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43400000007

第7章 商务人员的谈吐表情

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里说的语言包括“声音语”、“态势语”和“文字语”。本节讲的谈吐表情,实际上就是讲的“声音语”和“态势语”。“言为心声,语为人镜”。谈吐是有声语言,表达的是人的心声;表情则是无声语言,是人的内心情感的外现。前者有声,后者有形,形声兼备,相辅相成,共同表现出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学识修养和心态人格,当然也是塑造个人形象的重要内容。

一、礼貌谈吐

在商务活动中,人际情感的沟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际者的语言谈吐能力。因此,美国前哈佛大学校长伊立特曾指出:“在造就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教育中,有一种训练必不可少,那就是优美、高雅的谈吐。”

(一)出言以礼

古人云:“作事不以礼,弗之敬矣;出言不以礼,弗之信矣。故曰:礼也者,物之致也”(《礼记·礼器》)。意思是说,做事不按照礼是不恭敬的,说话不符合礼是不可信的。因此说,礼是一切事物的准则。俄国哲学家、作家赫尔琴也曾说:“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谈吐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增进了解、建立友谊和进行工作的重要形式。对于有健全发声系统的人们来讲,谈话虽然人人都会,但却有文野雅俗之别。怎样使自己的言谈文雅动听,入情入礼呢?

1.多用敬辞谦辞

(1)常用敬辞。在商务场合,为了表达对对方的敬重之情,在口头交谈中,应多使用敬辞尊称。常用的敬辞,除“令”字以外,可用一句话来表达:

高贵宝玉大贤尊,敬称对方事与人。

这七个词多是尊称他人或与他人有关的事。

高—如高姓、高见、高论、高就、高足、高寿、高手、高明等。贵—如贵姓、贵号、贵眷、贵庚、贵体、贵方、贵地、贵府、贵校、贵厂、贵公司、贵社、贵报、贵刊、高抬贵手等。宝—敬称佛、道教以及与他人有关的事物。如宝座、宝训、宝刹、宝殿、宝地、宝店、宝号等。玉—敬称对方的身体、仪容和言行等。如玉容、玉颜、玉体、玉音、玉貌、玉度等。大—如大名、大号、大驾、大人、大师、大作、大札等。贤—用于平辈和晚辈。如贤内助、贤兄、贤弟、贤姊、贤妹、贤婿、贤侄等。尊—如尊驾、尊容、尊言、尊口、尊意、尊公、尊翁、尊堂、尊萱、尊亲、尊兄、尊夫人、尊嫂、尊字、尊号、尊姓大名、尊处、尊府等。

此外,尚有“老”、“您”、“君”、“公”、“先生”、“阁下”等。含有敬意的敬辞,还有“敬”、“谨”、“恭”、“奉”、“拜”等。

(2)常用谦辞。古人云:“礼貌卑下,言词谦恭,所谓敬也”(南宋·袁采《袁氏世范》)。谦辞,是向人表示谦恭和自谦的一种礼貌用语,其特点是“卑己而敬人”(《礼记·表记》)。常用谦辞除“家舍”以外,也可用一句话来表达:

敝卑小鄙愚拙寒,谦称自己与家人。

这七个词多是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敝—如敝人、敝姓、敝处、敝校、敝舍等。卑—卑人(犹鄙人)、卑职、卑吏、卑意等。小—小可、小弟、小侄、小妇、小妹、小儿、小女、小婿、小妾等。鄙—谦称自己,如鄙人、鄙意、鄙见等。愚—如愚兄、愚师、愚见等。拙—多用于谦称自己的论著、见解。如拙作、拙著、拙译、拙见、拙笔、拙刊等。寒—如寒舍、寒门、寒斋、寒生(读书人谦称)、寒荆、寒族等。

此外,文人雅士在长者面前则谦称“晚生”、“晚学”、“后学”、“末学”;老年人有时则谦称“老夫”、“老朽”、“老身”等。

(3)内谦外敬的七字诀。谦辞与敬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对内,后者对外,内谦外敬,礼仪自行。这个七字诀是:

家大舍小令外人,人我敬谦要分明。

先说“家大”。“家”是在他人面前谦辞自己亲属中的长辈或年长的同辈的谦辞。如在他人面前谦称自己的祖父为“家祖”、“家公”;谦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家严”、“家尊”、“家君”、“家大人”;谦称母亲为“家母”、“家慈”、“家夫人”;谦称岳母为“家岳母”;谦称伯父、叔父为“家伯”、“家叔”;谦称自己的姑姑、舅舅为“家姑”、“家舅”;谦称自己的兄、嫂、姐、姐夫为“家兄”、“家嫂”、“家姐”、“家姐夫”等。

其次说“舍小”。“舍”本来是房屋的意思,如说“茅屋草舍”、“寒舍”都是自谦之词。“舍”是在他人面前谦称自己的家或比自己年龄小的同辈、晚辈的谦辞。如谦称自己的家为“舍下”、“舍间”;谦称自己的弟、妹为“舍弟”、“舍妹”;谦称自己的侄子为“舍侄”;谦称自己的家眷、亲戚为“舍眷”、“舍亲”等。但不能用“舍儿”、“舍女”,只能称“小儿”、“小媳”、“小女”、“小婿”,称妻子为内人、寒荆、拙妻。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家”、“舍”已包含有“我的”意思在内,在使用时不能再赘称为“我家父”、“我舍妹”之类。

再说“令外人”。“令”是敬辞。凡是称呼别人家中的人,无论辈分大小,男女老幼,都冠以“令”字,表示尊敬。如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令严”,母亲为“令堂”、“令慈”,妻子为“令正”(或称“尊夫人”、“贤内助”),亲属有“令兄”、“令弟”、“令妹”,称他人的儿子为“令郎”、“令嗣”,女儿为“令爱”、“令媛”等。

2.常用礼貌语

在商务活动中,有七大礼貌用语的使用频率是很高的,作为一个儒雅的商务工作者几乎是出言必用的。养成使用七大礼貌用语的习惯,会使你广结人缘,融洽与顾客的关系。这七大礼貌用语及其内涵是:“您”,“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开头这个“您”是一个充满感情色彩的字眼,是一个饱含敬意的人称代词,是用“心”呼唤他人的尊称,而“你”则仅仅只是一个十分平淡的人称代词而已。

“请”的含义广泛,其要义:一是请求他人允许自己做某件事;一是希望对方做某件事。在日常生活和商务活动中,多用上一个“请”字,往往可以处处赢得主动,得到对方的照应,还可以使自己的所作所为表现得彬彬有礼,不卑不亢。如“有请”“请教”“请用餐”“请用茶”“请就位”“请笑纳”“请关照”等。有了这个“请”,话语就会变得委婉而礼貌。

“谢谢”是对别人的好意表示感谢的礼貌语。每逢得到帮助、承蒙关照、受到礼遇、接受服务或得到理解与支持时,都应及时向对方诚挚地道一声“谢谢”。这既是对对方友善行为的感激,也是沟通心灵的桥梁。重礼节的日本人爱说“谢谢”,据统计,一个在百货公司工作的日本职员,一天平均要说571次“谢谢”。否则,就不是一个好职员。

“对不起”是表示道歉的礼貌语。如“请原谅”,“打扰了”,“失礼了”,“实在对不起”,“这是我的错,对不起。”当自己打扰、妨碍、影响了别人,或者在人际交往中给他人造成了麻烦、不便,甚至给对方造成了某些损失、伤害时,及时地使用这句抱歉语,有助于弥补感情上的裂缝。道歉是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冰释前嫌的一剂良方。勇于道歉是社会诚信的标志。

“没关系”,表示善于宽容,更见涵养。

“再见”,则是亲切的道别,友谊的延续。

经常使用这些礼貌语,看起来似乎是小题大做,但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程度,体现礼貌待人的道德风尚。使用这些礼貌语,要做到亲切、自然、诚挚、热情。

除了要常用这七大基本的礼貌语以外,还要恰当适时地常用表示谦虚的专门性礼貌语,如问候语、迎送语、请托语、致谢语、征询语、应答语、赞赏语、祝贺语、推托语、道歉语等。

3.活用客套语

英国哲学家、作家弗·培根曾说:“得体的客套同美好的仪容一样,是永远的荐书。”得体地使用谦敬兼备的客套话,不但不是虚伪做作之举,而且是儒雅风度的表现。在我国丰富多彩的语言宝库中,有大量对交往对象表示谦虚恭敬的客套语,这些客套语是礼貌语的一部分。例如:

初次见面说“久仰”;许久不见说“久违”;

等候客人用“恭候”;宾客来到称“光临”;

称人住处为“尊府”;自称住处为“寒舍”;

款待远客说“洗尘”;设宴送行叫“饯行”;

未及欢迎说“失迎”;起身作别称“告辞”;

看望别人用“拜访”;请人别送用“留步”;

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告辞用“失陪”;

请人原谅说“包涵”;请人批评说“赐教”;

欢迎购买说“惠顾”;请人受礼称“笑纳”;

赠人东西叫“奉送”;还人东西叫“奉还”;

请人帮助说“劳驾”;求给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托人办事用“拜托”;

向人祝贺说“恭喜”;赞人见解称“高见”;

对方来信称“惠书”;赠人书画题“惠存”;

尊称老师为“恩师”;称人学生为“高足”;

劝人休息说“节劳”;对方不适说“欠安”;

老人年龄称“高寿”;女士年龄称“芳龄”;

平辈年龄问“贵庚”;打听姓名问“贵姓”;

称人夫妇为“伉俪”;称人女儿为“千金”。

使用这些客套语,要真诚自然,言必由衷,不落俗套,使人听在耳中,暖在心头。

这些礼貌语和客套话都是对交往对象表示恭敬和敬仰的词语,在使用时一要注意场合。敬语主要用于以下四种场合:正规的社交场合;商务和公务场合;和师长或身份、地位较高的人交谈;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时候。二要注意对象。敬语的使用要有针对性,要先看清对象,然后分别选用恰当的敬语。比如,你想询问一位长辈的年龄就可这么问:“您老人家高寿?”而询问平辈时则可以这样:“请问阁下贵庚?”

(二)措辞文雅

古人云:“言谈者,仁之文也”(《礼记·儒行》)。意思是说,谈吐高雅,是仁者的文采。商务人员在语言的选择、使用中,应展示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使人有高雅、温和、脱俗之感。所谓措词文雅,就是指在语言交谈中,要注意语言准确,称谓得体,用语文明,谦雅适当。

1.语言准确

作为窗口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语言交谈都要力求发音规范,吐词清晰,措辞得当,不要含糊不清,不带语病,不带脏字,更不要发错音、念错字,以免贻笑大方。为了交流的方便,谈话应尽量讲普通话和讲好普通话,不用和少用方言、土语。谈话内容要简明扼要,要言不烦,尽量少用容易产生歧义的词语。

2.称呼得体

与人交谈,称呼当先。恰当地使用称呼,是商务和社交活动中的一种基本礼貌。一般情况下,应根据交往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业、身份和与自己关系的亲疏及面临的场景选择恰当的称呼。

称呼语有尊称和泛称之分,都是礼貌的表示。尊称已如前述。泛称即一般称呼,这是最简单、最普遍,特别是面对陌生顾客最常用的称呼方式。如“小姐”、“先生”、“同志”等。按国际惯例,称男性为“先生”,称未婚女性为“小姐”,称已婚女性为“夫人”和“太太”,如果弄不清被称呼女子的婚姻状况,统称为“小姐”也容易被谅解,西方女性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愉快的错误”。但如果把未婚女子称“夫人”“太太”,就会陷入尴尬,甚至挨骂。对职业女性可统称为“女士”。在购物场合,亦可称“这位顾客”和“顾客同志”等。

3.用语文明

对商务人员来讲,用语文明,首先要尽量选用尊称敬语和礼貌用语,使用文明优雅的语言,以体现自己的思想修养和文化素质。其次要尽力避免不雅的话语。即不讲粗话、脏话、黑话、荤话、怪话和尖酸刻薄的话。

(三)用语委婉

委婉是一种既温和婉转又能清晰明确地表达思想的谈话艺术,它的显著特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它能诱导对方去领会你的话,去寻找那言外之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委婉含蓄的话,不论是提出自己的看法还是向对方劝说,都能比较适应对方心理上的自尊感,使对方容易赞同、接受你的说法。

委婉含蓄的谈话似可采取下列方式:

1.用试探的口吻

当你和对方谈论一件事情,你已对这事成竹在胸时,不妨先以试探性的语言说出,如:“我觉得这件事这么处理好像挺合适的,也不知还有没有更合适的办法,您说呢?”

2.用商量的口吻

当你把自己已考虑成熟的意见向对方说出时,最好用商量的口吻:“来,合计合计,您看我这个办法行不行。这个办法当然不一定是最好的,我说出来主要想听听您的高见。”或说“能不能请您……”等。

3.用谦虚的口吻

当你的某种办法、建议被采纳时,千万不要洋洋得意,而应该以谦虚的口吻说:“真没想到,我的那个馊主意还派上了用场。其实,大家提的那些建议都不错……”

4.用赞颂的口吻

恰到好处的称赞可以使对方对你产生好感,觉得你很懂礼貌。称赞表现在委婉的谈话中可以是这样的:“您在这方面是行家里手,这件事还得多听您的高见……”然后,你再谈出自己的意见。这样做往往使对方在接受你的意见时不致感到被动、勉强和有失尊严。同时,还会为你的谦虚、礼貌的人格所折服。

言语的委婉表达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正如陈健民在《说话的艺术》中所说:“委婉含蓄比直截了当说话更需要多动脑筋,它是一种语言修养。直言不讳刺激性大,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得罪人,造成许多矛盾;委婉的话有礼貌,比较得体,听了轻松自在,愉快舒畅。……提倡忠言不可逆耳,理直不可气壮。就是说,‘忠言’和‘理直’都要注意用恰当的方式表达,不可图说话痛快。多数人对直言不讳不大喜欢,俗话说‘恕我直言’,没有‘恕我委婉’。……说直通通的话,直来直去,被认为是不稳重、不成熟的表现,讨人嫌。而说话委婉,被认为是稳重、成熟的表现。”但委婉的表达方式必须有一个度,不然则可能成为虚伪的代名词。

在与人言谈中,有时需要清晰直露,有时需要幽默风趣,有时也需要“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委婉含蓄。如有一位顾客进入高级餐厅,把餐巾围在脖子上,显然不符合使用餐巾的礼规,服务员并未责怪或讥笑,而是带着友好的口气上前询问:“先生,您是想理发呢还是想刮胡子?”客人明白了服务员的言外之意,这样,既不伤人自尊又在爽朗一笑中让顾客纠正了自己的作法。所以,培根说:“交谈时的含蓄和得体,比口若悬河更可贵”。

(四)语调柔和

俗话说“听话听音”,有声语言的表达是以声传意,以声传情。因此,在与人言谈中,应注意语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语气的徐疾;音量要大小适中,抑扬顿挫适宜,口气要平易近人,让人爱听。

语调柔和是通过声音的高低、强弱和快慢来表达的。一句“您请”用平调柔声来说表示客气,用升调拖腔来说显得油滑,用短促的降调说就显得怀有敌意了。再如一句“走好”,重音在前意味着驱赶顾客,不愿为其服务的语气,重音在后则别有一番情韵,期待顾客再次光临的心情溢于言表。说明同样一句话,由于语气、声调的表达方式不同,效果就完全不一样。

在商务场合,一般以柔言谈吐为宜。我们知道,语言美,是心灵美的语言表现。“有善心,才有善言”。因此,要掌握柔言谈吐,首先应加强个人的思想修养和性格锻炼。同时还要注意在遣词用句、语调语气上的一些特殊要求。比如应注意使用谦词敬语,忌用粗鲁污秽的词语;在句式上,应少用“否定句”,多用“肯定句”;在用词上,要注意感情色彩,多用褒义词、中性词,少用贬义词;在语气语调上,要亲切柔和友善,不仅让顾客听得清,而且让顾客觉得柔和悦耳。为此,商业服务人员就要对自己的声音有所控制,并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场合,调整语速与语调,以平稳的语气、柔和的语调、适中的语音和语速与顾客谈话,显示出对顾客的尊重。在语速、语音上,对于年纪较大的顾客,一般应用较慢的语速、稍大的声音。

(五)态度坦诚

言谈的态度是决定交谈成功与否的关键。所谓态度坦诚,首先是心要诚。欧洲有一句谚语说:“出自肺腑的语言,才能触动别人的心弦”。只有坦诚相见,直抒胸臆,才能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如果虚情假意,言不由衷,就会出现“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尴尬局面。其次是话要实。只有说实话说真话,才能赢得对方的理解和信任。例如在买卖过程中,顾客对营业人员常常怀有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怕营业人员不说真话,怕他们诱购、劝购,存有戒备心理;另一方面又希望得到他们的参谋指点,因为他们懂行情,了解商品的质量和性能。明智的营业人员应态度坦诚,据实介绍商品的价格、性能、产地、质量保障和售后服务等情况,为顾客当好参谋。第三是交谈内容以对方为取向,以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或对方的某种感受为主要谈话内容。同时注意在表情、语言、内容等方面与交谈对象进行必要的互动,如面带微笑,点头致意,表示若有所思等,给人以谦和受尊重的感觉。

(六)注意分寸

英国哲学家弗·培根曾说:“在语言交际中要善于找到一种分寸,使之既直爽又不失礼。这是最难又是最好的”(《论礼貌》)。在人际交往中,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哪些话应怎样去说才更符合人际交往的目的,这是讲究谈话礼仪应注意的问题。一般说,善意的、诚恳的、赞许的、礼貌的、谦让的话应该说,且应该多说。因为这些话语都出自对对方的友好、爱护和尊重,也表现着个人的大度,所以应该多说;恶意的、虚伪的、贬斥的、无礼的、强迫的话语不应该说,因为这样的话语只会造成冲突,破坏关系,伤及感情,也表现着个人的狭隘气度。有些话虽然出自好意,但措词用语不当,方式方法不妥,好话也可能引出坏的效果。所以,言语交际必须对说的话进行有效的控制,掌握说话的分寸,才能获得好的效果。要让说话不失“分寸”,除了需要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以外,以下几点是需要随时留意的:

1.谈话时要认清自己的身份

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说话,都有自己特定的身份。这种身份也就是你自己当时的“角色地位”。在社会交往和职业活动中,应适时调整自己的“角色”,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场合把握言谈的姿态和分寸,对不同心境的人谈话亦有不同,不然就会失礼。

2.谈话中要适当考虑措辞,不能想怎样说就怎样说

例如,在进行商务性谈话时,当需要指出对方交货不太准时时,使用“脱期”这个词,显然就比使用“违约”一词好。因为“脱期”虽属违约,但它把问题限制在时间的概念里;如果采用“违约”的说法,对方就会由此猜测是否你想中止合同,事情就较为严重了。

3.谈话要尽量客观

在生活中,有的人在谈话时有夸大其词的不良习惯,有的人爱断章取义地传话,这种做法容易惹出事端,也为别人所鄙夷。

4.谈话要具有善意

古人云:“与人善言暖如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南朝·梁元帝:《金楼子》)。在与人谈话时,要尽量不说刻薄、挖苦别人的话,不说有可能刺激或伤害对方感情的话,这同样也是一种“分寸”。

5.在一般交谈时要坚持尊重隐私的原则

年龄、婚姻、住址、收入、经历、信仰等,属于个人隐私的问题,在与人交谈中不要好奇询问,也不要问及对方的残疾和需要保密的问题,在谈话内容上,一般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灾祸等不愉快的事情;不谈论荒诞离奇、耸人听闻、黄色淫秽的事情。与人交谈,还要注意亲疏有度,“交浅”不可“言深”,这也是一种交谈艺术。

二、表情自然

表情是人们保持正常交往的纽带。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把人的感情表达概括为一个公式:感情的表达语言(7%)+声音(38%)+表情(55%)。可见表情在人际交往与沟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一)面容是心灵的镜子

面容是心灵的镜子,面部表情是一个人内心情绪的外在表现,常常体现一个人的个性。人们常说的“察言观色”、“心如其面”,就是告诉人们看人要先看脸,见脸如见心。因为在体态语言中,面部表情的“词汇”最丰富,也最有表现力。它能最迅速、最敏感、最充分地表现出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欲。人们可以从面部的微妙变化中看到一个人错综复杂的情感变化。正如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所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一般认为,面部表情对人的语言起着解释、澄清、纠正和强化作用,在反映人内心的真实性上具有相当的可靠性。

在人的五官中,嘴的表现力仅次于眼睛。嘴的开合,嘴角的向上或向下,都传递一定的信息,而且嘴的动作还是构成面部笑容的主要因素李树荫著:《交际艺术》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如嘴巴微微张开,表示友善;双唇紧闭表示认真思考;张嘴露齿,表示高兴;咬牙切齿,表示愤怒;撇嘴,表示藐视;咬唇,表示自省;嘴角向上表示愉快;嘴角向下表示敌意;噘嘴表示生气;努嘴表示怂恿嘲讽;咂嘴表示赞叹或惋惜。耸鼻表示厌恶;嗤之以鼻表示看不起;皱鼻表示好奇或吃惊,摸鼻表示亲切或重视。

眉语也很丰富,如双眉平展,表示平和愉快;眉头紧皱,表示思索、厌烦;眉梢微挑,表示疑问;眉峰上耸,表示惊喜或恐慌;眉梢耷拉,表示烦躁和郁闷。

表情语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寒暑表,在人际交往中,应注意观察对方面部表情的变化。如果他(她)和颜悦色,可无拘束地与之倾谈;如果他(她)脸色阴沉,你最好尽快离开;如果他(她)扬起下巴,眼向上鼻子也向上翘着,则表示蔑视,你最好别“领教”了。

林肯曾说:“一个人过了40岁就应该对自己的脸孔负责。”这话是有道理的。人的面貌虽然是先天的,但人的面部表情同其他体姿语一样,是可以熏陶和改变的。因为表情体现人格、气质和文化修养。表情可以流露真实而美好的情怀,也可以暴露虚假而庸俗的心计。《交际艺术》的作者李树荫说得好:“容貌大都是父母遗传的,唯有表情才是我们每个人自己所拥有和掌握的一笔财富,也只有人才有表情这笔财富。我们为什么不运用表情这笔财富来展示自己独有的魅力呢?如果我们先天不漂亮,那就用美好的表情来塑造自己的美。”在商务场合,更要注意自己的面部保持自然平和从容和谐的神态。

(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在人的面部表情中,最动人、最传神、最微妙、也最有魅力的是眼神和微笑。目光和微笑更是商务人员面部表情的核心。恰当地运用目光和笑容,会给顾客留下美好的印象,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礼貌服务,提升商业服务质量和效益。

如果说,面部是“心灵的镜子”,那么,眼睛就是“心灵的窗户”了。“一身精神,具乎两目”。在人的体态语言中,眼睛最能倾诉感情、沟通心灵。眼神的千变万化,表露着人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美国作家爱默生曾说:“人的眼睛和舌头所说的话一样多,不需要字典,却能够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整个世界。”印度诗人泰戈尔也说:“一旦学会了眼睛的语言,表情的变化将是无穷无尽的。”

1.眼神的魅力

目光的作用是语言无法替代的,它比语言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日常交往中,不同的目光常常传递着不同的信息。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的记载(《孟子·离娄》)。一双漂亮的、会说话的眼睛,就是一个人打开了的内心世界的活字典。清人袁枚说:“人前浑不语,留意在双眸”(《随园诗话补遗》)。在无声交流中,怎样留意人的双眸呢?

2.运用目光的礼节

目光是一种重要的礼节。《礼记·曲礼下》曾说:“凡视,上于面则敖,下于带则忧,侧则奸。”意思是说,凡看人,目光高于人之面部,则显得傲慢;如低于人之腰部则显得心事重重;如斜眼看人,则显得心术不正。

在留意人的双眸时,注视的部位、角度和时间不同,往往有不同的含义,表明双方的关系也不同。在目光注视的部位中大体有三种情况。

第一,亲密型注视。这是亲人或恋人之间使用的一种注视。这种注视就是看着对方的双眼和胸部之间的“下三角”部位。这种凝视往往带有亲昵爱恋的感情色彩。

第二,公务型注视。这是人们在洽谈业务和贸易谈判时所使用的一种注视。这种注视是看着对方脸上两眼和额头中部之间的“上三角”部位。这种注视显得严肃认真,对方也会觉得你有诚意。

第三,社交型注视。这是人们在社交场所使用的注视。这种注视是用眼睛看着对方脸上两眼到嘴唇之间的“中三角”部位。注视这个部位会造成一种社交气氛。而本人眼神的运用则以散点柔视为佳,看人时,目光要柔和、亲切、坦诚,而不要逼视对方。

注视对方的角度,是事关与交往对象关系亲疏和对人态度的大问题。在商务场合,宜采取正视、平视、仰视、环视(与多人交往时),而不能扫视、斜视、俯视、他视、无视。仰视表示崇拜和尊敬;正视、平视、环视,体现平等、公平或自信,显得礼貌和诚恳;俯视虽有爱护、宽容之意,又有轻视、傲慢之嫌。至于扫视、斜视、他视、无视都是不可取的失礼之举。

注视对方时间的长短也很有讲究,看的时间少或不屑一顾,表示对对方的冷落、轻视或反感;长时间盯着对方,特别是对异性的凝目盯视和对初识者的上下打量,也是不礼貌的行为。在与人交往中,运用目光注视时间的长短,要视关系亲疏和对对方表示友好重视的程度而定。一般对刚开始接触的陌生人,眼神不能直视对方,应先平视一眼,然后转视他人或四周,避免相互对视;而且在平视对方时,应报以微笑、点头、问候或握手等举动,使双方由陌生到相识,成为新朋友。对于熟人、故交,或对交往对象表示友好、重视,注视对方的时间应长一些,约占彼此相处时间的1/3至2/3左右。

3.营销人员的目光运用

营销人员正确地运用目光可为顾客创造轻松、愉快、亲切的购物环境与气氛,消除陌生感,缩短营销人员与顾客之间的距离,确立良好的购销关系。在商业服务中,每位营销人员的目光都应是亲切、友好、和善的,并贯穿接待顾客的始终。

(1)正视顾客的眼部,向顾客行注目礼。在接待顾客时,无论是问话答话、递物、收找钱款,都必须以热情柔和的目光正视顾客的眼部,向顾客行注目礼,即使语言不多,也要使对方感到亲切、友善。顾客进入商场,即使在接待顾客或与顾客谈话,也要向另一顾客用目光致意,不能冷淡顾客。

(2)视线要与顾客保持相应的高度。在目光运用中,一般以正面平视的视线更能引起人的好感,更显得礼貌和诚恳,应尽量避免俯视和斜视。即使侧面有顾客问话,也应侧过脸去正视顾客再答话。

(3)善于捕捉顾客目光,主动提供服务。一位有经验的营销人员,往往可以从顾客转瞬即逝的目光,察知他的内心活动和需求,不等顾客开口,便能主动询问或主动服务。例如当顾客凝视某一商品或仔细观察某一商品的时候,当顾客好像寻找什么商品的时候,就应捕捉顾客的目光,主动帮助挑选商品。有时甚至顾客还没有明确的意思,而经营销人员的提示,便确定了购买意愿。

(三)笑容是最佳的沟通手段

古人云:“笑,喜声也”(王冰注)。“笑,喜而解颜启齿也。”(《增韵·笑韵》)说明笑是显露愉悦的表情。它是美好心灵的流露,是心灵之花的绽放。从礼仪学上讲,笑容是一种既悦己又悦人敬人的美好表情,它不仅是调节人的心理活动、化郁为畅的良方,还是亲近别人的媒介,促进人际沟通的桥梁。

1.笑有多种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笑有多种多样,因其心态和表情的不同而不同。大体说来有以下多种:含笑、微笑、浅笑、大笑、狂笑,还有冷笑、假笑、讥笑、窃笑、奸笑、狞笑,以至皮笑肉不笑等。

显然,在上述多种笑中,惟有含笑、微笑、浅笑,乃至大笑、狂笑,才符合笑的本意,因喜悦而开颜或出声,显露愉快的表情。其中特别是微笑最为自然大方,真诚友善,体现悦己敬人的内涵,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最符合职业礼仪的要求,因而最受人们的欢迎,成为商务人员常规表情。在商务场合,应面带微笑,礼貌待人,切忌冷笑、假笑、讥笑、怪笑和皮笑肉不笑。因为这些所谓“笑”,是笑的垃圾,有悖于“乐然后笑”(《论语·宪问》)和“喜而解颜启齿”的本意,只会把交往气氛破坏殆尽。

2.微笑最佳

在人的面部表情中,除眼神以外,最动人、最有魅力的是微笑。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说:“微笑可以打开对方的心房,是世界通用的万用钥匙。”在人际交往中,微笑是独具神韵的交际礼仪,是“参与社交的通行证”,也是待人处世的法宝。

(1)微笑能表现良好心境,美化自我形象。微笑是美丽的天使。“它像神秘的灵丹,能使人变得年轻而美貌。”人微笑时,双唇轻启,牙齿微露,当嘴角向上弯翘时推动面部肌肉缓缓向上舒展,使面部像绽放的花朵一样美丽,此时面部的亮点全都在微笑中展现,所以女人的微笑往往显得特别妩媚动人,是脸上最美的“化妆”。有一位哲人说过:微笑是一个人最美的神态;长得再丑的人,只要一露出真诚的笑容,就会一下子漂亮起来。微笑作为一种表情,它不仅是形象的外在表现,而且也往往反映着人的内在精神状态,有着丰富的内涵。它除了表示友好、愉悦、乐意、欢迎、欣赏、请求、领略之外,还可表示歉意、拒绝与否定,是最有效的交际手段。

(2)微笑能表现真诚友善,融洽交往气氛。在社会交往中,微笑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能使人相悦、相亲、相近,能有效地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营造融洽的交往氛围。与人初次见面,友好微笑,可以消除双方的拘束感;与朋友见面打招呼,点头微笑,显得和谐融洽;进商店购物,营业员笑脸相迎,主动服务,会使人感到温馨无比;洽谈达成协议,会心一笑,能消除芥蒂,增进友情;婉拒他人,淡雅一笑,近情近理,不让对方难堪;与亲友话别,倾心一笑,情谊融融,意味深长。微笑是无声的语言,是美好的传递;它把灿烂写在脸上,把阳光带给人间。

(3)微笑能体现悦己敬人,是给他人的最好礼物。人们的交往一般是以微笑开始的。微笑是善意的标志,友好的使者,礼貌的表示。在人际交往中,微笑是送给他人的最好礼物。“微笑不用花费,价值却很珍贵;给的人无比幸福,收的人心领神会。”它在各种人际交往中是不可缺少的对人表示尊敬、友善、欢迎和赞赏的表情语言,是不要翻译的“世界通用语”。

同类推荐
  • 放松你的心

    放松你的心

    考尔的每部作品都短小精悍,主题鲜明,虽是百年前的作品,但结合当下我们经历的金融危机、全球变暖、地区冲突、民族冲突、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压力等诸多问题,重温其作品,能给迷茫中的人们带来一些宽慰和找到生活的本真,告诫人们在经济社会里,追求成功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我们追求成功的目的。
  • 佛眼观处世

    佛眼观处世

    佛法是一种使人在日常生活中摆脱痛苦的智慧。它不是战场上的金戈铁马、运筹帷幄;也不是情场上的你侬我侬、缠绵悱恻;更不是官场上的升降沉浮,勾心斗角,它就是一种生活智慧。它教我们怎么在日常生活中,在行住坐卧、柴米油盐中,获得一种任运自由的心境。佛说“境由心生”,幸福与不幸,快乐与不快,欢喜与忧愁都是一种主观心态。一颗乐观的心,一颗坚毅的心,一颗健康的心是不会被生活中的任何风雨所折服的,自己的心才是人生的快乐之源。可是,现代人“合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像乞丐一样挨家挨户讨饭,却不知道自己家里就有无穷无尽的宝藏。意思是说现代人在精神生活上四处追寻快乐,却不知道应该在自己的“心”上下功夫。
  • 谁都不敢欺负你

    谁都不敢欺负你

    作为一个“资深”的受欺负的人,力克·胡哲遇到过各种形式的侮辱、打击、挫折,当他走进学校的大门,脑门上就仿佛贴上了一张邀请函,上面写着:快来欺负我啊!坏孩子们的讥讽、取笑、孤立,一度让他沮丧、恐惧,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这些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伤害、挫折、退缩、痛苦,无论身在学校还是职场的人,都需要面对,却又似乎很难对其他人说起。为了给所有成长中的年轻人以鼓励和帮助,力克建立起了一套独有的“防御系统”。这个超级强大的“系统”不但让力克自己从容应对各种形式的欺辱,还怀有一颗同情之心,帮助其他遭遇挫折的人。
  • 生意场社交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生意场社交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在生意场发达成功者有九条白金法则,在此特别提醒本书读者:应答客户的询盘:立即报价。传递坏消息时:我们似乎碰到了一些情况…如果你不知道某件事:让我再认真地想一想,10点前答复您好吗?请同行帮忙:没有你真不行啊!拒绝黄段子:这种话好像不适合在这里讲哦!减轻工作量:我知道这件事很重要,我们不妨先排一排手头的工作,按重要性排出先后顺序。承认过失:是我一时疏忽,不过幸好……打破冷场的话题:我很想知道您对这件事的看法。面对批评:谢谢你告诉我,我会仔细考虑你的建议的。
  • 道德情感论中文珍藏版

    道德情感论中文珍藏版

    本书从道德的高度、从个人和社会的福祉出发,阐述了以同情说为基础的道德评价论、德性论,其中包含道德准则和道德评价的共同标准及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强调。
热门推荐
  • 路上的记忆

    路上的记忆

    本书为散文集。书中收录作者十多年来创作的40余篇散文,同时配有自己拍摄的纪实性照片。文字纯朴自然,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际迷失虫巢

    星际迷失虫巢

    地球人小舟登上了小矮星号移民船,飞船遭遇事故,小舟从逃生舱醒来后发现自己来到了一片飞船的坟场,这里是宇宙中的无主之地,一片死寂,没有获得救援的可能性,除了自己,只有另外一个男人还活着,他将小舟照顾的很好,可是全身透着古怪。
  • 花开花落未有时

    花开花落未有时

    花开花落若有时,愿长相守,共生死。命运若能掌握在自己手中,该有多好。
  • 望见世界的尽头

    望见世界的尽头

    农村小伙从一名学渣一步步逆袭成亿万富翁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也是记录广大奋斗的一二线城市农村青年的纪实小说。
  • 晓桃的扭转一生

    晓桃的扭转一生

    讲述一个三岁女孩因为家里不能生二胎的情况,她的生命遇到了很多的波折与坎坷直到她大学毕业后将失去了她的生命虽然故事还未写完,希望大家多多给以建议带着自己的心去看看去品味小女孩的一生
  • 我有天道系统就无敌

    我有天道系统就无敌

    咳咳!怎么我没有衣服穿了,系统你玩了呢?
  • 绝色妖妃之帝君快跪下

    绝色妖妃之帝君快跪下

    孟如歌,东陵第一废物。一阶灵师,胸无点墨,人人可欺。待她醒来,废物?炼丹炼器驯兽占卜,琴棋书画精通,天地间风起云涌,孟如歌此人名声大振!胆小懦弱?一刀斩尽天下恶人,一人敌百!“夫人如此娇弱,你们这么欺负她是不是当本尊不存在?”娇弱?!众人大跌眼镜,谁刚刚徒手掰断巨刀?谁刚刚一脚踢飞九宗魔兽?妖神您别睁眼说瞎话好吗?某男摇着扇子,扇面写着“夫人最美”四字,从此天地间都知道,那个闻风丧胆狠厉无情的妖神是个妻奴!“小歌儿,你说我们的孩子是人还是蛋?”“滚!”
  • 古道问东风

    古道问东风

    面对皇位还是江湖,无从回答。很多人会选皇位,但是他又将如何去面对一切。去和心爱的女子游历山水,还是威严的做武林盟主,还是悠然的做一个天子?
  • 吾的亲亲小受

    吾的亲亲小受

    刚从恶人手下脱身的可爱小朋友,却总有落入虎口的感觉。虽然被救、被关怀、被喂食,可是总感觉怪异。这么赤裸裸的关怀是一个陌生人会给予的吗,更何况在这里的人真的很奇怪,原本亲和的朋友变身刽子手;原本熟知的兄弟却有阴险的念头。只有他,那个陌生人,让他可以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