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86200000014

第14章 抗战时期在中国的史迪威

史迪威将军于1942年1月至1944年10月被派往中国。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里,任国民政府蒋介石的总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国陆军司令官。从此,美国对中国的援助以及军队训练等方面都得到了增强,使中美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史迪威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史迪威的对日作战计划最终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本人也被召回美国。本文拟对在这一复杂历史时期的史迪威作些探讨,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根据美国陆军部给史迪威的命令,美国派史迪威来华援助的目的,就是要加强美国对中国政府援助的效益,以便进行更有效的战争;指挥可能指派给他的中国部队;帮助改进中国陆军的战斗效率;维持滇缅公路的畅通。

史迪威为此制订出了他的作战总计划,这个计划的主要内容如下:

维持对印度的全部交通,攻击仰光的日军……仰光确保安全之后,集中兵力于昆明、贵阳一带,向河内发动攻势,或清除汉口的敌人,把日军置于我们打击的范围内,日军将退到南京和苏州,而我们从开封向北挺进将迫使敌人从山西南部和郑州地区撤退。到这时,空军将可支援一切地上的军事行动;与此同时,应当立即指定将给予装备和武器的三十个师,并开到贵阳、昆明一带地区,作预备性集中,以便可能用于暹罗和印度支那,在中国的每一沦陷区,正规军和游击队应当增加活动,最低限度要经常袭击日军,使他们不能互相支援。

这个作战计划虽然只是主观方面的战略方案,对于客体日军的估计以及日军将会有什么样的反应都没有全面地考虑到。但是这毕竟是国民党军队抗战以来,除了武汉失陷后,杨杰呈蒋介石的一份含有积极主动进攻敌人的“抗战建议书”外的一份较全面具体、积极主动进攻日军的方案,一扫过去消极防御的作战计划。同时,史迪威还努力争取三十个师的装备和武器,这是可贵的。遗憾的是,这个作战计划直到史迪威免职回国也没有付诸实施。

1942年3月11日,史迪威为维持滇缅公路的畅通,亲自到腊戍指挥缅甸战役。

滇缅公路是当时中国西南陆地上唯一的国际援华物资线路,它于1938年正式通车,同年11月8日,自苏联奥德萨开出的英国船斯坦荷尔号,装载六千多吨杨杰从苏联争取的援华物资驶进了仰光港。从这时起,连接昆明和仰光的援华线路被确定下来。滇缅公路的运输量与欧战爆发前相比,增加了五倍,日本要占领全部中国,必须切断援华线路,因此,对缅甸特别重视。1940年6月24日,日本照会英国驻日大使克莱琪,要求停止经过缅甸线路及香港运输援华物资。对此,英国大使于7月12日向日本外务大臣有田八郎(米内内阁)做出了封锁缅甸线路三个月的答复。由此可见,滇缅公路对日本的重要性以及英国直到1940年7月仍然支持日本侵略中国的行为。

缅甸战役中,史迪威的意图是首先主动收复仰光。如果进攻仰光失利,中国军队就向北撤,在曼德勒以东高地的阵地上,对北进的日军给予侧翼威胁,加上雨季会使日军遭到极大困难。蒋介石不同意史迪威的主动进攻日军计划,他说:“不,我们必须等待,如果他们不增援,那么我们就可以进攻。”显然,蒋介石这种主张,不仅被动,而且将失去可贵的战机。史迪威则认为:“如果他们增援,那末他们就太强大了,因此,我们必须防守。”史迪威的看法是正确的,但蒋介石不同意,史迪威也不能实施自己的计划。中国远征军入缅后,指挥权也未完全统一过。史迪威要求统一由他指挥;英国哈罗德·亚历山大元帅也指望指挥中国军队;蒋介石又在重庆遥控。在具体的战役中,英军的错误情报及不配合行为,使中国远征军在乔克巴当上了大当。最后,远征军将士虽然英勇顽强地与日军浴血奋战,但结果仍然免不了缅甸战役的失利。

事后,史迪威分析道:“敌视(当地)的人民;无空军;日军的主动;劣等的装备;军火不足;运输工具不足;无供应机构;临时凑成的医疗服务;愚蠢、懦弱的指挥;蒋介石的干涉;英国人管理铁路的一团糟;不健全的通讯;英国人的失败主义态度;脆弱的战争形势;明知无望。”于是,史迪威要求马歇尔和史汀生派遣一个或更多的美国师给他,以便盟军向南中国海发动一个主要的军事行动。马歇尔不同意,认为美国的人力物力都不容许这样做,他要史迪威采用陆军部的计划:“使中国继续呆在战争中。”史迪威既然争取不到美国战斗部队,只得提出建议,改革中国军队,他向蒋介石提出以下几点:

1.我建议将师合并起来,使得每一个部队都能兵员充足,可以提供的武器,将尽其所有分配给这些师……

2.我提议对无效率的高级司令官施行严格的清除……如果不清除无效的(司令官),不论得到多少装备,陆军将继续走下坡路。

3.我建议在将来的军事行动中,选择一人拥有全权以指挥行动,对军队可以完全控制。

这个建议蒋介石不能接受,宋美龄认为:“头不能砍下来,否则就不会有什么东西留下来了。”最后双方达成协议:史迪威指挥驻印军队,控制训练;罗卓英管理行政和纪律。

早在日军进攻缅甸开始时,蒋介石就意识到以仰光为基地的援华地面线路将要被封锁,所以,蒋介石要求罗斯福总统把过去的地面线路改为从印度的萨地亚至昆明的航空线路,使援华物资得以继续输送。罗斯福同意了。1942年3月21日,25架泛美航空机开始了阿萨姆—缅甸—昆明的空运,但空运物资只不过几十吨,不能满足需要。史迪威为此也要求美国陆军部在1943年2月前,每月要运送五千吨物资,蒋介石则要求完成每月一万吨物资的运送任务。英美联合参谋部决定将建设阿萨姆机场予优先考虑,并准备加紧增加运输量,努力在初秋前满足蒋介石的要求。

为了适时地利用租借法案的物资,加强训练中国军队,史迪威建议蒋介石尽快调遣大约十万中国士兵去印度,和撤到印度的远征军一起,用租借法案物资予以装备,并训练他们为优秀的作战军团。这样,新型的陆军可以从这里产生,同时,可以粉碎日本企图阻止印度的物资运往中国的计划。

史迪威估计需要四至六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对中国士兵的训练,然后采取军事行动,其实施步骤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收复缅甸;第二阶段,把日军从泰国赶出去。

这个计划蒋介石大体上是同意的,只是要求一半的高级军官由中国人担任。于是大批的中国知识青年,被派到印度去接受训练,加上由缅北退到印度的远征军,组成中国驻印军。这支部队全部是美械装备,在印度经过严格的训练后,1943年10月开始军事行动,边战斗边修公路,战争打到哪里,公路就修到哪里。1944年8月,驻印军攻破缅北重镇密支那,12月攻占八莫,1945年1月27日,驻印军与远征军在缅境芒友会师,中国滇西抗战取得完全胜利。并打通了中印公路,收复了西南重要的陆上国际交通要道,使援华物资顺利运入中国,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史迪威虽因与蒋介石的矛盾不能解决,于1944年10月被调回美国。但是史迪威早先没有通过蒋介石的允许,在缅北发动了军事进攻,到1944年11月底收复了芒市以北地区,使滇缅公路抄近经缅甸的八莫与印度的利多连接起来,并于1945年1月25日正式通车。当第一批满载着美国援助物资的卡车,经过二十四天的艰苦行程到达昆明时,数千群众兴高采烈地拿起小旗子前来欢迎,有的小旗子上写着“欢迎经史迪威公路开来的第一支车队”。蒋介石宣称:“我们打破了敌人对中国的包围。请允许我以约瑟夫·史迪威将军的名字为这条公路命名,纪念他杰出的贡献,纪念他指挥下的盟军部队和中国军队在缅甸战役中以及修筑公路的过程中作出的卓越贡献。”当在美国的史迪威知道这条充满了国际友谊、充满了中国士兵的血汗与泪水的公路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时,他的心情是又苦又甜。史迪威终于完成了他在中国的使命,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史迪威及美国的一些现实主义者,在参加中国的抗日过程中,他们发现国民党没有用供应物资装备抗日的军队,而多半是装备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并囤积物资,准备内战,加上官员的贪污腐败,中饱私囊,使得美国的供应物资不能发生其所企望的效用。而真正抗击日军的中国军队,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抗日游击队。但是,这些部队的装备很差,他们艰苦地转战在敌人的后方及心腹,牵制打击日军,然而还要受到国民党军队的攻击和山西部队的封锁。他们还了解到,“共产党的政府和军队,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一次享有积极的广大人民支持的政府军队。”这样的军队和政府,应该得到美国租借法案的物资,使其在战争中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1942年10月,陈纳德提出的“空军在中国的作战计划”,由于日军占领中国的一些空军基地而不能实现,于是,史迪威用陆军去打败日军的作战计划,又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而且被认为这是对的。可是,国民党却把二十个师的兵力摆在西北,不去抗日,而去封锁陕甘宁边区。为此,史迪威的政治顾问戴维斯,曾提出解除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建立美国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关系及军事关系,用租借法案的物资武装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并派美军观察组到延安去了解情况以及成立联合政府等等。史迪威在给赫尔利的备忘录草稿中,表示了他的想法,任何对中国共产党的安排,应当纯粹是军事性质的,并限于目前的危机。他写道:“将使用第十八集团军(共产党)。对此点不应有任何误解。可以使他们在不致和中央政府发生冲突的地方发挥作用,但他们在危机中必须被接受为‘战斗’队的一部分。”

史迪威对马歇尔说:“如果允许蒋介石及其一伙控制‘租借法案’供应物资,你知道谁将得到供应,你也知道谁得不到供应,我们总得想办法将武器交给共产党,他们是要打仗的。”在客观事实面前,特别是蒋介石正在发动第三次反共摩擦,让中国人民自己削弱自己的时候,1943年9月16日,史迪威直接向蒋介石建议:“转移西北的兵力来阻止日军。”并要求蒋介石从他自己积存的武器里拨一些给中国共产党作为采取抗日行动的鼓励。

史迪威的具体计划如下:

“1.第十八集团军(共产党军队),第二十二军,及第三十五军处于深入华北日军侧翼的地位。这些军团可以有利地使用,威胁平汉铁路和归化至张家口区域……

2.把山西的军队调往山西南部,并指向郑州,将大大增强上述的威胁。

3.本计划的提议如下:①傅作义的三十五军在平绥铁路以东采取行动,用骑兵切断铁路,孤立包头的日本卫戍部队。②邓本珊的二十二军在包头、归化之间采取行动以配合傅作义。③第18集团军(共产党)开进五台山区域,袭击平汉铁路。④山西的一些师袭击同蒲铁路。⑤胡宗南向东移动数师,在几个地点渡河,以向郑州和新乡进攻作为威胁。

为了防止敌人集中兵力各个进攻,上述行动应同时进行……

4.我建议采纳这个计划,并建议西北部队应给予充分的供应,使这个计划得以实行(定期在十月初)。无论怎样坏,这个计划对部队来说都不致有什么损失,供应甚微,可以使用闲散的部队,并可以弄清楚西北部队的可靠程度……”史迪威关于调动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进攻日军的建议是正确的。这个建议,不仅是一个积极主动进攻日军的计划,同时,它可以把一直养着放在西北封锁共产党的军队调去抗击日军,使这支军队发挥抗日的作用,而且使八路军因此得到较好的装备及供应,可以发挥更大的威力,狠狠地打击日军。然而,这个建议遭到蒋介石的拒绝,因为他不能同意把他多年处心积虑封锁共产党的军队调走,这样,他会失掉一切对他有利的时机及抗战胜利后立即消灭共产党的有力工具;他更不能容忍用“租借物资”去装备共产党的军队,使共产党更加强大,这对他来说无疑是栽桑养虎。所以,史迪威在具体执行美国对华政策时,他的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美军观察组到长安的安排也拖延到1944年夏天才能实现。观察组成员谢伟思从延安寄给史迪威的报告中,极力主张拟订一个计划,用租借法案的物资来装备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他说:“美国陆军开始了与中国共产党部队的合作……这种不彻底的合作的显着成功,理应使我们考虑更多的积极措施。

这样的军事合作应从我们向共产党部队提供他们现时非常缺乏的基本军事供应品开始,并训练他们有效地使用这些供应品。应作出计划,当在华战争进入后期时,实现共产党与空军和其他地面部队之间的真正的战术上的合作。

向共产党部队提供供应品显然有很大的实际困难,但这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可见,史迪威及他的下属,是现实主义者,他们从美国自身的利益出发,向蒋介石提出建议及作战计划,一切都是为了积极主动地进行对日军的攻击,达到牢牢地把日军的主要力量拖在中国战场,以减轻对美国的压力与威胁。因而,他们能够抛弃偏见,不管共产党或是国民党,只要抗击日军,他们即愿给予装备,与之合作,这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有益处的。

史迪威是个面对现实的人,他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身,不抱有偏见,再加上他的勤奋,这是他事业能够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史迪威是美国西点军校的毕业生,1919年8月6日,被任命为在中国的第一位语言官,1920年7月,升为少校,9月和家属一起到达北京,他学习中国语言,熟悉中国的情况,搜集中国的情报。在山西筑路任总工程师时,还与冯玉祥结识过。1923年7月回国,1926年8月任美国驻天津的第十五步兵团的营长,再次启程到中国,被认为是中国通。

1927年北伐军接近徐州时,美国当局急需获得关于中国北方和南方的第一手军事实力的材料。史迪威为完成这一任务,亲自到徐州了解情况,回到北京,他给上司的报告中说:“北伐军士气、训练的信心很高,他们兴高采烈地服从,不掠夺,为群众所欢迎,妇女们又露面了。他们的连级军官是十八至二十二岁的学生,坚定而有信心,与督军部队中的废物适成对照……我的意见,南方坚决的攻击意味着张的崩溃”。

这个报告,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军事情况。史迪威以此为根据,提出他的意见。此后,他被提升为中校。1935年1月,史迪威被任命为驻华武官,此时,正当日本军侵占中国东北后,进而要侵占中国的华北地区。对此,史迪威这样分析:现在是抵抗的关键时刻了,否则就太迟了。但蒋介石没有显示愿意冒公开与日本决裂的危险。“他知道他将被打败,这意味着反叛将在他的背后爆发。因此,他将稳稳地坐着,保持他能保持的,并指望外国势力帮助他守住上海——许多外国商业所在中心。”史迪威认为:蒋介石维持平衡的办法是继续私下谈论武装抵抗,而除了对付共产党人外,不真正采取行动。消灭共产党的目标毫不转变,他逮捕、拘禁有反抗日本情绪的领袖,并压制救国会。为了得到真实的情报,史迪威亲自从华南到东北,之后,在他写的报告中说:“没有为了对抗日本进一步的侵占而作出有计划的防御的迹象,没有增加部队,甚至连这种想法都没有。没有训练和演习。”蒋介石“他没有做些事情的意图,或者他对与一等强国作战应如何作准备的意义全无理解”。

史迪威对日本侵略中国,以及蒋介石的态度看得很清楚,分析也是客观的。

史迪威很有观察分析能力,对人的认识也是比较客观的。1938年他访问了周恩来和他的随从人员,并和他们一起进餐之后,发现他们:“一致的坦率、有礼、友好和直截了当。和穿着皮领子、靴子上有马刺的国民党新式拿破仑形成对照——这些人只是装模作样和傲慢。”就在这年,当他会见了蒋介石和宋美龄后,他给参谋二部的报告中说:“蒋介石对其指挥中经常出现的混乱应直接负责”,原因是:由于他对竞争者的怀疑,害怕授权或信任他的下属,蒋尽量操纵一切。他“首先考虑的是维持他对最好部队和物资的控制,使他的地位不受威胁。”

史迪威对中国的士兵、人民、国民党和共产党总的印象是:“我对中国士兵和中国人民有信心,他们基本上是伟大的、民主的,遭受恶劣不堪的统治。没有印度式的种姓和宗教的界限……诚实,俭朴,勤劳,愉快,独立,容忍,友好,有礼貌。”

史迪威说:“我以我所见到的一切来判断国民党和共产党:国民党腐败,失职,混乱,经济,税收,言和行,囤积,黑市,和敌人做买卖。共产党的纲领……减税,减租,减息,提高生产和生活水平,参加政府,说到做到。”

以上这些材料,充分反映出史迪威尊重客观事实的特点。他亲自猎取第一手材料,亲自到现实中去了解、观察,然后作出评论,提出建议或计划。他能面对现实,判断是非。虽然,他对共产党政策的认识还不是那么全面和深刻,如他说:共产党所提出的关于“开放军事政策”和“发动群众”的政治要求,是很笼统的常用政治口号。他不理解,这就是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共产党正是敢于放手发动群众,相信群众,才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从而在敌后建立根据地,狠狠地打击侵略军。尽管如此,他还是知道在二战时期的中国战场,共产党的军队是真正抗日的军队,是牵制日军的主力,使他能完成美国给他使命的唯一依托。

纵观史迪威二战时期在中国的活动,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史迪威是有才干的将军,他始终能够忠于自己的职守,努力完成他来华的使命,不管他碰到任何困难的处境,他都紧紧把握来华的目的,一切为了完成这一使命而努力奋斗。

第二,史迪威作为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的总参谋长,他可以向蒋介石提出战略方案、作战计划、军队部署、后勤安排等等,但不可以要求对中国军队的一切指挥权,这显然超出他参谋长的职权,客观上触犯了中国的主权。

第三,史迪威虽然以支配租借法案物资为条件,要换取整编训练中国军队,进攻缅甸及取得指挥权等等,但是,他努力为中国争取援助物资,支持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这是应该加以肯定的。

第四,史迪威是一位言行一致的有才华的军事指挥官。他不仅作出作战计划,而且亲自到缅甸指挥战役,到印度整编训练中国军队以及修筑利多公路。奔波劳累使他得了黄疸病,他却没有倒下,仍然坚持工作。他所作的作战方案及计划,都是积极主动进攻的,一扫国民党军队所采取的防御被动的战略方案及作战计划。后来缅北战役胜利的原因之一,也是因史迪威擅自命令军队采取积极主动进攻的结果。与中国滇西抗战胜利互相呼应,互相支援,最后两股军队终于在芒友会合,使滇西缅北的日本三十三军宣告覆灭,使印缅中公路全线打通,援华物资顺利运到中国,在抗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中国人民的抗日胜利作出了贡献。

第五,史迪威是位坦率正直的将军,他能面对现实,直言不讳,甚至对蒋介石某些错误的做法,他也能不客气、不留情地指出,不因个人的利害而放弃原则,以致顽固的蒋介石和直率的史迪威之间的矛盾始终不能解决,最终罗斯福免去了史迪威之职而召回国去。

第六,史迪威是位现实主义者,他对事物的观察了解符合客观实际,对的就是对的,不对的就是不对的,不带有自己的偏见。他对中国人民、中国士兵一直是称赞的,对国民党上层指挥官的腐朽无能是指责的,对共产党的领导抗日行动是肯定的。因此,他主张武装共产党军队以抗日,撤去蒋介石军队对共产党政权的封锁,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

第七,史迪威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不仅支持了中华民族的解放战争,而且由于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之一,中国是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主要成员国,因而,史迪威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战胜法西斯轴心集团作出了贡献。

同类推荐
  • 教学相长文丛-享受着,如此美丽的教育

    教学相长文丛-享受着,如此美丽的教育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 珍爱生命,拒绝邪教

    珍爱生命,拒绝邪教

    邪教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密切关注的对象,也将是人类当前和今后必须正视、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为使人类能齐心合力地共同解决这一难题,很有必要给邪教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不仅要有专门的称谓,而且也要有相对一致的内涵。但眼下的现实情况仍需我们深入研究,广泛探讨,清除分歧,尽快达成共识。
  • 思行予政

    思行予政

    《思行予政》主要收编了庞波任甘肃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省编办)党组书记、厅长,省人社厅厅长以来,在省部级以上报刊公开发表的文章,以履职尽责、为民服务为主线,全面反映了在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围绕建立“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推动全省人力资源
  • “中体西用”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四辑·第九卷)

    “中体西用”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四辑·第九卷)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揭秘人类的智力与开发之谜

    揭秘人类的智力与开发之谜

    本书介绍了智力的社会文化背景、智力与经验、智力的成分、流体智力:归纳推理、流体智力;演绎推理、晶体智力:言语理解力的获得、大脑发展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问道之天穹变

    问道之天穹变

    离奇的穿越,神秘的古玉,青云峰的起缘,让现代少年从此踏上回归故里的征程。是阴谋,阳谋,还纯粹只是无数巧合的变化,让归途变得坎坷。苍穹宇宙,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茫茫仙路,何人站其峰?我欲坚持我的信念,破开法道的枷锁,冲开禁锢,傲立苍穹,开辟出新的秩序。
  • 来自异界的盗墓者

    来自异界的盗墓者

    异域天才,惨遭追杀,意外中坠入一个新的世界。他曾在神话时代踏平苍穹,也在群雄逐鹿的古代中游戏过人生。万年之后,一无所有的他,为了追寻神话时代,他踏上了寻墓之路。神龙九子的天墓,神秘而简陋的草墓,摇曳鬼魅的命初花……
  • 奇异运镖路

    奇异运镖路

    没有魔法,也没有斗气,有的只是矫健的身手和深厚的内功。一个镖师的旅途经历。
  • 一世孤止

    一世孤止

    三千年前,妖界,天界,人界,三界大战,混战中一只白狐把妖王关进了九妖塔,妖界落末,孤寂的妖王等待了三千年,等待白狐给他一个解释,三千年后,她果真来了…
  • 开局甩了扶弟魔

    开局甩了扶弟魔

    “沈川,你必须再给六十万的彩礼,否则这个婚别想结!”“小川,你总不会眼睁睁看着我弟弟娶不到媳妇吧!我家里面可就这样一个弟弟!如果他过得不好,我心里面也难受!”沈川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大喜日子,竟然遇上了扶弟魔。“这个婚,我不结了!”
  • 邪王的俏王妃

    邪王的俏王妃

    一朝穿越,她是邻国丞相府的千金,母亲离世,她是受尽冷嘲热讽的丫鬟小姐,一道圣旨只是将她从这个小牢笼转到了另一个牢笼里。外间传言他放荡不堪,生性凶残,不喜束缚,但却貌似潘安。甚而传之有龙阳之癖,景乐王朝的三皇子,恶名昭著,为谋得两国和平,被迫迎娶邻国公主……新婚之夜,良人未归,从此落入冷宫……他,景乐第一杀手,一次失手落入陷阱,生命垂危,被她所救……从此天涯海角追随而去。eva凌菲语是小语的微博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姐的坏男人

    大姐的坏男人

    [花雨授权]这看起来有点眼熟的家伙,竟暗示她是投怀送抱的不正经女人!?拜托!她只不过是刚搬来,哼,这种空有皮相、没有内涵的跩男,她才不屑……呃?等等!他就是那个她很喜欢的顾氏集团的执行副董事长!?
  • 泣血独尊

    泣血独尊

    打不过?哥能虚化!战斗意识大幅度加强,越级挑战很难吗?看不破?哥有瞳术!诅咒双瞳幻术无边,生死一瞬间!“形”境金丹很厉害吗?哥以“灵”境修为直接镇压!你说你是称号“半仙”,元婴巅峰?那我的“鬼泣”头衔,你可敢来动上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