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1100000012

第12章 边关靖将军奏凯为社稷公主和亲

汉元帝建昭五年,即公元前34年,七月,匈奴南北统一,稽候珊被尊为大单于,建都王庭。王庭的当年之主乌珠留若及其子桑格尔、公主朵桑下落不明。草原表面上平静下来,但稽候珊和乌禅幕认为,潜在的威胁依然存在,乌珠留若很可能卷土重来,匈奴三印尚未回归,那三印中所藏的秘密又是什么,亦无人知晓。

在稽候珊的心中,那个如皓月一般的女子始终不曾淡去,甚至于魂牵梦萦。可是她已入汉宫,自己又能如何?

范夫人城中。

定边大将与议和使者齐集一堂。甘延寿、冯焕、王隽相对而坐。

冯焕神情淡然,完全没有大将功成的喜色,手持酒尊,如有所思。

甘延寿与王隽相视一笑。

王隽道:“表兄,这一次,定边有功,回朝之后,皇帝定会大加封赏,表兄多年的抱负终于实现,一展雄才的机会就要来了,却为何这般的闷闷不乐?”

甘延寿道:“是啊,天子一向圣明,又一贯以仁义治天下,此番我们兵不血刃就平定了匈奴之乱,论功行赏,冯将军理应居首,我举荐了你这个人才,只怕也要沾光,这五万将士无一人折损,我们这一番功德也是不小,五万将士的父母亲人也是欢喜不尽,自古以来,这样的战绩可是从未有过,冯老将军在九泉之下,看到后辈如此有为也该欣慰了。”

冯焕道:“大将军,我们何时班师回朝?”

甘延寿道:“明日清晨。将士们离家日久,皆归心似箭。早日回朝,也好与家人早日团聚。”

冯焕道:“是啊,这一番远征,只怕许多事都变了啊!”

第二日,五万汉军整装待发。匈奴大单于稽候珊率部前来送行。兄弟三人始见又别,十分伤感。

稽候珊道:“二弟、三弟,父亲曾有遗命,我们兄弟三人,谁能齐集匈奴三印并解开其中的秘密统一草原,谁便为匈奴之主。如今草原虽已统一,可是尚不安定,三印下落已明,秘密却未解。两位弟弟不知有何打算?”

王隽道:“大哥,虽有父亲遗命,可是我却想留在汉朝。一则王家养父母对我恩重如山,两位妹妹又都入了皇宫,如果我留在匈奴,那谁来照看父母?做人应知恩图报,我想父亲会理解我的。况大哥在匈奴人的心中已树立了威信,有你继承父命,想必父亲也该满意了。所以,我想留在汉朝,一来可以回报王家父母的养育之恩,二来也可以为汉匈长久和好尽一份力,这也算是合了父亲的心意。至于那匈奴三印,狼首、飞鹰都在昭君妹妹的手中,我这一个眠雁印今天就交给你,这秘密已经藏了这么多年都无人能解,只怕一时半会的我们也难以解开,就等待机会吧,也许机缘到了,自然就解开了。”

冯焕道:“三弟所说极是。我也不想留在匈奴,汉中郡有冯家的一对老仆,他们跟随我的养父母多年,想必对这三印也有所了解。好在他们自己有儿子,尽孝之事尚轮不到我,不过他们对冯家的恩情我也是要报的,回朝之后,我便托甘大将军举荐康义为官。舅父那里有三弟在,我也没什么牵挂。我自己吗,早已无意为官。从此便闲云野鹤一般,如果大哥和三弟需要我的时候,我定会赶到。”

稽候珊道:“为兄尚有一事想要拜托三弟,我……”

王隽道:“大哥的心愿我已尽知,想是为了昭君妹妹。二哥一向雄才大略,想要施展一番抱负的,连日来这般消沉,可也是因为昭君妹妹?”

稽候珊沉吟不语。

冯焕道:“是又如何?昭君说过许多事情是不能够随人的心愿的。她已入宫,我还要什么雄才大略?所有的努力也不过是为了她。”

王隽道:“所有的事虽有天命,却也在人为。昭君妹妹不是那种贪慕权势之人,自那日落水之后,更如超脱凡俗一般,她入宫,不过是怕父母被祸。”

稽候珊道:“可是这皇家的权势,又岂是超凡脱俗就能抗得过的?”

王隽道:“巧就巧在这了。我来匈奴之时,皇上曾问起过昭君妹妹的事,我也奇怪,昭君妹妹入宫已然半年有余,怎么皇上还没见到她呢?原来这位皇上,讲究的是个两情相悦,就是这选美之事,也是太后一手操办的,皇上并不愿意,后来改变了主意也是因为在西海见到了昭君妹妹,想这皇上,自是钟情于昭君妹妹,只是昭君妹妹却未必钟情于他,所以皇上才有此一问。如此看来,我可以为你们图之,只是昭君妹妹钟情于谁,那就要看你们自己的了,我可不想看到我们兄弟相残啊!况且昭君是我养父的女儿,便是我的亲妹妹一般。”

冯焕与稽候珊相对一望,皆不言语。

王隽看了看他们又道:“大哥可修一封国书,请求与汉朝公主和亲。汉皇好儒,以仁义治天下,必然应允。可皇上又没有公主,就必然会从宗室中选女代嫁,又必然会派大批宫女随行,那时昭君便可随行出宫了。”

汉建昭五年九月,定边大将甘延寿凯旋而归,冯焕挂冠而去,不知踪迹。所有定边将士,皇帝皆有封赏。

十月,皇帝刘奭下旨封淮南王长女刘燕然为安国公主,定于来年四月赴匈奴和亲,命班婕妤挑选后宫三十六名宫女随行,又命国舅王凤从民间选取各行工匠三百人赴匈奴传授技艺。

皇帝刘奭自病愈后,依旧上朝理事,只是面色苍白,神思倦怠,全无往日的俊逸潇洒。

太后沈玉儿见了,以为是皇帝性情变了,连日宠幸那些个美人,故此神情疲倦。问起石显,石显言辞闪烁,太后疑心大起,遂召后宫女官班婕妤来问。班婕妤却道新选的那些美人,皇帝一个都不曾召幸,只有一位叫王昭君的掖庭待诏被皇帝传召过一次,却也不曾临幸,只是给她单赐了一座宫院。

“王昭君?不就是那个医好了皇上病的女子吗?”

“就是她。”

“这个女子长得很美,皇帝宣召却不曾临幸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臣妾不知。敬事房的记录上就是这样写的。臣妾只是偶尔听石总管说过一句‘皇帝也有不如意的事啊’,别的就不知道了。”

“那皇上宣召王昭君是什么时候的事呢?”

“就是三月的事。当时皇上还特地的宣臣妾,询问待诏的美女中有无王昭君此人。”

“这美女的真容不是都让皇上过目了吗?为什么还有此一问呢?”

“臣妾也是纳闷啊!后来是石总管说,所送的美人真容里竟无王昭君此人,皇上好像选美前就认识这个王昭君的。所以才会有此一问。”

“这么说,画师中有人欺君。这又是为了什么呢?那王昭君入宫时在哪一殿中?”

“本是在掖庭十殿中的,后来太后您派毛总管吩咐臣妾说再分出一殿美人,让画师毛延寿负责描绘真容,这王昭君就分到了元极殿中。”

“这么说是毛延寿?这些画师还在吗?”

“应该还在。他们原住在朝阳驿中,自从为皇家作画以后,听说身价倍增,现在许多人花钱请他们作画呢!只是毛延寿在之前就已经称病告假,不知现在哪里了。”

太后沈玉儿听了班婕妤的话,沉吟了许久,方才说道:“你即刻回去,宣召这个王昭君,就说我有事问她。”

“母后不必宣她了,朕什么都知道,您就问我吧。”皇帝刘奭不知何时走了来。太后正要责怪随侍的宫人们,皇帝道:“是朕不让他们通报的,朕今日想和母后说说话,不料班婕妤在这里,朕不想打断母后的问话,故此才不让宫人们通报。”

班婕妤听了,连忙告退。

皇帝又道:“班婕妤,安国公主的随嫁宫女可都选好了没有,要是有那不愿去的,也不必勉强,另外换别人便是。”

班婕妤道声“遵旨”走了出去。

皇帝坐在太后的身边,道:“母后,有什么话,您就问吧。”

沈玉儿道:“皇上啊,哀家看你大病之后,神思倦怠,不知所为何事?可是因为那王昭君?”

刘奭道:“母后可还记得一年前朕去西海督军的事?”

沈玉儿道:“自然记得。而且哀家也知道,你只是去散心而已,督军只不过是借口。”

刘奭道:“什么都瞒不过母后。那一****在胡杨林中的木屋里见到了一个女子,那时我以为我终于遇到了梦中的神女。她神情淡淡却又巧笑嫣然,如明月照人,又似微风拂柳。”

沈玉儿看着皇帝刘奭如痴如醉的样子,不禁心痛万分,这个皇帝啊,为什么在男女之事上如此用情至深?去了一个司马媛媛便让他懒勤朝政,好不容易选了傅、冯二妃,看来也还恩爱,二妃又都有了皇家的血脉。后来他同意选美,还以为他看开了此事,谁料却是因为在西海遇到了王昭君。只是既钟情于这个女子,为什么不当时带她回来,还要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弯子?

刘奭看母后沉思的样子,笑道:“母后一定在想,为什么当时朕不带她回来呢?”

叹了口气又道:“那时她的身边跟着一个如她一般风清月朗的男子。就是在我看来,他们也是一对璧人。”

“可她已进宫来了,皇上赐她封号,她便会留下来,何苦为此折磨自己,你是汉家的天子啊!”

“天子又如何?我以为她进宫来发现我是皇帝定会惊喜非常,可她却似早就知晓一般平静。”

刘奭说着站起身来,望向宫门外。

正是秋日的晴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远远的皇家御苑中柳色深深,微风拂过,便如含羞的少女,深情款款。那个清风明月一般的女子仿佛就在这柳色之中,她神情淡然的对他说“爱又如何,世上的事未必都如人的心愿”。帝王之尊又如何?我愿意放下帝王之尊与她倾心相爱,甚至可以放弃天下,可她说我终究是孩子的父亲,是那些我不爱的女人的丈夫,她不想夺人所爱,也不愿与人分享男人,她要的是能够无牵无挂与他远走天涯的伴侣。我以帝王之威胁迫她,告诉她为了她我不惜杀人征战,她却淡然一笑说她眼中只有爱人,没有天下,亦不管苍生,她嘲笑那些秉笔的史家说男人为了天下、为了权势而征战,却把罪责推到女人的头上……帝王怎样?权势又如何?我爱她,无可奈何,我只希望她能跟随她爱并爱她的人自由自在的生活,她要自由我就给她自由好了,除此之外,我还能看到她清风明月一般的笑脸吗?可是,那个令她倾心的男子,到底去了哪里呢?看来世上的事果真未必随人的心愿啊!

太后沈玉儿看着皇帝怅然若失的样子,不由心痛万分。从他三岁起便由自己抚养,到他现在他三十二岁,是一个一国之君。她太了解刘奭了,先帝曾言:此子必因仁儒而误国,如今看来,国不曾误,倒是要误了他自己啊!

正想着,忽听皇帝刘奭说道:“母后,鳌儿的儒学自是精进,朕想也该教导他些法家的术势之学,日后方能承继大统。”

太后沈玉儿听到刘奭这话,不由心下一凛。正想说什么,却见皇帝已经慢慢的走出了殿外,风吹动他的衣角,那满金所绣的飞龙便如游动一般懒懒的前行,秋日的阳光拖下他长长的身影,那落寞便满满的洒了一路。

这一年是一个丰收年。秋收过后,人们便筹备起过年的事情来。大汉天下呈现出一派太平的景象。可是,自入冬以来,长安城中没有降下一颗雪花,也没有降下一滴雨水。空气干燥的仿佛要燃烧起来,往年三月,农夫早已在田地里开始耕作,可是今年,田里的土地随风扬起黄尘,这黄尘弥漫了皇都的上空,所有人的心也都焦躁起来,皇帝刘奭连下三道罪己诏,并宣布改元竟宁。皇宫之中,从太后沈玉儿到宫女和太监,皆斋戒十日,虔诚祈祷上天眷顾大汉的百姓,可是上天仿佛并未感动,依然黄尘弥漫,令人心焦。到了四月初一日,长安城中开始流行一种奇怪的病症,患者咳嗽不止,接连几日之后,脸和脖子便出现血点,病人饭量见长,身体却逐渐消瘦,如此再过几日,便不治身亡。民间皆以为是瘟疫,宫中的御医也从未见过此种病症,一时之间,长安城中人心惶惶。

病症已经蔓延到皇宫之中,待嫁的安国公主刘燕然也身染重病。正在此时,驿使传报匈奴所派的以乌禅幕为首的迎亲使团已经过了若水,不日即将抵达长安。

含元殿中。

皇帝刘奭眉头紧锁。本就清瘦的脸上更增添了几分疲惫和无奈。一个时辰前,驿使传报匈奴的迎亲使团已经到了长安城外,鸿胪寺卿王隽已率领有关官员前去迎接,使者传报,王隽已说服匈奴人暂时在城外的迎宾驿馆住下。可是十日之后便是安国公主出嫁的吉时,如今公主染病在床,宗室之中再无及笄之女,匈奴使团又已前来迎亲,汉匈约定在先,到时候没有公主,这便如何是好?

阶下文武百官看皇帝如此,皆悄声议论,莫衷一是。

皇帝道:“诸位爱卿,汉匈和好,乃是百年大事,如今安国公主病重,匈奴迎亲使团已到,该当如何?你们倒是帮朕想个主意才是啊!”

有人道:“皇上,依臣愚见,为今之计,应征选名医抓紧给公主治病,赶在十日之内……”

这人的话尚未说完,立时有人道:“要是有人能治,不早就治了吗,还用你说。”

马上有人附和道:“是啊,是啊!这征选名医的告示贴了满城满巷的,几曾见到一个名医啊!”

皇帝道:“这么说,诸位爱卿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吗?”

御阶之下一片沉默。皇帝见状,疲惫的挥了挥手,道:“算了吧,散了——”

石显见了,忙高声喊道:“退朝——”

散了朝,刘奭百无聊赖,懒懒的朝后宫走去。不知不觉的,就来到了万寿宫中。曾几何时,这里便是他的乐园。自生母去世后,他便由沈玉儿抚养。那时父皇不喜他一味的好儒,几兴废立之意,宫中的人皆是见风使舵,对他这个太子,多是阳奉阴违。其他的几个皇子,各有后台,兄弟之间十分的不睦。那时候,他有了委屈,便会到沈玉儿这里来哭诉。这个美丽的女人,不但给了他许多的安慰,更是鼓励他要志存高远、心胸开阔,让他友爱兄弟,取信于群臣,如此,他才能最终登上大宝……

石显轻轻的跟在后面,轻轻的说道:“皇上,微臣有话,不知该不该说。”

刘奭道:“有话就说吧,干什么吞吞吐吐的。”

石显道:“臣是太监,怕有干预朝政之嫌。”

刘奭道:“你干预的也不少,只要有道理,太监也是可以说的嘛。”

“皇上啊,听说匈奴的迎亲使团来了,你可是为了这个忧心忡忡?”

刘奭正低头前行,等着石显说话。忽听有人问话,抬头一看,见太后沈玉儿由皇后王政君及傅、冯二位昭仪陪着迎面走来。

刘奭连忙行礼,道声:“母后。”

沈玉儿道:“皇上,听说匈奴的使团到了?”

刘奭道:“是啊,迎亲使团已到,可是安国公主却病重,群臣无计可施,朕也是无可奈何啊!”

沈玉儿道:“群臣皆束手无策?”

刘奭道:“正是。”

五个人一时无话,一起向前走着。皇后王政君轻声道:“臣妾倒有个主意,不知当讲不当讲?”

沈玉儿道:“说来听听。”

王政君道:“上次皇上染病,是那个掖庭待诏王昭君给治好了的,不如这一次也让她试试。”

沈玉儿道:“试一试也好。只是如果治不好,我朝宗室之中已无及笄之女,何人前去和亲,要有个准备才好。”

王政君道:“臣妾以为,此次自愿随嫁的宫女中,颇有几个名门之女,可从她们中选一个,由母后认做义女,封为长公主,那匈奴人又怎知是不是宗室之女?只是所选之人,要深明大义,不负家国重托才好。”

沈玉儿道:“皇后果有远见,皇上以为如何?”

刘奭道:“只是和亲之事,早已与匈奴言明,送嫁的是安国公主。如果换了别人,只怕失信于小邦,徒惹耻笑。可是安国公主病重,如不能痊愈,为今之计,也只好如此。”

说罢,刘奭不由深深看了一眼太后身边的这三个女人。她们都不是自己的最爱,却又都是自己的妻子,是自己孩子的母亲。这一生,自己只怕都要辜负她们了。自己每天都在不如意中生活着,她们又何尝不是呢?可是她们依然妆容整齐,笑容浅浅,似乎对这无可奈何之事毫不在意。难道真如昭君所说,女人比男人有更大的承受力?又或者女人一生最大的幸福是做母亲?那为什么昭君又不肯这样?

储秀楼中。

骆珈与安国公主刘燕然相对而坐。刘燕然斜靠在床头上,因为连日来剧烈的咳嗽,她的脸上和脖子上已经有了大量的出血点。原本美丽的脸庞,如今已憔悴不堪。剧烈的咳嗽令她喘不过气来,憋得脸上一阵阵红潮上涌,看上去竟有一些恐怖。

骆珈在口鼻上蒙了一块布。不用看她也知道,这位安国公主所患得是肺结核。她也听说了宫外的疫情,这种病是飞沫传染的,而咳嗽又最容易喷出飞沫,如此循环往复,疫情蔓延的面积就越来越大。在现代,这种病,几针青霉素就可以解决,可是在这里,到哪去弄青霉素呢?正想着,骆珈看见面前的几案上放着两碟芙蓉糕,想是宫人们害怕被传染,对公主的照顾疏忽了许多,这芙蓉糕放在这不知几天了,上面已长出了一层绿毛,骆珈心里不由得一动。遂道:“公主,我能治你的病,只是不知你敢不敢吃我的药?”

刘燕然一边咳嗽着,一边点了点头。迟疑一下,又摇了摇头。

骆珈道:“公主,你这是何意啊?”

刘燕然咳嗽了一阵,喘息着说道:“治好了又如何?我敢吃你的药,却并不想治好我的病。”

骆珈道:“既如此,那位我就给公主配药去了。”

一边说着,一边起身,拿走了那两碟芙蓉糕。回到自己的绿蚁宫,骆珈让红云去御药房寻了些陈皮、甘草、石耳用钵子研碎了,拿出芙蓉糕来,将这些粉末与长了绿毛的芙蓉糕一起捏成药丸。闻了闻,觉得很香。想起宝钗所服的冷香丸,不由一笑。

安国公主连服了几天骆珈所制的药丸,病情大为减轻。咳嗽不那么频繁了,脸上和脖子上的出血点也明显减少。消息传出,宫中紧张的气氛一时缓解了不少。骆珈也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连日来,她命储秀楼中的宫女和太监到处搜集发了霉的馒头和糕点,并让宫中的厨房多多蒸制面点,并把这些面点放到阴暗潮湿的房间里让它们发霉。一时之间,宫中的人都觉得这位大夫的治病药引十分奇特,而且用量也太多。

长安城外的迎宾驿馆中。

连日来,鸿胪寺王隽都来驿馆中与乌禅幕商讨安国公主远嫁的事情。乌禅幕早已派使者回去向稽候珊禀报汉朝这边的事情,并请示单于将和亲的时间推迟一下,已给安国公主以充分的治疗时间。但由于城中的疫情十分严重,所以不敢冒然前去探望公主。

自宫中传出了安国公主病情缓解的消息后,长安城百姓们几乎天天都来皇宫外跪求皇帝赐药。这位仁心至上的皇帝对此亦是忧心如焚。

含元殿中。骆珈与皇帝刘奭相对而坐。

骆珈看了看皇帝,笑道:“皇上,你可是让我多配置些药物,给城中的百姓治病?”

刘奭道:“你怎么知道?不知能否配得出这么多的药物?”

骆珈道:“我早就知道皇上会这么做。所以已经准备了一些,只是宫中的力量十分有限,只怕不能解决所有患者的病痛。其实这种药十分好制,我要是说出来了,只怕你不会相信。”

刘奭道:“是什么呢?”

骆珈笑道:“皇上也听说我治病的药引了吧?”

刘奭道:“就是一些发了霉的馒头?”

骆珈笑道:“是啊。其实这些馒头不是药引,而是治病的主要药物,其实馒头也是其次的,我要的是馒头上的绿毛,至于那些陈皮、甘草什么的只是辅助的药物,帮助缓解症状的。这种病要是在我们那里,只是小菜一碟,两针青霉素就解决了。”

刘奭道:“青霉素是什么东西?”

骆珈道:“说了你也不懂。总之呢,这个馒头所长的绿毛里就有这个青霉素。不过,我虽然告诉你了,你可不能说出去啊。要是说出去了,人们也不会相信,反而会不敢吃我的药,那他们的病就没得治了,这病啊,在这个时代,可是要命的。”

刘奭道:“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呢?”

骆珈道:“我说了,只怕你会认为我是个妖女啊。在这里,妖女这个身份就足以要了我的命,我不想死,我想你也不愿意让我死,所以我才告诉你这些。要是别人也知道了,只怕你不想让我死,我也是必死无疑了。所以这是我们两个人的秘密。”

刘奭道:“那你准备足够的馒头了吗?”

骆珈道:“还没有。但是已经有了一些。要想治好全城百姓的病还要发动群众。”

刘奭道:“发动群众?”

骆珈道:“就是让全城的百姓把那些发了霉的馒头什么的都送到宫里来,我配了药之后呢再给他们发下去。谁先送,送得多,就先给谁发药。这样,就不愁没有药了。”

刘奭道:“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骆珈道:“你忘了吗,我还知道我终究不是这宫中的。”

刘奭看着眼前的少女,她近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她究竟是怎样知道的这些?他笃信儒学,崇尚孔子的鬼神之道,所以,他不相信世间有什么妖术,更不会相信眼前的少女是妖女,可是她却是这样的不可捉摸,他不爱他,不仅仅是不爱权势,也不仅仅是因为他已是孩子的父亲和那些女人的丈夫,这些天来,他已经想明白了,她要的是一种闲云野鹤的自由,而自己恰恰不能给她这些,所以他想把她赐婚给那个她钟情的男子,可是那个男子在功成之后却没有还朝,他讲给她听,她亦没有什么悲喜,她谢了他,笑着说一切都会好的,活着就要轻松些,何必执著于那些自己并不能解决的事情。

骆珈看着刘奭沉思的样子,不由笑了。最近,她特别的爱笑。她不再想李克在哪里,也不去想冯焕去了哪里,为什么不回来,更不担心自己是不是会嫁给稽候珊成为那个宁胡阏氏,既然她所经历的事情并不像历史记载的那样,那么未来又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何况以现在看来,和亲的自有安国公主,那个稽候珊虽赠了自己绿玉狼首印,却并不是对自己有什么想法。现在她已经拥有了琵琶,她想去哪里都不成问题,她不想为什么天下苍生,只想为自己的自由,这太容易做到了,所以她不再小心翼翼。骆珈现在最想的就是看一看这些个古人究竟是怎么生活的,他们的无奈与痴情究竟会有一个怎样的结果。就像那个安国公主吧,骆珈一眼就能看出她并不愿意去那个匈奴和亲,自己要不要帮她呢?

同类推荐
  • 冷王的小蛮妃:绝色炼金师

    冷王的小蛮妃:绝色炼金师

    她是现代默默无名的替身特技演员,她是异界大陆名扬远播的废物三小姐。她意外重生为她,高调又放肆的重回众人错愕的目光中。谁说女子必须贤良淑德、温柔如玉。不好意思,她都不会!她敢养劣兽,敢上冷王。玩得起扮猪吃老虎,忍得了冷嘲跟热讽,能击退过死皮赖脸的蛇蝎美女,躲得过不怀好意的风、流浪子。某位下人禀告:“王,有男人对王妃图谋不轨。”“谁吃了熊心豹子屎?站出来,孤王保证不打残他!直接打死。”“王,不好了,王妃去邻国杀人放火了,您看要不要派人劝……?”“蠢才,愣着干嘛?赶紧增添援手,杀个片甲不留。”冷王上去就是一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极品盗妃驭夫术

    极品盗妃驭夫术

    人前,她无德好色,被世人唾骂。人后,她是天下第一盗,被世人愤恨。其实,她暗自韬光养晦。他是战神,被世人敬仰,亦有周身一丈为女性死伤区的怪癖。他一张皇榜告天下:悬赏万两,缉拿天下第一盗。可那个对她死缠烂打唯命是从宠溺无度的人是谁?
  • 倾城公主带着闺蜜玩穿越

    倾城公主带着闺蜜玩穿越

    一个倾国倾城的公主因一次坠崖事故意外穿越,在二十一世纪遇到了这具身体的主人的好闺蜜,不料她闺蜜聪明过人,发现这个公主并不是这具身体的主人,事情暴露后,幕浅雪只好向夏允沫解释清楚这一切,谁知夏允沫并没有惊讶反而释怀了这件事和幕浅雪做起了非常要好的闺蜜。在之后两个好闺蜜一起研究穿越,竟然发现了穿越的秘密,于是,两个人穿越了。看幕浅雪和夏允沫怎么玩转古代!
  • 西风度皇城

    西风度皇城

    她在皇宫里着西服、讲西闻、教洋文,无拘又无束,仿佛铜墙铁壁里一股自由自在的西洋风,可终有一日,她才发觉,皇宫是万顷波涛她却只是一叶轻舟……
  • 食肉记

    食肉记

    一个是文学界的天才,一个是饮食界的天后。他奉命娶亲卧底相府,假情假意讨她欢心。她不愿二婚嫁给武官,曲意迎奉骗他同情。可装模作样久了,竟让人有点难分难舍起来。时机若到,分是不分?
热门推荐
  • 绝稚

    绝稚

    本故事纯属虚构。楚歌起,大风来。人生充满了意外,一直为考试而消沉的楚歌因为卷入一场意外而看清了自己的人生,散落在现实世界的碎片将为他打开异世界的大门,他在异世界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 桃花男

    桃花男

    学霸身患绝症,在老屋中意外发现祖奶奶留下的宝盒,带着一只机器猫穿越到了异界修真文明,莫名奇妙的成为一派之主,且看科技文明与修真文明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权谋天下之少时微光

    权谋天下之少时微光

    天下之事向来都是成者王败者寇权不是史官寥寥几笔帝王之争无不是步步为营用尽心机最后还不是称孤道寡恣意潇洒的江湖是刀光剑影的角斗场更是你死我活的庙堂人生写意莫要糊涂难得糊涂
  • 从武庚纪开始招惹Boss

    从武庚纪开始招惹Boss

    武庚纪中纣王逆伐大神时当面挑衅天与诸神,狐妖世界之中嘲讽黑狐、调侃傲来国三少。超神学院之中辱骂天渣王和死神卡尔。遮天世界之中堵门黑暗至尊,疯狂叫嚣。完美世界之中与安澜隔天渊互喷。
  • 叫我阁主大人

    叫我阁主大人

    凌有衣的父亲是个很厉害的人,一手建立了专门接受各种委托的侠隐阁,而且打点有条有理,然而坑爹的是,这家伙带着一帮高手跑了,偌大的侠隐阁就剩凌有衣一人,不得已之下,就只能走向招募小伙伴,一起复兴阁楼的道路咯。日子过得有点无聊,好在有个死党可以吹牛互撕,没事得到凌家的传承,意外获得兵解的能力,关键还能与兵器聊天,倒也不寂寞。这是一部日漫风格的玄幻小说,无系统,主打剧情流。搞笑,温馨,热血,一切应有尽有。装逼打脸:“你确定你们三个能凑成一桌打麻将?”
  • exo之我的未婚妻

    exo之我的未婚妻

    夏氏集团千金,和EXO集团定了婚约,成了他们的未婚妻,经过了许多的磨难,他们才重新在一起,但她要在他们中选一个在一起,她该如何选择....“以沫,你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鹿晗,“以沫,你变了,变的不爱笑了”——朴灿烈,“以沫,你变的好陌生,我都快不认识你了”——吴世勋,“以沫,不要对我那么冷淡,我不想你变成这样”——边伯贤,“以沫,变回以前那个天真善良的夏以沫好吗?”——张艺兴
  • 乞丐庸医无能将军

    乞丐庸医无能将军

    她,做乞丐,竟要卖身葬自己;她,做庸医,小病化作大病医;她,做艺妓,琴棋书画没样通;她,做丫鬟,杀忠犬给主人吃。想他堂堂追风国西风将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可怜被某小人背后诅咒成无能将军!
  • 神巫丑妃:冷王霸宠九王妃

    神巫丑妃:冷王霸宠九王妃

    谁说的穿越能享福!被称作丑女还不够,还做了狂妄王爷的婢女。讨厌我叫我“丑女人”,还亲我抱我摸我,看我怎么偷那狂妄混蛋的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鸿蒙战祭

    鸿蒙战祭

    由于作品内容很不满意,所以重新修改再另开新书上传。书名改为‘天都争霸’,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