悟空潜心修炼三年,凭借先天潜质神体初成。释迦布下如此阵势可不是让猴子学道求长生的,他需要的是一个打手,一个心狠手辣心思机灵的野心家,像一个芯捻一样将天庭酝酿已久的矛盾点燃。

时机已到,菩提将五百年天灾一说告知猴子,猴子果然心生惧意,菩提顺势教给猴子地煞数七十二般变化。猴子聪颖,很快就学会了,随即又学到了筋斗云。

释迦见猴子法术已成,培养这么多年该让他做事了。于是找了一个缘由将猴子赶走,警告他不许提自己名字,否则将他剥皮锉骨,神魂贬在九幽,万劫不复。

猴子叩头拜辞祖师,一个筋斗向东海飞去。不到一个时辰便到了花果山,却不曾想猴子离开之后,灵台山形状大变,亭台楼阁转眼间变成一座座宝刹高塔,熟悉的师兄恢复罗汉真身,白须祖师已成金身如来。

猴子那十多年灵台山岁月恰似梦幻泡影,仿佛从未出现。

再说回猴子,他在空中远望花果山,想起二十余年寻道岁月,当日千山万水处处难行,几次差点丧命,今日却转瞬回来,不禁心生感慨。

降下云头,满眼见到的却是满目疮痍,处处哀啼。悟空急忙呼喊猴群,却未有应答。悟空心生警惕,变化飞虫飞入水帘洞查看,却见洞府早

被妖魔占据,原来猴王宝座上坐着一个铁甲罗袍,身高三丈面目凶恶的魔王。猴子们一个个被捆起来丢在一边,洞中还有几个小妖饮酒作乐。悟空心中大怒,显出本乡,向魔王挑战。

魔王命令手下取来兵器,出洞迎战。见猴子个子矮小只有三尺,赤手空拳,自然看他不起。见猴子执意要打,便丢下宝刀,与他比拳。魔王高大,却不如猴子灵活,被猴子掏肋骨,踢裤裆,而猴子力气又极大,只是几下魔王便支持不住。躲了猴子一拳,翻身拿起钢刀,朝悟空劈去,猴子躲过,拔了毫毛,使出身外化身之法,变出两三百个小猴,一拥而上,将魔王围住。

巨象仍怕蚂蚁多,魔王被小猴们缠住,有的抱,有的扯,钻裆扳脚,薅头发抠眼睛,魔王难以自顾,被悟空夺了大刀,照着脑门一刀劈成两半。又领着小猴将剩下小妖全部剿灭,救下了被困的猴群。

这混世魔王其实是悟空的魔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三尺悟空化出三丈魔王,灭了魔王,才算踏过了修道门槛。悟空离开花果山许久,心中担心猴群易主不尊他为王,心有杂念故而魔生。

悟空灭了混世魔王,救下了猴群。众猴见悟空有此本领,想以后有了依靠,个个欢喜。尽全力准备美酒瓜果为悟空接风洗尘。

猴子志得意满,在酒宴之上将自己此行简短诉说,又称自己有了姓氏,法名”悟空”。众猴奉承悟空,称他为老孙,其他是二孙,三孙,一窝孙。

猴子荣归故里衣锦还乡,以前是猴子之王,今日学了本事又怎么局限于此。教授众猴武艺仙术,日日操练不停。悟空游历人间,知道世故人情,看到猴群所用兵器不过是竹竿树枝,心中担忧,想要得到些锋利的兵器。

从老猴处得知二百里外是傲来国所在,便驾云飞到傲来国上空。悟空知道人间万物皆须金银,但他孑然一身,分文没有。古来立大业者,起家第一桶金都是巧取豪夺而来。猴子心想买兵器哪有直接抢来的快,便施法吹起一阵狂风,惊得整座城池全部关门闭户。闯入兵器库,用了个分身法变出成千上百个小猴,将所存的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钯弓弩尽皆搬得个干净。

君主以兵挟天下,以德欺百姓,今日被猴子抢了兵器,不知又会生出怎样的祸害。

悟空带兵器回到花果山,将刀兵分给众猴,编成军队竟有四万七千余口。等悟空将军队训练完成,带着大军一路扫荡。整个花果山的七十二洞妖王全部被猴子征服。妖王臣服,年年上贡,猴子修筑营寨堡垒,将整个花果山造成铁桶一块,成为当之无愧的绝代猴王。

释迦施神通控制猴群中的老猴,监视引导悟空。见猴子厉兵秣马,心中很是满意。等悟空将花果山统一,手下军队兵器精通,有了一定的实力。便让老猴引导悟空去取早为他准备好的兵器装备,告诉他水帘洞铁板桥下的水直通东海龙宫,龙宫中汇聚天下奇珍。悟空正不满意从混世魔王处缴获的钢刀,欣然跳下桥头,钻入水中,向龙宫潜去,要件趁手的兵器。

天地有水之地皆由龙,河中有河龙,井中有井龙,海中有海龙,天下之龙皆出于四海龙王。龙族地位甚低,普通小龙只是上仙的一道美食,就算是四海龙王这只是司掌一方降水,受天庭管制,稍一有错便轻易押解斩龙台枭首。四海龙王是四个亲兄弟,为族群着想,权衡利弊暗中归顺于西方佛教。

释迦在花果山建阵施法,东海龙王敖广亲自投诚,情愿做如来马前卒。释迦自然欣喜,将龙族收为八部护法之一,并在所居洞府之中建立通道连接龙宫。计划中让猴子惹出滔天大祸,龙宫便是那第一站。

悟空让东海迅游夜叉通报之后,进入龙宫。敖广早就得到指令将释迦为猴子准备的兵器奉上,但是世间净是阳奉阴违私拿回扣之人,敖广不知道猴子的深浅,见他形象粗鄙,便想拿个普通的兵器糊弄了事,觅了那个至宝。

猴子求龙王看在多年邻居的面上,送一个兵器。敖广先拿了一柄大刀奉上,猴子相不中,又不好直接拒绝,只得推辞自己不通刀法,求另换一件。敖广又取了件九股叉,猴子见龙王不拿正经东西,直言说不趁手。龙王便拿出了自己珍藏的最好兵器方天画戟,谁料想猴子并非是没见过世面之人,也没看上。敖广推说这便是最好,猴子见龙王推脱,只得用激将法,说龙王没宝。敖广那会受猴子的激,宁愿认下这个也还是不再换。

敖广虽然有心贪宝,但是龙婆龙女却无那个胆子。奉劝龙王切莫贪心,将宝贝送出才是正理。敖广见猴子不好糊弄,只得带他去看那个定海神铁。猴子跟着龙王来到大海中央,见一根铁柱霞光万道。这世间的缘分本就是天注定,猴子见到铁柱的第一眼便知那是属于他的造化。像是前生相伴,悟空摸着铁柱,一种相识的感觉。

殊不知佛门亦有怒目金刚,为的是护卫佛法,用的尽是棍棒。释迦为悟空准备这定海神铁,亦有让他成为佛门护法之意。

悟空乃是如来钦定的法宝主人,神兵有灵,感念即将有主不再蒙尘,自然放光吸引。悟空心念一动,铁柱便随即变细变小,最后成了一根两头金箍,中间乌铁的如意金箍棒。

收下如此宝贝,猴子自然欣喜,所谓饱暖思****。猴子有了宝贝,再看自己一身还是在三星洞的袍子,甚至都有了窟窿,自然感觉不相配。见龙王如此好说话,这等至宝也甘心奉上,便想再讹一副披挂。正所谓人善被人欺,猴子也知道柿子挑软的捏啊!

敖广想贪下宝贝不成,却听到猴子还要件披挂,心中有气直说没有。猴子见龙王推辞,又有神兵在手,便一改无赖嘴脸,成了名符其实的强盗。这猴子做坏事也是先礼后兵,步步为营,真是天生的恶人。不枉释迦一心栽培,让他将天捅个窟窿,可谓“知人善任”啊!

别人不知猴子本事,敖广可是清楚,又知道猴子的后台,这个暗亏也只能忍气咽下。但四海一气联枝,只让自己吃亏也是不行的,于是敖广擂鼓撞钟,召集那三海龙王。

西海龙王敖闰对大哥投靠如来的做法抱有异议,但是其他兄弟同意,他也就勉强答应。今日见猴子欺负到头上,提议将猴子打出去。敖广怎能同意,让兄弟们无论怎样凑一副披挂,打发猴子出门。

北海龙王敖顺出了双藕丝步云履,西海敖闰出了一副锁子子黄金甲,南海敖钦凑了顶凤翅紫金冠。敖广一一奉上,猴子心满意足,便回花果山去也。

猴子在龙宫耍横,欺负龙子龙孙,但话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未经世事的龙女对猴子产生好奇,少女情窦初开,又引出不少故事。

再说猴子回到铁板桥,跳出水波。等待的众猴见到悟空身着金甲,头戴凤领,身放霞光,只如天神下凡,真是人靠衣裳马靠鞍啊。猴子大出风头,坐上宝座,满意的看着众猴的崇拜眼神,又开始拿出铁棒炫耀。这如意棒能大能小,众猴莫不称赞。

悟空有了法宝,花果山势力又如日中天。正如人有了钱以后,再追求的便是名。他使出法天象地,高于万丈,向整个妖界宣告他孙悟空的存在。

悟空见花果山已经进入正轨,自己便把权利下放,让四个老猴住持一应事务,自己却遨游四海,广交好友,行乐天下。白牛出山后凭借自己神通手段也混出一番名声,尊为大力牛魔王。白牛把猴子带到自己交际圈,猴子和几个神通广大的妖魔结拜成了兄弟。

而另一边释迦怎会让猴子如此逍遥,计划已经开始,下一步便是地府。

佛教讲求来世,道家寻求今生。掌管轮回的九幽地府,自然是佛家极为需要的筹码。释迦为了掌控地府也是煞费苦心,他让弟子中神通第一的地藏转生成人,地藏母亲贪婪杀生,死后进入无间地狱,地藏用无边念力进入地府解救母亲。又以“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借口,留在地府之中。成了凌驾在天庭所设十殿阎王之上的太上皇,经历数年一步步将地府掌握在自己手中。地府表面是天庭势力,却早已经被佛教控制,玉帝支持佛家,默许了地藏的存在。

猴子有了兵器,有了势力,释迦便动用手中资源,暗示地藏派人将猴子带到地府。按理说猴子修道成就神体,不受轮回,只怕天灾,只是官字两张口,怎么说怎么有。逃出轮回又怎怎样,在生死簿上重新加上你不就行了。

悟空醉酒中迷迷糊糊被锁到了幽冥界,酒醒后恼怒起来,挣开铁索,拿出铁棒将勾他来的黑白无常一棒子打成肉酱,一路闯上森罗殿。十殿阎王受地藏指使,吩咐手下躲避猴子锋芒,亲自来接。

猴子见到地府十王,怒声呵斥:“你等如此不识好歹,我老孙修仙了道,超升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为何派人拘我?”十王只是推辞,天下同名同姓者很多,也许是勾错了。猴子不依不饶,要看生死簿,十王同意。

悟空拿到生死簿,猴子非人非猴,不在猴属,却在魂字篇中找到自己。见上面注着孙悟空,天产石猴,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悟空心中明白地府没勾错,却狡赖说自己不记得岁数了,干脆消了名字罢了。从判官处拿到笔,将自己名字勾去,又想到做事就做个彻底,将猴属一并勾去。拿着铁棒,意气风发的走出冥界。

十王相视一眼,见自己任务完成,到翠云宫向地藏王菩萨报告。

猴子出了酆都城,绊了一下草疙瘩,打了个趔趄猛地醒来。还以为刚才发生的原为南柯一梦,只当做笑料向诸猴诉说,却不知一场风波顷刻而来。

敖广收到指令将猴子事情闹大,把猴子推到风口浪尖。便上表玉帝,无限夸大,说猴子如何残暴,将水族打杀过半,抢夺宝贝,甚至自己都被吓出心脏病了,一定要玉帝住持公道。

地藏又吩咐十王到天庭告状,说猴子逞凶,将九幽鬼使打绝,十殿阎王惊伤,不利于地府的长治久安,有碍和谐发展的主旋律,影响很恶劣,要玉帝严肃处理。

玉帝安慰龙王冥君回去,心中已然知道释迦完成了前奏,接下来的计划该自己出手了。于是临朝假问众仙猴子的来历。千里眼、顺风耳报告说:“妖猴是三百年前天产石猴,当时不以为然,不知何方修炼成仙,逞凶作恶。”

玉帝又问:“哪路神将愿下界捉妖?”还未说完,玉帝的心腹太白金星李长庚便启奏道:“三界之中生有九窍者皆可修仙。此猴天地育成,饮露餐霞,修炼成仙,与人又有何异?望陛下大发慈悲,将他招安,随便封一个官职,有所拘束,不费刀兵,算是收仙有道。”玉帝就是希望将猴子召上天,见太白如此懂得君心,也是大喜,随即依了他的奏言。

太白让文曲星修了诏书,自己带着,驾云径直向花果山飞去。让看守山门的小猴通报,悟空得知天使来请他上天当官,心中大喜。猴子占山为王,纵然作威作福相对天庭仙官不过只是草寇一流,一心变强的猴子自然向往天界那个更大的舞台。猴子却不知古来落草被招安的又有几个有好下场,倒是那一心树大旗的有几个真豪杰,建立传世江山。

悟空整衣迎接太白金星,太白宣告玉帝招安之事,悟空笑谢。这猴子也不是那不知礼数的人,吩咐手下安排筵席要款待金星。太白金星那看得上这凡间果酒,推辞等悟空升迁之后再说,劝猴子及早动身上天面圣。猴子将花果山一应事务托付四个老猴,和那金星一统升天而去。而猴子这一去三十三重再也没了安宁,小小棋子在棋盘中横冲直撞,惹了多少事端。

同类推荐
  • 师傅父的呆萌徒弟

    师傅父的呆萌徒弟

    很好看~好看不多说~,因为好看,所以我就不多说。
  • 西游诸天之我是猴子大哥

    西游诸天之我是猴子大哥

    道二和猴子一卵双生,命运却截然不同。“既然你叫我大哥,大哥就得保护你。”“大哥天庭神仙欺负我。大哥如来佛祖欺骗我。大哥我嗓子喊哑了。你在哪?”“小弟别慌。大哥正坐着修仙,你在等等。”这是华夏最后一个道士道二,神游诸天,拯救猴子,发现世界,创造世界的故事。
  • 重生之我为至道

    重生之我为至道

    目睹祖神创世界,眼观大道灭鸿蒙,盘古开天吾还在,我为至道天下尊!
  • 鬼界冥王

    鬼界冥王

    他欲成佛,世人却渡他入魔!今世!佛挡杀佛!魔挡诛魔!
  • 虚升记

    虚升记

    前因结果今欲还,踏春游湖肇事端。年少轻狂怒火烧,放刁撒泼毁新船。祸起降头事难竞,辣手欲摧恨无言。心伤体累奔黑夜,远避凶祸逃孤山。千里走骑遇荒村,有志除妖两相难。天公从来不体私,积善修德垂青眼。拜师学道断红尘,从此逍遥做神仙。要知后事如何走,且看虚升记玄幻。
热门推荐
  • 天魂至帝

    天魂至帝

    远古战魂转世重生天数之下尽是蝼蚁苟活“混沌因我而生,这天应我而破!”“我让这芸芸众生受我庇佑!”——天魂大帝
  • 我真的想当朝廷鹰犬

    我真的想当朝廷鹰犬

    大离煌煌,夜行玄光;十二星相,威震朝堂。食目神君:“先斩后奏,皇权特许,大离皇朝之中不会有我夜行司查不清的事,亦没有我夜行司杀不了的人。”路人:“神君,你清醒一点啊,夜行司已经被圣上取缔了,你现在可是在案的钦犯,项上人头值五十万两金子呢!”我以前叫楚寒泉,我现在叫楚瘸子,大离皇朝夜行司食目神君,我为自己代言。
  • 讲科学的百家诸子

    讲科学的百家诸子

    木甲术、机关术、符篆术、农家种子、蒸汽炮、卯榫战舰、五行异兽……穿越而来的陈旭惊呼:这不科学!有人却告诉他,既真的存在,那便是科学。这是一个东方诸夏背景下的蒸汽朋克故事。
  • 弈剑之蜀山传

    弈剑之蜀山传

    蜀山正宗,有诗赞云:蜀地英杰应不觉,山重道阻半坡斜。天高地险冶心性,下里巴人悟春雪。第是人非复阿蒙,一蓑一剑弈道诀。蜀山剑宗,众人所向,然事拂人愿,掌门罹害,各派觊觎。试看曾经的剑道废柴带领众人重回巅峰。
  • 纨绔凰妃:嫡女不承宠

    纨绔凰妃:嫡女不承宠

    眼神纯澈如水,如婴儿初生。这样的眼睛里,到底藏着什么样的心机?她说,我们相守的时候不相爱,相爱的时候却不能相守。既然注定有缘无分,但愿来生不要在遇见你,不会再爱上你。他看着她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看不透。本是富贵的丞相之女,却流落在外。等到习惯了外边的自由自在,一道圣旨,让她返回京城。她成了王妃,成了皇后,成了世间最尊贵的女人。可她不快乐,因为没有自由。可她很满足,因为在他身边。到了最后,她却发现,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他的阴谋......她的荣耀,她的凄惨,都在他的掌握中......
  • 白色征途

    白色征途

    莫笑的周围出现一个又一个谜团!这些谜团居然都与一个地方有关。带上疑问,他远走他乡,为了寻找答案也为了某些人。他能找到答案吗?脑子里时不时传来异响。是病吗?还是老天给他开的一个玩笑?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梦醉千古

    梦醉千古

    他一睡梦千古,回到一个英雄还未成英雄的时代。他以为自己穿越千古便是主角,谁知道他只是那个时代的一唯一见证者。
  • 向往之天才科学家

    向往之天才科学家

    人工智能顶尖天才科学家,为解决国家科研领域提高知名度,加入时局正火的向往的生活栏目,当遇见从小的青梅竹马,两人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本书单女主,女主为仔枫妹妹)
  • 毒霸天下之涅槃归来

    毒霸天下之涅槃归来

    炼丹?她行,抠男?她也行。她什么不行?好像没有,这不就一玛丽苏吗?嗯,没错,她就是一个玛丽苏。你奈我何!爱我你怕了吗~冷漠如霜,还是热情似火?管她的!作为一个标准的玛丽苏,就应该天天吃吃喝喝,没事撩撩男主,逗逗白莲花,人生,就满足了~作者的话:结局很虐,慎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