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82500000031

第31章 论文化在政治之上——在今年全国政协民盟分组会上的发言

文化在政治之上,原本是无须论的。

中国之改革开放,终将验证这样一种规律——成也文化,败也文化;若功亏一篑而不可持续,教训也肯定归于文化。

说到底,何谓“科学发展观”?有文化的发展观而已。

文化当然也体现于政治之中,但绝不仅仅是附着在政治这张皮上的毛。

文化在政治之上,匪今斯今,振古如兹。没有文化的人类,根本就不可能产生一切关于政治的思想。没有进步的文化,也根本不可能有什么进步的政治。

政治是文化这棵树上的果子。

如果良好的文化思想、文化气息能够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发挥影响,并充分体现,那么这样的社会无疑会是良好的社会;文化学者将这样的社会定义为“良知社会”。如果反过来,政治意识形态无限膨胀,企图占领和统治社会的各个层面,每一处空间,而文化被逼退到了边缘,那么这种社会自然叫“政治社会”。

文化的社会是自然的。

政治的社会是不自然的。

文化倘若被变成由政治所长期左右的某种“东西”,是文化的悲哀。悲哀的文化不能提升民族精神和灵魂,不能使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

有多么自信的文化,才有多么自信的政治。文化禁锢是政治极其不自信的表现。

只有与政治平等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前提下受政治尊重的文化,才能培植优秀的文化知识分子族群,才能形成有思想力的文化。

当然,这里所言之文化,不仅是供人欣赏的所谓优雅文艺,或满足人娱乐的所谓通俗文艺。文化从来就和思想连在一起。丧失了思想力的文化,根本不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先进文化力量。丧失了思想力的文化,是次品质的文化。

文化有其本能性、商业性和自觉性。

其本能性即满足人们娱乐快感的属性。谢天谢地,这一种属性,我们的当下文化不但有,而且还日渐的蔚然成风,发扬光大。但文化的本能性,只不过是文化的原始属性。是原始人都喜闻乐见的文化属性。

文化的商业性即逐利性,或曰为金钱而冲动的文化。诸位都已看到,这样的文化现象,几乎满目皆是。其大多数,或者无价值观可言,或者其价值观大成问题。比如欣赏阴谋手段,讴歌皇权的文化,价值观便大成问题。

文化的自觉性,即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提升和灵魂塑造的责任感、使命感。此种文化,将客观地梳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尽量还原历史事件的真相;尽量公允地评价历史人物;尽量深刻地剖析自己国家的历史错误以警后人。也将正视社会现实,具有忧患意识地呈现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义无反顾地批判种种假、丑、恶之社会病态。当然,同时会用温暖来慰藉众多沮丧的、疲惫的、冷感的、迷惘的人心。

自觉的文化,是将以上功能全面发挥的文化,而不是明智地,甚至犬儒主义地逃避现实的文化。

不能说我们完全没有自觉的文化。

但是诸位,是不是太少太少太少了呢?

几乎稍有头脑的人都看得分明,我们的当代史近代史,被一段一段遮蔽甚或干脆抹去了,变得七零八碎面目模糊;我们的现实被不惜成本地粉饰了;我们这个焦虑不安的时代被几乎已经令人讨厌的歌舞升平所包装了;我们的下一代变得有点儿傻兮兮的了——怎么全民族仿佛对这么一种几乎没有自觉性可言的文化,竟没了半点儿不适感呢?

仅仅抱怨文化知识分子是不公平的。

如果将蚂蚁放在烟灰缸里,当它们向外爬时便用烟头烫它们的话,几次之后,便都不往外爬了,甘于只在烟灰缸里活动了。并且,会通过化学分泌物互相传播信息,达成不往外爬的潜规则——烟灰缸规则。

我认为,我们的文化,正受着这么一种不良的规则所限制。如此一种文化,几乎只能提供娱乐;几乎只能以商业目的为目的。自身品质萎缩,又怎么能够化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呢?

看我们现在说假话的现象多么普遍!人们多么习以为常。以至于我们经常感到,能说真话的空间越来越小了。以至于人们听到哪一位官员说了一句比较性情的,比较发乎真心的话,我们常会对其好感倍增。

我们怎么会变成了这样呢?

内战首先是一个民族的伤痛。

中国历史上那一场国共内战,双方都牺牲了许许多多杰出儿女,代价是几千万农民的儿子的生命;这是需要后人反思的。可是,在今天,还要一点儿反思都没有的,津津乐道地看双方的狡诈谍战,并以为是“红色”的,这是多么的令人喟叹啊!一想到那时代背景正是抗日战争前后,于是不由人不思考——难怪中国军队当年每每败得那么惨。中国人看这类东西而开心,是总体变傻了的证明。

现在的世界看中国人,有一种印象是——主张和为贵的只不过是中国的古人。中国的当下文化中仍充满人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内容,似乎中国人不窝里斗就不是中国人了。

现在的世界看中国人,还有一种印象是——中国“不差钱”,仿佛许多中国人在外国人眼里都是山西煤老板了。

许多原因给他们那种印象。

文化原因是原因之一。

这么一种文化,怎么与世界接轨?怎么向世界展现魅力和亲和力?

我们不能总指望杂技、京剧和所谓原生态少数民族歌舞充当文化使者。加上“孔子学院”也不行。

世界了解一个国家,主要还是看这个国家的当下文化是怎么反映当下现实的?是诚实的反映还是不诚实的反映?总体上不能自由地同时诚实地表现思想力的文化知识分子,是很难被外国同行瞧得起的。如果外国人不能由衷地瞧得起某一国家的知识分子,那么也就绝然不能瞧得起某一国家的当代文化。那么,即使这个国家财大气粗,也还是难以真的获得尊重。这是某一国家的文化悲哀。而同样悲哀的,也是某一国家的政治。

我们不应该让那种包袱一代一代地压在我们身上。

我们如果爱护我们的领导人,我们就应使他们明白——禁锢手段是消极的文化理念。

在漫长的六十余年中,文化与政治的真正关系一直没处理好;政治一直被理所当然地供奉于文化之上,文化一直只不过被视为政治的“附属品”,更有时仅仅被当成足可为政治“服务”一下的工具。并且,可悲的是,为数不少的文化知识分子自己,也早已渐渐习惯了“文化在政治之下”的文化观。

“文化”概念,从来大也。

“人文伊始,文化天下”。“化天下”之“文”,既可理解为文明,亦可理解为文化。文化的终极概念,其实便是文明。文明的核心概念,其实便是文化。

统治当然也是政治。

但再高级的统治,本质上也还是初级的或曰低级的政治。封建统治漫长的国家之所以会背上历史的包袱,乃因他在初级的或曰低级的国家形态中被浸淫得太久太久,结果国民的心智被一代一代地弱化了进而愚化了。

政治是一个近代的概念。

封建统治是不配被言作政治的。高级的也不配。

从统治到政治,是一个经文化所化的过程。革命是文化化不了之时的暴烈的社会现象。说到底,革命亦是文化影响下的行动。革命理论是特殊而极端的文化。

统治一向只利用文化。即使好的文化,久被利用,也便不可避免地滑向自己的反面。

政治也分好坏的。好的政治并不一味利用文化,而是能够与好的文化相结合,变自身为文化了的政治。

文化了的政治,是自觉并善于将人类之好的文化主张落实为社会原则的一种政治。故这一种政治的宗旨,是不需要靠一大套一大套的所谓理论来诠释的。

迄今为止,世界上的政治之所以显出仍极复杂的现状,盖因这些人与那些人,这些民族与那些民族,这些国家与那些国家的利益之争。在这些问题上,文化化一个国家已经很难,化整个世界自然力不从心,最终还是要靠政治来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只不过是空谈,而唯有政治才是实际的。因为一个事实乃是,化利益之争化得好的政治,所遵循的恰恰是文化早在人类的古代就指出过的方向。而凡化得不好的政治,皆是违背那一方向的。或虽然也作出遵循的样子,但实际上却以利益集团之利益为最重要,不愿真的使社会朝那一方向进步。这种时候,政治对文化采取的往往是“叶公好龙”的态度,它会使文化尽其所能地工具化和娱乐化,却想方设法对文化之思想力实行遮蔽、剔除的策略。但这分明是不可持续之事。因为丧失了思想元素的文化是次品质的文化;而文化有一种自觉性,那就是绝不会长久甘于在次品质的层面存在……

古人云:“治天下者,当用天下之心为心。”

苏轼由是进一步说:“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

还说:“天下者非君有也,天下使君主耳。”

朱熹说:“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欧阳修说:“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

杜甫说:“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

《三国志·魏书》有言:“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以上皆“政”、“治”语也,但首先是人文思想。

“社会公平和正义比太阳还具有光芒。”——******语。

“要使我们的人民过上幸福的,有尊严的生活!”——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我们的同志,不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若从政治的思想中抽去人文思想,政治就只剩下了权谋和治术;这样的政治是肮脏的。而从文化的思想中抽去政治的内容,它还是那么丰富,那么足以使人类温暖,那么源远流长。

从《乌尔纳姆法典》到《汉谟拉比法典》到《人权宣言》《独立宣言》,文化思想力的火炬始终照耀着人类的发展进程。而好的政治思想,同时丰富了文化思想。

在从前,在中国,在许多政治人士那儿,许多事都被强调为“政治仗”。政治泛化再泛化,膨化再膨化,企图占领每一个人的每一寸生存空间包括脑空间。

政治一经泛化,必庸俗化。

庸俗化的政治无异于伪宗教。

在这种情况下,文化本应与人类具有的亲近关系遂被离间。而在这样的国里,是既不可能有什么先进文化,也不可能有什么先进的国民的。从梁启超到鲁迅,都曾对于被愚化的国民表达过悲愤的忧患。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一切成果皆归功于三十年前的一次思想解放;一切教训也归咎于那思想解放的不能深入戛然而止。

一个事实越来越分明——三十年前那一次被解放的思想力成果,显然接近耗尽。并且某些在当时看来不无可取之处的思想,由于被奉成万应灵丹,现在却已结出了劣果……

文化尚未成功,政治仍需努力。

2010年4月30日于京

同类推荐
  • 看生命云卷云舒

    看生命云卷云舒

    《看生命云卷云舒》包含小说、散文、翻译、诗歌、评论等多种文体,以表现大自然生态为主,反应今天文学人的生态情怀。该书由靠前15位作家的作品组成。
  • 《山海经》与仰韶文化

    《山海经》与仰韶文化

    本书书的出版很有首创性和开拓性,在写作方法上,将考古与历史紧密结合,为目前我们探讨中国古代文明,开启了一条新的途径或拓展了新的领域。以《山海经》所记炎黄时代的史事,与仰韶文化整合,有“史”有“物”,“物”、“史”相印证,正反映了炎黄时代的文化。它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同类著述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有比较可信的素有原始史料丰富之称的《山海经》作铺垫,从而使我们对炎黄文化的看法并不感到那么空泛,不像在雾里看花。
  • 没有梦想 就没有努力(唯美阅读)

    没有梦想 就没有努力(唯美阅读)

    本书中的故事具有深刻的生活内涵和丰富的教育功能,有助于青少年们开阔视野,丰富语言知识,同时也能极大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告诉我们,即使我们只是小草般渺小,但我们仍然要用顽强的生命力努力地歌唱,做人生的主角。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 大地大地

    大地大地

    “城市的灯光再亮,能亮过乡村夜空的那一颗星星吗”“再美不过是乡愁,再亲不过是乡土”,这是姚江平在诗集《大地,大地》里发出的呼喊和感叹。浓烈的乡情,永远的乡愁,是这部诗集的主题。诗人对故土的一咏三叹,对农人的殷殷深情,都体现在一行行的诗句里。诗集中的百余首短诗是作者近几年的呕心沥血之作。
  • 解放韶关

    解放韶关

    1945年8月。秋阳普照,凉风渐起。粤北的崇山峻岭。五角帽、灰色土布制服、三八大盖,驳壳枪,以及一张张年轻而又喜悦的睑庞,这支1300多人的队伍似滚滚的铁流,绵延数里,向北挺进。日本帝国主义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热门推荐
  • 天外深空

    天外深空

    望之所及皆是星辰大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可是史莱姆

    我可是史莱姆

    一个束红光,破虚而入,光中有一人……朝人类繁洐之地飞去……
  • 狂想日记之于空清

    狂想日记之于空清

    一个平凡女生的成“神”日记,对于未来的尽情畅想。
  • 情人的礼物:你是我的绝对男主

    情人的礼物:你是我的绝对男主

    父亲的一部小说改变了她的生活,她用一部作品当做礼物,报复当年让她失去一切的人。情人,情人的礼物。换了名字,可她依旧还是她。换了身份,可他仍然是他。多年前,他碰到了正在哭的她,然而,多年后再相逢,却是她让自己流了泪。
  • 梦境起源

    梦境起源

    未来世界科技高度发达,困扰人类的粮食问题以及能源问题都得到了良好的解决,整个世界都在和平中繁荣发展着。梦世界娱乐系统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而少年卫岚因为一次机遇被卷入了梦世界背后的巨大计划之中,多人梦境实验的失败却是让他获得了特殊的能力。从此开始卫岚和他眼前的世界不再相同,而他也渐渐发现受到影响的并不只有他一人....
  • 20几岁女人好好爱自己的心理策略

    20几岁女人好好爱自己的心理策略

    好好爱自己,这是每个女人都会说却并非每个女人都会做的事,但是又的确是每个女人都应该做到、做好的事。尤其是年轻女人,面对学业、事业、爱情、家庭时,更应该懂得首先爱自己。因为懂得爱自己的女人,才会懂得如何爱别人。上官文姝编著的《20几岁女人好好爱自己的心理策略》分析了许多年轻女性在工作、生活、感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各种建议,帮助各位年轻的女性朋友认识自己、洞察自己,让每一位读完《20几岁女人好好爱自己的心理策略》的女性朋友都能成为爱自己、被人爱的好命女人!
  • 这是一个阳光的故事

    这是一个阳光的故事

    很久之前,甜蜜的小故事。生活中最珍惜的,少年时乍见的欢喜,往后余生的携手相拥。
  • 喜劫良缘,摄政王的小娇妃

    喜劫良缘,摄政王的小娇妃

    穿越三好,吃好喝好睡好。穿越三早,早嫁人早生子早死。有此秘笈,回现代有望。想她傅家小姐谨记上面几条人生格言,正职看书绣花聊家常,偶尔兼职当公主太傅,已然小心翼翼,自求多福,没空招惹变态。娶妻三能,能下饭能陪喝能暖床。娶妻三有,有胆识有心计有他。得此女子,娶妻有望。想他当朝摄政王爷心有标尺碍于无人,正职养虎为猖陷害忠良,偶尔兼职扰乱民生,无敌是他最大的痛,若是有人引了他的兴致,自然是没理由放弃啊。某女受虐多次狂怒,“你是不是有病,遛狗一样一收一放!”某男依然不动声色,“姑娘如此自贬,本王自然不敢反驳,其实,都是玩物,可本王是把你当风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岁岁和年年

    岁岁和年年

    青梅竹马,在一次意外时无顾失忆,且看他如何唤醒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