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82500000018

第18章 谢铁骊老师(1)

我与谢铁骊老师之间的友谊,竟是由我对他的批判开始的。批判二字不带引号,自然意味着是真正的批判。而且是咄咄逼人,火力相当猛烈的批判。

但我批判的只不过是他的一部电影——《包氏父子》;并未见诸文字,可谓“口诛”。

事实上,在那之前,我对他是心怀敬仰的。因为他所执导的《早春二月》,是我喜欢的电影之一。作为北影编导室当年最年轻的编辑,他也是认得我的。受编导室领导的指示,我还曾到他家里汇报过什么事情。当年,在电影界有“南北二谢”之说。“南谢”指谢晋。“北谢”,即指谢铁骊老师。当年,他打算拍什么电影,都会成为报刊争相报道的新闻。

话说那一年(大约八十年代中期),谢铁骊老师完成《包氏父子》后,在北影小放映室专为编导室的同志们放映一场。用他的话说,是“艺术汇报”,“希望听到自家人开诚布公的评论。以求进步。”

灯亮后,掌声起。在回编导室的路上,耳边已然好评不绝。

《包氏父子》改编于张天翼的一篇同名小说:主人公为老包小包父子二人。老包是一大户人家的老司门人,小包是其不争气的儿子,龄在少年。小包的母亲死得早,老包对儿子寄以厚望,惟恐他将来如自己一样,成为人间一条没出息的“虫”。在他的逻辑中,别人家的儿子能成“龙”,自己的儿子何以不能?为了将儿子送入较好的学校,老包四处借债交学费,甚至抵押上了父子二人唯一可住的老屋……

影片中的结尾是令人极为同情的——小包成为那样一所为富家子弟开办的学校的学生,非但对父亲毫不体恤,毫不感恩,反而沾染恶习,要求穿名牌,要求有充裕的零花钱,还吸烟饮酒,整天一门儿心思琢磨怎样获得暗恋的女生的青睐。终于有一天,小包因偷盗被警车载走,泪流满面的老包之绝望,语言文字难以形容……

电影是特别忠实于原著的。

谢铁骊老师为什么亲自改编张天翼的那一篇小说并执导为电影呢?

乃因,当年高考恢复没几年,大学成为一切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心目中唯一的“龙门”。某些家长,并非将大学视为知识的殿堂,而是视为造就“人上人”的殿堂。在他们看来,大学能如此这般,那么当然比任何殿堂更加神圣。

于是,在八十年代的中国,亦屡屡发生《包氏父子》之类的事情。谢铁骊老师不止一次从报上读到了相关报道,以电影警示现实的艺术冲动油然产生。

公平而论,那样的一部电影,即使在今天,亦具有现实意义。

讨论会气氛热烈,人人发言踊跃,无论从艺术水平还是现实意义方面,充分肯定的意见都是一边倒的。

只有我没发言了。作为编导室最年轻的剧本编辑,我的发言也往往是人们期待听到的,正如今天人们对某些80后的声音所持的态度。即使听了大不以为然,毕竟也还是想听听。况且,当时的我,同时也是三次获全国中短篇小说奖的青年作家了。

“这是一部在社会认识价值方面只能给予最低分的电影!”

我话出口,语惊四座。

责任编辑陈瑞琴大姐,坐我正对面。她和她的先生,电影学院著名的电影理论教授余倩先生,与我关系友好。

我的话令陈瑞琴大姐极度惊愕。

接着我引用鲁迅先生对张天翼小说的一种评价。鲁迅说(大约是对萧伯纳说的),张天翼一向执着于反映中国底层人们的命运,这在当时的中国文坛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张氏对底层人物的描写,却每每讽刺挖苦有余,缺乏体恤与同情的温度。有时其对小人物的批判,“几近于作践”。而《包氏父子》,恰恰证明鲁迅对张天翼小说的善意的批评言之有理;而电影《包氏父子》,恰恰又形象化地放大了张氏小说的缺点……

其实今天看来,窃以为,鲁迅对张天翼小说的批评,我们借以来评价他自己的某些小说,似乎也无不当之处。而且,当年的我,并不曾核实鲁迅那话的出处,只不过从某本书中偶然读到了不带引号的一段话而已。鲁迅究竟那么说过没有,在我这儿明明是存疑的。但会议中,意在拉大旗,做虎皮,当成轰向著名导演的重磅炮弹。是耶否耶,也就不管那么多了。

接着,我又从社会公平的角度进一步批判《包氏父子》的缺乏深度——贫富悬殊导致优良的教育资源被少数富人阶级占据,而这进一步导致社会人口素质的两极分化,于是富者可持续地富,贫者代代贫。电影批判的重点,应针对社会不公平现象,而非老包那么一个可怜兮兮的底层小人物。老包的悲剧,归根结底,是社会巨大影响力之下的悲剧一种,正如苔丝的悲剧、于连的悲剧折射的社会问题……

如果我是心平气和地谈出我的看法,那么再正常也不过。但我几乎声色俱厉,还拍了几次桌子。

讨论会在凝重的气氛中结束。

之后我懊悔不已,因为谢铁骊老师毕竟是我所尊敬的前辈。他在“文革”中因电影《海霞》而向刚刚复出政坛的邓小平状告江青一伙文艺沙皇行径的事,使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他著名导演。

以后,我若在厂内望见谢铁骊的身影,绕道避行。心有所虑,怕迎面相遇。

某日,我又绕过他的身影,正低头走着,听到有人叫“小梁”——一抬头,竟是他。不知他何时走到我跟前的。

我尴尬。

他和气,说:“你对《包氏父子》的看法,别人转告给我了。”

我暗想,那是必然的呀。

嘴上却说:“我年轻,乱放炮……”

他微笑。那一种多少有些狡黠意味的笑,分明在暗示我——少跟我来这套!是不是你心里话,我听得出来的。

我尴尬之甚,又违心地说:“谢老师千万别拿我的话当真。我那天的发言太情绪化了,请您多多原谅。”

不料他说:“年轻人发言,没点情绪色彩,那还像年轻人?你的看法有一定道理。”

我说:“您真这么认为?”

他说:“某些人间悲剧,肯定是社会问题导致,但绝不能说全是。人自身的思想意识,往往也成为导致悲剧结果的原因。某些文学作品揭示悲剧的社会外因,固然应予肯定。而某些文学作品揭示悲剧的主观内因,也不应大加排斥是不是?这是我对《包氏父子》这一篇小说与你不同的看法。至于《包氏父子》这一部电影,我自认为不像你说的那么糟吧?起码两位演员的表演还是到位的吧?”

我说:“是啊,是啊。”

他又笑,还是笑得有些狡黠。

这时又走来北影的另一位大导演,插话与他交谈起某事来,我借机溜走。刚走几步,听到他在背后大声说:“小梁,以后不许躲我啊,我是愿意和你们年轻人交朋友的嘛!”

从此,我对他不再敬而远之,我们的关系渐渐友好起来。但怎么一来,竟友好到了彼此一见就都心里高兴,喜笑颜开的程度,我却完全回忆不起来了。

两年后听说,他打算将张平的小说《天网》执导为电影,并一如既往地亲自改编剧本。

《天网》当年争议颇大,似乎还牵扯到了什么名誉权之类的官司,当然那纯粹是地方上某些做了亏心事的官员的无理取闹。而谢铁骊那时身为全国人大常委,于是厂里厂外,界内界外,有不少好心人劝他三思而行。他们的思想方法是——你谢导在北影享有拍摄特权,得心应手地拍题材保险的电影不是很好嘛,干嘛也非要蹚“雷区”呢?

我给他打了一次电话,表达热烈的支持。

电话那端,他呵呵笑出了声,欣慰地说:“和年轻人交朋友,就是有益无害嘛!”

我说:“那也得分什么样的年轻人吧?”

他说:“那是那是,得您这样的。”

他将“您”字,说出了强调的重音。

我也不由得笑出了声……

我是那一届华表奖的评奖委员会成员。先前听说,某些人士对电影《天网》极不以为然,从政治上不喜欢。我便力挺《天网》,认为《天网》理应获得华表奖。

恰巧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评奖情况,我对着镜头振振有词:华表奖是政府奖。政府奖的宗旨应是人民电影奖。人民电影奖当具有人民性。什么是电影的人民性?歌颂现实中人民所拥护的好人好事,是谓人民性。批判现实中人民所反对的人和事,也是电影人民性的另一方面。谢铁骊导演以真诚的现实主义艺术情怀,拍了一部体现另一方面人民性的电影,难能可贵。因为体现另一方面人民性的电影太少太少……

我不知后来中央电视台对我的采访播出了没有,但我关于华表奖的那些话,当年却在京城电影界很是流行了一阵子。

我再见到谢铁骊老师时,又是在北影院内的路上,当时他身旁围着些记者。我欲绕行,他又叫住了我。

我只得走过去。

他说:“关于电影的人民性,你对他们讲讲。”

我红了脸说:“采访的明明是你,我讲什么呀?”

“版权属于你嘛。没碰到你,另当别论。既然你在这儿了,我不能不尊重版权所属人啊,是吧?你说你说,你说的是原版。”又问记者们:“你们是不是想听原版的?”

我所熟悉的那一种狡黠的微笑,就又浮在他那永远给人以亲切印象的脸上。

我只得说。

当我们离开记者,并肩走着时,他说:“有人觉得你是我的死党。”

我说:“是吗?”

他说:“咱们为了避嫌,要不你以后发现我,还是绕道走?”

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他又说:“如果那对你是件困难的事儿,我以后绕着你走也行。”

我说:“我又没犯什么错误!”

他说:“现在是没有,谁知我以后怎么样啊!中国人活得都挺不容易,犯个把次错误很容易。”

我不由得驻足看他,却见他满脸灿烂的笑容,笑得孩子般的无邪,这才明白他是在一路打趣……

九十年代初,中国电影家协会组成电影代表团出访日本,成员名单上有我。我那年已调至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因老父亲病故,长久难以从悲痛中自拔,决定不去。

影协方面又打电话来说:“谢铁骊同志是团长,他很希望你去。”我立刻说:“那我去。”

我是个喜欢开玩笑的人。在我看来,谢铁骊老师基本上是个不苟言笑的人,只偶尔幽默一下罢了。那次访日,完全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原来他竟是一个连骨头里都可能积淀着幽默的人。简直可以这样说,没领略过谢氏之风趣的人,就等于根本没有真正认识他。

在机场,相见后,他提醒地问:“你的包呢?”

他知我记性差,怕我丢了包,足见他这位团长,当起来也像当导演一样细心的。

我左手拎一纸袋,右手拎一纸袋,答曰:“就这些。”

“就……这些?……”

他一脸讶然,绕我三匝,站我对面,上下打量我。

我穿一双旧皮鞋,鞋帮有皮补丁,却赤着脚;裤子洗过几遭,缩水了,露踝。

他又说:“脚脖子还挺白。”

我说:“男人对男人,不欣赏脚。”

他说:“别自作多情,我怎么那么爱欣赏你?我是以团长的身份,对你表示不满。上身西服,不扎领带,却扣着衬衣领扣!脚穿皮鞋,还不穿袜子。明明出国嘛,竟不带包,拎两纸袋儿!你对我当团长有意见?”

我说:“没有呀。”

他说:“那你这么出中国电影家代表团的洋相?我们几个,知你是代表团成员;到了日本,警惕性高的日本警察,兴许觉得你是个可疑的中国人!”转身问其他成员:“对不对?”

大家就都说:“对!团长说的太对了!”

“日本刚发生地铁投毒事件,团长,他这样子跟咱们出国,有你操心的!”

他就叹曰:“唉,我谢铁骊的命啊!”

大家皆笑。

还不到办手续的时间,周围又没地方可坐,干站着多没意思,他就指着我拎的一只纸袋儿,继续拿我开心:“这只纸袋儿还印满了小红心,不够一百个,也有八九十个!原来装着某女士送给你的东西吧?”

我说:“不是中国心,是日本心,一位日本女性来北京,到我家访问过我。这是一只日本礼品袋。”

他又转身对大家说:“都听到了吧?他如果在日本出什么绯闻,那是和我这团长没什么关系的!日本礼品袋儿肯定不仅这一种带这么多小红心的,人家偏偏选择这一种袋子,意味深长嘛!”

我装无邪,成心诱他调侃,清白无辜地说:“人家年龄比我大。”

他说:“那更复杂了!都作证啊,我没登机就开始操心了,我可是有责任感的团长!”

大家就又笑。

同类推荐
  • 仁寿堂集

    仁寿堂集

    《仁寿堂集》系萨公的诗文集,由《古稀吟集》二卷、《仁寿堂吟草》、《客中吟草》、《里门吟草》、《耄年吟草》等结集而成,计文若干篇,诗340余首,基本涵盖萨公大半生的诗吟。其中游诗居多,赠诗和诗亦多,共占全诗百分之八十以上。游旅之诗每骋怀古今,情景交融;和赠之诗辄抒情寄意,感时抚事。既言志,复寄情,盖均关乎国家大事、世界潮流之篇章也。萨公之诗篇中爱国爱民之忱贯串始终。
  • 梦圆江河

    梦圆江河

    本书为作者黄河、长江等众多水域的游记散文。分别包括:峡江情、难舍三峡一江水、路、“海”之恋等等。
  • 走遍非洲

    走遍非洲

    马克吐温曾说过,上帝首先创造了毛里求斯,又仿照毛里求斯创造了伊甸园。非洲是一片美丽神奇的土地,本书14位作者都是在非洲长期驻站工作生活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记者,对非洲大陆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的采访足迹遍布非洲的津巴布韦、肯尼亚、尼日利亚、埃及、坦桑尼亚、赞比亚、南非、毛里求斯、南苏丹、利比里亚、马拉维、刚果(布)、莫桑比克、赤道几内亚、博茨瓦纳、卢旺达、毛里塔尼亚、吉布提、索马里和斯威士兰等国家,他们用客观真实的文字表述向读者介绍了在非洲的所见所闻和切实感受。
  •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

    本书从立德、立身、立业三方面下笔,对《围炉夜话》原著中的200多条富含人生哲理和行为标准的言辞进行精编精译。虽然都是三言两语,结构层次也没有那么清晰明了,但可谓“立片言而居要”,内涵极为深刻,贯穿首尾的思想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另外,该书还把鞭挞、指导、讽刺、劝勉等多种情感熔于一炉,用精妙的语言道出了深刻的哲理,让人读来回味无穷,获益匪浅。《围炉夜话》,儒家通俗读物,是明清时期有名文学品评著作,它针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等分段作评价议论。作者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使本书语言亲切、自然、易读。
  • 谢谢你,让我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谢谢你,让我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56个暖心故事,分别从倾慕之人、好朋友、家人、相伴走过一段路的旅人为线索,讲述成长的蜕变。那个躲在角落里彷徨、流浪的自己,要遇到怎样的陪伴,才变得如此美好而闪耀?书中将一一揭晓。虔诚无比地相信爱情,从暗恋到初恋,笔端柔情百转;恣意昂扬地快乐成长,因为朋友,是可以选择的家人,让你的人生因特殊的家人而变得不同;从容坚定地扶稳王冠,你的骄傲,从别人的肯定开始,成为了你额头的标志;优雅明亮地面对生活,家人给的温暖,把快乐释放在生活里。你会变得更好,为了对你不离不弃的人,这就是,全部的意义。集结青春最强音,喊出你的期待,也说出你的感谢。
热门推荐
  • 和你漫步宇宙

    和你漫步宇宙

    2015年,PUBG赛事上,China战区杀出一匹黑马——pluto,电竞史上第一位职业女选手。2016年,pluto拿下PUBG亚洲单人赛的亚锦冠军。同年,成为PUBG天梯榜第一人。亚赛过后,pluto退出PUBG赛事,毅然宣布退役。震惊了亚洲电竞圈。两年过后,电竞圈冒出了一个新起之秀——Cr,带着K战队闯向世界巅峰时,隐退的神话重回电竞。在后来的世界采访会上,记者问Cr,是不是实现了电竞梦,淡漠清冷的少年摇摇头,对着镜头缓缓道:“对于Cr来说,他的梦想不是电竞,只是心中的一片星辰,心之所往。”“你即是荣耀。”——pluto“不,我只是你的charon.”——Cr(本文纯属虚构属于架空世界)
  • 仙道鸿途

    仙道鸿途

    千百万年前,一纸禁仙箓降临大地,世上再无仙神。上古强者夺天地造化,凝练大道法则,妄图以人之力行仙之事,生生打碎天地成就万千始蛊之地,生灵涂炭。千百万年后,长生志于仙道,于古老的蛊地中一步一步来到禁仙箓下。
  • 仙道学校

    仙道学校

    天道灭,修仙易。同根生,应向融。天外天,大自在。三界终,蓬莱始。大帝仙历元年道场上乌压压的小脑袋呆萌的看着,飞在空中嗷嗷叫的老头!“咚~咚~”钟声响起!下面昏昏欲睡的小脑袋们一激灵不知谁嗷了一嗓子“放~学~啦!”“嗡~”无数小脑袋,成群结队的往道场边缘的传送门跑去!老头看着不停闪烁的传送门,满头黑线!……
  • 大明修真之半妖溪子

    大明修真之半妖溪子

    令狐溪子是个又皮又欠的绝色女汉纸,心中有初恋,转身成王妃,这也拦不住皇长孙朱允炆空置后宫,跟亲叔翻脸,只为抢夺他心里的黑月光做皇后。“小朱朱,本姑娘要给你生个养猪场!”“九尾爱妃,作为半妖的你若是没有《琉毓志》,朕也爱莫能助。”好不容易找到天书,没想到却开启了穿书之旅,一朝神兽变女配,打脸真疼,一直打脸一直疼……
  • 网游之奋斗在元纪

    网游之奋斗在元纪

    主角没有神秘的背景,没有夸张的异能,有的只是为了这糟糕的生活继续下去的执着和拼搏。圆自己和所有失意者一个对游戏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奋斗,一个YY的梦。数据流!!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提供免费封面
  • 驭兽狂妃:帝少的神医娇妻

    驭兽狂妃:帝少的神医娇妻

    她惊才绝艳,胆大狂傲,22世纪远近驰名的驯兽师加兽医,什么猛兽到她手里都成小绵羊,一朝失足……她成为他……从此逛窑子、调戏她们、赌博、打架斗殴、没事气气俊俏小王爷,混得风声水起,乐不思蜀。他是临城出了名的嗜血王爷,最爱养狼,残忍到专用人的血养狼。他成亲当日,她劫了他的王妃,顶替嫁给她……新婚之夜,她撇下他,与他的小妾共处一夜。“她一个女人比本王有兴趣?”他挑眉问。“那是。你又不让我碰,又不让我抱,你又不喜欢我,又不宠我,我干嘛和你睡!”从此,他碰她、抱她、喜欢她、宠她、和她睡……她愣之,觉得大事不妙,开始逃。
  • 云向凡天去

    云向凡天去

    世间有四本扭转乾坤的奇书,代表着生死阴阳,天地五行。谁能得到便可纵横三界,但是世间却没有如此简单的事。当你踏上一段拯救之路的时候,你的命就不是你的了。
  • 时光荏苒风成沙

    时光荏苒风成沙

    三年前,你精干身影印在我脑海里。三年后,你熟悉话语印在我的心里。时光荏苒,流年何复返。少年白衣翩然依旧年少风华,何知背后的我泪沾裳。
  • 命里有时必须有

    命里有时必须有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就算路边的一个陌生人,也当着自己人生的主角。
  • 宠弟爱妹

    宠弟爱妹

    [治愈系甜宠系]苏云染莫名其妙的就穿越到了小说当中。不知是哪个疯狂的作者,把男主虐的那么惨,导致后期非常残暴。苏云染本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是最后却忍不住伸出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