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37800000008

第8章

有本者。即下文由致。乃明其本也。今先明事事無礙觀。藕益大師釋觀想偈云。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等六句。以明互遍互具妙觀。深顯事事無礙法界也。且初能禮。即我之三業。謂身業翹勤。口業專至。意業恭敬。此三並是因緣生法。凡屬緣生。悉皆無性。謂非自。他。共。離。故其性空寂由空寂故。方成能感。即寂而感。即感仍寂。故難思議。其所禮者。即佛菩薩等三身。此三並是因緣生法。無性。故空寂。空寂。故方成能應。即寂而應。即應仍寂。故難思議。如兩鏡相照。由明淨故。方能互現。互為能照。互為所照。感應之道交。亦復如是。兩鏡中影。雖各各重重無盡。而無出入。亦無往來。法性本然。詎可思議達此不思譏法性已。方知我之一室道場。本與法界虗空界等。十方三世諸佛菩薩。無不炳現此一室中。猶如帝珠。普現一切。又知十方三世諸佛菩薩。道場海會。無不皆然。亦如帝珠。普現一切。故我此身雖在於此。決定普於一切諸佛菩薩之前而現其影。此則不唯一身禮一佛。亦復一身遍禮一切佛。亦復一切身互禮一切佛。稱性互遍。稱性互具。此無盡身雲。人人本具。不俟安排而後然。我之身雲既然。佛菩薩身雲亦爾。正報既爾。依報亦然。故為事事無礙法界也。標有本竟。

二明由致。

蓋由法界圓融不思議體。作我一念之心。亦復舉體作生作佛。作依作正。既皆全體而作。有何一法不即法界。故曰一塵法界不小。剎海法界不大。多亦法界少亦法界。

由。謂因由。致。謂理致。事事所以無礙者。蓋由其法界圓融不思議不理致也。圓融不思議體者。即一真法界也。事事無礙者。蓋由性具即性體性量故也。作我一念心者。舉法界全體。作我一念能修之心法。非法界少分。此心既法界全體。便即豎窮橫徧也。亦復舉體作生作佛作依作正者。亦舉法界全體。作所觀之生法佛法依法正法。亦非法界少分。乃至一塵一芥。法法皆然。既皆全體而作。有何一法不即豎窮橫徧。故曰一塵法界不小。剎海法界不大。法界無大小故。多亦法界。少亦法界。法界無多少故。法法既皆豎窮橫徧。而無妨礙。故為事事無礙法界也。明由致竟。

三示行相。

是以西方十六諸境。吾心事理二觀。一一無非法界全體。如帝釋宮中。因陀羅網。雖彼此各是一珠。而影入眾珠。雖影入眾珠。而東西照用有別。境觀亦然以境為事。則觀為理。理能包事。是為以觀吞境。以觀為事。則境為理。理能包事。是為以境吞觀。若觀若境。或一為事。餘為理。或一為理。餘為事。彼此互各相吞。故如因陀羅網。

文分三節。初明圓融理。二引圓融喻。三合圓融觀。是以西方十六諸境。吾心事理二觀。一一無非法界全體者。正明法界圓融理也。是以者。承上文義也。十六諸境。無非法界全體者。所觀之境。皆是性體性量也。事理二觀。無非法界全體者。能觀之心。亦是性體性量也。性體清淨。故能互含。性量周遍。故能互遍。以互遍互含。故能互吞。互為能吞。互為所吞。重重無盡。即成事事無礙之理。以此而為所觀。故前文互遍互具妙觀云。如兩鏡相照。由明淨故。方能互現。互為能照。互為所照。法性本然。詎可思議。達此不思議法性已。方知我之道場。本與法界虗空界等。十方三世諸佛菩薩。無不炳現此道場中。猶如帝珠。普現一切也。如帝釋宮下。引喻也。此法界體。湛然清淨。無可比況。且以帝珠為喻也。此中喻。具四法界。珠體。喻事法界。彼此各是一珠故。珠光。喻理法界。能含影故。影入眾珠。喻理事無礙法界。影影皆豎窮橫徧。重重無盡。喻事事無礙法界。梵網合註云。一珠影現一切珠。一切珠中一珠影。一切珠中一切珠。一珠各住一珠位也。東西照用有別者。一珠各住一珠位也。境。觀亦然者。合圓融妙觀也。以境為事者。以所觀之境為事法界。如珠中之影。以觀為理者。以能觀之智為理法界。如珠光。理能包事者。如光能含影。是為以觀吞境。即下文謂。西方依正。已在我觀之內也。以觀為事者。以能觀智為事法界。如珠影。以境為理者。以所觀境為理法界。如珠光。理能包事者。如光能含影。是為以境吞觀。下文云。我今身心。已在依正之中。若觀若境。或一為事者。謂若能觀若所觀。一總為事法界。如影。餘為理者。餘十五境為理法界。如光。亦理能包事。如各各珠光皆含一切影。或一為理者。能觀所觀。一總為理法界。如光。餘十五境為事法界。如影。亦理能包事。如一珠光含一切影。彼此互各相吞者。顯重重無盡。互遍互具。事事無礙妙觀也。正辯相吞竟。

二結示淨宗。

若然者。當我作觀時。則西方依正。已在我觀之內。我今身心。已在依正之中。了此而求生安養。可謂雁過長空。影沉寒水。雁絕遺蹤之意。水無留影之心。

此結淨宗生而無生。無生而生之意也。當我作觀時者。正當修觀時。以例禮懺供養。看經念佛。回向。發願。坐禪等時。淨業既爾。乃至造惡業。無不皆然也。我此道場如帝珠。西方依正諸境。已在我觀之內。西方依正亦如帝珠。我今身心諸業。已在依正之中。法性法爾如是故。修觀時始照知故。若了此義。則知生則決定生。生而無生。去則實不去。不去而去也。又復例知。彌陀接則決定接。接而不接。來則實不來。不來而來之意也。故天衣懷禪師示眾曰。禪宗則曰無生。淨土則曰有生。還是生耶。還是無生耶。則曰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譬如雁過長空。影沉寒水。雁絕遺蹤之意。水無留影之心。雁過長空。影沉寒水。喻生則決定生。雁絕意。水無心。中間無來往之相。則喻去則實不去也。又雁絕遺蹤之意。雖喻無生。而蹤自遺。則喻無生而自生也。水無留影之心。喻佛不來接。而影自留。則喻不接而自接也。慈善根力。任運如是。非作意神通也。境觀相吞門竟。

七三觀法爾門二。初偈頌。二論文今初。

能觀為三觀。所觀即三諦。全性以起修。故稱為法爾。

能觀為三觀者。乃全性體性量性具。三諦性德。起成三觀之修德。全三觀之修德。還照三諦之性德。故曰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止觀大意云。三諦三觀三非三。三一一三無所寄。諦觀名別體復同。是故能所二非二。故稱法爾。

二論文分二。初正明三觀。二結示淨宗。初又二。初別論。二總論。初又二。初雙標諦觀。二別論諦觀今初。

論曰。三諦者。真俗中也。三觀者。空假中也。

諦者。諦審也。謂諦審諸法。即空假中。即空。是性量之真諦。即假。是性具之俗諦。即中。是性體之中諦。此三隔歷。即次第三諦。三一圓融。即圓融三諦。觀者。照了之義。照真。即空觀。照俗。即假觀。照中。即中觀。此三隔歷。即次第三觀。三一無礙。即圓融三觀。雙標諦觀竟。

二別論諦觀。又二。初別論三諦性德。二別論三觀修德。初又三。初尅論三諦。二會歸一心。三結成性德今初。

忘情絕解。莫尚乎真。隨緣應用。莫尚乎俗。融通空有。莫尚乎中。

真。即真空。泯一切法之謂也。蓋諸法本空。眾生不了。執之為實。而生妄見。若以空觀蕩之。則謂實之情解自忘。故曰忘情絕解。莫尚乎真也。俗即世俗。立一切法之謂也。諸法雖即本空。若以假觀照之。則能諦了性具諸法。歷歷宛然。故曰隨緣應用。莫尚乎俗也。中。即中正。統一切法之謂也。諸法本來不即二邊。不離二邊若以中觀觀之。則能諦了諸法非真非俗。即真即俗。圓融無礙。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不可思議。故曰融通空有。莫尚乎中也。尅論三諦竟。

二會歸一心。

虗靈不昧。此吾心自空者也。物來斯應。此吾心自有者也。空有相即。此吾心自中者也。

虗靈不昧者。隨緣而常自不變也。物來斯應者。不變而常自隨緣也。空有相即者。即隨緣而不變。即不變而隨緣也。會歸一心竟。

三結成性德。

此性也。非修也。三諦也。非三。觀也。

別論三諦性德竟。

二別論三觀修德三。初分別行相。二顯示圓融。三結成修德今初。

修之者。稱性照了也。故體達此心。空洞無物。謂之空。照了此性。具足萬法。謂之假。融通二邊。不一不異。謂之中。

修之者。標其修德。別其性德也。稱性照了者。謂修德之功。稱乎性德之理也。體達此心者。謂體空觀也。體達此隨緣之心。常不被物所變。故曰空洞無物謂之空也。照了此性者。妙假觀也。謂照了此不變之性。常隨萬法之緣。故曰具足萬法謂之假也。融通二邊者。圓融觀也。性是體。心是用。故不一。離體無用。離用無體。故不異。故曰不一不異謂之中也。分別行相竟。

二顯示圓融。

然則即虗靈而應物也。即應物而虗靈也。空。即假中也。假。即空中也。中。即空假也。

然則者。承上文而言也。三觀唯是一心。故曰相即。即虗靈而應物者。即體是用也。即應物而虗靈者。即用是體也。體用唯是一心。故曰三觀相即。顯示圓融竟。

三結成修德。

是稱性而修也。絕待而照也。不思議之三觀也。首楞嚴大定之司南也。此別論也如此。

稱性而修者。性修不二也。絕待而照者。能所不二也。不思議三觀者。三觀不二也。首楞嚴大定司南者。因果不二也。梵語首楞嚴。此云究竟堅固。即果覺異名。司南者。定南鍼也。以一心三觀。乃大定之因。故曰司南也。別論竟。

二總論二。初分別行相。二顯示圓融今初。

若總論者。或以吾心虗靈者為空。以所觀萬物者為假。以心境不二者為中。

上文別者。乃別論觀心。今文總者。總其心境。唯是一性也。心性無相故為空。變作諸法故為假。即心即境。即境即心。故曰不二為中也。分別行相竟。

二顯示圓融。

物吾心之物也。何假而不空。心萬物之心也。何空而不假。即心即物。即物即心。何中而不空假。(當是何空假而不中)。

物吾心之物。何假而不空者。謂所觀之境。乃心性所變之境。何假何中而不即空。乃即性具性體是性量也。心萬物之心。何空而不假者。謂能觀之心。乃境性能變之心。何空何中而不即假。乃即性量性體是性具。即心即物。即物即心。何空假而不即中者。謂心性境性。唯只一性。故曰何空何假而不即中。乃即性量性具是性體也。正明三觀竟。

二結示淨宗。

是以觀極樂依正者。以吾一心之三觀。觀彼一境之三諦。無不可者。以吾三觀之一心。照彼三諦之一境。亦無不可者。虎溪大師曰。境為妙假觀為空。境觀雙忘即是中。忘照何嘗有先後。一心融絕了無蹤。尚何三觀之不法爾乎。

同类推荐
  • 后画录

    后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集古今佛道论

    集古今佛道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藩纪事本末

    三藩纪事本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涅槃宗要

    涅槃宗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菩提心观释

    菩提心观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深圳不在服务区

    深圳不在服务区

    薛文、叶风和赵子健来到深圳打拼,在医药界摸爬滚打,体验了不同的磨难,每个人都经历了得到和失去。成功和失败随着人性中的黑与白不断的进行交替,贪婪在灰色地带中挣扎着伸出触角,帮你打开一道灰蒙蒙的大门。职场上的尔虞我诈,办公室的权力竞争,销售市场上的排兵布阵,兄弟为利反目,祸起萧墙都一一展现在本书内。人的一生不像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像想象的那么坏。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是超乎自己想象的。有时,人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莫泊桑
  • 夕阳染红的夜色

    夕阳染红的夜色

    茫茫人海,自己来自何处,颠沛流离的生活,打破了所有,只想找寻一个真相。跟着我吧,我会对你好的。呵呵,我需要的不是一个好字,你懂吗?
  • 逆天废材三小姐:尊王戏狂妃

    逆天废材三小姐:尊王戏狂妃

    她,赏金猎人排行榜稳居NO.3唯一女杀手,穿越成为同名同姓的季家废物三小姐。世人皆知她是草包废物。孰料再次睁眼,风华无双,霸气狂妄嚣张,传言有误,不可信。他,是炎川大陆尊贵无比,妖孽无双的殿下,睥睨、狂肆、华丽、冷艳。某天,历练中遭遇伏击,妖孽殿下邪魅一笑:爱妃,上,还是跑?某面瘫腹黑女看着一地的高级魔兽魔核,笑得纯洁无比:殿下,你上,我跑!他曾用十世轮回护她一世周全,助她归位;而她自毁修为,抵他十世轮回之苦,等他回归。谁爱得更深,且看下文分解……【双强爽文,欢迎入坑。】
  • 凌驾夙命之上

    凌驾夙命之上

    神明安排的事情,世人不可推?神明规定的剧本,世人不可违?神明拥有的力量,世人不可胜?宿命,不可逆?突破云霄,凌驾夙命之上!
  • 樛来去

    樛来去

    叶存羽一生多为坎坷,好在有位好父亲,有位好师父,有位好妻子,本作品主要记述叶存羽大战黑斯特神将死时产生的回忆,然而,叶存羽真的会失败吗?
  • 假货研究

    假货研究

    这是一部专门研究假货的著作。该书陈述、分析和论证了假货的渊源、成因、历史、现状和将来的发展趋势,解剖了假货的各种类型,假货同宏观制度、微观管理、流通、法律、科技、传播、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关系,提出了如何遏制乃至杜绝假货的见解,并以较充分的案例和数据作佐证。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思想,于管理人员了解假货的外在实际和内在规律,提高工作效率很有裨益,对学术研究人员有参考意义,大专院校及其学生可作为参考资料。
  • 榆木可雕

    榆木可雕

    朋友们:暗恋多没意思,你喜欢林可,你要告诉人家,不然你心里是风花雪月,外表就是个榆木疙瘩喻木:我不太会表达,但是我表现的挺明显的朋友们:你也怎么表现的?喻木:我蚂蚁庄园给她喂小鸡……这是一个内心风起云涌,表面波澜不惊的男人,暗戳戳把喜欢的女孩写进自己生命的故事
  • 大天使王传说

    大天使王传说

    在这个国度,人人都是天使,他们靠翅膀飞翔,他们修炼阵法,他们努力保卫自己的国家。十万年前的一场大劫,大天使王神秘失踪,十万年后的今天,一群怀揣梦想的少年天使们开始了他们的人生旅程。是劫难,亦是历练,且看他们将如何提升自我,成为英雄。
  • 蔷薇似血

    蔷薇似血

    她是豪门千金他是霸道总裁他是她的青梅竹马在回国期间一场车祸,让她忘记了他多年后的相遇让他如何选择.......
  • 师本无心

    师本无心

    云家世代忠心,懂兽语,控万物,善恶两面人格但从不害人,却被各门派认为妖物,三百人口惨招灭门…… 云家大小姐,沦落为山头妖女,飞禽走兽任她操控,两面人格让她两难,她为了复仇屠了各派,他为了各派亲手毁了她。 “回不去了吗?”他问 “回不去!回不去了!今日已不同往日!” 眉心间一颗朱砂痣印入心帘,缘分开端成了一生羁绊,身世凄苦的她爱上本无心的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世人皆道,我残暴无情,可是你!比起我更见残暴百倍千倍!可我依然爱你……执一把青伞,为你许下一世长安。”她为他不知进了多少次阎王殿,可最终还是曲终人散。 凌千绝我何时能解开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