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76700000065

第65章 第卅五 龙象判云泥(七)

政事堂。

东宫的侍卫们守在门下省,那些门下的官员一个个低着头尽量绕道而行,生怕政事堂里的争吵声刮进自己的耳朵里。

几位执政大臣正在激烈地争论,而李治安坐尊位,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如同石化一样,动也不动,也不去听大臣的争论。

虽然李治现在贵为“准皇帝”,但是他毕竟不是皇帝,所以为了表示对执政的尊重,和体现与宰相“共治”的政治概念,他便亲自去了门下省的政事堂(玄宗时张说把政事堂迁移到中书省,此后便成为唐宋的定制)。门下省别称“东台”(老帽按:高宗两口子最喜欢改名字,所以很多人看到他们统治期间的历史,几乎都一阵子脑壳晕,搞不清楚哪年是哪年。本银也晕了半天。唐朝本来也是一帝一年号,就是高宗这个家伙开的头,一口气改了TMD十好几个年号,让人搞不清楚哪年是哪年,事后还得查年表掰指头算),按原来历史高宗在十几年后就会把它正式改为“东台”,而到了武MM执政又改为“凤阁”,到了唐明皇又改为黄门。唐人轻浮好虚名的臭毛病真是冠绝整个封建时代。

因为宰相是三省长官兼任,所以大家上午处理自己的主职内的事务,下午到政事堂研究开会。这个门下省复核是最后一道程序,所有文件都从这里发出去后才能执行,把政事堂放在这里也是由三省的功能决定。

现在大臣们争论的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那就是老皇帝李世民提出,他准备去封禅。李治当年阅读历史的时候很不理解为什么那些君王渴望封禅,就像潘金莲渴望遇到西门庆一样。现在他在李世民身边混了这么多年,也终于理解了。对于李世民这样一位“好名”的,急于标榜自己的“名狂”来说,再没有比封禅能体现他的伟大光荣的了。封禅,是祭礼中最隆重的,而且不是随便哪个皇帝都可以去封禅。第一这个皇帝必须有德(这个很难说,就算最滥的皇帝也认为自己有德),第二是个硬件,就是有大功(开国不算,开国君主去封禅的只有一位,而且他并不以开国自命。),这个硬件很多皇帝都办不到——最不要脸的,拿无耻当光荣的宋真宗赵恒在签定澶渊之盟后跑去封禅挽回自己的名声,封禅的名声就臭了,再没皇帝去泰山封禅了,赵恒同志总算为中国老百姓减轻了一项重要的负担,这可能是他没想到的。他成为中国最后一位到泰山封禅的帝王——第三国力能支持。到泰山封禅是项非常花钱的项目,动员的人力物力也很多。在太宗之前只有三个皇帝到泰山去封禅。第一位是以混一宇内的秦始皇,第二位是打败匈奴的汉武帝。第三位是中兴之主光武帝刘秀。据说隋文帝和炀帝也动过去泰山封禅的心思,不过,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去成。唐朝只有两位(武MM当时是皇后的身份)皇帝去封禅。一位是李治,一位就是李隆基。很有趣的事情是,李治封禅后身体每况愈下,逐渐权柄被武后掌握。而李隆基封禅后朝政也走下坡路,后来爆发“安史之乱”。到了宋朝也只有赵恒厚着脸皮去封禅过。

李世民想去封禅也不是什么秘密,他自己想了很多次,并且厚着脸提出过两次,被魏老头跳出来指着鼻子数落,把李二同志说地一愣一愣地,良心发现自己确实还有不完美的地方,就没去成。后来到了贞观十五年,终于魏老头不反对了(他已经到地下去工作去了没办法反对),李二带着大臣兴高采烈去封禅。走到洛阳,一颗不知道是不是哈雷的彗星从天上飞过,这下大家没了脾气了,上天的“警告”啊。只好算了。

历史改变了,李世民在退休前夕,打算以皇帝的身份去封禅。

李治心里是不同意皇帝去封禅的,且不说鬼神之说的问题。封禅本身就是花钱的大坑。而且封禅了,老天就保佑你啦?李治不那么认为。现在国家刚从几场大战中恢复过来,又搞这个没用处只有害处的虚架子。

政事堂的大臣也为这个事情在争论,一派觉得现在国家经历几场大战,经不起折腾,寅吃卯粮,以后太子接手的就是烂摊子。现在皇帝去封禅对后人不负责。

另外一派觉得皇帝的功劳还真是大,不封禅就不能显示出皇帝的威信和大唐的威信来。

各说各有理,不过也没谁请太子表态,太子只是过来“听听意见”。

李治也不好说什么,李老爹的心愿啊,但是这又是一个很花钱的事情。至于这个要老百姓付钱的“人情”,李治还是下决心不去做,毕竟原来的历史上太宗皇帝也没有封成禅嘛。

“这样吧,各位把自己的意见写成条陈,寡人一起发到行所在去。”李治说。

大家想了想只好这样了,老房之前因为反对皇帝禅让被皇帝又一次“辞退”回家了,现在政事堂资历老点就是唐老头,但是他又做泥菩萨不开口,吵闹一阵,大家也说不出个所以来。

太宗在贞观二十二年的三月下旬回到了京师,因为梁国公房玄龄去世了。贞观二十年,岑文本去世,贞观二十一年刘洎被杀,马周病逝,到了二十二年房玄龄也走了。贞观朝的老班底基本上都转入了“地下工作”。虽然有新的人补充进来,客观地说,终唐一代,这样强的班子再也没出现过了。

太宗送别了老战友,一下老了许多。经常拉着太子手说:“当年玄龄拦着我的马来见我的时候还是个翩翩公子,怎么这么快就去了。”他也没心情去想封禅,连禅让的事情也因为他身体不好而延期举行。

黄门侍郎禇遂良入政事堂做起了相公。

皇帝身体越发不如前了,九月大慈恩寺修成,李治亲自带着人前去出席并为皇帝祈福。

当年宇文恺修建长安的时候便是依照《易经》中的“乾”卦来设计的,而太极宫正在整个长安“九二”的位置。

整个长安八水绕之,西北低而东南高。太极宫所在乃是一片洼地。每到了夏天这里闷热异常,君臣烦不胜烦,到了冬天这里又湿又冷,到这里开会冷得大家说话都不利索。所以夏天唐朝的皇帝大多躲到渭北的九成宫去居住,或者干脆去终南山行宫。冬天一般要去东都呆着。用到太极宫的时候也不多。随后大明宫、兴庆宫、勤政亲民楼都逐渐东移,太极宫基本荒废。

整个长安也是西低东高,所以朱雀大街东边的地明显比西边贵许多,贵人们也愿意在东边居住。

长安的“九五”之地,因为“至尊”之地,所以一般人压不住,也没人敢在这里起房子,宇文恺就设计了兴善寺和玄都观在这一区域。而这里也成为了长安城的宗教庙宇区。大慈恩寺正修建在这一带,坐落在朱雀大街东边的晋昌坊(今天西安的雁塔路一带),盖为此寺是李治出钱修建,专为纪念母亲长孙皇后。而大慈恩寺正与新建的大明宫殿主殿——含元殿正对,从坐落在龙首原上的含元殿上的御座望下一看,正好可以看到大慈恩寺。

“南无弥勒尊王。”玄奘大师上前合十道。

“大师有礼了。”李治下了舆,一袭白色单丝罗的衫子,非常地素然,如果没有一大票的随侍,他就是一个很普通的香客。

王氏做为元妃自然也要同行,再怎么说是纪念自己的婆婆和为自己公公求福。尽管她的身子有些不大方便,在侍女的搀扶下,挺着肚子一脸幸福。

李治却有点不快,他的四子文宝才一岁多,因为患病早早夭折了。丧子之痛让李治第二次面临了人生的悲喜大事。更重要的是他心里也清楚,太宗皇帝的生命也进入了倒计时。

唐朝佛寺和藏传佛寺有点像,为回字形,看上去就是一个曼荼罗。

玄奘所供养的本尊是弥勒佛——也就是笑和尚——不过唐朝的弥勒佛不是大着肚子笑呵呵地坐在那里,而是跟其他如来一样,螺髻斜衫,露出一臂,手结一个法印,后有无数光彩宝轮。

因为是皇家寺庙,佛像大多是铜铸贴金,金光万丈,好一个宝相尊严。

李治取出一尊黄金塔,送给了大慈恩寺做供奉。礼佛结束后,在玄奘法师的陪同下,李治夫妇参观了庙里的壁画,听法师讲解佛教故事。最后去秘龛瞻仰了佛舍利和佛骨。

李治正登车,有人来报:“王玄策、蒋师仁押解阿那罗顺回到长安了。”

“好,我们也去看看!”李治对这段传奇故事颇为好奇,恨不能马上接见王玄策他们。

—————————————————————————————————————————————————————

三省六部制:这个是隋唐的最主要的基本行政架构。起源于曹魏,完善于隋,而实行于唐。初唐的宰相都是兼职,这些人一般都有自己的主职,宰相之间没有明确地主次之分,全看这个人能力和受宠信程度如何,所以政事堂开会是集体领导制的体现,最多的时候有十到十几位宰相。这种情况延续到了玄宗前期。到了玄宗中后期,开始有了专职的宰相,宰相开始成为主职,而其他成为了兼职。所以政事堂就被迁移到了中书省,至此唐宋都是权归中书。到了玄宗后期,宰相的数目减少到了几个人,再加上李林甫专权设置“执政事笔”的首相一职,严重破坏了宰相集体决策的机制。到了晚唐虽然有几任皇帝力图恢复,不过因为宦官掌权,实际已经不可能。像李逢吉、李德昭这样的已经是“独相”了。到了宋朝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又把军权单独分离出来设置枢密使院。整个封建王朝的中央机构的演化,实际就是一个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过程。

商周:三公辅佐(可以废黜君主,相与天子并坐)——秦汉(相可以开府)相下坐——汉武帝设置“内朝”,丞相成了空架子权利在尚书台——曹魏设置三台把尚书台权利分薄——隋唐:三省六部,进一部把尚书台的权利专业化细化,加强中书门下对尚书台的制约。上朝设座——宋,分出枢密院军权与政权分割,相可以坐,但是上朝不再为相设座——明,废相,立内阁为咨询机构,六部直接归皇帝领导,不再设置三省两府。内阁学士见皇帝要跪下禀事——清,南书房,军机处,满汉两班军机大臣,跪禀。

大明宫:在原北苑龙首原上新建。在高宗执政期间不断扩建,成为了他主要的办公地点和生活区域。这个时候,根据推算,只有含元三殿修建完成。其后的延英殿、麟德殿、紫宸殿都还没有完成,当然这几个还是历史资料里有的。大明宫整个面积是明清故宫的4。5倍。大明宫遗址还在挖掘清理中。

九成宫:隋仁寿宫。顺便说一下,李渊死活不肯住九成宫,据说是因为隋文帝就死在这里,大概老李篡了姨夫的江山有点心虚吧。

黄门侍郎:具体也不好和现在的职务来比,大概相当于国务委员,副总理级别的。不过品级不是太高。

曼荼罗:密宗的一种仪式。揭示了宇宙的生与灭,还有成佛的过程等等。也指表现这种仪式的图,外方内圆。一般分两种,一种是胎藏界(理)曼荼罗,一种是金刚界(智)曼荼罗。喜欢看倭人漫画的大概看到过,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代表了佛教的一种世界观。

根据法相宗的说法,有的人没有佛性的,永远成不了佛,不知道老帽有没佛性。佛祖保佑,收藏和推荐如雨下!!!!!!!

乾卦:易经六十四卦中的至阳之卦。不展开说,要说也得上百家讲坛去说,挖哈哈!!!!

同类推荐
  • 缘:清冷国师

    缘:清冷国师

    君陌殇本是西楚的皇子,为皇后所出,身份尊贵,出生之时天地异象。他拥有超于常人的能力,却注定此生无心无情,倘若动情则后果不堪设想。自小被送出皇宫,再次归来却是作为东秦的国师。轩暻表面是东秦最不受宠的皇子,实际上却是他父皇最想保护的人。一次有目的的施恩,换来了君陌殇的真心以待,从此,逐步统一整片大陆。君陌殇为了报恩,成了东秦的国师,一步一步助轩暻登上皇位,运筹帷幄替他征战天下。不曾想,自己的真心换来了三尺白陵、一杯鹤顶红。既然是他的心愿,自己便替他实现,只要是他所想。
  • 齐国那些事儿

    齐国那些事儿

    西周是个唯美的时代,春秋是个美好的时代,战国是个有点乱的时代;西周是圣人的时代,春秋是君子的时代,战国是小人的时代。那时,有恨,有爱。不妨窥一斑见全豹,小小的齐国里面,读出悠长的故事。
  •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普通史

    普通史

    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史官家族从史官到士兵再到普通老百姓,从秦王登基到2019年的故事。
  • 亘古苍州记

    亘古苍州记

    苍州,这片流淌铸甲男儿鲜血的大地,以征战、杀伐、落泪来书写,苍州是一个梦想。苍州,浩渺银河中一粒尘埃,而非垂死的星辰。苍州,每一个人都是英雄。我们的亘古无从得知,但我知道,它也具备史诗的一切魅力,擂甲铿铿,朗声高歌,那一名名武士手持战旗,在星光璀璨的大漠平原上,如群狼踏行。
热门推荐
  • 地狱罗生门

    地狱罗生门

    地狱跑出来的恶鬼,穿越异界,走大众主角路线。但!他更喜欢有地狱路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三界兽神传

    三界兽神传

    从小被人嘲笑的他,从一个小城一路征战。强者为尊的世界,只有不断变强才有说话的权利靠着一人一兽站在世界巅峰。陈楠和他的兄弟王者墨麒麟成为一代传奇流传千古!
  • 宠物小精灵之五原界

    宠物小精灵之五原界

    “欧阳天,总分580,排名倒数第一!”老师无情地传来的声音,没有办法,欧阳天已经很努力了,可永远摆脱不了倒数第一。晚风轻轻的吹过,只见欧阳天一个人坐在公园里,不知道,在思索些什么
  • 四非之地

    四非之地

    让阳光照进黑暗的角落,但愿这世上的每一个罪过都是情非得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走过那些年走过青春

    走过那些年走过青春

    走过青春,走过迷茫,书写人生华章。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人,做的都是平凡的事,仅以此书献给底层的年青人,不屈是上升的唯一通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高参

    高参

    1941年武汉,徐智良受中共地下党委派,潜入汪伪湖北省府内部担任参事。汉口军统特务头子唐健怀疑其身份,故意将芦杆军偷运奎宁的情报透露给汪伪特务处金海波,金海波受舅公,亦是保安司令部司令杨奎山的参谋董卿如点拨,欲借奎宁事件打击政敌,立功邀赏,将齐翰坤逮捕。此事惊动了日本特高课。于是,新四军地下党与国民党军统、汪伪特务处、日本特高课之间展开了一番番惊险的博弈。在步步为营中,徐智良深入虎穴,逐渐获得杨奎山的器重,成为高参,虽然凶险莫测,但从此扼住了敌人的咽喉。这是一部别开生面的谍战长篇。故事历史清晰,人物真实,谍战与柔情,惊险重重,高潮迭出,同时富有运筹帷幄的智慧,颇具读书阅世知人处事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