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42600000063

第63章 关于电影《白鹿原》——和《文艺报》记者李晓晨的对话

电影《白鹿原》自筹拍以来就受到极大关注,它是影视与文学的又一次联姻,小说再次支撑起电影之魂。陈忠实在小说的扉页写到,“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那么当它被改编成电影之后还能保留原作的神韵吗?2012年3月31日,这部电影获得了由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颁发的公映许可证,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上映,至此这部“十二年磨一剑”的电影终于可以同观众见面了。此前,该影片曾在第62届柏林电影节上亮相,并在第36届香港电影节上作为闭幕影片播映。日前,记者采访了陈忠实,说起小说以外的话题,他说的最多的是——我是个外行!

记者:电影终于可以公映了,据您所知,一些提前观赏到《白鹿原》的文艺界人士对电影评价如何?

陈忠实:评价众说纷纭,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这部电影震撼人心,尤其在今天影视剧过度娱乐化、庸俗化、类型化,满眼都是打打闹闹、穿越戏说的环境下,《白鹿原》所散发出来的那种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和历史厚重感十分难得。电影比较真实地展现了我们民族某个历史阶段的命运变迁,以及那个时代中人的生活。第二种观点是觉得电影没让小说的读者满意,电影削弱了小说厚重的思想性和历史性,把那个时代的革命活动、白鹿两家故事里蕴涵的民族精神性的东西打薄了。原来复杂的叙事线索变成了单线条叙事,电影的核心人物成了田小娥,白嘉轩、白孝文、黑娃、鹿子霖的命运都因为她发生转折。还有一种意见觉得,这部影片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记者:电影主要对小说做了哪些较大的改动呢?

陈忠实:电影最后删减为一百五十分钟,到1938年日本飞机轰炸白鹿原就结束了,具体到人物就是以把田小娥的灵魂镇压在镇妖塔下结束。之前还有一个三小时的版本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才结束。对小说改动较大的有几处。在人物设置上,主要人物从二十多个缩减到七八个,朱先生、白灵都没出现,冷先生也基本没有戏份。从叙事上来看,多条线最后成了单条线,毕竟不可能在两个多小时里把所有我在小说里想表达的东西都展现给观众。

记者:关于电影对小说的改编,您认为哪些部分比较满意,哪些觉得还有遗憾?

陈忠实:我最满意的是电影呈现给观众的历史氛围是基本真实的,人的生存形态也是真实的,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历史氛围的真实决定了人物命运和人物情感的真实。我写的是上个世纪初的故事,要让观众觉得合情合理,电影必须保证历史的真实。乡村的伦理道德、沿袭已久的民间文化习俗等影响着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旦这些习俗、规则遭到破坏就会产生矛盾,进而影响人物情感的真实性。无论小说还是电影都要反映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的真实情感,人物与时代都是血肉相连的。现在的许多小说和影视剧,人物和时代明显脱节,让观众觉得不可理解。解决好历史真实、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关系很重要。

说到遗憾,我总希望电影能更充分、更准确地通过直接的视觉画面把小说的全部传达给观众,总希望小说里的人物更充分、更集中地与观众交流,但受到不同艺术形式的时空限制,留下了遗憾。

记者:大片的麦浪、地道的关中方言、原生态的地方戏,使电影《白鹿原》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初您会觉得大量使用地方戏和方言是一种冒险吗?

陈忠实:贯穿电影始终的唱腔是在关中地区一种几乎失传的民间艺术——“老腔”,演唱者都是地道的农民,平时就靠在红白事上唱戏谋生。之所以把“老腔”用到电影里还有些渊源,几年前西安一个文化热心人约我去看一场民间艺术演出,唱“老腔”的演员一开口我就被镇住了,那种震撼好像只有第一次听《黄河大合唱》时才有。后来北京人艺要排话剧《白鹿原》,林兆华托我找些会唱秦腔的民间艺人,我一下想到了他们,林兆华听了也被镇住了,这几个人就这么走上了话剧舞台,后来又出现在电影中。这算不上冒险,我想大家会喜欢这种原汁原味的音乐,也就是农民们说的“野嗓子”。

至于用方言对话,一开始我建议弄两个版本,一个配方言,一个配普通话,但最后导演还是选择只用方言。方言是生活和时代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中方言许多都是咱们民族的原始语言,古语中的很多词句用法都在其中保留了下来。我在写小说时对使用方言有自己的把握尺度,一直坚持要让其他地方的读者能从字面上把握词句70%的意义,否则我不会使用。电影在方言的使用上走得更远,但他们也听从我的建议删掉了许多粗话和特别生僻的用法。

记者:把地方文化植入影视作品似乎已经司空见惯,“地域元素”成了影视剧创作的一个法宝,你觉得这部电影在这方面处理得怎样?

陈忠实:这部电影的确有浓郁、鲜明的关中特色,但它没有简单地为影片贴标签,没有刻意离开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单纯表现文化符号,这样看上去比较融洽。这些人物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他们的矛盾、纠葛都与这块土地有关,所以不可能脱离这里的语言和风俗。

记者:《白鹿原》从小说到剧本,再到电影,您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做了什么?

陈忠实:不管电影、话剧、电视剧,我都是个外行,我就是给编剧、导演讲创作体会,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物、事件。他们都很用心,都非常努力地呈现小说。

记者:除电影以外,《白鹿原》还被改编成话剧、秦腔、舞剧、广播剧等,同名电视剧目前也已进入了剧本创作阶段,能否简单评价一下它们?

陈忠实:话剧、秦腔、舞剧、电影可以说各有千秋。秦腔基本是单线条化,唱腔、唱词、舞美比较有吸引力。话剧基本上全面展示了小说的故事,时间从上世纪初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保留了所有人物,但在两个多小时中它没法演明白这么多内容,只能通过人物对话交代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它做到了有头有尾,但没有看过小说的人就很难看明白。舞剧就更简单、纯粹了,主要表现黑娃和田小娥的爱情,用舞蹈展现出当时的社会对他们爱情的扼杀,反而不受小说情节的限制,优美的舞姿也能吸引观众。

记者:这部小说改编的难度很大,却吸引了众多编剧和导演积极尝试。现在大家都说缺少好剧本,今年广电总局还设立奖金重奖优秀剧本,您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为“剧本荒”提供什么?

陈忠实:他们喜欢这部小说,希望在各自的艺术领域里表现这个故事。讲好这个故事确实很难,人物多、情节多,没有集中的故事冲突,一系列大事件都是以人物为中心展开。不是所有好小说都适合改编成其他艺术形式。

文学和影视最大的差异是,小说通过文字和读者交流,它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描写,可以充分展示作家对人物的把握;影视是以直观的形象与观众交流,它的优势是能把文学形象具体化、生动化,比如王全安选了张丰毅,林兆华选了濮存昕,在观众心中白嘉轩就是他们的样子。读者普遍认可的好小说都能成为好剧本的脚本,比如《红岩》《林海雪原》等,但也有些好小说是改不成电影的,那些有完整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和强烈的冲突的小说更容易改编。编剧、导演、演员对原著的理解是否准确、到位,是影响他们能否创作出优秀作品的重要因素。

记者:现在许多作家都改行当编剧,还有的写小说时老琢磨着怎么能更适合改编成影视剧剧本,您如何看这种现象?

陈忠实:对那些本身具备编剧天赋和才能的作家,当编剧是件好事,但不是每个作家都能当编剧,像我,即便写一集给我一百万,我也写不出来。我不赞同在写小说时老惦记着改编成剧本,这违背了文学创作的规律。如果老想着怎么能把情节写得离奇、惊险,甚至硬要加一些所谓有戏剧性的冲突,这就损害了小说的艺术性。

记者:被寄予厚望的《白鹿原》没能拿到“金熊奖”,这让许多人感到失望。我们好像特别着急在国际上获奖,用国际标准衡量我们的艺术创作。

陈忠实:当时剧组给我发了条短信,说没获奖的原因是“有头无尾”,大概评委觉得电影前半部分对人物命运展示得比较充分,到结尾时很多人物却不见了。能在国际上获奖当然是好事,这不光是中国作家、电影人的想法,各国都如此。但这应该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不能勉强。达不到获奖标准,干着急也没有用。每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时,获奖者本人都很惊讶,所以我觉得“获奖”是不可期盼的,希望越强烈反而越容易失望。我们就踏实搞自己的艺术创作,获奖固然好,获不了也没啥遗憾的,眼睛总盯着奖杯是很难受的。

2012年4月11日北京

同类推荐
  • 下洋涂上

    下洋涂上

    本书以宁海县下洋涂围垦这样一个缚沧海造桑田的民心工程为对象,讴歌了下洋涂围垦工程的规划者、设计者、管理者、建设者们严谨的科学理念、忘我的无私奉献和他们身上所折射出的人性之美。作者满怀深情地揭示了这项工程既是一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位一体的文明工程,也是一项凝聚着人与人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性工程。
  • 艽野尘梦

    艽野尘梦

    作者以地名作为每一章的标题,记录了他从成都到达藏区,又从藏区返回内地的传奇经历。其中详细描述了沿途所经过的昌都、江达、工布、波密、鲁朗、青海无人区、通天河、柴达木、丹噶尔厅、兰州、西安等十几个地区的“绝版”山水风光、人文习俗,尤以惊心动魄的藏地历险和传奇感人的生死爱情动人心魄。整个回忆录也客观描述了英、俄等国觊觎下复杂的西藏局势、清朝封疆大吏之间和军队内部的勾心斗角以及辛亥革命对西藏和川军的重大影响。
  •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卷)》主要收录了余光中的算命瞎子、舟子的悲歌、昨夜你对我一笑、祈祷、珍妮的辫子、新月和孤星、西螺大桥、招魂的短笛、新大陆之晨、呼吸的需要、我之固体化、我的年轮等诗歌。
  • 书到今生读已迟(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书到今生读已迟(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每本值得珍重的书,都需要独特的打开方式。以特有的小心,去读那些伟大的书,让我们有可能,成为那个更好的人。
  •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本书是《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其中的一卷。《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共十五卷,收录了目前为止全部鲁迅小说、散文、诗歌、杂文、书信、日记、古籍序跋、译文序跋、科学论著、小说史略专著及经过论证的鲁迅佚文。《文艺与政治的歧途》表现了鲁迅的文艺思想就是不依附政治,要独立思考。而“独立精神”是鲁迅的一面旗帜。鲁迅特别强调文学的批判性和战斗性。鲁迅觉得政治希望社会统一,文艺希望社会分离,而只有分离,社会才能进步。
热门推荐
  • 特能作奇遇记

    特能作奇遇记

    穿越小说男女主角互相穿越到对方的时代,通过一块灵石完成两个人的穿越,男主是富家少主,女主大龄剩女恐婚,最后男主帮女主找到她的白马王子,但是女主却把男主生活搞得一团糟,最后还点男主自己穿越回去处理女主留下的麻烦事。
  • 超级商业帝国

    超级商业帝国

    王琛,一个刚迈进校园的莘莘学子,因为生活的压迫,同学的欺辱,他步入了人生中的低谷,却因为一次意外的发现,改变了他的一身,从此...论权利,全球的大佬都排着队等待他的召见,甚至因为一个动作都会改变一个国家的方向。论金钱,他持有全球所有银行最大的股权,只要一句话都能制造一个全球金融危机。论美女,云集在他身边的,虽然肤色各异,但无疑的都是绝世美女。论实力,世界上最强的雇佣军,都得听从他这个幕后老板的号令。他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富豪,超级商业王国的创始人,一个举手投足间都能改变一个国家命运的变态存在。一代天骄的崛起,尽在超级商业帝国...
  • 在古代隐居的日子

    在古代隐居的日子

    出来异世第三年,灵儿出门捡了一个美男。来异世第四年,灵儿出门又捡了一个美男......两年后灵儿把后者打包送给了前者并送走了他们,回头就捡了只蠢虎⊙▽⊙,过了五年又捡回一只气势非凡的男人o>_<o......灵儿:为什么感觉自己混吃等死的日子又离自己远了点儿呢??→_→
  • 汝乃吾的也吾乃汝的也

    汝乃吾的也吾乃汝的也

    “来,跟为师念,汝乃吾的也吾乃汝的也……”某男手里拿着书,却又不看,自顾自的瞎念道。“汝乃窝的也窝乃汝的也……”某女一本正经的跟着念。此时,他们两人的正上放却出现几条文字:“恭喜玩家玟叶飞盈and陌念公子结为情侣,他(她)们将一起面临以后……”“该死!陌念!你竟然坑我!”某女掀桌。某男却很无辜,两手一摊道:“我没坑你啊,你看现在不是干什么都经验双倍了吗?极品宠物也得到了!精美服饰不也有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毕业季节

    毕业季节

    都说毕业季是分手季,可是他们不愿意相信,因为他们觉得爱情可以冲破一切阻碍,18岁的年纪,一个学习的年纪,似乎不该恋爱,他们注定是得不到所有人的祝福,那就不需要祝福,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和其他人无关。他原本是一个安静听话的学生,高中时期一直以优异的成绩排行第一,老师眼中的模范学生,却因为她,在高考前放话:我才发现自己原来不是一个只会学习的机器,我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他们的感情从来没有人支持,所有人都认为,那不过是孩子过家家的游戏一般,建立在一个有面包充足的基础上,又如何明白爱的真谛。
  • 千万不要小看宅男

    千万不要小看宅男

    朱敏俊是个彻头彻尾的宅男,但有一天他觉醒了宅男系统,从此人生变的不一样起来....
  • 婳羽轩

    婳羽轩

    传闻婳羽轩中的轩主身负通天之能,可调阴阳,逆乾坤,白发白衣,生来没有情感,一眼望去,她那绝美不老的容颜上,有一双妖冶猩红的眸……——宇宙中有许多大大小小不同的平行世界,每个世界有着每个世界的悲欢离合,每个世界中不同的人也有着不同的执念。那一舞惊鸿的灵狐…那青家大宅驻守的厉鬼…那镜世的另一个自己…那焕发碧蓝色光晕的妖珠……亲情,友情,爱情……复仇,嫉妒,悔恨……欢乐,幸福,守护……欢迎来到婳羽轩,观看世间百态的故事。——(无限流,每个故事不限于爱情,也有亲情友情,有甜有虐,每个故事中联系不大,也可跳跃观看)【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各位圈地自萌,勿在雷区蹦迪】
  • 逆途天路

    逆途天路

    万古前的大战,导致天地巨变,最终不敌坠入天渊,沉睡亿万光景的他却化成懵懂少年,再次醒来已是沧海桑田,忘却过去,自此踏上寻根问源的过程…………
  • 五行缺榆

    五行缺榆

    纯甜!!(年纪大了,折腾不起)无虐!!当十五岁佛系不爱学习的北梣看到了荧屏上的白榆,怎么办呢,这么好看的人一定要见一见啊。嗯?白榆竟然没去音乐学院?天哪,他竟然去了q大,好吧,那她只能努努力上一个大学了。居然有老师要收她做徒弟?嗯?师兄竟然是白榆!!!这男人竟然喜欢她!!好吧,其实她也有一点点心动。n年后。“粑粑,又有粉丝给你微博私信要看麻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