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55700000008

第8章 “夏季与养生”

气候特点

从立夏之日开始到立秋之日终止这一段时间称为夏天,包括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这一时段太阳直射点一直处在北半球,起初向北移动,夏至时到达北回归线,之后向南“回归”。地球的北半球开始倾向太阳,受到越来越多的太阳光直射,因而气温开始升高,夏季是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的季节。

进入夏季,我国普遍气温都在22℃以上,降水量进一步增大,时常会出现暴雨和大暴雨。总体来说,夏季给人的感觉是炎热而潮湿的。季节的交替变化,阴阳的此消彼长,不可避免地也给人体带来了影响。

夏天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因素主要有:

1.高温炎热、防暑不当而导致疾病发生。

2.细菌繁殖旺盛,污染食物而致病。

3.太阳照射强度增大,受紫外线灼伤而致病。

4.炎热多雨,湿气加重而致病。

夏季与养生的关系

中医认为,夏季属于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火”,而“火”对应人体五脏中的“心脏”,所以有“心主夏”的说法。

夏季阳气盛,人体阳气运行畅达于外,气血亦趋向于体表,阴气内伏,人体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往往容易遭到破坏,从而引起多种疾病。养生者,一定要了解夏季阴阳盛衰的特点而顺应自然,增强体质,才能安然度过夏天,并为迎接寒冷的冬天做好准备。

心脏的生理功能在夏季比较旺盛。心为阳脏,主阳气及血脉,气血旺盛,运行畅达,对全身有温养作用。所以夏季应该顺应四时的养心法则,注重养心。

夏季炎热,易使人体腠理开泄、津液外泄,出汗量要远远大于其他季节。由于汗液为津液所化,血与津液同出一源,而血又为心所主,故又有“汗为心之液”之称。夏又与心气相通,夏季多汗则易使心气涣散而不收,故夏季保存或及时补充津液是非常重要的。

夏天三个月,是万物茂盛的季节,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之气,相互交泰,一切植物开花结果。人们应该适应夏季气候的调养,晚睡,早起,进行户外锻炼,一方面可以使体内的废物得到及时排泄,吸入新鲜的空气,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另一方面在强健筋骨的同时,还可以得到充足的日光浴。此外,在精神上切忌急躁发怒,应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如果违背了这种养生之道,就要损伤心气,到了秋天容易发生咳症,到了冬天阴寒季节则更易重复发病。因此,一些冬季常发的慢性病及因阳虚阴寒内盛的疾病,如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慢性腹泻、腰腿痛等症,可以通过夏天的调养治疗使病情好转,并在冬天时减轻症状,所以中医又有“冬病夏治”的说法。

“春夏养阳”,中医认为夏天是四季当中阳气最盛的季节,人们应该适应夏季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的特点进行调养,使机体积蓄充足的阳气,提高体内抗病能力,为适应冬天的严寒做好准备。

夏季养生的原则是:

1.夏阳旺盛,要注重养阳,心主夏,要养心护胃,饮食宜清淡。

2.夏季炎热,注意防暑降温。

3.晚睡早起,适时体育锻炼,切忌急躁发怒。

4.蚊蝇繁生,病毒盛行,注意食品卫生,防止食物中毒。

5.夏季多雨阴潮,要注意祛湿保健。

饮食养生

夏季在调养进补方面,必须记住“清补凉”这个原则。所谓清补凉,是指由于夏季天气炎热,机体消耗过多,所以要及时使用一些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清心降火之类的食物和药物,以调整体内阴阳的平衡,使耗散的津液及时得到补充。因此,夏季饮食宜清淡,应少食肥甘厚味、辛辣上火之物。饮食清淡可以起到清热、祛暑、敛汗、补液等作用,还有助于增进食欲。另外高温条件下人体代谢加快,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流失,饮食上要注意补充水分,增加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的摄入量。

中医认为苦味入心,夏天尽管天气热,但人们不可食太多苦味的食物,以避免心气偏亢,有助于补益肺气。夏季人体阳气在外,阴气内伏,胃液分泌相对减少,消化功能降低,故切忌因贪凉而暴食冷饮。

饮食原则:

1.夏季高温,饮食要多补充水分、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

2.阳气旺盛,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少食肥腻辛辣的食物。

3.避暑不要贪凉,以防造成脾胃受损。

适宜在夏天吃的食物:番茄、黄瓜、苦瓜、冬瓜、丝瓜、芹菜、西瓜、酸梅、甜瓜、杨梅、草莓、莲子、草鱼、鲫鱼、泥鳅、鸭肉等。

不宜在夏天吃的食物:牛、羊、鸡、鹅、狗肉、辣椒、芥末等大辛大热之品以及油煎熏烤之品。

起居养生

夏天起居养生要“夜卧早起”。即晚些入睡,以顺应自然界阴气的不足;早些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盛。但是盛夏烈日高温常常会让人感到昏昏欲睡,闷热的天气也令人烦躁不安,因此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中午可以适当小睡,以使头脑清醒,神气平和。

夏季炎热,起居应以避热防暑为首要。居室应保持清凉,早晚室内气温低,应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气温高于室内,宜将门窗紧闭,拉好窗帘,防止暑气入室。此时,南方进入梅雨季节,居室还要注意去湿气,以防止物品发霉,湿邪侵袭人体。北方要注意不要长时间开空调,温度最好在25℃左右为宜,开空调的房间要经常开窗,以增加空气流通,去病毒,增氧气,还要适当加湿,以防止因开空调而造成的居室干燥。

夏天,还可选择气候凉爽、空气清新的避暑胜地以避炎夏;亦可清晨趁着曙光初露,凉风习习,到溪边、园林中散步健身;傍晚在柳下散步,街边徜徉,感受心静如水,以解暑热。

在着装上要选择吸汗透气的面料和宽松清爽的服饰,衣衫要勤洗勤换,以防止长时间穿湿衣而引起疾病。

运动养生

运动养生心态要正,不可急功近利,操之过急。夏季运动尤其要考虑高温的因素,选择适当的运动量及合适的运动方式。由于夏季气温高,人体消耗较大,所以运动量不要过大,运动不要过于激烈,更不要骤动骤停,以防止损伤内脏。那些体能消耗少、技术要求低、时间要求松的运动更适合夏季。运动时要注意防晒、保湿,及时补充水分,运动后不要立即进入空调房间或者大量进食冷饮。中老年人适宜选择慢热性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散步等,最好先从运动量小的动作开始,等身体各部位肌肉活动开之后,逐渐加大运动量,运动结束时做些放松调整活动。

适宜在夏天进行的运动项目:钓鱼、游泳、旅游、散步、慢跑、打球、室内攀岩等。

精神养生

自然界气候变化会影响人的身体和心智。心通夏气,心的生理功能在夏季比较旺盛。而夏天天气炎热,阳气盛,人容易心胸憋闷,心情烦躁,所以精神调摄要注意保持心态平和,切忌因热而燥,怒于内而发于外,情绪激越而损伤脏腑。应进行适当的精神调节,心静自然

凉。嵇康在《养生论》中说:“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心热矣。”由此可见,心的调养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夏季防病

受气候影响,夏季人体致病的因素有很多,因此要更加重视对疾病的预防。

疰夏 疰夏,又叫苦夏,是夏季常发生的一种病症,有胸闷不适、胃纳欠佳、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大便稀薄、微热嗜睡、出汗较多等症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人对气候的变化适应能力较低,不能很好地适应夏季炎热、潮湿的气候。这时大脑和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心肺的功能降低,胃肠道分泌的消化液减少,食物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造成营养缺乏,产生上述一系列症状。轻度疰夏,不会对人体造成大的伤害,但是严重的话会引发中暑。解除疰夏的办法除了积极服用药品治疗外,最好的方式就是自我调节和自我保健。采取清淡饮食,少吃油腻,冬季多补肺、健脾、益气,以使脾胃调和,顺利度过炎热的夏季。

中暑 中暑,俗称发痧,是夏季易发的疾病。在一般情况下,人体产热和散热正好相等,所以人的体温总保持在37℃左右。但是夏季高

温和热辐射时间过长,人体体表温度过高,体内热量积蓄过多无法散出,机体调节就会出现障碍,造成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体温升高等症状,就是所说的中暑。预防中暑最主要的办法是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曝晒在阳光下,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饮食,积极防暑降温。

胃肠疾病 夏季还是胃肠疾病多发的季节。主要有痢疾、急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食物中毒等。夏季气温高,病菌繁殖很快,加上冷食和生食的食品容易清洗不净,或者食品因为高温变质,食用后导致疾病的发生。此类疾病,除了积极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之外,还要严把食物入口关。注意食品卫生以及不要大量食用冷饮等。

皮肤病 夏季由于汗液分泌大量增加以及蚊虫叮咬,人们还极容易发生皮肤类疾病。例如由真菌引起的花斑癣、足癣、湿疹,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痱子、疖子,由阳光照射引起的日光性皮炎等。预防此类疾病,要注意夏天衣物保持清洁干燥,多补充维生素,避免长时间曝晒,尤其要注意精神调节,切忌忧虑、烦躁,减轻精神压力,做好皮肤清洁等,积极预防皮肤病的发生。

热伤风 夏日,由于骤冷骤热或其

他原因,经常会诱发感冒。夏日感冒,中医称之为“热伤风”,常见症状是流涕、鼻塞、打喷嚏,有时还有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热伤风常不能迅速恢复健康,尤其是老年人与儿童,易转化为其他疾病,因此夏季要重视预防感冒。由于感冒具有传染性,所以在感冒流行期间,老人和小孩不宜过多串门或去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同时要注意自身卫生。夏天解暑,不要睡在露天,不要在潮湿的地方久坐等。

结膜炎 夏季,由于炎热,各种病毒微生物都加快了繁殖和传播的速度,导致另一种传染病—急性感染性结膜炎的发病率增高。这种结膜炎在潜伏期就能够传染。症状是眼睛疼痛,结膜高度充血,还可能有弥漫的乳头和滤泡增生,或结膜下有小出血点。如果病情严重,还可能出现耳前淋巴结肿大和眼睑红肿。因此应积极预防,注意用眼卫生,不用手揉眼睛,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

尿路感染 夏季,女性极易发生尿路感染。因为女性尿道直而短,细菌容易上行至膀胱造成感染,另外,女性尿道口与阴道口、肛门很近,容易被排泄物中的细菌感染,加上老年妇女膀胱完全排空能力减退,细菌极易在残余尿液中繁殖,使得下尿道感染即膀胱炎成为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高于男性8~10倍。夏季,由于天气炎热,体力消耗大,免疫力下降,因此女性尿路感染在夏季极为常见。其预防措施主要是注意经期卫生,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

同类推荐
  • 小火熬小药

    小火熬小药

    本书将千年养生古方智慧与现代人体质特点完美结合。北京著名中医专家唐博祥针对现代人常见的亚健康、慢性病、妇科病、儿科病以及美容问题,提出“慢养”新主张,将其三十多年收集和研制的七十多道慢熬滋补珍品一一与读者分享,让膏方这种流传千年却鲜为人知的养生圣品为读者解除身体病痛,慢养出真正的健康。
  • 拔罐疗法治百病

    拔罐疗法治百病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拔罐疗法的基本知识,包括拔罐疗法的作用机制等;下篇介绍了内科、儿科、妇科、创伤外科等170余种常见病的拔罐治疗经验。
  • 治病不如防病

    治病不如防病

    人们总是在生病之后才去治病,却很少有人想到在生病之前去防病。防病于未然,才是最正确的养生之道。本书从习惯、饮食、运动、心理四个方面出发,着重分析了某些日常生活习惯的利与弊,从习惯上防病于未然;怎样吃才最有营养、最科学,从饮食上防病于未然;怎样锻炼身体才最有效,从运动上防病于未然;怎样保持心理健康,从心理上防病于未然。本书帮助你开启健康四大防护墙:习惯、饮食、运动、心理——全面呵护自己的健康。
  • 四季养生秘方

    四季养生秘方

    不同体质的人,身体有不同的秘密,本书帮你挖掘藏在身体里的那些秘密,自己掌控自己的健康密码。更为重要的是,本书根据四季节气提供了大量的民间保健秘方,内容短小精悍,方法简便实用。
  • 颈肩腰腿痛千家妙方

    颈肩腰腿痛千家妙方

    本书精选了中医治疗颈肩腰腿痛的1000余首特效良方,包括中药内服、外敷、熏洗,以及食疗等,书中对于较难理解的病证名和医学术语作了简明的解释。本书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在选方用药上突出“简、便、廉、验”的特色,力求疗效可靠,适合普通家庭配方使用,而且穿插介绍了各种疾病预防保健的小常识,让您轻松掌握防治良策,远离疾病,摆脱疼痛的困扰。
热门推荐
  • 黑白幻说

    黑白幻说

    晨曦初辉照神锋,皓月幽光一刃寒。他是辣手无情的顶尖杀手,但陪伴他的只有酒与剑。他是名满天下的绝世剑客,荣耀绽放,但他却很渴望一个对手。当爱情来临时,他俩还会履行决斗的约定吗?如果两把剑碰撞在一起时,谁胜谁负?
  • 失控的花季

    失控的花季

    美丽的花季,心悸的情绪有谁知道带着露珠的花蕾,含苞欲放的美丽下是眼泪……初中三年,多么美妙的少年、少女年华可是有多少心事与情结纠结?打不开?理不得?只能放着,可是一切在心底!中考,人生的第一关压力何其大?尚为稚嫩的心灵承受着多少难奈与委屈?
  • 青葱盛宴

    青葱盛宴

    有没有一瞬间,让你觉得,相遇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一眼万年,沧海桑田,这个人活在你的整个青春里,让你怦然心动。
  • 万界之选

    万界之选

    一个少年,十面埋伏、百折不挠,千锤百炼、万界来朝!
  • 极品侍卫俏佳人

    极品侍卫俏佳人

    身怀佛门绝世武功,却阴差阳错的成为唐朝一个俏皮小姐的侍卫。身为侍卫的主角能干嘛?家主见了,“少侠,你若想要,我王家上下都是你的!”王家三少见了,“逸哥,那醉香楼又新来了个姑娘,要不?”武林人士见了,“盟主,又出来执勤啊!”少林方丈见了,“施主,你看何时方便来接手我这方丈之位啊?”番邦见了,“大侠饶命,我们也是大唐子民啊!”主角林逸:“别闹,我只是小姐的侍卫...”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婴儿的到来,将会给这个时代带来怎样的变化?是随波逐流,泯然于众。还是迎难而上,缔造传奇!
  • 念卿

    念卿

    千年的时间,不变的是风景,变得却是路过的人,与他们口中的故事。千年里,她愈来愈向往那个地方,没有一成不变的风景,没有苍白而面无表情的孤魂。可突然,她可以去那里了呢……【着实简介无能】
  • 系统之修炼系统

    系统之修炼系统

    江离本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有一天在学校宿舍里睡觉的时候一道亮光打中了他,从此获得了系统
  • 谁的青春不哭

    谁的青春不哭

    只要是你,你转身就会看见我,我会一直陪着你直到你认为的终点,你不推开我不放弃这是我的诺言。
  • 我拧了地球一颗螺丝

    我拧了地球一颗螺丝

    苏瀣“不小心”拧下了一颗古代的螺丝,没想到地球竟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