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62500000034

第34章 兴办女学夙愿成

女教习,长于才胆学识

生在封建社会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深藏闺阁,不学诗书。才理红妆,又贴花黄。纵能吟诗作赋,也是怨忧一身,伤春悲秋,离人远去。闺深人浅,可谓悲哉!

梁启超曾经呼吁兴办女子教育,写有《倡议女学堂启》,文中虽然详细勾画了女子学堂的创建方式,但不过是理想构建。直到“中国女学会书塾”在在上海城南桂墅里创办,女子学校教育才算有了真身。

尽管在《大公报》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但吕碧城还想继续求学。英敛之为她四处奔走,结果发现能让女子就读的学校微乎其微。于是二人萌生了办女学的想法。

这不简单,就是筹经费就能愁杀人,为了办女学。英敛之介绍卢木斋、姚石泉与吕碧城认识,还把严复、傅增湘等学界权威介绍给吕碧城。

傅增湘是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的幕僚,傅增湘“喜其才胆学识”,而严复更是对她十分赏识,还特意收她为女弟子。严复向袁世凯大力推荐吕碧城,而傅增湘对吕碧城也充满期待。

在这些人的极力推荐下,袁世凯有意办学,并提出资助,拨千元为学堂开办费,而时任天津海关道道允的唐绍仪也答应每月由筹款局提百金作经费。

这样,吕碧城和英敛之又开始邀董事、拟章程。忙碌了大约6个月,到1904年10月23日,北洋女子公学成立,学堂监督是傅增湘,而吕碧城为总教习。

她在《大公报》声名鹊起,又在北洋女子公学声名远扬。

和大多数民国才女不同的是,吕碧城的一生虽然也时有坎坷,但她自从进入《大公报》之后,就一直成为男子争相称颂的对象。尽管她倡导的是女权,得到的却是男子的支持,儒士喜欢她,名流敬重她,就连官僚,对她也是喜爱有加。

和其他民国才女相比,吕碧城似乎幸运得多,她没有在抗争中被男权毁掉,反而在男性的支持下如鱼得水。这不由得让人称叹,吕碧城到底有怎样的女性魅力,让她有如此得意的人生呢?

就兴办女学这一节,我们往深里看,会发现,吕碧城性格上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那就是一直和男性精英有积极的互动。尽管兴办女学,是为解放女子,可在男权社会中,倡导女学,必须要得到男性的支持。

一个轰轰烈烈革命着的新时代,充满了各种可能。今朝还在推崇,明日就要颠覆。这就是乱世的魅力。其实,男人们对于妇女解放是持好奇态度的。那些悸动着的男精英们,在西方解放妇女思想的感召下,对女性有了新的希求。

这希求是模糊的,但他们却发现了一个清晰的代表人物,这当然就是吕碧城。

吕碧城本身是女人,又高调宣扬妇女解放,“能辟新理想,思破旧锢蔽,欲拯二万万女同胞出之幽闭羁绊黑暗地狱,复其完全独立自由人格,与男子相竞争于天演界中”(英敛之语)。

最重要的是,她的女权思想并不激进,很容易被那些男士精英所接受。她在《论提倡女学之宗旨》一文中说:“欲使平等自由,得与男子同趋于文明教化之途,同习有用之学,同具强毅之气”,她想要的是平权,而不是叛乱。她不希望女性娇生惯养,不思进取,而希望女人能和男人一样有担当,然后和男人合力救国,她说,“使四百兆人合为一大群,合力以争于列强,合力保全我二万里之疆土。”

这正是当时男性精英们的心声,也是他们解放女性的初衷。吕碧城可谓与他们不谋而合。因此,她自然很快就成为他们的目标,也成为她自己宣扬思想的旗帜,也在这样的大局势下,提升了自己。不管是当时,还是后世,人们提起吕碧城,都赞赏其“功绩名誉,百口皆碑”。

她就像是顺流而下的轻舟,势不可挡,倏忽间,已过万重山。两年后公学开设师范科,更名为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吕碧城升任监督(校长),那一年,她才只有22岁,离当年离家出走,还不到3年的时间。

女子有才才是德

作为一个女子,又站在时代的前沿,吕碧城对女子教育自有一番见地。她认为:女校要大胆任用男教师,以提高女子教育质量;女师毕业的学生,也可以做男子的教师。

女校要男教师,这个合情在理,毕竟在女校尚未开创之前,女子受教育的不多。但女校毕业生去教男学生,这就有点挑战男尊女卑的意味了。但具有开明思想的精英,都纷纷支持她,以示男女平等。

除此而外,她还坚持,女子所受教育内容,不应该局限于识字和家政,在知识上,也要实现男女平等。这是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彻底推翻,但这个想法,依然受到了好评。

吕碧城在推动女子解放运动过程中,一直顺风顺水,相对于责难来说,支持者似乎更多。这还得归功于她对时局的把握。

她一直在和男性精英社会进行互动,她接受的那些所谓的西方思想,也大多来自留洋归来的男士精英,比如她的老师严复,就曾对她悉心教诲。

不管怎样,在兴办女学中,吕碧城将自己的事业推向了高峰,也为中国后世的女子,开创了文明的起点。

淮南三吕,旌德一门

吕碧城成功后,她又把自己的姐妹全都介绍过来,让她们也从事女学工作。这对于吕氏姐妹来说,容易又不容易。

容易之处,她们的父亲吕凤岐就是一个教育者,她们耳濡目染,自然习得一套传统的教育方法。而吕碧城的成功,不但是榜样,也是信心,让她们更笃定自己的这份选择。

其实早在女学创办之初,大姐吕慧茹和舅父严朗轩就都来帮忙,严朗轩曾经被英敛之等指定为女学监督。而大姐吕慧茹在吕碧城选定校舍之后,就干脆搬到学校,和妹妹一起操办具体的事宜。学校成立之后,吕慧茹也很快就成了学校的一名教员。

后来,南京两江女子师范学校开办,吕惠茹又去那里担任校长。只是大姐性格比较执拗,还是传统的教育思想,甚至不能容忍男教师向女教师写情书。

民国才女苏雪林曾经到南京拜访过吕慧茹,在谈到治学做人之道时,她很有一点老学究的意味,通篇是训教。

期间,二姐吕美荪和小妹吕坤秀也都进了教育界。吕美荪担任了奉天女子师范学校校长,而小妹吕坤秀则到了厦门,成了女子师范学校的教员。

早在小妹年幼时,吕氏三姐妹就以诗词见称,曾被人们号称“淮南三吕,天下闻名”。其中吕美荪还为光绪帝所赏识。

到1905年,《大公报》又出版了《吕氏三姐妹》,英敛之为之作序。自此,吕氏三姐妹的名声更盛。

小妹长大成人之后,姐妹四人同时做起了教育,“淮南三吕”又变为“旌德一门四才女,天下闻名”。

碧城仙人,最重奇服

青鸾、紫凤,郁金香,茶烟雨暖,玉箫飘香。

吕碧城本来是诗书世家,又经过风霜雨打,按理说应该是素朴雅致,尤其作为一个女校的总教习,为人师表,就更应该贤淑端庄,才不失为一个典范。

可她偏不,她喜欢奇装异服。所谓奇装异服,就是不符合当时服饰章法的服装。在帝王统治时期,就连服饰着装也是等级森严,甚至还用律法进行规制。

服饰,成了政治的手段。服饰,在那个时代,就是身份、地位和尊严。在王权和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下,女人们的服饰约束就更多。

可是吕碧城接受的是西方的新思想,女性解放的意识,让她对封建帝制的那一套越来越讨厌,她很快就接受了洋服。

在大家都穿长袍马褂褂襕氅衣,把自己层层包裹时,吕碧城却选择了薄、露、色彩绚丽的洋服。

从那时候留下来的吕碧城的照片我们可以看出,她喜欢穿绣有大幅孔雀的裙衫,玉臂外露,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民国才女苏雪林曾经“从某杂志剪下她一幅玉照,着黑色薄纱的舞衫,胸前及腰以下绣孔雀翎,头上插翠羽数支,美艳有如仙子”。

对于传统的迂腐来说,这就是大逆不道,而对于追求思想解放的人,尤其是女人来说,这无疑就是春雨欲来。

在她,不过是一种尝试,一种对自己追求的诠释。其实和秋瑾喜欢男儿装的意义相同,都是在表达自己。只是秋瑾意在政治,着男装,难免有对女性否定的嫌疑。而吕碧城,则尽己所能,把女性的美表达得淋漓尽致:“奇服旷世,骨象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这对她来说,更符合取碧城之名的本意。《太平御览》有这样的记录:“元始天尊居紫云之阁,碧霞为城。”碧霞之城,云蒸霞蔚,光辉灿烂。而碧城仙子,也自是裁云镂月,轩然霞举。

显然,那个时候的吕碧城,在春风得意之外,还能顾盼自得,潇洒自如、汪洋恣肆地展现自己的生命仪态。

其实我们都知道,到了民国初期,大多数女人都已经抛弃长袍马褂,而选择轻质的连衣裙或者开衩到膝盖的旗袍。吕碧城无疑又开了解放女性服装的先河。

可是在那时,就连英敛之这样的开明之人,也是不喜欢吕碧城这样的穿法的。不知道是他授意,还是无心,《大公报》曾经刊登一篇《劝女教习不当妖艳招摇》文章,矛头直指吕碧城,而且所用文体,还是白话文。

吕碧城一生反对白话文,对这样直白的斥责,也深深不满,回文相讥。《英敛之日记》中有这样的描述:碧城疑为讥彼,旋於《津报》登有驳文,强词夺理,极为可笑。数日后,彼来信,洋洋千言分辩。予乃答书,亦千馀言。此后遂永不来馆。

在《英敛之日记》中,还有这样一首词:“稽首慈云,洗心法水,乞发慈悲一声。秋水伊人,春风香草,悱恻风情惯写,但无限悃款意,总托诗篇泻。”这是写给吕碧城的。

曾经恩重如山,曾经情深似海,如今却反目成仇,甚至老死不相往来,不禁让人感慨,好情不常在啊。

不管怎样,吕碧城兴办女学的夙愿完成,她的名声和地位,连带其他三姐妹的名声和地位,也都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同类推荐
  • 造物先造人

    造物先造人

    本书介绍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本书把松下幸之助最重要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心得从他的著作和传记中挑选出来,用最浓缩的语言阐释,用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说明,以达到启迪和激励当代企业经营人士的目的。
  • 日本首相评传

    日本首相评传

    每一个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本书将为你揭示日本首相的故事。
  •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迄今已来,关于王阳明写得最好的一本书不是神奇的圣人,也不是明朝一哥,一本最真实的王阳明传记。不妖魔不神化,33篇阳明诗文分析,44位阳明信徒微故事,18副珍藏图画,还原最真实的千古圣人王阳明翔实的一生:叛逆、问道、格竹、中举、入狱、贬官、悟道、崛起、平贼、戡乱……三真不朽,千古唯一。中国统治阶级的思想碰撞,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的末日决战。还原正德皇帝朱厚照、造反宁王朱宸濠、风流才子唐伯虎、一代奸臣严嵩的真实历史形象。……
  • 朱可夫传

    朱可夫传

    朱可夫出生于沙皇统治末期的一个没有任何显赫背景的普普通通的农家。如果没有战争的发生,朱可夫可能会成为一名毛皮匠,平凡地度过一生,除了家人外,不会被其他人记得。然而,由于沙皇扩军参战,朱可夫不可避免地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朱可夫是军事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仅用了25年的时间就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成长为名垂军史的伟大元帅,走过了光辉的战斗历程,在世界战争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由于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立下显赫战功,朱可夫曾经四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两次获得胜利勋章,此外,还获得列宁勋章6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以及多枚外国勋章。
  •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李敖笑傲台湾五十年,他在大陆及全世界华人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学贯中西,横睨一世,是台湾思想界和文化界最具有争议的人物,曾两度入狱,其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李敖无疑是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中值得给予极大重视的一位。他是一位大“狂人”、大才子。他是在鲁迅之后用文字进行斗争最具战斗力的一位学者、作家、战士,在台湾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推进民主和捍卫人权的斗争中,他举起了大刀,冲在前面,所向披靡。他让人们看到文字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他被誉为文化的基督山,社会的罗宾汉。
热门推荐
  • 最强雇佣兵

    最强雇佣兵

    新书发布:http://www.*****.com/?bk/js/13731652《抗日之夺宝奇兵》这是几个加入“黑血”雇佣军的中国人的真实经历,他们是一群为了金钱追逐着战争的人,脚步几乎踏遍地球上每一个战场。他们作战勇猛,以身犯险,却从不退缩。杀戮只是他们赚钱的一种方式,营救人质也只是为了赚取佣金。他们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重重迷雾之中,他们能否化解危机成功复仇?在生存和死亡面前他该如何选择?谁才是内奸?他为什么会走上这条不归路?
  • 王者荣耀联赛

    王者荣耀联赛

    —————————————————主角金森在王者荣耀联赛中……敬请期待~—————————————————
  • 她是爱哭鬼

    她是爱哭鬼

    第一次相遇,他们达成约定,她却迟迟未来。第二次相遇,他们未认出彼此,而年少的荷尔蒙却悄然爆发。第三次重逢,他们红了眼,他隐忍四年的思念再也藏不住了。“沈骄阳,你愿意嫁给孟凌翼吗”“我愿意”“我孟凌翼此生只爱过沈骄阳一人,但有幸与她结为夫妻,而此生无憾”
  • 末世的学校

    末世的学校

    一个学校,一群学生,能否在丧尸横行的世界里生存下去?
  • 安凉夏天

    安凉夏天

    五年前,他与她相遇在榕树下。五年后,他与她因巧合又一次邂逅在校园。日久生情,同样优秀,同样出色的两人经过一次次搭档,一次次磨合,她败在他那淡然处之,温润如玉的性格。她的一颦一笑,她的活泼开朗,深深刻入他的心中。或许是造化弄人,朋友、亲人、爱人……皆在离她而去。她不甘,她不愿,她恨上天的不公。她还有十年啊,只属于他们的十年啊,既远又近。小渊呀……你可知道,安夏凉爱你,胜过自己啊。
  • 吞仙神途

    吞仙神途

    异界大陆无数异界争夺着属于他们生存空间,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已经成了这里的行为典范,主人公李旦本是个逗比且与世无争的神界皇子,被命运的蹂躏让他渐渐的强大,一步步守护着人类的希望,战到了万族林立的巅峰……去探寻生命的终极奥义!
  • 多维世界之瑞沃游戏

    多维世界之瑞沃游戏

    醒醒吧,少年,在这里没有龙傲天的存在,只有一无是处的废物男主,他沉迷游戏却沉迷到暴毙,然后只凭着“有趣”就参与进了一个不得了的世界。话说易游你做事能三思而后行吗?只凭玩游戏怎么可能生存的下去?易游:"我做事一直是考虑严谨的好吧!再说玩游戏活不下去的话我是怎么活下来的?"“你不是已经死了吗?”易游:"......"
  • 我挂机诸界

    我挂机诸界

    开局一根木棒一条裤衩,装备全靠捡,技能全靠打。都市小白领程度在上班路上捡到一部黑色手机,开始在诸界挂机刷装备,PK赢技能,在这个灵气泄漏的时代,开启了他的疯狂超神之路。(本书双女主,主线为程度本体所在的世界)
  • 龙立大地之圣战

    龙立大地之圣战

    曾经的辉煌,浮华尽逝。当百年前的超然势力随着惨败而分裂,无可撼动的苍天巨木,却迎来了挑战。一个少年,拥有着龙族最强继承之力,拥有“第七种火焰”,他能否在这个实力为尊的世界重新建造一个,属于龙族的王朝?当巨龙翔于大地,圣战,降临。
  • 少年幸之旅之牧野大战

    少年幸之旅之牧野大战

    人类文明究竟会有多长呢?为何《乾坤万年歌》、《圣经》的《启示录》、犹太人的末日审判,玛雅人的“末日预言”,古印度的劫数,都是指向人类文明周期只有一万年左右的时光,为何古老中的阴阳太极图预示着人类只有“上下五千年”的命运呢?我们已经度过了上五千年的时光,那么下五千年会是怎样的呢?假设人类一万年时光,起点如何,终点如何?三千年以后,一颗差不多如月球大小的黑洞略过了太阳系,撞入了太阳当中,开始积吸太阳及整个太阳系。太阳外表受到撞机冲击力开始膨胀,吞噬了水星,逼近了金星和地球。显然,在膨胀了太阳威胁下,地球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了。人们将如何应对?《美在三部曲》就是一部呈现人们过去到未来历史的科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