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11800000001

第1章 序言

罗恢远

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意义

十七大报告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而奋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时代精神的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包括两方面: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七大报告第一次科学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就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有着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以及直接现实实践意义和长远意义。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就是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理论在地球上出现已经有400年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现在已经有160年的历史。俄国十月革命,在地球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到现在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各种极为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原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1991年解体了。中国在1956年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已经有50多年。邓小平在1982年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到现在已经26年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个阶段日趋完善,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同时又将这条路线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生产力观点和生产力标准理论,同时又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力标准作为衡量改革开放成败的标准。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坚持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基本原理。同时又根据中国实际,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中国,解决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必须也只能通过改革,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同时又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同时又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制度。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原则,同时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靠科学技术、合法经营,靠地域优势,靠各种机遇,合法合理地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坚持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原则,同时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统一的治国方略。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道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共产党领导的原则,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了马克思关于把“执政党”建设成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理论。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论、科学发展观本质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理论。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理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标准、生产力观点和标准、人民群众观点和标准的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十月革命后,当时全世界主要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企图把社会主义“新生婴儿”扼杀在摇篮中。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人民打败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根据俄国实际,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是列宁过早逝世,来不及搞清楚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如何在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斯大林在苏联执政了30多年,他领导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工业化,把苏联从一个原来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一个世界上强大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成为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功不可没,永载史册。但是,在斯大林执政的30年里,没有很好地把马克思主义俄国化,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在政治上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政策,在政治体制上实行高度集权,缺乏社会主义民主;在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埋下了苏联以后解体的内因。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又没有实行正确的改革,结果苏联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解体了。这是一个十分惨痛的历史教训。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功地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被实践证明正确的、成功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实践证明,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才能避免重蹈苏联、东欧社会主义运动失败的覆辙。

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对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从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人民就一直在为寻找救国图强的道路而不懈探索和奋斗,结果都失败了,这就证明了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直到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才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但是,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深刻认识,导致一个时期内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过程曲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总结了建国后前30年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等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提供了最重要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但是由于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一度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了重大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终于认识到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社会主义。于是,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标志着党开始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此后,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鲜明的主题。十七大报告重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就是表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共产党人将会继承邓小平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尤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既始终如一又成效卓著。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景式、大跨度回顾总结改革开放30年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对我们党在新时期以来建设、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了一个完整、统一而又鲜明、准确的大整合。这就是,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应地,把我们党在新时期以来高举的旗帜,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样的科学整合,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新时期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既是一以贯之、接力推进的,又是充满创造活力、绝不停滞僵化、与时俱进的。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理想信念。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人民用血水、泪水、汗水写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之不易,坚持实现不易。近年来党内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上存在“左”和右两种声音、两种倾向。右的观点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应当重新审视今后的发展道路,认为中国要繁荣富强,必须抛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搞民主社会主义,走欧美的道路。这种观点在理论界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到底能不能走?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种极“左”的声音,认为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资本主义,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和道路,认为中国还得走回到抓阶级斗争这条道路上去。对这些“左”和右的错误观点和认识,如果不及时识别和澄清,就会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所以,在十七大报告中,对这一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表明态度、统一思想,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中国走什么路、举什么旗的问题,是关系到执政党路线方针政策走向和价值取向的根本性问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有光明前途,才会繁荣富强。

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本质内涵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把新时期近30年来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把全部重大成果集中起来。第一次阐明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内容,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两条:一是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括起来就是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

1.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理解和把握这条道路,要着重把握“一个基本路线”、“一个总体布局”和“一个发展目标”。

(1)“一个基本路线”,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制定的,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要求。十七大报告从党和国家生命线的高度,进一步强调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极其重要性。

(2)“一个总体布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七大报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出发,对四位一体总体布局进行了系统阐述,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

(3)“一个发展目标”,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七大顺应客观形势发展和人民真实意愿,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同时,把“和谐”作为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更加完整、更加丰富、更加系统。

“一个基本路线”、“一个总体布局”和“一个发展目标”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基本路线是总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遵循;总体布局是基本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展开;发展目标是宏伟蓝图,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努力方向。

2.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七大报告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重大的理论创新。这个理论体系始终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基本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和发展。

(2)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十七大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和突出亮点,就是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表明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下三个关系。

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和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同时,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必须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丰富。

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与发展,是从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始的,它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创立的,也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是对毛泽东同志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重要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了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它们在立场、观点、方法等基本方面的共同点。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

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创立的,它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面对着共同的时代课题和历史任务,都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都遵循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们的着眼点、立足点都紧紧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同时,科学发展观针对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特征、新情况和新问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思路,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方向,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基本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七大报告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要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既是党的十七大主题,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主题;既是解决面临问题和挑战的基本思路,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遵循。

1.继续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离不开解放思想。十七大报告再一次突出强调了解放思想问题,要求我们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我们要自觉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破除那些不适应形势发展、不符合人民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努力做到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

2.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30年来,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改革,全方位改革开创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形成和发展的,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都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改革开放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改革开放的任务远没有完成,要形成一整套较为完善、比较定型的体制机制,还需要经过长期而艰巨的努力。正因为这样,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3.推动科学发展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要靠发展,提高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要靠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发展,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也要靠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发展既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空间,也承受着来自资源、人口、环境以及世界经济形势等方面的巨大压力。能不能解决好发展中的问题,是对我们一个新的考验。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科学发展,就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建设和谐世界的和平发展。十七大报告强调要着力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会,是根据现阶段我国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4.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促进社会和谐,就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我们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第一编 总论:全面、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

同类推荐
  • 公务员职业道德:恪尽职守

    公务员职业道德:恪尽职守

    《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大力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全面提升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努力造就一支政治信念坚定、精神追求高尚、职业操守良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 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康拉特•赛茨,前德国驻华大使,当前德国与欧洲最有影响力的中国问题专家之一,历时8年,纵横捭阖阐述大中国崛起历程。此书至今已再版11次,已成为一部研究中国问题的经典之作。在德国,精装本、平装本、袖珍本都有销售,其畅销与普及程度令德国乃至欧洲出版界大感意外。
  • 中国国情报告(2013-2014)

    中国国情报告(2013-2014)

    本书分为时局与对策、发展与改革、政党与政府、思路与对策、决策与战略五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中国改革进入新周期、加紧构筑社会建设和管理升级版、法治政府建设三大“样板间”等。
  • 理性履职观

    理性履职观

    罗崇敏,男,汉族,1952年12月生,云南江川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0]?,现任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曾为下乡知青、乡村卫生员、工厂工人、学校教工、党校教员、机关公务员。曾在江川县政府办公室、江川县政府、中共江川县委、中共新平县委、玉溪市委办公室、中共玉溪市直机关工委、玉溪市委、云南民族大学、红河州委、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履职。历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大学党委书记、州委书记、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系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哲学学会、经济学会
  • 《哥达纲领批判》导读

    《哥达纲领批判》导读

    《<哥达纲领批判>导读》共五章,分别为“《哥达纲领批判》的问世缘起”、“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之一:何谓劳动解放”、“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之二:“铁的工资规律”与生产合作社”、“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之三:现代社会与现代国家”和“《哥达纲领批判》的文本学意义”。《<哥达纲领批判>导读》以《哥达纲领批判》的写作背景和内容结构为切入点,引领读者对《哥达纲领批判》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研读,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也有助于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缺陷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
热门推荐
  • 重来一次的我们

    重来一次的我们

    如果时光重来一次,姜夏会再次选择现在的老公慕尧吗?
  • 风光大嫁,总裁先生强势宠

    风光大嫁,总裁先生强势宠

    她林落楚回归时羽翼丰满,稳坐自家公司,斗恶毒后妈。在商业界混得如鱼得水!却没想到被几只小老鼠给算计了!更没想到居然被她讨厌的人给救了!某天——林落楚;“我后妈后妹他们又给我找事儿,我干脆让他们领盒饭算了!”薄厉森(一把拦住她);“亲我一下,我帮你。”某次——林落楚;“我好无聊啊!薄厉森~(撒娇)我要去公司大展身手!”薄厉森;“亲我一下,我送你一座城!”某日——林落楚;“薄厉森,我有件事情要告诉你。”薄厉森;“嗯?你说,我听着。”林落楚;“薄厉森,我不讨厌你了!”薄厉森;“嗯。”林落楚;“我爱你!”
  • 宋词

    宋词

    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宋代盛行的一种汉族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汉,定型于唐、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汉族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 多情女帝俊男妃

    多情女帝俊男妃

    迷迷糊糊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来到异世。附身在一个打入冷宫的公主,被皇上毒打,被迫服药。受尽折磨,却在困境中遇到贵人,学习武功能力。慢慢强大!逃离皇宫。闯荡世界,无意间知道师傅给的玉佩是可以支配一支神秘队伍。什么?不止这一个?那好我就全部寻来。寻玉佩途中,遇见他和他。名利,爱情等着自己。看女主慢慢强大,邂逅多个美男。(女主慢慢强大+NP。)(多情女帝俊男妃讨论群号:253112062)(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层展的世界

    层展的世界

    人生精彩贵乎未知,生命真谛在于奋争。人生之若初见,是失败者对于美好的回忆。人生命运一半掌握在上天手中,另一半掌握在自己手中。成功就是用自己手中的一半去赢得上天手中的另一半。
  • 缘分仅一瞬间

    缘分仅一瞬间

    她说对他说,其实,她很羡慕小说里的女主能遇到一个真心待自己的男主,拥有一个美好的爱情和完美的结局。而她,似乎不存在天官赐福这东西。她躲了四年,他执着地找了四年。终于抓住了她,他慵懒而深情地握紧她的手,轻轻对她说:“你想要的幸福,我给。你羡慕的爱情,我给。但逃离我身边的遂愿,我给不起。这一次,我一定会圈住你,不再让你有一丝分毫逃跑的机会。”
  • 天降萌宝

    天降萌宝

    男神结婚了,新娘不是她,白纤纤一万个不甘心,可不甘心没用啊,白纤纤黯然伤神,借酒买醉。一个月后,她发现自己怀孕了,本以为是男神的,谁料孩子亲爹另有其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农门厨娘有空间

    农门厨娘有空间

    农家乐老板何苗,在拿到厨师证回家的路上,因车祸带着刚得到的空间穿越到了一个爹死,为了断了绝娘亲的改嫁之路,而与别人合谋差点害的自己家破人亡的小糊涂虫的身上。好在大错还未铸成,何苗直接戳穿了阴谋,救下了娘亲,并慢慢的得到了家人的认可。只是家里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何苗只好奋起利用空间和自己的厨艺开始了发家致富之路。可是半路冒出来的这个小鼻子小眼睛的猎户是怎么回事,至于因为点吃的缠上自己吗。“苗苗,你这鸡怎么做的呀,怎么这么好吃呀。”某猎户双眼放光的说道。“好吃你就多吃点,记得留下你筐里的兔子就成。”何苗笑眯眯的把一把辣子鸡推到他的面前道。“苗苗,你看娘亲他们都成亲了,我们什么时候也成亲呀。”某猎户打了个饱嗝后问道。“吃都堵不上你的嘴。”“苗苗,苗苗……。”“催什么催,谁家提亲空着手上门呀。”
  • 最后那个魔

    最后那个魔

    在黑夜中那一双双眼睛浮出了水面他们究竟在等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 总有一个人很像你

    总有一个人很像你

    贫困农村青年张子帆考上大学,背景迥异的同学令他自卑,面临生活的艰苦,同学的敌视、羞辱和背叛,他依然保有理想,通过读书、打工、参与实践,摆脱自身局限,成为精神世界的强者,间接推动了城市变革,并收获了才女李小莫的爱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