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42600000041

第41章 探索与创造者的礼赞——读《夏花秋叶》

视角·视野

读着陈若星即将出版的报告文学散文随笔集《夏花秋叶》书稿,我不由暗暗惊诧,这人写了多少人的速写式的报告文学作品呀。尽管认识陈若星也有近十年了,也知道她主笔陕西唯一一家纯文化艺术报纸,是陕西文化文学艺术信息量最大也最新鲜活泼的一家周报,无疑也是我获得文化艺术信息结识艺术新人的一条重要渠道。《文化艺术报》办得好,主编陈若星自然功不可没,自然可以想见她是办报的里手,以及全身心的投入。然而,如实说来,我多年间只是零星看到过她写的署名文章,没有太强太深的印象。再,依着庸常心理推想,主编的主要职能在于不断更新办报的思路,赢得读者阅读的兴致,更有严峻的经济效益的压迫,似乎谁也不会要求主编亲自动笔写文章了。及至读完书稿,我的不断发生着的惊诧却释然了,在于我庸常推想的心理不仅发生错失,而且是大谬了。

先说阅读直感,陈若星的报告文学涉及多少人啊!陕西文学艺术圈里我认识的许多作家、艺术家,都被她的一支笔扫描过了,而这些人的独到的创造和创造过程里的动人的细节,在我却不甚了了,读她的文章便有对这些作家、艺术家更深一层理解的效应,也对他们痴心艺术创造的精神油然而生钦敬。陈彦的佳作《大树西迁》,我曾先后两次看过演出,每一次都被感动得流泪;然而只有在读过陈若星的《大树下的话题》,才了解了陈彦为这部剧作曾几次到上海采访,并住在上海交通大学体验生活,构思、创作,征求意见,修改,几经打磨推敲;初演后又经过大的修改,终于成就了一部深受观众喜爱,又获得专家普遍好评的好戏。再如陈孝英主编的一部汉俄双语对照的中俄友谊散文集《情系俄罗斯》,其中收编了我的访俄散记,我也参加过这本书的研讨会,却不甚了解陈孝英为编这部书所费的艰辛周折,还有这位俄语专家的感情投入,更有这部富于创意的汉俄双语散文集出版后的良好反响。尤其是为着这部书的序言,陈孝英两易其稿,二稿还是在医院病床上忍受着病痛完成的。当我曾经不无欣幸地看着我不认识的俄文印刷的我的文字,却未想到成就这一件涉及中俄文化交流的好事的陈孝英,默默地付出了无以量化的劳动和用心。我对许多作家、艺术家的创造活动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理解,距离缩短了,钦敬也加深了。

陈若星报告文学的又一显著特点,在于叙述的对象多有那些在文学和艺术上初露锋芒的新人,像刚刚推出长篇小说《血色高原》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高鸿,集歌唱家、作曲家、指挥家于一身的王胜利,甚至连在网上引起热议的《驻村日记》的作者——一位在秦巴山区下乡的省政府干部也不轻易放过,写成一篇令人深思深省的生活观察大命题的文章。这里让我甚为强烈地感知到陈若星的视角,不似当下多种媒体只盯着明星的脚步和屁股,寻找可以热卖的逸闻趣事,而是满怀激情地把一批文艺新苗推到读者面前,对于这些刚刚破土而出的新人的创造自信的树立,尤其对他们开创未来的艺术道路和艺术天地的勇气和信心,具有非常的意义。在陈若星独到的视觉关照里,许多富于艺术创造天才的年轻人被推到前台,对于一个省的文学艺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作为为艺术新人起程而鼓与呼的陈若星,她的这种富于远见的视角,在当今世风里尤为可贵。

还有陈若星的视野,其开阔的程度同样令我惊诧,近十年来陕西文学和艺术界的重要事件,一部有特色的书籍的出版,一部杰出话剧、歌剧、秦腔的演出,一部不同凡响的电影、电视剧的面世,等等,都成为她深度采访之后形成的有思想、有见解且有扎实内容的报告文学作品。这些可看作是她文化艺术视野里的主要关照对象,姑且不赘。她的视野还旁及一个偌大的泛文化范畴,她把一位富于文化思维的医学院的党委书记叶孟理推出来,他在专业性太强到令人有冷峻感的医学人才的骨质里,洇渗了温暖的文化底蕴;更为冷僻的动物研究专家吴晓民,对于珍奇动物的研究和保护,成就卓著,却鲜为人知,陈若星把这位无名的功勋人物彰扬于世;陈若星的视野远及域外,把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电影《望乡》的成因揭示出来,也把一位极富人道而且敢于揭露日本侵略兽行的女性史学家山崎朋子介绍给中国读者;陈若星的视野聚焦于生活中的非常事件的时候,更显现着一种义勇的气概,汶川和陕南发生地震,她以大病初愈之身亲赴灾区扶难兼采访……

编入《夏花秋叶》里的报告文学73篇,显然不是她写作的全部,这样速写式的报告文学,当为陕西近十年来文学艺术以及宽泛的文化领域的大事记。我阅读中感知到陈若星的独立个性的视角,以及开阔的视野,成就了这样一部作为一个省的文学艺术大事记式的著作,珍贵在其可靠的史料价值,时间愈久愈显珍贵。我猜想陈若星一路走来,一路热情而又敏锐地扫描、速写这些宽泛到文化领域的人和事的时候,大约只想着把他们非凡的创造活动和创造成果张扬给整个社会,却未必考虑到多年以后所显示的史料价值,尤其是翔实可靠而又鲜活生动的第一手资料。

一个人看取社会的视角和视野的决定性因素,当属思想。思想决定着一个人的内在气质和精神气象,也制约着行径的选择,看取社会的视角就有了独立的个性化特质。由此可以见出陈若星颇不寻常的精神内里的大气象了。这一点,她自己大约也未必有清醒的意识,而是这些报告文学呈现出来的,一个自然而又浑成一体的气象,倒避免了清醒意识里刻意追求时往往容易发生的矫饰。

倾情·倾向

“想到此,我的眼泪‘哗’的一下就流了出来,久久不能释怀。”

这是《黄土崖上绽放的璀璨之花》一文中的一个细节。“哗”的流出热泪且“久久不能释怀”的人,不是这篇报告文学叙写的对象,而是作者陈若星本人。作者这一笔文字,却让我甚为敏感。这是写主演话剧《郭双印连他乡党》的史丰的报告文学,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人物特写。这部话剧里的郭双印的生活原型叫郭秀明,他的真实事迹不知感动得多少人落泪,话剧里的郭双印也感动得不知多少观众热泪涌流,主演史丰多次深入郭秀明生前奋斗的村子体验生活时,触景生情而泪洒热土,他饰演的话剧里的郭双印又感动得南方北方的观众难禁一掬热泪,我也曾热泪涌流。这些人的眼泪,我能理解,却不惊奇,而作为特写作者的陈若星的眼泪,却让我敏感了,这不是话剧演出现场,也不是生活原型郭秀明奋斗的村子的实景实物的触发,仅仅只是史丰说到他近期又一次去看望了郭秀明那个村子的乡党,生活已获得很大改善,可以说过上小康的日子了……人物特写的作者陈若星刚听到此,便发生了热泪涌流且“久久不能释怀”的情感反应。我的敏感在于,作为对一部话剧主演史丰的采访写作,却对话剧人物原型所奋斗的村子的变化能感动落泪,可见陈若星的情感已经和那个村子里的乡民融为一体了,当属一掬欣慰的热泪;更难得的一点在于,这掬热泪更是为着这个村子的领头人郭秀明洒下的,他生前奋斗多年的理想终于实现了。我便感知到陈若星对郭秀明崇高精神的钦敬与崇尚,已经在不觉间转化为情感倾向了。难得的精神崇尚!

对人的精神崇尚,几乎突显于每一篇以写人为主的报告文学里,我随意举出几例。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以短短的文字,向读者推出一个立体而又富于质感的音乐家崔炳元。这位富于音乐天赋的人参军之后,为各路驻军演出,足迹遍及兰州军区所涉及的西北的每一处关隘,沙漠、草原、山地、河谷,风餐露宿,冬雪夏暑,整整十年,任劳任怨,倾心倾情为战士服务;他的音乐天赋很快获得倾泻般的释放,一年竟然编创二百多首歌曲,又为歌剧、电视连续剧谱曲,多为激扬悲壮、慷慨苍劲的令人热血沸腾的基调;他始终保持着一个军人的风范,豪情而不失严谨,无私而呈现真情,为着军队建设,也为着倾情的艺术,向来不计个人得失。《月照西城》写了一位别具一格的回族领导干部兼书法家乌思尧,也是集中于一个人精神品相的展示和张扬。这位在工厂干过十八年车工、钳工、统计等实活的回族青年,以其一贯的出色的工作和优秀的品德获得普遍的赞誉和好评,被选拔到莲湖区做行政工作,分管民族宗教事务,直到担任莲湖区人大副主任,依旧呈现着高尚的精神品相,诸如作风正派,刚直不阿,一尘不染等公论民议的一致性好口碑,在时下纷繁的世风里独成一景。他自幼喜爱书法,修业养性,终于修成正果,书法作品独成一格,个人的修养也卓尔不群,不为书道里待价而估的嘈杂声浪而移情,让我感知到一个通体透亮的回族汉子的精神风采。陈若星对人的精神品相的敏感和推崇,几乎涉及她采访再书写的每一个对象,让人看到诸多坚守在本省文学艺术以及泛文化领域的大家的风骨,而仅有的两个域外采访并介绍的人选,也突显着精神和思想的倾向。一位是日本历史学家兼社会学家山崎朋子,她以冷峻的笔墨揭开日本现代史上最丑恶到不堪的一页,即明治维新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许多年,日本数以万计的女性到世界许多国家,尤其大多到东南亚各国卖身做妓女的惨痛史实,以翔实到铁定的笔墨铸成纪实文学《山打根八号娼馆》,在日本社会引起的震惊自不待言了。

陈若星对这个作家山崎朋子的这种非常举动的介绍,不是花絮或猎奇式的思路,而是着意在她的精神,即她对日本侵略和奴役别个民族的丑恶历史的批判思想。思想决定人的精神,也决定人的生命价值取向的选择,没有对日本那一段历史黑幕进行审视的思想,就不可能发生坚定不移揭示黑幕的力量。尤其是在接触到尚存人世的昔日妓女阿崎婆之后,和她“同吃同住”在非人生活的破茅棚里,竟长达三周之久,了解到无以数计的日本妓女中的“这一个”的悲惨人生。山崎朋子的行为是自己选择的,不似中国作家响应号召才去深入工厂、农村体验生活的。山崎朋子和阿崎婆“同吃同住”的日子里,不仅达到了探索历史的目的,更在和这位残喘人生的被侮辱、被损害的阿崎婆达到了深层的理解和情感的融合。这种理解和融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同情或怜悯,而是一个堪称伟大的思想者的自觉到本能的行为,且不说感人之类。山崎朋子高蹈的精神和思想,既体现在对日本最不堪的历史黑幕的严峻的审视的眼光上,也体现在她对阿崎婆一类被黑幕遮掩的受害者的细微细节里。陈若星把一个具有独立思想、高尚精神境界的日本学者山崎朋子介绍给中国读者,无疑具有示范的意义。另一位外籍人士是美国建国初期的重要人物艾伦·伯尔,却是一个林彪式的人物。此人堪称旷世稀有的人才,十二岁便开始接受大学教育,智商之高非同寻常;此人在军队面临绝境里屡建奇功,可谓文武双全;此人曾经被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选为自己的军事秘书,及至随后登上副总统的显赫位置;此人又兼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本性,为争名逐利不惜杀害美国历史上另一位同样杰出的人物汉密尔顿……这位旷世稀有的天才人物,缺失的是精神和思想,品德自然无从谈起了,当个人的出人头地的欲望膨胀到不惜大开杀戒时,他不仅成为精神的矮子、思想的愚氓,在道德层面已滑落到流氓无赖和罪犯了。山崎朋子和艾伦·伯尔并列在这部书中,不管陈若星是有意抑或凑巧,都昭示着天地正气和阴霾龌龊的强烈反差,即精神和思想对一个人的立身的灵魂性意义。无论社会地位,无论天生之智商,这两个人几乎没有可比的一个基数,然而面对本国民众,面对世界,一个精神和思想的巨擘和矮子昭然于世了。

写到这里,我就对作家陈若星刮目相看了。

在七十三篇报告文学和人物特写的作品里,展示的是文学艺术以及文化界各路精英的精神境界、独立思想和高尚品德,让我这个读者很自然地看到本书作者陈若星的审美倾向了。作者推崇什么,张扬什么,无可例外地显示着作者自己的审美倾向,这不仅是常识,也是作家自身难以违拗的事,我们阅读小说、报告文学以及散文,都是在文字的行间里看到作者的审美倾向的。这些报告文学和人物特写的写作时间,前后历时近十年。这就是说,在这十年的写作中,陈若星一直坚守着对人的精神和思想境界的审视和畅扬,不仅难得,而是令我敬重了。任谁都能看到,这十年里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一波叠过一波的纷繁复杂的生活世相,尤其是打着文化这块牌子的娱乐场合里层出不穷的种种花样,赤裸裸呈现着被金钱驱使着的癫狂和迷乱,影响到向来被视为神圣的文学艺术和更宽泛的文化领域,利益诱惑到一些作家、艺术家和文化学者再也坐不住冷板凳,进入制造快餐文化的市场了。直到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政治局会议集体学习时,发出了“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的指示,当为振聋发聩之声。当此之时,读陈若星这一篇篇为那些稳坐冷板凳痴情不移于自己精神向度的艺术家的礼赞文章,作者陈若星的审美倾向和精神坚守,不移不易,可见其清醒和冷静,还有操守,非此都难以十年里不移不易且愈加坚定的精神守护,尤其是在恶俗泛滥的时代里。有感于此,我说令我敬重的话,不是客套,而是真实的心理感应了。

我说对陈若星刮目相看的话,也是出于实情而非客套或恭维溢美。在我粗疏的印象里,陈若星是位谦谦君子,在公众场合多是默坐一隅作聆听状,几乎没有听到过她对某个话题的论说。我便形成一个印象,这是一位涵而不露的报纸主编,那张《文化艺术报》办得丰富高雅,是一位很有修养的职业编辑,这也与平素较少看到她的文章有关。这次集中阅读了她的报告文学散文随笔集,我才看到一个颇具思想锋芒和精神高蹈的陈若星,不仅刮目相看,敬重就很自然地发生了。

激情·婉约

我说陈若星的报告文学是速写式,在于篇幅都不大,然而却不像一般速写速记的轻泛,而是每篇都有充实的颇具分量的内容。一篇篇不过三五千字的报告文学或人物特写,竟然能把一个个从事多种事业追求的人物风采展示出来,不仅让我看到这些人物的精神世界,而且可以感知到一个个鲜活而生动的个性,从写作艺术和笔底功夫说,不仅不易,而且突显出陈若星的独具一格的表述风格。

最突出的印象是语言的简洁明快,几乎不见闲笔,更不见为了某种语言风格的追求,反而造成矫饰或装腔或忸怩的别扭,她都是直指事象核心部位的揭示和叙述,被书写的对象的精神气质和个性便卓然而立。陈若星的语言有一个显著特点,便是长句,给阅读者的我以强烈的冲击,如同波浪迭起的潮流,酣畅淋漓直抒胸臆,极富感染力。随意举一例,“在这段对于山崎朋子来说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周时光里,她时刻提醒自己:你打算与阿崎婆同吃同住,才来天草访问的。如果你不能每天三顿吃麦饭、坐在腐烂的榻榻米上,睡在几千个异国男人躺过的棉褥子上,不能在崖下挖坑大小便的话,她能把你看成是同一立场的人吗……”这一段叙述语言,直接叙述的是山崎朋子的心理活动,颇见尖锐和激烈的情感波澜,姑且不赘。单是从语言风格说,这种动态的叙述长句,生动而鲜活地状写了叙述对象的真实心态,如若换成白描语言,不知要多过几倍的字数。叙述语言要达到形象化,确非易事。从这种语言的质感说,足以见出作者陈若星的内里情态,激情而近乎昂扬,舒展而又倾情,似乎与她谦谦而含蓄的表相不大合拍,然而却是一个甚为完美的统一。这种富于激情的叙述文字,是适应被书写对象的禀性气质所作的选择,被书写者多是精神追求和事业追求的顽强分子,这种简洁而富于激情的叙述语言,不仅合拍合辙,更合着被书写者的精神和心态。

在为数不多的散文篇章里,我才看到陈若星柔情甚至柔弱的一脉文字。《伦敦德里小调》旋律里,展现的是她踏过人生泥泞的温馨,却仍不见悲观绝望。即使在“文革”大灾难中被逼到山野草房栖居,却没有常见的那种控诉式文字,也没有渲染任谁都能想到的艰难困窘,却把笔墨集中到房东婆婆的笑脸和腼腆而实在的儿子的助人的行为上,许是那种最不堪的困窘里的温情最可珍贵,也见出作者的情怀,即珍重阴霾人生中的人性善的一缕阳光,正是对邪恶的不屑,这也是一种境界,一种情怀。这些篇章里的文字,简约而清丽,一种情怀的抒写,不见任何夸饰,尤为动人。我便向陈若星建议,这类纯情而又温情的散文,不妨多写一些,以飨如我一样期待阅读的读者。

2010年9月30日二府庄

同类推荐
  • 刘师培讲中国中古文学史

    刘师培讲中国中古文学史

    民国时期风云变幻,学人辈出,学术名作纷纷涌现,此次结集百册经典出版,欲为复兴中华文化,助力全民阅读贡献力量。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2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2册)(选题报告1)

    散文能带给读者美的图画、美的情景、美的享受、美的追求、美的憧憬;散文能陶冶情操,能启人哲思,发人深省;散文能抚慰受伤的心灵,给人欢乐、温暖和爱。本书所选作品有的精练优美,有的朴素自然,有的音节铿锵,有的情感浓郁,有的长于抒情,也有的侧重于叙事。读者在品位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既可以欣赏到这些名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又可以领悟到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既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又能够培养和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朱湘全集·译作卷(一)

    朱湘全集·译作卷(一)

    译作卷(一)收录了朱湘翻译的《路曼尼亚民歌一斑》(1924年,北新书局出版),《英国近代小说集》(1929年,北新书局出版)。朱湘的翻译注重音韵和节奏,其特点是在不脱离原诗意境的前提下表现自己对原作品的独到见解,本卷翻译作品全面展示了朱湘深厚的翻译功力与优美的翻译艺术。
  • 你要配得上你所得到的爱

    你要配得上你所得到的爱

    有一种爱,默默无声,只是在我们跌倒时,在我们哭泣时,在我们孤单无助时,握住我们的手,拭去我们的眼泪,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拥抱。有一个人,他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注视,每一个牵手,都饱含着深深的爱意。即使全世界与我们为敌,他也是我们最后的温暖。所以我们要变得更好,配得上所得到的爱。本书是一本关于亲情、爱情的情感美文合集。亲情和爱情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一个占据我们前半生,一个占据我们后半生。面对这两种感情,我们都会生出不同的感悟,也会走不少弯路。本书用一个个情感小故事讲述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意以及青春年少时蒙眬的爱情,给读者一些启示。
  • 单读17:人的困境

    单读17:人的困境

    这一辑《单读》讨论困境,结果我们发现许多答案最后都关乎勇气。我想这回答了前面说的,阅读到底是为了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很可能到最后,如果日常生活还有记忆,只会留下那些别样的生命态度。因为他们活得与你不同。云也退评奥威尔,说“奥威尔征收恐惧,熔炼成克服恐惧的力量”。诗人戴潍娜的演讲辞,“疼痛才是身体的重量,最初的人类一定是在劳动与疼痛的双重经验中成长为人”。孔亚雷介绍詹姆斯·索特的小说,“除了名声,真正让一个人伟大的是更为内在,更为高贵,同时又更为简朴的什么。那就是勇气。那是因风格而抛弃名利的勇气。
热门推荐
  • EXO:因为有你

    EXO:因为有你

    一位可爱的富家女是如何赢得灿烈的心呢?请大家期待吧!(请不要因为人物介绍而影响大家的阅读兴趣)作者新人,不喜勿喷,故事纯属虚构
  • 暖婚之叶少的心尖甜妻

    暖婚之叶少的心尖甜妻

    “谢小姐,你觉得我们的关系是不是可以更近一步?”叶少禹看着面前美丽的女孩,觉得自己的心已经沦陷了。“这我还不能决定……我有两……”谢灵韵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打断了。“妈咪,我觉得这个男人挺不错的,拿下他,我们吃穿就不用愁了!”谢宇翔不知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两眼放光的看着面前和他十分相似的男人。“嗯嗯,妈咪,哥哥说得没有错哦!我觉得这个叔叔看起来很亲切呢……”谢歆彤二话不说直接坐到叶少禹的腿上。
  • 我与你的少女征途

    我与你的少女征途

    2175年,因为人类过度滥用核武器,引发了一场巨大的核爆炸,整个城市几乎无人生还。幸存者千纯与她的闺蜜高顾雪在得知如果不及时阻止核辐射的蔓延,整个地球就会崩塌的消息后,踏上了拯救地球的征途。而其他面临末世危机的人类又该怎么办?高顾雪和千纯能够成功拯救地球吗?
  • 重生之名门恶女

    重生之名门恶女

    当年,她家破人亡,受尽屈辱,步步惊心。如今,她再不是那被畜生糟蹋的西门茉。以将军之女的身份归来,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只是,报仇就报仇了,怎么还惹上了这么多桃花?墨渊:我寻你多年,早已错过一次,再不容许你从我身边离开。妹梓:陛下,我是你的国师,你的一切,都是我的命。初一:我算尽天下,却独独算计不到你的心。
  • 网游之我竟然是掌门

    网游之我竟然是掌门

    2066年,一个吉利的年代,人类的文明达到了瓶颈,为了突破这个瓶颈“世界联合发展文明组织”使用莎娃智能模拟了一个迄今为止最大的集各种游戏类型于一身的虚拟网游“代号0”,看似普通的游戏隐藏着惊天的秘密,普通人永远无法知道这款游戏隐藏的秘密......
  • 龙斗主宰

    龙斗主宰

    武道一途,尔虞我诈,在真正的实力面前,一切皆是浮云.权力算什么?一片只追求实力的大陆!神龙出,神王现,天之字渐渐露出锋芒,拯救大陆!
  • 霸气冲天系列4

    霸气冲天系列4

    杀人有罪吗?当你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时候,当你带着不凡的使命去杀人的时候,当你不杀人便被别人杀的时候--你不杀人,便即意味着死亡,意味着有罪……
  • 执子之手:赖定绝色相公

    执子之手:赖定绝色相公

    数年前一件惨案,让许多人的一生,被颠覆。<br/>原本高高在上的金枝玉叶北清月化身市井姑娘金是宝,为报母仇游走江湖。<br/>年少轻狂,同青梅竹马的未婚夫西齐皇子贝见闯天门,未婚夫不守信约,北清月自毁倾城色方能逃生。<br/>天门空谷,明月一般的少年,予她世间最让人依恋的温柔,他说,丫头,我陪你!<br/>红鸾星动,公主记住了那个明月一般少年的名字,风无戏。<br/>很多年后,少年不再,已成俊美绝色的男子,偏偏情薄人冷,再不记得自己。<br/>一张情信,公主靠近那个已然名扬天下的男子,一年之约,赌一世姻缘,一声一声相公。最后的最后,方知寻错了人,表错了情……<br/>八年轮回,十六国同会,阴谋又生。<br/>九州之上,风云暗起。<br/>诸般算计,百般伤害。<br/>从此世间,再无市井姑娘金是宝。<br/>倾城之色,却原来,是谁以江山为聘,是谁在倾心相守。<br/>——————————<br/>
  • 雪阳纪

    雪阳纪

    远古十二族雪族旁支罪人之子,身怀绝世天赋,却因罪人子之身遭人弃嫌,逃离雪族,最终成为绝世强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