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85400000025

第25章 探索·论述(15)

中国10个少数民族穆斯林,历史上由于宗教的原因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惯。①禁食猪肉和其他凶残及形象不好的动物。根据《古兰经》、“圣训”和伊斯兰教法规定,禁食的动物有:猪、虎、狼、狮、豹、鹰、鹫,乃至驴、骡、狗、猫、鼠、蛇等。②禁食自死物、血液和未经诵读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上述10个少数民族不吃这些动物已成为民族习俗。除不吃猪肉外,其他的都比较好理解,因为虎、狼、豹、猫、狗、蛇、鼠等,有许多民族包括绝大部分汉族也不习惯吃。但信仰伊斯兰教的这10个少数民族为什么不吃猪肉?叫人难以理解。其实,穆斯林不吃猪肉首先来自《古兰经》的规定,作为信徒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教外人很难理解。因此,有必要从先知穆罕默德传教时期禁食猪肉的社会情况作一些介绍。612年,先知穆罕默德公开传教时,当时阿拉伯半岛上的闪族人(包括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禁止吃的食物很多,如猪肉、血液和自死的动物等。在犹太教的《圣经》中规定不能吃的食物就更多了,如说:“凡蹄分两瓣、倒嚼的走兽,你们都可以吃。但那倒嚼或分瓣之中不可吃的乃是骆驼……沙番……兔子……猪……凡在海里、河里,并一切水里游动的活物,无翅无鳞的,你们都当以为可憎……雀鸟中你们当以为可憎不可吃的乃是:雕、狗头雕、红头雕、鹞鹰、小鹰与其类;乌鸦与其类;鸵鸟、夜鹰、鱼鹰、鹰与其类;■鸟、鸬鹚、猫头鹰、角鸱、鹈鹕、秃雕、鹳、鹭鸶与其类;戴■与蝙蝠。凡有翅膀用四足爬行的物,你们都当以为可憎……凡地上的爬物是可憎的都不可吃”(《旧约·利末记》第12章)。“牛的脂油、绵羊的脂油、山羊的脂油,你们都不可吃”(《旧约·利末记》第7章)。不仅如此,当时盛行偶像崇拜的阿拉伯人还规定:“有些牲畜和粮食,只准男人吃不准女人吃;有些牲畜既不准驮货也不准人骑;有些牲畜不准使用,不准驱逐也不准吃。”伊斯兰教反对上述不合理的禁食制度,而主张只禁食少部分如猪、血液、自死的动物和前面提到的凶残和形象不好的那些动物,实际上是对当时那种不合理的禁食制度的一种改革,它是一种进步。正如《古兰经》上说:“准许你们吃一切佳美的食物,你们曾遵真主的教诲,而加以训练的鹰犬等所为你们捕获的动物,也是可以吃的;你们放纵鹰犬的时候,当诵真主之名”(5:4)。此外,印度教、耶稣教的安息会也都是不吃猪肉的。可见伊斯兰教人不吃猪肉有其历史和社会情况,绝没有什么神秘之处。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少数民族不吃猪肉的主要根源就是上述宗教原因。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一种习俗。应该说是少数民族若干风俗习惯之一,而无其他奥秘。禁酒,在《古兰经》中有明文规定。按规定,凡含有酒精成分者皆为被禁止的酒类,包括度数很低的啤酒均禁止饮用。因此上述10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不喝酒,均源于宗教。

上述10个少数民族可食用的有牛、羊(包括山羊、绵羊和野生的岩羊等,它们的肉、油脂均可食用)、驼、鹿、鸡、鸭、鹅、兔、鸠、鸽、鹌鹑及鱼虾等。其中尤以吃牛肉、羊肉和鱼类最普遍。做法多式多样,如牛肉可炖、炒、酱。中国南方一些省区的回民将鲜牛肉放盐(略重)、香料腌一星期后风干,然后切成薄片用油煎或水煮着吃,颇有风味。云南回民称其为“牛干巴”,现在昆明许多饭馆都有这道菜,被视为上等菜肴之一。其特点,便于长时间存放而不会坏;出外旅行携带方便。中国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回族特别是大城市里的回族,喜欢吃涮羊肉。新疆地区的维吾尔、哈萨克等族则喜欢吃烤羊肉。北京目前风行的烤羊肉串应该说是从新疆传过来的。新疆的维吾尔等民族和西北地区的回族还喜欢吃手抓羊肉,即将鲜羊肉连骨带肉砍成块,放上香料和少许盐,用白水煮熟后,捞出用手拿着吃,有的蘸点醋和酱油吃,味道鲜美,食而不腻。鹅、鸭的一些吃法在南方一些地区的回民中花样很多,如红烧、煮、烤,或将鹅、鸭宰后放盐腌制七八天后风干,切成薄片用油炸着吃,或用水煮后切片吃,被认为是宴席上的佳肴。一年一度的“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是上述10个少数民族的重大节日,在这两个节日里普遍制作一种特殊的食品“油香”“馓子”。从新疆到内地,从祖国西南边陲到东北平原的回、维吾尔、哈萨克等10个少数民族几乎都做此种食品。其制作方法是:用适量的清油和面粉,加糖(或盐)、鸡蛋用水和匀后,加一些油面和发面揉好做成圆饼,再用油煎炸到深黄色即可食用,称作“炸油香”。馓子是用同样的面粉加花椒水揉好后,用手搓成粗面条状叠起来放在油锅里炸黄为止。用此种面做成的小鸽子、小鸡、小鸭、石榴花或其他花样,然后用油炸,统称为“炸馓子”。节日期间家家户户均炸油香,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气氛。

三、中国10个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与伊斯兰世界饮食

由于宗教信仰的相同,全世界穆斯林的饮食习俗基本上相同。现介绍几种常见的阿拉伯食品。①烤肉,阿拉伯人称为“卡巴布”。有两种做法:其一是将用盐和香料揉好的小块羊肉穿在不锈钢钎子上,然后用火烤;二是将拌好调料的肉馅捏成长扁条形在炭火上烤或放入锅里煎。第一种做法在中国新疆地区十分盛行,甚至连名称“卡巴布”都一样。此种食品目前已进入北京的大街小巷,成为人人爱吃的可口食品。②烤鸡。用盐和香料将肉块拌好后穿在不锈钢的粗钎子上,每串七八块,若干串放在烤箱里烤黄后即可食用。在阿拉伯国家的许多街头巷尾的饭馆即可见到。③烤鱼、炸鱼。一些阿拉伯国家的人喜欢吃烤鱼,即将鲜鱼洗净后放在炭火上翻烤,熟后撒上盐便可吃,这在埃及首都开罗的街头便可看到。最有风味的是伊拉克底格里斯河的烤鱼,那是首都巴格达的有钱人或贵宾才能吃到的。地点主要是在巴格达市郊区河边的别墅或凉棚里。其做法是顾客落座后,边喝咖啡边等候,主人便将河里刚捞到的鱼,马上收拾洗净,燃起柴火现烤。烤出的鱼外焦里嫩,放上盐和香料即可食用,或什么都不放,完全吃鲜味。这是当地的传统吃法,显得高贵典雅,若招待宾客更显示出主人的一片深情厚谊。炸鱼的食用方法也别具一格,即将炸好的鱼和用配料做好的汤及花生酱分开,食用时可用鱼蘸汤吃或蘸花生酱吃,或将花生酱放入汤中调匀后蘸着吃,味道均鲜美可口。在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招待宾客的食品中最高贵的要算烤全羊了。一般是国宴或招待外国高级代表团和特殊的客人才做此菜。其做法是:羊宰后剥皮去肠肚,将羊身上的血液洗净擦干,然后把适量大米用盐、调料拌匀后放入已经掏空的羊腔内,用针缝合,连同羊头一起烤。主人将烤好的羊放在一个显目的菜台上,作跪式,羊头高抬,嘴中咬着一把香菜,仿佛在吃草。食用时,客人们自己动手用刀随便割着吃。腔中米饭最为可口,颇似新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做的抓饭。这种烤全羊,在中国新疆地区也很盛行。当然必须是重大节日的宴会或特殊情况才做此菜。除上述食品外,阿拉伯人还喜欢吃烤鸽子、烤鹌鹑和其他奶制品。中国新疆也与此有相似之处。

这就是共同的宗教信仰,形成了共同的饮食习俗。按此原则便可了解世界上一切穆斯林的家庭和个人的饮食习俗了。

(原载于《中国烹饪》1990年第8期)

清真烹饪的创新与饮食禁忌

值此中国烹饪协会清真烹饪专业委员会举办第五届烹饪大赛之际,谨致衷心的祝贺。烹饪大赛是提高烹饪技艺、发展餐饮文化的一种极好的形式。各路名厨荟萃一堂,各显身手,作品精湛,成果累累,大家互相交流、学习、磋商,是一个提高的极好机会,也是发现人才的极好机会。对此,我诚挚地希望通过比赛产生出更多更好的高级乃至特级厨师,为我们的烹饪界增添新的光彩和力量。

一、关于清真饮食禁忌问题

伊斯兰教关于饮食的合法与非法都来自伊斯兰教法,而伊斯兰教法则来源于《古兰经》、“圣训”“类比”和“公议”。《古兰经》是穆斯林信仰的经典;“圣训”是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录;“类比”是指凡在《古兰经》、“圣训”中没有明文规定的,那就从这二者的内涵找到相类似的地方,亦可作为教法依据;如若上述三者均无,那就通过伊斯兰教的权威学者,大家公议决断合法还是非法或其他。

(一)非法食物

所谓非法是指伊斯兰教法规定禁食的食物,《古兰经》第5章3节关于禁食的经文指出:“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杀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牴死的、野兽吃剩的动物——但宰后才死的,仍然可吃”。根据“圣训”,其他禁食的如虎、狼、狮、豹、鹰、鹫、驴、骡、狗、猫、鼠、蛇等。

1. 禁食自死物。是因为自死物常常得病而死,身体有病毒不能吃。

2. 禁食血液。是指宰牲时流出的血,至于残留在肉内的血不在禁食之列。血常常是传播病毒的载体,不卫生,因而禁食。

3. 禁食猪肉。为什么穆斯林不吃猪肉?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首先是因为《古兰经》明文规定禁食,作为穆斯林应无条件遵循。但一些非穆斯林不理解为什么不吃,那就要从先知穆罕默德传教时的时代背景来看,据载当时的闪族人、犹太人和基督教的安息会都不吃猪肉。当时有的宗教禁食的肉很多,如禁食驼肉、兔肉,甚至牛、羊的脂油都禁止吃。伊斯兰教则缩小了禁食的种类,如上述驼肉、兔肉和牛、羊的脂油等等均可食,应该说这是在饮食禁忌方面的一种改革和革新,是一种进步的表现。

4. 禁食诵非真主之尊名宰的。作为一个穆斯林应当遵守《古兰经》的教诲,宰牲时应诵真主之尊名,否则就是违背真主的教诲,所宰牲为非法不能食。

5. 禁食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牴死的、野兽吃剩的动物。因未诵真主之名宰过,不能吃。如果有一口气存活并未死定,则诵真主之名宰后仍可食。

6. 禁止喝酒。伊斯兰教为什么禁止喝酒呢?本来在先知穆罕默德传教初期曾保持了阿拉伯人爱喝酒的习惯,允许喝酒,但因教徒们常常喝醉酒后去礼拜,把《古兰经》念错、把拜礼错,因此《古兰经》中出现了三次禁酒的戒律。第一次禁酒,《古兰经》第2章219节,让人们少喝,但教徒们控制不住,仍喝醉酒去礼拜,把经念错、把拜礼错。接着又出现第二次禁酒,《古兰经》第4章43节让人们在喝醉酒的情况下不要去礼拜,教徒们仍做不到。于是才出现第三次禁酒,如《古兰经》第5章90节说:“信道的人们啊!饮酒、赌博、拜像、求签,只是一种秽行,只是恶魔的行为,故当远离,以便你们成功。”这就是伊斯兰教禁酒的原因。

但如果酒用于医疗或药物,在没有适合的药品时,只有用酒才能代替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但目的不是为了美味和迷醉,也不能超过医生所限的量度。教法还允许穆斯林因寒冷而濒于死亡时,可以用一定量的酒御寒。

(二)合法食物

伊斯兰教法规定,所有海生动物包括鱼类和其他海中动物都是合法的,但有毒的凶猛者除外。陆地上的动物,伊斯兰教法允许吃的主要是食草、反刍、偶蹄的畜类。

另外,穆斯林由于得不到食物因饥饿有生命危险时,根据《古兰经》精神,禁食之物也可以吃。如《古兰经》第2章173节说:“他只禁戒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凡为势所迫,非出自愿,且不过分的人(虽吃禁物)毫无罪过。”

二、清真烹饪既应保持原有特点又要重视创新发展

清真烹饪的主要特点是净、鲜、烤。

1. 净,净就是干净、讲卫生。先知穆罕默德说过:“洁净是信仰的一部分。”先知把洁净放在了信仰的高度来看待。因此穆斯林爱洁净、讲卫生同先知的教诲是有密切关系的,并已成为传统习惯。

在宰牛、羊、鸭等方面伊斯兰教法要求宰断三管(气管、血管、食管),其中断血管让血流尽也是为了一个“净”字。在烹饪方面,比如民间对鸡的做法,有的地方,穆斯林们在烹饪前,拾掇鸡时,也有特殊的做法,即:将已宰过的鸡,先开膛取出内脏,再用针线缝上,然后用开水烫洗、脱毛后将线拆掉,泡洗,再除去绒毛,洗净后再烤烧或用白水煮,其味道清香可口。这就是一般穆斯林家庭的烹饪方法,突出一个“净”字。

2. 鲜,清真饮食讲究一个鲜字。《古兰经》云:“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可以吃我所供给你们的佳美的食物”(2:172)。“佳美”就是指的新鲜食物,禁食腐败变质食物。如鱼,打捞上来后才死掉的可以吃,《古兰经》中禁食自死物不包括死鱼在内;但如果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死鱼,伊斯兰教法不允许吃,因这种鱼不新鲜,很可能腐败变质,吃了对身体健康不利。又如穆斯林们讲究吃青菜、花、菌类等既新鲜可口又有营养的蔬菜。另外,要求个人卫生好,餐饮用具要洗净,室内墙壁、地面一定要干净,保持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这些都是清真饭馆的特点。

3. 烤,清真饮食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烤。如烤鸡、烤羊肉串、烤羊腿、烤全羊,乃至烤全牛。尤其是新疆烤的东西相当多,其方法就更多了,如分为坑烤、炭烤、鏊烤、锅烤、叉烤、串烤、炉烤、熏烤、箱烤等等。目前烤羊肉串不仅穆斯林喜欢吃,非穆斯林也喜欢吃,发展很快,几乎全国各地都有了。烤鸡、烤牛羊肉在伊斯兰教国家已成为每天必不可少的食品。中国除清真饭馆外,非清真摊点也有不少这样的食品。还有烤鱼,在埃及、伊拉克等伊斯兰国家较多。除上述主要特点外,还有学习其他民族的技艺补充进来的,如:爆、炒、炸、涮、煎等已逐渐成为清真餐饮的主要烹饪方式。

清真烹饪不断创新发展,势在必行。清真饮食文化同伊斯兰文化紧密相连,同祖国的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是分不开的。清真烹饪在祖国的烹饪大花园中是一朵独特的奇葩。新中国成立60年来,清真餐饮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烹饪技艺也相应地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问题是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穆斯林们对清真烹饪的花样、营养,特别是色、香、味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的风味菜已不能满足要求,而希望吃到更多的创新菜,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开发。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南北菜交流,比如南方的麻辣、酸、甜与北方的烧、烤、炸、涮等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二是要向民间学习,民间有许多值得学习的烹饪方法和技艺,据有关资料介绍,清真风味菜有2000多种,大部分在民间;三是要从国外伊斯兰国家引进,特别是他们炸烤的技艺,既注重营养又注意味道的做法,值得我们汲取。

总之,清真烹饪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只要我们不断挖掘、开发,更多的创新菜就会出现在顾客的餐桌上。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为祖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和为清真餐饮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原载于《中国烹饪协会清真烹饪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大会专辑》,标题为《清真烹饪在重视饮食禁忌的基础上应注意创新发展》)

同类推荐
  • 隋唐三教哲学

    隋唐三教哲学

    《隋唐三教哲学》阐述隋唐时代的儒佛道三教哲学,运用过去较少涉及的儒教经注、佛教北宗材料,把老庄等作为唐代道教的主流。认为安史之乱是导致隋唐哲学发生根本转折的主要事件;转折使儒教哲学趋于建立自己的心性论,使佛教诸宗归禅,使道教丹术理论心性化。分析深入,且揭示三教哲学发展趋势。
  • 寻常禅

    寻常禅

    本书从现实社会人们经常遇到的一些困扰出发,试图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去阐释佛陀的智慧,以佛学的理念来提出适合现代人为人处世的方法与对策,帮助世间迷惘的人从心灵的困境中走出。
  • 伊斯兰传统下的人权

    伊斯兰传统下的人权

    本书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有五章内容:第一章阐释伊斯兰教人权传统的特色;第二章着重讲述《古兰经》关于人权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教导;第三章借助非穆斯林在穆斯林社会中的生活经历,深入阐释前述第二章的人权原则和教导;第四章专门讲述穆斯林传统社会的变迁;第五章重点论述代表性的国家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第二部分包括摘选的伊斯兰传统相关人权的一手资料、穆斯林世界一些重要思想家和活动家的传纪概略等内容。
  • 竺法护传略

    竺法护传略

    《竺法护传略》作者把竺法护对中华文化的巨大贡献,彰显于世,目的在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星云日记19:谈心接心

    星云日记19:谈心接心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19册。收录星云大师1992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梦中说梦”、“逆增上缘”、“把心找回来”、“广结善缘”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热门推荐
  • 上门医婿

    上门医婿

    当他借助别人的身体复生后,身边睡着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子。她,竟然是他的老婆!从此,他带着那颗复仇的心,开启了自己开挂的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幻灵歌咏录

    幻灵歌咏录

    神就是一群闲得无聊的生物,于是乎下界就开始陪诸神们玩游戏。总之就是一篇掉节操的文章不喜勿喷
  • 曦光之晨

    曦光之晨

    一个喜欢上校花的平凡少年,一个和青梅竹马重逢的痞气男孩,一个爱上学姐的豪门公子,一个渴望被拯救的黑拳王校草,这四个截然不同的男孩在一座小城的大学中相遇,擦出不一样的火花,他们跌跌撞撞,不断成长,逐渐学会学会爱与被爱……
  • 佛说明度五十校计经

    佛说明度五十校计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天小凰妃

    逆天小凰妃

    〖一只小萝莉,最为腹黑,带着丑丑的面皮,放着景王妃不做,自己呆呆萌萌的昂着小脑袋,蹲在大街上问“吃的”明明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却要扮猪吃老虎。在这世界里,唯独对美男,美食情有独钟〗〖一位身份高贵,性格高傲,孤僻,在不平凡的世界里,直到遇见了她,自己的小马甲一片片的被她剥落,“乖,这里有吃的。”〗
  • 腹黑校草宠着拽千金

    腹黑校草宠着拽千金

    “特么的你给我死边上去,就算全世界男生死光光了就剩你一个男生那么我宁愿娶女生”自从遇他第一次遇见开始她就倒霉不断,恨都要恨死他了怎么还会喜欢他呢?[放心我一定不弃文
  • 四色狐

    四色狐

    生活在现代都市的少年霍东野,身怀无敌的功夫,因父亲某一天莫名失踪,而与朋友叶宅——能通灵的异能少年,一起前去寻找。不想在飞往伦敦的途中坠落狐山,懵懵懂懂中开启了神秘狐界的大门,掀起"秘密"的风暴,经历生死考验。
  • 零基础法律手册(合同篇)

    零基础法律手册(合同篇)

    这是一本关于法律的基础手册,讲解了与合同相关的基本知识,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如果你还不太清楚合同到底如何起作用,不确定如何用合同维护自己的权益,不知道签合同和不签合同有多大区别,那么这本书会向你提供最实用的指导意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