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08400000076

第76章 梁奇达生平年表

1916年

7月14日(农历六月十五日)诞生于广东省开平县博建乡会龙里一个华侨家庭。自幼在乡村私塾读书。

1929年

在博建小学念书。

1931年

考入广州大中中学。

参加广州中等学校联合举行的万人请愿抗日示威游行。

1932年

加入进步学生秘密组织的读书会。

1934年

从同学潘先濂处借到一本《为发展五十五万红军而斗争》的油印小册子,欲去投考红军大学。后因红军已离开苏区长征,未果。参加《时代文化》读者会,与梁湘、潘先濂等组成“三人小组”,由勷勤大学学生林振华负责联系。

秋考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就读。期间,在同学中散发宣传党的抗日主张的传单,发动40多名学生参加读书会,并以学生会为阵地,创办壁报,谴责蒋介石当局的“不抵抗主义”等。

1935年

夏原中共上海临时中央局发行科科长王均予,因机关受破坏转移到广州,在广州建立中国青年同盟(以下简称为“中青”)。梁湘(同乡兼同学)的宿舍是王均予的落脚点,因而与王均予熟络,并由王介绍入盟,任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中青组织的负责人。发展盟员100多人。

冬和梁嘉、梁湘变卖各自的金饰资助王均予北上天津北方局请示广东中共组织重建问题。

12月12日组织发动同学参加广州学生抗日游行示威,以响应北平“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

1936年

夏因从事革命活动遭政治迫害,被开除学籍。

夏转学到肇庆师范就读。受王均予指示,在肇庆发展中青盟员十多人,为肇庆中青组织的负责人。

7月王均予与中央北方局取得联系后,恢复了党籍,遵照北方局的指示,在广州重建中共组织。

10月由王均予介绍转为中共党员。之后,在肇庆发展了王昌熹、关炳粦入党,成立了广东党组织重建后高要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任支部书记。是大革命失败后高要中共党组织的重建者。

12月组织散发有关“西安事变”消息传单,宣传抗日。在肇庆发展读书会员20多名。

1937年

年初因从事革命活动,再次被肇庆师范学校开除学籍。

春在广州石牌小学当教师以掩护工作。期间,与梁嘉在一个党支部,支部隶属广州市委,梁嘉为书记。与梁嘉等发动和组织中大学生数十名到广州市郊开展夜学教育,在群众中宣传抗日,培养积极分子。

7月初因身份暴露,被广州当局通缉,改名梁浪舟,由组织安排到中山大布小学任教务主任,以教师身份掩护工作。

8月中共中山县五区区工委成立,任区工委书记。

1938年

春发起组织以教师职业为掩护的谷镇区文化界救亡工作团,到山区及沿海地区宣传抗日。

8月任中共中山县委组织部长。

11月中旬参加中共中山县委在石岐太原第召开的第一次武装工作会议,参与研究武装斗争计划。

12月9日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中山县队(以下简称为县“抗先”),在西桠县立七小举行成立大会。县“抗先”由梁奇达具体领导。

冬中共中山县委在西桠县立七小举办第一期游击干部训练班,负责讲授政治课。

年底负责筹办中共中山县委举办的第一期党员训练班并兼任教员,讲授党的基本知识、党的纪律等课程。

1939年

年初负责筹办中共中山县委在崖口、贝头里举办的第二、第三期党员训练班。

年初曾到中共中山县一区区委在长洲举办的抗日游击干部训练班讲课。

春协助筹备中共中山县委,以县“抗先”及中山县战时妇女协会(以下简称县“妇协”)等合法群众组织名义举办青年、妇女干部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军事、政治、群众工作、战地救护等。

3月接手联系派驻在国民党第四战区第六游击区司令部政训室(驻中山)的中共支部。

4月9—12日参加中共中山县委在江尾头村举行的第二次武装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决定建立由县委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派共产党员打入地方团队掌握抗日武装及由党控制的乡村自卫武装等3种武装形式,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

夏参与组织中共中山县委在西桠举办的两期游击干部训练班。

7月24—30日在日军出动铁拖、汽艇以及飞机、大炮作掩护,在横门沿岸登陆,企图入侵中山时,参与组织发动“抗先”队员、“妇协”会员组成宣传队、救护队、慰问队、担架队、运输队等,配合中山县守备总队抵抗侵略者。中山军民合力奋战7天7夜,击退了侵略者。横门保卫战取得胜利。

8月任中共中山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

9月7日—10月4日参与组织发动“抗先”队员和“妇协”会员,支援中山县守备队抵抗再次进犯中山横门之日军。横门保卫战再次告捷。

9月下旬因中共中山县委书记孙康被国民党当局通缉调东南特委工作,接任中山县委书记。

10月5—7日日军攻入中山县城石岐。为反击敌人,带领张溪、员峰百余民兵转移五桂山马溪村,与郑少康带领的五区民兵汇合,准备抗击敌人。

至是年10月中共中山县委辖7个区(工)委和3个直属支部,共500多名党员。成为全省党员最多的一个县。

11月协助东南特委书记梁广、中区特委书记罗范群办理中山县委从东南特委移交给中区特委的交接手续。

1940年

1月因中共中山县委调整领导班子,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长。

3月7日中山全境沦陷。

3月下旬随中共中山县委机关转移至贝头里村,领导各级党组织转入隐蔽斗争。

1939年12月—1940年4月在中共省委向中央呈报的五份报告中,不符合事实地提到1938年至1939年间,在孙康任书记期间,中山县委领导机关犯有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中共广东省委已于1985年10月15日予以纠正),使中山县委工作受到一定干扰。梁奇达因此案受牵连,由县委书记降任副书记,尽管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仍坚持为党工作。

5月下旬组建由中共中山县委直接领导的独立自主的主力游击小队。

6月任中共中山本部县委书记兼组织部长。

6月在贝头里主持县委敌后工作会议。会后崖口、长洲两个乡警队转移九区,编入县委直接领导独立自主抗日武装。

6月底指示大布支部和上栅支部袭扰驻雍陌和大金顶的敌军。

9月调中共南(海)番(禺)中(山)顺(德)中心县委(以下简称“中心县委”)工作。

冬任番禺县工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

是年在番禺大山小学以教师身份掩护工作。期间,在险恶的环境中,布置党员深入农村发动群众,组织隐蔽的民众抗日武装队伍,发展党组织,加强统战工作。其时还与董世扬、张玲霜等以“教育出版社”名义,编印语文和政治课本在禺南各学校发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941年

8月受中心县委委派,与谢立全到中山县对建立五桂山抗日根据地的可能性进行为期1个月的调查研究。

9月初谢立全率领驻西海的游击小分队在一个晚上袭击番禺里仁洞汉奸李少棠部,缴获了枪支、财物一批。次日清晨,小分队突然被从广州赶来增援的300多日军包围。双方在里仁洞村口的九岗、婆岗墩展开激战。下午,梁奇达率民众武装100多人从冼墩赶至里仁洞增援。日军腹背受敌,遂撤退。

9月上旬中山县委召开会议,听取了谢立全的汇报,认为可以开辟五桂山抗日根据地。会议提出了在珠江敌后“经营番禺”、“发展中山”的方针。

冬任中共番禺县特派员。

是年转到番禺冼墩小学任教,帮助当地建立抗日武装,并到钟村、谢村一带开展工作。

1942年

年初负责番禺地方党的工作。

1月与谢立全到中山县九区牛角沙召开干部会议,传达中山县委关于开辟五桂山抗日根据地的指示。会议决定把驻中山九区的中山人民抗日武装逐步转移到五桂山区活动。

是年奉命以广游二支队指挥部政治特派员的身份,到中山协助谢立全做中山人民抗日游击大队政治工作。

1943年

2月任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党总支副书记,负责中山地区敌后抗日游击武装部队党的工作。

5月参加夜袭三乡伪联防大队战斗。是役,活抓伪大队队长郑东镇,毙伤及俘敌100多人,缴获枪支武器一批。

5月兼负责联系中山八区抗日游击大队和在赵其休部队做统战工作的黄虹。

6月参与指挥粉碎日伪对五桂山抗日根据地的“六陆围攻”。

7、8月到斗门陈中坚部队检查工作。

是年根据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指挥林锵云指示,采取紧急措施安排患夜盲症的游击战士治疗。

1944年

1月18日协助谢斌指挥夜袭李塱鸡派驻翠微的中山五、八区护沙总队卢汉荣部。是役7分钟解决战斗,俘敌120人,缴获战利品一批。

7月5日在日军对中山五桂山抗日根据地中心发起报复性的“四路围攻”时,率领指挥部机关的非战斗人员和妇女学习班的学员从石门撤向五区,在大布、马溪的民兵协助下,安全转移到目的地——丫髻山。

10月1日出任中区纵队第一支队政委。

1945年

1月15日出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第一支队政委。

年初主持制定五桂山区的妇女工作同志会章程,提出妇女的义务,保障合法权益,从政治思想上鼓励妇女积极参加抗日。

春日伪军向驻中山白石村的珠江纵队据点进攻。珠江纵队参谋长周伯明等沉着应战,坚守阵地至下午,梁奇达带领民兵赶来增援,里外夹攻,击退来犯之敌。

春随珠江纵队司令员林锵云到驻中山县九区的珠江纵队第一支队梁伯雄大队,部署、研究抗击国民党挺三部队进攻梁伯雄大队的对策,并做战士的政治思想工作。

5月参与领导珠江纵队第一支队抗击日、伪、顽军向五桂山发起的大规模、长时间的“五·九”大扫荡。

5月中旬到申堂村与周伯明、欧初汇合,三人商定为保存实力,将部队暂时转移到东江作短期休整。

5月21日与周伯明、欧初率珠江纵队第一支队的民权队、交通站、爆破排以及珠江纵队司令部全体机关工作人员200多人为第一批休整队伍,从中山崖口附近滩头出发,分乘7艘帆船战略转移东江,在宝安县黄田休整、学习。

7月与周伯明率领珠江纵队第一支队民族队、民权队100余兵力,配合东宝大队进攻宝安县沙井陈培伪军,激战竟日,攻克陈部,缴获大批粮食、生猪。遂开仓赈济群众。

8月配合东江纵队进驻宝安县南头。期间,还负责处理将驻澳门的日本特务头子黄公杰引渡回澳门案件。

10月下旬珠江纵队第一支队划归东江纵队。任中共江北地委常委兼东江纵队江北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与周伯明、陈达明、饶璜湘、罗章友等率领江北指挥部所属部队分散在罗浮山东北、博罗、龙门、增城、河源、从化、佛岗等地坚持斗争。

1946年

6月29日随广东北撤部队在大鹏半岛鲨鱼海滩乘坐美军大型登陆舰,启程北撤山东烟台。

7月5日随北撤部队抵达烟台。

是年任广东北撤部队新编干部大队政委。

1947年

是年被派往由刘少奇创办兼任校长的华东党校学习,任第一大队党总支部委员兼小队长。

12月参加中央工委土改工作队,被分配到平山县西柏坡一带搞土改。土改团由刘少奇直接领导。

1948年

年初工作队返回西柏坡,根据调查结果,就关于对农村土改中存在的问题,向刘少奇同志汇报。刘少奇同志听完汇报后,指示土改工作队回去复查,要实事求是地落实政策。根据刘少奇的指示,回村后,对群众做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消除被“搬石头”的原乡村干部和被错划成分的富裕中农的怨气,重新选配乡村两级干部班子,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

夏在西柏坡参加土改复查工作总结会时,受叶剑英总参谋长邀请到其家做客。叶剑英还鼓励梁奇达等到华北军政大学学习军事。

夏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安子文安排到华北军政大学军事第一部学习战略战术。入学前,在石家庄外围的一个乡,受到朱德总司令的接见。

1949年

冬南下广东。奉命筹组珠江地委,后任珠江地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

创办“珠江公学”,任校长。招收珠江地区青年、部队青年入学,培养骨干,3个月一期,共办两期。学文化知识、社会发展史、党的政策。毕业后到基层,参加征粮、剿匪反霸等工作。有些人后来成为县市地级领导骨干。

12月创办《珠江人民报》(1950年改名《珠江农民报》),是地委机关报,配合土改、清匪、反霸做宣传工作。又办《土改通讯》,交流各地情况。

1950年

年初举办知识分子学习班。参加学习的主要是中学校长、教师,部分小学校长,共千余人。目的是通过学习了解我党方针政策,为新的人民政权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是年对城乡教育机构进行整顿。

是年领导“边纵文工团”和“珠江文工团”,他们深入珠江城乡宣传演出,深受欢迎。

是年在中山石岐建立中心“新华书店”,为社会提供优秀的文化知识书籍,为中山各中学提供统一的教科书,推广编印《政治手册》。为配合新政权服务,为剔除封建的、半殖民地的文化服务。

是年接管卫生机构(当时,卫生、文化部门都归宣传部管),派专人管理。克服缺资金、人力、场所等困难,创建石岐“妇幼保健院”。

是年参加土改工作团,任副团长,到宝安、番禺工作。

1951年

代表广东省地委级宣传部参加中央宣传工作会议。

1953年

是年珠江地委、西江地委及粤中地委一部分合并组成粤中区党委,在江门北街办公。任常委、宣传部长兼党校校长。

办《粤中学习》,一周一期,每期万余份,指导干部学习。

办《宣传通讯》。

1954年

夏农村正开展互助合作运动。深入三乡区大布村调查,肯定当地经验,反复强调组织互助合作必须坚持自愿互利政策,通过粤中区党委发下通知,重申此原则,确保运动顺利开展。

6月随粤中区党委迁往佛山。

期间成立讲师团,32个县,108个讲师,集中备课,梁奇达任团长。

1955年

春粤中地区大旱。粤中区党委发动群众抗旱抢插,战胜灾害。其时在顺德召开的区党委各有关部门、各县(市)区党委领导参加的宣传动员大会上讲话,鼓舞群众战胜灾害夺取丰收,会后“讲话”刊登于报,起了良好作用。

1956年

2月调任广州高教党委,任副书记、书记。

1957年

任广东省高教党委副书记、书记。

9月12日暨南大学筹委会成立,任筹委会委员(陶铸任主任委员),后被委任办公室主任,具体领导筹备工作。

1958年

省高教局、教育厅合并为省教育厅,任党组书记、副厅长。

根据陶铸同志建议,省委决定,暨大在广州补校基础上扩建。

5月率队往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参观高校办学情况,同时洽谈师资问题。回穗,即只身搬入原广州补校,拼起课桌作睡床,开始具体的筹备工作。

6月被任命为暨大党委代书记、副校长。期间与其他领导干部一起积极进行选聘教师、配备行政干部、建校舍、招新生等工作。

8月7日—8月13日组织领导干部就办学思想和办学方法进行学习,制定出《五年跃进规划》。

9月24日暨南大学如期举行开学典礼。梁奇达完成了中央、省委交付的重建暨南大学的使命。

9月暨大筹委会完成任务,宣告结束,成立暨大建校委员会。广州市市长朱光任主任委员,梁奇达任委员。后召开暨大建校会议,梁奇达特邀主管城建的副市长林西与会,会上林副市长当场拍板华侨补校以南、黄埔大道以北、铁路以西、壕沟以东的地区划归暨大使用,占地约60万平方米,解决了暨大的用地问题。

9月27日带领师生赴江村修铁路,住江村草棚里指挥,并参加劳动。

11月12日在暨大全校教工共青团员会上讲话,号召大家解放思想、下定决心投入科学研究热潮中。

11月16日晚到暨大炼钢现场指挥生产。

11月17日主持暨大钢铁厂出第一炉钢水。

年末与党委一班人多次讨论和动员解决全校师生员工的生活问题。

1959年

2月15日在全校教工大会上作总结发言。提出“以教学为中心,生产劳动服务于教学,所办工厂服务于专业”,号召全校师生掀起学习热潮,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努力。

又提出教学、科研、劳动的安排实行1:3:8制(全年1个月休息、3个月劳动、8个月教学),每周实行5:1:1(休息、劳动各1天,教学5天)。

2月为了提高理论教学质量,亲自挂帅,与党委各成员集中部分处级以上干部、各支部书记、马列教研室教师,组织若干专题小组,担任教学。

3月3日暨大学生课余艺术团成立,为加强领导,与杜桐、杨嘉教授出任顾问。

3月底和学校领导干部一起组织领导“教学观摩团”,深入教学第一线,和学生一起听课,贯彻党委领导、教师、学生三结合的群众路线,进行评论。

夏为解决南北校区被大片水田阻隔,交通不便,基建材料无法运输的困难,考虑长远的整体校园的环境绿化而提出建“人工湖”。10月,经党委研究,决定成立工程指挥部,负责工程的具体指挥。

10月8日主持“人工湖”(明湖)施工典礼并讲话。

11月6日在暨大教学经验交流会上讲话。

11月19日在校党委及行政扩大会议上讲话。报告学校教育革命情况,提出“三管齐下”,即夺取政治思想、教学科研、劳动三丰收。

12月23日人工湖按计划提前一个月完成。

是年为解决学校基建中建材(尤其钢材)匮乏的困难,拍板采用“竹筋薄壳建筑法”,用竹筋代替钢筋,兴建六栋教工宿舍,1960年竣工,交付使用。后在1961年又用此法兴建4个“蒙古包”式的学生饭堂,1962年竣工交付使用。

人工湖建成后,与党委成员一起研究制定暨大校园绿化蓝图,交总务部门实施。

1960年

1月2日与校党委各成员一起研究生产和改善师生员工的生活问题。决定成立“三人小组”专管这方面的工作。号召干部、师生、员工支持这项工作,开展“四献”活动(献种、献苗、献计、献力),争取半年改善生活。

1月13日召开党委会,传达省委关于加强理论工作的决定。决定在全校师生中掀起一个声势浩大的、以学习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方向的理论学习运动。于1月14日发出通知。

1月19日在全校学习毛泽东思想誓师大会上讲话。

1月22日在教育革命研究组理科小组召开的扩大会议上讲话。谈今后如何以教学大纲为中心研究教学革命,在教学中如何以最新的科学课题结合课程和专业等问题。

1月25日在华侨、港澳同学跃进誓师大会上讲话。分析国际形势和印尼排华原因,鼓励学生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发扬光荣传统,对祖国作出更大贡献。

3月30日在全校欢迎归国侨生来校学习大会上讲话。代表学校致辞欢迎,赞扬侨生的爱国精神。

4月校党委提出“一定要把膳食质量提高一步”的号召,梁奇达向教职工说明:“搞好膳食是推动教学科研、劳动生产的重要工作。”并组织领导小组,加强对膳食工作的领导,和黄健下厨房与工人一起劳动。

4月任命为暨大党委书记。

5月4日校党委决定召开学校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梁奇达任主任委员。

6月28日到河南农场看望参加劳动不久的华侨预科同学,到田间和同学们一起割稻子。

7月29日召开暨大第五次党员大会。代表党委作总结报告,说明两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白手起家,开设9个系、16个专业、1个研究所,已设立了综合大学应有的科系。在教育中拟订课程新体系。又指出在教学设备、师资、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8月要求教工会在暑期安排好教工的生活,以贯彻党中央劳逸结合的指示。教工会就在暑假组织教工到北京、上海、中山、佛山等地旅游,到湛江、鼎湖休养。校医室组织病者打太极拳。

是年末至1961年初为度过全国性的暂时经济困难,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战胜肝炎、水肿等疾病,和党委一班人研究对策。艰苦奋斗办起农场、菜牛场,为饭堂提供猪、鱼、鹅、肉和蔬菜等副食品;发动师生动员海外亲人捐献化肥支援农业,部分县、市见暨大生活困难主动提供副食品;开办服务食堂,为持有侨汇证的学生服务,从而大大改善了师生员工的生活,控制了疾病蔓延。

1961年

2月24日为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寒假期间学校在西樵山召开党政领导扩大会议,会上讲话,明确今后要“以教学为主”的指导思想,采取措施保证教学时间不得挪用。考虑侨生的特点,我校学生可适当减少劳动时间。

8月22日为贯彻“高教60条”,暑假期间学校在新会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会上总结时强调要提高教学质量,精讲多练。鼓励师生勤奋读书,要重视培养尖子学生,增设选修课,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课外辅导。

1962年

4月11日在全校教工大会上作报告。总结贯彻“高教60条”的情况,部署进一步贯彻“高教60条”。

夏组织政治理论师训班,科学社会主义组到增城县新塘公社参加“整风整社”运动,以开阔视野、提高社会活动能力。

1963年

5月暨大党委根据省委工作组不符合事实的检查报告,作出“给予梁奇达撤销党内外职务的处分,并建议行政上免去其副校长职务”的决定。对于结论和处分梁奇达当时就不同意,没有签字。

10月6日从建设暨大师资队伍考虑,亲笔给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读书、即将毕业的暨大青年教师周××回信,殷嘱毕业后回暨大任教。

年底省委派人代替梁奇达职务,遂离开暨大,养病。

1965年

2月中南局监委转通知中央监委同意给予梁奇达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处分,梁奇达没有签字。

3月13日向暨大党委、省委工作组、省委、省监委提出对省委工作组的“检查报告”及暨大党委“关于对梁奇达处分决定”的一些事实的说明。

1968年

“五七”干校劳动。

1971年

干部“解放”,被派往肇庆地委任宣传办副主任。

1973年

调回广州,任广东省教育局副主任,下乡调查研究,主管广东省中小学教材编写组工作。

1976年

调任广东省体委副主任,兼任广州体育学院革委会主任、党核心组组长。以大刀阔斧的魄力,主持“文革”后体院复办,上靠党的政策,下靠群众,消除派性,调整建立新的领导班子,到教学第一线,从而把体院工作扶上正轨,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

1977年

12月出席广东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978年

3月出席中共广东省党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3月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复办暨南大学,要求当年筹备当年招生开学。

3月广东省委任命杨康华为复办暨大领导小组组长,梁奇达为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复办工作。其时,1963年冤案尚未平反,对梁奇达的处分尚未撤销。

4月与杨康华、罗戈东等赴京请示廖承志及教育部关于暨大复办事宜。

4月任命为暨大党委副书记

4月制定《暨南大学发展规划纲要(1978—1985)草案》,广泛征求意见。

6月9日《暨南大学发展规划纲要》获得由廖承志主持召开的第一届董事会通过。

期间在中央、省委和杨康华的支持下,为充实暨大师资队伍而奔跑。经多方努力,借调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病理专家杨简教授、调入药理专家罗潜教授、骨科专家邝公道教授、眼科专家李辰教授、血液研究专家郁知非教授、张爱诚教授、宋史专家陈乐素教授。登门力邀秦牧出任中文系主任,力邀老教育家王越教授继任暨大副校长,并为之配备助手,使老专家更好地发挥作用。

1979年

1月5日在支部书记、科以上干部会议上讲话。提出春节前的主要工作是学习中央工作会议、三中全会文件,通过学习解决重点工作转移问题。要珍惜、理解这个转变,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是关系到党、国家的命运问题,要把三中全会公报学好吃透,联系本校实际。不学好,一定跟不上。

会上宣布学校领导干部分工:

梁奇达协助杨康华管理全面工作;

王越、韩托夫管理教学;

朱明管人事;

罗戈东管总务;

其他各主要部门都作出了明确的安排。

5月23日在全校学生大会上讲话。盛赞师生员工的高度热情。说,开始复办时,只有十多人,夜以继日地工作。老师自己动手搬仪器设备回校;炊事班为搞好膳食,从新市采购,访问学生;全国著名的病理学家杨简教授辅导学生至深夜无法出校门,和邻居合铺过夜,还向全国各地发信要求支援暨大;数学系老教授也因辅导学生深夜翻校门回家等等。

6月7日中央教育部批准梁奇达任暨南大学副校长。

7月31日暨大文科教学经验交流会上作总结报告,对如何根据侨生特点办好华侨大学作探索性发言。

9月向省纪检会提出“关于暨大六二年事件及对我处分的申述”,要求复议。

12月出席广东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1980年

7月6日在暨大“广州校友会筹备会”上讲话。着重介绍复办后暨大的情况,阐明学校办学方针、任务。今后将在新老校友的支持下,暨大将办成新型的华侨大学。

9月校党委会召开会议,传达省委关于进一步学习执行《准则》和党章(修改草案)的通知。梁奇达在会上讲话,对学校如何贯彻执行省委通知作了动员部署。

10月8日在全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作总结报告。讲了“政治思想工作的位置问题”、“认识新时期青年的特点,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要提高政治思想工作的艺术水平”等内容。

12月在暨大董事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暨南大学复办两年工作情况报告》。汇报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侨务政策的情况,复办两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总的说,基本达到《八年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第一步,即初步恢复。提出存在的困难和今后的方向。

1981年

1月出席中共广东省党代会。

2月出席广东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5月20日在学校第四次党员代表会议上代表党委作工作报告。大会经过充分酝酿,选举梁奇达、李辰为暨大出席省第五次党代会代表。

7月1日在全校师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作题为《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把社会主义事业引向胜利》的报告,着重论述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把社会主义引向胜利。

文中道:无产阶级革命者不论是在胜利的形势下,或是革命遭受挫折的时候,都应该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把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一直举下去。这才是革命的坚定性。

1982年

1月7日广东省纪检委下达63冤案平反批复:撤销1965年给予梁奇达同志撤销暨南大学党委书记和副校长职务的处分。

2月2日当选为省五届人代会代表(佛山代表团)。

3月校党委开展“反腐蚀”斗争,举办党员骨干学习班。梁奇达在会上讲话,强调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警惕。任何人也不能打保票,认为我校是清水衙门。我们必须把“反腐蚀”斗争搞好,搞到底。

1983年

1月出席中共广东省党代会第五次会议。

1月与来母校探望的82届毕业生,举行座谈会。

3月当选为广东省顾问委员会委员,连任两届。

4月心肌梗塞,入院抢救。

5月初转入省中医院继续治疗。

9月初转广州军区157医院继续治疗。

1984年

1月16日出院。

是年参加省顾委组织的整风学习,开展“对照检查”,到珠江三角洲参观调查,到深圳特区,到增城、龙门等地区调查。加深对三中全会以来党制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特别是对改革开放加深认识。回来后,写出《整党收获及努力方向》,表示今后在省顾委安排领导下,搞点调查研究,发挥余热,在有生之年为“四化”再作些贡献。

10月为《五桂飘香》写序言。

1985年

8月为《珠江洪涛》撰文《艰苦的战斗辉煌的历程》

1986年

参加省顾委组织的参观调研活动。

9月—10月上旬到华东地区的江西、江苏、浙江三省。

10月下旬到广西参观、调研。

1987年

2月带港商何××一行到海口屯昌“晨星”农场参观、考察投资环境,意欲引进外资,为海南岛的改革开放出力。

3月9日参加广东省委全会(全体顾委委员参加)。

7月—8月参加省顾委华北地区调研参观团。先后到山西、内蒙古、河北三省考察。

8月14日参观包头市内的“稀土研究所”受启发,联想到广东的稀土开发。

10月赴广东省内罗定、信宜、高州、化州、海康、廉江、电白、阳江、开平等地参观调研。

1988年

秋深入革命老区五桂山、南蓢、南头等地调研后,撰写《中山老区建设情况和问题》、《大布乡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10月应邀任广东省老区建设研究促进会理事。

1989年

8月28日广东省委组织部通知,批准梁奇达同志离职休养。

1990年

4月主持筹集12万元为开平博建会龙里本村安装自来水管道,使全村村民饮上自来水。

是年撰写《五桂山战功垂青史》。

是年主持录制《珠江纵队四十周年纪念大会盛况及战斗历程》。

1991年

11月到深圳麒麟山干部疗养院疗养。

12月到宝安参观调查农村改革情况。

是年撰写《思潮澎湃忆黄健——黄健同志逝世十周年纪念》。写诗《珠纵成立46周年感赋》。

1992年

撰写《槟榔山战斗十烈士碑记》。

带领暨大医学院药物学专家到开平彼迪药厂,研究开发新产品。

6月应邀赴澳门参加澳门濠江中学校庆活动。

1993年

4月筹集30万元为家乡修水泥村道。

10月24日到美国、加拿大探亲。

1994年

8月—9月为修建家乡博建学校与梁嘉同志及家乡干部等筹款60多万元。梁奇达与家人几年累积捐款11.5万元。

1995年

7月应新华社澳门分社的邀请和原珠纵老战友梁嘉、周伯明、欧初、叶向荣、杨子江、罗章友等共赴澳门访问。

10月畅游三峡。

是年主编《纪念李进阶同志》,撰写《人去情留忆进阶》和《中山人民对抗战的贡献》。

是年赋诗《捍卫南疆五桂娇》、《念爱女愉辛殉职十周年》、《采桑子八十感怀》、《游三峡》、《赞明湖》、《巾帼英雄姿》、《游岳阳楼》、《参观渣滓洞》。

1996年

春为《晚霞金辉》题诗;为《长洲儿女》题词“长洲乡革命功绩永垂青史,长洲乡革命烈士浩气长存”。

1998年

11月撰写《王均予同志与中共广东地方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

2000年

5月随省顾委访问团赴澳门访问。

7月1日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01年

年初体检发现肠癌,经医生与家人反复研究商讨,决定采取保守治疗。

2002年

4月随顾委参观团到东莞参观。

6月30日病发,入住广东省人民医院东病区。

9月28日晚20时48分辞世,走完艰难而光荣的一生。

10月9日部分骨灰安葬于暨大明湖湖心亭旁翠柏树下。

10月9日部分骨灰安葬老革命根据地中山五桂山上一松树下。

10月10日部分骨灰安葬在家乡“博建学校”校园榕树下。梁奇达和暨大莘莘学子同在,和五桂山的青山绿水同在,和家乡的父老乡亲同在!

同类推荐
  • 葬密者(完美收官)

    葬密者(完美收官)

    1959年,大通湖农场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诡异事儿,200个大活人凭空消失。在公安厅抵达农场的前一晚,几个来自军方的神秘人物介入调查,将农场的王解放等人带走。一段尘封于战争时代的卷宗,渐渐浮出水面;一个隐秘机构,渐渐走入王解放的世界。他们,便是葬密者——一群埋葬秘密的人。【葬密者官方千人群:328597965。微信公众号:文禅堂的灵异空间】
  • 婚姻男女

    婚姻男女

    李守杰(即文中的“我”)是一位事业小有所成的中年人,但婚姻生活却一败涂地。十年婚姻带给他很多痛苦的回忆,也让他获得了一些人生经验。
  • 牛虻

    牛虻

    主人公亚瑟出生在意大利富商家,是富商后妻与神父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却不知道真相。亚瑟崇敬蒙太尼里神父,把他当作良师慈父。当时意大利正遭到奥地利的侵略,亚瑟决定参与青年意大利党争取民族独立事业。蒙太尼里调走后,新神父卡迪诱骗亚瑟,使他在忏悔中透露了他们的行动和战友们的名字,他连同战友一起被捕入狱。女友詹玛误以为亚瑟告密,打了他耳光。同时亚瑟得知自己竟然是私生子,陷入极度痛苦中,于是流亡南美洲。十三年后,他重回意大利,已经成为一个坚定不移的革命者,文武双全的“牛虻”。一次行动中,他被捕入狱。蒙太尼里......
  • 安塔拉传奇(第八部)

    安塔拉传奇(第八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偏偏恋上你

    偏偏恋上你

    她女玩男角,成为大神,却排名第二,排名数据竟被第一名甩出了整整一位数!是可忍孰不可忍!她立志要单挑大神,成为第一。蹲点,埋伏,尾随,只为找机会一举打败他!可是。。。大神你为什么要送这么贵重的装备给我?为什么要帮我闯关做任务?你这要闹哪样?这样的他们却成为了一众腐女眼中的国民CP!大神,你解释下啊喂!
热门推荐
  • 总裁家的小逃妻

    总裁家的小逃妻

    众所周知,陆家大少爷心里住着一个女人。至于是谁,从来都没有人知道。直到后来,陆家少爷为了一个女人,喝酒喝到胃出血,为了一个女人,可以放弃一切,为了一个女人,和陆老爷子断绝关系。“戚暖暖,就算你逃到天涯海角,我也会不顾一切把你接回来”“哪怕你不爱我,我只求你别逃离我的身边,这就够了”男人的声音很苦涩,心也一样。
  • 我是咸鱼会翻身

    我是咸鱼会翻身

    金牌记者背黑锅,卷土重来去卖报。谁说咸鱼会粘锅,翻身那日大声笑。从卖报开始,主角用努力和智慧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一步步成为报社顶梁柱,并在报社改制中成为股东之一。后期,他开始涉猎地产、艺术、新能源、环保等产业,创造了他的盛世商业帝国,一度辉煌无二。至于他获得了什么商业先锋、进步青年、公益大使、慈善大家、爱心总校长等名头,也不过是他辉煌人生中的一点小小成就。(职场文,腹黑,慢热。有系统,但可以忽略不计。本想欲扬先抑,但前几章抑的有点过,忍着看,或者跳着看吧。)
  • 误恋

    误恋

    她是傲娇冷酷的美女猎人,无数僵尸惨死其手,可当她遇上从不食人的僵尸王子……
  • 超级智能

    超级智能

    萧凡一边忍着痛,一边琢磨着:“这里一定是病房了吧,我不是在下午过人行马路的时候被一辆丰田车给撞晕了吗?一定是哪位好心人把我送进医院里面了。可是,这超级智能系统又是怎么回事呢?该不是人被撞糊涂产生幻觉了吧!”
  • 冷血总裁不爱放手

    冷血总裁不爱放手

    微蓝说,那长长的爱恋几乎用尽了一生,曾经的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是爱,曾经的我们都在错过,可是我真的爱你,我相信你知道,我们都知道。谢谢你爱上我。
  • 须弥战纪

    须弥战纪

    嘻嘻哈哈,完成修仙大业。人妖之恋,惹出逆天横祸。少年,为情,逆天而行。少年,为义,化身须弥。
  • 神兵时代之破晓

    神兵时代之破晓

    这是关于一个神兵的时代,每个人都有专属的武器,或强或弱。这个世界的境界分为武者,武士,武侠,武灵,武圣,武神,武仙。
  • 从猫开始

    从猫开始

    钦炎重生成了猫。醒来的时候正在做绝!育!手!术!钦炎:还能更坑嘛?!现实:能!分裂的精神,连不上网的阅读APP,不止一个的地球……一坑未平,一坑又陷。而这一切,都是从猫开始的……
  • 邪王宠妻:逆天废材三小姐

    邪王宠妻:逆天废材三小姐

    一朝穿越,她成了丞相府的废材三小姐,人人都可以欺辱她打骂她,她要逆袭,要那些欺辱过她打骂过她的人看看到底谁是废材。他,碧云国的当朝二皇子,碧云大陆的第一天才从第一次见她便对她一见倾心。之后便对她死缠烂打,誓将弄她到手。
  • 和平纪

    和平纪

    一场无声的阴谋悄然而至,七大神族,有的星球破碎,有的黯然退场,而人族的崛起便是从这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