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64100000007

第7章 如何积累品行资本

1.让善良成为你宝贵的资源

人不能没有善良的心,善良对于人类就像生命中的空气、阳光和水。善良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宗大财产,是一大笔宝贵的资源。谁拥有了这笔财产和资源,谁的人生就会幸福,事业就会走向成功。

有这样一则故事:

从前有个国王,有着一个为他所钟爱到极点的儿子。这位年轻王子,没有一件欲望和要求不能满足。因为他父王的钟爱与权力,可以使他得到一切他所向往的东西,然而他仍常常眉头紧锁,面容戚戚。

有一天,一个大魔术家走进王宫,对国王说,他有方法使王子快乐,把王子的戚容变作笑容。国王很高兴地说:“假使能办到这件事,则你要求任何赏赐,都可以答应。”

魔术家将王子领入一间私室中,用了白色的东西,在一张纸上涂了些笔画。他把那张纸交给王子,让王子走入一间暗室,然后燃起蜡烛,注视着纸上呈现的变化。说完,魔术家就告辞了。

王子遵命而行,在烛光的映照下,他看见那些模糊不清的字迹逐渐呈现出美丽的绿色,进而变成这样的几个字:“每天为别人付出一点爱心!”王子遵照了魔术家的劝告,并很快就成了王国中最快乐的一个少年。

一个人的生命,有助于他人,充满了喜悦、快乐,才有价值和意义。那种从对人人付出善良的爱心的习惯,与对人人抱着亲爱友善的精神中所产生的喜悦和快乐,才能称为成功,才能称为幸福。我们必须先有所“给予”,才能有所取得,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生长。

一颗善良的心,一种爱人的性情,一种坦直、诚恳、忠厚、宽恕的精神,可以说是一宗大财产。百万富翁的家财万贯,若与这种丰富的精神财产相比较,则是不足挂齿了。怀着这种好心情、好精神的人,虽然没有一文钱可以施舍人,但是他能比那些慷慨解囊的富翁行更多的善事。

尽管大量地给予他人以爱心、同情、鼓励、扶助,然而那些东西,对一个人来说,是不会因“给予”他人而有些许减少的。反而会由于给人愈多,自己得到的也愈多。把爱心、善意、同情、扶助给人愈多,则所能收回的爱心、善意、同情、扶助也愈多。

假使一个人能够大彻大悟,能尽心努力地为他人服务,为他人付出爱心,他的生命一定能获得事实上的发展。

有的人,一辈子所能得到的成绩和结果常常微乎其微。此中原因,就是在善良地给予上不够大方。如果一个人不轻易给予他人以善心与扶助,那么,他人也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之身”,以致自己也不能轻易获得他人的爱心与扶助。

许多人都是因为贪得无厌、自私自利的心理,以及无情、冷酷的商业行为之故,以至于爱心被蒙蔽,只看到别人身上的坏处,而看不到他们的好处。假使每个人都能改变态度,不是一意去指责他人的缺点,而是多注意看到他们的好处,则于己于人均有益处。因为由于我们的发现,他人也能自觉到他们的好处,因此得到兴奋与自尊,从而更加努力。假使人们彼此间都有互爱的精神,这种氛围一定可以使世界充满爱和阳光。

2.在自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

自律的品质是一种内在的高修养、高境界,是自我与外界和谐的融合。人需要道德自律,时时检讨自己的行为,在不断的完善中获得永远有价值的东西,这也是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

宋末元初的思想家许衡“不食无主之梨”的故事,就表现了他少年时期具有的高尚的自律品质。

许衡,13世纪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元人有“北有许衡,南有吴澄”之称,又有“南北二许”之说。把他同南方著名学者吴澄和东南重要的理学家许谦并列。

许衡在元代思想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继承朱熹理学,折中朱陆,以陆补朱,使朱熹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并推行于全国的思想家。

南宋末年,金国不断进犯中原,宋金两国频频交战。宋朝的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四处流落,离开了家园。

少年许衡随一些逃难的人群奔向河阳。这天,天气十分炎热,许衡又走得急,汗水湿透了衣衫,嘴里像是冒了烟,喉咙都干哑了。和许衡一块走的七八个人也与许衡一样口干舌燥,口渴难忍,很想找点水喝,但由于战乱,所有的井都被人填死了。他们继续前行,来到一个村庄,村子里的人都逃光了,一个人影都没有,想要点水都没处要。

忽然,有人发现了一棵大大的梨树,就长在一座空荡院落的后面,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几个人一拥而上,翻过院墙,爬上树,吃起梨来,只有许衡仍在一边看书。

同行的少年问他:“我看你也饥渴难耐,怎么不去摘几个梨吃?”

许衡说:“不是自家的梨,怎能随便摘下就吃呢?”另一少年说:“这兵荒马乱的年月,人都没影了,这梨还有什么主人?”

许衡说:“梨现在是没主,但我们的心是有主的,越是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越是应该讲道德。你们翻墙入宅,私摘人家的梨吃,哪像有道德的读书人呢?”许衡说完就独自上路了。

许衡这种高尚的品德与他长期认真读书是分不开的。后来,许衡通过刻苦学习,成为元初著名的理学家。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任命他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由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朝仪官制。许衡对蒙古族和汉族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成为鲁斋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

试想,如果许衡缺乏自律精神,以饱一时的口福之欲为快,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得过且过的人,绝不会成为后来的一代理学大师。

当然,不是每个青少年都能成为像许衡那样的人,但为了自己的将来,我们不能不加强对自身自律的培养。

3.提高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度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那么,他在这个世界上是很难立足的,而失去诚信后还想获得成功,那就更是天方夜谭了。

人的一生,没有谁会否认别人的信任对自己的重要,寻找奶酪更是如此。社会是公众的社会,人是社会中的一员,人的根本属性就是社会性。处在社会中的人,别人对其信任度的高低,往往会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人人都知道“狼来了”的故事。尽管这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它说明了信任有多么重要,现实中常有人自觉不自觉损害别人的信任并很不以为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今天,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力和信任度已成为其生存和成功的关键,提高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度越来越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要素。比如去银行贷款,银行首先要审核这个人的还贷能力和信用。今天,信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越来越重要。人们把个人信用视同生命,这已是他们生活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在银行或其他机构里有信用记录,信用渗透到生活的深层领域,中国有句古语“言而无信不知其可”,讲的就是诚信的重要。

青少年可以采取如下做法来提高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度:

(1)不知道的事,就坦白承认

有一位加州大学知名教授在授课中,讲到一个以老鼠为实验对象的实验。突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发问:“若改用其他动物,实验结果会一样吗?”人们期待教授会有精彩的回答,不料,这位知名的教授坦白地回答:“我也不知道!”

一般的大学教授,恐怕都不会坦率地回答“我不知道”吧!而多以“我想是这种结果吧”等话,轻描淡写地将问题带过。

每个人都不想暴露出自己的弱点尤其是青少年,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有时候,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坦率地说不知道,在树立形象方面,具有极佳的效果。

之所以如此说,有两个原因。其中之一是,借此可给人正直、坦率的印象;另一个原因是,既然有勇气坦率地说“不知道”,它就显示出一个人对其他的事情必然是知道的,这种自信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传达给对方。

(2)犯错后,用行动强调自己的歉意

在某公司开会时,在分发给出席者的复印资料中,漏印了某一部分。复印工作是由一位新来的女职员负责的,虽然她的这一过错并没有对会议产生严重影响,但事后这位女职员却给上司留下了工作粗心大意的印象。

这位女职员毫不为自己辩解,诚恳地道歉后,提出将资料重新复印,然后将完整的资料又分别送给所有的与会者。

她的上司听说这件事后,不禁对这位女职员刮目相看。

犯了过错后的青少年最好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弥补过错的态度,因为这远比单纯的道歉更能使人感受到你强烈的责任感和诚意。

(3)谢罪的程度应超乎对方的期待

日本一家以“良心”为名的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名作家的作品,其中的一册被读者指出有一个错误。出版社立即向这位购买全套书籍的读者致歉,并将仅有一个错误的书籍收回,重新排版印刷。这种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了该出版社的声誉。

这家出版社只为了一个错误,就重新排版印刷,此种方式远超过常人的“期待”,从而表现出犯错者的诚意。

不论是谁,对于他人所犯的过错,都会依照错误的程度,对对方的道歉方式抱有某种期待。精确地说,这种期待对方道歉的方式,可称为“期待值”。假若仅期待对方能道歉至五分,对方却道歉至十分,由于出乎意料,反而对对方的诚意留下深刻的印象。期待值若是五分,对方却仅做到二分或三分,则会引起对方的不信任感和不满意。

提高信任度的办法有许多,但都离不开“诚信”二字。在人生的追求中,没有什么比诚信更重要的了,诚信是青少年提高信任度的有效方法。

4.信守承诺可以从守时做起

康德,是德国杰出的哲学家。1724年出生于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一个马鞍匠家庭,家人都是虔诚的新教徒。1740年他进入哥尼斯堡大学攻读哲学,1745年毕业;从1746年起,康德去一个乡间贵族家庭担任家庭教师4年;1755年康德重返哥尼斯堡大学,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1770年康德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专业教授;1786年升任哥尼斯堡大学校长;1797年辞去大学教职;1804年2月12日病逝。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任教期间先后当选为柏林科学院、彼得堡科学院、科恩科学院和意大利托斯卡那科学院院士。

1779年,康德计划到一个名叫珀芬的小镇,去拜访老朋友威廉·彼特斯。康德动身前曾写信给彼特斯,说自己将于3月2日上午11时之前到达。

康德3月1日就赶到了珀芬小镇,第二天早上租了一辆马车前往波特斯的家。老朋友的家住在离小镇12英里远的一个农场里,小镇和农场中间隔了一条河。当马车来到河边时,细心的车夫说:“先生,实在对不起,不能再往前走了,因为桥坏了,很危险。”

康德下了马车,看了看桥,中间的确已经断裂了。河面虽然不宽,但水很深,而且结了冰。

“附近还有别的桥吗?”康德焦急地问。

车夫回答说:“有,先生。在上游6英里远的地方还有一座桥。”

康德看了一眼怀表,已经10时了。

“如果赶到那座桥,我们以正常速度什么时候可以到达农场?”

“我想大概得12时半。”

康德问:“如果我们过面前这座桥,以最快速度什么时间能到达?”

车夫回答说:“最快也得用40分钟。”

康德跑到河边的一座很破旧的农舍里,客气地向主人打听道:“请问你的这间房子要多少钱才能出售?”

农妇大吃一惊:“您想买如此简陋的破房子,这究竟是为什么?”

“不要问为什么,您愿意还是不愿意?”

“那就给200法郎吧!”

康德付了钱,说:“如果您能马上从破房上拆下几根长木头,20分钟内把桥修好,我将把房子还给您。”

农妇把两个儿子叫来,让他们按时修好了桥。

马车平安地过了桥,飞奔在乡间的路上,10时50分康德赶到了老朋友的家。

在门口迎候的彼特斯高兴地说:“亲爱的朋友,您可真守时啊!”

康德在与老朋友相会的日子里,根本没有对其提起为了守时而买房子、拆木头过河的经过。

后来,彼特斯在无意中听到那个农妇讲了此事,便很有感慨地给康德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您太客气了,还是一如既往地守时。其实,老朋友之间的约会,晚一些时间是可以原谅的,何况您还遇到了意外。”

一向一丝不苟的康德,在给老朋友的回信中写了这样的一句话:“在我看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无论是对老朋友,还是对陌生人,守时就是最大的礼貌。”

守时也是信守诺言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有些人尤其是青少年,不守时似乎已成为惯例。殊不知,不守时的人实际上是不懂得尊重别人,也表明自己不是一个信守诺言的人,所以,青少年遵守好的道德规范,做人处世的任何细节都不可忽略。

康德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但是却没有以学者、教授、院士的身份自居,而能从点滴做起,严于律己,信守承诺,尊重他人,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品质。我们未必能成为名人,但是却可以从他的身上学到守时的品格和做人的道理。

5.怀有一颗乐于奉献的心

无论是朝气蓬勃的青少年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真诚坦率的奉献都是令人愉悦的品质之一。那些愿意付出的人,他们都心胸宽广、慷慨大方。他们的无私奉献,常常会唤起别人的爱意和尊敬,他们用自己的淳朴与直率换来别人的坦率与真诚。他们从不鬼鬼祟祟,而是坦诚待人、言谈诚恳、坦率淳朴。他们通常很快就赢得周围人的信任!尽管他们有时会有许多小的错误或缺点,但却总能很快获得原谅,因为他们从不掩饰自己的错误,并总能积极地改正。

如果自己有缺点,从不隐藏,别人就能报以宽容的态度。因为大家都喜爱正直诚实、光明磊落、乐于助人的人。

每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在成功的路上,都曾经得到别人许多帮助。因此对别人的奉献作出回报,这是公平的游戏规则。

一个能够为别人奉献时间和心力的人,才是真正富足的人。为别人奉献不仅利人,同时还会提升本身生命的价值,不论对方是否接受帮助,或是否心存感激。

想想看,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尽力为他人奉献,积极地帮助他人,世界将变得多么和谐与美好!当然,付出是没有存折的储蓄,奉献是追求个人成功最保险的方式。

奉献也可以使一个人事业获利。费城的商业大亨约翰·马克曾经说过,获利的最大途径是:“出人意料地为别人提供有用的服务。”

美国有一家经营非常成功的商店,他们所用的经营方法非常简单。

店里的职员经常巡视商店附近的停车表,看到“已逾时”的灯号就代车主人投币,并且附上一张纸条,说明该家商店非常乐意为驾车人服务,以免因为停车逾时而被开罚单。许多驾车人常常专程到店里道谢——然后再购买一些商品。

波士顿有一家大型的男装店,他们所卖的每一套西装口袋里,都装着一张印刷精美的卡片,告诉消费者,如果那一套西装令他感到满意,可以在6个月后,拿着那张卡片回到店里换一条领带。

当然,消费者很高兴再回到店里——经常会再买一套西装。

事实已经证明,一个人所付出的额外服务会为他带来更多的回报。

想想看种植小麦的农夫吧!如果种植一株小麦只能收成一粒麦子,那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但实际上从一株小麦上可收成许许多多的麦子。尽管有些小麦不会发芽,但无论农夫面临什么样的困难,他的收成必定多出他所种植的好多倍。

这种情形同样也适用于各种服务方面。如果一个人付出价值100元的服务,则这个人不但能回收这100元,而且可能会回收好几倍。而到底能回收多少,就必须看这个人是否抱持着正确的心态而定了。

如果一个人是以心不甘情不愿的心态提供服务,那么这个人可能得不到任何回报;如果一个人只是从为自己谋取利益的角度提供服务时,则可能连本来希望得到的利益也得不到。

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也会帮助你解决自己的问题,因为奉献是没有存折的储蓄。

青少年一定要懂得这样一个道理: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一个人获取的多少与他奉献出的多少总是成正比的。只有学会奉献,他们才能在今后的道路越走越宽。

6.以谦逊之心赢得他人信赖

丘吉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国首相,向来以谦逊著称。

1941年夏天,一架轰炸机在荷兰某海域上空飞行时,右舷引擎突然起火。驾驶飞机的是新西兰人詹姆斯·艾伦·沃德中士。在千钧一发之际,他腰系一根绳子,在同伴的帮助下,爬上机翼扑灭了火焰,并胜利返航。这种勇敢行为使他获得了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很快,丘吉尔在唐宁街10号接见了沃德。可是站在英国首相面前,扑火英雄紧张得满脸通红,说不出一句话来,丘吉尔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位硬汉,问道:“你在我面前一定觉得非常紧张和窘迫吧?”

沃德承认确实如此,丘吉尔温和地反问:“那么,你也能想象得到,我在你面前也是如何的紧张和窘迫呀!”

无论是当首相,还是成为平民,丘吉尔谦逊的美德一直都保持着。1955年,丘吉尔辞去首相职务,告老还乡。

一天,英国著名作家、史学家罗斯来拜访,一踏进丘吉尔的书房,陈列在房中的一张布告引起了罗斯的兴趣,只见上面写着:“悬赏通缉捉拿战犯一名:英国人,现年25岁,身高5英尺8英寸,体态臃肿,其貌不扬。走路时上身略向前倾,有一嘴乱七八糟的小胡子,说话时鼻音很重,口齿极不流利,不懂荷兰语,愚蠢如猪,此人名叫温斯顿·丘吉尔。”“以25英镑的赏价缉拿逃犯丘吉尔,无论是活的还是死的都行。”丘吉尔看到罗斯紧盯着布告,便加重语气说:“25英镑,这就是我生命的价格!”

这张布告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那是1899年10月,英国发动了对南非布尔人的战争,年方25岁的丘吉尔以随军记者的身份前往战地采访,在一次深入敌区的侦察任务中当了俘虏。但不久,他又机警地逃跑了,于是,布尔人悬赏缉拿逃犯,丘吉尔之所以要陈列这份布告,无非是告诫自己,永远不要以了不起的“大人物”自居,充其量自己才值25英镑。

当了首相身价没有增,身为平民亦未减,丘吉尔陈列展示这张布告,其用心可谓良苦!

“满招损,谦受益”。谦逊是每个人都应当具备的美德,作为一国首相的丘吉尔,可谓大人物中的大人物,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物还能时时胸怀着谦逊之心,实在难能可贵。对于生活在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来说,多半出身平凡,因而就更应当具有谦逊之心。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们的信赖,使自己立于人生之林。

人们尊重敬仰的人,大多不是因为这个人具有什么样的身份,而更多的是这个人的身上,有值得人们敬重的品质人格。对于青少年来说,要想使自己将来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必须培养自己谦逊的美德。

7.让尊重传递温暖与关爱

尊重是一种人格力量,我们以要求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时,就将帮助这个世界变成一个更加符合道德标准的场所。将尊重当作生活的组成部分的青少年更有可能拥有呵护别人的权利,因为他们呵护别人,所以他们也尊重自己。

尊重这种美德远远超出家庭、足球场以及教室的范围,培养尊重美德对真正做人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至关重要。而且,因为尊重的前提是对所有的人都要以生来就有的价值和尊严加以对待,所以尊重是预防暴力、非正义以及仇恨的基础。事实上,这种美德对每一个人在现在和未来的生活中的每个领域获得成功都至为关键。

尊重是个可以传授的美德。应当帮助青少年应当理解尊重的意义、价值以及行为,使尊重他人自觉地成为他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卡妮莎·索尼·约翰逊在加利福尼亚州霍桑市上五年级。开学时,她看见班级里的非洲裔美国孩子嘲笑辱骂越南学生。她还注意到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老死不相往来,除了为了折磨对方很少有所沟通。卡妮莎也是非洲裔美国人,她认为那样做不对,并且相信人们应该和睦相处。她开始与那些不会说英语的亚洲学生们交朋友。她帮助他们复习功课,为他们站出来告诫其他欺负他们的学生别再骚扰他们。

卡妮莎解释说:“我就是下决心要这么做,因为我知道别人嘲笑你的滋味。”她还说出聪明的劝告:“有古老的诗歌说:‘棍棒石头伤筋断骨,污言秽语无损毫发。’但是有些话语的确伤人。”

卡妮莎深信,人们尽管千差万别,但必须相互尊重。因此,她坚持自己的做法,即使遭到谩骂也绝不退让。每当回到家里,那些折磨她的人看不到的时候,卡妮莎就放声痛哭,但是她仍坚持不懈。

看见黑人孩子和亚洲孩子只挑选自己人为队友,卡妮莎劝说他们,让他们相信大家应该在一起玩。由于她做出的努力,现在班级里的球队混合起来了。而且她让大家在班级里一起学习,相互尊重,尊重大家的共性——都是小朋友,不要去想自己是“非洲裔美国人”或“亚洲人”。

如果有人辱骂你的朋友或嘲笑他,你会做什么呢?像卡妮莎这样值得人们尊重的人总是遵循一条简单的规则——以尊重对待别人,以免伤害别人的感情。

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那么究竟什么是尊重呢?尊重就是对他人的理解和善待,包容与支持。

孟子曾经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人在与别人的交往过程中,如果能很好地理解别人、尊重别人,那么他就一定会得到别人百倍的理解和尊重。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时时本着“设身处地”的想法,去理解别人、尊重别人、体贴别人,切不可恃才傲物,更不应该用语言去嘲讽、羞辱别人。因为谩骂、嘲讽、羞辱是一把双刃剑,在谩骂别人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贬低我们自己。在生活中,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去感染人,用自己敦厚的心灵去善待人,而不是用自己的伶牙俐齿去伤害人。青少年更应如此。

8.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马克·吐温在他的传记中记述了一位宽容的老人。

马克·吐温在35岁时,爱上了纽约的一位年轻的奥利维亚·L·兰登小姐并且赢得了她的芳心,只是结婚还有个条件:必须取得女方父母的同意。老兰登先生是个很有社会地位的人,他说他对这个来自遥远西部的小作家的为人如何一无所知,他不能答应这门婚事,除非马克·吐温能够提出几份由西部知名人士写的证明他品行端正的材料。

马克·吐温立即写信到加利福尼亚州,请求6位他认识的知名人士给他写材料。不知是因为马克·吐温的作品讽刺抨击了美国社会引起他们的不满,还是这些先生们的嫉妒心在作怪,他们寄来的材料都对求婚者极为不利。其中一位牧师竟预言:“我确信,这个年轻人不久就会烂醉而死,进入醉鬼之坟。”尽管如此,马克·吐温还是把6份材料如数呈交给了老兰登先生。

“看来,你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朋友也没有的啰?”老人看完材料后目光严厉地问道。

“显然是一个也没有。”马克·吐温老老实实地答道。

老人神色变得温和了,说道:“不过,假如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你能把这样的材料送给我,这首先证明了你是一个诚实的人,不隐讳别人对你的看法。其次,这又证明了你是一个勇敢的人,竟敢在求婚的场合亮出对自己不利的材料。别管它,把这些材料丢到一边去,我比他们更了解你,既然你没有朋友,我就来做你的朋友!和我的女儿结婚吧!”

兰登先生的宽容使女儿终于得到一个好丈夫,女儿婚后生活十分美满。

生活中,如果没有宽容,会使人处处碰壁,寸步难行。没有宽容,会使人像过街老鼠一样处处挨打。因为一个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要和许多人打交道。因此不可能一切都随心遂意,境随心转,不可能让整个世界都随着你,顺着你。因此我们要学会宽容,要用宽阔的心胸去包容一切违逆和挫折,更要以宽阔的心胸去理解他人的误会和偏见。与同学相处时,如果你宽容了他人,你也会得到他人的宽容。胸襟豁达,适度的宽恕容人,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大有裨益的。

事实证明,不会宽恕容人,亦必然殃及自身。苛求别人或苛求自己的人,必定处于情绪紧张、心理不平衡的精神状态之中,内心的矛盾冲突或情绪危机难以解脱,会有害身心健康。可以说,宽容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与胆小怕事和无原则是截然不同的。一个人能从大处着眼,或暂时抛弃个人的利益,这恰恰是“心胸天地阔”、思想境界较高的表现,是人际交往中的积极因素。

“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缺点,人的一生是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别人有些过失,若能予以正视,善意的宽容,就能使之避免再犯过错。自己有了过失,亦不必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同样也应宽恕与容纳自己,并努力从中吸取教训。这样,才能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9.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

列宁从小性格开朗,活泼好动,常常把家里的东西弄坏。他8岁的时候,母亲带他到姑妈阿尼亚家中做客。活泼好动的小列宁一不小心,把姑妈的一只花瓶打破了,只是当时没有人看见。

姑妈很快发现了碎花瓶,便问孩子们:“谁把花瓶打破了?”孩子们都说:“不是我。”

小列宁因为在姑妈家做客,怕说出实话会遭到姑妈的责备,所以他也跟着大家大声回答:“不——是——我!”

可是,他的表情没逃过母亲的眼睛,母亲断定花瓶是小列宁打碎的。

列宁的妈妈在想:这不是一件小事,该怎样对待小列宁撒谎这件事呢?当然,直接揭穿这件事,并且严厉地处罚他是最省事的办法,但是列宁的妈妈没有这么做,她要想办法教育列宁犯错误后要勇于承认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于是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在很长时间内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但是她却利用给列宁讲故事的机会,专讲各种各样的诚实守信的故事,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等待着儿子的良心深处萌发出对自己错误行为的羞愧感。渐渐地,列宁的妈妈明显地感觉到,列宁不如以前活泼了,似乎有什么郁闷的事在折磨他。

一天晚上,妈妈又像往常一样,一边抚摸着小列宁的头,一边给他讲故事。不料小列宁突然哽噎地大哭起来,伤心地告诉妈妈:“我撒了谎,并且欺骗了阿尼亚姑妈,姑妈家的花瓶是我打碎的,但是我没有承认是我干的。”

听着儿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劝慰他:“好孩子,你是好样的,这没什么,勇于悔过就是好孩子,赶快给阿尼亚姑妈写封信,向她承认错误,姑妈一定会原谅你的。”

于是,在妈妈的帮助下,小列宁给姑妈写了一封信,向姑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示花瓶是自己打破的,并恳请姑妈原谅。

没过几天,小列宁收到了阿尼亚姑妈的回信,在信中,姑妈不但表示原谅小列宁,还称赞他是个诚实懂事的好孩子。

小列宁得到姑妈的原谅后,自然十分高兴,又像以前一样活泼开心了。他还悄悄地对妈妈说:“做诚实的人真好,心里踏实,也不用有思想负担了。”妈妈看着儿子开心地笑了。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可能会犯错误,青少年朋友们,当我们不小心犯了错误的时候,重要的不是看我们的错误有多严重,而是看我们如何去面对,是不是有勇气承认错误。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当我们犯了错误的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像列宁那样,诚恳地去承认错误,真诚地向别人道歉,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原谅。

同类推荐
  • 那些和抑郁相处的日子

    那些和抑郁相处的日子

    因为疼痛,所以成长;因为伤心,所以坚强。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过往不心伤。今天的80后渐渐“奔3”,他们开始怀念,开始懂得人生。本书作者正是将代表着中国数千万80后所共有的成长故事,通过画笔描绘出来、讲述出来。而作者那段与众不同的经历,却也是我们人生故事中要学会品尝的一颗怪味糖果。
  • 玩转职场和人脉场的50条权利法则

    玩转职场和人脉场的50条权利法则

    为什么工作上毫无起色,人缘也不是很好;为什么一直自认为踏实勤勉,升迁的机会却总是轮不到自己;为什么对人推心置腹,却得不到一个长久的朋友……本书通过分析成功人士的实践经验,总结出适用于职场和人脉场的50条权力法则,帮助你玩转职场和人脉场,让你成为最受欢迎的人,引导你走向成功的道路。
  • 社交方与圆

    社交方与圆

    本书介绍社交中的语言艺术、个人魅力、人际关系以及失误,让你对社交有个全新的认识,帮助你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营造和谐关系。
  • 困难的克服(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困难的克服(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人之所以高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深知逆境出人才的道理,所以当有人问他,那位跟他学画的青年能否成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时,他便坚定地回答:“决不可能!因为他每年有6000英磅丰厚的收入呢!”贵是否可以这样说所谓专注,就是把意识集中在某个特定欲望等上的行为,并且一直集中到找出实现这项欲望的方法,而且成功地将之付诸实际行动并成功达到目的为止。非常的恒心、毅力、自信心和欲望等是构成专注行为的主要因素。,实现价值的真正动力是基本需要的满足。由于它一直被忽视,我们确实有必要承认它至少是这类因素中的一个,并且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在摩尔的著作中详细描述了需要的满足和挫折决定兴趣的几种方式。只在于人能思考……
  • 料事如神

    料事如神

    温暖千万人的成功智慧书!人生励志必备书!无论寒冬暖春,信心都是力量之源。信心来自我们的内心,来自对自己和他人的肯定与信任,来自对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清醒认识,来自勇往直前的勇气、胆识和锐气。信心是廉价的,谁都可以有;信心也是无价的,只有你的信心才能解救困境中的自己!
热门推荐
  • 无光之月

    无光之月

    酒馆的一隅。害羞的女剑士躲在角落里擦拭心爱的巨剑,冷漠的精灵法师指尖跳动着闪烁的电弧。半人半鹿的黑发林精奏响森林的旋律,热辣的亡灵法师扭动腰肢,和召唤骷髅一起在乐声中翩翩起舞。半身人趴在桌上,懒洋洋的用一叠小银币搭着积木,一双精光闪闪的小眼睛,却在每个人腰间的钱袋上巡视,壮硕的矮人一脚踩在桌子上,举着手里的麦酒,大声吼着谁也听不懂的矮人歌谣。无光之月的凝望下,夜色安宁祥和。这,就是一切开始的地方,这,就是剑与魔法的故事。
  • 英雄联盟之巅峰诀

    英雄联盟之巅峰诀

    曾经你是否幻想过成为一名万众瞩目的电竞选手,站在领奖台上,面对奖杯,热泪盈眶,接受来自全世界为你的呐喊,本书描述了一位天才选手的电竞成长之路,没有人生来平凡,只不过是所涉及的领域有所不同而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全世界只有你能让我奋不顾身

    全世界只有你能让我奋不顾身

    六岁的小千黎父母双亡住进了八岁小凉生的家,一起生活了了十二年,十八岁那年阳千黎对二十岁的苏凉生说你把离阙还给我……
  • 日娱之麻辣教师

    日娱之麻辣教师

    一位麻辣教师被半强迫半自愿下前往了日本,在日本他又会擦出哪样的火花(乃木坂46)
  • 命.

    命.

    叶初曾经爱过黎城,黎城曾经拥抱过她,但是那拥抱早已没法实现,如今两人只有一道墙。心灵的墙。
  • 欢乐傀儡师

    欢乐傀儡师

    一心想当上英雄的书呆子安东尼,因为敌国入侵不得不踏上救国之路。疯狂的国王、多情的公主、暴力的女汉子、狡诈的阴谋家……面对险恶的敌人,安东尼全然不怕:他自横来他自狂,我只跟你讲道理!本故事轻松有趣,只希望大家看了本故事可以开怀一笑,工作学业的疲劳一扫而空。
  • 符仙刘海

    符仙刘海

    孤儿刘海自幼跟随江湖人士浪迹天涯,偶获仙缘进入门派,看(无钱无势无师)三无的他,怎样在残酷的修真世界里求得夹缝生存,获取资源一步一步走上强者之路…
  • 冰魄天尊

    冰魄天尊

    本书因为是小龙第一次写书,文笔不够好已经断更,按照同样的写作模板和崭新的文风发布了新书《冰绝天尊》,隐藏背景故事相同的情况下调整了冲突的并发性,希望大家喜欢。
  • 悬崖边的人生

    悬崖边的人生

    “酒色财气”是刑事司法实务界归纳刑事案件诱发原因的行话俗语,我们又将“情”从“色”中剥离衍生出来,组成“酒色财气情”,并以这五个字作为本书的框架和章题目;同时在每个字项下容纳五个故事,每个故事采取“案、法、理”的结构布局,来对“酒色财气情”进行诠释。其实,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每个人都有欲望,只不过欲望得不到满足,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化解,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或者遇到一定的因素,就很容易走向犯罪的深渊。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作品,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远离犯罪,更期待那些处在犯罪边缘的人们,能够有个华丽的转身,积极阳光地迎接人生正能量。本书的故事均根据真实案例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