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50300000052

第52章 志第二十一

礼志五

嘉仪上

皇帝受册仪:前期一日,尚舍奉御设幄於正殿北墉下,南面设御坐;奉礼郎设官僚、客使幕次於东西朝堂;太乐令设宫悬於殿庭,举麾位在殿第二重西阶上,东向;乘黄令陈车辂;尚辇奉御陈舆辇;尚舍奉御设解剑席于东西阶。设文官六品已上位横街南,东方西向;武官五品已上位横街南,西方东向。皆北上重行,每等异位。将士各勒所部六军仗屯诸门。金吾仗、黄麾仗陈于殿庭。至日,押册官引册自西便门入,置册案西阶上。通事舍人引侍从班入,就位。侍中东阶下,解剑履,上殿,栏外伏跪,奏「中严」;下殿,剑履,复位立。阖使西阶上殿,栏外跪请木契;面殿鞠躬,奏「奏敕唤仗」。殿中监、少监、殿中丞等押金吾四色仗入,位臣僚後。协律郎入,就举麾位。符宝郎诣阖奉迎。通事舍人引文官四品至六品、武官三品至五品,就门外位。皇帝御辇至宣德门。宣徽使押内诸司班起居,引皇帝至阖,服衮冕。侍中东阶下,解剑履,上殿,版奏外办。太常博士引太常卿,太常卿引帝。内诸司出。协律郎举麾,太乐令令撞黄锺之锺,左五锺皆应,<一>工人鼓,乐作;皇帝即御坐,宣徽使赞扇合,乐止;赞帘卷,扇开。符宝郎奉宝进,左右金吾报平安。通事舍人引文官三品、武官二品已上入门,乐作;就相向位毕,乐止。通事舍人引侍从班、南班文官三品、武官二品已上合班,北向。东班西上,西班东上,起居,七拜。分班,各复位。通事舍人引押册官押册自西阶下,至丹墀,当殿置香案册案。置册讫,乐作;就位,乐止。捧册官近後,东西相对立。舍人引侍从班并南班合班,北向如初。赞再拜,在位者皆再拜;舞蹈,五拜。分班,各复位如初。捧册官就西阶下解剑席,解剑履,捧册西阶上殿,乐作;置册御坐前,东西立,北向。捧册官西墉下立,北上,乐止。读册官出班,当殿立,赞再拜,三呼「

万岁」。就西阶下解剑席,解剑履,西阶上殿,栏内立,当御坐前。侍中取册,捧册官捧册匣至读册官前跪,相对捧册。读册官伏跪;读讫,伏兴。捧册官跪左膝,以册授侍中。侍中受册,以册授执事者,降自西阶,剑履讫,复当殿位。赞再拜,三呼「万岁」,复分班位。舍人引侍从班、南班合班,北向如初。赞拜,在位者皆拜;舞蹈、鞠躬如初。通事舍人引班首西阶下,解剑履。上殿,乐作;就栏内位,乐止。伏跪,通全衔臣某等致词称贺讫,伏兴。降西阶下,带剑,纳舄,乐作;复位,乐止。赞拜,在位者皆再拜,舞蹈,五拜,鞠躬。侍中临轩西向,称「有制」,皆再拜。侍中宣答讫,赞皆再拜,舞蹈,五拜,分班各复位。三品已上出,乐作;出门毕,乐止。侍中当御坐伏跪,通全衔奏「礼毕」,伏兴。退,东阶下殿,带剑,纳履,复位。宣徽使赞扇合,下帘。太常博士、太常卿引皇帝起,乐作;至阖,乐止。舍人引文官四品、武官三品以下出门外,分班立;次引侍从班出,次兵部、吏部出,次金吾出,次起居郎、舍人出,次殿中监、少监押金吾细仗出,仍位臣僚後。次东西上阖门使於丹墀内鞠躬,奏衙内无事,卷班出。阖门使丹墀内鞠躬,揖「奉敕放仗」。<二>出,门外文武班中间立,唤承受官。承受官声喏,至阖使後,鞠躬,揖。阖使鞠躬,称「奉敕放仗」。承受声喏,鞠躬,揖,平身立,引声「奉敕放仗」。声绝,趋退。文武合班,再拜。舍人一员摄词令官,殿前鞠躬,揖,称「奉敕放黄麾仗」,出。放金吾仗亦如之。翼日,文武臣僚入问圣躬。

太平元年,行此仪,大略遵唐、晋旧仪。又有上契丹册仪,以阻午可汗柴册礼合唐礼杂就之。又有上汉册仪,与此仪大同小异,加以上宝仪。

册皇太后仪:前期,陈设於元和殿如皇帝受册之仪。至日,皇帝御弘政殿。册入,侍从班入,门外金吾列仗,文武分班。侍中解剑,奏「中严」。宣徽使请木契、唤仗皆如之。乐工入,阖使门外文武班中间立,唤承受官。声喏,趋至阖使後立。<三>阖使鞠躬,揖,称「奉敕唤仗」。承受官鞠躬,声喏,揖,引声「奉敕唤仗」。文武合班,再拜。殿中监押仗入,文武班入,亦如之。宣徽使押内诸司供奉官天挢班候。皇太后御紫宸殿,乘平头辇,童子、女童队乐引。至金銮门,阖使奉内诸司起居讫,赞引驾,自下先行至元和殿。皇太后入西北隅阖内更衣。侍中解剑,上殿奏外办。宣徽受版入奏。侍中降,复位。协律郎举麾,乐作。太乐令、太常卿导引皇太后升坐。宣徽使赞扇合,帘卷,扇开,乐止。符宝郎奉宝置皇太后坐右。左右金吾大将军对揖,鞠躬,奏「军国内外平安」。东上阖门副使引丞相东门入,西上阖门副使引亲王西门入,通事舍人引文武班入,如仪,乐作;至位,乐止。文武班趋进,相向再拜,退复位。东西上阖门使、宣徽使自弘政殿引皇帝御肩舆至西便门下。引入门,乐作;至殿前位,乐止。宣徽使赞皇帝拜,问皇太后「圣躬万福」,拜。皇帝御西阖坐,合班起居如仪。北府宰相押册,中书、枢密令史八人舁册,东西上阖门使引册,宣徽使引皇帝送册,乐作;至殿前置册位,乐止。宣徽使赞皇帝再拜,称「万岁」,群臣陪位,揖。翰林学士四人、大将军四人舁册。皇帝捧册行,三举武,授册。舁之西阶上殿,乐作。置太后坐前,乐止。皇帝册西面东立。舍人引丞相当殿再拜,三呼「万岁」,解剑,西阶上殿,乐作;至读册位,乐止。伏跪读册讫,伏三呼「万岁」,<四>复班位。宣徽使引皇帝下殿,乐作;至殿前位,乐止。皇帝拜,舞蹈,拜讫,引皇帝西阶上殿。至皇太后坐前位,跪;致词讫,伏兴。引西阶下,至殿前位,拜,舞蹈,拜,鞠躬。侍中临轩,宣太后答称「有制」,皇帝再拜。宣讫,引皇帝上殿,乐作;至西阖,乐止。丞相、亲王、侍从文武合班,赞拜,舞蹈,三呼「万岁」如仪。丞相上贺,侍中宣答如仪。丞相以下出,举乐;出门,乐止。侍中奏「礼毕」,宣徽索扇,扇合,下帘。皇太后起,举乐;入阖,乐止。文武官出门外分班侍从。兵部、吏部起居,金吾仗出,如仪。阖使奏「放仗」,皆如皇帝受册之仪。

册皇后仪:至日,北南臣僚、内外命妇诣端拱殿幕次。皇后至阖,侍中奏「中严」,引命妇班入,就东西相向位立。皇帝临轩,命使发册。使副押册至端拱殿门外幕次。侍中奏外办。所司承旨索扇,扇上,举麾,乐作;皇后出阖升坐,扇开,帘卷,偃麾,乐止。引命妇合面殿起居,八拜。皇后降坐,乐作;至殿下褥位,乐止。引册入,置皇后褥位前。侍中传宣,皇后四拜,命妇陪位皆拜。引读册官至皇后褥位前,伏跪读讫,皇后四拜,陪位者皆拜,引皇后升殿,使臣引册,置皇后坐前册案,退,西向侍立。命妇当殿称贺,四拜。引班首东阶上殿,致词讫,东阶下殿,复位,四拜。侍中奏宣答称「有教旨」,四拜。宣答讫,四拜。班首上殿进酒,皇后赐押册使副等酒讫,侍中奏「礼毕」。承旨索扇,乐作,皇后起;入阖,乐止。分引命妇等东西门出。

册皇太子仪:前期一日,设幄坐于宣庆殿,设文武官幕次于朝堂,并殿庭板位,太乐令陈宫县,皆如皇帝受册仪。守宫设皇太子次于朝堂北,西向;乘黄令陈金辂朝堂门外,西向;皇太子仪仗、笳箫、鼓吹等陈宣庆门外;典仪设皇太子板位于殿横街南,近东北向;设文武官五品以上位於乐县东西;馀官如常仪。至日,门下侍郎奉册,中书侍郎奉宝绶,各置于案。令史二人绛服,对举案立。宝案在横街北西向,册案在北。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并立案後。侍中板奏「中严」。皇太子远游冠,绛纱袍,秉出。太子舍人引入,就板位北面殿立。东宫官三师以下皆从,立皇太子东南,西向。太子入门,乐作;至位,乐止。典仪赞皇太子再拜,在位者皆再拜。中书令立太子东北,西向,门下侍郎引册案,中书侍郎取册,进授中书令,退复位。传宣官称「有制」,皇太子再拜。传宣讫,再拜。中书令跪读册讫,伏兴。皇太子再拜,受册,退授左庶子。中书侍郎取宝,进授中书令。皇太子进受宝,退授左庶子。中书令以下退,复位。舁案者以案退。典仪赞再拜,皇太子拜,在位者皆再拜。太子舍人引皇太子退,乐作;出门,乐止。侍中奏「礼毕」。皇太子升金辂,左庶子以下夹侍,仪仗、鼓吹等并列宣庆门外,三师、三少诸宫臣於金辂前後导从,鸣铙而行,还东宫。宫庭先设仗卫如式,至宫门,铙止。皇太子降金辂,舍人引入就位坐,文武宫臣序班称贺。礼毕。

册王妃公主仪:至日,押册使副并读册等官押册东便门入,持节前导至殿。册案置横街北少东。引使副等面殿立而鞠躬。侍中临轩称「有制」,皆再拜,鞠躬。宣制讫,舞蹈,五拜,引册於宣庆门出。使副等押领仪仗、册案,赴各私第厅前,向阙陈列。设传宣受册拜褥,册案置褥左,去幂盖。使副案右序立。受册者就位立,传宣称「有制」,再拜。宣制毕,舁册人举册匣於褥前跪捧,引读册者与受册者皆伏跪,读讫,皆伏兴。受册者谢恩,国王五拜,王妃、公主四拜。若册礼同日,先上皇太后册宝,次临轩同制,遣使册皇后、诸王妃主,次册皇太子。

皇帝纳后之仪:择吉日。至日,后族毕集。诘旦,后出私舍,坐于堂。皇帝遣使及媒者,以牲酒饔饩至门。执事者以告,使及媒者入谒,再拜,平身立。少顷,拜,进酒于皇后,次及后之父母、宗族、兄弟。酒遍,再拜。纳币,致词,再拜讫,后族皆坐。惕隐夫人四拜,请就车。后辞父母、伯叔父母、兄,各四拜;宗族长者,皆再拜。皇后升车,父母饮后酒,致戒词,遍及使者、媒者、送者。发轫,伯叔父母、兄饮后酒如初。教坊遮道赞祝,后命赐以物。后族追拜,进酒,遂行。将至宫门,宰相传敕,赐皇后酒,遍及送者。既至,惕隐率皇族奉迎,再拜。皇后车至便殿东南七十步止,惕隐夫人请降车。负银罂,捧,履黄道行。後一人张羔裘若袭之,前一妇人捧镜却行。置鞍于道,后过其上。乃诣神主室三拜,南北向各一拜,酹酒。向谒者一拜。起居讫,再拜。次诣舅姑御容拜,奠酒。选皇族诸妇宜子孙者,再拜之,授以罂、。又诣诸帝御容拜,奠酒。神赐袭衣、珠玉、佩饰,拜受服之。后姊若妹、陪拜者各赐物。皇族迎者、后族送者遍赐酒,皆相偶饮讫,后坐别殿,送后者退食于次。媒者传旨命送后者列于殿北。俟皇帝即御坐,选皇族尊者一人当奥坐,主婚礼。命执事者往来致辞于后族,引后族之长率送后者升,当御坐,皆再拜;又一拜,少进,附奏送后之词;退复位,再拜。后族之长及送后者向当奥者三拜,南北向各一拜,向谒者一拜。后族之长跪问「圣躬万福」,再拜;复奏送后之词,又再拜。当奥者与媒者行酒三周,命送后者再拜,皆坐,终宴。翼日,皇帝晨兴,诣先帝御容拜,奠酒讫,复御殿,宴后族及群臣,皇族、后族偶饮如初,百戏、角、戏马较胜以为乐。又翼日,皇帝御殿,赐后族及赆送后者,各有差。受赐者再拜,进酒,再拜。皇帝御别殿,有司进皇后服饰之籍。酒五行,送后者辞讫,皇族献后族礼物;后族以礼物谢当奥者。礼毕。

公主下嫁仪:选公主诸父一人为婚主,凡当奥者、媒者致词之仪,自纳币至礼成,大略如纳后仪。择吉日,诘旦,媒者趣尚主之家诣宫。俟皇帝、皇后御便殿,率其族入见。进酒讫,命皇族与尚主之族相偶饮。翼日,尚主之家以公主及婿率其族入见,致宴于皇帝、皇后。献赆送者礼物讫,朝辞。赐公主青车二,螭头、盖部皆饰以银,驾驼;送终车一,车楼纯锦,银螭,悬铎,後垂大毡,驾牛,载羊一,谓之祭羊,拟送终之具,至覆尸仪物咸在。赐其婿朝服、四时袭衣、鞍马,凡所须无不备。选皇族一人,送至其家。

亲王女封公主者婚仪:仿此,以亲疏为差降。

※校勘记

一:左五锺皆应按乐志作左右锺皆应。

二:阖门使丹墀内鞠躬揖奉敕放仗「揖」字,按前後情节及文例似应作「奏」。下文册皇太后仪:「阖使奏『放仗』,皆如皇帝受册之仪。」即指此。

三:声喏趋至阖使後立按声喏上疑脱「承受官」三字。

四:伏三呼万岁疑当作「伏兴,三呼万岁」。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三界七道

    三界七道

    传说宇宙之内有三大界,七大修天道,共称为三界七道。地球神秘家族子弟周陌,一次落水后,奇怪的失去了记忆,被几个撒旦星人,想要带回撒旦星研究,结果意外落入黑洞。来到了一个叫做灵星的星球上,修炼魂魄道,开始一步步走向巅峰,最后发现宇宙之中,万古最大的秘密,一个关于地球的秘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独宠女将军

    独宠女将军

    她发誓上场杀敌,为国分忧,他悄悄陪伴,势必娶她为妻他是她的一片温柔。她是他的梦。
  • 绝杀七殿:倾世霸宠

    绝杀七殿:倾世霸宠

    她是绝杀七个人中的一员。医术盖天,身手了得,从未怕过别人。本是孤儿,被七杀的主子收养,不成想在一次任务中意外突发,绝杀七个人全部覆灭。而她成了异世的一缕亡魂,身体是个废柴不说,还误打误撞惹上妖孽一枚。“别走啊..”面前一只不明高能生物挡住去路。“我们熟吗?”冷冷的语气。“熟啊!”“……”
  • Boss跪下说爱我

    Boss跪下说爱我

    他,是黑道上叱刹风云的雷家大少爷,出生在这样环境的他注定一生充满杀戮。在黑道上有着冷面杀手之称的他在外人眼中是无所不能,无所不怕的,但知道他的人会知道他这一生什么都不在意唯独对两个人疼到心里,为了她们他可以放弃一切她们就是他的青梅竹马和他最爱的妹妹。她,是茌家大小姐,从小被哥哥们保护的滴水不漏的她们却没有刁蛮的脾气,即使生活在黑道世家也没有被其所污染,反而善良,可爱,天真无邪。他们是一群生活在生死边缘的人,但这些危险不会改变他们对爱的执着。就是因为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所以他们更加珍惜每一天,每一秒,每一次说爱的机会。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故事哦。。。。
  • 古伦:忆爱

    古伦:忆爱

    我比谁还要看重生死和胜负,自从那时遇到了你,我却把你看的比生死和胜负还重要,你为何要突然离开我?我等了你千古,我只想你回来,我想看到你的笑,我想看到你的哭,灵芸快回来吧...
  • 连梦

    连梦

    本小说适合有文化素养,有探险精神,求知欲强,喜欢幻想,有足够耐心的各界人士围观。小说以科幻为主,融入了情感、冒险、知识等元素,用有限的思维,发挥无限的想象。如果想看什么出生就有绝世武功的,什么重生无敌,什么种马的,这里都没有,那样的小说浮名不想写。浮名构想的是写出一个科幻系列小说,所以这部小说完成后,以后的小说都会是这部小说的主人翁。当然,现在写系列小说的人已经不多了,因为写这一类的小说比较累,进度也相应的比较慢。但是浮名还是想挑战一下。希望喜欢的朋友多多支持。收藏是种美德!!!推荐是种鼓励!!!打赏是种肯定!!!月票是种坚持!!!浮名在这里求各路英雄豪杰、兄弟姐妹的支持!!!
  • 绝命独尸

    绝命独尸

    天地是一座大墓,这里一切的一切,终究注定被埋葬!可似乎,苍天也厌倦了这里无尽的杀戮和血腥,终于,有这么一个异数,从尸山血海中走出。
  • 国有企业的产业特质:国际经验及治理启示

    国有企业的产业特质:国际经验及治理启示

    本书内容包括:国有企业:从实践到理论的多重视角、国有企业特质:国际经验证据、自然垄断与所有权治理、经济增长、战略产业与国有企业等共7章。
  • 教育的使命

    教育的使命

    博采教育家之长,汇聚教育家智慧,确立自己对教育的信仰和理念。信仰和理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相对稳定的精神力量,它会影响一名教师如何看待教育的意义,如何看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