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01500000058

第58章 繁荣的塔寺文化

西夏人民笃信佛教,西夏统治阶级为了利用宗教来麻醉人民,以巩固其统治,也大力弘扬佛教,并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建造佛塔寺院,使西夏境内的佛塔寺院遍及山野。早在李元昊时,为了扩大佛教的影响,为西夏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就在境内各地广建寺庙。兴庆府本来就有戒坛寺,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047年),李元昊又在兴庆府东面15里处建筑高台寺和高达数十丈的佛塔,用以贮藏佛经、译经。还规定每年的春、夏、秋、冬四季的第一月的初一为“圣节”,令全境官员百姓到各寺中礼佛。此后的西夏各帝王均对佛教加以尊崇和推广,使西夏境内形成了诸多以塔寺为载体的佛教文化中心。

皇家寺院——银川市承天寺在银川古城西南部,有一座著名的寺院叫“承天寺”,寺内中间一座耸立云端的西夏古塔,就是承天寺塔,人称“西塔”,与“北塔”相对应而立,就像凤城——银川市的两个翅膀一样。这是宁夏现存的100多座古塔中最高的一座砖塔。承天寺,寺门朝东开启,院内现存建筑有五佛殿、佛塔、韦驮殿、卧佛殿。韦驮、卧佛二殿两侧建有南北向配殿。殿宇之间,以重檐砖雕垂花门和围墙连接,形成四合院式的院中院。坐落在外院的五佛殿与佛塔同建在一条东西向的中轴线上。外院院落宽阔,古树参天,松柏长青,肃穆宁静。承天寺塔为一座八角11层楼阁式砖塔,高64.5米,比西安的大雁塔还高0.5米。塔体建在高2.6米、边长26米的方形台基上。塔门面东,可通过4.8米的券道进入塔室。塔室呈方形空间,室内各层为木板楼层结构,有木梯盘旋而上。塔身1~2层各面设券门窗式壁龛,3、5、7、9层设南北券门式明窗,塔身各层收分较大,每层之间的塔檐上下各挑出3层棱牙砖。各层檐角石榴状的铁柄上挂有铁铃,微风吹过,丁当作响。塔身11层以上挑出5层棱角牙砖,上建8面攒尖顶刹座,其上立桃形绿色琉璃塔刹。4、6、8、10层设东西向多门式明窗,11层设四明四暗圆窗。整座塔造型挺拔,呈角锥形风格,古朴简洁。宋朝沈括在秦凤路西安州任通判时,曾来过承天寺。此人饱读诗书,敏而好学,他对于这座庞大雄浑的建筑只用了短短5年时间竣工,感叹不已。承天寺塔也是宁夏唯一有文献记载始建年代的古塔。据明代《弘治宁夏新志》记载,“承天寺塔在承天寺内,伪夏(西夏)所建,一十三级,有残碑可考。”关于西夏修建承天寺塔,有不同的传说。一说是太后没藏氏笃信佛教,1049年契丹人攻打西夏时,她曾经在佛祖面前许下宏愿,如果西夏击退辽军的进攻,她将在兴庆府内修建一座寺庙,庙里要建筑一座高耸的佛塔。结果,西夏军在嵬名浪宇的率领下打退了辽的进攻,没藏氏为了还愿,特颁懿旨,于1050年起,在兴庆府的西南角修寺建塔。另一说是太后没藏氏曾在梦中梦见观音菩萨对她说:“兴庆府城西南有一口甜水井,若时常饮用可给人带来荣华富贵。”没藏氏醒后,立即派人去寻找,果然在城西南找到了一口井,水质清纯、味甜而美,没藏氏便每天饮用。不久,没藏氏怀孕了,她认为是喝了这口井中的水的缘故。后来没藏氏生下了李谅祚,被李元昊封为皇后,没藏氏为了还愿,在李谅祚继位后,命人修建承天寺塔。故事传说虽有不同,也不可信,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皇后没藏氏为了祈求佛祖神灵的护佑而修寺建塔。据《夏国皇太后新建承天寺瘗佛顶骨舍利碑》载,西夏建国皇帝李元昊死后,皇太后没藏氏为了保佑小皇帝李谅祚“圣寿无疆”和西夏的江山延永坚固,于西夏毅宗谅祚天祐垂圣元年(1050年)“役兵数万”修建承天寺和承天寺塔。为了表示她的诚心,在刚开始建塔的时候,没藏氏亲手将西域僧人进献的佛骨舍利以及金棺银椁贮埋于塔基下。西夏福圣承道三年(1055年),寺塔建成,皇太后亲自赐名此寺为“承天寺”,此塔为“承天寺塔”,又将宋朝所赐的《大藏经》置于寺内,作为镇寺之宝。塔寺建成后,延请回鹘高僧登座讲经,皇太后与皇帝经常即席聆听。寺内香火旺盛,与当时凉州护国寺、甘州卧佛寺齐名,是西夏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承天寺塔在元明时期曾遭兵火和地震的危害,明初时仅“一塔独存”。后来,朱元璋的第十六子明庆靖王朱栴,重修了寺院,增建了殿宇,承天寺以“梵刹钟声”名噪塞上,成为明代宁夏八景之一。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739年1月3日)大地震,塔、寺全部震毁。现在看到的承天寺塔,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重修,保留了原西夏佛塔的基本形制。如今,承天寺塔已得到人民政府的很好保护,并被定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内修建了博物馆,增建了古建筑展室,收藏了许多宁夏历史、民族、军事等方面珍贵的文物,成为人们观赏和游乐的重要活动场所。

“相关链接”宁夏八景:天下“八景”,原以“潇湘八景”为规范而约定俗成。宁夏八景文化始于明代,兴盛于清代。宁夏“八景”文化的积淀和发展到了清代乾隆时期已趋于定型,中间大致经过3个阶段:一是明代的源起与整合;二是清代黄中丞提出的宁夏八景、中卫十景、《平罗记略》里的平罗八景等。无论明代八景,还是清代以后的八景,都代表着宁夏各地浓缩了的文化景观。

张掖卧佛寺甘州原有五座塔寺,分别为金、木、水、火、土,作为该地的镇城之宝。可惜由于战争的破坏,以及年久失修,目前只剩下3座。规模最大、文物最多的,当数张掖的卧佛寺。卧佛寺是西夏王朝攻入中原后,在那里修建的第一个佛教寺庙,是甘州最有代表性的古建筑,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大景观。卧佛寺,旧名“迦叶如来寺”,又称“宝觉寺”“宏仁寺”,俗名“睡佛寺”“大佛寺”“大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如今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西夏在李乾顺时期,河西地区有两次大的修建佛教塔寺的活动。一次是天祐民安四年(1093年)六月至天祐民安五年正月,重修凉州护国寺感通塔。凉州护国寺院及感通塔今天已荡然无存,但幸运的是,重修凉州护国寺感通塔时凿刻的碑文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另一次是夏永安元年(1098年)修建甘州卧佛寺,此寺距现在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据《敕赐宝觉寺碑记》记载:西夏时,有一个叫嵬咩的国师,此人原本是西夏皇族的后裔,出家后随国师燕丹学习佛理,后也被封为国师。嵬咩云游四方,途经甘州住了几天,由于嵬咩国师心地虔诚,感动了上天,有一日,国师正敛神静居,忽闻天地间隐隐有丝竹之声,他睁眼一看,佛光灿烂,还伴有颂佛之声。声光飘忽,慢慢隐入地下。国师万分敬仰,“掘地数尺,有翠瓦罩焉,复下三尺,有金甓覆焉,得石涅盘像”。国师认为这是佛祖显灵,是祥瑞的显示,所以李乾顺命人在甘州建卧佛寺,并且钦赐匾额,供善男信女们烧香祈祷。大佛寺从永安元年(1098年)开始兴建,至夏贞观三年年(1103年)竣工,历时5年,是西夏三大佛教中心之一。

现在我们看到的大佛寺是明清时期重修的,寺内的卧佛造像虽经后代局部的修整,但基本上属西夏时期留下的遗物。大佛寺占地10万平方米,院内有大佛殿、万圣殿、藏经殿、牌楼、钟鼓楼、配殿、廊房等数十座古建筑。这些建筑群落气势巍峨,规模宏大。大佛寺内安放有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佛祖释迦牟尼的涅槃像,号称“中国室内泥塑卧佛之最”。佛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8个人并排而坐,人站在卧佛脚下,还不如它一个脚趾头高,可见塑像何等的庞大了。卧佛构造奇特,外部用草泥贴塑,内腹则以木梁架构筑成很大的空间,上下分为5层,中间的两层用木板隔开,直通佛像头部的密室,用以搁置经卷物品。卧佛自塑成后,腹中便成为藏宝储粮的窟穴,特别是逢灾祸战乱年代,其作用更明显。大佛殿殿门两侧的2幅西夏大型砖雕壁画,其题材、构图和造型艺术极具特色。大殿左侧砖雕壁画标题是《入三摩地》,绘有佛教徒修持的情景,上方则是阿弥陀、观音、大势至等“西方三圣像”,三圣像的后面是无量诸天大众。佛教对三摩地的解释为“正定”。意思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修持到“住缘一境,离诸邪乱”的境地,就可以受到一切诸佛所护,往生彼岸。两旁的对联是:“佛日增辉,万善同归登彼岸;法轮常转,十方瞻仰证菩提。”大殿右侧壁画标题是《登极乐天》,是说佛徒死后,往生净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画面展现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池底金沙布地,上有楼阁,池中莲花微妙香洁。微风吹动,常作天乐。奇妙杂色之鸟,出和雅音。中上方主要部位绘有西方三圣像,线条勾勒清晰,表情传神,两旁对联是:“宝殿巍峨,无量人天成敬仰;金身显焕,河沙亿圣共皈依。”进一步烘托出“极乐世界”这一主题氛围。卧佛的南北两侧,还有十八罗汉的塑像,或喜或思,形态各异。卧佛的东侧是一大壁画,有天女散花,有唐僧西天取经,还有《山海经》。

历史上,大佛寺香火旺盛,鼎盛时期僧众达千人以上。意167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被大佛寺的宏伟建筑和张掖的繁华所吸引,曾久居一年。民间传说,大佛寺建成之后,笃信佛教的西夏皇太后梁氏常到寺内朝拜、居住,在此设道场,大作斋会。元世祖忽必烈的母后别吉太后也曾在这里久居。传说别吉太后就是住在大佛寺生下了大元帝国的开国君主——元世祖忽必烈。别吉太后死后,灵柩也停殡在大佛寺。这些传闻,不见经传,是真是假,至今是谜。值得人们玩味的是门前的一副对联:“卧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不明。”甘州是东西方文化的交会点,佛教在这里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来,很快就与中国的道教、儒学融合在一起,形成儒、释、道三家合一的局面。所以,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主流是儒道两家,也有佛教的许多因子。这也许就是中国人历千年以来对佛教仍崇信不绝的文化根源所在吧。

凉州护国寺西凉府,过去叫凉州,是佛教传入中原的必经之地,因此,西凉府寺庙众多,僧俗人大多信奉佛祖。又因为这一带居住的有党项羌族、吐蕃、汉族等,所以这里的佛教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西凉府的寺庙以护国寺、圣容寺、崇圣寺最为著名,这其中香火最为鼎盛的当属护国寺。护国寺的出名全依赖于寺内的宝塔——感通塔。相传在很久以前,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国王有一位爱孙,名叫阿育王,他在世界各地宣扬佛法,广建佛塔。在阿育王所修建的8.4万座佛塔中,凉州护国寺内的感通塔是其中之一。此后的数百年间,此寺曾几度兴废,到了两晋时期已经被夷为平地了。当时的凉州刺史张轨在此平坦之地建造了自己的宫室,建成后,宫内屡屡出现令人不可思议的灵瑞之事,如每当佛祖诞辰之日,宫中就会传出美妙的诵经声;凉州城久旱不雨时,就会从西方飘来一片祥云正好罩在宫室上空,下一会雨,宫室院内的花草树木就会茁壮成长。到西凉王张天赐时,他决定拆掉宫室,重建塔寺,这就是感通塔。据说夏景宗李元昊西征吐蕃、回鹘时,感通塔也是屡显灵瑞,每有捷报传来时,塔顶便放射白光,周围百里都可以看得见。夏崇宗李乾顺时,重修了护国寺和感通塔。他见寺内彩绘已模糊不清,塔基和院墙、殿堂等都有所损坏,因此拨款重加整修,使其焕然一新,特别是由汉文和西夏文两面撰刻的石碑,也由寺庙的院内移到了寺门前,以供更多的信徒观赏拜读。碑文是由当时的皇太后亲自润色定稿的。

贺兰山宏佛塔宏佛塔位于宁夏贺兰县潘昶乡王澄村南面的一处废寺内,距银川20余公里。这是一座砖筑的三层八角形楼阁式与覆钵式结构的复合体建筑,其造型独特,风格古朴,是国内罕见的一座古塔,始建于西夏晚期(1190~1227年)。西夏以佛教为国教,大兴修建寺塔之风。安葬无漏大师“真体”的宏佛塔寺院,是贺兰山的白草谷寺院的山下寺院,当时称之为“下院”,它与山上的白草谷寺院本为一体。宏佛塔寺院代出名僧,多受历代皇帝敕封褒奖,对于这样一座名声显赫的佛教圣地,西夏统治者推崇备至。从宏佛塔寺院出土的唐代彩绘泥塑佛教造像、宋夏彩绘绢质佛画、高档建筑材料、大规模的建筑遗址等,均可说明宏佛塔寺院香火不断,在西夏时仍是一座高规格的佛教寺院。古代文献与考古发掘证实,今宏佛塔寺院与西夏贺兰山佛祖院在许多方面如出一辙。从宏佛塔与西夏贺169兰山佛祖院的地理方位、功能、寺院名称的传承关系以及寺院规模相仿等方面来看,都说明贺兰县宏佛塔遗址就是当时的西夏贺兰山佛祖院。

宏佛塔寺院是西夏印刷佛经的重要场所。1990年维修宏佛塔时,在塔的天宫中发现了2000多块西夏文字雕版,其中大号、中号、小号文字的雕版均有。还出土了许多西夏文书籍、残页等。以上充分证明,宏佛塔寺院是西夏印刷佛经的重要场所。宏佛塔寺院是至今已发现的唯一西夏印刷佛经的重要场所。

宏佛塔因年久失修,加之地震、地下水位升高及风雨的破坏和侵蚀,损毁极为严重。1987年宁夏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力量,邀请国内古建筑专家实地勘查,拟订了维修方案。1990年初,此塔的维修方案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并由国家文物局投资近百万元,于同年6月至1991年10月按拆卸重砌方案,对宏佛塔进行了修缮。在修复这座濒临倒塌的佛塔时,于刹座天宫内出土了一大批残朽的西夏文物,这件事在《中国文物报》报道,被文物考古专家、学者评定为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同时还聘请了著名文物保护修复专家,对这批残朽的文物进行了抢救修复整理。这批修复完好的文物有西夏绢彩佛画幅,彩塑佛像、罗汉、力士面像及身像18尊,西夏文佛经雕版200余块,还有幡带、木雕、木简、琉璃等近100件。其中绢彩画“炽盛光佛”“玄武大帝”及彩塑佛都是宫廷艺匠的力作,也是我国已发现的同类题材的佛教艺术品中的精美之作,对于研究西夏佛教文化、美术史、印刷史提供了系统的实物标本,具有极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贺兰山宏佛塔中出土的《玄武大帝图》是国内最早的道教玄武大帝图,反映出西夏多元的宗教文化历史。

青铜峡一百零八塔青铜峡一百零八塔位于黄河西岸一处陡峭的山坡上,是青铜峡最著名的景点。明代李贤的《一统志》已有“古塔一百零八座”的明确记载。这里原是规模宏大的寺庙建筑群,如今,绝大部分已毁灭湮没,仅塔林独存。在塔群附近的黄河库区,有被誉为“候鸟天堂”的青铜峡鸟岛。每年春季,数以万计的候鸟从南方迁徙而来,在这里产卵孵育。其中既有司空见惯的麻鸭、大雁,也有珍稀的黑天鹅。蓝天碧水,绿草青山,飞鸟成群,鸣声上下,给古老寂寞的塔群增添了无限生机。现在青铜峡市旅游局正在着力于一百零八塔的开发,在塔的周围修建了园林式广场,供游人在品味一百零八塔的历史余韵的同时,进一步欣赏塔下的母亲河——黄河的风采和青铜峡鸟岛的自然景观。

一百零八塔是始建于西夏时期的喇嘛式实心塔群。在此处的塔基里,曾发现过书有西夏文题记的千佛图帛画。佛塔依山势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数排列成十二行,形成总体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总计一百零八座,因而得名。塔基除最高处的第一行一座为方形外,第二行以下均为单层八角形须弥座。塔身除第一行一座较大,高3.5米外。其余的高度均在2.5米左右。塔体形制大致上可以分为4种类型:第一行一座为覆钵形,面东开有龛门;第二行至第四行,为八角鼓腹尖锥形;第五行至第六行,为葫芦形;第七行至第十二行,为宝瓶形。所有塔体的外表均涂有白灰。由于从始建至今已有八九百年,其间后代曾多次维修,故塔体外裹的白灰也多达数层。揭去后代维修所抹的草泥白灰,可以看出在最早的一层白灰上,有与喇嘛教有关的彩绘图案。“108”是佛教中惯用的数字,佛教认为人生有烦恼与苦难108种,为消除这些烦恼与苦难,规定惯珠要108颗,念佛要108遍,敲钟要108声……一百零八塔应该是那些捐资造塔的“功德主”为消除人生的烦恼与灾难而特意建造的。据说,数一个塔即除一种烦恼,如能一口气数清所有的塔,则可尽除人生烦恼。当然,也有人认为一百零八塔是“功德主”为尊仰《金刚顶经毗卢遮那一百零八尊法身契印》而造。无论出于哪种想法,显然都与佛家惯用“108”这个数相关。

如此众多的塔体按规律组合成群,不要说是在宁夏,就是在全国现存的古塔建筑中,也是罕见的。一百零八塔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局评为AA级景点。

贺兰山拜寺口双塔拜寺口双塔坐落在宁夏贺兰县西部的拜寺口,自银川乘车顺沿山公路向西北行,约半个多小时即可到达。拜寺口双塔矗立在拜寺沟口左侧的一架紫色山峰前的一个方形平台上。两塔东西相距百米,像一对情侣,含情脉脉,形影不离。人们怀着敬仰之情,送给她们许多美丽的名字:“相望塔”“夫妻塔”“山神塔”“海神塔”“飞来塔”。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年兵荒马乱,山泉枯竭,民不聊生。有一天晚上,在紫石山前拜寺庙里的老僧依稀听到有人在半空中说:“此地不可久留。”老和尚出庙观看,只见拜寺庙东西两侧各约50来步远的地方不知何处飞来了两座亭亭玉立的佛塔。老和尚心想,天长日久难耐孤寂,只有钟声为伴,若有这两座塔相陪那该多好!绝不能让它们再飞走。于是老和尚心生一计,点着一把火烧伤了东边一塔,西边一塔也就留了下来。此后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实际上,贺兰山是西夏宗教活动中心之一。西夏在贺兰山近200年的佛教文化发展,塔寺建筑之多,活动规模之大,是空前绝后的。尤其是与西夏皇家宗教文化和佛教文化相关的机构,大都修建在贺兰山。拜寺沟是贺兰山东麓的沟谷之一,这里是西夏宗教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当年,李元昊在贺兰山拜寺口修建佛祖院,寺庙规模宏大,随寺庙而建立双塔。拜寺双塔是西夏国王李元昊离宫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年拜寺口寺庙众多,华丽的宫殿参差交错,金碧辉煌,给气势雄伟、古木参天的拜寺口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近千年来,双塔几经重修,得到群众的保护,双塔秀貌一直未改。双塔造型精美,均为平面八角形密檐式,高约45米,塔身华丽,每层均用各色琉璃瓦装饰,塔顶上面的莲花瓣刹座,承托着13层相轮作为塔刹。每面塔檐下中间各砌进一个浅佛龛,龛内有砖雕佛像一尊。在佛龛的两侧均饰有直径30厘米的圆形砖雕兽头,兽头口含串珠,形象奇特,实属鲜见。双塔又各具特色。东塔身高13层,除第1层较高外,以上各层檐与檐之间的距离依次缩短,呈现密檐式的显著特点。塔室为圆形,直径3米,塔身南面有一宽50厘米、高2米的券门可进入。塔室正面墙壁上彩绘壁画,栩栩如生。塔室内第一层高3米为圆木板阁楼装置。

明代就藩宁夏的安塞王朱秩炅,是明代皇封皇室子孙里著名的文化人。朱秩炅游历拜寺口时,追溯西夏历史文化,审视这里的地貌和宗教遗迹,感慨良多,曾写下七言诗《拜寺口》:

风前临眺豁吟眸,万马腾骧势转悠。

戈甲气销山色在,绮罗人去辇痕留。

文殊有殿存遗址,拜寺无僧话旧游。

紫塞正怜同罨画,可堪回首暮云愁。

安塞王的《拜寺口》诗,见证的是贺兰山中文殊佛殿存在的历史,为后人研究贺兰山西夏佛教文化提供了诗化的史料依据。今天,这个充满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杰出建筑——拜寺口双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成为研究西夏历史的重要遗物,同时,也是值得游客一览的风光名胜。

康济寺塔 康济寺塔坐落于宁夏同心县韦州镇古城东南隅,是一座八角形密檐式13层空心砖塔。塔高42.7米,塔体由塔身、刹座、相轮宝顶三部分组成,属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这里原有康济禅寺,塔因寺而得名。此塔不设基座,除了底层南面辟有通往塔心室的券门和第13层塔身各面砌装有垂柱帐形砖雕假门龛及角柱外,其余各层塔身均为素面,无门龛。塔的底层较高,第2层被层层密檐平座紧箍,逐层往上收分,与刹座宝顶有机结合,形成优美的抛物线轮廓,显得凝重柔美。塔原为9层,先后经过兵焚凌毁,塔座断裂,塔檐糟朽,塔刹坍毁。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以后增建为13层,但嘉靖四十年(1561年)被震毁,现在看到的塔为明朝重建。1985年,在加固和修复康济寺塔的过程中,新发现西夏文墨书题记,“乾隆三十一年重修”题记,泥塑罗汉23尊,佛教道教造像27尊,佛教和道教经卷15种29册,藏文、汉文咒语条36条,佛像拓片2幅,《金刚经》以及《陀罗尼经》。

“相关链接”田州塔 田州塔始建于西夏时期,位于平罗县姚伏镇,俗称“姚伏塔”,是一座平面呈六角、8层楼阁式砖塔。它建立在高4米,南北长70米,东西宽40米的原“皇祗寺”台基上,塔高约38米,塔底层直径为7.5米,南北各有一券门互通,整个建筑结构严谨,造型挺拔素雅,门上都刻有对联。南门的上联为“一柱撑天东带黄河明献瑞”,下联为“弧标拔地两屏兰岳争秀辉”。底层塔身施以砖雕斗拱、椽飞、瓦垄构成的塔檐,其余各层为砖叠涩檐。塔顶呈六边覆斗状,东西面开券顶壁龛。塔身叠涩檐,朴素简洁,仅在第一层檐下雕刻仿木结构的瓦垄、椽头、横额、斗拱和下垂的荷花头,间有花卉、佛像。雕刻细腻,工艺精湛,是宁夏所有古塔中罕见的。

塔原属平罗皇祗寺主要文物。据有关史料记载,清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和乾隆三年(1739年)宁夏先后发生2次强烈地震,塔身因此受到严重破坏。现在古塔底层门头大石额上还刻有乾隆四十八年(1784年)六月维兴和尚重修古塔记文。1920年海原大地震再次波及古塔,使塔身出现裂缝。清同治年间(1837年~1875年),田州塔所在的平罗皇祗寺被大火焚毁,原建筑片瓦无存,仅田州塔幸存。田州塔所在的平罗皇祗寺光绪年间重修扩建,寺院佛事活动重兴。清末到20世纪50年代初,由高僧含琮和尚和续早法师担任住持。“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殿堂佛像被彻底拆毁,仅存田州塔。

同类推荐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太平洋战场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太平洋战场篇

    本套书系时空纵横,气势磅礴,非常具有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史事详尽,图文并茂,非常具有阅读和收藏价值,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很好总结和隆重纪念!
  • 奉旨乞讨

    奉旨乞讨

    某社畜在凑热闹的路上意外扑街,穿越到刚将皇帝从叛贼赵有极手上拯救出来,准备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的苏灿身上。以多年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摸索出的苟活经验在古代混得风生水起的精彩故事。本文会出现许多类似关公战秦琼般不同时代人物共同出现在同一场景的剧情,定会让您感受到不一样的舒爽。
  • 新汉书

    新汉书

    江山如画,豪杰遍生,剑气如虹,美人如玉。没有天生的英雄,没有天生的王者。身逢乱世,能苟活一世已乃兴事,哪有心思争权夺利。可,不愿漏媚骨,不愿屈恭膝,那该何去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却意外来了一个对历史并不熟悉的现代人,他有能力活下去吗,他如何面对这陌生的世界?奸雄、枭雄、英雄、奇才、鬼才、美女......这只是虚构的故事;这只是古怪的传奇。这只是已过去的历史;这只是今日荒唐之言。初次练笔,功底浅薄,若辱君之眼,先行谢罪。
  • 麻辣帝国

    麻辣帝国

    凡我麻辣社员,必当让天下百姓享受麻辣美味,沐浴圣王光辉。谁是圣王?太祖第十二世孙赵言,他神通广大,英明神武关爱百姓教化无双……
  • 明末外挂王

    明末外挂王

    公元1644年,崇祯十七年。大明王朝这座冰山终将四散分裂。大明崇祯,大顺李自成,辽金多尔衮,山海关吴三桂。谁主沉浮?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酷烈的明末历史,却因为穿越而来的他从此改变。
热门推荐
  • 女装使我所向披靡

    女装使我所向披靡

    我这是什么类型的文都想尝试一下。(有毒,误食别怪我)
  • 郡主倾城

    郡主倾城

    某女翘着二郎腿,正视‘一本正经’的某男,一脸凶狠:"想要娶我?那好,莫家的家规是什么?""将妻子放在第一位,好好地保护她,呵护她,爱护她。不得看其他女人一眼......"某男摇头晃脑地背了出来。“......”
  • 我不会等你的

    我不会等你的

    “苏沫沫,你在干什么!”宋庭轩板着脸说到“撩你呀,看不出来吗?”苏沫沫转过身说到:“从今天开始我苏大小姐誓要把宋庭轩追到手”多年后,苏沫沫和沐雪说:“男人没一个靠谱的,都是大猪蹄子,我们一定要懂得及时止损……”“吃东西老是这么不小心”沐阳宠溺的看着她,温柔地帮她擦去嘴角的奶油苏沫沫不好意思的,笑了两声……大暖男沐阳VS霸总宋庭轩谁最终能抱得美人归?我曾向你走来,而你却将我推开
  • 养子如虎

    养子如虎

    当我19岁离开这里就没想过再见,一个人的城市总是会充满了清醒与执拗。并不打算结婚生子而是一个人远走高飞,年夏宫出现在了我的生命里。你问我他是谁?他是我儿咂,诶等等儿咂,老爹那里不可以亲啊!
  • 折戟沙

    折戟沙

    仙界皇城,煌煌天威,弑杀千里。你儒仙,我堕魔。仙魔幻界,不为红尘殇情。还有幻想吗?幻世灭尘的归途。
  • 陕北煤老板

    陕北煤老板

    全书以陕北煤城古塔镇为背景,揭示一群文化不高的煤老板是如何通过盗挖乱采而“发家致富”。那些陷阱与圈套,那些黑白勾结,勾勒出一张张鲜活生动的面孔和一个个离奇怪异的故事,让你直击煤老板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存现状。资产和名声迅速扩大的煤老板訾三通过金钱和美色手段,同煤城的“一把手”付县长交上了朋友,并被聘为县长助理,在网上引起争议……一场因原岔湾矿股份分红纠纷的官司,给原矿主陈老板招来杀身之祸。而雇凶杀人者正是訾三的弟弟訾四,訾四在潜逃时出车祸死亡,几起悬案最终水落石出……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神策天机

    神策天机

    主角姬玄阳是上古末期华夏大地最后一个修真大能,因命中有一生死大劫而滞留人间迟迟没有破界飞升,身怀上古神术,悲天悯人,救苦救难之心行走世间。看他如何打破一切桎梏破界飞升逍遥各界。
  • 某正太的加速世界

    某正太的加速世界

    “人,这种愚昧的生物只有错了一次才会明白错了不是吗”“没错,但是.....”“错,并不是不能改正只是缺少时间与方法。”“没错,但是.....”“相信我,我绝对会改的!”说完奥兹露出了洁白的牙齿笑了“你不知,这句话很没说服力吗......。”莎有些头疼的看着床铺上的几个女孩.....
  • 天地法道

    天地法道

    天开混沌盘古身,地乱怎知何为真?法传四脉至今存,道尽极宙星与辰。什么真实,什么是虚幻,远古到底发生了什么?道是什么?神话从那里来?传说是不是真?请跟着王远的目光进入这个神秘莫测的世界吧!注:本人新人开书,希望各位读者大大能够多多支持!多多推荐!多多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