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41700000041

第41章 肝胆病证

肝胆病证是指肝失疏泄和肝风内动等引起的一系列病证,临床常见有“黄疸”、“胁痛”、“眩晕”、“中风”等。

一、护理概要

(一)护理评估

1.病因病机肝胆病证的发生多与外感疫毒、肝气郁结、肝风内动、瘀血阻络等有关。外感疫毒、情志所伤、脾胃虚寒、积聚不消可使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引发黄疸;肝气郁结、瘀血内停,或肝胆湿热、肝阴不足、肝经脉络阻塞失养,引发胁痛;肾精不足、气血亏虚、肝胆上亢、痰浊中阻、瘀血停留脑失荣养,或清窍被蒙,引发眩晕;积损正衰、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致使阳亢风动,气血逆乱,引发中风。

2.四诊资料胸胁痞闷,胁肋胀痛,头晕目眩,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头痛耳鸣,心烦失眠,尿赤便干,身目俱黄,或畏寒肢冷,或手足心热,舌淡或红、紫黯、有瘀点瘀斑,苔薄或白腻、黄腻、少苔,脉细数或弦、弦数、滑数、濡缓、沉细。

(二)护理问题

1.阳黄缘于湿热蕴蒸,肝失疏泄,故身目俱黄,黄色鲜明。

2.急黄缘于湿热疫毒炽盛,熏灼肝胆,胆汁泛溢,故黄疸急起,迅速加深,其色如金。

3.阴黄缘于寒湿阻滞或脾虚血亏,故身目俱黄,色晦暗或淡浅。

4.肝气郁结缘于忧郁恼怒,肝气郁滞,气机不畅,脉络不和,故胁肋胀痛,走窜不定,胸闷不舒。

5.瘀血阻络缘于肝郁日久,血行不畅,气滞血瘀,或跌扑损伤,瘀阻胁络或脑络,故胁肋刺痛,痛有定处,或眩晕头痛。

6.肝胆湿热缘于湿热蕴结,内蒸肝胆,疏泄不利,胁络失和,故胁痛口苦,固定拒按。

7.肝阴不足缘于肝郁日久,化热伤阴,肝阴亏虚,肝络失养,故胁痛隐隐,绵绵不休。

8.肝阳上亢缘于肝阴亏虚,或肾阴素亏,水不涵木,故眩晕耳鸣,头痛且胀。

9.气血亏虚缘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或久病不愈,耗伤气血,致使脑失所养,故眩晕,动则加剧。

10.肾精亏虚缘于先天不足,年老久病,髓海不充,故眩晕健忘,腰膝酸软。

11.痰浊中阻缘于饮食失节,戕伤脾胃,健运失司,聚湿生痰,故眩晕头重,胸脘满闷,纳呆恶心。

12.中经络缘于肝阳暴亢,风火上扰;或痰热腑实,风痰上扰;或气虚血瘀,经脉痹阻,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

13.中脏腑缘于风火上扰,痰热内闭,痰湿蒙蔽心神,或元气衰败,心神散乱,故神昏,半身不遂,两手握固,牙关紧闭,或肢体瘫软,手撒肢冷遗尿。

(三)护理措施

1.生活调护保持室内舒适,环境整洁,空气流通,尤其要做好生活起居的护理,轻证患者可自由活动,劳逸结合,注意休息和睡眠;病情严重者卧床休息,胸满气喘者采用半卧位。

2.饮食调护肝性喜条达,肝气易横逆犯脾,故饮食以疏利为主,避免腻滞之品,给予易于消化,营养丰富,新鲜可口,少食多餐,戒烟酒。

3.情志调护肝系患者极为重要,要体贴关怀患者,解除思想顾虑,使其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避免忧思恼怒,尤其是大怒或过于激动可致中风,故应耐心做好情志护理。

二、病证举要

黄疸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其中以目睛黄染为重要特征。黄疸有阳黄、阴黄之分,危重症候称为急黄。急黄乃阳黄之重症,应及时救治。其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脾胃虚寒、积聚转化及砂石、虫体阻滞胆道,致使胆汁外溢引起。

西医学中的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钩端螺旋体病、肝癌等,凡以黄疸为主症者,均可参考本证辨证施护。

“护理原则”

化湿邪,利小便,辨阴阳,注意消毒隔离,加强饮食调养。

“辨证施护”

1.阳黄

(1)主症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皮,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濡缓。若热较重可见发热、心烦、口渴;湿较重可见身热不扬、渴不欲饮。

(2)调护方法

药物调护:茵陈30g,水煎服,日1次;皮肤瘙痒者,可用苦参30g,水煎外洗,严防抓破皮肤引起感染。

针灸调护:选取大椎、至阳、曲池、阳陵泉、太冲、少冲等穴,用泻法。

饮食调护:黄花菜饮:黄花菜根30g,水煎服,每日1剂;或栀子仁粥,用栀子5g、粳米60g,煮粥食用。

情志调护:患者往往对黄疸的出现缺乏心理准备,而忧虑重重,尤其恼怒伤肝,所以对患者应解释黄疸的发病原因,使其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解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生活调护:卧床休息,直至黄疸基本消退,症状明显减轻,方可适当活动;注意预防隔离,防止传染。

2.阴黄

(1)寒湿困脾

1)主症身目俱黄,其色晦暗或如烟熏,脘腹痞满,纳少便溏,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腻或薄,脉濡缓。

2)调护方法

药物调护:选用茵陈术附汤,以温化寒湿,健脾和胃。宜饭前温服。

针灸调护:选取脾俞、胆俞、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气海、天枢等穴,用泻法,亦可用灸法。

饮食调护:饮食宜温热,可食冬瓜、西瓜、黄花菜等;忌生冷、油腻、肺甘之品。可选茵陈附子粥:以茵陈15g,制附子6g,生姜15g,红枣10枚,水煎,去渣取药汁,另以水煮粳米100g,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煮熟后服用。

(2)瘀血阻滞

1)主症身目俱黄,其色晦暗,胁下癥积疼痛,固定不移,刺痛拒按,面色暗滞,体倦乏力,形体消瘦,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或细弦。

2)调护方法

药物调护:选用膈下逐瘀汤,以活血化瘀,软坚通络。宜温服。

针灸调护:选取肝俞、胆俞、期门、血海、阳陵泉、太冲等穴,用泻法。

饮食调护:饮食宜温热,细软,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忌食油腻、生冷、硬固之品,忌烟酒。

(3)脾虚盈亏

1)主症身目俱黄,黄色浅淡,腹胀食少,气短懒言,神疲乏力,大便汤薄,舌淡苔薄,脉濡细。

2)调护方法

药物调护:选用小建中汤加减,以健脾温中,补养气血。宜饭前热服。

针灸调护:选取肝俞、胆俞、期门、血海、阳陵泉、足三里等穴,用补法。

饮食调护:饮食宜温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常食山药、茯苓、莲子、白扁豆、红枣等;忌食油腻、生冷、硬固之品。

3.急黄

(1)主症黄疸急起,迅速加深,身目深黄,其色如金,高热烦渴,脘腹胀满,疼痛拒按,神昏谵语,或躁动抽搐、呕吐频作,尿少便秘,或衄血便血、肌肤瘀斑,或有腹水,舌质红绛,苔厚腻而黄,脉弦滑或细数。

(2)调护方法

药物调护:可选用清开灵。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脉微欲绝,神志恍惚,黄疸加深,皮肤出现瘀点、瘀斑,为病情恶化之兆,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针灸调护:选取肝俞、胆俞、曲池、足三里、太冲等穴,用泻法。

饮食调护:给予流质饮食,病情好转后逐渐给予清淡,营养丰富食品。高热烦渴时给予梨汁、藕汁以清热生津。

知识链接:

黄疸观察:观察黄疸颜色,以判断阴阳、顺逆和病情进展。黄色鲜明为阳黄;黄色晦暗为阴黄。黄疸渐去,热退尿清便爽为顺;黄疸加深,热重尿黄为病情加重;黄疸迅速加深,或皮肤出现瘀斑,属急黄,是病情恶化之征;烦躁不安,神志恍惚,为欲脱之象,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抢救。

胁痛

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也是临床比较多见的一种自觉症状。胁痛部位在肝胆,其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肝气郁结、瘀血停着、肝胆湿热、肝阴不足,导致胁络痹阻或失养所引起。胁痛有虚实两类,以实证居多。

西医学中的肝炎、肝硬化、肝脓肿、肝癌、胆囊炎、胆道结石、胆道蛔虫、肋间神经痛等,以胁痛为主症者,均可参考本证辨证施护。

“护理原则”详审气血虚实,实者以通为主,但理气药不可过于香燥,清利不可过于苦寒;虚者补中寓通,调气而不令阴伤。

“辨证施护”

1.肝气郁结

(1)主症:胁肋胀痛,走窜不定,每因情志刺激而加重,胸闷不舒,嗳气食少,妇女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舌淡红,苔薄,脉弦。

(2)调护方法

药物调护:选用舒肝和胃丸,疏肝理气,宜饭前温服。

针灸调护:针刺期门、肝俞、内关、鸠尾、阳陵泉、太冲等穴,用泻法。

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素爽,常食瓜蒌、丝瓜、菠菜、茄子等;避免食用土豆、南瓜、红薯等食品。可食柴橘粥。柴胡15g,陈皮10g,水煎取药汁,另以粳米60g水煮,待粥将成时加入药汁,煮熟后服用。

情志调护:加强情志护理,排解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抑郁、忿怒等不良刺激。

2.瘀血停着

(1)主症胁肋刺痛,痛处不移,按之剧痛,入夜尤甚,胁下或见痞块,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沉涩。

(2)调护方法

药物调护:选用膈下逐瘀汤,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宜饭前温服。若牙宣出血者,可予白茅根30g、仙鹤草30g、大枣10枚,水煎服。

针灸调护:针刺肝俞、胆俞、膈俞、行间、血海、阳陵泉等穴,用泻法。

饮食调护:宜清淡,营养丰富,忌过冷、过热、硬固食品。可用藕汁、梨汁适量服用。

3.肝胆湿热

(1)主症胁肋灼热,胀痛拒按,口苦咽干,厌食油腻,胸闷纳呆,泛恶欲呕,目赤或身目俱黄,或寒热往来,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数。

(2)调护方法

药物调护:选用龙胆泻肝汤,以清利肝胆湿热,宜饭前稍凉服用。呕吐者可加姜汁同服;若便秘,可用生大黄6g,开水泡服。

针灸调护:针刺肝俞、胆俞、期门、日月、大椎、阳陵泉、曲池、太冲等穴,用泻法。

饮食调护:宜选用素食,多食水果或多汁蔬菜,忌辛辣、肥甘、油腻之品。可选用绿豆汤、冬瓜汤、西瓜汁等。

4.肝阴不足

(1)主症胁肋隐痛,绵绵不休,遇劳则重,头晕目眩,口干咽燥,心中烦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2)调护方法

药物调护:当归、白芍各15g,水煎服,亦可用鲜石斛泡茶饮。

针灸调护:针刺肝俞、肾俞、胆俞、三阴交、阳陵泉、太溪、足三里等穴,用补法。

饮食调护:宜清淡,营养丰富。常食瘦肉、鱼、银耳、梨、藕等食物,忌食辛辣、香燥、烟酒等品。可食鲜生地粥。鲜生地30~60g,水煎取药汁,另水煮粳米,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煮熟后服用。口燥咽干者,用鲜石斛泡茶饮。

中风

中风是指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歪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类病证。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风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名中风,中风又名“卒中”。其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等诱因,以致肝阳暴亢,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蔽清窍所致。

西医学中的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梗塞、蛛网膜下隙出血、脑血管痉挛等,以中风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均可参考本病辨证施护。

“护理原则”

中经络以扶正祛邪、平肝息风、化痰通络为主;中脏腑闭证宜息风泻火、开窍醒神为主;脱证宜滋阴回阳固脱为主,预防并发症发生。

“辨证施护”

1.中经络

(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眩晕头痛,肢体麻木,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尿赤便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

药物调护:选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g,钩藤15g,水煎服,以平肝泻火,熄风通络。血压高者可服用牛黄降压丸,病情稳定后可常服杞菊地黄丸。

针灸调护:针刺太阳、印堂、下关、颊车、人中、迎香、地仓、肩井、肩髃、手三里、曲池、外关、合谷、劳宫、环跳、风市、委中、阳陵泉、承山、足三里、绝骨、解溪、太冲、内廷等穴,用平补平泻法。

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甘寒,可用芹菜、冬瓜、黄瓜、银耳、百合、梨等,忌食羊肉、狗肉、韭菜等食品。

情志调护:对患者要耐心做思想工作,解除患者因突发此病而产生的恐惧、急躁、忧虑等情绪,并避免一切精神刺激,使患者情绪稳定。

(2)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头晕目眩,痰多而稠,大便干结,舌质黯红,舌苔黄腻,脉象弦滑。

药物调护:选用星蒌承气汤,通腑泻下,化痰通络。根据药后是否泻下,以调整方药。

针灸调护:同肝阳暴亢,风火上扰型。

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甘寒、通利,可用萝卜、丝瓜、绿豆、芹菜、冬瓜、黄瓜、梨、香蕉等,忌辛热、香燥、肥甘食品。

情志调护:同肝阳暴亢,风火上扰型。

2.中脏腑

(1)闭证

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兼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者为阳闭;兼有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者为阴闭。

药物调护:选用至宝丹或苏合香丸。大便秘结者,可用生大黄6~10g,水煎服。

针灸调护:高热者可针刺人中、百会,三棱针点刺十二井穴出血。

推拿方法:对强痉的肢体可轻轻按摩,以缓解肌肉的拘挛,切忌强劲拉伸,注意保持患侧肢体的功能位置,防止发生患侧肢体受压、畸形、垂足等。

(2)脱证

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肢体瘫软,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痿,脉微欲绝。

药物调护:应中西药结合抢救,中药可酌情给予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以益气回归,救逆固脱。

针灸调护:可艾灸神阙、气海、关元等。

3.后遗症

(1)半身不遂

1)主症

气虚血滞,脉络瘀阻:半身不遂,肢软无力,手足浮肿,语言謇涩,口眼歪斜,面色萎黄或无华,舌体不正,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

肝阳上亢,脉络瘀阻:半身不遂,患侧僵硬拘挛,舌强语謇,头痛头晕,急躁易怒,面红耳鸣,舌体歪斜,舌红绛,苔薄黄,脉弦有力。

2)调护方法

药物调护:选用华佗再造丸、大活络丹。

针灸调护:针刺天突、手三里、肩髃、肩井、肩贞、曲池、外关、合谷、劳宫、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绝骨、三阴交、内庭等。

推拿调护:用摩法、滚法、捶拍法、拿捏法、摇法、拔伸法等,对上下肢、手足、肩背、臀腿等部位施术。

饮食调护:气虚血瘀者可选用黄芪粥(黄芪30g,水煎取药汁,另水煮粳米,待粥将成时加入药汁,煮熟食用)。

(2)语言不利

主症:舌强语謇或音暗失语,肢体麻木或腰膝酸软,心悸气短,舌淡黯,脉弦滑或沉细。

药物调护:选用解语丹或天麻钩藤饮;音暗失语者选用地黄饮子,以祛风豁痰,宣窍通络。

针灸调护:针刺廉泉、哑门、承浆、大椎等穴,用泻法。

(3)口眼歪斜

主症:口眼歪斜,表情淡漠,口角流涎、咀嚼不利,舌苔白腻,脉弦滑。

药物调护:选用牵正散加味,以搜风除痰,通络宣窍。

针灸调护:针刺风池、太阳、下关、颊车、人中、地仓、阳白、鱼腰、合谷等穴,用泻法。

同类推荐
  • 眼科超声

    眼科超声

    本书集编著者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的眼科超声医师参考书。作者均来自眼科发展有百余年历史的北京同仁医院。全书共分为15章,以眼部解剖学特点为基础。从角膜、巩膜、葡萄膜、视网膜、玻璃体、晶状体、眼眶等部位,叙述正常解剖特点、正常超声表现,再叙述相关疾病的临床特点、超声表现、鉴别诊断及诊断特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 实用奇方名药

    实用奇方名药

    中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偏方、验方、秘方都是这个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的历史悠久,内容浩瀚,包含了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为炎黄子孙的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作用。偏方、验方、秘方流传于民间,它对疾病的防治作用不可忽视,有时甚至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疗效。
  • 专家指导高血压治疗用药

    专家指导高血压治疗用药

    一本为您讲解高血压患者如何治疗用药的专业书籍。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 痛风奇效良方

    痛风奇效良方

    本书是一本系统总结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痛风的临床参考书。全书介绍了治疗痛风的奇效良方近300首,包括中药内服方、外用方、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综合疗法等。
  • 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新进展

    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新进展

    本书根据近几年丙型肝炎的最新研究进展,对丙型肝炎的基础研究、流行现状及预防特点、疫苗研究、临床诊断及鉴别、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及综合治疗、肝硬化及肝衰竭处理以及中医治疗等方面均做了详尽的阐述。内容系统全面,反映了国内外最新进展。
热门推荐
  • 前面就是麦季

    前面就是麦季

    《前面就是麦季》收录的是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三冠得主李骏虎的获奖作品及中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作家被文坛公认风格独特的乡村风情小说和他最受读者喜爱的心理情感小说的集中展现。小说语言清新自然,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其故事的结局往往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回味无穷。
  • 白昼之门

    白昼之门

    你相信你所看到的任何东西吗?你相信这个世上,存在着能看到【过去】、【未来】的人吗?当你踏入【白昼之门】时,一个全新的世界已经向你打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际养殖商

    星际养殖商

    中土剑宗的护宗神兽,我卖给他们的;西极美杜莎女王的老公,是我给孵化的;东天东皇大帝的看门灵兽,是我养大的;……好吧,我承认这些都是我过去的辉煌,现在我被人阴了,穿越到了地球,现在只是个在校的学生,同时兼个小小的养殖商!
  • 修行流浪记

    修行流浪记

    他,一个即将飞仙的人,却被陷害,虽成功逃出升天,却成为了一个凡人,逃出来之后就看到一个被毁容的丑女,而丑女确对他说:“你做的饭菜真好吃,我决定以后就让你养了。”他努力的再次逃走,却发现自己只是一个强大的凡人,而她虽然有点丑,虽然有点天真,却是一个修行之人,根本甩不掉,无奈只能当做认了个丑妹妹。
  • 我的修真女友

    我的修真女友

    我不会告诉你们女主角是只鬼的,嗯,一定不会告诉你们的,因为人鬼恋太恐怖了,没人敢看。
  • 次元界聊天群

    次元界聊天群

    某天凌东在网吧玩游戏时放在桌面上的手机屏幕突然亮起,一条微信消息弹了出来,至此他迈入了一条“不归路”。PS:次元即为诸天。
  • 想你和我们的以后

    想你和我们的以后

    学生时代美好单纯的爱,经过漫长岁月,依然是那么真挚,那么甜!
  • 蛰鲸

    蛰鲸

    海深九千尺故能蛰鲸,云高万里故能伏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三界之中,五行之内,人心是最深的海。那么当你深入去认识,去探索时,那些惊人的事实就会慢慢的浮出水面。平凡的人身下竟有这般人生百态,看似平凡的生活却又能孕育这般牛鬼蛇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