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75900000025

第25章

30、夜话

由昌江溯源而上,过了饶州古城,过了瓷都景德镇,再往上就是白云生处的浮梁、婺源山区了。这一带出产的“婺源绿茶”,自古以来就久负盛名。唐朝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写道,“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诗中的“浮梁”指的就是此地。可见早在唐代,那些茶叶商人就看中了这里的茶叶,结果让大诗人白居易才能同那位技艺高超的“琵琶女”,有了一段“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佳话。

三先生自幼生长在饶州古城,后来又在万盛烟行当一名朝奉。人来客往,耳濡目染,对“婺源绿茶”自然不会陌生。只不过是由于他当时的地位和身份,才让他少了品尝这种名茶的机缘。

如今,三先生是吴城的大老板,今非昔比,自然少不了品茗这一雅趣。何况他平生第一次来吴城的当天夜里,就从筷子巷潘遇求那里,听到了一番茶道酒经的高论。所以,后来他对这种名茶就一直情有独钟。每年的暮春三月,他都要亲自到浮梁、婺源一带走一遭,做一笔茶叶生意。

不过,三先生虽然身处吴城这样的江南名埠,又是长春客栈的大老板,但他却没有文人的那种“闲作草”、“细分茶”的情趣。他买茶叶也罢,喝茶叶也罢,都是因为这是一笔有利可图的好买卖。长春客栈是当时吴城数一数二的去处,来来去去的都是天南海北的阔佬,有体有面的有钱人。所以,长春客栈一年倒掉的茶叶茶水,恐怕没有谁可以算得出来。就是光这一笔开销,就让三先生赚到了不少的好处。

如今三先生圈子里的那些人,都是吴城街上那些长袍马褂、礼帽眼镜手杖和西装革履之辈。他们经常在一起打打茶围,凑凑饭局,在一起品茗煮酒也是少不了的雅兴。在那样的场面上,如果拿不出一两样上得台面的货色,那真叫大煞风景哩。

此时正是暮春三月天,又是婺源新茶下树的季节,也是三先生每年都要去婺源、浮梁的日子。但是,今年却不同往年,三先生却迟迟未能成行。原因很简单,就是身边没有个贴心人,怕路上不安全。

自从张蛮子失踪之后,三先生身边就也没有真正的贴心之人了。贴心的心腹,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造就出来的,尤其是重要场中的这种心腹更非同一般。生意场中,一心不二,忠心为主的朝奉账房当然是有的;但是,那种见钱眼开、吃里扒外、中饱私囊,准备日后挖墙脚、另起炉烛的伙计也不乏其人。不说别人,三先生本人原本就是万盛烟行曹老板的心腹、长春客栈周老板的义子,谁知今天也另立门户了。因此,没有了张蛮子,三先生出门就很不方便。何况张蛮子的失踪,又是那样的不明不白。

再说长春客栈已今非昔比。尽管大门两边的那副对联还金痕犹在,诗意未改,显眼招人;但明眼人早就看出来了,长春客栈的生意已经是江河目下,一日不如一日了。真像当年贾氏的荣、宁二府一样,外面还是那样的威威赫赫,但内囊却日见空虚了。而长春客栈的这种空虚,除了钱财之外,更主要的还是三先生和三师母的精神和心境。因此,赚钱的多少,三先生已看得不那么重要了。他如今到底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多求平安少求财。

去浮梁、婺源的事,三师母已经催促过几次,三先生一直举棋不定。这天夜里,他们又在床上絮絮叨叨地商量着。不管怎么说,这笔不大不小的生意,对这家还没有关门的长春客栈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师母说:“我看这几天就动身吧,否则等季节一过,茶叶就老了。”

三先生说:“你以为我不懂这个道理,但我总不能为了那一两船茶叶,把我这条老命丢在浮梁山里吧。”

三师母见三先生面有愠色,便和颜悦色地劝道:“我看你也不要说得那么可怕。自从张蛮子走了之后,这几年还不是平平安安过来了么。你为什么总是这样疑神疑鬼的,自己吓唬自己呢?”

三先生一听,觉得女人的话也有几分道理。只要自己行动谨慎检点一些,不要像以前那样的招摇过市,难道黑虎山的那些人就是神仙么?如果再不去,错过了季节,今年的这笔生意也就黄了。到时候,别说自己的店铺里没有茶叶卖,就连客栈里用来招待客人的茶叶,都要到别人那里去买。这样一来一去,一买一卖的,还不知道要赔几多钱进去。

思来想去,三先生到底还是觉得非去不可。那么,到底哪一天动身才合适呢?他想,今年本来就迟了几天,这又是一种宜早不宜迟的买卖。既然迟早是要去的,就不如今天就动身。

于是,三先生就坐起来对三师母说:“听你这么一说,我想想也有道理,我看干脆今天晚上就动身。”

三师母一听,觉得有些奇怪。说不走嘛,一拖就这么多天;现在一说走,就等不到天亮。她说:“你这是跟你自己赌气,还是故意气我,还是怎么的?哪有深更半夜出门做生意的。”

三先生脸带笑意地说:“这你就不懂了。照常理,当然是早晨出门,但有时候也得变通变通。今天晚上风平浪静,去昌江的水路又熟,何必要等到明天早晨招摇过市呢!现在带一两个伙计,带上一些洗换的衣裤,稍事准备一下,到码头开船后边走边睡,还不是一样的。”

三师母想想也有道理,便起来吩咐下人给三先生弄点吃的,自己就亲自动手为三先生打点行装。三先生起来后,就去账房准备钱财,并打发一位下人去了长春客栈自家的茶庄,把那两位朝奉叫来和自己一同动身。

然而,就在他们夫妇二人忙碌地准备之时,长春客栈的后院里突然出现了两条黑影。这两条黑影,正从他们住房窗前的房檐上溜下来,蹑手蹑脚地沿着一条长长的回廊,钻到树丛后面的假山那里,然后再从假山后面那棵肥大的芭蕉树下,悄悄地翻过院墙,走了。

尽管长春客栈的后院有巡夜护院的更夫和镖手,但由于还是上半夜,时间还早,那些人就都没有在意,此时都在更楼里歇着。因此,对这两条神秘黑影和行踪,他们也就一无所知了。

这两条黑影翻过院墙之后,刚一落地,便扯去了头止的面罩,露出了本来的面目——这两天黑影就是今天傍晚刚刚到吴城的老三和刘大河。没有想到他们刚一到吴城,就偷听到了这么一个致命的消息。

听到这么一个消息之后,老三和刘大河就立即步履匆匆地沿着长春客栈的围墙,走上了灯火通明的豫章路,一直朝吴城码头走去。

他们要去找躲藏在码头附近的胡子挑商量对策。

昨天晚上,胡子挑带着老三、刘大河和张蛮子离开黑虎山后,一条快船一夜都没有停留,终于在今天早晨过了鄱阳湖,悄悄地溜进了吴城码头。下船后,他们四人立即沿着码头边的那条小巷,躲进了那个朋友的家里,藏在他家的小阁楼上,直到太阳斜西时,他们才开始行动。

自从把刘大河捉到山上之后,胡子挑就把复仇的计划放到他的身上去了。近几年来,他大部分时间又都放在南京和汉口那些生意上,为自己寻找一条退隐的后路,所以,许多时候他都不再亲自出过马了。尤其是这两年,一是怕担风险,二是有意让刘大河去为自己卖命。因此吴城也来得少了。这一次来了,胡子挑本来打算晚上到街去走走,最后还是打消了这种念头。五十多岁的人了,当年的那种作派,已不知不觉地被如流的岁月冲洗的差不多了。因此一整天来,他都是在这小阁楼上同那位朋友聊天,谈谈吴城的今昔,了解长春客栈和三先生近来的一些情况。

同来的张蛮子更是窝在楼阁上不敢动弹。自从被胡子挑派人一条长布袋把他套上黑虎山之后,张蛮子就再也没有来过吴城。尽管他丢了一只耳朵,但对这吴城、对三先生、对春客栈还是很有念想的。现在躲在这陌生的阁楼里,睡觉也睡不好,上街又不准上,就让无所事事的张蛮子不由得想起许多往事来了  自从第一次随同三先生从刘家渡到了吴城之后,他张蛮子的日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过得很像日子了。从那时候开始,他除了有吃有喝之外,还有女人睡。他当然知道,自己所得到的这一切,都是用自己的忠义换来的。他本以为这样的日子能一直过下去,没想到自己却让胡子捉到黑虎山上去了。

自从被捉上黑虎山之后,他的一切又都变了。想想刚到山上,在那山洞里挨打受辱的日子,张蛮子到这时还心有余悸。后来,胡子挑为了他的目的,总算放了自己一马,没有要自己的一条狗命。张蛮子当然清楚,胡子挑之所以把自己留下来,是因为自己对他还有用途。一是为了刘大河,二是为了三先生。因为胡子挑和他的弟兄们,至今还没有哪一个认识三先生。他们这一次带自己来吴城的目的,就是要自己指认哪一个是三先生。尽管张蛮子也认为自己对不起胡子挑,但他总觉得那十二口皮箱还是怪胡子挑自己一时糊涂,当时也不问个清楚,就是把那么贵重的东西往自己的船上搬,结果闹得家破人亡。如今,胡子挑竟然想出这么一条毒计来报复三先生,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但是,现在还要自己去帮他作孽,这又怎么说得过去呢?以前,三先生对自己是那么好,现在要跟着胡子挑来害他,这不是天理难容吗!

张蛮子本来是个喜欢睡觉的人。但是自从上了黑虎山之后,他这种性格就完全改变了,晚上总是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更不要说白天。现在在这阁楼上,本来一点事都没有,完全可以好好的睡他一天,但张蛮子却更是无论如何也睡不下去。他躺在那里,脑子里像一团乱麻,总是理不出个头绪。三先生的影子,总是在他的面前晃来晃去。

张蛮子在想,这是为什么呢?我今天怎么总是看到三先生的影子呢?是不是三先生的三魂七魄已经走散了,来找自己来了。想到这里,张蛮子就有些害怕起来。因为他小时候总是听大人们说,人死之前,人的三魂七魄就先离开了自己,到处游荡。有时飘到老家或最熟悉的地方去,有是则是找自己生前最熟悉的或最要好的人去了。想到这里,张蛮子更加心神不定,他觉得三先生一定是马上就要死了。想到自己今天竟同胡子挑一起来谋害三先生,想到三先生以前对自己是那样的有情有义,张蛮子就觉得自己简直不是人了……

张蛮子想着想着,想得头都大了,最的竟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他在迷迷糊糊之中走下了阁楼,来到码头上,站在那根旗杆下。旗杆上挂着一颗人头,血淋淋的在滴血。有一滴血还滴到自己的脖子上、冷冷的。他抬头一看,上面挂的原来是三先生的头。三先生的脸还是那样白白的、胖胖的,在向着自己笑,吓着张蛮子掉头就跑。耳边传来了三先生的笑声:哈哈,张蛮子,你不要跑,你的烟管掉了,你的烟管掉了,哈哈哈哈……

“啊!”张蛮子大叫一声,他吓醒了。

张蛮子坐起来,心里在扑扑地跳。他睁开眼睛,发现胡子挑正恶狠狠地盯着自己。张蛮子更加害怕。

“张蛮子,你梦见鬼啦?”胡子挑大声说,“是不是那个三先生,你说!”

张蛮子低下头,不敢看胡子挑那杀气腾腾的脸。

胡子挑又说:“肯定是看到了三先生,对么?你没有告诉他,说他的儿子杀他来了。你这条狗!”

张蛮子还是吓得不敢做声,只是在心里想:他怎么晓得我看到了三先生呢?

他不由得抬头来,偷偷地看了胡子挑一眼。

这时,他才发现老三和刘大河都不在楼上。

他们到哪里去了呢?

胡子挑又说“你好好地呆在这里,我下去吃些东西。你再做一个好梦吧!”

胡子挑说着,就站起身来,狠狠地蹬了他一眼,然后慢慢地下楼去了。

张蛮子这才发现,楼阁上已经暗下来了。他也轻轻地爬起来,肚子时在咕咕地叫。

“娘的,又是晚上了,也不给老子一点吃的。”

楼阁上有一眼小小的木格窗户。张蛮子走了过去,站在窗户边上,透过小小的木格子,他看到了远处的吴城码头,还有河里那船只上的灯光,一点一点的。张蛮子心想,这里还没有变,还有这么多船。

这时,张蛮子忽然想起来了什么,他又眯起眼睛在暮色中扫索,他终于看到了那根旗杆。他发现那旗杆上挂的不是血淋淋的人头,更不是三先生的头,而是一只大红灯笼。灯笼红通通的,在风中摆来摆去,摆着摆着,又在张蛮子的眼里变成了一颗血淋淋的人头……

张蛮子认真地看了看,觉得真像三先生那颗上下一样大的头。

他久久的凝视着,没有做声。

过了好久,楼下传来了说话声音。张蛮了一听,原来是刘大河和老三在说话,听口气他们很兴奋。张蛮子的心不由得往下沉,难道……

这时候,他听到胡子挑说:“小声一点。我们上楼去说”。

一会儿,他们三个人上楼来了。只听到老三边走边说:

“你儿子当时就要从房檐下破窗进去,被我一把按住了”。

胡子挑看了刘大河一眼,说:“儿子啊,这里不是鄱阳湖,更不是黑虎山,由不得你鲁莽行事。”

刘大河恨恨地说“我一听那两个狗男女在床上嘀嘀咕咕,就恨不得跳进去一刀把他们宰了”。

胡子挑又看了他一眼,说:“你慌什么啊?我都等了这么多年,还在乎这一两天。到时候就看你的了。”

刘大河听了,一脸得意的样子。

张蛮子当然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这时,胡子挑又在问“他们什么时候动身,真的是今晚吗?”

刘大河说:“一点都不假,我们听到屋里在准备,才跳下来了。”

老三也说:“可能快上码头了”。

胡子挑说:“好,那我们现在也去码头,跟在他的船后面,到鄱阳湖中间再动手。张蛮子,走!见长春客栈的刘老板去!”

张蛮子没有说什么,默默地跟着他们下了楼。

31、春夜

暮春三月的鄱阳湖,是一年当中最美的季节。广袤的湖滩上长着浅浅的新草,绿茸茸的一望无边。几场春雨过后,上面三条河的水都在哗哗地流下来,但流进鄱阳湖之后,却是缓缓地流淌,显示出一种无声无息的温柔和大度。近水的芦苇已长出尺多高了,在风中轻轻地摇曳。那里是野鸭子、鹭鸶和各种水鸟栖息嬉戏的好地方。

在那近水的湖滩上,浅浅的湖水中时而“劈啪”一声,跃起一只鄱湖鲤。湖水颤抖了一下,马上又归于平静。这种鄱湖鲤就是用这种方式在产籽,将自己的受精卵撒播在水中,辛勤地繁衍着自己的后代。

到了夜晚,可以看到旷远的湖面上,有一弯冷月投下的倒影。湖水在无声地移动,月影破碎在这无声的水中,就像撒了一层碎碎的金子。船过之后,湖面又恢复得天衣无影,又有碎碎的“金子”在浮动。

这时,远处往往有点点的渔火和夜航船的桅灯在浮动。在这和风恰畅的春宵,在这不眠的鄱湖之夜中,所有的生命都在生生不息地涌动,为自己,也为下一代。从远古至今天,从今天至永远,鄱阳湖都在律动着一种生命的永恒。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这样美好的春夜里,鄱阳湖不仅孕育着生命,涌动着生机;同时,也潜伏着血腥的死亡。

三先生就是选择了这样的一个暮春的夜晚,带着一个账房先生和两个茶行的伙计,悄悄地出了长春客栈,到码头上了自己的那条快船,动身去婺源贩茶叶。当他们乘船离开吴城码头之时,并没有发现有一条船尾随其后。

这条船,就是胡子挑的那条快船,掌舵的还是张蛮子。

直到驶进了鄱阳湖,快要进入昌江口时,那位掌舵的伙计才发现,在他目力所及的湖面上,有一条船正朝这里驶来。那位伙计开始并不以为然。在这水面空旷的湖上,来来去去的船只肯定不少。但是,后来他却发现这条船同自己的船走的不仅是同一条水道,而且速度也几乎相等,一直是不紧不慢的跟在后头。跟着跟着,这位伙计就不由得多了个心眼,他便对三先生说:

“老板,我想把船往岸边靠一会儿。”

此时,三先生正在船舱里打盹。听到掌舵的伙计这么一说,便有点奇怪,便说:“这不是走得好好的嘛,为什么要靠岸呢?”

那位账房先生和另一位伙计也觉得很奇怪。

掌舵的伙计也不好多说,只是向船后望了望。

三先生和另外两个人也警觉起来了,都钻出舱外朝后头看去,才发现了后头有一条船跟着。

掌舵的伙计才说:“我看那条船好像有点名堂。它一直跟在我们后头,跟了有些时辰。”

三先生本来就是惊弓之鸟,现在听这么一说,心里便有些慌了。他连忙对那个掌舵的伙计说:“还是听你的,把船往岸边靠吧。”

掌舵的伙计一听,连忙用力扳动舵杆,并趁势落下了蓬帆。这条船便徐徐地向岸边的芦苇丛中驶去。

然而,就在三先生的船转舵掉头的当儿,后头的那条船已经赶了上来。胡子挑一边命令张蛮子把篷帆扯起来,一边叫老三和刘大河在船两边架上两支桨。于是,这条船就像箭一样走得滋滋地响。不一会儿工夫,就靠近了三先生的船。

三先生的船已经靠岸了。这时,他们都站在船上,看看这条发了疯似的船一步一步地逼近。他们想,如果这条船一直往前走,便没有他们的事;如果在他们身边停下来,那就说明正是冲着自己来的。三先生和他的伙计们,此时并不知道后面是谁的船。

还没有抽一袋烟的工夫,这条船果然赶过来了,并且在三先生的船弦外擦肩而过,一直朝前冲过去。三先生和他的伙计们都松了一口气,觉得这条船不是冲自己来的,实在是虚惊一场。但是,当他们正要重新开船赶路时,突然听到那条船上有人大叫一声:“转舵!靠过去!”

随着这叫声一落,刚过去的那条船果然在湖面上急速地转了一个大弯,然而便落帆收桨,笔直地朝三先生的船冲来。在朦胧的月光下,三先生看以船头上站着两个人,手里都有拿着明晃晃的刀片。

同类推荐
  • 魔山

    魔山

    《魔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曼的代表作。小说以一个疗养院为中心,描写了欧洲许多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人物,其中有普鲁士军官、俄国贵妇人、荷兰殖民者、天主教徒……他们都是社会的寄生虫。整个疗养院弥漫着病态的、垂死的气氛,象征着资本主义文明的没落。作品通过人物之间的思想冲突,揭示出颓废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血缘关系。
  • 中医刮痧养生治病一本通

    中医刮痧养生治病一本通

    本书介绍的多种刮痧保健法简单易行、安全灵活,既适合健康人,也适合亚健康群体以及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本书删繁就简,内容精粹,无须花费过多时间,哪怕只是将此书随手翻阅几页,都可以学会一招,让全家人受益。
  • 唇里唇外

    唇里唇外

    西安与南京,长安与金陵,十二朝古都与六朝古都,一西一东,驻立在淮水两岸,长江默默,秦岭无言,无声地讲述逝者如斯的历史。西安,脚踏渭水,背靠秦岭。连绵不断的山峰给了五千多年的中国厚实的依靠。黄帝、汉武帝、武则天……一个个震烁古今的人物,不约而同地挤在秦岭脚下,更有那千古一帝始皇。黄色的土壤,玄色的山峰,那是一种来自土地最原始的坚实,一种亘古不变的沉静。
  • 左脸的微笑

    左脸的微笑

    本书采用全新的文本方式,以六个中短篇关联下的长篇形式深度呈现当代白领在都市生活表象下的迷茫、困惑、抑郁和精神诉求。小说在虚构的女作家笔下扇形展开,故事中的故事,每一折都余韵长留。佩琳在距沙上的席子数步开外陷入绵长的回忆;韩建业在大雨滂沱的人间泥泞中安然去往天堂;苏颖在勇士的鲜血淋漓中找到了刺穿暗夜的剑;步新与朱珠以传统瓦解时尚以坚守对抗堕落;小茜在费诚与阿瑞的内省中出演了一幕缺席的在场;叶子凄美悲凉的爱,坚决而彻底,破碎而坚固……
  • 中国古代奇幻经典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十二)

    中国古代奇幻经典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十二)

    《三宝太监西洋记》,又名《三宝开港西洋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简称《西洋记》。明万历廿六(1598)戊戍年三山道人刻本,廿卷一百回,题二南里人著。作者将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七次奉使“西洋”的史实敷演描绘成神魔小说,希望藉此激励明代君臣勇于抗击倭寇,重振国威。本书描写明代永乐年间太监郑和挂印,招兵西征,王景宏为其副手,共平服39国。郑和七次奉使“西洋”(指今加里曼丹至非洲之间的海域),经历42余国,为历史事实,但《西洋记通俗演义》却非历史小说,此书多述降妖伏魔之事。按序,二南里人即罗懋登,字澄之,明万历间陕西人,作有传奇《香山记》,并注释传奇多种。
热门推荐
  • 末日后的人生

    末日后的人生

    一个普通小老板的生活进入危机,随后整个世界又发生大灾变,看主角如何生存下来吧,本文不yy,没有超能力,就是普通人挣扎在末世
  • 不是很想变强

    不是很想变强

    还是一如既往的没有什么说的,最好就是大家能自行阅读,猪脚有智商,不无脑
  • 极限圣核

    极限圣核

    穿越空间却穿越了时空,古老的武术魔法和未来的科技激烈碰撞,身为科学家的赵绝将如何在这个世界变为强者?一切都是未知。
  • 梵香一世

    梵香一世

    一曲悲歌。这是一个关于情爱的故事,一场始于幻世的浮生之梦。
  • 一出折子戏

    一出折子戏

    成为一个体弱多病的晚清格格,哥哥是摄政王,侄子是皇帝,本应该是意气风发,可是凝宜却在时刻担忧自己国破家亡后的出路。她没有想过去改变历史,但是历史的洪流却牢牢的把她牵绊晚清格格X戏子(女主穿越)
  • 仟晟愿

    仟晟愿

    这江湖浩大,我从未后悔遇见你。-----谢菩潇终是姑娘玲珑泪,小僧征战从未悔。终是小僧动了情,许她天下下世还。终是伊人胭脂醉,醉了天下他独醒。终是商子醉衣兰,伊人人去楼亦空。女追男,哪里隔层纱了,也是隔座山好不好,不然为什么自己追了这么久都追不到。菩潇一直坚信,无延会喜欢上自己的。
  • 巨星从还钱开始

    巨星从还钱开始

    策划、歌手,演员、导演…陈庆之都能干,而且干得还挺好。媒体提到他,都喜欢把他称为天才。可只有陈庆之知道,他不过是站在了一地球人智慧肩膀上。而他最初剽窃那些智慧的初衷只是为了还钱……
  • 风起人不离

    风起人不离

    这个人比较懒,她没有写简介。这个人非常懒,她真没写简介。如果非要简介的话,那么—————————简介。
  • 机关算尽不如君

    机关算尽不如君

    一朝醒来,苏璃玛发现自己竟成了皇后不耍心眼悠然自得却偏偏入了皇帝的眼从客套到亲昵从摆设到宠冠六宫如果要问的话苏璃玛会说“因为我比较佛系?”机关算尽,才发现你是那单纯的美好腹黑皇上x佛系皇后
  • 东辰皇族

    东辰皇族

    正宇浩,东辰皇族的唯一后裔。在一次意外的血幽天童布阵事件中,开启了自身的诅咒之法。掉落了上古流传下来的虚空幻境洞穴中,学得了一本特殊的功法,被一脉单传的黑羽宗宗主收为门下弟子。按照黑羽宗的门规,每一代弟子都必须入世历练。湖泊旁的柳树下,优雅的女皇拉出的一曲曲动人而忧伤的旋律,是什么原因让优雅女皇充满了悲伤?林旭一家人的意外,魏琴的一句少主复位,正宇浩莫名的成为锋狼帮的帮主。是打造一家国内品牌公司,还是选择红尘千劫中历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