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85100000038

第38章 十全武功与高产诗人——自恋

的乾隆帝

雍正十三年(1735年),操劳过度的胤禛终于驾崩,弘历继位,是为清高宗。改元乾隆,所以又称乾隆皇帝。

弘历是雍正帝诸子中最有才干的一位,自小甚得其祖父康熙与父亲雍正喜爱,康熙曾为其慎择良师,进行多方面教育。甚至有人认为正因为康熙认为孙子弘历的出众,所以才传位于其父雍正——而不传子直接传孙的后果,看看朱棣是怎么起家的,大家也就知道了。康熙帝自然不可能重蹈明朝覆辙。

乾隆帝是清朝最为著名的皇帝,他一生轶事多不胜数。单从历史角度讲,值得大书特书的便有许多。

他主持纂修的《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丛书(其次是明朝的《永乐大典》)。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几乎所有学术领域。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其中也包括了《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礼》、《礼记》、《诗经》、《孝经》、《尚书》、《春秋》、《尔雅注疏》、《说文解字》、《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国语》、《水经注》、《战国策》、《本草纲目》、《茶经》等其他经典著作,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著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但是编纂《四库全书》时,清朝为维护统治,大量查禁明清两朝有违碍字句的古籍。据统计,在长达10余年的修书过程中,禁毁图书3100多种、15万部以上,并且大量篡改古籍。如岳飞的《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和“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四库》馆臣把它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张孝祥的名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描写孔子家乡被金人占领“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其中“膻腥”犯忌,改作“凋零”。编纂《四库全书》对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是一次变相的浩劫。

1747年和1766年,乾隆先后对大小金川用兵(大金川、小金川),都取得胜利;但是也打得十分艰辛,两次反叛总共持续了近30年,贯穿了乾隆统治期的中段。乾隆两杀主帅,耗银七千万两,才压服了这里的藏民。

乾隆反对对西藏用兵,坚持以达赖喇嘛管理西藏地区,并派遣军队以维持主权。此后清军曾远征南亚小国缅甸和尼泊尔,却被他们打得一败涂地。

1791年,廓尔喀(今尼泊尔)进犯西藏,到处烧杀抢掠,使西藏僧俗人民遭受了极大灾难。乾隆立即派福康安和海兰察率军迎击,将廓尔喀逐出西藏。事后,乾隆反思西藏行政体系弊端,遂命福康安与达赖,班禅共同制定西藏善后章程,这就是著名的《钦定西藏章程》。他规定:设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在西藏驻军,分驻前藏、后藏;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等圆寂后,在驻藏大臣亲监下,灵童转世设立金奔巴瓶制,用金奔巴瓶掣签决定继承人,这就是著名的金瓶掣签制度。西藏对邻国贸易必须进行登记;西藏货币一律用白银铸造,正面铸“乾隆宝藏”四个字等等。《钦定西藏章程》是西藏历史上重要的文献,标志着清朝对西藏进行全面有效的管辖。在雍和宫的“金奔巴瓶”已成历史文物,在大昭寺内的“金奔巴瓶”制沿袭至今。

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被康熙击败后,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在西北仍拥有很大的势力,控制了新疆、西藏、青海等地,煽动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与清廷为敌。策妄阿拉布坦死后,其子噶尔丹策零继续统领其众。乾隆时代,遇上蒙古准噶尔部内乱的大好时机,1755年,乾隆亲率大军,前往西北镇压一贯时服时叛的准噶尔部叛乱。由于乾隆准确判明形势,分兵而进,准噶尔军纷纷投降。清军兵不血刃进入伊犁,随后在南疆维吾尔族人民支持下,将逃往南疆叛乱首领达瓦齐抓获。乾隆将其押往京城,却在痛斥其叛乱行经后,不但赦免其罪行,还封其为亲王,并留他在京城居住。

但噶尔丹策零外甥阿睦尔撒纳降而复叛,清廷在1757年第二次出兵,对准噶尔部实行种族灭绝,准噶尔人从此不复存在。这场战争,从噶尔丹时代算起,已持续了近70年。清军对准噶尔人的大屠杀,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三次灭种屠杀之一(另两次为冉闵的“杀胡令”和蒙古军对西夏党项人的灭种屠杀)。

准噶尔部平定之后,维吾尔族的首领大和卓木、小和卓木回到新疆,策动维族各部反清。乾隆第三次对西北用兵,这场战争延续了三年,终于迫使大、小和卓木逃亡国外。

随后,乾隆设置伊犁将军,并在喀什等地设参赞大臣、领队大臣等职位,同时大幅减轻了维族地区的赋税负担。西北19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终于巩固在中央政权之下。

雍正年间,在鄂尔泰主持下,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湖广等地区实行“改土归流”。这是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原是极具意义,然则后果难测。“改土归流”后,原有土司的势力影响仍是存在,而地方官征粮手段不当,雍正十三年(1735年)便发生了大规模苗乱。

为平息这次苗乱,雍正下旨成立了办理苗疆事务处,并调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六省兵进行围剿,然而,因文武将官不睦,指挥欠佳,日久无功,苗患日炽,鄂尔泰因此引咎辞职,削去伯爵。雍正本人对“以安民之心,而成害民之举”的结局,亦有些犹豫不定,“大兵云集,却旷日无功”的局面甚至是他准备接受张照所提出的“弃置”的想法,直到他驾崩,问题未得解决。

乾隆登基伊始,便表明决不“弃置”的态度,把扭转苗疆形势当做最紧迫的大事,立即着手部署。他仅用一年的时间便彻底平定遍及贵州全省的苗乱。

乾隆深知苗疆叛乱是由于官逼民反之故,攻苗疆容易,守苗疆难,要想苗疆安定,必须先收买苗族人心。他收复苗疆后采取了几项措施以抚慰苗人之心:第一,免除苗赋;第二,尊重苗俗。第三,实行屯田;第四,慎选苗疆守令,责令今后委任的官吏,必须公正无私,以减少苗民的抵触情绪。乾隆这些因地制宜的措施,使得贵州苗疆基本上安定下来。

乾隆将自己所有的军事行动总结起来,称之为“十全武功”,具体指:两次平定准噶尔之役,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两次金川之役(见大小金川之役),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缅甸之役,安南之役及两次抗击廓尔喀之役。乾隆帝并因此自称“十全老人”。

纪昀(1724~1805年),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多次主持科举,奉命领导编修《四库全书》,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而除了赫赫武功之外,文化方面他也不输于人。他颇有艺术才能,热衷书画诗文。不仅精通新满文,而且熟知老满文;不仅对汉语汉文十分精通,还懂蒙、藏、维等多种语言文字。乾隆喜爱书法。他长期痴于书法,至老不倦。自内廷到御苑,从塞北到江南,园林胜景,名山古迹,所到之处,挥毫题字,墨迹之多,罕与伦比。乾隆撰写了大量文章,仅编成文集的就有《御制文初集》、《御制文二集》、《御制文三集》、《御制文余集》,共1350余篇,还有《清高宗圣训》300卷。乾隆尤喜爱作诗。他的御制诗集,登极前有《乐善堂全集》,禅位后有《御制诗余集》,凡750首。在位期间的《御制诗集》共有5集,434卷,有人统计,其初集4166首,二集8484首,三集11519首,四集9902首,五集7792首,共计41863首。乾隆的诗总计42613首。

虽然这些诗文水平不怎么样,但仅从量上来看,就已经可以称得上惊人了。

清朝历经“三祖三宗”——太祖努尔哈赤、世祖顺治、圣祖康熙和太宗皇太极、世宗雍正、高宗乾隆六代,到乾隆时期达到鼎盛。清朝在乾隆朝才真正实现大一统,乾隆在其祖宗既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并开拓了中国的疆域版图,维护并加强了中华的多民族统一。乾隆时的中国领土,东起大海,西达葱岭,南达曾母暗沙,北跨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总面积达到1310万平方公里,为历代第二大,实际控制面积则为历代之首。清乾隆时的人口突破3亿大关。乾隆帝继续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原的联系,这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增进民族间交往和民族融合,起了很大作用。

在乾隆朝,中国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多民族国家。

乾隆皇帝的身世谜团

乾隆皇帝的生母是谁?照理说,对一个皇家公子这个问题应该很好回答,因为清朝皇家《玉牒》等档案都会明确记载。然而就这样一个问题,却成为了乾隆皇帝身世之谜,也造成了坊间对乾隆身世的种种猜疑。

小说《书剑恩仇录》便是围绕乾隆身世之谜展开的。金庸在小说中有声有色地写道:陈世倌的小孩抱进雍亲王府,哪知抱进去的是儿子,抱出来的却是女儿。那换入宫中的男孩,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这个传说很早之前就有,被金庸加以发挥,写成小说。但是这个传说并不属实。乾隆出生时,雍正的长子、次子虽已幼年早死,但第三子已经8岁,另一个妃子又即将临产。且这时雍正才34岁,正当壮年,他怎么会在已经有一个8岁儿子的情况下,急急忙忙、偷偷摸摸地用自己的女儿去换陈家的儿子?这从情理上也是说不通的。

虽然传说并不可靠,但是,乾隆的生母与出生地的确存在着疑点。成书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萧奭的《永宪录》卷二记载:雍正元年十二月丁卯(二十二日)午刻,上御太和殿。遣使册立中宫那拉氏为皇后。诏告天下,恩赦有差。封年氏为贵妃,李氏为齐妃,钱氏为熹妃,宋氏为裕嫔,耿氏为懋嫔。萧奭在这本书中还提出:“齐妃或云即今之崇庆皇太后。俟考。”就是说,在当时就有人对乾隆的生母是谁提出了怀疑。

清朝政府有个规定,皇帝家族生儿育女,每3个月要上报一次,写明出生时间和生母。每隔10年,根据出生和死亡记录的底稿,添写一次皇室族谱,就是《玉牒》。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玉牒》和生卒记录底稿上,都清楚地写着世宗宪皇帝(雍正)第四子高宗纯皇帝(乾隆),于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由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凌柱之女诞生于雍和宫。雍正元年八月十七日,正式设立秘密立储制,指定弘历为皇太子。他的母亲总要有一个高贵的出身,因此,将熹妃钱氏篡改为钮祜禄氏。是否可能由内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凌柱”将钱氏认作干女儿?如果事实如此,就解决了身份与姓氏的难题。在没有其他确凿证据之前,我们只能相信《实录》和《玉牒》的记载。不过,雍正档案与雍正实录关于熹妃钱氏与钮祜禄氏的记载上的矛盾,至今仍不能够完满地解决。所以,乾隆生母问题,仍为历史疑案。

乾隆皇帝不但生母成谜,其出生地也成谜。关于乾隆的出生地,他的父母都没有留下明确的说法,倒是乾隆自己曾经反复说明,这就是关于乾隆出生地的第一种说法——雍和宫说。乾隆自己认为:他生在雍和宫。在康熙时代,这里原是雍亲王的府邸,也就是雍正做皇子时的王府,当时并不叫雍和宫。乾隆登极后,把他父亲雍正的画像供奉在这座府第里的神御殿,派喇嘛每天诵经,后来这里就改名叫雍和宫。乾隆曾经多次以诗或以诗注的形式,表明自己出生在雍和宫。

但是,乾隆皇帝还在位的时期,就有人对他的出生地发出不同的议论,认为他出生在承德避暑山庄。嘉庆把皇父乾隆的出生地说得更明确了:“敬惟皇父以辛卯岁,诞生于山庄都福之庭。”嘉庆在这里明白无误地点明皇父乾隆诞生于避暑山庄的都福之庭。嘉庆以上两次诗注都表明:皇父乾隆出生在承德避暑山庄。但是,在十几年后,嘉庆却放弃了皇父乾隆出生在避暑山庄的看法。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清朝每一位皇帝登基以后,都要为先帝纂修《实录》(记载一生经历、言行和功业)和《圣训》(皇帝的训谕)。嘉庆十年(1805年),嘉庆帝命朝臣编修乾隆《实录》和《圣训》。嘉庆在审阅呈送稿时,发现《实录》和《圣训》稿都把皇父乾隆的出生地写成了雍和宫。他命编修大臣进行认真核查。这时,翰林出身的文华殿大学士刘凤诰,把乾隆当年写的诗找出来,凡是乾隆自己说出生在雍和宫的地方都夹上黄签,呈送嘉庆审阅。嘉庆面对皇父御制诗及注,感到问题十分严重。嘉庆在皇父出生地的问题上,怎能违背皇父本人的旨意呢!于是,嘉庆命在《实录》和《圣训》里这样记载乾隆皇帝的出生:“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子时,诞上于雍和宫邸。”可是,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二十五日,嘉庆帝突然在避暑山庄驾崩。在当时军机大臣托津、戴均元等撰写的嘉庆《遗诏》中,采用了乾隆生于避暑山庄说,把乾隆诞生地说成是避暑山庄。

同类推荐
  • 资治通鉴:皇帝们的奇葩事

    资治通鉴:皇帝们的奇葩事

    写的是历史,读的是人性。资治通鉴,必读的奇书。
  • 廉吏传奇

    廉吏传奇

    故事讲述的是元朝初期御史姚天福不畏权势,反奸除霸,查处贪官,断案如神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富有人情味的古代纪检官的形象。姚天福当上御史后第一次上朝就冒死弹劾了权顷一时的重臣阿合马,满朝震惊,结果是福还是祸呢?忽必烈授予小甘浦免死十次的金牌,姚天福为民除害又是如何处死他的?姚天福在办案中遭贪官追杀,又是如何躲过一刧?为了救民于水火,他冒死擅自开仓赈灾,抗旨缓役,后果如何呢?姚天福办案如神,智破双钉案,却被张冠李戴,事迹附会在包公狄仁杰的头上,讹传几百年,本书据史料给以澄清……
  • 康熙年之大土匪

    康熙年之大土匪

    满清奴役了汉族长达两百余年,创下了中国有史之最……想到清朝前后共签订了一千一百余条不平等条约,连重生为土匪的江涛也无法无动于衷......刀光剑影,铁血柔情,匪徒凶猛……一个土匪不得不说的故事……
  • 只蛇

    只蛇

    苇名城危在旦夕,内府如野火侵入,此刻又有忍者内乱,实是危亡之秋。吾弦一郎如若能保全家国,纵身死不惜也。
  •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一部史家绝唱,一曲无韵离骚。《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一部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2007年,百家讲坛年度主讲人王立群,一位研读《史记》四十年的学者,将从一代帝王汉武帝入手,以问题引出故事,以故事讲解人物,以人物解读历史,以历史启迪智慧。帝王本纪、王侯世家、将相列传、布衣游侠,人物群像奔来眼底;国运兴衰、王朝更替、事件始末、命运浮沉,沧桑往事涌上心头。
热门推荐
  • 么么哒,萌妃

    么么哒,萌妃

    被逼跟一个王爷定亲,好不容易逃跑,半路遇到大帅哥,听他手下说他是王爷,给吓哭了,结果还是给带回去了。……
  • exo之怪女孩

    exo之怪女孩

    她,因一件误会而远离了他们;她,一自导自演了一场戏而接近了他们。三年后,她归来了,为了报复她。她会和他们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青州百问

    青州百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北神炫世

    北神炫世

    古老的族氏,悠久的血脉。千古的岁月,沉沦的力量。亘古的神剑,失落的灵魂。自人界而生,承神之血脉。手持北暝,咫指逆天……神界异境,五帝撼天。暗黑冥界,意欲吞天。荡荡人界,欲欲称霸.
  • 邪魅妖妻:绝欲满联

    邪魅妖妻:绝欲满联

    在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里,一个小女孩因为是个废物,娘不亲爹不爱的。连府中的丫鬟都没事欺负她。所有人都把欺负她成了玩趣,她的命运又会怎么样?
  • 始终如一

    始终如一

    厉始再次见到钟如一是在大学礼堂里,此时的他是大三的学生会会长,是主持这场新生晚会的主持人,钟如一是新生代表。厉始站在舞台的一侧,看着那个侃侃而谈的女孩,她的形象瞬间就和自己脑海中的那个小女孩贴合在一起。站在舞台一侧的厉始嘴角微扬,你回来了,我的女孩。对于钟如一来说,厉始这个学校的风云人物更像是一个麻烦精。传说厉始为人绅士,又不喜欢女人这种生物。传说厉始能力非凡,但最使人注意的就是非凡的长相。传说厉始.......但是钟如一只看到了摘掉眼镜的厉始那双勾人的凤眼,和粘人的性格。
  • 古有红豆生南国

    古有红豆生南国

    遇见姜黎的第一天,顾城就觉得的此女子非同凡响,一口气索要三白两黄金的诊费,怕是神医也不过如此。姜姑娘生得一副好皮囊,柳眉,杏眸,皮肤吹弹可破,最擅长的便是用无辜柔弱的外表迷人心智。“将军,你这样看着妾身作甚,莫不是爱上我了。”姜黎托着下巴,笑着打趣到。“是!姜黎,本将军喜欢你!”姜黎差点被呛死,不怕心爱之人不表白,怕就怕直男突然表白。“姜黎,不许笑!”顾城脸上染上一层红晕。“好好好,妾身不笑将军,妾身……也喜欢将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十域星

    十域星

    亦或者是其它,天是什么?道又是什么?世人蹉跎,总是在无路之时指天骂不公,当人能成天,为道之时,那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