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22300000152

第152章 廷 议

朱高炽和项凌回答宅子里,刚刚喝下一杯热茶,门口就有一队车马奔来——那是来传朱高炽进宫的内监。

“都这个时候了,还有什么事儿啊!”看看外面渐渐暗下来的天色,项凌心中有些犯嘀咕。大堂里,两个宣旨的内监面上有些焦躁——其实朱高炽入内更衣也不过半刻钟的时间而已。细心的老姚给两位内监每人送上了一锭茶水银子,想打探一下口风,得到了却只是两个内监无奈的苦笑——他们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我和你一起进宫!”项凌走进内室,对着正被几个仆人围在中间的朱高炽说——对于自己的这位师弟,项凌向来是有什么说什么。

“为什么?”穿惯了紧身箭袖的朱高炽被一身宽袍大袖的长袍弄得很是恼火,项凌的话让他一时没能反应过来:“就是进宫一趟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宫里突然派人宣召你进宫?你知道么——刚才老姚给宣旨的内监塞了银子想要打听一下,结果那两个内监说他们也是刚刚才得到命令的,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项凌的脸绷的紧紧的,嘴里吐出一连串的话语。

“——那行,不过一会儿进了宫你可得小心些!”朱高炽沉吟片刻,同意了项凌的要求。

“知道了——”项凌点点头,转身出去准备。

“对了——不要在靴子里藏兵器,那可是大罪!”朱高炽笑着提醒自己的师兄——大凡镇北军的老兵,多半有这个怀毛病。

“是!我的世子大人!”项凌没好气的应道。

……

南京不像北平,入夜之后除了少数几个街区之外,都是实行宵禁的。一行人马从宽阔的大街上走过,除了巡城的兵马之外,几乎见不到任何的行人。项凌策马走在队伍里,觉得浑身别扭——此时的他身着一袭没有任何品级标识的武官服,两手空空,连挂在腰间的短剑也被那个黑着脸的殿前武士给摘下来了,这让已经习惯了随身携带武器的项凌感到十分的不自在。

因为事发突然,被宣召的几个大臣几乎是前脚跟着后脚赶到宫里,让负责查验进出门禁的卫士们又是一阵手忙脚乱。

仔细验查过带队殿前武士的令牌和身份乃至口令之后,朱高炽一行人终于进入了宫城。大家手里的马缰刚刚被小太监们接走,一名管事内监匆匆走来:“燕王世子朱高炽马上去御书房觐见,随从人等至××处静候。”

静候?项凌有些浑浑噩噩的跟着一个小太监往朝房一侧的厢房走去。这一排不算狭小的厢房平日里是为等候御书房宣召的中下级官员准备的休息场所,陈设相当简单,只不过摆放了几排桌椅板凳而已。

现在,厢房里已经聚集了不少大臣的家人,因为各家的主人同朝为官,平日里多有往来,下人们之间也熟悉的很。反正现在闲着也是闲着,大家便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交换着自己所知道的各种情况。这时,恰好项凌跟着那个小太监走了进来,身着武官服色的他在一群唧唧喳喳的下人中间,要多显眼就有多显眼,昏暗的灯火下,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项凌头上,让他如芒在背。

……

御书房里,朱高炽的感觉也比项凌好不到哪里去。皇上还没出来,御书房里,几位辅政大臣和六部的尚书还有禁军统领都在等候皇上的大驾。在这一群平均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家中间,朱高炽的出现绝对是格格不入的。这些久居中央的重臣大员们对于雄踞北方,明里暗里和朝廷较劲儿的朱棣父子本就不太感冒,今天居然发现这个嘴上毛还没长齐的小伙子居然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御书房里和自己一群人共同等候皇上的召见,这就更让他们不能接受了。虽然顾忌着这是御书房,不能失态,但是几位大人包含深意的眼神已经让朱高炽很不自在了。

恰在此时,尚书房的们再一次被推开,这次进来的是禁军统领衙门和五军都督府里的几个年轻军官,打头的正是李少忠和赵匡言。见到三人发现对方也在这儿,都是一愣,心中越发怀疑起来——这到底算是怎么回事儿啊?自己这一拨儿都是官阶不怎么高的军人,地方上的事儿根本论不上他们——难道是边疆有变?但是这也说不过去——要真是发生了战事,皇上要找的,也不会是他们这一群三品不到的年轻武官啊!

就在大家疑惑不解的时候,书房一侧的一扇校门悄然打开,一个干瘦的内监无声无息的走进来,先将书房里的人、物扫视了一遍,接着手里的尘抚一甩。书房里的人随着高高甩起的尘抚齐齐跪下——皇上驾到了。

朱元璋的神色不太好,但是也不是特别的怀,这让心中很有些忐忑的大臣、尚书们稍稍安心了些——要知道,刚刚离任不到两个月的前任兵部尚书就是因为追剿倭寇不利而被免职的。悄悄窥视着皇上有些发青的脸色,大臣们开始在心里盘算着该如何回答皇上接下来的问题。

不出大臣们的预料,在让秉笔太监将抄录的兵部奏折散发给书房里的每个人之后,朱元璋久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根治沿海的倭患?

问题一出,书房里又是一阵沉默——众位大臣的记性好得很!以往他们也给皇上献了不少的方策,从大兵压境铁壁合围到沿海居民内迁坚壁清野再到派人打入倭寇内部以毒攻毒都想到过了,但是每一个是行之有效的,为此,已经有三人兵部尚书和两位内阁辅政大臣丢掉乌纱帽了。至于下面的军政官员,去职的不下数十人,下狱的十余人,连处死的都有好几个了。有了这样的殷鉴在前,就是再忠心有为的官员在出声献策之前,也要思量再三了。

但是大臣们的沉默并不代表全体的沉默——禁军是大明军队精锐中的精锐,大多为世家子弟出身的禁军军官傲气十足,虽然他们中有战争经验的人并不多,但是作为世上第一只大规模换装火器的军队,作为肩负着拱卫京师重任的军队,他们的士气和他们的傲气一样的高昂。

地方驻屯军和镇军对倭寇屡屡失利在军中流传甚广,听着同袍们的败绩,这些傲气十足的青年军官们心中很有些“要是换了我们禁军就怎么怎么”之类的想法。看到今天御书房里的场面,稍稍有些头脑的都能想到,皇上是想用这些年朝气十足的年轻人来推动一下朝中的重臣们,对于每一个有野心的军官来说,这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短暂的沉默之后,一名年轻的五军都督府参事站出来,表示自己愿意率领大军征剿倭寇,无论前方战事如何艰苦,无论是付出多大的牺牲,哪怕是马革裹尸而还也要将倭寇扫除干净。那慷慨激昂的气势,一往无前的决心,直逼当年北征匈奴的霍骠姚。

勇气可嘉——朱高炽听完此人的发言之后如此评价。虽然只有空洞的决心而没有实际的计划,但是光凭他能够站出来说这么一番话,朱高炽觉得他就比那些泥菩萨一般的重臣们好出太多了。

不过这番话落在其他人的耳朵里就没有这么中肯的评价了:大臣们一个劲儿的摇头——兵者,国之大事也。一个毛头小子居然也敢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这正是世风日下的写照啊!他的同僚们也在一个劲儿的摇头:这算是什么啊!要计划没计划,要步骤没步骤,光是说了一大堆慷慨激昂的大话空话,皇上是马背天子,经历的大小战事无数,这样的发言只怕要笑掉他老人家的大牙的!

既然同僚在皇上面前丢了面子,那么就让自己把它拉回来!年轻气盛的军官们想法单纯的很,很快,李少忠走上前,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倭寇势大,但是骤然增加的势力也让他们根基不稳,无论能否打下县城,他们的实力都会有很大的损伤,到时候只要挑选一只精兵,轻装咬住倭寇的尾巴穷追猛打,解决这些乌合之众是不难做到的。

紧接着,又一位五军都督府的参事站出来——倭寇一方面啸聚山林,一方面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会逃回海上,大明陆军和水师互不统属,而却水师的战船也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是不是可以调集部分战船,在沿海大小岛屿之间巡逻,切断路上倭寇的逃遁之路。他的话音刚落,马上又有人接上——陆军装备过于沉重,行动迟缓,在山区战力大打折扣,而且严重依赖后方的物资供应,是不是可以从湖南、云贵等地征调部分山区蛮兵前来助战?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年轻的军官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智,你一眼我一语。多余的举措被去掉,无关的因素被排除,可能的漏洞被发现并马上得以填补,众人合作的结果是:原本模糊而粗糙的原始思路被一点一滴的琢磨成为一个精巧细致的计划。虽然其中还有不少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它的积极意义是勿庸置疑的。

———————————————————————————————————

好了~下一个敌人出场了——敌人就是东边三个小岛上的那些短脚猴子们!接下来该怎么对付他们呢?油炸?还是红烧?

同类推荐
  • 二十四史—明史

    二十四史—明史

    《明史》三百三十二卷,清张廷玉等撰。明朝是在元末农民大起义以后,一二六八年(洪武元年)建立的封建政权。一六四四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佔北京,推翻了明朝的中央政权。同年,清军入关,分兵向农民起义军和明朝南方势力进攻。一六六一年(顺治十八年),明朝南方势力被消滅。明史记载了明朝自建立到滅亡将近三百年的历史。清朝在一六四五年(顺治二年)设立明史馆,一六七九年(康熙十八年)开始修史。一七三五年(雍正十三年)明史定稿,一七三九年(乾隆四年)刊行。
  • 吾有大校场

    吾有大校场

    校(jiao)场,训练、演武之用。穿到明末,身无长物。好在还有不理人的校(jiao)场。而后努力前行。......PS:这不是玄学,是科学。
  • 《红流纪事》五四风云

    《红流纪事》五四风云

    丛书所选之“重大事件”,只选择了民主革命28年历史当中30件大事,力求通过这30件大事大体上涵盖中共党史基本问题的主要方面。这首先就遇到了选取哪些事件最为合适的问题。就我们的水平而言,很难说就一定能够选得那么准确、恰当。但总体设想是,应以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业为主,有的也可侧重总结某些历史经验或教训。
  • 唐朝大顽主

    唐朝大顽主

    谁说玩不是一种职业?方回决定,既然穿越了,那就干脆玩个痛快,要把玩当成事业,要玩出花样,玩的兢兢业业。不务正业?土鳖了吧?咱这职业有个特响亮的称号——顽主!
  • 在下荆轲

    在下荆轲

    【本书甜文,甜死不负责】“在下荆轲,不仅是一个风流倜傥的剑客,我还是——”“荆轲,帮个忙,把我给娶了。”“荆轲救我!我韩非!”“荆轲!帮我杀个人,嬴政!”“荆轲!我,秦始皇,打钱!”……穿越成荆轲,要成为秦始皇背后的男人…………
热门推荐
  • 石榴丫头要生娃

    石榴丫头要生娃

    她身中奇毒,带来死亡的预言,误杀了他挚爱的宠妾:“让我为你生孩子!”“为我生孩子?石榴妹妹,你确定不是在说笑?”他勾起她的下巴。谁不知道,他身负天下第一咒,活不过三八二十四岁,而所有为他诞下子女的女人都将惨死。“我不怕,哪怕是死,我也要先为你生下孩子!”
  • 异界之峥嵘岁月

    异界之峥嵘岁月

    范泰水是一名普通的在校大学生,谁想的到的是,他穿越了,成了异界一名献菊花的普通青年。他可以为了生存,无节操无下限的搞裸奔。他也可以为了尊严,置生死于无物。为了救人,他会选择当逃兵。碰到传说中的宝藏,他……他就是这样一个常人所不能理解的人,但是,他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异界留下了自己那不可抹灭的身影!世界上,成功的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傻子,一种人是疯子。傻子是会吃亏的人,疯子是会行动的人。而范泰水则是集傻子与疯子于一身的男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小的旅程

    小小的旅程

    一个平凡女孩的旅程,从卑微的出生到最终融入大千世界。
  • 镇辰星

    镇辰星

    透骨眼?还是天生的?什么东西啊?原来是……她的眼睛真的很漂亮耶,水水的、美美的,让他好生爱慕。喜欢喜欢,他太喜欢了?可……这姑娘的性子怎么像老太婆一样呢,小小年纪就有了“古骨小老太婆”之美誉?她不太理他?他可不要剃头担子一头热,他要……他要她爱之入骨……
  • 她们都还好

    她们都还好

    对错吗?那要看谁决定咯!反正我随你们了。
  • 别烦我腹黑少爷

    别烦我腹黑少爷

    “我不想去参加辩论赛。”“那你来闯入我心,好吗?”“……”
  • 战国千年之女帝天下

    战国千年之女帝天下

    “我这一辈子啊,就做了两件事情。”多年以后,贵为大秦摄政王的凌皓语重心长地对他们的儿女们说道。“第一,是遇上了你们的母后,历经千辛万苦,将她推上了那个宝座。”“这第二嘛,就是这么些年来,她一直都没有放弃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自然也是要报答她的,然后……替她做了一点小小的工作。”
  • 中国走向选择

    中国走向选择

    本书是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性著作,涉及通货紧缩、收入分配调整、股票市场、人民币的汇率、新经济、西部开发等热点话题。
  • 葬地天师

    葬地天师

    帝者以傲骨冲破天道的桎梏,贤者以智慧开启生命的殿堂,圣者以血肉筑成天地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