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85700000013

第13章 欧洲人论中国上古史著作概观

关于18世纪欧洲的中国趣味和中国思想对欧洲的影响,读者并不陌生,甚至会觉得老生常谈。但是,由于耶稣会士向欧洲介绍中国的古老历史而导致欧洲知识界围绕中国历史的起源产生争论,并因此进一步质疑《圣经》和探讨世界历史的起源,这恐怕不是所有人都耳熟能详。事实上,这也是启蒙时代欧洲思想界的一件大事。无论是从波及范围、持续程度、还是所造成的结果衡量,中国古代历史对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都不亚于儒家哲学的影响。无论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还是研究欧洲思想史,对于这一幕都绝对无法忽略。

从上一编知道,耶稣会士对于向欧洲人介绍中国上古史花费了很多心思,与此同时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欧洲本土各类知识分子论及中国上古编年史或中国历史起源的作品数量庞大,难免让人直观地以为耶稣会士的宣传攻势取得巨大成功。事实上,就唤起欧洲人注意中国而言,耶稣会士如愿以偿,但欧洲知识界持久和热情地关注中国上古史,其根源不在于是否响应耶稣会士,且耶稣会士也根本无法左右欧洲知识界讨论中国上古史的进程。这个原因要从欧洲启蒙时代的特征中去寻找。

1.1649年,马尔萨姆(John Marsham),《有关纪年问题的争论》,伦敦

2.1650年,格雷夫斯(John Graves)译、兀鲁-伯克(UIug-Beg)著,《著名的时代》(Epochae celebriores astronomicis,historicis,chronologicis Chataiorum……ex traditione Ulug Begi),伦敦

3.1650-1654年,乌塞里尤斯(Usher Usserius),《真实的纪年与〈新约〉》,伦敦

4.1652年,霍尔恩(Georges Horn),《4部有关美洲起源的著作》

5.1655年,拉佩雷尔(La Peyrère),《亚当之前人类说》(Prae-adamitae)

6.1655年,拉佩雷尔,《拉佩雷尔的辩护书》

7.1656年左右,东方学家格里乌斯(Golius),在卫匡国帮助下一部有关甲子纪年的论著

8.1658年,卫匡国,《中国上古史》,慕尼黑

9.1659年,沃西悠斯(Isaac Vossius),《论世界的寿命》(Dissertatio de vera aetate mundi,qua ostenditur natale mundi tempus annis 1440 vulgarum anticipare),海牙(The Hague)

10.1659年,霍尔恩,《论世界的真正年龄,驳世界至少要比公认的年代早1440年的说法》(Dissertatio de vera aetate mundi,qua sentential illorum refellitur qui statuunt natale mundi tempus annis minimum 1440vulgarem aeram anticipare),莱顿

11.1659年,舒克(Martin Shook),Fabula hamelensis,sive disquisitio historica qua praemissa generalidissertatione de historiae veritate ostenditur……格罗宁根(Groningen)

12.1661年,沃西攸斯,《论七十子译本〈圣经〉》

13.1663年,苏格兰神学家拜利(Robert Baillie),Operis historici et chronologici libri duo;in quibus historia sacra&profane compendiose deducitur ex ipsis fontibus……,阿姆斯特丹

14.1664年,亨利希(Joh。Henrici),Ursini,Sacrorum&Philologicorum Miscella neorum Libri sex。,纽伦堡(Norimbergae)

15.1665年,海伊(Thod Rhay),《论藏有历史年表和族谱的另一种诺亚方舟、欧洲游记及其他》,科伦

16.1666年,霍尔恩,《诺亚方舟》(Arca Noae。Historia imperiorum et regnorum a condito orbe ad nostra tempore),莱顿

17.1668年,安文思,《中国新志》,1689年巴黎出版

18.1669年,英国建筑师兼古物搜藏家韦伯(John Webb),《致力于讨论中华帝国语言可能是原初语言的历史论文》(A Historical Essay Endeavoring a Probability that the Language of the Empire of China is thePrimitive Language),伦敦

19.1669年,里奇奥利(G。B。Riccioli)神父,《经改革后的纪年及其结论》,谢弗伦(Chèvron)《世界史》附录

20.1672年,马尔萨姆,《从洪水后225年到基督降生为止的中国历史年表》,载泰夫诺(Thévenot)《未刊的神奇游记集》(Relations de Divers Voyages Curieux,qui N'Ont Point Este Publie'es'……)

21.1673 或1672年,马尔萨姆,《埃及、希伯莱和希腊年代对照表》(Canon Chronicus Aegyptiacus,Ebraicus,Graecus),菜比锡

22.1674年,米勒(Andreas Müller),Basilicon Sinense,Seu Primorum Hominum,Regum&Imperatorum Sinensium Beries,Nomina,Cognomina,Aetas,Res quaedam Gestae,aliaque,Ab exordio ad nostra usquetempora。

23.1676年,多明我会士闵明我(Domingo Navarrete),《中华帝国历史、政治、伦理和宗教论集。对该国及其皇帝和首相中典型人物的简短描述》(Tratados historicos,politicos,ethicos,y religiosos de lamonarchia de China),马德里

24.1677年,英国法学家海耳(Mattew Hale),《人类最初的起源,根据自然的启示来思考和审视》(ThePrimitive Origination of Mankind,Considered and Examined According to the Light of Nature),伦敦25.1677年,卡瑞(Robert Cary),《关于古代时间的一份编年叙述》(Palaeologia Chronica:A ChronologicalAccount of Ancient Time),伦敦

26.1678年,西蒙(Richard Simon),《〈旧约〉批判史》(Histoire critique du Vieux Testament)

27.1679年,米勒译、波斯史学家Al-Banakati著,Abdallae Baidavaei Historia Sinensis,柏林

28.1679年,于埃(Pierre-Daniel Huet),《论福音书》(Demonstratio evangelica)

29.1684年,英国历史学家伯内特(Thomas Burnet)主教,《关于地球的神圣理论》(The Sacred Theory of the Earth。)

30.1685年,沃西悠斯,《诸书评论》(Variarum Observationum Liber)第14章《中国的艺术与科学》(‘De artibus et scientiis Sinarum')

31.1686年,柏应理,《中国帝王年表》,1687年又附于《中国哲学家孔夫子》再版,巴黎

32.1687-1697年,莱布尼兹,有关书信对中国古老历史的兴趣

33.新教徒阿利克斯(Allix),《对〈摩西五经〉的考证》,伦敦

34.1687年,本笃会士编年学家佩泽伦(Paul Pezron),《已得到证实的古代历史》(L'Antiquitè des tems ré tablié et defendu? contre les Juifs&les nouveaux chronologists),巴黎

35.1689年,马尔蒂亚奈(Dom Jean Martianay),《捍卫〈圣经〉的希伯来文本和拉丁文本〈圣经〉的纪年,反对〈已得到证实的古代历史〉一书》,巴黎

36.1689年,Abdallae Beidavaei Historia Sinensis,Persice e gemino Manuo edita,Latine quoquereddita ab Andra Mvllero Greiffenhagio accedvnt ejusdem Notae marginales……贝罗利尼(Berolini)

37.1690年,勒吉安(Le Quien),《捍卫希伯莱文本的〈圣经〉及其拉丁文本,反对一部叫做〈已得到证实的古代历史〉的书》,巴黎

38.1691年,拉鲁贝尔(Simon de la Loubère),《暹罗王国游记》(Deion du royaume de Siam……)第2卷中《论中国人中对风俗的关注及其历史的古老性》,阿姆斯特丹

39.1691年,法国皇家天文学家卡西尼(Jean Dominique Cassini),《对中国年代体系的考证》“Reflexionssur la chronologie chinoise par Monsieur Cassini”,载于上述拉鲁贝尔书第2卷,1730年重刊于《科学院论丛》第8卷

40.1691年,佩泽伦神父,《捍卫时代的古老历史》,刊于Jean LeClec主编刊物Bibliothèque universelle ethistorique之1693年2月号

41.1692年,伯内特,《古代哲学:关于世界起源的学说》(Archaeologiae philosophiae:sive doctrina antiquade rerum originibus,libri duo),伦敦。1736年译为英文再版。

42.马尔蒂亚奈,《继续通过基督教传说和所有古文献捍卫希伯莱文和拉丁文本的〈圣经〉以反对新教徒沃西攸斯和佩泽伦神父的著作》,巴黎

43.弗莱里修道院长(abbé Fatinelli?Ferrari?还是Fleury?),《东方传教区研究论丛》,载《耶稣会士书简集》文学万神殿版本第1卷

44.1693年,萨西(Le Maistre de Sacy),《教皇及教廷作者诠释的〈历代志〉法译本附录》,巴黎

45.勒吉安,《已被推翻的时代古老史》,或名《对捍卫时代古老史的答复》,巴黎

46.1696年,李明,《中国现势新志》,巴黎

47.1696年,门泽尔(Christian Mentzel),《古今中国帝王年表》(Kurtze chinesische Chronologia oderZeit-Register……),柏林

48.1696年,《中国纪年简表》,贝罗利尼

49.1696年,泰夫诺,《未刊布的神奇游记集》第2卷中收录一篇短文《中国帝王世系纲要》(Synopsischronologica monarchiae Sinicae)

50.1696年,瓦勒蒙(L。L。de Vallemont),《历史要素》

51.1697年,神学家雅克罗(Issac Jaquelot),《论上帝的存在》(Dissertations sur l'existence de Dieu,où l'on demontre cette verité par l'histoire universelle de la premier antiquité du monde……),海牙

52.1697年,哈尔杜安(Hardouin)

53.1698年,俄国赴华使节亚当·勃兰德(Adam Brands),《俄国使团使华笔记(1692-1695)》,《旧约之前的年代体系》,巴黎

54.1700年,勒·佩勒蒂埃(Jean Le Peletier),《论诺亚方舟和黄鼠狼》,卢昂

55.1700年,著名的牛津大学东方学家海德(Thomas Hyde),《古代神祗宗教史》(Historia Religionis Veterum Persarum。)

56.1703年,雷孝思,《中国编年史与西方历史,以及从创世到基督时代的年代对照表》(Concordia Chronologiae AnnaIium Sinensis Imperii,cum epochis Historiae nostrae sacrae et Prophanae,a creationemundi usque ad initium aerae Christianae),1754年以缩写本形式刊于沃若·德·布鲁诺《征服中国史》

57.1703年,阎当,一封致梁宏仁的书信,未刊手稿

58.1703年,耶稣会士图尔内米内(Tournemine)神父,一篇试图调和《通俗拉丁文本》和《七十子译本》的论文,刊于《特雷武论丛》

59.1704年,朱里厄(Jurieu)

60.1705年之前,胡格诺派教徒拉·克罗策(Jean la Croze),《世界历史编年摘要》(Chronological Abridgement of Universal History),《自亚当到耶稣——基督教会中的善恶教理和崇拜批判史》,阿姆斯特丹

61.1706年,新教徒杜哈梅尔(Duhamel),《拉丁文本〈圣经〉》

62.1706年,杜哈梅尔,《圣经绪论》

63.1711年,迪·潘(Ellies Du Pin),《〈圣经〉的历史、纪年、地理记述及考证》第1卷,巴黎

64.1713年,杜·弗赫斯诺(Lenglet du Fresnoys)修道院长,《重要历史学家著作目录研究法》(Methode pour étudier l'histoire avec un catalogue des principaux historiens……),巴黎

65.1718年,唐·卡尔梅(Dom Calmet),《〈新约〉和〈旧约〉的历史》卷首“论希伯来人历史的优越性”

66.1718年,雷诺多(Eusèbe Renaudto)修道院长,译刊9世纪两位阿拉伯旅行家关于中国的游记

67.1721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阿姆斯特丹

68.1720-1755年间,孟德斯鸠,《思想》(Mes Pensées)第1457-1462期

69.1722年,克勒(Johann K?hler),Orbis terrarum in nuce(学校教科书),纽伦堡

70.蒂索·德·帕托(Tyssot de Patot),《雅克·马赛的游记和冒险》

71.蒂索·德·帕托,《基督教国王宫廷中的间谍密探》

72.1722年,蒂索·德·帕托,《为协调各民族在纪年问题上的有不同观点的讲义》(演讲),1723年刊于《文学学刊》

73.1726年,苏熙业,《苏熙业神父论著集》第2卷

74.1727年,牛顿(Sir Issac Newton),《古代王国编年史订正》(The Chronology of the Ancient Kingdoms Amended。)

75.1727年,《对康迪特[John Conduit]修道院长有关牛顿先生纪年观点的答复》,载《法国文库》第7卷

76.1728年,英国历史学家舒克福德(Samuel Shuckford),《宗教和世俗史》(Sacred and Profane History)

77.1728年,傅圣泽,《为证明中国人的纪年与基督徒纪年的吻合性而做的论述》(“Dissertation pour prouver la conformité de la Chronologie des Chinois avec celle des Chrétiens。”)、《自创世至今的鞑靼纪年与我们纪年的吻合性》,收于谢飞丛书

78.1729年,朗格莱-迪夫雷斯诺伊(Langlet-Dufresnoy),《历史教学方法论》,巴黎

79.1729年,傅圣泽,《按甲子纪年法推算出的中国历史年表》(Tabula chronological historiae Sinicae connexacum cyclo qui vulgo kia tse dicitur),罗马

80.1730年,傅圣泽,《对中国历史新纪年表的解释》(“An Explanation of the New Chronological Table of theChinese History”),载《伦敦皇家学会哲学会刊》卷36

81.1729-1732年,宋君荣,《数学、天文学、舆地学、纪年学和物理学考察》(苏熙业刊布),巴黎

82.1730年左右,郭中传,《中国人之起源及其历史年表》,未刊

83.1730年,冯秉正,《中国通史》,1777-1785年巴黎出版

84.1730年,德国汉学家巴耶尔(T。S。Bayer),《中国博物》(Museum sinicum in quo sinicae linguae etlitteraturae ratio explixcatur),圣彼得堡

85.利斯勒(de Lisle),《年代纪》,载于贝托(Pétau)神父《世界史年代纪简编》第1卷,巴黎

86.克雷吉涅尔(de La Chrequiniene),《东印度的风俗与犹太人和古代其他民族的吻合性》

87.1729-1732年间,《基督教护教者的批判研究》

88.1731-1771年,本笃会学者奥古斯丁·卡尔梅(Augustin Calmet),《神圣的与世俗的普遍史,从开端至当代》(Histoire universelle,sacrée et profane,depuis le commencement du monde jusqu'a nos jours),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

89.1733年,耶稣会士马尔菲尔(Malfert),《论黑人和美洲人的起源》,载于《特雷武论丛》

90.1733年,弗莱雷,《论中国年代纪的古老性和可靠性》(“De l'Antiquité et de la certitude de la Chronologie chinoise”),1736年载《金石和美文学科学院论丛》第10卷

91.1734年,法国东方学家傅尔蒙(Etienne Fourmant),《论中国编年史与值得称赞的信仰》(“Dissertationsur les Annales chinoises,où l'on examine leur époque,&la croyance qu'elles méritent。Par M。Fourmontl'Ainé。18 Mai 1734”),1740年载《金石和美文学科学院论丛》第13卷

92.1734年,唐·卡尔梅,《世界文明史中的世俗和宗教唯理论年代纪》

93.1735年,唐·卡尔梅,《世界通史》第3卷

94.1735年,杜赫德,《中国帝王大事记》(“Fastes de la Monarchie chinoise,ou Histoire abregee et selon l'ordre Chronologique de ce qui s'est passe de plus remarquable sous chaque Empereur,“在《中华帝国全志》卷一中),巴黎

95.1735年,傅尔蒙,《古代迦勒底人、希伯来人、腓尼基人、埃及人等民族的起源、历史与传承反思》(Réflexions sur l'origine,l'histoire et la succession des anciens peuples Chaldèens,Hèbreux,Pheniciens,Egyptiens,etc。jusqu'au tems de Cyrus……),巴黎

96.1736-1744年,英国学者集体,《自最早的记录至当前的世界历史》An Universal History from the EarliestAccount of Time to the Present……,伦敦

97.1737年,阿尔让斯(Boyer d'Argence),《善意的哲学或对供骑士和女性使用的人类知识可靠性的哲学思考》,伦敦

98.1737年,法国编年学家、柏林学院院士(1727年任主席)维尼奥尔(Alphonse des Vignoles),《自从出埃及直到在巴比伦被俘前圣教史和外国史中的纪年》,巴黎

99.1738年,维尼奥尔(Alphonse Des Vignoles),《神圣历史与外国历史编年》(Chronologie de l'histoire sainteet des histoire étrangères……)

100.1738年,伏尔泰《与中国人的对话》/《中国人信札》

101.1739年,弗莱雷,《对1733年11月宣读的有关中国纪年古老住和可靠性论文的澄清》(“Eclaircissemens sur le Mémoire l? au mois de Novembre 1733,touchant l'antiquité&la certitude de la Chronologiechinoise”),1743年载《金石和美文学科学院论丛》第15卷

102.1739年,弗莱雷,《再论中国编年史之悠久性与可信度》(“Suite de Traité touchant la certitude et l'antiquité de la Chronologie chinoise;servant d'éclaircissement au Mémoire l? sur la même matière au mois deNovembre 1733”),1753年载《金石和美文学科学院论丛》第18卷

103.1740-1756年,伏尔泰,《风俗论》(Essais sur les moeurs),1756年出版,以后不断修订

104.1740年,贝尔纳(Jacques Bernard),《对各种重要和奇特内容的杂论》第一篇论著,阿姆斯特丹

105.1741年,贝尔纳,《G。先生就古代史问题致皇家金石和美文学科学院的弗莱雷先生的书简》,载《近代著作评论》,第27卷,第282页

106.吉伯尔(Gibert),《巴比伦人和埃及人的纪年》

107.吉伯尔,《吉伯尔先生致X先生的有关年代纪的书简》

108.1743年,哈泽(Johan Hase),《普遍史》(Historiae universalis politicae quantum ad eius partem i。ac ii。idea plance nova et legitima tractationem summorum imperiorum etc。),纽伦堡

109.1744年,?,《论埃及象形文字》等(Essai sur les Hierogtyphes des Egyptiens,Ou l'on voit 1'Origine&leProgres du Langage&de l'Ecriture,l'Antiquite des Sciences en Egypte,&Origine du culte des Animaux。Traduit de l'Anglois de M。Warburthon。Avec des Obsareations sur l'Antiquite des HieroglyphesScientifiques,&des Remarques sur la Chronologies&sur la premiere Ecriture des Chinois,后一篇似为William Warburton《古代象形文字论》,此文被孔狄亚克1746年的《人类知识起源论》大量引用,但作者名字与此处略有出入)

110.1744?,《富罗先生关于中国年代的论文的摘评》(“Remarques tirees de 1'extrait Ms。fait Par le P。Foureau[sur la Chronologie chinoise]”)

111.1747年,英国神学家科斯塔德(George Costard),《讨论中国编年学和天文学的书信》(“A Letter from the Rev。G。Costard,to the Rev。Thomas Shaw,D。D。F。R。S。and Principal of St。Edmund-Hall concerningthe Chinese Chronology and Astronomy”),刊于《伦敦皇家学会哲学会刊》第44卷

112.1749年,宋君荣,《中国年代纪》(法文本,为其1730年同名拉丁文作品的发挥补充),1814年载《中国论丛》

113.1750年,前耶稣会士朗贝尔(Claude Lambert),《全世界的文明、自然、政治与宗教通史》(Histoire g ènèrale,civile,naturelle,politique&religieuse de tours les peuples du monde,avec des observations sur lesmoeurs,les coutomes,les usages,les caractares,……),巴黎

114.1751年,贝尔纳,《论世界的起源》,伦敦

115.1752年,杰克森(John Jackson),《最古老诸王国的古老性及其从创世以来五千年的编年史》(Chronological Antiquities or the Antiquities and Chronology of the Most Ancient Kingdoms,from the Creation of World,for a Space of Five Thousand Years),伦敦

116.1753年,普拉德(?tienne Philippe de Prétot),《普遍史的年代学分析》(Analyse chronologique de l'histoireuniverselle,depuis le commencement du monde,jusqu'a l'empire de Charlemagne inclusivement),巴黎

117.1754年,《为普拉德先生有关摩尼纪年问题的辩护研究》,载《韦尔东学报》1754年4月号

118.1754,《就〈创世记〉的年代致X先生的书简》,载《学者通报》1754年5月号

119.1754-1773年,德·马尔绪,《中国人、日本人、印度人、波斯人、土耳其人、俄罗斯人等民族的近代历史》(Histoire moderne des Chinois,des Japonnois,des Indiens,des Perses,des Turcs,des Russes,etc。pourservir de suite à l'histoire de M。Rollin,首卷写中国),巴黎

120.1756-1758年,东方学家德经(Joseph de Guignes),《关于东方的匈奴人、土耳其人、蒙古人和鞑靼人的通史》(Histoire general des Huns,des Turcs,des Mogols,et des autres Tartares occidentaux,&c。avant etdepuis Jésus-Christ jusqu'à present;prècédée d'une introduction contenant des tables chronol。&historiquesdes princes qui ont regnè dans l'Asie。Ouvrage tiré des livres chinois&des manus orientaux de labibliotheque du Roi。)巴黎

121.1758年之前,丹麦作家冯·霍尔贝格(Ludwig von Holberg),《普遍史入门》(An Introduction to UniversalHistory),伦敦

122.1758年,德经,《关于中国人是埃及人移民后裔的被证明的记忆》(“Memoire dans lequel on prouve,queles Chinois sont une colonie egyptienne,Lu dans l'Assemblee publique de l'Academie Royale des Inions&Belles-Lettres,le 14 Novembre 1758.Paris”)

123.1759年,《答德经〈关于中国人是埃及人移民后裔的被证明的记忆〉》(“Reponse de M。de Guignes,aux Doutes proposes par Monsieur Deshautesrayes,sur la Dissertation qui a pour titre:Memoire dans lequel onprouve que les Chinois sont une Colonie Egyptienne。”),巴黎

124.约1760年,伏尔泰,《谈由M·于埃译自英文的〈ABC或ABC之间的对话〉》(ABC ou dialogue entre ABC,为《文集》/《论集》中的文章)

125.1760年,哈格多恩(W。Hagdorn),Aeyquan,oder der Grosse Mogol,das ist Chinesische und Indische Stahts;Kriegs,und Liebens-geschichte。In unterschiedliche Teile verfasset,durch Christ。阿姆斯特丹

126.1761年,法国法学家格古(Antoine Yves Goguet),《法律、艺术和科学在最古老民族中的起源及其进步》(The Origin of Laws,Arts,and Sciences and their Progress among the Most Ancient Nations),爱丁堡

127.1761年,法兰西学院教授和东方学家德祖特雷(Michele le Roux Deshauterayes),《中国历史学家作品摘要》(“Extracts from the Chinese Historians”),载格古1761年书附录中

128.1762年,?,“Eloge de 1a Chine;comparee au reste de 1a terre。Par un pretendu Philosophe chinois。”Tire del'Anglois(Journal Encyclopedique,dec。,1762;Nouv。Choix de Pieces tirees des anciens Mercures,CIII)

129.1764-1765年,Johann Christoph Gatterers ordentlichen Lehrers der Geschichte zu Goerttingen,……哥廷根(Goerttingen)

130.1764年,伏尔泰,《哲学辞典》(Dictionaire Philosophique)“中国”、“历史考察”等条目

131.1765年,伏尔泰,《历史哲学》,后来收入《风俗论》作为导论

132.1766年,百科全书派布朗热(Nicolas Boulanger),《关于运用批评检验法揭示出的古代的主要观点》(L'Antiquitè dèvoilèe par ses usages ou examen critique des principales opinions……。),阿姆斯特丹

133.1767年,重农学派魁奈,《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Despotism in China),巴黎

134.1767-1772年,Die A1lgemeine Welthistorie die in England durch eine Gesellschaft von Gelehrten ausgefertiget worden……,哈雷

135.1769年,克莱尔(Nicolas-Gabriel Clerc),《大禹和孔子:中国历史》(Yu le Grand et Confucius,histoirechinoise)

136.1770年,Io。Eberhardi Fischeri Historiarum&Antiquitatum Prof P。O。Academiaeque Scientiarum,quae Petropoli est,Socii。Petropolitanae。

137.1770年,钱德明,《中国通史编年摘要》(“Abrege chronologique de l'histoire universelle de l'empire chinois。”),1788年载《中国论丛》第13卷

138.1772年,?,Q。F。F。Q。S。De Antiquitate,Sinarum,suffragante ampliss。ordine philos。sub praesidio viriamp1issimi,Mag。Eliae Tragard,Phi1os。Prof。Reg。celoeberrimi,in regia academia Gryphiswaldensi die ××xIJan。a。o。r。M DCC L××ll pro gradu Magisterii Publice disputabit auctor alumnus Victorinianus CarolusHwarfner Westro-Gothus,in auditorio majori horis a。m。solitis。Gryphiswa1diae Litteris A。F。Rose Reg。Acad。Typogr。

139.1773年,Cornelius De Pauw,M Recherches philosophiques sur les Egyptiens et les Chinois。Par Mr。de P***。柏林

140.1774年,德经,“Examen critique des Annales chinoises,ou Memoire sur 1'incertitude des douze premiers siecles de ces Annales,et de la Chronologie chinoise。”,1774年载《金石与美文科学院论丛》第36卷

141.1775年,钱德明,《由载籍证明中国之远古》(L'Antiquite des Chinois prouvee par les Monuments),1777年载《中国论丛》第2卷

142.1775-1776年,英国古典学者和藏书家布赖恩特(Jacob Bryant),《关于古代神学的新体系或分析》(A NewSystem or an Analysis of Ancient Mythology:wherein an Attempt is Made to Divest Tradition of Fable:and toReduce the Truth to its Original Purity),伦敦

143.1776年,韩国英(Pierre Martial Cibot),《论中国之古老》(“Essai sur l'Antiquite des Chinois。”),1776年载《中国论丛》第1卷

144.1776-1782年间,法国天文学家巴伊(J。-S。Bailly),天文学史四卷

145.1777年,巴伊与伏尔泰,《关于科学起源及亚洲人起源的通信》(Lettres sur l'Origine des Sciences,et surcelle des Peuples de l'Asie,précédées de quelques letters de M。de Voltaire á l'auteur。2 vols。),巴黎

146.1777年,钱德明,《由载籍证中国之远古》(“L'Antiquite des Chinois prouvee par les Monuments。”),载《中国论丛》第2卷

147.1777年,钱德明,《禹王碑译文》(“Il y a une traduction ms。de l'Inion de Yu”),巴黎国立图书馆手稿。

148.约1780年代,法国数学家蒙蒂克拉(J。F。Montucla),《数学史》(History of Mathematics)四卷

149.1779年,德经,《传教士关于中国编年史的报告反思》(“Reflexions sur quelques passages rapportes par les Missionaires,cncernant la Chronologies Chinoise;avec un tableau fidele de l'etat de l'ancienne Histoire de laChine,&des sources dans 1esquelles les Historiens modelnes ont puise,ou Supp1ement au Memoire surl'incertitude desdouze premiers siecles des Anna1es&de'la Chronologie Chinoise。”),1786年载《金石与美文科学院论丛》第43卷

150.1780年,?,《中国概观及其与欧洲的最初交往》(“Idee generale de la Chine et de ses premieres relationsavec l'Europe。”),载《中国论丛》第5卷

151.1784年,德经,《中国年代学原则》等(“Principes de la Chronologie chinoise”/“Chronologie historiquedes Empereurs de la Chine depuis l'ere vulgaire”/“Lexique topographique avec les latitudes et longitudesdes principales places de l'empire chinois”),并载L'Art de verifier les dates……3rd ed。,II,巴黎

152.1790年,英国东方学家琼斯(Willam Jones),《第七次年会论文:关于中国人及其起源》“The SeventhAnniversary Discourse;dellivered 25 February 1790.By the President(of the Asiatic Society of Bengal,SirWilliam Jones)一Sur les Chinois et leur origine。”,AS。Res。II,No ××V

153.1795年,温特伯瑟姆(W。Winterbotham),《关于中华帝国历史、地理和哲学的看法》(An Historical,geographical,and philosophical view of the Chinese Empire),伦敦

154.1797年,英国赴华使臣斯当东(Sir George Staunton),《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伦敦

155.1799年,《东方轶事或人物榜样,及中国历史梗概》Eastern Anecdotes or Exemplary Characters,with Sketches of the Chinese History,伦敦

以上列举了1649-1799年欧洲出现的155份涉及中国编年史问题的书籍或论文,但实际数量可能不止于此。尽管限于条件不能穷搜博采,但151年间平均每年诞生一部新作的频率也足以让人相信,中国古代编年史问题乃是启蒙时代欧洲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且这个热点并非局限于个别专家和个别地区,而是一个具有高度普遍性的问题:上述作品出自100多位不同作者,并以法、英、德、荷四国的主要城市为出版中心(据99份可确认出版地点的作品),辐射整个欧洲,其中巴黎、伦敦最为核心。

作者的身份则更进一步昭示出此问题波及之广。该问题在宗教界和世俗社会引起了等量齐观的震动。宗教界人士中,耶稣会士当仁不让成为讨论的主力,但其他天主教会人士和新教徒也不甘寂寞。

参与讨论人员的职业构成也是五花八门,相关学科领域的专业人士不在话下,但也有不少讨论者的专业领域看起来与此问题无关,还有许多普通知识分子亦涉身其间。

我们已经看出中国上古史问题吸引了启蒙时代欧洲各类知识分子的注意,难道说耶稣会士有这么大号召力,让各个层次的知识分子都跟随他们的指挥棒奏鸣?应该注意到中国上古史问题讨论者的职业身份——科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编年学家、古物搜藏家、东方学家、圣经学者、启蒙思想家,同样是这些群体在17-18世纪引起并推进一场对欧洲的发展意义深远的知识变革,而这些学科的真正形成与研究领域的细分本身也是这场渐进式知识变革的成果之一。研究群体的同一性和时间的一致性自然促使人联想,中国上古史问题与欧洲近代化过程中的知识变革是否有关系?如果耶稣会士的宣传并非欧洲知识分子热衷万里之外的中国和数千年前中国历史的真正原因,那原因何在?其实耶稣会士主要是让人们知道有这样一段中国历史,而欧洲知识界上上下下执着于探究中国上古史,是因为他们从中找到了同欧洲社会的时代论题相关联的东西,他们隐约从中国上古史中看到了解答自身问题的途径。所以这一编的任务是要了解启蒙时代欧洲的思想背景,了解这些掀起中国上古史讨论的群体在一个时代变局中关心什么、思考什么,中国上古史为什么会与他们的思维相衔接。

同类推荐
  • 三祖演义

    三祖演义

    盘古大陆,上古时期的地球;不周折,扶桑崩,三界断,通天塔,能否通?部落林立,群雄并起;一念之间,翻天覆地;盘古龙脉,其意何为;三界秘辛揭开面纱,巨大阴谋浮出水面,喜欢神话、历史、战争、热血的朋友,期待你的加入!
  • 洛水神

    洛水神

    公元204年,曹操带领三子,和大将许褚等人攻破邺城。曹操进殿,权臣为献殷勤,强逼甄宓献舞。不料曹丕对甄宓一见倾心,曹操面子有损,一怒之下,将曹丕派驻南皮。甄宓已知袁家之事,上吊保洁被曹植救下。曹植见甄宓妩媚动人,俩人日久生情。曹丕建功回邺城,必然入甄宓为妻。甄宓为助曹植,以曹丕抛弃与曹植世子之夺为交换条件,容许嫁给曹丕。曹植不明缘由,悲伤不已。曹丕在郭笑等权臣献策下违背约约,再夺世子之位,终得承继魏王之位,篡汉称帝。曹丕三次封甄宓为后,甄宓不从。曹丕怒封郭笑得为后。郭笑得权后,假传圣旨刺死甄宓。甄宓身后,曹植悲伤不已。面临曹丕的同室操戈,曹植留下七步诗,归隐洛水。
  • 三国争霸黄巾崛起

    三国争霸黄巾崛起

    三国杀,为谁杀?三国争霸,为谁而战天下?三国是你的,为你而杀,为你而战天下!
  • 家国四十年

    家国四十年

    东北是个比较有特性的地方,从1910年到1950年之间,仅仅40年的时光,中国几乎所有发生的事情,都离不开东北。南北议合,清帝退位,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满蒙独立,直奉大战,郭松龄返奉,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伪满建立,一直到解放战争,国共两军争夺东北政权,都发生在这40年之间。本文通过查尔图和查国栋父子两代人的爱恨情仇,从而反映东北近四十年的历史变迁,属年代历史大戏。敬请各位赏光
  • 梦镜之王者天下

    梦镜之王者天下

    孟镜之和陈灵两个人因为在聚会上喝醉了,两个人喝了陈灵制作的解酒药又因为台风影响,发生了一起车祸,穿越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时代。四皇子的死亡,孟镜之成了四皇子的替身,从此开始了他的王者天下。经过一系列的找回现代的途径,却发现事实没那么简单……
热门推荐
  • 无极元帝

    无极元帝

    新一代的大侠,为众生开辟出了一个新的路途,还有崭新的未来
  • 生存奇迹和创世之旅

    生存奇迹和创世之旅

    本文为宇宙末期,这里的末世没有丧尸,这里的生物都变异。昆虫庞大如山,宠物狗变得如洪荒猛兽,庞大的老鼠和猫满街走!太阳开始加速燃烧,星球引力在消失。地球人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劣,出现异能者,出现了进化变异人类。一个少年,他在宇宙末期的生存奇迹,从这里开始!
  • 先婚后爱:酷冷总裁迷糊妻

    先婚后爱:酷冷总裁迷糊妻

    倒霉倒霉倒霉!!!林小婉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会惹到秦家大少爷秦幕深!可是惹到就惹到吧,但这突然要求的结婚又是什么鬼?“女人,嫁给我,我会给你你想要的。”行吧~我认怂,谁让我把劳斯莱斯给弄脏了唉~本以为会过上豪门少奶奶的生活......但...谁能告诉我§这女仆装又是咋回事?还要挡桃花,挡party?一天,某女忍不住了“秦幕深,我要跟你离婚!”“离,可以不过也得跟我生个孩子再走。”纳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佬硬要我保护

    大佬硬要我保护

    “叶小姐,你和夜总发展到什么地步了?”叶宁夕:“……,我只是他保镖。”根本不会起步好么。“叶小姐,你和夜总去约会了?”叶宁夕:“……,我只是他保镖。”只是陪他去视察而已!“叶小姐,总裁请你去吃烛光晚餐了?好浪漫哟~”叶宁夕:“……拜托,我只是他保镖!”不能浪费食物,她是被逼着吃的。“叶小姐,你竟然都已经和夜总接过吻了!还说没在一起!”叶宁夕抓狂:“……那、那只是意外!我、我真的只是他保镖!”为什么重生之后,全世界都在误会她和这个无情狠厉小气自私大魔王的关系!她,真的只是个被迫入职的保镖而已啊!直到某天。叶宁夕昂首挺胸:“我不干了!我要辞职!”她隐藏的属性是时候彻底崛起了!某大魔王懒懒抬了抬眼皮:“准了。”叶宁夕:“真哒?!”大魔王:“给你升职。”叶宁夕:“好啊好啊!”大魔王从沙发上站起来:“那现在就去领证。”叶宁夕:“……”
  • 绫罗

    绫罗

    小说集《绫罗》选录了当代知名女作家阿袁在国内著名文学期刊上发表过的中短篇小说六篇,其中包括全国获奖的小说。阿袁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携带着古典诗词般地迷离”,是个典型的学院作家,这些中短篇小说构思精巧,语言风格独特,内涵深刻,作品中的众多人物,栩栩如生,各具特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叶落盼你归来

    叶落盼你归来

    人生若只初见,何必伤春悲秋(自创散文集,勿喷,谢谢)
  • 帝女倾世:傲绝天下

    帝女倾世:傲绝天下

    一抹来自异世的幽魂,一个冠有废材之名的少女,当他们碰撞在一起,会摩擦出怎样的耀眼的火花?她是华夏的天才少女,惊才艳艳却甘愿做他身后的小女人,捧上了她的一颗心。可惜他为了职权决心绝情,断然抛弃了她一片赤诚,与另一个女人携手同婚!再次睁开眼,涅槃重生!她变成了亓家的废柴大小姐,克母克兄,身中百毒。待她强势回归,世人再想欺她,可谁知道她的内芯早已替换,看她如何反击,走上那辉煌的无上境界!途遇妖孽和曾经的他,再次相见,他的相追与誓言她早已不屑,毅然转身,却发现另一个人早已在身后等着她携手同行!岂料人算不如天算……
  • 实验体三十三号

    实验体三十三号

    混沌神雾入侵太阳系,行星重组,人类进化。是觉醒上古神话血脉,还是觉醒属于自己的独特能力,还是成为修行者,还是用科技的力量武装自己?选择?姜承说:只有小孩子才做选择,我都要。
  • 爱因有你

    爱因有你

    大闹天下第一庄,福伯要有儿媳妇。对个女子玉燕,冷淡呀策略成功。失落的心‘’如果兄与道的初吻。谷若雅事件真相打探消息面壁思过里的姐妹若风的婚讯振臂一呼复古国黑玫瑰计划树林里的白松鼠帅哥猎人走!去云啸山庄被破坏的婚礼〖结局如何,看过就知,惊艳你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