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56400000040

第40章 概率论

不过,1998年的这个完美的选择(加入微软为微软创办中国研究院)只是针对李开复而言,其他人未必能像李开复那样富有远见。

在加入微软后的第一个星期里,李开复一直在寻找足够聪明又愿意和自己一同去中国的人跟随他去一起开创微软中国研究院。在李开复想来,在雷德蒙的微软研究院,40岁以下的研究员中,华人差不多有十分之一,而在硅谷,这个比例甚至会达到20%到30%,有这么一个基数作保证,想来,应该不愁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

然而,理想和事实之间总是有距离的。当李开复约见了十几位华裔学者,发出几十封电子邮件后,结果却发现愿意与李开复一同去中国的人很少。谈起在北京建立研究院,几乎所有人都会觉得“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是件划时代的壮举。然而,等到李开复提出是否愿意与自己同行,他们都会提出种种理由来拒绝:小孩子要读书;大陆太脏、太乱;太太不愿搬家;我现在工作很满意;我已经有足够的钱了,就算搬过去,早晚还不得回来……

朋友们也给李开复泼了冷水。他们的冷水主要集中在两点上:一是诸多优秀的中国人都出来了,在中国很少有适合微软中国研究院的研究性人才;二是回去后要面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惰性,要不可避免地入乡随俗,诸如不免要整天都和官员打交道、赔笑脸、说好话。言者无心,但这些都是一些很现实的问题。

李开复出师不利。

一般人在遇到这种冷嘲热讽,大多会打退堂鼓,但李开复向来富有洞见,能看到别人所不能看到的未来,更善于在混乱的局面中抽丝剥茧,层层推进,最终开创出大场面。

李开复没有退缩,他只是对微软当初“找不到合适的人”的困境开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了这个清醒的认识让他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既然在海外的那些最优秀的中国人对于回国总有着各种顾虑,把这群人从国外带回中国不太现实,那么,能不能到中国找人去呢?

这个决定今天看来相当的不可思议,李开复并不是在中国大陆长大,他与这块土地的联系限于两个通路:一个是其老父亲曾经在四川工作生活很多年,对中国大陆有着一定的理解和认知;另一个是他1990年后曾经数次到中国大陆去访问,由此接触到一些青年学生和教师,但这个也更多是蜻蜓点水而已。

但站在李开复角度上去思考,其实很释然,如果能够轻易找到足够多的研究员回中国去的话,那么,微软中国研究院的位置就很难落到李开复的头上。从这个角度上说,找不到足够多的研究员跟着自己回中国去,是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不论是意料之外还是情理之中,事实是李开复迅速作出调整,决定到中国去,找到那些符合微软标准的优秀人才。这正是李开复思维方式和常人不同的地方,他开始向前看,寻求增量市场。既然中国的人才辈出,既然出来的人不愿意回去,那么,不可能所有优秀的人才都出来了,即便过去的优秀人才都出来了,但未来的年轻一代有可能还是留在国内,或者正准备出来,只要能找到这些人,李开复和微软中国研究院还是大有可为的,至少迈出了第一步。

李开复于是去找里克·雷斯特谈,雷斯特似乎早有准备,他对李开复说:“无论在哪里找人,都是一样标准,不能妥协。”雷斯特的表态对李开复在中国大陆寻找合适的研究性人才的想法予以了认可,相当是给李开复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没有得到足够人愿意一起跟随的前提下,李开复决定先回国,这个举动在当时无疑是充满风险的。

也许是李开复的执拗天性发生了作用,也许是李开复的一股热情和几分天真左右了他的选择,在其他人的反对面前,李开复没有退缩。李开复想,去中国哪怕辛苦一点,总能够找得到。“管他呢,我自己先去。”李开复对自己的妻子谢先玲说,“我绝不相信中国所有优秀的人都出国了,在中国,总能找到喜欢科学研究的人。我就是要做一个敢为天下先的人”。李开复当时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态度被记者称为“天不怕地不怕”,显然,李开复不是莽夫,也不仅仅是媒体所说的徒具勇气而已。李开复知道,回中国创建研究院存在短期内的风险,但从长远来说,中国必将成为世界未来的中心,作为能够横跨中西文化的华人,李开复应该把握这个回到中国的最好机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就算有些冒险,但李开复觉得这样的冒险值得——在李开复加盟微软之时,李开复周围的同事就有好几位千万富翁,他们是在微软初创之时就加盟了微软,获得了大量的股权,这也是对他们早期冒险的一种肯定。别人不肯去中国,对李开复来说,这却是自己的机会。

后来,微软在中国创建的研究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李开复实现了自己当年的理想,受李开复的影响加入研究院的一批优秀人才,如张亚勤、沈向洋、张宏江等也都在他们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李开复的远见成为他成功的一部分。

若干年后,李开复在谈起他当年来北京帮助微软建立中国研究院的举动时用了台湾当年的人才回流的例子,以此来印证他在没有多少人跟随的情况下就来到北京开创微软中国研究院其实只是一种常识而已。

不过,这更多是事后的验证,当时,真正认为李开复的决定是正确的并不多,至少在用脚投票这个事情上,李开复的跟随者不多。

那么,李开复在坚持自己的选择的时候又借助了哪些知识工具呢?李开复当时是怎么作出理性判断的呢?李开复给出的答案是概率论。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没必要认为,某种选择的成功概率一定是100%或0.反之,我们应当学会分析一件事情“可改变的概率”或“可能发生的概率”。对于发生概率小的事情,在做之前一定要有失败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也不要等到事情成功的概率达到100%时才去做,因为即便做成了这种事情,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做概率分析时,可以列出“最好的可能”和“最坏的打算”,以帮助自己综合考量。例如,上面提到的“回中国建立研究院”的工作,李开复有100%的把握,可以把研究院办得与其他任何公司在中国建立的研究院一样好——这是最坏的打算,特别是得到了自己上司的可以在中国本土直接招募人才的前提;李开复有40%的把握,可以做出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来——这是最好的可能,这很大程度取决于他能不能在后续的工作当中招募到更加有影响力、更加有国际化声誉的科学家回到中国研究院来。

用这样的方法考虑到两个极端后,李开复马上就会明白,即便出现最坏的情况,自己和微软也可以坦然接受,因此,选择回中国工作就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当然,许多选择并没有这么好的“后路”,在这种时候,我们既要谨慎地评估风险因素,也要在适当的时候有勇气挑战自己。正如李开复引用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曾在阐述“领导力”的一段话所说的那样:“当你自估的成功概率达到40%~70%,你就该去做这件事了。也许你会失败,但拖延或等待的代价往往是更大的。”

同类推荐
  • 曹操传

    曹操传

    曹操传所谓乱世出英雄。汉室末年,群雄逐鹿,曹操异军突起,平董卓,战官渡,挟天子以令诸侯,终于在纷乱中夺得了一席之地。本书立意独特,参考史实并加以适当的臆想,将曹操的丰姿跃然笔下,一定会令读者爱不释手。
  • 大师徐悲鸿

    大师徐悲鸿

    这是中国第一本徐悲鸿传记,1985年在我社出版,并在《当代》杂志连载,是徐悲鸿诸多传记中,角度最客观、写作最早、史料最全面和直接的一本书。徐悲鸿的大弟子吴作人将徐悲鸿的相关人物悉数介绍给作者,作者在大量采访的基础上,写出了画家和教育家的徐悲鸿、中国绘画界第一个中西融合的徐悲鸿,写出了新中国美术奠基人的徐悲鸿。写出了他的精湛画艺、坎坷人生、爱国情怀。是一本提倡爱国主义的佳作。
  •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

    梁漱溟称作者是“多年相识的晚辈朋友”,在本书初版时亲自审定书稿并作序介绍。这是唯一一部经梁先生亲自审定的关于自己的传记作品。作者在特殊年代里记录整理了梁漱溟在当时的各次发言以及受批判斗争的情况,在文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记录了梁漱溟所经历的时代变化和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独家披露了包括1953年梁漱溟与毛泽东之争、“文革”中拒绝“批林批孔”等重大历史内容在内的1949年以后梁漱溟先生39年人生轨迹,为海内外梁漱溟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档案材料。
  •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成长日记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成长日记

    本书讲述了洛克菲勒的成长以及创业故事。洛克菲勒堪称是一个商业奇才,他从来都认为自己的成功完全在于自己。他内心非常强大,很小的时候就懂得理财,具有超强的财商。在成长过程中,一次次准确的判断为他带来的大量的财富。他曾经说过,即使把他放在沙漠身无分文,即使有个驮队经过,他也能东山再起。洛克菲勒一直是一个狠角色,所以他的成长更具有传奇色彩。因为作者研究日久,采访了洛克菲勒家族的后人,并且掌握了第一手很多外界并不知道的秘密,在本书中都是首次披露。
  • 泰戈尔

    泰戈尔

    在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泰戈尔继承了古典和民间文学的优秀传统,吸收了欧洲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丰富营养,在创作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一代文化巨人。泰戈尔一生共创作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种戏剧,还有大量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论著和游记、书简等。此外,他还是位造诣颇深的音乐家和厕家,曾创作2000多首歌曲和1500多幅画,其中歌曲《印度命运的创造者》已被定为印度国歌。一起来翻阅《泰戈尔》吧!
热门推荐
  • 学霸在我家

    学霸在我家

    喜欢是什么样的感觉?她一直懵懵懂懂。直到遇见他,她才知道原来喜欢是看着他,眼里有光,喜欢是为了他,奋不顾身的努力。原来爱情是酸的,甜的,哭的,辣的······他是从小到大别人家的孩子,除了读书之外只知道看书的人;突然有个小糊涂闯入了他的世界,他该怎么办?让她离开,她真的离开了,自己却难受了。那要不我们,在一起吧。他才知道,原来自己还能这样勇敢。
  • 武帝战歌

    武帝战歌

    九州大地人杰地灵,蛮荒之地凶险异常。大地山湖钟灵毓秀,天物地宝机遇险求。神仙传闻自古流传,修者多如过江之鲫。仙途问道如梦似幻,仙途传说虚幻飘渺。
  • 盛世宠妃:王爷别惹我

    盛世宠妃:王爷别惹我

    没办法,她贪财,所以把皇宫给洗劫一空,有谁嫌钱多?开青楼,收集消息,建杀手阁,培养势力。她种种意想不到,让人大吃一惊。从先前的鄙夷,到后来的仰视。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可偏偏,败在了这个王爷手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尹子墨

    重生之尹子墨

    狂风暴雨过后,从不堪的岁月回到16岁,一切的不忿,不顺,不争……都将消散,阳光正好,一切都是伊始,随着玉佛小世界的到来,美好生活就在手中。
  • 异世界大陆幻想

    异世界大陆幻想

    张天,一个普通人家孩子,父母是政府工作人员,家庭条件不算太差,张天十多岁时父母突然失踪,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自此便开始寻找父母的路,因为穷途末路被一道长收留,学习武艺,过了十年再下山时,张天已经十分厉害,张天找到当年父母上班的单位寻求帮助,可是那里却没人知道自己的父母,都没人听说过,张天懵了,难道是自己的记忆出了问题?后来有人找上门来说知道他父母的去向,来到这里找到一个叫王局的人,说他们在研究一个代号叫“虚空”的研究项目,他的父母也是其中的科学家,但是在十年前却消失了,希望张天能够帮忙寻找,坐上了一个类似于时光机器的座椅,开启了另一个平行世界的旅行.……
  • 武祖苍穹

    武祖苍穹

    世界变迁,英雄出世,天下苍生,我为救世主,战破苍穹,谁人能敌!
  • 斗罗之唐齐

    斗罗之唐齐

    一位少年重生后到达斗罗世界,成为唐三弟弟,后与史莱克七怪一起成神,最后留在斗罗大陆守护这一切
  • 穿越古代之刁蛮王妃

    穿越古代之刁蛮王妃

    “我穿越了”来自21世纪的大设计师苏暖儿,午后与傲娇王爷的邂逅,仅此一面就成为王妃,大婚之日,王妃家破人亡,为找寻凶手,与王爷合作,又会有怎样的火花。
  • 三分管人七分选人

    三分管人七分选人

    本书共10项修练,包括“准备先行,才能有备无患”“作好分析,选择最有效的招聘途径”“慧眼识真金,挖掘高质量的简历”“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不如面谈”“作出最好的决策,选择最合适的员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