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87300000007

第7章 神道教

神道教,又称神道,是日本历史最悠久、信仰最普遍的传统民族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为主,视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为神祇,属于泛灵多神信仰(精灵崇拜),后来又赋予日本天皇神性,增加祖先崇拜和天皇崇拜。神道教原先没有特定的称谓,佛教传入日本后,日本守旧大臣为对抗佛法,借用中国汉字“神道”一词命名了它。此后,神道教不断发展,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将神道教尊为国教,是为国家神道,后成为“二战”日本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二战”结束后,裕仁天皇下诏废止神道教国教地位,使之重归民间。时至今日,神道教仍是日本人民最崇信的宗教,信徒约占总人口的80%。

神道教的由来

日本神道教起源于一种原始的自然崇拜。绳纹时代,日本的先祖们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所限,对周遭的许多事物和自然现象都充满敬畏之情,认为是它们在操纵着自己的命运。于是,为求得生存和安抚自己的恐惧心理,日本的先祖们开始虔诚地祭祀,自然崇拜随之产生。后来,随着文明的发展,这种崇拜逐渐演变成一种信仰,他们相信自然界各种生灵、山草树木都有神祇,且作为一种超能力存在。神没有好坏之分,只要它够强大,就可以拥有受人祭祀的权利。这在宗教学上被称为泛灵多神信仰,也叫做精灵崇拜。

日本民族这种古老的信仰起初并没有固定的称谓,也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和严格的祭拜形式。一直到公元5世纪,佛教来袭,引发信仰之争,人们才开始重新审视它。这时,一些对佛教持反对意见的保守派为维护本民族的信仰,开始频频借用中国汉字“神道”一词来称呼它,并进行大力宣传,但这还是没能阻止佛教在日本的全面推广。圣德太子摄政后,佛教成为日本的第一宗教,在全国迅速传播,而神道教虽然失势,但凭借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还是得到了天皇的认可。《日本书纪》就有记载说:天皇信佛法,同时尊重神道。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神道教极为推崇天照大神,并宣称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代表大神治理民间。这一说法迎合了日本天皇建立绝对权威的需要,所以天皇特意建筑规模宏大的神宫,用以供奉天照大神和皇室祖先。日本律令制社会建立后,朝廷在设置太政官的同时设置神祇官,命其直接隶属天皇,中央行政官吏不得干涉其事务。此后,与政权挂钩的神道教通过不断吸收佛教、儒家和中国道教的部分要义、精神,逐渐形成自己相对完备的宗教体系。

依附佛教发展阶段

神道教与佛教在初期之所以能够分庭抗礼,所仰仗的无非就是其庞大的群众基础,而佛教只是在统治阶层较为流行,但后来随着佛教在日本的不断发展,神道教的群众阵地优势开始逐渐丧失。到了公元8世纪,佛教已和神道教一样被日本普通国民接受,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起重要角色。基于这种形势,神道教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开始寻求与佛教合作,而佛教也乐得与之化干戈为玉帛。就这样,两大教派开始融合,共同发展起来。

神社是崇奉与祭祀神道教(一种自然神教)中各神灵的社屋,是日本宗教建筑中最古老的类型。

两大宗教融合的首要表现就是神宫寺的修建。神宫寺是神道教神宫与佛家庙宇的结合体。在神宫寺内,神职人员可以在人们拜祭的时候朗读祝词,而僧侣和佛教信徒则可以诵念佛经,如《金刚般若经》、《法华经》等。因为神道教认为他们所供奉的各路神仙也是认可佛法的,所以自然也喜欢听佛经。神宫寺最早出现在公元7世纪中叶,在公元8世纪开始大量修建。当时,在日本差不多有神社的地方,就有神宫寺。与此同时,佛教若有重大活动,也会知会神社和“神”,并获得“神”的认可。

再次就是“本地垂迹”理论的形成。伴随着神佛的关系越来越近,神道教内部开始形成一种“本地垂迹”理论。这种理论借用佛教关于佛祖化身入世、普度众生的故事来寻找佛与自家的神的关系。所谓“本地”就是佛陀。在佛教理论中,佛陀为拯救世人可以化身到不同的地方,所以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他为拯救日本人,化身天照大神来到日本列岛,这就是所谓的“垂迹”。根据这一说法,神佛毫无疑问是一家,不分彼此。后来,在这种理论的支持下,神道教先后产生了“两部神道”和“天台神道”两个分支教派。

独立发展阶段

平安时代末期,随着日本天皇制的没落,武士阶层的兴起,佛教开始在日本走下坡路,而依附佛教的神道教受影响也逐渐衰败下来。当时,大片的神社土地被武士团侵占,神职人员被迫流离失所。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后,为重新稳定国家统治,就听从属下建议,决定重拾神道信仰。他不仅勒令武士团将神社土地全部归还,还修复了八幡宫以下的六十多个神社。在这种背景下,一直为朝廷祭祀天照大神和丰受大神的伊势神宫抓住时机,创立了“伊势神道”。

伊势神道力图摆脱佛教的影响,首先否认了“本地垂迹”说,提出以神道为主体,以儒、佛、道为从属的新神道理论。伊势神道认为宇宙本原神是国常立尊,他创造了世间万物。国常立尊具有五行之首的水德,而伊势外宫所奉的丰受大神刚好就是水神,两者其实为一体。伊势内宫所奉的天照大神则是日神,具有火德,与丰受大神互相依存,共惠万物。伊势神道在立说时还吸取了许多中国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强调一种正直清净的道德追求,并首次完整地提出神国概念,要神国子民自觉维护神宫的权威和三大神器的尊严。

伊势神道的学说受到了新兴的武士阶层和农民的欢迎。在镰仓幕府解散后,新建的室町幕府承袭了镰仓幕府的神祇制度,继续推崇伊势神道。但很快,随着室町幕府末期战乱的又一次兴起,伊势神道走到了尽头,而接替它的是“神儒结合神道”。

神儒结合神道是日本在进入江户时代后,一些神道学者吸收儒学的理论,特别是明清朱熹理学,创建的新的神道学派。这个学派强调神儒合一,排斥佛教。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推崇儒学伦理,强调忠君爱国的“吉川神道”(亦称理学神道);集神儒结合之大成,彻底排斥佛教,主张道德主义的“垂加神道”。此外,还有一种“复古神道”,同时排斥佛教和儒教,主张从日本古典史书《古事记》、《日本书纪》中探索古代神道产生之初的思想和本义,认为神道不只是祭祀祖先,还是政治、经济、社会伦理道德等一切事物的根本。复古神道的思想对近代日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是日本国家神道的先声。

这一时期,日本民间也组建了形形色色的以神道信仰为主的宗教组织,这些组织在影响上虽然不比上述几个神道分支大,但都具有明确的教祖、独立的教义和严格的组织结构,并立有教名,在小范围内受到推崇,如“神道大教”、“黑住教”、“神道修成派”等等。至此,日本神道教终于摆脱佛教,成为具有自己独立思想体系的大宗教,为它之后成为日本第一国教奠定了基础。

获得“国教”殊荣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面临内忧外患的不利形势,新政府迫切需要全国子民团结起来,发展突围、共抗外敌。于是,就接受了改革派的建议,决定建立起“祭政一致”的国家神道。

新政府先是于1868年发布《神佛不得混淆令》,强令神佛彻底分离,紧接着又在1870年发布《大教宣布之诏》,将神道教定为国教,并恢复神祇官制度。《诏令》规定在日本的各种宗教中,神道教处于特殊地位,由政府直接管辖。各地必须开设神道宣传机构,神职人员在传道时务必与忠君爱国关联,使全国民众的思想统一到“尊皇、敬神、爱国”上来,为此政府还专门编撰了《宣教使心得书》、《大教旨要》等指导性书籍。1871年,为进一步提升神道教的地位和政府对神道教的控制,明确规定了各地神社的社格,使全国神社无论是官社还是诸社,都纳入到天皇的统治之下。同年又发布公告,要求日本民众将神社与自己的一生都结合在一起,从出生那天起,就要参拜神社,直到老死为止。

这一系列的措施将日本神道教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1881年1月,日本全国神道大会召开,标志着日本神道国教化进程完毕。日本神道在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后,终于打败佛教,成为日本第一大教。

日本军国主义兴起后,神道教被统治者在国家神道的教义基础上又加入“圣战”、“八肱一宇”等内容,为日本侵略战争披上了一层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为天皇效忠献身的“神圣”外衣,沦为日本军国主义蛊惑人民的精神麻药。所以“二战”一结束,美方就施压日本天皇于1945年12月发布《宗教法人令》,废止神道教国教的地位,停止全民神道教育。神道教恢复到普通宗教的地位。

神道教恢复到普通宗教的地位后,作为日本最古老的宗教,依旧被绝大多数的日本国民所信仰。每逢神道教的重要祭典,参拜者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穿过鸟居,进入神社,在这里洗净双手,然后两掌相击,双手合十进行参拜。每年的11月15日,日本的3岁、5岁的男孩和3岁、7岁的女孩便会穿上日本传统和服,在大人的带领下来到神社参拜,以祈求能平平安安地长大。这就是日本著名的“七五三节”。除此之外,日本青年人的成年礼、毕业典礼和婚礼也多选择在神社举行。从这一方面来说,神道教其实已经蜕掉宗教的神秘外衣,转化成日本人民习以为常的民俗。

同类推荐
  • 日出月没

    日出月没

    本书主要描写从戊戌变法至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段历史,甲午惨败吹响了中华民族崛起的号角,众多仁人志士冲出战壕,开始了救国之战。主要有三种救国之道,三者有分、有合交相辉映,最后武昌起义成功,大清王朝在恐慌、犹豫、无奈中退出权力舞台,袁世凯投机取得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重生于康熙同年

    重生于康熙同年

    张磊穿越回到了清初,当他不由己身地来到了京城时,玄烨不久后当上了皇帝,他抓住机会,摆脱了悲惨的命运,一步步地走上了时代的最高峰。
  • 一代英才周瑜

    一代英才周瑜

    生在东汉末年,为了天下苍生,他不得不放弃个人的安居乐业,而征战沙场。在这场国与国之间的斗争,他是否能全胜?而他最终又能否和自己心爱的女子携手到老?
  • 自由家园

    自由家园

    其出身不高,瘦弱的外表却难掩其宏图之志,少年便追随兄弟征战四方,建立赫赫战功。之后,开府建衙,训练强军,及至青年,更是以劣势兵力战胜名将尔朱荣。本应名满天下,却遭人诬陷,成为弑君之人,曾经的兄弟在其面前被杀,自己更是流落草原。这样一位真正的战神究竟将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
  • 东魏新政

    东魏新政

    常言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做为高欢的嫡长子,高澄望着他的嫡亲兄弟们,有点慌。
热门推荐
  • 江城关外是凉州

    江城关外是凉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无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富少宠我千千万

    富少宠我千千万

    少时富家千金,但不得父爱;长大家道中落,却难脱其父利用。棋子!棋子!棋子!南宫竹韵在父亲的心里只是一枚他东山再起的棋子。她绝望自杀,重生平行世界。她舍却富少挚爱封泽昊,遇到极力阻止她回到原来世界的青年企业家澹明奇。富少和青年企业家为她,斗的天昏地暗,不可开交。……
  • 谈词论曲

    谈词论曲

    本书作者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龙榆生。本书分为上下篇,从词曲的发展到词曲的安排用法,思想感情表达均有论述。本书对研究词曲史、声律学以及词曲写作,都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书中所引例子,多为脍炙人口的名作,通过介绍和评析,有助于提高读者的鉴赏力。作为一本国学大师的入门级图书,无论读者想要学习进步,还是想要鉴赏研究都能得到满足。此次重版,除在内容上重新编辑整合,还大胆地重拟了经典书名,使经典作品更加贴近生活,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 读心萌妃:王爷,别无赖!

    读心萌妃:王爷,别无赖!

    没钱?那是不可能的!方树一朝不慎被下药,明明十八岁了却还停留在八岁的身材。长不高不要紧,能赚钱就行!开店办学扶正室斗小三治渣男,银子哗啦啦地进口袋。又是一朝不慎,八岁矮短胖的身材咻咻咻地变成了仙女样。方树:亲夫妻明算账,王爷夫君,上次帮你的表舅的姨母的堂姐的......账该结了!某人躺在床上,委屈巴巴:本王的钱都在你手上了,如今,只能肉偿还你了!方树:那个什么,大家夫妻一场,这次就给你免费了哈。某人义正言辞:不行,做生意要讲信用!来吧,王妃!肉偿!方树脚底抹油,可某人轻功如风。某人一本正经:王妃雁过拔毛,岂能不要肉偿!忽然,房外传来几个奶声奶气的声音:爹爹娘亲,小舞把你们喂的狗粮吐出来了!
  • 绾发为君心

    绾发为君心

    下山后的秦瑶凭着一剑走天涯,不料到处打抱不平的她竟惹到了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凛王,本以为从此可以做个欢喜冤家不料皇帝想要横刀夺爱,三人之间的恩恩怨怨该何去何从?
  • 天残修仙传

    天残修仙传

    还有比我更惨的主角吗?生下来便遭受天谴,双目失明,四肢残疾。没关系,身体残疾,可我有九窍玲珑心,靠聪明才智左右逢源。这是一部高智商的修仙小说,告别小白文,靠头脑逆天修仙,重塑肉体,纵横一方,逍遥三界。
  • 明伦汇编人事典手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手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浮若一生

    浮若一生

    滴答,滴答,雨水滴在小水洼,滴答,滴答,看,远方走来了一个白衣女孩。滴答,滴答,深红色的血,染上了女孩洁白的衣服,在女孩身上,开出一朵朵鲜红的花朵,女孩闭上了那双美丽的眼睛,许下了一个小小的愿望。呐~呐,下辈子,我想做一条金鱼;为什么呢?因为,鱼的记忆只有七秒,七秒之后,所有的悲伤的,快乐的记忆,然后,它就会开始另一段新的旅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十七岁爱上你

    十七岁爱上你

    生活就是剩下努力的活着。也许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在生活中遇见的故事也不一样。但终究是逃不过所谓的七情六欲。在她经历了各种的人生打击的时候,遇见了平凡不过的他们。终究是平凡的他们走入了她的生活。从此她的故事开始和他们有了关联。那一年雨季,十七岁的她尚不知未来是有什么等着她。故事的开始,从青涩的十七岁开始。。结局呢?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猜想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