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58800000015

第15章 不可忽视的潜在社交礼仪

(1)使用名片礼仪规则。

名片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当前已成为人们社交活动的重要工具。因此,名片的递送、接受、存放也要讲究社交礼仪。

①名片的递送。在社交场合,名片是自我介绍的简便方式。交换名片的顺序一般是:“先客后主,先低后高”。当与多人交换名片时,应依照职位高低的顺序,或是由近及远,依次进行,切勿跳跃式地进行,以免对方误认为有厚此薄彼之感。名片的递送应在介绍之后,在尚未弄清对方身份时不应急于递送名片,更不要把名片视同传单随便散发。

当向他人递送自己的名片时,应将名片正面面向对方,双手奉上。眼睛应注视对方,面带微笑,并大方地说:“这是我的名片,请多多关照。”同时身体微微前倾,低头示意,最好是用双手呈上名片,将名片放置手掌中,用拇指夹住名片,其余四指托住名片的反面。请注意名片的字迹应面向对方,便于对方阅读。如果自己的姓名中有不常用的字,最好能将自己的名字读一遍,以便对方称呼。

②名片的接受。接受名片时应起身,面带微笑注视对方。接过名片时应说:“谢谢!”随后有一个微笑阅读名片的过程,阅读时可将对方的姓名职街念出声来,并抬头看看对方的脸,使对方产生一种受重视的满足感。然后,回敬一张本人的名片,如身上未带名片,应向对方表示歉意。在对方离去之前,或话题尚未结束,不必急于将对方的名片收藏起来。

③名片的存放。接过别人的名片切不可随意摆弄或扔在桌子上,也不要随便地塞在口袋里或丢在包里。应放在西服左胸的内衣袋或名片夹里,以示尊重。

④名片的索要。向对方索要名片也是很讲究的。这取决于你们双方的地位了,如果他有求于你,他会主动将名片递到你的手中,如果你们双方平级,那么互相递个名片,如果你指想和他联系,那么就主动要名片吧,不过一定要客气,双手接名片。有几个方面你需要注意:

注意一:如果想向对方索要名片,你可以先主动给他名片。

注意二:如果对方无反应,就再提示:“那以后如何跟您联系?”

注意三:如果他还不给,就直说了“可否给我一张您的名片?”

(2)称谓的礼仪要求。

称呼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因此对它不能随便乱用。

①坚持称谓得体,有礼有序的原则。

②职务称呼: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在正式的场合,在职务前加上姓氏或加上姓名。

③职称称呼:对于具有职称者,尤其是具有高级、中级职称者,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职称相称。在十分正式的场合下,在职称前加上姓氏或姓名。

④行业称呼:对于从事某些特定行业的人,可直接称呼对方的职业,如老师、医生、会计、律师等,也可以在职业前加上姓氏、姓名。

⑤性别称呼:对于从事商界、服务行类的人,一般约定俗成地按性别的不同分别称呼“小姐”、“女士”或“先生”,“小姐”是称未婚女性,“女士”是称已婚女性。

⑥姓名称呼:在工作岗位上称呼姓名,一般限于同事、熟人之间。在对方身份不明的情况下,采用以性别相称“某先生”、“某小姐”或称其为“某老师”,亦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特别是后者,既表示尊敬有礼又不使人觉得不妥。

⑦对年长者称呼要恭敬,不可直呼其名,可敬“老张”、“老王”;如是有身份的人,可以将“老”字与其姓倒置,这种称呼是一种尊称,如“张老”、“王老”。称呼时可借助声调、笑容和谦恭的体态表示尊敬。

⑧对同辈人,则可称呼其姓名,有时甚至可以去姓称名。

⑨对年轻人则可在其姓前加“小”相称,如“小张”、“小李”,或直呼其姓名。

要塑造良好的交际形象,必须讲究礼貌礼节,为此,就必须注意你的行为举止。举止礼仪是自我心诚的表现,一个人的外在举止行动可直接表明他的态度。做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进退礼节,尽量避免各种不礼貌、不文明习惯。

(1)握手礼节。

在交际场合中,握手是很常有的一种礼节,也是国际通行的礼仪。一般在相互见面,离别、祝贺、慰问等情况下使用。

标准的握手姿势是,伸出右手,手掌与地面呈垂直状态,然后五指并用,稍许一握,时间以3秒钟左右为宜。此时需双眼注视对方,面带微笑,上身要略微前倾,头要微低,与他人握手时,手应该是洁净的。

握手要注意先后顺序,一般是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和女士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见面先问候,待对方伸手再握手。若一个人要与许多人握手,那么最有礼貌的顺序应该是: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先女士后男士。

与他人握手,有以下几种情况是很不礼貌的,应避免:

①男士戴着帽子或手套同他人握手。男士握手前一定要脱下帽子和手套,实在来不及的话,应该向对方道歉。女士与他人握手时不必脱去帽子和手套。军人与他人握手时也不必脱下军帽,标准的做法是先行军礼,然后再握手。

②长久地握着异性的手不放开。男士与女士握手时,时间要更短一些,用力要更轻一些。一般握一下女士的手指就可以了,不要拉住对方的手忘了松开或用劲显示自己的热情。

③用左手去同他人握手。握手一定要用右手,除非右手受伤或太脏不能使用,用左手与人相握是不合适的。在特殊情况下用左手与人相握应当说明或道歉。

④交叉握手。当两人正握手时,跑上去与正握手的人相握,这是失礼的,应该等别人握完再伸手。

⑤握手时目光他顾,心不在焉。与别人握手时东张西望是不礼貌的。

(2)鞠躬礼节。

鞠躬,意即弯腰行礼,是表示对他人敬重的一种郑重礼节。它既适用于庄严肃穆或喜庆欢乐的场合,又适用于一般的社交场所。

在我国,鞠躬常用于下级向上级、学生向老师、晚辈向长辈表达由衷的敬意,也常用于演讲者、表演者向听众、观众致意,服务员向宾客致意。为向他人表达深深的感激,也可以用鞠躬礼。

鞠躬礼分为两种,一种是三鞠躬,另一种是一鞠躬,几乎适用于一切社交场合。鞠躬的基本做法是:欲施鞠躬礼时,首先应该立直站立,背部伸直,保持身体的端正,同时双手在体前搭好,右手搭在左手上,面带微笑。鞠躬时,以腰部为轴,整个腰及肩部向前斜15°~30°,目光应该向下,同时问候“您好”、“早上好”、“欢迎光临”等。

鞠躬礼是日本最为常用的礼节,日本人见面时一般不握手,而习惯于相互鞠躬。日本的鞠躬礼是将双手搭在双腿上,鞠躬时,双手向下垂的程度越大,所表示的敬意就越深。

行鞠躬礼时应当注意:

①必须脱帽。戴帽鞠躬不礼貌,同时还会使帽子掉下来。

②鞠躬时目光应该向下看,表示一种谦恭的态度,不可以一面鞠躬一面翻起眼睛看对方。

③嘴里不要吃着东西、嚼着口香糖或含着香烟。

④礼毕抬起身,双眼应礼貌地注视着对方。否则视线移向别处即使行了弯腰最深的鞠躬礼,也会让人觉得缺乏诚意。

⑤若是迎面碰上对方鞠躬时,则在鞠躬过后,应向右边跨出一步,给对方让开路。

介绍是人与人之间相识的一种手段,日常交往中的介绍可以使不相识的人相互认识。正确的介绍和落落大方的自我介绍,足以显示一个人良好的交际风度。

为他人作介绍,是经第三者为彼此不相识的双方引见、介绍的一种交际方式。这种介绍方式,通常是双向的,即对被介绍的双方各自作一番介绍。有时,也可进行单向的他人介绍,即只将被介绍者中某一方介绍给另一方。介绍他人认识,是人际沟通的重要组织部分。良好的合作,可能就是从这一刻开始,下列要点要好好把握:

(1)了解介绍的顺序。

在为他人作介绍时谁先谁后,是一个比较敏感的礼仪头号问题。根据礼仪规范,在处理为他人做介绍的问题上,必须遵守“尊者优先了解情况”规则。先要确定双方地位的尊卑,然后先介绍位卑者,后介绍位尊者。这样,可使尊者先了解位卑者的情况。根据规则,为他人作介绍时的礼仪顺序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先把宾客向我方人员介绍之后,随即将我方人员再介绍给宾客。

②在一般情况下,应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之后,再把女士介绍给男士。

③应先把年轻的、身份低的介绍给年长的、身份高的,再把年长的、身份高的介绍给年轻的、身份低的。

④在一般情况下,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先把低者介绍给高者,先把年幼者介绍给年长者,先把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

⑤同级、同身份、同年龄时,应将先者介绍给后者。

⑥介绍时,要把被介绍者的姓名、职衔(学位)说清楚。

⑦向双方做介绍时,应有礼貌地以手示意。手向外示意时手心向外,手向里示意时,手心向着身体,身体稍向介绍者。切勿用手指划,更不能拍打肩膀或胳膊。

⑧介绍双方姓名时,口齿要清楚,说得慢一些,能让双方彼此记住。

(2)掌握介绍的方式。

由于实际需用的不同,为他人作介绍时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①一般式。也称标准式,以介绍双方的姓名、单位、职务等为主,适用于正式场合。如:“请允许我来为两位引见一下。这位是赏色公司营销部主任刘小姐,这位是新鹊集团副总陈丽苑小姐。”

②简单式。只介绍双方姓名一项,甚至只提到双方姓氏而已,适用一般的社交场合。如:“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潘总,这位是许董。希望大家合作愉快。”

③附加式。也可以叫强调式,用于强调其中一位被介绍者与介绍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引起另一位被介绍者的重视。如:“大家好!这位是兄弟公司的业务主管汪先生,这是小儿江辰,请各位多多关照。”

④引见式。介绍者所要做的,是将被介绍的双方引到一起即可,适于普通场合。如:“OK,两位认识一下吧。大家其实都曾经在一个公司共事,只是不在一个部门。接下来的,请自己说吧。”

⑤推荐式。介绍者经过精心准备再将某人举荐给某人,通常会对前者的优点加以重点介绍,适用于比较正规的场合。如:“这位是练国华先生,这位是凌云公司的雷凌云董事长。练先生是经济博士,管理学专家。雷总,我想您一定有兴趣和他聊聊吧。”

⑥礼仪式。是一种最为正规的他人介绍,适用于正式场合。其语气、表达、称呼上都更为规范和谦恭。如:“张小姐,您好!请允许我把广州致远公司的执行总裁王栋先生介绍给你。王先生,这位就是上海凯进集团的人力资源经理张明敏小姐。”

注意介绍时的细节。

①介绍者为被介绍者作介绍之前,要先征求双方被介绍者的意见。

②被介绍者在介绍者询问自己是否有意识认识某人时,一般应欣然表示接受。如果实在不愿意,应向介绍者说明缘由,取得谅解。

③当介绍者走上前来为被介绍者进行介绍时,被介绍者双方均应起身站立,面带微笑,大大方方地目视介绍者或者对方,态度要注意。

④为他人做介绍时,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应当注意:介绍家人给他人,一般不加称呼。如家里来了很多客人,一般是把晚到的客人介绍给早到的客人,如果来宾甚多,那么主人不必一一介绍,只要介绍附近的客人们认识就行了。向父母介绍客人时,应先把客人介绍给母亲。

⑤不论在什么场合,自我介绍要做到自然大方,讲到自己时可将右手放在自己左胸上。不要慌慌张张,毛手毛脚,不要用手指指着自己说话,介绍时的表情应该坦然、亲切、大方,眼睛应该看着对方或是大家,不可面红耳赤,显得不知所措或者随随便便、满不在乎。

⑥在自我介绍中既要表现出自信友好和善解人意,又要力戒粗俗。如果与别人认识不到3分钟,就向人家诉苦、发牢骚,甚至粗话连篇地骂街,必定丑化了自己的形象。

⑦在自我介绍之后开始交谈中,主动做自我介绍的一方要对对方谈起的一切都表示出耐心和兴趣。不要只把对方当成一听众,只顾自己夸夸其谈。

⑧介绍完毕,被介绍的双方应该互相以礼貌语言向对方问候或微笑点头致意,可说“很高兴认识你!”等,这种客套话是需要的,但不要太过分;像“不胜荣幸”、“幸甚幸甚”等就过于单调干巴和做作了。

(1)懂得串门做客的学问。

常到朋友家做做客可以加强联系,这类沟通是很有必要的,但却要把握一定的分寸,懂得串门做客的学问。免得落个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①串门的学问。

学问一:串门应把握适当的时机,如果你在别人最忙的时候去串门,别人肯定不会有心与你交谈,有时甚至会引起反感。如果你在别人休息、会客或急需安静的时候去串门,亦常常会引起不愉快。一般来说,串门应避开别人进餐、午休等时间;你拜访老人,应注意时间不要过晚、过长;你到朋友家应先问一下主人是否有约会,你到“以文会友”的朋友家,应留神对方是否在赶写稿件。

学问二:应寻找合适的地点,交谈并非局限于家里,可以另择合适的处所,或边散步边谈。

学问三:适当选择对象,要注意选择和自己志趣相同的新的活动圈子和对象。

学问四:方法应高雅文明,串门如能先给对方打个招呼,征得同意,效果就会好得多,有些人串门喜高谈阔论,影响邻居和家人休息,会使人产生反感,既不向老人问好,也不知起坐礼仪,这些都有损以礼待人、以德会友的传统。此外,串门应尽量避免讨论他人、搬弄是非,力戒庸俗低下的交往。

②敲门的学问。因为某事到同事或朋友家拜访时,敲门是做客时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掌握正确的敲门方法,对每一位拜访者来说也是自己学识、修养、风度的一种表现。

学问一:敲门时轻轻敲过三下后,要耐心等待。敲门声的节奏不宜太快,更不要连续、重力地敲个没完。

学问二:若是拜访住单元楼房的人家,在敲门的同时,呼喊一下被访者的名字更好。

学问三:当敲过几次门而没人来开时,应想到被访者家中可能无人,就不要继续再敲了。

学问四:如果遇到敲错门的事情,应马上礼貌地向对方道歉,说声“对不起”,切忌一声不吭,毫无表示地扭头就走。

(2)用餐礼仪很讲究。

餐饮是一种常见的社交活动,中国餐饮文化很丰富,中国人热情好客,很讲究餐饮礼仪。遵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礼仪规范,在餐桌上有许多应注意的礼仪,而这些礼仪常被忽视。

①就座和离席。

礼仪一: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座。

礼仪二:席上如有女士,应等女士坐定后,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邻,应招呼女士。

礼仪三: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

礼仪四: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

礼仪五:在饭店用餐,应由服务生领台入座。

礼仪六: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士拖拉座椅。

②餐巾的使用。

礼仪一:餐巾主要防止弄脏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渍。

礼仪二:必须等到大家坐定后,才可使用餐巾。

礼仪三:餐巾应摊开后,放在双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做腰带,或挂在西装领口。

礼仪四: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③餐桌上的一般礼仪。

礼仪一:入座后姿式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礼仪二:用餐时须温文而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

礼仪三:在餐桌上不能只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尤其要招呼两侧的女宾。

礼仪四: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

礼仪五: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盘夹取菜肴。

礼仪六:必须小口进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末咽下,不能再塞入口。

礼仪七:取菜舀汤,应使用公筷公匙。

礼仪八: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如系滚烫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冲凉。

礼仪九:送食物入口时,两肘应向内靠,不直向两旁张开,碰及邻座。

礼仪十: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时,均应避免跟人说话或敬酒。

礼仪十一: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将口就食物。食物带汁,不能匆忙送入口,否则汤汁滴在桌布上,极为不雅。

礼仪十二:切忌用手指掏牙,应用牙签,并以手或手帕遮掩。

礼仪十三: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喷嚏、怄气。万一不禁,应说声“对不起”。

礼仪十四:如餐具坠地,可请侍者拾起。

礼仪十五:遇有意外,如不慎将酒、水、汤计溅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必恐慌赔罪,反使对方难为情。

礼仪十六:如欲取用摆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之调味品,应请邻座客人帮忙传递,不可伸手横越,长驱取物。

礼仪十七:如系主人亲自烹调食物,勿忘予主人赞赏。

礼仪十八:如吃到不洁或异味,不可吞入,应将入口食物,轻巧地用拇指和食指取出,放入盘中。倘发现盘中的菜肴有昆虫和碎石,不要大惊小怪,宜侯侍者走近,轻声告知侍者更换。

礼仪十九:食毕,餐具务必摆放整齐,不可凌乱放置。餐巾亦应折好,放在桌上。

礼仪二十:主食进行中,不宜抽烟,如需抽烟,必须先征得邻座的同意。

礼仪二十一:在餐厅进餐,不能抢着付账,推拉争付,至为不雅。若是做客的,不能抢着付账。未征得朋友同意,亦不宜代友付账。

礼仪二十二:进餐的速度,宜与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

礼仪二十三:餐桌上不能谈悲戚之事,否则会破坏欢愉的气氛。

④自助餐礼仪。自助餐的特点是不设固定席位,可以任选座位,站着进食也行,形式活泼,很便于彼此的交流。菜肴、食品连同餐具都摆设在桌上,任由客人自取,喜欢什么,量的大小,完全自主。在这种场合也要注意礼仪。一次不宜取太多的食物,不够可以再添,以免让别人笑话自己没吃过东西,没见过世面,如果吃剩下一堆,就更失礼了。另外,要把骨头、鱼刺等拨到盘子一边。吃完自助餐,不能将食物带出餐厅。

酒桌上的应酬诀窍。

诀窍一:酒桌上虽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喝酒的时候决不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诀窍二: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

诀窍三:应该等长者或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

诀窍四: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诀窍五: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别人。

诀窍六: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可说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度。

诀窍七:如果自己职位卑微,记得多给领导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比如领导甲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甲的人拦下。

诀窍八: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自己如果是领导,不要放太低,不然怎么叫下面的做人?

诀窍九: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诀窍十:碰杯,敬酒,要有说词。

诀窍十一: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面明白,不然人家也不会敞开了跟你喝酒。

诀窍十二:不要装歪,说错话,办错事,不要申辩,自觉罚酒才是硬道理。

诀窍十三:假如,纯粹是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让人自己添,不要去一个一个倒酒,不然后面的人没酒怎么办?

诀窍十四:注意酒后不要失言,不要说大话,不要失态,不要唾沫横飞,筷子乱甩,不要手指乱指,喝汤噗噗响,不要放屁打嗝,憋不住上厕所去,没人拦你。

诀窍十五:不要把“我不会喝酒”挂在嘴上(如果你喝的话),免得别人骂你虚伪。不管你信不信,人能不能喝酒能看得出来。

诀窍十六:领导跟你喝酒,是给你脸,不管领导要你喝多少,自己先干为敬,记着啊,双手,杯子要低。

诀窍十七:花生米对喝酒人来说,是个好东西。保持清醒的头脑,酒后嘘寒问暖是少不了的,一杯酸奶、一杯热水、一条热毛巾都显得你关怀备至。

(4)送礼如何送得巧。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接触面越来越广,一些迎来送往及喜庆宴贺的活动越来越多,彼此送礼的机会也随之增加。

送礼是表示友善和亲情的最典型的形式之一。礼品的情感价值大于礼品的物质价值。馈赠是友好的表示,礼品是友好的象征。作为象征物,其意义并不在礼品本身,而在于通过礼品所传递的友好情谊,这是馈赠礼仪的一个基本思想,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礼不在贵重,而贵在适时、适宜,贵在真诚。即使是一枚小小的贺卡、一束盛开的鲜花、一份简洁的电报,只要是在受礼者喜庆的时候表达了一份祝福,会给对方留下深深的印象和感动。

①送礼的原则。礼品是以物的形式凝聚着送礼人友情的,因此在选用礼品时,要考虑到馈赠礼品的目的与礼品特点相统一。有以下原则供参考遵循:

原则一:礼品寓意。礼品特定的意义,内在的,也可以是馈赠时赋予的;

原则二:新颖别致,使人感兴趣的礼品才会传情达意;

原则三:礼轻情谊(意)重;

原则四:礼品要适用、适时和适量。

②送礼的技巧。如何挑选适宜的礼品,对每一个人都是费神的问题。懂得送礼技巧,不仅能达到大方得体的效果,还可增进彼此感情。

技巧一:选择的礼物,你自己要喜欢,你自己都不喜欢,别人怎么会喜欢呢?

技巧二:为避免几年选同样的礼物给同一个人的尴尬情况发生,最好每年送礼时做一下记录。

技巧三:千万不要把以前接收的礼物转送出去,或丢掉它,不要以为人家不知道,送礼物给你的人会留意你有没有用他所送的物品。

技巧四:切勿直接去问对方喜欢什么礼物,一方面可能他的要求会导致你超出预算,另一方面你即使照着他的意思去买,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呀,我曾经见过更大一点的,大一点不是更好吗?”

技巧五:切忌送一些将会刺激别人感受的东西。

技巧六:不要打算以你的礼物来改变别人的品位和习惯。

技巧七:必须考虑接受礼物人的职位、年龄、性别等。

技巧八:即使你比较富裕,送礼物给一般朋友也不宜太过,而送一些有纪念的礼物较好。如你送给朋友儿子的礼物贵过他父母送他的礼物,这自然会引起他父母的不快,同时也会令两份礼物失去意义。接受一份你知道你的朋友难以负担的精美礼品,内心会很过意不去。因此,送礼的人最好选送在自己能力负担范围内,且收礼人较为乐于接受的礼物。

技巧九:谨记除去价钱牌及商店的袋装,无论礼物本身是如何不名贵,最好用包装纸包装,有时细微的地方更能显出送礼人的心意。

技巧十:考虑接受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否应用你送的礼物。

参考书目

1.辛臾著:《先交朋友后办事》,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年版。

2.孙澈著:《会交朋友好办事》,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年版。

3.凡禹编著:《先交朋友后做生意:中国生意人的成功秘诀》,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

4.李津著:《先交朋友,再做生意》,海南出版社2008年版。

5.穆子青编著:《为人三件事全集》,海潮出版社2007年版。

6.苗一梅,孙海芳编著:《如何与陌生人打交道:与陌生人交往的36条心理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7.窦妮编著:《学会和陌生人办事》,金城出版社2007年版。

8.袁岳,范文,陈晓丽等著:《深度访谈:如何结交陌生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9.肖斌编著:《学会和陌生人说话》,金城出版社2007年版。

10.(美)威廉著,(美)金洋咏著:《与陌生人交际:跨文化交流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1.(德)萨勒著:《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善言编著:《说话的分寸》,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13.圆融编著:《处世的分寸》,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14.赵彦锋编著:《社交细节全书》,企业管理出版社2008年版。

15.张俊杰编著:《做人做事的学问》,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同类推荐
  • 你凭什么受青睐

    你凭什么受青睐

    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听到多人抱怨工作难找或是公司环境不好、老板太苛刻等等。每个人都迫切期望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成为老板喜欢的人。事实上,这并不是天大的难事。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你无需高IQ或者圆滑的社交技巧,你只需要从自身寻找原因,改进工作,你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发挥出自己巨大的潜能。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成为老板喜欢的员工,就闭紧自己那老是抱怨、寻找借口的嘴巴,赶紧行动起来,审视一下自我,从头做起,从培养最基本的从业素质做起。阅读《你凭什么受青睐》,能够让你得到职场的成功经验,它会为你的职业生涯指明方向,让你避免遭受失败和挫折,大步迈向成功。
  • 36计成功

    36计成功

    本书就是一本一步到位的成功指南,它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成功人士的研究,总结出取得成功的至关重要的谋略、规律和理论,并具体地从36个方面告诉读者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成功技巧来获得成功。本书收集了大量的成功实践指南和技巧,以及未成功者需要了解的成功规律和理论,读了本书相信我们这些未成功者也会成功,因为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
  • 向上的力量:心灵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向上的力量:心灵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人生的程序或许无法更改,但心灵的视窗却可以更新。只要你愿意激活那些潜藏在心灵中的能力,并加以运用、实践,就能朝着美好的人生前进。《向上的力量:心灵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从乐观、自省、包容、感恩、珍惜、诚信、责任等心灵的修炼所需要塑造的八个方面入手,通过深入浅出的人生哲理、精彩生动的人物故事,帮助读者磨炼自我意志,感悟生存智慧,获得心灵上的成长。
  • 心灵教练(上)

    心灵教练(上)

    心灵教练技术通过四步教练技巧(厘清目标、反映真像、迁善心态、行动计划),四种教练能力(发问、聆听、区分、回应)、NLP核心技术、教练身心语、九型人格读心术、DISC性格分析,融西方教练技术和东方智慧于一体。
  • 改变从速度开始:马克·扎克伯格的成功密码

    改变从速度开始:马克·扎克伯格的成功密码

    他,被冠以“盖茨第二”的美誉;他,哈佛大学计算机和心理学专业的辍学生;他,白手起家,在七年内成为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他,被《时代杂志》评选为“2010年年度风云人物”;他,就是Facebook的掌门人——马克·扎克伯格。有人说他是天才,有人说他是怪人,有人说他是独裁者,也有人说他是真正的创业家。本书以扎克伯格的语录为主线,分享他的独特看法、想法和最高效的工作术,还你一个真实的马克·扎克伯格,告诉你这个史上最年轻的巨富是如何炼成的。
热门推荐
  • 简之青春,繁之忧伤

    简之青春,繁之忧伤

    简单:我叫简单,简简单单的简,简简单单的单,一个名字,却是我一生的梦想。马繁:现在的我,想要的只是你能够幸福快乐。东森:要是我一直陪在你的身边,有一天,你是不是就会喜欢上我?西淼:我爱你,你爱她,你不知道我爱你,她不知道你爱她,这真是世上最大的笑话。安星怡:我以为我足够聪明,但你却早已看穿,不点明,也只是因为从不曾在乎。冯晔:我视而不见你的坏,你视而不见我的好。
  • 这样惩罚员工最有效

    这样惩罚员工最有效

    惩罚不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一门艺术,是一门触动心灵的艺术。惩罚的形式很多,小到批评、警告,大到判刑甚至剥夺生命。本书主要论述了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科学惩罚,比如批评、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等。
  • 江湖情仇之剑道

    江湖情仇之剑道

    情,能使人奋不顾身;仇,将会摧毁整个江湖。江湖中什么最为险恶?是人心。一个人,靠什么才能登上武学之巅,成为武林至尊?是无坚不摧之力,还是快如闪电之速,或是金刚不灭之躯?是高深莫测的招式,还是汹涌澎湃的内力?面对强大的邪教魔头,必须每一样都练到极致。
  • 山前没相遇山后别相逢

    山前没相遇山后别相逢

    你我都是这条路上孤独的人,相遇时孽缘也是缘。天刀入君怀小伙伴齐聚一堂,南北金兰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 知知何了

    知知何了

    顾知知人如其名,“固执”。可自从遇到何了,所有的固执化为一身热血,发誓不追到此男誓不罢休。可谁知,这一切不过是某男的“奸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奥特宇宙逢魔模版系统

    奥特宇宙逢魔模版系统

    庆贺吧!超越了一切时间,空间所有平行宇宙的王者诞生了!他将积聚所有的怪兽,奥特曼,宇宙人的力量为一体觉醒成为所有宇宙的噩梦。其名为,至高,至善,至仁,至慈逢魔卡利斯奥特曼。
  • 伏尔泰

    伏尔泰

    伏尔泰(1694~1778)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伏尔泰原名F.M.阿鲁埃,1694年11月21日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伏尔泰在求学时期受到自由主义思潮、特别是P.贝勒反对宗教狂热著作的影响,中学毕业后致力于文学创作,发表揭露宫廷腐败和教会专横的讽刺诗,于1717年和1725年两次被投入巴士底狱,并从1726年起被迫流亡英国。在英国,伏尔泰努力学习英国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成为I.牛顿和J.洛克的信徒。他热情支持百科全书派的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
  • 高冷教授别爱我

    高冷教授别爱我

    古早言情无脑文,不喜忽喷,只为开心正文文案:平平无奇的普通女孩贺云翡找到了一份特殊的工作——为本校的一名学生做生活助理生物系风云才子钟晔由于长时间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年纪轻轻就患上了胃病,为他担心的父母决定为她请一位特殊的助理。两个萍水相逢的人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让我们敬请期待吧。超暖心养猪先锋学妹×表面高冷行为傻沙雕的高岭之花学长
  • 诡案调查所

    诡案调查所

    一个恐怖的人皮娃娃迁出一个一直埋藏在女孩身体内的上古阵法,因此改变了她一生,随着遇见各种各样灵异恐怖的事件又再一次迁出一个家族千年的秘密,欢迎来到诡案调查所,请问您要委托什么案件呢……QQ群号:153349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