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23300000005

第5章 戏苑奇葩

鄱湖渔鼓赋

打起渔鼓声琅琅,击鼓唱歌舞蹁跹。鄱湖渔鼓,亦称鄱湖道情,湖区人民喜闻乐见之曲艺,地方特色说唱艺术之奇葩,久唱不衰,几百年来大放异彩。

船头听渔鼓,水上鱼满仓。鄱湖渔鼓,发源于泗溪,流行于鄱余万乐平,也曾在江西乃至全国流传。浓郁的水乡风情,鲜明的江南特色,起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抗战尤兴。又说又唱又表演,成熟之曲艺戏曲雏形。明代郑道情著有《泗溪道情》,载道情散曲黄冠体之别名,具有超脱凡尘、警醒顽俗之义。五代前蜀,道士依道曲填词说唱,始成道情;南宋之初,伴渔鼓简板乐器,方称渔鼓。融鄱湖水乡风味,情景音调处处动人。

鄱湖渔鼓,最宜湖区女子表演。湖区女子,冰清玉润,甜美水灵,边说边唱表演,雅似春梅绽放,洁似秋菊披霜。形式活泼,形象优美,似高山流水,如湖水翻腾。鄱湖渔鼓,江西道情的分支,这一分支又可两分:一为“二下响”派,以渔鼓、简板伴奏,融渔鼓、渔歌、民间小调及饶河戏,板式成套,风格独特;一为“三下响”派,以渔鼓、简板和边铙伴奏,竹竿敲铙,曲调近似鄱阳“三角班”调。“黄昏入夜静,街市少行人。”前厅渔鼓响,后院小曲声。河边唱《秋江》,船头《放风筝》。鄱湖渔鼓,哭哭笑笑,哭亦妙笑亦妙,表现喜怒哀乐,抒发复杂感情,反映渔家生活。“要想渔鼓唱得好,学会九州十八调”,连说带唱,边跳边唱,击鼓高唱,打铙低唱,旋律扣人心弦,诗词贴近心肝,不听不要紧,一听就上瘾。一天不听鼓,三天不舒服。那音乐那曲调,或为徽调式,多用于女腔;或为官调式,多用于男腔。一样的曲折婉转,同样的饶有风味。慢板、平板、快板,女韵、武韵、悲韵,叙事、诉说、演唱,连唱带说、越说越急、急而用鼓。

旧时代,渔鼓艺人地位低下,常流落街头;新社会,鄱湖渔鼓走天下,新编剧目精品多。搜集和整理,挖掘和提炼,传统剧目焕然新,现代曲目老少乐。所说所唱,或取材于民间故事,如《谋郎记》、《二观音》、《合同记》、《珍珠塔》、《罗帕记》、《白扇记》等;或来源于乡土风俗及生活情趣,如《三矮子攀笋》、《余老四拜年》等;或颂党恩歌新事,如《十大政策好》、《助人为乐的张贤兰》等。曲曲有真传,戏戏演真情,入渔船,入酒家,入剧院,直登上大雅之堂。渔鼓新编《中秋月夜话回归》,博得港澳欢喜;新编渔鼓《渔家新风》,拍成电视剧,难得高收视率。

雅俗共赏,听鄱湖渔鼓逐渐响亮;芝麻开花,看湖城人民生活幽情。赞曰:悠悠渔鼓天外来,渔鼓振作罡风舞。一曲渔歌从天落,且借渔鼓扬精神。

莲花落赋

鄱湖浩荡有灵光,护佑曲艺放光芒。乞丐盲人齐上场,莲花落来人欢畅。方言来说唱,动人委婉;劝人来向善,雅俗共赏。惩恶扬善,吉祥纳福,寓教于乐,淳化民风。盛行于清末,流行于鄱南。行也唱坐也唱,打大小竹板;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失传。一曲莲花落,一道艺苑风景线。

莲花落,故事说唱,旨在惩恶扬善。外来乞丐传入,本地艺人改造。舍弃原曲原调,改换鄱湖小调。乡情乡音乡事,乡民喜闻乐见。演唱朗朗上口,竹板声声有节。传奇故事,民间传说,古戏经文,均可入得曲来。一人坐唱,多人帮唱,竹板伴奏,从鄱南唱到鄱北,从明清一直唱到当今。

莲花落,灯歌演唱,贵在真情实感。一唱众和,领唱者用大竹板,帮唱者伴之碎板。八人扮做一群叫花子,除夕元宵闹新春,灯彩表演众皆欢,或拙或巧皆有所寄,或轻或重皆有所托。相传莲花落之所以盛行,皆因纪念叫花子出身之彭姓祖先。明代初期,彭祖迁入鄱阳鲇鱼山,困苦贫穷,持莲花落而乞讨。苦尽甘来,枝繁叶茂。子孙为纪念祖先创业之不易,于春节期间大放叫花子灯,伴随表演灯歌莲花落,代代沿袭,流传至今。

莲花落,喜庆演唱,乐在山水开颜。一人领唱众人和,众人齐唱歌满天,乐煞街坊亲朋家。领者持板击节,众人持筷敲击,独特伴奏,打经点子。如此莲花落,缘由红白事,办大事,玩花堂,闹新房,山水笑,喜洋洋。盛于油墩街、谢家滩等地,千百年来一脉相传。

一叶莲花,开满中华;莲花说唱,梨园奇葩。好湖好水好曲艺,鄱阳湖畔好说唱。枯木逢春莲花落,天翻地覆慨而慷。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又好又快大发展,一定将莲花落发扬光大!

弋阳腔赋

神哉!高腔之乡,唯我弋阳!戏曲“活化石”,高腔“祖师爷”。一唱众和,雅俗共赏。生于弋阳,名曰弋阳,流布十数省,唱遍城乡。奇兮,剧目一百种,曲牌四百多,风靡五百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高腔戏艺术奇葩!斯腔也,承前启后,源远流长,文脉恒昌,奇戏仙腔。

弋阳腔起兮,融汇多元,自成一派。南宋末年,南戏经信江传入弋阳,唱腔融方言民俗,融道教音乐,有目连戏本,海纳百川,辗转改益,别具一格,独具神韵。与海盐腔、昆山腔、余姚腔齐名,并称明代四大声腔。当年战乱未已,百姓灾荒不断,百戏凋零,而弋阳高腔,应时而盛,抗命运而发自我解放,求生存而锻生命旋律,润心向安定,戏迷捋飘髯。宋人词曲为曲调,里巷歌谣入戏来。不同曲牌连缀成套,各种时日顺口而歌,随个人喜好随心入腔。慢板徐缓,紧板激昂;一人演唱,数人接腔;锣鼓开张,管弦和鸣。唱不完人间冷暖,歌不尽江山胜迹。

弋阳腔盛兮,母体之腔,独领风骚。繁衍出变体,流传有创新,徒歌、帮腔、滚调之演唱形式,粗犷、豪迈、激越、明快之艺术特点,善恶忠奸,演绎尽致。“艳说长安佳子弟,熏衣高唱弋阳腔”,腔声不断,传扬不息。向北,入安徽成青阳腔、徽池雅调,进江苏成四平腔,到北京成京腔;向西,入湘成长沙高腔,进川成清戏;到云贵成纳西乐①;向南,跨大庾岭入粤成广东高腔,衍生出庞大奇丽之高腔体系,影响着京、川、湘等多个剧种之形成发展。河北梆子、山西秦腔、四川川剧,赣东北戏派,弋阳腔支脉。南戏《鹧鸪天》、《皂罗袍》、《泣颜回》、《香罗带》,北曲《新水令》、《端正好》、《朝天子》、《快活林》,虽为套曲,却能入腔;南腔北调,皆能入戏。高台锣鼓响,场下寂无声,待到高腔起,全场已沸腾。生旦净末丑,你方唱罢我登场;唱念做打白,招招到位,样样精彩。元末明初,戏台尽开;逢年过节,酬神赛会;弋阳班社,走南闯北;所到之处,磬音绕梁。鼓板唢呐箫齐鸣,手眼身法步全上。剧目脱胎于目连戏文,素材来源于神话传说,唱词取自于历史故事。戏中人物,或千娇百媚,或镇定威猛,或滑稽俏皮,扮相俊美,惟妙惟肖。“时人作事巧非常,歌声改调弋阳腔,唱来唱去十分好,虽得昏迷姐爱郎。”本无宫调,亦罕节奏,民间特点,老少咸宜。“江西弋阳土曲,句调长短,声音高下,可以随心入腔。”②从此,弋阳弟子遍天下,无人不识弋阳腔。

弋阳腔博兮,出口而成腔,入腔而成戏,曲活而众和。“杜撰百端”的连台大戏,“错用乡语”的传奇文本,士农工商,皆可咏唱。武术杂技、武打场面之炽热火暴,民歌俗谚、乡间舞蹈之随意灵活,全面发展、严密分工之角色行当,滚演形式、改调歌唱之独具一格,开放特性和嬗变规律之自成体系,冕旒加身,叹为观止;“梨园纷集,演戏月余”。一人唱,众人和,从天南到地北,始南宋至明清,久唱不衰,愈演愈盛。道光年间,弋阳高腔转衰,弋阳班社散伙,而声腔未息,流于民间。弋阳高腔,阅尽沧桑,经风沐雨,岁月嬗递,虽有兴衰,始终不绝。

弋阳腔亢兮,唱古腔新韵,赞和谐新风,注火热激情。改革开放,复兴高腔母体;励精图治,振兴高腔艺术。制订复兴方案,启动保护工程③,设立抢救基金。歌饶信风情,颂雄奇三清;唱天然秀色,吟娇柔信水;咏科学发展,奏和谐家园。今日政府,统筹兼顾,秉传文蕴,大兴高腔,成立弋阳腔博物馆,开办弋阳腔戏曲班,组建弋阳腔演出团,进行弋阳腔大会演,建立弋阳腔创作所。始终是大锣大鼓,始终是贴近百姓,始终是击节叫好!过年看大戏,喜庆开戏台,农闲演高腔。饶信天籁,高唱弋阳腔。立足民间,面向大众,域之瑰宝,国之精粹,无与匹俦!

怀往事而越千秋,兴高腔而瞩戏运。上承先贤艺德,遥领戏韵;下开新曲风骚,续写华章。枯木逢春,恰逢艺术大发展;花团锦簇,适值文化大繁荣。余一介戏迷,甚以为是:海有容乃大,腔久唱则醇;悠悠弋阳腔,百姓大舞台。值和谐盛世,兴弋阳高腔,我辈之责也!

欹欤美哉!弋阳腔、饶河调、信河调,字正腔圆;婺源徽剧、饶北傩舞、鄱湖渔鼓,争奇斗艳。标志性文化,“饶信风”特色,区域软实力,助推硬实力。开腔放歌,豪情激越;起舞跳弓,祈福小康。

注释

①取自《南词引正》所记。

②引自明代小说家凌濛初的《谭曲杂劄》。

③2004年,弋阳腔被文化部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弋阳腔古戏台赋

弋阳高腔,玫瑰铿锵;抑扬顿挫,五百年唱遍黄河长江。声激越,唱尽人间苦辣辛酸;腔高亢,余音弋阳古戏台绕梁。弋阳古戏台,乡民来搭建,扎根乡野,流传百年,演绎悲欢。一部戏曲文化史,一道梨园风景线。

戏台小天地,人间大舞台。一招一式,无非人间百态;衣着扮相,体现世态炎凉。甩袖蹁跹,如清风起舞;掩面甩头,道痛人心肠。几个台步,走完千万里程;三声棒喝,吓退千军万马。唱念做打,显一身真功夫;嬉笑怒骂,道人间不平事。台上高歌,一唱众和;台下呼应,热情帮腔;鼓乐齐奏,丝竹悠扬。人间真善美,尽情演绎;世间假恶丑,无情鞭挞。人情随之牵动,人心因之激动,乡民而知荣辱。待曲终人散,夜幕深沉,星光点点,古戏台才会显得如此空旷。数百年热闹忽然沉寂,古藤绕台,落叶积阶;数世纪风霜雨雪洗礼,文化灿烂,古韵悠长。

昔日古戏台,尽演旧文章。不是才子佳人,就是帝王将相。弋阳古戏台,年年唱高腔;生旦净末丑,俱演众生相;看似温柔敦厚,却又慷慨激昂。一百种明代剧目,耳熟能详;四百套原始曲牌,随口哼唱。男女老少皆戏迷,人人戏情高涨。一村演戏,几村空巷。老少相携,男女咸集。穿一身衣服鲜亮,扮一个容光焕发。看戏无意在看人,看人好像在看戏。目随演员游走,心随剧情跳动。一声喝彩,台上台下热情高涨;眉目传情,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弋阳古戏台,俗中亦见雅。戏台或大或小,总是地方色彩浓郁,建筑风格别样。台面有一定之规,两侧也派有用场。屏风隔板横断前后,上下场门出将入相。屋脊插剑戟刀枪,梁枋刻人物鸟兽。戏文故事画在壁上,人物忠奸明白能辨。一年里忙中偷闲,自娱自乐,自拉自唱,戏台上吹拉弹唱;乡村人古道热肠,邻里纠纷,家长里短,古戏台上是非明断;娶嫁生丧,年节祭祀,念天地祖先,感时光流逝,立道德誓言。高高的古戏台,悠扬的弋阳腔,俨然一村民心灵道场。

弋阳腔古戏台,凝聚一页之辉煌历史;弋阳腔古戏台,传承地方戏曲民俗文化。岁月更替,光彩退去,斑斑舞台,百姓殿堂,推陈出新,继往开来,民心寄托。今之时代,弋阳腔焉能失人所望!

上饶戏曲赋

上饶人民,富于创造。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戏曲故乡,文蕴深厚;高腔源头,享誉中外。

上饶戏曲,晋代发轫,明清最盛。弋阳腔、饶河调、信河戏、赣剧,群芳斗艳;鄱阳渔鼓、采茶戏、木偶戏、徽剧、傩舞,精彩纷呈,真可谓:“早晚弦歌闻百里,上林花暖看迁莺。”北宋以来,北杂剧盛行,“四十大曲”中,保存至今仅两部,其一即出自德兴人董颖之手。元代曲家汪元亨、清戏剧家蒋士铨①,戏曲大家,文采风流。蒋士铨一生写成戏曲十六种,其中《藏园九种曲》流传至今,犹有余韵。弋阳腔、徽剧、傩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戏苑奇葩,弥足珍贵。新生赣剧,“美秀娇甜”,******赞美;革命年代,红色戏剧,占东南舞台。

国宝弋阳腔,戏曲“活化石”。母体高腔,源于弋阳,独领风骚。慢板徐缓,紧板激昂;一人演唱,众人接腔;锣鼓开张,管弦鸣响。“弋阳腔调太分明,去听吴音点轻拍”,歌不尽江山胜迹,唱不完人间冷暖。剧目一百种,曲牌四百多,风靡五百年。斯腔也,承前启后,源远流长,繁衍出变体,流传有创新。徒歌、帮腔、滚调之演唱形式,粗犷、豪迈、激越、明快之艺术特色,善恶忠奸,演绎尽致。向北,入安徽成徽池雅调、青阳腔,至北京成京腔;向东,进江苏成四平腔;向西,入湘成长沙高腔,进川成清戏;向南,入粤成广东高腔,入云贵成纳西乐,丰富华夏戏曲文化,赢尽掌声与鲜花。弋阳弟子遍天下,无人不识弋阳腔。

婺源徽剧,京剧之母。翻台子、跳圈、窜火、飞叉、滚灯、变脸,特技惊人;接、抹、捅、斩,武戏擅长。动作粗犷,气势豪壮。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名噪华夏。西皮、二黄为主,集众所长,渐成京剧。

清初,各种声腔进入。上饶博采众长,交融荟萃。饶河流域风行饶河班,信河流域红火信河戏。饶河班以鄱阳为中心,有弋阳腔风格,古朴粗犷;信河戏以玉山为中心,以外来乱弹腔为主调,婉转流利。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西皮加二黄,奠定基调。板腔丰富多彩,丝竹悦耳动听。三教九流、草民权贵全都入戏,天上地下、人神鬼怪活灵活现。新中国成立,饶河班、信河戏合一,遂成赣剧。

姐妹戏曲,大放异彩。鄱湖渔鼓,渔家休闲取乐曲艺,腔调暗合唐诗音律。唐发源,宋成形,明流行。滔滔鄱湖大舞台,水乡风情尽淋漓。赣东采茶调、鄱阳采茶戏,花开两朵,各有千秋。武夷山下采茶歌,赣东采茶戏之源头。明末发端,赣东生根。男角擅长扇子功,女角精通手帕功。民间生活多渲染,乡音土曲有风趣。鄱阳采茶戏,清末始成形。当地民歌是基础,黄梅戏曲来综合。或粗犷质朴,或柔和婉转。民间故事分量足,生活趣事入戏来。木偶戏,源之于晋。行装轻简,演出方便。二十四个木偶,七至十四条线牵动。锣鼓伴奏,人声帮腔。求神灵保佑平安,祈来年风调雨顺。木偶因线而灵动,演出因唱而神工。婺源傩舞,源于图腾崇拜,原始信仰基因。头戴面具,手执戈盾,跳跃舞打,伴音热闹。专用驱鬼逐疫,祈求一年平安。

今之上饶,统筹兼顾,繁荣文化,大兴戏曲。现实题材优秀戏剧展演,改革开放戏曲会演,莎士比亚戏剧节,传播戏曲艺术。抢救弋阳腔,刻不容缓;振兴弋阳腔,指日可待。设基金,建博物馆,办创作所,开戏曲班,组演出团,进行大会演。年节看大戏,喜庆开戏台,上饶之风尚也!

观夫上饶戏曲,何其盛也!一乃上饶中心地理位置。徽文化、吴越文化、客家文化、畲族文化,与赣文化互为影响,碰撞交融。二乃源于生活。鄱湖打鱼,渔鼓活跃,抒湖畔渔民劳动之乐也;茶广山深,茶乡小调悠悠,发茶姑之心声也。三乃不断创新。从弋阳腔到徽剧,由饶河调、信河戏之赣剧,民众之所需,艺人之努力,革故鼎新,乐此不疲。

悠悠上饶戏,传唱大中国。余为一介戏迷,窃以为:海有容乃大,腔久唱则醇;兴上饶戏曲,我辈之责也!值和谐盛世,理当上承先贤艺德,下开新曲风骚。放眼上饶,满目春光;高腔放歌,豪情激越;起舞跳弓,祈福小康。

注释

①蒋士铨(1725—1785年):字心余,又字苕生,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永平石盘渡人。因家有“清容斋”,故号清容,又号藏园,晚年号定甫。因书斋叫“离垢庵”,因此又自称离垢居士。为清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二十二岁中进士,历任武英殿纂修、国史馆纂修、顺天府同考官、《续文献通考》纂修官等。因才气横溢,乾隆皇帝赏称他与彭元瑞为“江右两名士”。他的诗与袁枚、赵翼齐名,并称“江右三大家”。他的戏曲成就更超过了诗词,《藏园九种曲》在当时传唱甚广,妇孺皆知,是继关汉卿、汤显祖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戏曲家。所著除《藏园九种曲》外,有《忠雅堂文集》十二卷、《忠雅堂集》二十七卷、《铜弦词》二卷,至今流传于世。

同类推荐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 深深尝了人间味

    深深尝了人间味

    这是一本汇集12位文学名家的文章作品集,共43篇文章,文章类型主要是散文,另外包括郁达夫的三篇半自传体小说。所选文章紧扣书名的人生感悟主题,且12位作者的人生阅历,给大众的印象都带有跌宕起伏的意味,符合书名《深深尝了人间味》所传达的厚重感。本书作者老舍、萧红、林徽因、史铁生、余光中、周作人、朱光潜、李叔同、夏丏尊、徐志摩、郁达夫、许地山……他们的人生之旅各不相同,或悲或喜,或执着或洒脱,但尝味人间的过程中,不舍本心,更以动人的灵魂写下素朴的文字。深深的话要浅浅地说,长长的路要慢慢地走,会痛的伤口轻轻地揉,复杂的世界里简单地活。经历波折后,别忘了要温柔;尝过人间味,别忘了要快乐。
  • 大饭碗

    大饭碗

    《大饭碗》是农村发展进程的纪实,也是画卷。以一个普通农民的视角,审视社会生活,将所闻所见,素材取舍,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景观,刻画复杂曲折的情节,经历了几十年的生活感触,扑捉了时代的光环。不论从结构上,情节上,还是从人物上,语言上,具备了超越的旧窠的观念。
  • 战将楚大明(下)

    战将楚大明(下)

    《战将楚大明》是一部讲述楚大明同志一生主要事迹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这本纪实文学作品是一本有利于继承部队优良传统,激发革命英雄主义,完成军队当代职能、使命的好书。
  • 同桌,同桌,你真坏

    同桌,同桌,你真坏

    由罗英编写的男孩、女孩丛书——同桌,同桌,你真坏主讲阐述男孩与女孩之间事情,书中包括了飞过的秋蝶、送你一支康乃馨、苹果熟了、放飞心情、请为我喝彩、絮儿满天飞、心中那条鱼、同桌,同桌,你真坏等。
热门推荐
  • 穿越易经

    穿越易经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一条永不枯竭的智慧河。但几千年来易经之所以变成谁也看不懂的“天书”,山人尝试使它回归常识,由浅入深,人人都能看懂。历史文化是经过政治裁剪选择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历史文化不可复制,但可以品读。山人尽平生之学,穿越时空隧道,复活诸子百家,古今圣贤,激活易经产生的生活原生态过程,使得读者诸君,可以用自己的生活常识和经验,去品读感悟易经,汲取智慧灵感。本书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画卷,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各路圣贤,伏羲、神农、周文王、老子、鬼谷子、孙子、诸葛亮、……都将在书中复活,用他们的深奥思想文韬武略演绎诠释着易经的真谛……
  • 末始烟花

    末始烟花

    有一种烟花,很便宜,短小却能绽放出夺目的金光。我们放烟花,只会老老实实从头放,从未想过烟花也能从末端开始放。”我喜欢你。“可我不能喜欢你。我是末端的烟花,而你是开端的烟花,我们注定不能并肩前行。”若是这样,我们可以相遇……“
  • 活在史诗里的人

    活在史诗里的人

    作为光明神教最年轻的骑士长,唐毅遭受里一系列的打击。面对困境,他能否找回自己存在的价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界之大武侠

    三界之大武侠

    韩叶为了让父母复活,妹妹苏醒,为了成为天下第一,来到了大武侠世界且看他如何在这武侠江湖的泥沼中成为天下第一佛说:“施主,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正派说:“维护武林安危,我们武林正道必杀你。”魔说:“杀了这个兔崽子!“韩叶只想说:“杀!杀!!杀杀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心剑锋

    无心剑锋

    谁说那书生不杀人?谁谈那朝臣无忠良?谁言那世间女子不如男?谁道那乞儿无傲骨?陈晓生飞狐城剑斩兄弟情,醉仙翁演武台一笑度生死。黄将九紫荆城提刀不问路,陈乞安长安城屠得三十万!梅花山庄庄主一剑祭出天下知,孟雁起芦苇荡杀了天下第二秦白鹿!那好做人肉包子的顾惜朝,那活死人肉白骨的赵龙阳,那屠了自家上下的燕云惊先,那为奴三十载的韩三归……醉里看花,花还未醉人已醉。醉的是那江湖恩仇!醉的是那往事幽幽!来来来,提刀问那孟婆依不依?!来来来,拔剑问那蜀山敢不敢?!来来来,提笔写那江湖看不看?!
  • 主上不见了

    主上不见了

    帕莎:怎么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恶魔?荼撒:臣以为,应下凡加强主上您的威严……去考察。帕莎:嗯……有道理,那就下凡考察一下,来体现我地狱的风华嗯,好。荼撒:主上英明。然后,地狱的魔王就开始友好的凡界生活……众恶魔:…………(公主殿下不是这样的啊,敢怒不敢言怎么办。)【莫得感情女主】×【腹黑卧底男主】如果正文与简介不符,请忘掉简介谢谢。
  • 心视为真

    心视为真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若所视一切皆为虚假,该如何辨别。未来的世界,末日时的狂欢,正义与邪恶的阵营,贯穿人类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是比赛,是博弈,是战斗,是对抗。这场博弈中,只有人类和人类,‘好人’与‘坏人’,‘正义’与‘邪恶’
  • 角落里的繁花盛开

    角落里的繁花盛开

    她,在豆蔻年华中逝去。上天再赐给她一个选项,她依旧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