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90600000026

第26章 天赐之变:父子兄弟相残

时间:409年十月

人物:拓跋拓跋绍拓跋嗣

核心提示:北魏道武帝拓跋晚年刚愎自用、残忍好杀,又整天沉溺于酒色,把朝政搞得一塌糊涂。东晋义熙五年(409)十月,其次子拓跋绍心中积累许久的愤懑爆发,发动政变将道武帝刺死。太子拓跋嗣借机尽杀拓跋绍及其党羽,登上了皇帝宝座。

淝水之战后,前秦帝国瓦解。鲜卑族首领拓跋在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建立了魏国,史称北魏。太元二十年(395),拓跋在参合陂(今山西大同)大败后燕军队,乘机占领了黄河以北地区,成为当时北方的强大政权。

半世清明半世糊涂

东晋隆安二年(398)十二月,拓跋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正式登皇帝位,是为魏道武帝。国家初建,拓跋还懂得励精图治,积极地拓展疆土,并引进中原的先进农耕文化发展经济。同时,拓跋还对外遏制异族侵扰以稳固边疆,学习汉民族的政治文化,仿照晋帝国建立宫廷典章礼仪制度,把文化程度高、有才能的人提拔到朝廷做官。很快,拓跋就引领这个鲜卑族政权进入封建社会,北魏的社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

“盛至极,衰之始”,历史上几乎没有哪个王朝能逃脱这个规律。拓跋当政后期就变成了一个刚愎自用、好色滥杀之人,整个统治阶层也跟着腐化、堕落。义熙五年(409),北魏国内不断地出现异常的天灾,占者告诉拓跋这是您身边将有灾祸发生的凶兆。拓跋自此恼怒忧虑、茶饭不思,怀疑身边的大臣都心怀不轨,没有人能让他相信。每天上朝时,只要看到谁的神色不对,或者走路不稳、言辞有差错,拓跋都认为是这人心中有恶念,要亲手将这人处死然后扔到天安殿前示众才能放心。一时之间,朝中大臣人人自危,只求保命不敢去料理政事,就这样还生怕一不留神间就进了鬼门关。城内的强盗小偷见没人维持治安,马上变得猖獗起来,大街小巷人迹绝少。拓跋知道宫外的情形后却说:“这是我故意纵容他们,大灾之年过后我必然要重新整治。”

无赖王子拓跋绍

拓跋年轻时,跑到母亲贺太后所在的贺兰部落,见到贺太后的妹妹生的沉鱼落雁之貌,就产生了邪念,他直接向贺太后提出了要纳之为妾的要求。贺太后一听连连摇头,为断儿子的念想贺太后说了一句:“不行!太过美丽的东西,必怀有不善之物。况且她已经是有夫之妇,你怎能强夺他人之爱呢?”拓跋再没说话,当晚就派人把这位美少妇的丈夫给杀了。等贺太后知道了,生米已做成熟饭,只能顺从了宝贝儿子的心愿,让妹妹做了儿子的贺夫人。

不久,贺夫人就给拓跋生下了一个儿子拓跋绍,受封清河王。拓跋绍生来就是一个凶残无赖之徒,平时喜欢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在大街上闲逛。碰到他认为比较好的东西,就上去抢,还常把人家的衣服剥光用来取乐。就是在外面跑的猪狗被他看见也不放过,非要抓住剁杀。拓跋气得要死,就把拓跋绍捉住头朝下倒插进井里,眼看着快要断气了,才把他拉上来。但拓跋绍没有丝毫的改过之意,他的哥哥也为此教训过他几次,他非但不领情还在心里暗自记恨。

义熙五年(409)十月十三日,拓跋将对儿子的厌恶迁怒于其母亲贺夫人,对她大加责骂并把她关起来准备处死,只是因为天马上黑了拓跋犹豫不决才没有动手。入夜,贺夫人偷偷地派心腹去给拓跋绍传递消息,拓跋绍听了就心急火燎地要去解救母亲。

杀父救母起宫变

拓跋绍平时再刁蛮无赖,但对自己的母亲感情还是很深的,一听说父亲要杀了母亲,气得他暴跳如雷。年方16岁的他正是血气方刚之时,立即与身边的几个亲信密谋救母亲的事情。但大家都知道拓跋的性情凶残,而且宫廷内戒备森严,一旦事情败露就死无葬身之地。但拓跋绍不怕,他订立杀父救母的方案后,就带着一干亲信悄悄潜入天安殿。

这时,拓跋早已入了梦乡,左右侍卫听见周围有异常的声音,立即喊了一声:“有贼!”拓跋猛地从梦中惊醒,从床上坐起来急着要找佩刀,却半天没有找到。而拓跋绍已带着亲信持刀立在拓跋的眼前,拓跋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儿子拓跋绍一刀砍死了。随即,拓跋绍救出了母亲贺夫人。

次日,一直到中午时分皇宫的门还紧闭未开,等着上朝的大臣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在皇宫外议论纷纷。这时,宫内突然传出了皇帝的诏令:“文武百官集合于端门之前,面向北肃立。”接着,拓跋绍把宫门扳开了一条小缝,问宫门外面的文武大臣说:“我有叔父,也有兄长,你们愿意拥奉谁?”大臣们一听不禁愕然失色,情知宫里出了大事,但没有人敢应答。过了半天,南平公长孙嵩说了一句:“我们愿意拥奉大王!”这时大家才确信拓跋已经死了,但又不知拓跋是怎么死的,所以没有人再敢说话,只有拓跋的弟弟阴平公拓跋烈放声大哭而去。拓跋死亡的消息立即在京城内外传开,官民之间一片躁动,心怀异志的人也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肥如侯贺护在安阳城北燃起烽火,不但贺兰部落的人赶来,其他部族的人也纷纷向安阳城集结。

惨无人道的子贵母死制度

北魏帝国源自鲜卑部落,从部落时期起就形成了一种惨无人道的习俗——子贵母死制度,即首领在确定合法继承人时,必须把合法继承人的母亲诛杀,以避免外戚干政的情形发生。明元帝拓跋嗣就是这种情形,其父亲拓跋当时这样解释:汉武帝刘彻杀钩弋夫人,目的是为防止母后专政或外戚作乱,我这样效法古人也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但这种制度往往无济于事,因为他的生母杀了,日后他还可以立乳母为太后,干政的情形照样发生,献文帝拓跋弘在位时冯太后摄政就是一例。

借机杀弟登帝位

拓跋一死,按正常情况应当由太子即位。拓跋生前所属意的太子人选是拓跋嗣,他是拓跋绍的兄长,此时尚在京城之外逃命。拓跋嗣好好的太子不当,为何要出外逃命?这还得从拓跋嗣当太子说起。拓跋准备立拓跋嗣为太子时,就按照部落的传统逼他的母亲刘贵人自杀。拓跋嗣对母亲极为孝顺,听到噩耗痛哭不已。拓跋知道后大怒,并派人要他进宫。拓跋嗣身边的人赶紧上前说:“皇帝现在盛怒之时,你进宫凶多吉少,不如暂且在外躲避。等皇帝气消了,再进宫见他不迟。”拓跋嗣觉得有理,就带了几名随从逃出了京城平城。

拓跋嗣一听到弟弟拓跋绍杀了父亲,立即带人回到平城,白天躲在深山里,晚上睡在侍卫王洛儿家里。渐渐地,周围人都知道拓跋嗣回来了,高兴地奔走相告。拓跋绍得知消息立即派人追杀。宗室拓跋磨浑和猎郎叔孙俊对拓跋绍说他们知道拓跋嗣的下落,拓跋绍就派了两名武士随他们前往。一出城,拓跋磨浑和叔孙俊就杀掉两名武士,觐见拓跋嗣。拓跋嗣命王洛儿扮成信差,到城里联络朝中大臣,并通知安远将军安同等人,准备在当晚采取行动。

义熙五年(409)十月十四日夜,平城里的内应突然冲进拓跋绍的寝宫,将措手不及的拓跋绍绑了起来。随即,城门大开,候在外面的拓跋嗣进了平城。拓跋绍和他的母亲贺夫人被推到了拓跋嗣面前,拓跋嗣没有犹豫就下令诛杀,参与谋杀拓跋的人也没有一人幸免,被杀的一个不留。十七日,拓跋嗣继承了皇位,是为明元帝。

同类推荐
  • 长江传

    长江传

    一部关于长江的美丽凄楚、动人心弦的传记。作者远溯亿万年前由东向西流出的古长江的初始形态,从徘徊流水的序曲到奔流入海的尾声,一如徐刚以往的风格,时而大开大合、大起大落;时而细致入微、鞭辟入里。融地理、历史、人物、文化于一炉,直面历史和现实,在大地的背景上所作的饱含忧患的刻画,于仪态万方中教人沉思冥想。书中既有长江百年水患的详尽钩沉,又有绿色中国的蓝图创意,独特的语境洋溢在字里行间,大地完整性的思考给出了作者铭心刻骨的警醒之言:我们正走在一条离开物质财富越来越近、离开江河大地越来越远的不归路上。
  • 墨书流风

    墨书流风

    世人都爱说史,可没有人知道历史中真正发生了什么。那慢慢崛起的没落,悄然没落的辉煌,道不清的民生疾苦,世间百态。穿越到书中的林风,抱着改变历史的心活在了书的世界里,到头来他又能改变些什么呢?诗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 傻子世子

    傻子世子

    他是远近闻名的蠢材,人人视他为恶,只有她以瘦弱之躯一直护着他,真相背后他究竟是愚蠢,还是另有所图。一遭蒙难,再度醒来,不记前尘往事。一诗成名,难忆旧容,处处危机四伏。一发冲冠,为己做主,排异己立己身。一句淡写,引出祸端,难论人性善恶。报母仇!改天地!论尊卑!要让世人看看,人终归是可以平等的!
  • 群英三国

    群英三国

    一梦千年,再度醒来居然成了黄巾军伤兵。人生似乎充满了绝望,但身为主角岂能没个挂?群英系统,致力于培养最强大的三国武将,要文武双全,很简单!什么,自创武将?很好,这是要培养出牛X小弟的节奏啊!!什么,武魂系统?杀了历史武将可以夺取其武魂强化自身属性?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明白为什么是重生黄巾军了……
  • 结社

    结社

    在这个蒸汽与电力交替发展的世界上,生存着普通人与具备异能力的“异能士”。当过去与现实连接,使命和预言重合,当普通人与异能士相遇时,世界的混沌开始加速。
热门推荐
  • 异界之止战之殇

    异界之止战之殇

    他出生那天,五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出身贫寒,身世如迷,他的前途到底是谓何方?该要用何等手段才能在五界踏足。
  • 绯闻陆总官宣吧

    绯闻陆总官宣吧

    ——自认为自己‘单身’时,陆先生的生活状态:“走!跟本少爷蹦迪去。”结婚?这辈子是不可能结婚的。——恋爱时,陆先生的生活状态:“夜千星,你有胆子再往前走一步试试,看老子会不会把你追回来。”女朋友什么的,最麻烦了,分了也好。结果打脸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喝的醉熏熏的陆先生,在她的公寓楼下举着喇叭大喊,“夜千星,我错了,要跪键盘还是榴莲,你说了算。”——结婚后,陆先生的生活状态逐渐妻奴化:“老婆,你离家出走,忘记把我打包带走了喂!”此时,被全城寻找的某人,正悠闲的举着红酒杯,躺在地球另一端的玻璃房内,享受着极光带来的视觉盛宴。——婚后三年,陆先生的生活状态逐渐怨念化:“臭小子,你扒拉我老婆做什么,眼睛往哪瞟呢你,赶紧给我滚过来。”某小奶包当下心肝颤了颤:他老爹简直是头爱发狂(feng)的狮子,求心理阴影面积!!群:138299894
  • 决战杀马特

    决战杀马特

    前世,世界巨变,自己却没有获得机会;今生,早作准备,我要的不仅仅是复仇。咦,这是最好的炼丹炉,此物倒是与我有缘;嘿,这不是第一战斗狂人吗,罢了我收你做个记名弟子吧;哇,这个小妖可是最强妖修,勉为其难收你当坐骑吧;各位,此地乃是我的,下面的灵石矿,自然也是我的:可是,究竟为什么是杀马特获得了机会呢?我还要找个答案。
  • 木与叶的小爱情

    木与叶的小爱情

    因为某些原因,男生在距离高考还有103天的时候向女生告白,并意外的被接受,日渐繁重的学业,金榜题名的压力,周遭同学的目光,虎视眈眈的家长,不可预见的未来,从那一刻起,这所有的一切都成了他们之间的阻碍,究竟他们能否坚守住那份看似青涩的小爱情,还是,最终败给了现实的无奈?如果有人喜欢这本书的话,可以加下Q群:335312981
  • 天书道

    天书道

    既有百世千劫,朝闻夕死!只为一个仙字!亦有逆天而上,不问长生!只为三生石上刻吾名!
  • 我的败家生活

    我的败家生活

    “只要是能用钱解决的,那就不叫事,如果解决不了,那是你的钱不够多”———《俗人日记》“我再说一遍,我是在败家,而不是在做慈善”———《新一代年轻人的偶像》“对于拉低了世界各地房价这个问题,我只是想在短暂的一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因此而已”———《影响世界的十个人》
  • 老舍和他的作品

    老舍和他的作品

    老舍和胡金铨都是老北京人,都爱好书画曲艺、民俗文化。作为同乡,胡金铨喜欢读老舍的小说,创作电影时也曾受其影响。1973年到1975年,胡金铨在《明报月刊》上发表了研究老舍的系列文章,而后集结成书,即为《老舍和他的作品》。本书是胡金铨对老舍生平、作品和文艺活动的梳理,从老舍的出生起笔,详述其求学、写作、异国辗转、回国教书及至抗战时主持“文协”的经历。胡金铨认为老舍具有北京小市民的特点——“安于现状,不做过激的事情”,他称之为“北京(骨泉)人”。这种个性影响了老舍的为人处世,也在其笔下人物的身上得到展现。书中所引资料包括老舍的自述、友人的回忆和其他发表于世界各地报刊上的文章等等,由胡金铨走访英美大学图书馆调查整理而成。擅拍武侠电影的胡金铨,银幕内外都处于行走的旅途中,老舍在其笔下也有了漂泊者的形象。以故乡北京为连接点,“走”成为这两位大师人生轨迹的关键词,其间的艺术影响和气韵传承可以借本书一窥。
  • exo:天上掉下个美少女

    exo:天上掉下个美少女

    【诗忧文学社】(百分百NP)一次体验人类世界的机会,让你与他们相遇。说好的只住一周,怎么办,你不想走了耶!“我能不能不走啊?”“.....你住多久都没事!!!”于是就开始各种腻歪!“今晚跟我睡吧!”“我想要一个小baby!”““莎碧,你不在的时候他们欺负我!”“因为我说你是我老婆!”“你都不迎接我一下!”“莎碧,帮我做一下饭好不好?”
  • 莫兮兰裳兰兰其茵

    莫兮兰裳兰兰其茵

    前世、今生,是谁蹉跎了时光。我欲涅槃重生,再与你在玉兰树下,看你轻摇折扇,一如当初。
  • 团控道士

    团控道士

    一个平凡的北漂小青年闵庄,突然穿越到混乱的异世大陆,却依靠一股神奇的力量,成为了大陆上最牛的团控雇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